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京政变为何要将清室逐出紫禁城?

回答
要说清楚“北京政变为何要将清室逐出紫禁城”,我们得把时间拉回到民国初年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这事儿啊,得从辛亥革命说起。

辛亥革命的成果,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这事儿对中国人来说,那可是天大的变化,大家的心气儿都高了,想着总算能摆脱皇权束缚,过上自由平等的好日子。

不过,革命党人虽然把皇帝赶下了台,但清朝皇室并没有立刻被赶出紫禁城。按照当时的《退位诏书》精神,以及后来袁世凯与清室达成的协议(这协议又叫《优待条件》),溥仪虽然退位,但依然可以住在紫禁城里,并且保留皇帝的尊号,国家也不剥夺他的皇室待遇。这有点像是什么呢?就像是把一家公司换了董事长,但原董事长虽然退出了日常管理,但还能住在原来的董事长办公室,并且保留一个象征性的名头,公司还会给他发工资。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几个原因:

袁世凯的政治考量: 当时的实际掌权者是袁世凯。他想通过优待清室来争取南方革命党人的支持,同时也想借此稳定局势,避免引起更大的动荡。毕竟,一下子把一个统治了几百年的皇室赶尽杀绝,也不是件小事,容易制造新的矛盾。
南方革命党人的妥协: 南方革命党人虽然是革命的主力,但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也需要在很多问题上进行妥协。接受优待清室的条件,是他们与袁世凯进行政治博弈的结果。
对旧体制的某种惯性: 毕竟是几千年的帝制一下子结束,社会各界对于如何处理皇室,还有一些模糊和不适应。直接驱逐,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显得过于激进。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溥仪和他的家族就成了紫禁城里的“国中之国”居民。他们依旧过着皇帝般的生活,虽然不再统治国家,但紫禁城就像是他们私人的宫殿,外部世界的人,尤其是普通百姓,对他们是怀有戒备甚至是不满的。

那么,为什么后来又要把他们赶出去呢?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就是“张勋复辟”。

1917年,北洋军阀张勋纠集了一批保皇党人,竟然在民国时期搞起了“复辟”的闹剧,把溥仪重新扶上了皇位,想再造帝制。这次复辟虽然只持续了短短十几天就被段祺瑞的北洋政府镇压下去了,但这件事的影响非常恶劣。

张勋复辟这件事,可以说是直接导致清室被逐出紫禁城的导火索,也是根本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

1. 暴露了清室的政治野心: 虽然溥仪当时年纪还小,复辟的背后是张勋和一帮保皇党人,但这次事件无疑让整个中华民国政府和广大民众觉得,清室并没有真正放弃复辟帝制的念头。他们依然是民国最大的政治隐患。留着他们住在紫禁城这个象征着皇权的核心地带,就等于留着一个随时可能被利用的政治工具。
2. 极大地激起了民愤: 辛亥革命刚刚过去几年,人们对帝制刚有了些新鲜空气,结果又来这么一出“复辟”,简直是对革命成果的公然挑衅。全国上下都非常愤怒,要求严惩“复辟派”和彻底清理“遗老遗少”的声音此起彼伏。
3. 为民国政府提供了“正当理由”: 在张勋复辟被镇压后,作为主要责任方的民国政府,也面临着如何“处理”这场闹剧的善后问题。当时执政的皖系北洋政府,为了显示自己维护共和的决心,同时也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就顺水推舟,决定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对待清室。

于是乎,在镇压了张勋复辟之后不久,1917年7月,北洋政府就修正了《清室优待条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取消了溥仪的“中国皇帝”尊号,并明确规定他不能再居住在紫禁城内,要求其限期搬出。

这下子,清室就失去了继续住在紫禁城的“合法性”依据了。溥仪一家在收到政府的命令后,经过一番周折,最终于1924年11月,被奉系军阀鹿钟麟奉直系军阀曹锟(当时任总统)的命令,强行驱逐出了紫禁城,迁往北京的醇亲王府。

所以,总的来说,北京政变(这里指的是1917年的张勋复辟及其后续处理)要将清室逐出紫禁城,根本原因是为了维护刚刚建立的中华民国的政治稳定和国家主权,防止清室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复辟帝制,同时也是对民众愤怒情绪的回应和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

这件事标志着清朝皇室在历史上彻底告别了他们曾经的权力中心和象征,也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扫清了最后一道与封建帝制相关的政治障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回答题主这个问题,我想以同时代的另一个事件为切入点:孙殿英启慈禧陵。

孙殿英启慈禧陵绝不是为了一亲老佛爷的芳泽,而是看中里地底下那些花花绿绿能闪花眼的宝贝儿。

军阀必然这么想的,如此价值连城的珍宝竟然为一老太太陪葬,荒谬绝伦。你何德何能一辈子荣华富贵就算了,竟然死了也躺在民脂民膏上?既然民脂民膏你躺得,我就用不得?去你妈的传统道德,黑吃黑有什么好说道德的,老太太的陪葬莫非来得很光彩很道德?

然后:

紫禁城里珍宝无数,里面若住着溥仪一家子,满紫禁城的宝贝就等着溥仪一件件地往外倒换成现钱吧,所以要把人“请走”,让紫禁城成为天下人之故宫博物院,而不是一人一家之皇宫大内。举天下以奉一人,这是皇权时代的道理,都到了共和了,紫禁城这一天下珍宝汇聚之处怎么好让一人独享?

-------------------------------------------------------------------------------------------------------------------------

上面是对某人奇怪观点的另一视角。

再说点其他的。

要知道,在旧皇城里养一群至尊辫子总会在老辫子小辫子心里留下一点念想、一面旗帜。皇上还在哩,大清国可没亡,赶明儿天下有变,老少爷们还有得势的机会。辫子复辟可不是没发生过。

契约精神之类的迂腐言论可批评不着冯玉祥,辫子复辟时溥仪就已经违约在先了。

user avatar

可不可以反问一句:有什么理由不把他们赶出去?

和清廷有协议?

咱们和帝国主义不是还有各种不平等条约吗?都遵守?

满清入主中原,难道是大家都愿意的?再往深了说,历代的皇帝不管是哪个族的,他们统治国家,是人民都愿意的吗?

往坏了说是迫于威权。往好了说是皇室有文化象征作用,有凝聚作用。

之前和清廷的协议,不是因为害怕满清,而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斗争,或者说,当时是怕遗老遗少们闹腾,这是权宜之计。

满清皇室,对于当时的汉族士绅权臣革命党,是敌人,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是一种多余的东西。既无文化象征作用,又没有社会凝聚作用。不杀头是人道,花钱养着他们已经算是优待,还让他们占着这么大个宅子?

紫禁城是朱明建造的,满清原本就不是正主,满清对这个伟大建筑也没什么太大的贡献,其中的器物玩好,说到底也是民脂民膏,各种文物也应归属于国家民族,还让爱新觉罗占着好吗?改成公园博物院也要维护,但好歹让世人感受一下,不枉费那些钱,如果由着他们住下去,不还是花大钱伺侯主子吗?

军阀们、政客们确实有想偷想抢的,但这不是促成这件事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爱新觉罗没资格住下去了,冯玉祥不催他赶他,总还会有其他人来摧他赶他的,迟早的事。

起初他们要是诚心改革,少说什么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昏话,或许还真有机会起点文化象征作用、社会凝聚作用,但谁叫他们说了这种话呢?

照某些人的意思,要是袁世凯做稳了皇帝,光荣地实现了君主立宪,也来占紫禁城,又该怎么办呢?后人又该怎么评说呢?哪个比哪个更光荣,哪个比哪个更高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清楚“北京政变为何要将清室逐出紫禁城”,我们得把时间拉回到民国初年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这事儿啊,得从辛亥革命说起。辛亥革命的成果,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这事儿对中国人来说,那可是天大的变化,大家的心气儿都高了,想着总算能摆脱皇权束缚,过上自由平.............
  • 回答
    日本政府决定不派政府高官出席北京冬奥会,而是派遣以东京奥组委主席桥本圣子(Seiko Hashimoto)为首的3人代表团,这一决定背后有多重因素交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对中国政治人权状况的关切与外交姿态的考量: 美国主导的“外交抵制”的连锁反应: 美国率先宣布对北京冬奥会进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中国近古以来,尤其是近四五百年来,政治地理格局演变的一个核心议题。要理解为何北京和南京是“大玩家”,而沈阳、武昌、广州则成为了“小玩家”,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到更广阔的历史长河中,观察这些城市各自的根基、发展轨迹以及它们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首先,要明白“大玩家”和“小玩家”的定.............
  • 回答
    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方政权(通常以建都于建康/南京的政权为代表,如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屡次败于北方政权(例如北魏、北齐、北周、隋、唐的统一战争,以及更早的北方汉族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是一个历史长河中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为何中国南方政权常常败于北方政权:一、.............
  • 回答
    自古以来,政治版图上的北方吞并南方似乎是更常见的历史现象,这其中蕴含着地理、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复杂因素的交织。我们不妨细细梳理一番,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北吞南”成为了历史的惯性,而“南吞北”却鲜有问津。首先,我们得从地理和气候这个最根本的要素说起。中国的地理格局,或者说世界上许多大陆国家的地.............
  • 回答
    北宋官方承认后梁为正统合法政权,而感觉其与后唐等五代一脉相承,这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历史叙事、政治考量以及对“正统”概念的理解。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以下几个层面:一、 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与北宋的“正统”之争首先,理解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60年)的混乱局面至关重要。这个时期,中原政权.............
  • 回答
    北京证券交易所新股上市初期不设涨跌幅限制,次日起设为30%的涨跌幅限制,这一政策无疑将对市场带来多方面的深刻影响。这并非简单的制度调整,而是牵动着上市公司、投资者、中介机构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生态。首先,对上市公司而言,这种“不设限制”的上市首日与次日起的差异化处理,意味着一个更真实、更集中的市场定价.............
  • 回答
    台灣這塊土地的語言生態,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且複雜的縫合體。回顧過去,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遷台,再到今日的民主化進程,語言的演變與政治權力的更迭,總是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談到「國語」,確實,它主要以北方話(以北京官話為基礎)為標準,這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成為台灣的官方語言,並且在教育系統中被廣泛推行。這背.............
  • 回答
    关于清军入关后为何要“挞伐江南”,这其中缘由错综复杂,绝非仅仅是“政权到手”这么简单。虽然清军在1644年占领北京,确立了对北方地区的控制,但江南地区,尤其是南明政权,却成为了他们统一全国的最大阻碍。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来说,清军当时就像一位新上任的君主,虽然已经掌握了京城这个“皇宫”,但天下各地还有.............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媒体报道——“若英国代表队在北京颗粒无收,政府或压缩其冰雪运动经费”,我们不妨就此来仔细梳理一下截至目前英国代表队在北京的整体表现。首先,要评价一支代表队的表现,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颗粒无收”或“满载而归”这样的标签来概括。奥运会是一个集竞技、国家荣誉以及多元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盛会,其背后是.............
  • 回答
    于立国入职小米汽车:一场“新势力”与“巨头”的深度融合小米汽车官宣原极狐汽车总裁于立国正式加入,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这则消息无疑在当下风起云涌的汽车圈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事任命,更像是“新势力”在人才引进上的又一次大手笔,也预示着小米在汽车领域,尤其是北京区.............
  • 回答
    放弃西北政法,选择北京化工学法?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认真权衡的决定,尤其是在对未来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有清晰期望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白“正确”与否,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谁,以及你对“正确”的定义是什么。 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更适合你自己的选择。一、西北政.............
  • 回答
    北京积分落户政策:一窥北京“人才磁场”的引力与博弈北京积分落户政策,自2017年实施以来,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它不仅关乎无数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居梦想,更是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在人口调控、资源分配以及人才引进方面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要理解这项政策,我们需要从其背景、核心机制、具体评价维度、正面效.............
  • 回答
    26岁,北京,普通学校,政治女老师,转行。这几个关键词放在一起,勾勒出一个不少人可能会想象的画面:一个略显刻板但内心自有春秋大梦的女性,在体制内温吞的岁月中,渐渐感到一丝不甘与迷茫,然后,一个“转行”的念头开始滋长。但真实的故事,往往比想象要复杂,也更具烟火气。先说说小雅。她今年26岁,在北京一所二.............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早前宣布对北京冬奥会采取“外交抵制”措施,这一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个决定不仅仅是美国单方面的行动,它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国际关系、人权议题以及地缘政治博弈,因此,除了“外交抵制”本身,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细节和潜在影响。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外交抵制”.............
  • 回答
    北京拟立法规范住房租赁,并赋予政府在房租显著上涨时进行干预的权力,这一举措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对于稳定租赁市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其积极意义:一、稳定租赁市场,保障居民基本居住权: 抑制过快上涨的房租,降低居民居住成本: 住房是民生之本,过高的房.............
  • 回答
    拜登政府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一场复杂的博弈及其潜在影响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早先宣布,将不派遣任何官方代表团参加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但会派遣运动员参赛。这一被称为“外交抵制”的举措,无疑为本就风波不断的北京冬奥会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也标志着中美两国在人权等问题上的博弈进一步升级。这项决定并非.............
  • 回答
    知情人士称“中国从未邀请美国政客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这一信息背后涉及的复杂背景和值得关注的点相当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北京冬奥会的“外交”意图与“抵制”风波的交织 冬奥会的平台价值: 历届奥运会都是国家展示软实力、提升国际形象、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作为东道主,自然.............
  • 回答
    解读“北京 2015 年将鼓励用人单位多用京籍劳动者”这一政策,需要从政策的出台背景、具体内容、可能的影响以及解读的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政策背景:为何北京在 2015 年提出此政策?要理解这项政策,首先需要回顾当时北京的社会经济环境:1. 人口压力与城市功能疏解: 北京作为首都,一直面临着.............
  • 回答
    小鹏汽车在北京车展上公布了针对车主的一项颇具吸引力的免费充电政策,这无疑是给新能源汽车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这项政策具体内容是,凡是在本次北京车展期间(具体日期范围需以小鹏官方发布为准)购买小鹏汽车的用户,均可享受一定期限或额度的免费充电服务。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促销活动,更像是一种对用户价值的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