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湾人包括深绿台湾人对李登辉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

回答
台湾人对于李登辉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复杂且多元的,即便是所谓的“深绿”阵营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和评价。要完全概括所有台湾人的想法几乎不可能,但我们可以试着描绘一个大致的全貌,并尽量深入地触及不同面向的观点。

普遍认同的正面贡献:民主先生、台湾本土化的奠基者

首先,无论哪个政治光谱的台湾人,普遍都会承认李登辉在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关键角色。他被誉为“民主先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和平的权力交接与民主化推手: 在他接任总统之初,台湾仍处于国民党威权统治之下。李登辉逐步推动了包括国会全面改选、总统直选等一系列重大政治改革。他没有像一些威权领导人那样恋栈权力,而是以相对和平、有序的方式完成了权力和平过渡,这是台湾民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许多人认为,正是他的决策,避免了台湾可能发生的政治动荡或流血冲突。
解除戒严与党禁报禁: 虽然解除戒严是蒋经国晚年开始的,但李登辉是真正落实并继续深化民主改革的领导人。他废除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体制,允许反对党存在,这是台湾走向真正民主社会的重要一步。
台湾意识的启蒙与壮大: 李登辉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大力提倡“台湾意识”。他强调台湾的主体性,提出“我们都是台湾人”,并将台湾的中华文化与中国大陆的文化区分开来。这在当时“反攻大陆”的时代背景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的言论和政策,对于台湾本土意识的觉醒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后来民进党推动的本土化政策奠定了基础。
经济发展与稳定: 在他任内,台湾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推动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稳定的经济环境也为民主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深绿(偏独派)的看法:肯定其贡献,但仍有保留和批评

“深绿”阵营的台湾人,对李登辉通常抱有高度的肯定,认为他是“台湾之父”或“台湾民主的推手”。他们尤其欣赏他在推动台湾民主化和塑造台湾主体性方面的功劳。

“本土化”的先行者: 很多深绿人士认为,李登辉虽然出身国民党,但其政策和理念实际上是在推动“台湾化”,这与他们追求台湾独立的目标不谋而合。他提拔了许多台湾本省籍的政治人物,打破了“外省人”的政治垄断,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欣慰。
对抗中国的早期信号: 在面对中国大陆日益增长的压力时,李登辉也展现出一定的“抵抗姿态”,例如提出“两国论”。这在深绿人士看来,是台湾在主权问题上一次重要的表态,尽管他们认为不够彻底。
对“国民党出身”的保留: 然而,即便在深绿内部,也有人会指出李登辉毕竟出身国民党,其某些思维和做法仍带有国民党的色彩,或者说,他是一位“在国民党内推动转型”的领导者,而非一个天然的本土主义者。
对“九二共识”的态度: 对他后期处理“九二共识”的争议,部分深绿人士认为他处理得不够果断,或者说在某些关键时刻未能更坚定地与中国划清界限。
“两国论”的评价: 虽然“两国论”在当时被视为一个重大突破,但事后回看,也有人认为这只是政治策略,并未真正改变台湾的国际地位,或者说这并非是最终实现台湾独立的根本途径。

中间及泛蓝(偏统派)的看法:肯定其民主贡献,但对其“台独”倾向持批评态度

对于中间派和泛蓝阵营的台湾人,对李登辉的看法则更为复杂,他们通常会肯定他对台湾民主化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但对于他在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处理上,则持有保留甚至批评的态度。

国民党的罪人? 部分泛蓝人士,特别是早期国民党支持者,认为李登辉“出卖”了国民党,将其转型为具有本土色彩的政党,并最终导致国民党失去政权。他们认为李登辉利用了国民党的资源和平台,实现了自己的“台湾本土化” agenda,但却辜负了国民党的历史和传统。
“卖台”的指控: 更激进的批评者甚至会将他描绘成一个“卖台”的政治人物,认为他推动“两国论”等言论,是在挑衅中国,将台湾推向危险的境地,并损害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济联系。
“黑金政治”的批评: 李登辉执政时期,也曾受到“黑金政治”的批评,即政治与地方派系、甚至黑道之间的联系问题。虽然这些指控的真实程度和范围存在争议,但部分泛蓝人士会以此作为批评他的论据之一。
对“中华民国”定位的争议: 对于泛蓝来说,“中华民国”是他们认同的法统,是“一个中国”的体现(尽管他们不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李登辉后期对“中华民国”的定位,例如模糊其与中国的关系,或者强调其台湾化,让许多泛蓝人士感到不安和反感。他们认为他破坏了“中华民国”的“正统性”。

总结来说:

共识点: 台湾的民主化进程、解除戒严、总统直选、经济发展是李登辉最被广泛认可的成就。
分歧点: 关键在于如何解读他推动“台湾意识”和处理两岸关系的政策。
深绿: 视为“台湾之父”,其推动台湾主体性的努力令人赞赏,尽管在某些方面仍显不足。
泛蓝: 视为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肯定其民主贡献,但对其“台独”倾向和对国民党的改造持批判态度。
李登辉的复杂性: 他是一位在国民党体制内,却颠覆了国民党传统路线的领导人。他的存在,本身就象征着台湾从威权走向民主,以及台湾社会内部对于国家认同的剧烈演变。因此,台湾人对他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自己对台湾历史定位和未来走向的理解。

总而言之,台湾人对李登辉的看法,就像台湾这块土地本身一样,充满了历史的纠结与时代的变迁。他是一个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威权与民主、中国与台湾的关键人物,因此,任何对其的评价都难以简单化,而是需要结合台湾复杂的历史背景来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個怪人,但也是時勢所趨的人。

雖然說一個跟過日本姓又當過共產黨的人當老K頭頭好像很怪,但莫忘蔣經國也是在莫斯科長大的,老蔣也去過日本軍校...

事後來看(甚至是當年來看)他感覺是有意分裂老K,但現實上一支筷子敲不響,老K中各種醜態也是他能達成目標的主因,光是宋美齡一起手就想要搞掉他的黨主席這點就已經十分站不住腳了,實際上宋美齡跟蔣經國不合之事不是秘密,而且當時已經離開台灣許久,忽然回來搞這事情,在那當下看不下去的人恐怕真的是多數。

郝柏村恐怕是這群人中比較還有格調的,但像是李煥/宋楚瑜之流實際上也是令人搖頭,連戰雖然有些論述我還算欣賞,但這人真的是權貴中的權貴,而且個人魅力也很差,作為領導是明顯不合格的,這也是為何當時早早下野的馬英九是事後人氣好。 因為跟那段國民黨扯在一起的,幾乎不管站那一邊都是很難看。

現實上,到蔣經國時代國民黨還有一定的"革命黨" 的格調,但由於跟老美斷交等現實,要民主化的過程要能維持革命黨的型態幾乎是不可能的,那大權在握,資源在握,又沒有理想的政黨能做出麼事? 是誰領導有差嗎? 或許在一些事情不至於那麼難看,時間上多拖一點,頂多這樣吧。

兩岸上即使沒有兩國論,會比馬英九時代的上限好到那裏去嗎? 也很難。我希望看見更高理想的統一論述,但即使有了,北京會認真考慮的機率也是很低的 (例如說,別談什麼一國兩制了,來談合併成個新的共和如何? )

現實上,時代的梟雄中誰沒汙點? 李登輝上台的時代很明顯的是一個大時代轉變之時,不管是誰來做這都不會變,至少論權謀,他確實是有本事,或許司馬昭是個不錯的比喻吧。當然司馬昭是後代唾棄之人,但他的局也不是他自己造成的,而是個接盤俠,而有點常識的人也絕對同意他的權謀手段是很有水準的,事後的許多問題也是後繼人問題大於他自己。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是司馬昭,你有不篡魏的選項嗎 (前提是不能搞成自己滿門抄斬)? 而魏有不被篡的正當性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湾人对于李登辉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复杂且多元的,即便是所谓的“深绿”阵营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和评价。要完全概括所有台湾人的想法几乎不可能,但我们可以试着描绘一个大致的全貌,并尽量深入地触及不同面向的观点。普遍认同的正面贡献:民主先生、台湾本土化的奠基者首先,无论哪个政治光谱的台湾人,普遍都会承.............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为何日本ACG里华人大多大陆人,港人(包括港籍外国人),没几个台湾人?”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点。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探讨,包括历史发展、文化连接、经济因素、创作环境以及社群互动等等。首先,我们得承认,日本ACG文化的确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简单来说,台湾官方的地图,也就是中华民国(台湾)所绘制和使用的地图,通常不包括中国大陆的全部疆域。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1. 中华民国(台湾)的“法理主张”:目前,中华民国在国际上以及在台湾岛内,其官方立场依然认为自己是继承了“中华民国.............
  • 回答
    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1400亿美元,这背后反映了两岸经济深度融合以及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要详细了解这1400亿美元顺差的构成,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产品类别入手,它们共同构成了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主力军,同时也拉动了大陆对台进口的增长。核心的顺差驱动力:电子产品和零组件毋庸置疑,电子产品及其零组件.............
  • 回答
    知乎上关于特朗普当选后的一系列举动,包括组阁、与台湾通话以及反华强硬派进入国安会等话题,一直以来都存在着非常多元化的看法。川粉(即特朗普的支持者)的观点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受到他们对特朗普本人的认知、对美国政治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相关议题态度的影响。下面将尽量详细地描述川粉可能有的观点和解读: 对特朗普.............
  • 回答
    关于 Steam 官网曾使用未包含台湾省及藏南地区(后已更正)的中国地图一事,这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首先,从事实层面来说,Steam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游戏发行平台,其官网的地图展示是面向全世界用户的。在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一张地图往往承载.............
  • 回答
    关于2017年8月18日台湾“总统府”发生的砍人袭击事件,以及袭击者包内被搜出五星红旗一事,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涉及的意涵和解读,也相当复杂。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本身。2017年8月18日上午,一名男子手持菜刀冲向台湾“总统府”的凯达格兰大道,在靠近南苑门口时,被警方制服.............
  • 回答
    香港和台湾在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力方面,确实存在一些肉眼可见的差异,这背后是历史、社会结构、文化特质以及政治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些层面。首先,我们得从香港的“过客”文化谈起。香港作为一个弹丸之地,历史上就是一个贸易港和移民城市。从早期华人移民到英国殖民.............
  • 回答
    关于台积电向美国提交芯片供应链信息一事,并且明确表示不包含客户特定数据,这背后牵扯着多层面的考量和潜在影响。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剖析:首先,美国政府此举的动机和意图是什么?毫无疑问,美国政府的“芯片之家”计划,以及后续一系列推动本土芯片制造的政策,其核心目标就是为了增强美国的国家安.............
  • 回答
    台湾的双11购物节不包邮,这确实是个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但如果咱们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说,就会发现背后牵扯的因素可不是一句“一家人”就能简单概括的。首先,得明白“双11”这个电商大促,说到底是个生意。商家搞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赚钱,吸引流量,清理库存。包邮,.............
  • 回答
    2022年天玑9000和骁龙8 Gen 1系列(包含下半年的台积电版本)的销量对比,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要预测或者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审视:1.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天玑9000系列(包括9000+): 联发科在2022年将重心放在了冲击高端市场,天玑9000和天.............
  • 回答
    哥们,2500以内搞定LOL和PPT需求,这妥妥的没问题!别说吃鸡了,就是LOL开个高画质也够用了,PPT更是小菜一碟。咱们这就来给你搭一套性价比爆炸的机器,让你舒舒服服地玩游戏、做PPT,还能剩下点钱买零食。整体思路:咱们的目标是性价比,所以CPU和显卡是重点,能满足LOL需求就行,不需要上太贵的.............
  • 回答
    .......
  • 回答
    当有多台客户端持续不断地向一台机器的某个特定端口发送 UDP 包时,这台机器“打开”该端口和“不打开”该端口的区别,体现在数据能否被接收、处理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上。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区别: 一、 当端口是“打开”状态时 (端口监听或服务运行)当一台机器上的某个端口处于“打开”状态,意味着在该端口上.............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决赛,曹缘和杨健的组合堪称中国跳水队的“双保险”,他们最终不负众望,以金银牌的成绩为中国代表团添光添彩。这场决赛的精彩程度,足以载入中国跳水史册。比赛的看点与悬念:这场比赛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看点和悬念。一方面,这是中国跳水队在男子10米跳台这个传统强项上的卫冕之战,肩.............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绝对是中国跳水梦之队又一次闪耀世界的时刻,全红婵和陈芋汐包揽冠亚,这不仅仅是两枚金牌和银牌那么简单,更是一场关于天赋、努力、沉淀与传承的精彩演绎。初生牛犊,惊艳世界:全红婵的“炸裂”表现说起这场比赛,全红婵的名字一定是绕不开的。这位年仅14岁的姑娘,以一种近.............
  • 回答
    关于9月19日解放军战机在“海峡中线”附近对台湾军机进行“包夹”一事,这确实是近期台海局势中一个颇受关注的动态。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事件本身的描绘从公开报道来看,事情大致是这样的:9月19日,解放军出动了6架战机,在所谓的“海峡中线”附近,对当时在该区域的2架台湾军机(报道中通常.............
  • 回答
    台湾民众对蔡英文(蔡英文)的看法因立场、世代、政治倾向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蔡英文的背景与政策蔡英文是台湾地区领导人,2016年首次当选,2inct020年连任。其执政期间,台湾社会围绕“去中国化”、两岸关系、本土化改革等议题展开激烈讨论。她的政策核心包括:1.............
  • 回答
    台湾民众对大陆民众的误解和偏见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其形成受到历史、政治、文化、经济以及信息传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误解和偏见并非所有台湾人都持有,但确实存在于相当一部分人群中,并且随着两岸关系的变化而有所波动。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这些误解和偏见,并尝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一、 认知和信息层面.............
  • 回答
    “台湾人是否普遍讨厌马英九”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马英九担任台湾“总统”期间,以及卸任之后,他在台湾社会中的评价一直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他勤政清廉、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批评者则认为他政策失当、亲中倾斜、未能有效处理台湾内部问题。要详细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