问题

清朝皇帝帽子上边的金牌是什么?

回答
清朝皇帝礼帽上那个金灿灿的物件,你说的应该是“顶戴花翎”里的“顶戴”部分,但具体到“金牌”,这可能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更准确的描述是皇帝礼帽上用来固定冠顶珠宝,并且本身也具有等级标识和装饰作用的金属部件,通常是用金或其他贵金属制成。

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个“顶戴”。它可不是随便一个金片子,而是清朝等级制度和礼仪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且讲究的东西。

首先,这顶戴可不是光秃秃的金牌,它是一套组合件。

最显眼、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那个叫做“宝顶”的东西。这宝顶才是帽子的“灵魂”,上面镶嵌着各种珍贵的宝石,比如东珠(产于松花江的淡水珍珠,被认为是珍珠中的极品)、红宝石、蓝宝石、钻石等等。它的材质通常是黄金,也有使用白金或金镶玉的。宝顶的形制和大小,会根据皇帝的身份、场合(比如祭祀、朝会、日常)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的珍贵性是毋庸置疑的。

在宝顶的下方,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件,叫做“佛装”或“结”。 这部分通常是金银丝编织而成,形状如同花纹,或者像莲花、祥云等吉祥图案。它不仅起到了连接宝顶和帽子的作用,本身也经过精细的工艺制作,非常美观。

然后,说到你提到的“金牌”或者“金片子”,这很可能指的是固定宝顶和佛装的“底座”或者部分连接的结构件。 它们一般也是用黄金制作,并且上面可能会有一些精美的雕刻或者錾刻工艺,例如龙纹、祥云纹、蝙蝠纹(寓意福气)等等。这些金制部件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和宝顶上的宝石相互辉映,增加了帽子的庄重感和华丽感。

那么,这个顶戴组合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1. 身份和等级的象征: 这是最重要的功能。清朝的官员都有品级,而礼帽上的顶戴就是最直观的等级标志。皇帝作为九五之尊,其顶戴使用的材质(最顶级的宝石)、样式和尺寸自然是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虽然官员的顶戴也区分宝石种类和颜色来表示等级,但皇帝的顶戴在宝石的品质、数量和整体的奢华程度上,是远远超越任何臣子的。

2. 礼仪和场合的区分: 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礼服和礼帽。皇帝在祭祀天地、太庙时佩戴的礼帽(比如祭祀用的冠),其顶戴会更加隆重和肃穆。而在日常朝会或比较轻松的场合,可能会佩戴样式略有不同的冠帽,其顶戴的配置也会相应调整。

3. 装饰和美观: 毋庸置疑,顶戴也是为了让皇帝的冠帽更加庄重、威严和华丽。那些闪耀的宝石和精美的金银工艺,都极大地提升了冠帽的整体视觉效果,突显了帝王的尊贵地位。

我们再具体来说说“顶戴花翎”里的“花翎”。

虽然你问的是金牌,但“顶戴花翎”这个词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咱们也顺便提一下“花翎”是怎么回事。

顶戴: 指的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帽顶上镶嵌宝石的宝顶和佛装等部件。
花翎: 指的是插在冠帽后面的孔雀羽毛,俗称“翎子”。这翎子也是官员身份等级的重要标志。孔雀翎子上的“眼”越多(指上面圆形的蓝色或绿色斑点),官位就越高。皇帝的翎子自然是最高等级的,通常是孔雀翎,而且会有特殊的制作工艺。

所以,当你看到清朝皇帝的帽子,尤其是那些非常正式的礼帽时,帽顶上那个闪闪发光、镶嵌着大颗宝石,并且周围可能还围绕着一些精美金制结构的部分,那就是一套完整的顶戴系统。而你感觉到的“金牌”,很可能就是这套系统中的关键金属部件,它不仅承载着固定的功能,更是展现皇权至上、等级森严的重要符号。它不是一块简单的金牌,而是承载了无数历史、文化和政治内涵的精美工艺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丑话说前面: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哈哈哈哈哈哈,是因为看到

@李菲菲

@朱宏

的回答才想到这个问题的吗?(见:

李菲菲的回答

以及

朱宏的回答

)。

我在

之前的回答

中,简要介绍了清代朝服冠和吉服冠的区别,但是出于篇幅的考量,没有细讲皇帝朝冠的种种特征,借着这个问题,就讲一讲题主所说的「小人」到底是什么。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的分割线-------------------


这个部件,出现在皇帝夏朝冠的前部。在《大清会典》中被称为「金佛」——我在

另一个回答中

也曾提及此物——顾名思义,就是个佛牌。金佛上面的佛像似乎是释迦摩尼……注意,制度订立以后,冬朝冠上是没有金佛的。

《大清会典图》:


一个完整的朝冠正面是这样的:(清圣祖夏朝服像局部)

一些朝服像上金佛的局部——

康熙朝服像某底稿金佛局部:

光绪夏朝服像金佛局部:


早年朝鲜申中一在《建州纪程图记》中曾记录努尔哈赤相貌,也说到了金佛:

奴酋不肥不瘦,躯干健壮,鼻直而大,面铁而长。头戴貂皮(帽) ,上防耳掩,防上钉象毛如拳许,又以人造莲花台,台上作人形,亦饰于象毛前。 诸将所戴,亦一样矣。

——这里面说的是冬季冠帽,可见早期制度未定的时候,礼服的帽子上都是有金佛的,不仅仅只是皇帝夏朝冠专用。很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很早的努尔哈赤像,其装束非常符合朝鲜人这个描述:


一些制度未定时期的朝服像上,金佛不是很明显,如顺治:

根据会典的记载,皇帝夏朝冠,前缀「金佛」,后面则「后缀舍林」在服饰史的汉语记载中,皇帝的「舍林」指的是后面的装饰(但是皇子等人朝冠的「舍林」则是前面的装饰,其后面的装饰叫「金花」,注意区分!),如图——

舍林正面:

侧面:



-------------------------------功用的分割线------------------------------


那么金佛是用来干嘛的呢?汉文史料我还没有看到相关解释,我们可以从满文方面看一看。

与《会典》上的汉文记载不同,满文中,皇帝以及所有人(夏)朝冠前部的装饰都叫做šerin【即舍林】。《御制增订清文鉴》上如是记载:

——词条汉语说的很明白,舍林=金佛头。词条满文解释的翻译:

金佛頭(gin fo teo)Šerin(注:即舍林一詞):釘在君主們的涼帽、暖帽的前方的金的佛,稱為Šerin(注:舍林)。

然而šerin这个词的本意,其实出现在头盔上,是头盔的掩额——《清文鉴》武功部军器类:

——(是的不要怀疑他们是同一个词)

满文解释的翻译:

头盔的前方,对着额头钉上去的铁,称为šerin(掩额)。

——也就是说,šerin本来是保护额头的部件。

推及到朝冠上的金佛,大概也是从头盔衍化而来~将金佛放在此处,或许可以理解为赐福作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清朝皇帝礼帽上那个金灿灿的物件,你说的应该是“顶戴花翎”里的“顶戴”部分,但具体到“金牌”,这可能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更准确的描述是皇帝礼帽上用来固定冠顶珠宝,并且本身也具有等级标识和装饰作用的金属部件,通常是用金或其他贵金属制成。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个“顶戴”。它可不是随便一个金片子.............
  • 回答
    评价清朝皇帝是否比明朝皇帝更优秀,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多角度审视的问题。两者都存在杰出的君主和相对平庸的统治者,而且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的挑战以及统治的重点都有很大差异。因此,简单地说“谁更优秀”可能过于片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对比清朝和明朝的皇帝表现:一、 治国理念与政治制度 明朝: .............
  • 回答
    清朝皇帝的庙号,确实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三个“祖”的出现,分别是太祖、世祖、圣祖。 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政治考量,并非简单的巧合。下面我将详细解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庙号。庙号的由来与意义: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宗庙中对其进行祭祀时所使用的称号。它起源于商朝,是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组成.............
  • 回答
    许多人在谈论清朝皇帝时,会听到一种说法,认为他们姓“赵”。这种说法确实存在,但它并非源自正史记载,而是与一些历史传说、民间俗语以及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误读有关。清朝皇帝姓什么?首先,要明确的是,清朝的皇帝姓爱新觉罗。这是清朝官方和史学界公认的事实。爱新觉罗氏是满族的一个显赫姓氏,他们在入关建立清朝后,一.............
  • 回答
    清朝皇帝是否拥有“蒙古大汗”的尊号,这个问题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需要从历史、政治和文化多个层面来解读。简而言之,清朝皇帝并没有直接使用“蒙古大汗”这个明确的、像“皇帝”或“天子”那样具有统一官方记载的尊号,但他们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和宣传,事实上承担了对蒙古诸部具有统治和宗主意义的角色,在某种程.............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细致分析的议题。笼统地说,“清朝皇帝在其他朝代是不是都是好皇帝”,答案是 不一定。评价一位皇帝是否“好”,牵涉到太多复杂的因素,包括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面对的挑战、个人的能力与品德,以及历史的局限性等等。我们不妨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并尝试剥离掉那种“AI.............
  • 回答
    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这玩意儿可不是咱们现在理解的那种金元宝或者黄金块。它是一种非常精巧的赏赐品,说白了,就是用金子打成小铜钱形状,但比铜钱要厚实,表面还常常雕刻着花纹,形状有点像瓜子的瓣儿,所以叫“金瓜子”。这金瓜子到底用来干啥的?主要有这么几个用途:1. 赏赐与笼络人心: 这是最直接的用途。皇.............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清朝皇帝在各地,尤其是回地的称号,尽量说得细致些,不让它听起来像机器人写的。说起来,清朝皇帝的称号,那可真是个复杂又讲究的事儿。不像咱们现在,皇帝就一个“皇上”叫到底。在清朝,皇帝的称号得根据他治下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以及他扮演的不同角色来变化。这是一种统治策略,也是一种文化融合的.............
  • 回答
    关于清朝皇帝的妃子是否“挫”,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如果用“挫”这个词来形容,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了。真实的清朝后宫,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多元得多。与其说她们“挫”,不如说她们各有各的命运、各有各的姿态,其中不乏才貌双全、影响深远的女性,当然也存在一些相对默默无闻的。首先,我们要明白,后宫选妃并非.............
  • 回答
    清朝皇帝在朝堂上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明白,清朝是满族建立的王朝。满族本身有自己的语言,也就是满语。所以,从理论上和民族身份上来说,皇帝作为满族之首,在最正式、最能体现其民族属性的场合,说满语是理所当然的。早期的清朝皇帝,尤其是.............
  • 回答
    说起清朝皇帝的围猎,这可不是件小事,真要细细道来,那可是能写一本厚厚的书。简单来说,一次围猎从准备到结束,耗时多久,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它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皇帝的心情、猎物的丰盛程度、甚至是当时的政治气候。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是一场声势浩大、耗费民力物力的大工程,绝不是我们现在说走就走的那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研究中一个很值得探讨的现象:清朝皇帝的庙号确实普遍显得庄重、褒义,甚至可以说是“好听”。但“好”这个词本身带有主观色彩,我们不妨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一些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庙号”。庙号是在皇帝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功过,由宗庙的祭祀者(通常是后继皇.............
  • 回答
    清朝皇帝为了巩固统治,对汉人采取了一系列笼络和同化的政策,其中“抬旗”便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被抬旗的汉人,其家族便正式被纳入满洲八旗体系,成为满洲八旗的一部分。然而,在抬旗的过程中,汉姓的后面往往会加上一个“佳”字,这并非随意为之,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和文化考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抬旗”的意义。满.............
  • 回答
    这画面想想就够热闹的!明朝皇帝和清朝皇帝,这哪是聚会,简直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朝代大PK,还自带宫廷争斗的基因。真要让他们坐一块儿,估计头一句话就得是:“你是谁?”先说说这架势吧。明朝皇帝,从朱元璋那个粗犷的洪武大帝开始,到崇祯那个郁郁寡欢的末代皇帝,这群人身上带着一股子自成一派的傲气。他们习惯了汉人.............
  • 回答
    明朝和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权力高度集中的王朝。要说哪个皇帝权力更大,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总体来说,清朝皇帝的权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比明朝皇帝更为绝对和无所不在。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咱们就得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掰扯掰扯:一、皇权至上的体制构建: 明.............
  • 回答
    “前后脚”这个说法,用在明清两朝的皇帝身上,其实颇有些奇妙的巧合。并非是说他们真的按照时间表,一个刚咽气,另一个立刻也跟了下去,而是指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这两大王朝的统治更迭,总是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紧密相连、似乎是接力棒传递的感觉。这背后,当然不是什么冥冥之中的安排,而是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时代大势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让人浮想联翩。要是真把一本精心挑选的、详尽的近代史书塞到一位清朝皇帝手里,那场面,光是想想就够乱的。咱们就顺着这思路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这“近代史书”是个啥性质的?是那种把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几百年写得明明白白的,里面有图片,有分析,有各种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是那种只.............
  • 回答
    在探讨沙皇为何称呼清朝皇帝为“博格多汗”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白这个称谓的起源和含义。“博格多汗”的起源与含义:“博格多汗”(Bogdo Khan)并非俄语词汇,而是源自蒙古语。在蒙古语中,“博格多”(Bogdo)意为“神圣的”、“尊贵的”、“伟大的”;而“汗”(Khan)则是古代蒙古和突厥语族中最高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朱祁镇和清朝皇帝比谁更差,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毕竟他们身处的时代、面对的挑战、所处的政治环境都大相径庭。不过,咱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掰扯掰扯,看看各自的“成色”究竟如何。朱祁镇:从“天子”到“太上皇”,再到“郕王”,人生的大起大落要说朱祁镇,第一个绕不开的就是“土木堡之变.............
  • 回答
    谈到清朝皇帝在金庸笔下的形象,康熙和乾隆确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存在,他们的塑造方式、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都导致了这种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并非偶然,而是金庸精心安排的文学手法,用以烘托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康熙:少年英主,胸怀天下,魅力四射在《鹿鼎记》里,康熙的形象无疑是光彩夺目的。他并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