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连恐龙都还不存在的时代,有一棵很有上进心的植物第一次进化成了“树”。
之后,在长达4000万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一种细菌或真菌知道该怎么分解木头。于是,在树死后,木头是不会被降解的,就如同现在的塑料袋一样。
无数的木头因此堆积起来,积累了大量的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一度高达35%。全球气温骤降,而山火一旦点燃,就可以烧几十年而不灭,造成生态灾难。
直到另一棵机智的蘑菇掌握了降解木材的技巧,世界才慢慢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木材污染”事件。
References:
Floudas D, et al. Science 336: 1715-1719 (2012)
Graham BJ, et al. Nature 375: 117-120 (1995)
微信公众号:温义飞的生活经济学,欢迎来唠唠
汽车使用寿命,在常识里,汽车跑15年,20万公里左右,就差不多是报废车了,二手车市场卖的特别便宜,也就两万左右,不管它一开始是五十万,还是一百万,最后只值两万。
但事实上汽车可以使用多久?
大家看一下这个
这辆车开了51年,480万公里,还在正常行驶,具体还能开多久,还是未知。
在美国是没有强制报废这一说的,所以能开多久开多久。甚至福特时代的老爷车,现在还能稳定行驶。
但在国内,报销年限为什么这么短?
国内虽然前几年也取消了报废,但十年后的一年两审,条件苛刻的引导报废,让人不愿意再开下去。
这很适合国内的土壤,同样是15年的老龄车,国产车就已经开着很散了,奥迪开着和新的感受区别不大。
大家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十块钱的数据线,用三个月左右必坏。
但是用二十块品胜的数据线,一般都会用到你丢了为止。
我不敢妄图猜测一些js故意做的产品就是三个月寿命,为了加快购买周期,还是他们就这点能力,我觉得应该是故意,数据线属于技术含量很低的产品,只要用料扎实,不偷工减料,那它就不容易坏。
相比汽车也是同样,为什么国产车15年之后就没法开了,除了国人做事普遍的懒散不负责和得过且过心里,没有别的原因。
让人误以为,车子就真的只有15年寿命。而事实上一辆合格的车子,15年,20万公里,对于460万公里来说,磨合期都没有过。
车子是铁做的,本质和一块铁没有区别,一块浸油的铁五十年后什么样,汽车五十年后就是什么样。
但事实上,法律为了保护国内那些粗制滥造的国产,硬生生把汽车报废压缩到10年。
我们保护国产,但不要保护奸商。把他们放出去,让他们在世界上公平竞争。
当年美国一家独大,后来韩国现代,日本车,一个个赶超美国,是质量和销量上的赶超。
为什么国产车连在国际舞台露脸的机会都没有,为什么国人开了十多年还车况好好的奥迪,奔驰,宝马,就要被半强制报废。
保护落后,无非是养活了个别几个人,害惨的还是国产企业自己,国人还要为这种落后买单。
有人会说,车龄大了,不报废会有隐患,事实上,你可以看所有的车祸,几乎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酒驾,疲劳驾驶引起,你见过一起因为汽车超龄而引发的事故?更何况汽车51年都不算超龄。
我觉得国家更应该抓的是,交通规则的普及,包括行人,电动车,而不是去抓什么报废年限。
因为有国产车的存在,报废年限才大大缩减,你们不觉得内疚和龌龊吗?当然不会。他们就是靠着保护生存的巨婴。
就像一群人,其中有些人只能活十三岁,其他人可以活80岁,不能把所有的人都赶进养老院。
这样对那些质量好的车太不公平了。
之前在果壳看到的:
生长猪体脂率为14%左右,育肥猪体脂率为17%-19%左右。
最瘦的猪体脂率只有9.3%。
上个人的作为对比:
说自己胖的跟猪似的朋友,请慎重考虑下…
皮内尔湖灾难(Lake Peigneur Disaster)可能是历史上最壮观的一次工业事故。
太长没读版:
• 湖上钻井平台钻进湖底的盐矿,湖水涌入,盐被大量溶解
• 湖面形成巨型旋涡,整条湖的湖水都被吸进了盐矿
• 最后海水倒灌,皮内尔湖从淡水湖变成了咸水湖…
皮内尔湖(Lake Peigneur),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南部,有一条15公里运河连接着墨西哥湾。原来是一个小型的淡水湖,最大深度也就四五米左右,当地人主要在湖里钓钓鳟鱼。
这个地区还有个巨大的盐矿,部分位于湖泊下方。盐矿是当地的主要产业,历史有百年之久。
由于地质原因,有盐矿的地方,一般都有油矿(这里就不展开了)。总之,1980年11月,Texaco石油公司在湖上建了一个钻井平台,进行一些勘探活动,希望能够找到石油。
但由于坐标计算错误,石油钻井平台工人误以为盐矿在更深的地方,钻井平台的的钻头撞击到了盐层顶上,湖水开始缓慢地进入盐矿中。
一个常识——盐是极易溶于水的。
盐矿里最不该出现的,就是水。
随着水溶解的盐越来越多,盐矿内的空间就越来越大。内外压力差,以及水本身的重力,使得越来越多的水被吸了进来。这反过来又溶解了更多的盐并产生了更多的空间,引发连锁反应。
湖面上的石油钻井平台很快坍塌,钻机的残余物被吸入湖底。小小的钻井从一个小洞变成一个巨型的漩涡。
湖面的漩涡在吞下钻井平台后,湖面上所有的东西,包括11艘驳船,各种小船,还有鳟鱼都被卷入了旋涡之中。旋涡的规模越来越大,钻井也比一开始粗了好几倍,它开始吞噬湖岸,造成了严重山体滑坡。几座湖边的房屋也被摧毁。
当时盐矿内也有正在工作的工人。他们凭借演练过的应急计划,得以在盐矿被洪水淹没之前逃离地下。
而地下盐矿内的空气被洪水不断挤压,最终形成一个压力的临界值。盐矿最后爆炸,入口处喷出了100多米高的喷泉。
到最后,皮内尔湖的湖水完全流进入了盐矿,除了湖水本身,还有64英亩被毁土地也被拖进了钻井里。还记得那条通向大海的运河吗?旋涡造成的压力之巨大,改变了运河的方向:来自墨西哥湾的海水向北流过运河,开始倒灌已经干涸的皮内尔湖,形成了当时路易斯安那州最大的瀑布。
直到一周之后压力平衡,灾难才算结束。最后结果,皮内尔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淡水湖变成了咸水湖;最大深度从之前的5米变成了现在的60米;面积也得到了扩大,湖面上还看到得到曾经湖景房的烟囱。湖边的植物园,还有许多当地的树木都消失了。
盐矿暂时关闭,并在1986年永久停业。Texaco石油公司向盐矿公司赔偿了3200万美元,并向植物园赔偿了1300万美元。它随后被雪弗龙收购。
事故奇迹般地没有一人伤亡,矿工和钻井平台工人都在最后一刻逃离了现场。
今天的皮内尔湖有了和事故前完全不同的生态体系,生物以海洋咸水鱼类为主,比过去只有鳟鱼的小池塘要丰富的多了。
好吃惊居然有这么多赞,人生巅峰。。好吧应要求改一下,应该是麦当劳的鸡块才有这四种形状。。因为本人不吃肯德基,所以无法亲自求证上校鸡块的形状。。那么祝大家鸡年大吉(雾)吧。。
----------------------------------------------------------------------------------------------
(麦当劳的)炸鸡块只有4种形状,而且每块炸鸡块都有自己的名字。
前几天姐夫和我说这个冷知识的时候我还以为他在乱说。。后来他特地百度了给我看。。表示很惊讶。。因为我们都认为这真是没什么卵用的冷知识啊。。以下全部摘自网络
McDonald's has revealed that their Chicken McNuggets come in four different shapes - shattering the illusions that the shapes are simply random.麦当劳已经证实他们所售的鸡块有四种不同的形状,打破了一些人认为鸡块是随机形状的看法。
And a spokesman for the company has revealed the reasoning behind the varying shapes, explaining that they were designed deliberately and that each nugget actually has a name.一位麦当劳的代言人揭开了这不同形状的秘密所在。鸡块都是有意设计的而且事实上每一种鸡块都有自己的名字。
The crunchy treats are known as either the 'bell,' the 'boot,' the 'bone' and the 'ball' although the nuggets seem to have slightly different nam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名字有区别,但这些脆脆的可口鸡块是人们熟悉的“钟形”,“靴子形”,“骨头状”,“球形”形状。
On a Q&A forum on McDonald's website one patron of the restaurant, called Stew from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asked the company: 'Why do your Chicken McNuggets only come in four shapes?'在麦当劳网站的答疑论坛上,一位来自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的老主顾Stew问道:“为什么你们的麦香鸡块只有四种形状呢”。
The spokesman replied: 'The four shapes we make Chicken McNuggets in was the perfect equilibrium of "dipability" and fun.麦当劳代言人回答道:“我们麦香鸡块的四种形状是方便蘸取和趣味的完美结合”。
On a different occasion a spokesman again stressed that the nuggets are designed for dipping and to be fun for kids.在其他的场合,麦当劳的代言人再次强调麦香鸡块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方便蘸取同时吃的有趣。
'Our Chicken McNuggets are shaped uniquely for kids and kids at heart. Plus, we think it makes dipping all the more fun,' the representative said.“我们的麦香鸡块是独特为孩子设计的,时时把孩子放在心上。另外,这样的设计方便孩子蘸取,变得更有趣”。这位代言人解释道。
(持续更新中)没想到上了知乎日报和官方的微博!真高兴~那就再多写点东西在后面吧~
—————————————————————————
多图预警!
埃尔热(Hergé),没错,就是画《丁丁历险记》的那位,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他画的每一部《丁丁历险记》里都会把自己的形象画进去!其实他是个变装天王!来点干货
首先,是埃尔热先生本人的照片
这是在《丁丁历险记》 中《金钳螃蟹贩毒集团》中扶起摔倒的主角的一个路人甲。。像不像埃尔热本尊?
在《独角兽号的秘密》他又中成为了一名在阿道克船长家楼下经过的画家
在《红色克拉姆的宝藏》中,埃尔热先生正坐在一个水手经常光顾的酒吧里画画呢
在《蓝莲花》中,埃尔热先生不知道为什么又跑到上海去了。。
在《黑岛》中,拿着画板的埃尔热先生和丁丁一起搭上了前往苏格兰的火车
在《卡尔库鲁斯事件》中,埃尔热先生又出现在了丁丁和船长所在的酒店。。
不要以为埃尔热先生只会以画家的形象出现!
不要以为埃尔热先生只会以画家的形象出现!
不要以为埃尔热先生只会以画家的形象出现!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埃尔热先生可是多才多艺的!
在《破损的耳朵》中,埃尔热先生变成了一位摄影师在博物馆拍摄藏品呢
在《丁丁在美洲》中,埃尔热先生加入了芝加哥的黑手党(图中为一次黑手党集体大会。。找到他了吗?)
在《奔向月球》和《月球探险》中,埃尔热先生又成为了一名在航天基地工作的科学家。。
在《丁丁与皮卡罗游击队》中。。埃尔热先生远赴战乱的南美洲考察。。
在《714航班》中。。埃尔热先生说不定和丁丁他们一起登上了那架难忘的714航班呢
在《七个水晶球》中。。我们的埃尔热先生似乎生病了。。出现在医院
在《太阳神的囚徒》中主角一行人来到了南美洲。。于是乎。。埃尔热先生华丽丽的穿着印加服装登场了
看来埃尔热先生画《丁丁历险记》,实际上是自己有一颗探险的心呢ww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1月7日更新
在埃尔热先生作古多年以后上映的,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3D动画电影《丁丁历险记:独角兽的秘密》里,制作方也别有匠心的向埃尔热先生致敬,让埃尔热先生再次出现在了丁丁的冒险世界里。
电影一开始,就是一位街头画家在给丁丁画肖像(超级眼熟吧,不然翻回一开始对照一下埃尔热先生的照片看看www)
嗯。。。金色头发,长脸,大尖鼻子,就是你啦!
注意后面陈列着的这位“街头画师”的作品,全都是原著漫画里的人物
然后。。这就是画好的肖像了,还原度100%!
那。。再对比一下3D动画和原版的,哪个更好看呢?
其实埃尔热先生从没有离开,只是去漫画的世界里里陪伴丁丁一起冒险了吧。
将来还会写一些埃尔热先生创作漫画过程中的有趣的故事的~
——————————————————————————————
2017.1.16日更新
丁丁的那只可爱的白雪的品种是刚毛猎狐犬,又叫刚毛猎狐梗,不过这个品种很少有纯白色的哦
(图来自百度百科)
这是《丁丁历险记》里的刚毛猎狐梗白雪,果然无论哪个年代都是二次元的比较可爱23333
哈哈,翻垃圾桶的时候被罐头套住了,不过正因为这个,丁丁才得以开始介入金钳螃蟹贩毒集团的事件当中去。
埃尔热先生在1934年认识了来自中国上海的留学生张充仁先生,并自此成为了挚友,他便以此创作了以上海为舞台的《蓝莲花》(又译:《丁丁在中国》),并且在里面创造了一个和张充仁先生同名同姓的角色,并且让他成为了丁丁的挚友(图中绿衣服)
噗。。让我笑一会,这俩警察兄弟的“便装”,大清亡了你们知道么
顺便捉到一只被我之前漏掉的埃尔热~
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中国动乱不堪,埃尔热先生因此和回到祖国的张充仁先生失去了联系。他因此创作了《丁丁在西藏》,剧情就是丁丁得知自己的好朋友张充仁坐飞机前往加尔各答看望他的叔叔,结果飞机在西藏失事,丁丁不顾一切的前往西藏寻找张的故事。
据看过的一些关于埃尔热先生的很冷门的记录片里说,他选择白雪皑皑的西藏,正式因为一片白茫茫的雪符合了他心里对于故友失散的惘然。
在最后,丁丁还是成功找到了张
而现实中,埃尔热先生也终于通过张先生的一位远亲寻到了他,可谓是现实和漫画都大团圆了吧www
《丁丁历险记》中,有一对孪生警察兄弟叫做杜邦杜庞,他们着装和长相几乎一样,他们唯一的区别就是——胡子,杜邦的胡子比起杜庞,要更加的上翘一些
2011的的3D动画电影《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中,阿道克船长自称自己的祖先是英国海军的一名军官——弗朗西斯·阿道克爵士,这里是向英国著名的海军将领,以一人之力击退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致敬,(ps:他是《神秘海域》系列主角内森·德雷克的祖先) 因为在原版《丁丁历险记》中,阿道克船长的祖先并不叫这个。。
背景上的大红色军装正是英军的制服
我知道最后这个可能会让玩刺客信条和神秘海域的朋友略有激动啦~
之后还会持续更新的~
—————————————————————————
4.27日更新
最近学业有点忙啦~所以有点懒
你们知道丁丁(TIN TIN )为什么翻译成丁丁吗?这并不是国内译者自作主张让男主角名字在当时看起来没什么但是现在污死了的~
原因是,在《蓝莲花》中的上海,出现了一张主角的通缉令,上面用中文写出了主角的名字:丁丁
嘛~以后想到了什么还是会更新的~
钽Ta,就是铪+1的那个元素,它有两种天然稳定同位素,一种含有180个核子,一种含有181个核子。
神奇的就是Ta-180。Ta-180能量最低的状态是不稳定的,几个小时之后就续不动,衰变掉了。但是如果你让这个原子核作为一个整体高速转动起来,会得到一个亚稳态,它会变得非常稳定,半衰期长到实际上看不到放射性,一直续到人类衰退都没问题。这个就是天然存在的那种Ta-180。
这个有点像陀螺的道理,它的自转阻止了它向能量更低的状态倒下。
这种原子核集体转动产生亚稳态的现象是普遍的,但是Ta-180这种稳定到看不到放射性的现象,目前还是独一无二的。对于超重核,基态本身非常不稳定,所以这种集体转动的同素异能态就变得很重要了。
-----------------
我觉得这个太学术没人看吧= =
玉米的横截面颗粒数是偶数的。
为此我专门买了两斤玉米去数了下,的确是偶数
然后我傻乎乎的一次性煮了,吃了三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偶然看到了一个关于头发方面的冷知识,原来毛囊是人体最委屈的一个部位。关于脱发发际线高等问题可以找 @徐鲁 医生解决,分享他这篇科普文给大家:
———————说明—————————
首先,为了严谨,要加上一些限定。
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根玉米,除去头和尾,中间生长排列规律的玉米粒的列数是偶数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要从玉米的发育原因来看了。
目前我们种植的玉米品种,绝大多数是是8-20纵列的组成。基本上所有的品种都是拥有偶数的列。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跟玉米的早期发育过程有关,准确的说是,玉米的花。玉米是雌雄同株,但是异花授粉。雄花长在头顶上(骆驼说大象啥?),雌花长在腰上(腰高不高?)。
每逢授粉季节,空气中飘荡的全是玉米的精子,去寻找它的女王。
而雌花最终会产生种子,形成玉米。
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来推断,雌花的情形。
在玉米抽穗之前,玉米穗轴上的小花是双数成对排列的,下图是一个玉米雌花示意图
当然,你也可以在电镜上看到玉米穗早期的形成,依然是偶数的。
即便在发育成熟以后,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种结构,其实只不过是朝着两边挤了。
大家仔细观察箭头所指的地方。
其实到了这一步,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花序问题嘛。
———————此处可以跳过去—————————
当然了,一定有知友会问,为什么会有这种花序模式呢?
这就要涉及到花的发育问题了,在“MOLECULAR MECHANISMS
OF FLOWER DEVELOPMENT”中,作者指出,植物的花发育重要模型之一就是ABC模型,这种模型是一个古老的网络调控系统,在进化上相对保守,适用于大部分被子植物。这种模式的由很多基因控制,至少目前在不少植物中解释还是一定程度可行的(我也看得一脸懵)。
而大部分草都是这种模式,比如狗尾巴草。玉米和狗尾巴草其实挺近的,他们不仅都属于禾本目,禾本科,而且,还都是黍亚科的。
—————例外呢?—————
好了,最后的最后,难道没有奇数的玉米么?
当然有了,我经常说,生物专治各种不服,所以这一次,依然不例外。
这是一些突变体的数量(相对罕见,一般是专门培育的,主要是寻找决定玉米列数的基因,如果找到了,那么未来增加玉米的列数,不就可以增加产量了嘛)
Bomblies, K. et al. 2003. Duplicate FLORICAULA/LEAFY homologs zfl1 and zfl2 control inflorescence architecture and flower patterning in maize. Development 130: 2385-2395.
Bommert, P. et al. 2013. Quantitative variation in maize kernel row number is controlled by the FASCIATED EAR2 locus. Nature Genetics 45: 334-337.
Bortiri, E. and S. Hake. 2007. Flowering and determinacy in maiz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58: 909-916.
张伟媚,陈善娜 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 云南大学学报 2001.23:102-105
Krizek, B.A. and J.C. Fletcher. 2005.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flower development: An armchair guide.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6: 688-698.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到了鲁迅
鲁迅一个被耽误的设计师
多图预警
这个应该很熟悉吧,北大校徽
蔡元培出任校长后让鲁迅先生设计校徽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
那时候还没有ps,迅哥用双手绘制设计
……
还有我最喜欢的,迅哥的猫头鹰
大先生说让你们看完点赞喔
蟹老板的女儿为什么是个抹香鲸。,。
实际上,在海绵宝宝在央视播出的那个版本是没有关于珍珍的背景描述的,而海绵宝宝作为一部从99年连载至今的动漫,剧集数量早已远远超出大部分观众在央视所看到的 ,而最早在海绵宝宝编剧史蒂芬·海伦伯格所画的漫画中,珍珍小时候的遭遇才暴露,这就造成了许多观众根本无从得知事情的真相。
今天手术室麻师问我,为什么手术衣是绿色的,我以为麻师是在和我开玩笑,然后查找了一下,发现这其中是有科学道理存在。
《实习医生格蕾》里,医生们一水的海军蓝,外面再套一件白大褂的形象,还是让我蛮羡慕的哦!
《实习医生格蕾》宣传照
其实,不仅外科医生的手术衣是蓝绿色的,一些医院连外科手术室的墙壁都刷成了蓝色或是绿色。 要知道,外科医生们选择这种冷色调并不是偶然。
淡蓝色手术间
手术室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尽管里面是恒温恒湿的。
为什么他们不像门诊处给人问诊的医生那样,穿白大褂呢?
科普一下色阶
色相环
实际上,蓝色和绿色手术衣被外科医生们采用的主要原因是,这两种颜色是人的内脏以及血液颜色的互补色,也就是色相环上的相对色。
在色环上排列着依照彩虹色顺序排列的颜色。色环中以180度相对的2种颜色就是互补色。色环在许多地方都有应用,比如绘画、印染、图形艺术、工业设计,就连我们的视觉系统也适用。
白色不仅仅会引起眩光,还会让人容易产生一种叫做后像的视错觉。
由于外科医生在做手术时要争分夺秒,而且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他们会紧紧盯着红色的人体内脏。
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往穿着白衣服的同事身上望去,或者扫了一眼白色的墙壁,他们往往会看见蓝绿色的“幽灵”。
想象一下你在同事的白大褂上看到一条绿色肠子的情景…
这些蓝绿色的后像会影响外科医生的视觉和判断,对病人来说很危险。
视雪症就是经常能够看到电视机雪花的一种疾病,患者常常会看到持续的后像
那么,为什么后像在白色背景中特别明显呢?因为白光中包含所有彩虹色,其中就有互补色红色和绿色。盯住红色一段时间后,大脑会对蓝绿色特别敏感。但是在蓝绿色的背景中,红色的后像在背景中不突出。因此用蓝绿色的手术衣不但不会影响医生做手术,还能提高他们对红色的敏感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所以当人们明白了互补色的原理以后,就再也不使用白色的手术衣了。你自己也可以试一试这种后像。这种后像可以持续几秒钟,看起来似乎很短,不会对人有什么影响,但在手术中却可能是致命的。
但是事实上从一开始,手术室的医务人员都穿着白色的制服。直到一个医生发现了白色制服的弊端,这名医生把视线从红色的血液转去看白色制服时,会出现一下子看不清东西的状况。就好像当你在冬天出去外面,看到从积雪反射过来的阳光时,也会一下子被恍晕。
可以想象,手术的大多数时间里,医生面对的都是人体内部的情况,也就是说,在他们的视野里是血红的一片。大家也知道,人体内每个器官“红色”的程度不一样,有深的也有浅的。随着手术的推进,人的眼睛对于“红色”的分辨能力会渐渐减弱。最终导致“过饱和”现象,他们将会无法识别出各个部位之间红色的细微区别。如此的视觉干扰下很有可能让医生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那么为什么要用绿色或蓝色,而不是其他颜色?因为绿色是红色的相对色。而绿色的作用就是帮助医生刷新视觉里对红色的印象,让大脑不对红色脱敏。所以,使用绿色和蓝色作为制服不仅可以改善外科医生的的视觉灵敏度。也能让他们能够看清不同色调的红色,这样可以帮助外科医生专注分辨手术中人体的各种细微差别,降低操作中犯错的可能性。
在手术的环境中很容易沾到红色的血迹,如果穿“白大褂” 的话,血迹在衣服上就会造成一种血淋淋的视觉冲击。而穿绿色和蓝色制服,即使血迹沾到衣服上也会变成黑色和褐色,从而起到视觉调节的作用。
手术室的绿色,和手术时血液的红色,两种颜色,正是代表生命的浴血重生。
绿色是一种代表生命的颜色,而白色是一种代表着纯粹的颜色,这两种颜色都是我最喜欢的颜色。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还会有更多专业文章哦。
分享一个公安部失踪儿童找回系统:上线三年,发出推送3978条,找回3901个孩子,找回率98%,几乎每个人手机都收到过消息,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啥。但每个父母都应该知道。
该系统与新浪微博等25家主流APP联动(详见图5),覆盖9亿用户,一旦有孩子失踪,打拐警察就会实时向案发地附近用户发出推送、发动周围人帮助寻找。
公安部「失踪儿童消息紧急发布平台」,又叫「团圆」系统。
这个覆盖全国近9亿手机用户,上线三年就拯救了3901个家庭,找回率达98%的寻人系统,竟然只有不到20%的人知道如何使用它。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找回的孩子中,93%是在群众提供的线索下找回的,功能非常强大有效。
今天跟大家聊聊这个简单的新科技——“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系统”。
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存在,尽可能地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成为“寻找”的力量,也让更多失踪的孩子能在第一时间被找回。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团圆”系统。
“团圆”系统是公安部2016年创立的「失踪儿童消息紧急发布平台」,由阿里巴巴旗下的工程师和员工公益创造出来。
打拐民警可以在此发布失踪儿童消息,以儿童失踪地为中心,推送给人们常用的25个手机软件。
方圆百里内的群众,每人都会收到一张“寻人启事”。失踪儿童的姓名照片、性别年龄、失踪时间与地点、事件详情,和负责此事的民警联系方式,都会在上面。
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儿童在北京西站走失了,打拐民警会通过“团圆”系统,依据时间和半径画圆推送消息。
一小时推送方圆100公里,2小时200公里,3小时内300公里,超过3小时推送500公里。
“团圆”系统信息推送原则:
也就是说,仅在孩子失踪后的一个小时内,儿童失踪的信息就能覆盖整个北京城甚至邻近城市。此时,人贩子可能连五十公里都没能跑出去。
就拿饿了么举例,旗下300万外卖小哥的手机均接入了“团圆”系统,他们收到消息后,在送外卖的路上,就能顺便帮忙找孩子。
更别提路上的行人、出租车司机、扫地大妈、快递员等等……任何一个人只要看到这条信息及孩子的长相,都可以在路上顺便帮你留意孩子的身影。
所以,儿童失踪后,时效很重要。
一定要立即报案!
针对儿童失踪案件,不用遵循 “24小时后才能报案”的规定。
在发现孩子失踪后的第一时间,带上孩子的照片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提供详细的相关资料:包括失踪儿童姓名、性别、年龄身高、相貌特点、失踪时衣着、失踪地点、失踪时间以及失踪时情况描述等信息,越详细越好。
派出所审核并立案后,你可以要求派出所立即联系当地打拐民警,第一时间登录“团圆”系统,发布失踪儿童信息进行推送。
同时,采用「十人四追法」 寻找儿童。
这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博士发明的“黄金3小时”内最为有效的寻人方法。
a.母亲原地等待儿童,父亲发动熟知儿童面貌的亲友十人以上;
b.这十个人之中,安排四人在两公里范围内,东西南北一个方向至少一人,沿着大路紧急追寻;
c.另外再安排四人,也在两公里范围内,去往附近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寻人;
d.剩余两人,一个人到派出所静候警方消息,一个人留在家中,说不定儿童能够寻到回家的路,自己走回家。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陈士渠曾谈到过,儿童失踪案破案率低的重要原因:
1.真实信息需要发布出口,民众信息回馈需要收集,信息处理需要效率;
2.作为普通人,面对复杂难辨的求助信息,怎么去帮助这些与家人失散的儿童,怎样用最快的速度找回失踪儿童。
翻译一下,警察想要让更多人看到失踪儿童的信息很困难,因为筛选、分辨大众提供的线索,需要大量人力来处理;普通人想提供帮助却没方法,无法分辨信息的真实性。
但如果报警及时,“团圆”系统基本能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1.“团圆”系统只有全国公安系统的6000多名打拐民警,可以登录并发布寻人信息,确保真实性和权威性;
2.系统会在警察发布后的第一时间(几秒钟内),向以事发地为中心的特定半径内,推送儿童失踪的消息;
3.如果有人提供线索,“团圆”会立刻通知发现孩子的地方的打拐民警核查,并尽快找回;如果消息属于谣言,“团圆”会通过系统及时辟谣;
4.如果儿童找回或有其他下落(身亡),“团圆”系统都会进行结案并公示给大众。
2016年5月15日,两岁的彝族女童吉吉成为“团圆”系统成功解救的第一个儿童。
她在河北衡水火车站被人抱走,在其父母报警立案后的几分钟内,打拐民警就迅速将寻人信息紧急推送到了附近100公里内的人手机中。线索纷至沓来,两天后,吉吉在河南郑州被警方解救。
同年同月,河南省新乡市3岁的连宏辉被拐,打拐民警在立案后的一小时之内向方圆100公里内的民众推送消息,一位出租车司机认出并拍下了儿童和人贩子。
14个小时后,这个儿童被解救了,那个时候他已经被换上了粉色裙子,即将进行转卖。
2018年3月,被拐儿童陈政翔被收到推送消息的群众认出,警察在民宅中找到他并抓获嫌疑人。
2019年6月,走失儿童王宜帆被收到推送消息的出租车司机认出,送回儿童父母手中。
这样的孩子,被找回了3901个。
如果你在路上收到了丢失儿童的推送,希望你可以停下来看一看孩子的照片长相,再多注意一下四周,有没有这样的儿童。
如果有,请联系推送里的警察。
带他们回家。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儿童被拐卖;而英国反奴役儿童慈善机构(ECPAT UK)的调查证实,全世界每年会有550万儿童被贩卖,市场估值每年超过120亿美元。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孩子将面临被转卖、被伤害甚至杀害的可能。
而作为中国最大的失踪儿童消息紧急发布平台,截止到2019年6月份,“团圆”共发布失踪儿童信息3978条,找回3901名,找回率达98%。
“团圆”将找回儿童的平均时间从统计的132小时缩短到78小时,甚至有不到3小时就找回了失踪儿童的事例。
在中国,一个孩子的失踪往往是几个家庭的破碎。我们能为这些家庭做的,就是打开手机软件的推送功能,把失踪孩子的消息散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团圆”系统。
也许下一个找到失踪孩子线索的,就是你,或是你身边的人。
我们不需要等待英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
强调两个重点:
1、团圆系统只有「打拐民警」才能登陆并发布消息。普通人不能下载使用,而是通过另外25个常用APP的推送消息,接收和查看失踪儿童的信息。
2、为什么很多人没收到这个消息?可能你周围没有孩子失踪过,也可能因为你关掉了APP的推送功能(弹窗消息通知功能)。
原文: 失踪儿童找回率98%的公安部神器:每人手机都有,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存在丨女性安全指南088
参考资料:
1. 找回率9.8成,人贩子克星系统运行3年,却有大半家庭不知道它存在,TechWeb ;
2. 阿里首席风险官刘振飞:“团圆”的终极诉求是有一天人们不再需要它,中华网;
3. 被拐卖失踪的中国儿童,最终都去哪了?,网易数读;
4. 保护儿童免受暴力、剥削和虐待,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5. FAQs on Child Trafficking(2019 Edition),ECPAT-UK .
首答
1、登徒子:现在人们常用登徒子来形容好色,无耻之徒。但是历史上,登徒子是被冤枉的
。登徒子向楚王说宋玉好色,宋玉辩解道,有一个大美女,每天都扒我墙头为了偷看我(当然是谎言),但是我都不为所动。你看登徒子的妻子那么丑,还生了五六个孩子。饥不择食,才是真正的好色。楚王信了
因为妻子丑了点,遗臭千古,也是哔了狗了
中华牙膏不是中国的,黑人牙膏才是中国的。
中华牙膏为欧美快消品巨头联合利华所有,黑人牙膏才是中国的好来化工制造。
还有,潘婷、飘柔、沙宣、伊卡露、海飞丝、佳洁士、舒肤佳、玉兰油、汰渍、碧浪、护舒宝、朵朵、吉列、博朗、帮宝适等产品是另一个欧美快消品巨头宝洁公司的产品。
这个叫做多品牌战略。
我自己依据进化心理学推倒的——“外星女性生理及着装规律”,具体如下:
电影里可能和地球男人产生感情的女外星人,她们和地球成年女人胸部有着相同的第二性征,且都不是平胸。。。
电影里外星女人的罩杯和其与地球女性相貌相似度成反比,比如《第五元素》里女主角丽娜胸就比女歌唱家平。。。
电影里外星女人的衣着暴露程度和其与地球女性相貌相似度成反比,比如《魔兽》里的迦罗娜、《星际迷航》里的婕拉、《阿凡达》里的奈蒂莉,她们的衣着暴露程度都远高于《星球大战》里的艾米达拉女王。。。
好多年前,我到广州火车站售票厅买火车票。一个小伙子(估计是初代黄牛党)对我说,只收20元手续费,就能带我到窗口前十位,到位才给钱。我看了看周围环境,所有售票窗口前面都有一条长龙,稍微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
于是,我跟在他身后,大摇大摆地走到最前面。我发现,我俩似乎成了透明人,当班值勤的警察威严冷酷的目光扫过我们,丝毫停留都没有,就移到别处去了,好像没看到一样。
此人带我到前面(好像第五六位的样子,记得不是很清楚),他往队伍里一挤,非常熟练地挤了进去,然后往后一顶,空出一点点位置,示意我挤到他面前去。我赶紧挤了进去,而他则在我站稳脚跟后,向我伸出手。我当然赶紧给钱……
后面的人敢怒而不敢言。
收了钱,他走了,我暗暗松了一口气,心想:果然蛇有蛇道,看情形,不超过十分钟,我肯定能买到票。
可是……可是……
不到两分钟,此人又带了一个中年大叔从队伍后面走过来,在我前面站定,毫不客气地往我前面一挤,把我往后挤,空出位置,让那位大叔挤到他前面去。我……我傻眼了……
这时候,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刚才他带我挤的时候,后面的人敢怒而不怒言,原来,大家都是羔羊……
看到题主的问题,我突然想起这个经历,这……跟现在淘宝的刷单何其相似!
从小就特别喜欢吃罐头,吃到最后糖
水也从来没有放过。
以前一直以为罐头里面的黄桃是工人
一个个削出来的,不济也是机器削出
来的(话说圆滚滚的怎么削我也不知
道)
直到高二暑假我去罐头厂打才知道原
来桃皮居然是用碱给烧掉的!!!!
那个碱就是氢氧化钠。
用氢氧化钠淋过后,
桃碱性很大怎么办,然后就再用盐酸
进行中和……
当时反正觉得很震惊,毕竟也是学了
一点点化学,知道氢氧化钠和盐酸都
是一些具有强腐蚀性的化学试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不知道这么用对不对)
评论里有些宝宝说看完之后不敢吃罐头了,其实没有关系,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都是可以吃的,工业化生产肯定会用到一些化学试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不要谈化学色变。我一开始震惊是因为和我想象得根本不一样。还有,我很喜欢我的化学老师,她生活得很好。
…………………………………………
再次分割
我知道化学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也没那么可怕,我震惊的是桃皮居然可以用这种方式去除,那时我的我高二,自然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见识少是正常。
另外我是女生,我喜欢化学老师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啦!还有那些看成“她活很好”的坏人去面壁思过!!!!
我来说个“冷”知识
有人拍了一张图说,有东西在我家院子里的雪地上留下了一个“雪天使”痕迹。
(雪天使就是人大字型躺地下胳膊腿一起上下滑动形成的痕迹)
别人吐槽说:
因为你是个人。如果你是老鼠或者兔子,就觉得这根本是死神的痕迹。
恩。其实这是猫头鹰捕猎时扑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
哇,第一次这么多赞吓一跳
评论里有好多人说这个从小就听老师讲过,可能你们有一个负责人的好老师吧。。像我这种从小到大从来没听老师说过(也有可能上课的时候睡着了没听到(;′⌒`))的,觉得这个真的好冷啊。。。
=========以=下=原=文=========
一个就在身边的但是没大有人注意到的
就是这个字“冒”
“冒”的上半部分不是“日”也不是“曰”,而是“冃”
“冃”读mào,所以“冒”可以算是一个形声字
这个字是我以前上课无聊无意间发现的,一开始只是以为为了好看所以上面的“曰”不封口,结果发现并不是【吃惊
知道sm嘛…
s是萨德侯爵,唐纳蒂安·阿尔丰斯·弗朗索瓦·德·萨德。是法国的一名军人,他出生于贵族家庭。他和他的妻子喜欢虐待妓女和自己的佣人。
后来他因虐待而屡次被投入监狱。并在狱中成为一名色情小说作家。
著作有《索多玛的120天》,系全球十大禁片之首。
m是马索克,是一位有受虐倾向的作家。奥地利人。其作品中展示的捆绑、鞭打等,是流行的sm手段。
喝啤酒并不是造成「啤酒肚」的直接原因。
都说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路边摊、大排档里搭着白背心袒胸露乳形如弥勒的男士们似乎就是最好的佐证。连啤酒肚的英文名都叫「beer belly」,好像更「坐实」了啤酒罪魁祸首的身份。
有人说喝啤酒导致啤酒肚是因为啤酒热量大,也有人说代谢啤酒会增加能量在体内堆积,甚至有人说是因为啤酒喝多把肚子撑大了。
但实际上,男性肚子变大其是腹部肥胖的俗名,这种肥胖是脂肪在内脏器官中积累造成的,根本原因还是肥胖。而肥胖主要跟能量摄入和消耗有关,如果能量摄入大于能量存储,将会导致肥胖、脂肪积累。
然而无论是能量代谢方式还是热量上看:
首先,从能量代谢方式上来说,酒精跟我们平时吃的三大供能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并不一样,它几乎不会作为能量在体内储存。
酒精(乙醇)在肝脏中会被转化为乙醛,而乙醛会被转化为乙酸。这中间不会产生能被细胞利用的能量。实际上,大量乙酸最终的下场都是进入尿液被排出体外。
其次,从热量上来说,啤酒本身并不是一种热量很高的食物。
一般来说,100 毫升啤酒通常只有 30~40 大卡,而相同质量的二锅头(56 度)的热量是 338 大卡,差不多是啤酒的 10 倍。甚至常规易拉罐装的啤酒比相同包装的可乐热量都少一点。
所以,仅从能量摄入的角度,至少喝啤酒不是搞大你肚子的直接原因。
那为啥频繁出入路边摊大排档,热衷于生啤扎啤烧烤撸串小龙虾铁板鱿鱼的中年男性,个个都是弥勒附身肚腩伟岸呢?是因为地心引力?
当然不是。
我们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大肚男士右手握着的啤酒杯上,而更应该看看他们另外一只手上握着的烤串,要知道
啤酒撸串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酒喝得越 high,撸串也会越多,如果不给你点饮料,干撸串串是很不爽的,其实这就是喝酒后食欲增加了 。
有研究发现,人在吃东西的时候,如果喝酒,往往会吃更多,啤酒本身虽然能量不高,但是喝酒会增加食欲,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吃下更多食物,这时超份的能量摄入,促进了长胖。
再加上很多流连于串场,沉迷于排挡的中年男士们不注重锻炼健身,吃的多,练的少,摄入的多,消耗的少,这样肚子都不大,还有没有天理了?
所以啤酒之于啤酒肚,撑死天是从犯,却背上主犯的锅,明明那大肚子就是肥胖肚,全世界人却都以为是喝啤酒喝出来的,就好像比基尼泳衣一定是比基尼岛出产的一样。这锅背的,都要喝点啤酒压压惊了。
当然,老规矩,如果我只是写到这就结束,估计评论区又会有人说:
那才是跳进生啤都洗不清了。
啤酒怎么说都是酒,即使少量喝酒也会增加各类慢性病的风险。
同时对于正在减肥的人来说,酒精会削弱人的脂肪代谢,人在喝酒后体内消耗脂肪的速度明显下降,也就是说,虽说啤酒不一定让你有「啤酒肚」,但是如果你正在减肥或健身,那可是会让你事倍功半的。
所以,说到底,喝啤酒未必会让你成为啤酒肚,就算不喝啤酒,每天狂吃不锻炼,肚子依然会大腹过膝。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就可以肆无忌惮吨吨吨吨吨地喝。
不过如果这个大肚子不叫「啤酒肚」又该叫什么呢?
想一下,应该叫做:「大吃大喝不节制不减肥活该变胖还要赖啤酒肚」。
内容参考丁香医生科普文章: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
参考资料:
Tremblay A, St-Pierre S. (1996). The hyperphagic effect of ahigh-fat diet and alcohol intake persists after control for energy density.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63, 479-482
Buemann B, Toubro S, Astrup A. (2002).The effect of wine or beerversus a carbonated soft drink, served at a meal, on ad libitum energy intak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and Related Metabolic Disorders, 26, 1367-1372.
Tolstrup, J.S., et al. The relation between drinking pattern and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and hip circumference. Int J Obes (Lond), 2005.29(5): 490-497.
M Schütze, M Schulz, A Steffen, et al. Beer consumption and the‘beer belly’: scientific basis or common belief?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Nutrition (2009) 63, 1143–1149.
Nathalie T Bendsen, Robin Christensen, Else M Bartels, et al. Isbeer consumption related to measures of abdominal and general obesity? 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utrition Reviews, 2013, 71(2):67–87.
Siler SQ, Neese RA, Hellerstein MK. (1999). De novo lipogenesis,lipid kinetics, and whole-body lipid balances in humans after acute alcoholconsump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70, 928-936
Sonko BJ, Prentice AM, Murgatroyd PR, GoldbergGR, van de Ven ML, Coward WA. (1994). Effect of alcohol on postmeal fatstorag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59, 619-625
这是一个我以为大部分都知道,而最近发现很多人还是不知道的事情。
韩国申请的世界遗产是:江陵端午祭,是他们过端午节的活动。
端午节在09年被中国成功申请为世界遗产,端午节还是中国的,他们只不过申请了一个节日活动而已。
蟒蛇有脚 蟒蛇有脚 蟒蛇有脚!!!!!
没错 蟒蛇真的有脚!!!
原来在动物园的蛇园工作过一段时间,无聊就和供人拍照的蟒蛇小可爱玩亲亲(于是它给我吐了口口水,呵呵呵→_→)……然后!!!无意中发现我的妈这嘛玩意!!!我去!!这tm是脚?!?卧槽牛逼啊?第一次听说蛇有脚6666
后来
百度了发现这不叫脚,叫残足。。。
而且据说蛇以前是有脚的!!后来退化了,就只有蟒蛇剩下残足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ps:百度只有这些图啦,动物园的我没拍T^T
图源自网络
转侵删
这个从《是真的吗》看到的,不知道各位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电影院的座椅都是红色的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教授郝燕生解释说,“电影院灯都关掉以后,我们人眼对于光谱最远端的红光并不敏感,甚至可以根本忽略不见,这时候没有这些额外的光对我们的影响,那我们的视觉效果就更好。”看了这么多年电影,竟然不知还有这有的冷知识。
2018.3.1更新(原答案在下面,关于知乎APP的)
这个应该很多人知道,但是这个是细节不知道注意了吗?
当初春晚在1999年的时候打出了跨越新千年的话,但实际上2000年严格来说不是新千年,到2001年才是。为什么呢,不举太复杂的例子,直接上干货。
想想公元元年是哪一年?是公元一年,不是公元零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得这么多赞有点受宠若惊。
用iPhone是好几年前的时候了,那个时候答主还没接触知乎,所以不清楚iOS与安卓的区别,请谅解。
本贴会适时更新
________________原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几个回答“右下角点发布可以变成编辑”的,还得了高票,有点吃惊,以为那个人人都知道。那就再说一个知乎的吧。不知道有人知道吗?
知乎的这个资料背景栏,是和你关注的话题就有关系,你关注的话题图标会拼凑起来形成背景。
--------------------------分割线---------------------------------
安利一下这个问题,罗一贯描写不多,但让我印象很深。
↓
我的知乎回答:明王朝两百七十六年历史里最让你难忘的事件或者细节是什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742013/answer/188817228?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开始读书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书如果是右页那么文字就会整体向右倾斜,如果是左边则相反。开始我以为只是印刷问题,后来发现好多书都是这样,这才明白,是因为我们打开书的时候总是从相对书的后上方来看,为了使这样看到的书的字是平行的,就必须在书页中这么印qaq
图是自己照的,凑活看吧不知道各位能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嘛
相隔了200多年的法国的路易十四和德国的路德维希二世隔空比萌,以下是证据
首先路德维希是个城堡控,不近女色,不喜政务,没事就喜欢盖城堡,新天鹅堡就是他的杰作。这个晚于路易十四200多年的巴伐利亚君主,抱着崇拜这位在位时长达72年之久的法国国王之情,打算山寨一座路易的凡尔赛宫,选址在巴伐利亚的基姆湖上最大的岛海伦岛上,见图。
基姆湖全景
放大到海伦岛,已经能看到宫殿的范围
再放大到宫殿
转成卫星图看看宫殿啥样
咦,瞬间乱入了什么东西,这清晰可见的小奶头,好想去捏一下
突然感觉发现了新大陆了一样好玩,既然海伦宫是山寨的,我们去看看正版的凡尔赛宫殿啥样
凡尔赛宫二维地图
放大,初具雏形
卫星图
哈哈哈哈,好几百年前的山寨功力不错
来个对比图,左边是路德维希的海伦宫,右边是路易的凡尔赛宫
海伦宫是只母汪,凡尔赛宫是只公汪
我还是喜欢那两个小奶头,哈哈
不知道我发现的这个问题算不算冷知识:
根据法律,在我们在人大代表选举时你可以推选你选区里任何人当代表,可以在选票上填写你想选的其他人;在现实操作上存在一个问题,那张选票上你写上的人名可能会与其他人重名,但是选票上没有供你填写身份证号码的位置,也没有要你填写身份证号的提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共获得过33次诺贝尔奖提名,其中32次是生理学或医学奖,还有1次是文学奖?但他一次也没有得过。
常用的实验动物小鼠有40条染色体。
梅西耶M31天体就是传说中的仙女座星云。它是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晚上肉眼可见。事实上它和银河系离得太近了,只需短短45亿年之后,二者就会相撞……
黄道其实经过了13个星座,多出来的是蛇夫座。这不是什么新规定,现在的星座划分早在1922年就得到天文学界公认了。
黑猩猩能学会阿拉伯数字,但它无法理解0。它知道1比2小,2比3小,但是始终学不会1和0谁更小。
在冥王星被开除之前,它当过二十年的第8行星——因为它的轨道清奇,1979-1999年间,它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
大部分人眼中,彩虹只有6种颜色。
还有造夏娃的并不是亚当的肋骨,而是 **,原始版本翻译的误传(**是啥自己去科普)
最后一点不为人知的就是:我很漂亮
///////不严肃的分割线
首先谢谢评论区给我纠正错字的童鞋!
其次谢谢评论区提醒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童鞋!(在学校要这样,估计我心理学老师得把老痰气得吐出来)
最后,对于最后一点表示怀疑和不服的,我就上图了(手动dog脸)!
本来最后一个冷知识我打算说本人貌美如花的,怕刁民想着他
那
不
一
下
就
猜
对
了
么
!
好啦,正经说话,上张正经的图。
好啦,正经说话,上张更正经的图
那么问题来了,贴图后最后一点还是冷知识得多尴尬!!!
有人说我胡子很性感,我敬你是个好汉,并甩你一张直女照
我的英国姐夫一天很激动的跑来问我,你知道吗,葡萄干是葡萄做的!?
我有点慌,答曰,知道啊!
姐夫还是很激动的说,可是我周围的朋友全部都不知道,他们都觉得天哪,怎么可能。
我一听,噢,葡萄干的英文和葡萄的英文好像确实八竿子打不着。
更新内容已全部删除。
-----------------------------分割线-------------------------
以下是原答案:
早期的变压器油其实是可以喝的。
充油变压器一般上面还会有一个油枕,通过防爆管和油箱连接起来。充油变压器油箱里的油因为各种原因减少的话,油枕里的油就可以通过防爆管流进油箱进行补充。
重点来了!!这是我高电压课的老师跟我讲的,他说中国旧社会的时候老百姓穷啊,做菜都没油水的。然后充油变压器里的油质量都非常好!不允许有任何杂质沉淀和絮状物。所以就有老百姓会去打开变压器接里面的油出来回去炒菜吃。。。
旧社会的时候(一说抗日战争时期)充油变压器里充的都是可食用的大豆油,和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变压器里都是石油分馏出来的矿物油了,这个是不能喝的。
以上。
有个段子说,
我始终认为,在教堂顶上装避雷针的行为,是信仰缺失的一大体现
我们都知道富兰克林放风筝证明闪电是一种电现象,然后开始全球发售避雷针。
然而,
当时确实遭到了相当大的宗教势力的抵制。
当时确实遭到了相当大的宗教势力的抵制。
当时确实遭到了相当大的宗教势力的抵制。
很多人确实认为安装避雷针——甚至仅仅是科学的解释雷电现象——是不虔诚的。
还曾经有神职人员将地震等灾害的责任推为:“因为该地区有很多人安装了‘聪明的富兰克林’发明的铁针”。
十几年后,意大利一座抵制避雷针的教堂被雷劈了引发连锁灾害死掉好几千人。
。。。。。。。。。。。。。。。。。。。。
天呐还要补充一下雷击会引发火灾啊。。。。
关于铁路的一些冷知识:
1.运行距离最长的普速旅客列车【图定、非临客、固定开行】Y214/1 深圳-阿拉山口,全长5308公里。
2.运行距离最长的普速旅客列车【图定、非固定开行】K4905/8 湛江-吐鲁番,最近一次出现于2015年暑运期间。
3.运行距离最长的普速旅客列车【图定、按计价里程】Z264/5 广州-拉萨,需要在西宁整体换乘,但票价按全程计算。(这个记录即将被2017年7月1日延长的喀什-鹰潭K1662次打破,但似乎这个车只是暑运延长。)
4.运行距离最长的普速旅客列车【图定、按单次运行距离算】K1081/4 齐齐哈尔-乌鲁木齐,同时也是单次运行时间最长的普通旅客列车。
5.运行距离最长的货运列车 X9xxx(车次不固定)三眼桥-霍尔果斯境,5000+公里。
6.运行时间最长的货运列车 棠溪-拉萨西 X308/5,不晚点也需要130小时以上。
7.运行距离最长的高速动车组 G403 北京西-昆明南 (历经多次刷新,同时也是运行时间最长的)
8.运行时间最长的普通动车组 D635/8 成都东-上海虹桥 15小时36分
9.中欧货运班列只有货物是出境的,但在国内某些线路可以允许俄罗斯罐车入境(需要在口岸站更换转向架)。
10.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特快列车的等级比快速列车等级要低。
11.如何分辨现在的春运加班车是空调还是非空调?很简单,3字头的是非空车底,K4xxx的则是空调车底。
车型篇:
1.
CRH380A的原型号:CRH2-380
CRH380B的原型号:CRH3-380
CRH380D的原型号:CRH1-380
对了,那CRH380C呢?它和CRH380B最大的区别在于头型。
2.
CRH4其实是存在的,4这个厂商代码用在了浦镇的广东子公司,由于总所周知的原因,鄙弃了4的厂商代码而使用了6,但依然可以从它的车组编号上体现出来。
广东浦镇的主打产品CRH6A-0401,原车号CRH6A-4001,然后如此类推……
至于现在的CRH2A用的4字头号段,是由于原来的2字头号段爆号而启用的新号段,原来的CRH6A则改用0字头号段,但依然有数字4存在。
3.
CRH7其实也是存在的,它是日立当初想引进入中国的200km/h等级城际动车组的一种。
4.1
普速客车的席别,其实不是只有你在车厢外表上看的那几种(硬座硬卧软座软卧),在建国初期它们之间可以是互相组合的,例如……
软座+软卧,则是软座卧车(RZW) 软卧+软座,则是软卧座车(RWZ) 两种车的区别在于席别比例,下同。 软卧搭配硬座是不是很突兀?所以不会有【软卧硬座车】这种奇葩出现的。 软座+硬卧,则是软座硬卧车(RZYW) 软卧+硬卧,则是软硬卧车(RYW) 硬座+硬卧,则是硬座卧车(YZW) 硬卧+硬座,则是硬卧座车(YWZ),差异依然是席位比例之间的不同。 软座+硬座,则是软硬座车(RYZ)
4.2
看晕了吧,下面加个餐车,在列车上总要吃饭的嘛。
软座+餐车,则是软座餐车(RZC),这个席别其实沿用到现在,动车上的ZEC就来自于它 硬座+餐车,则是硬座餐车(YZC) 卧铺加餐车,开玩吗,所以没有!
建国初期没有单独餐车,只有厨房车(CF) 而硬座会惨一点,通常厨房车会和它合造,成为了硬座厨房车(YZF)
4.3
是不是已经很晕?后面还有呢,行李咋办呢?所以就有了
软座+行李,软座行李车(RZX,或者是RZXL),这个种类的客车现在还可以在广深铁路上看到。 当然广深新引进的25T行李合造车直接标RZ,但依然可以从车厢外表看出区别【那大大的一个行李装卸口】。 硬座+行李,硬座行李车(YZX,或者是YZXL) 硬卧+行李,硬卧行李车(YWXL)
软卧相对高级一些所以就不掺和了。
4.4
对了,那列车邮局咋办呢?苦逼的铁道部自然不会忘记它,于是就有了 行李+邮政,XU,这种车厢现在能在昆明米轨上看见。
硬席总是很惨的……来个终极合体版吧 硬座+行李+邮政,YZXU,硬座行李邮政车。 硬卧+行李+邮政,YWXU,硬卧行李邮政车。
4.5 那些代用车
在建国初期的铁路上,哪来那么多客车给乘客坐,铁路都是货运为主的,那么运力不足怎么办呢,这时候代用车就来了。
代用车和货车的区别其实是在于,它是货车改的,但改成了客车的样子,而不是仅仅在货车里头加点儿凳子。
当年的代用车主要有这几个型号: 代用坐车,ZP 代用行李车,XP(非微软生产) 代用邮政车,UP 代用软卧车,WP 零担车,DP、化肥农药零担车,VP(和前面的相比,这个车有人押运) 【零担是个什么鬼?早起铁路人和货一起运输的时候,有些不太方便和其他货物放一起的,就装在零担车上,可以理解成快递的雏形】
这几种代用车主要是用杂型货车改造而来,在90年代还会有一些支线铁路在使用。 现在自然是都没有了……
4.5 那些莫名其妙的特种车(TZ)
其实各位不要以为看到TZ就是大水表,事实上70~80年代列车上刚开始有空调的时候,那个锅炉车和发电车,都叫TZ 甚至到了25型和25A(就是俗称红皮车)开始运用的时候,那个挂在列车最尾的空调发电车,型号还是叫TZ
当然现在为了各种需要,连个地铁押运车都能叫TZ了……
4.6
那接下来介绍一些可能根本没人听说过的特殊型号
医务车,YI(对,和硬卧车型号直接撞了,所以改成了苦逼的YI,说白了就是列车医院,但数量寥寥可数,有些YI后期也改成YW了)
卫生车,WS(可以理解为药房或者病房,和上面医务车搭配使用)
文教车,WJ(其实就是流动科室)
了望车,LW(挂在列车尾部,在今天的意义应该是相当于旅游观光一类,其实当年更多用于军事用途)
公务车,GW(这个不用说了,水表的一种)
维修车,EX(为什么不叫WX呢,因为它又和另一种特种车红外线检测车【利用红外线检测铁轨状态,发现不行就通知工务修复】的型号撞了),但因为铁道部从未真正给这类特种车统型,所以一台维修车,既可以叫WX也可以叫EX,更可以使用下面这种型号……
轨道检查车,DJ(上面绝对没有唱片骑师),这种车和WX的最大区别是它的检测装置位于列车尾部,但同时由于上面提到那点的原因,同样的一台车,也可以叫WX,也可以叫DJ。
娱乐车,YL(这可是国内唯一一节,存在于90年代的三茂铁路上,里面有KTV有麻将等正规娱乐项目)
4.7 新上任的铁总,算是真正终结了一下客车型号的乱象,开始真正给特种车统一定型了,但其实也没那么神秘,就是从两个字母升级成三个字母而已
如果这节车是宿营车的话,那么它的型号就是 T(特种)+K(客车)+S(宿营)=TKS 如果是合造车则是 T(特种)+K(客车)+H(合造)=TKH 那发电车则会是 T(特种)+K(客车)+F(发电)=TKF
当然真正的大水表肯定不会这样标,知道的铁道饭绝对要闷声发大财
4.8 试验车家族 试验车(SY)和维修车一样,都是没有统型的车型,基本上只要是试验用途,或者只沾一点儿边的(例如存放工具)也能标SY,它的具体用途只能靠车体外部的文字标明,例如一些比较规范的铁路局会写上【隧道试验车】、【接触网试验车】等用途。
5.普通旅客列车机后一位通常不载客这个规则,其实是来源于一次重大事故(杨庄事故,血与泪的教训)
6.那些稀奇古怪的货车车型
A,矿石和砂石运输车,和现在的矿石车不同是它的装载范围大很多,现在只能在一些矿区能看到(外形和敞车相近)
F,通风车,这种车型在日本和台湾依然有,装载一些易腐货物,例如蔬菜。 现在被保温车(B)取代了
H,活鱼车,顾名思义运鱼的(但因为技术不过关,挂得太多,被公路取代了)。
J,家畜车,老一点儿的车迷可能会有印象,因为它的出现一般都会伴随着浓郁的“香味儿”,现在大多改成汽车运输车了(J5SQ、J6SQ)
小汽车运输车型号里面的J是代表产权属于中铁特货,真正型号其实是SQ。
M,煤车,功能单一自然被敞车取代了。
评论里有人提到了KF矿用自翻车,这种车目前还是存在的,而上面这几种车型已经只能存在于书上了。
7.客车刷绿为了国防这个原因其实十分扯淡,原因是目前国内装载最敏感物质的几种货车,都不是绿色,例如T85液氢运输车,TP10核燃料运输车,以及TB10大爆竹运输车(资料可以在中车旗下各车辆厂的官方网站上查阅到。),它们的颜色都不是绿色。
信号及轨道篇:
1.火车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闯红灯的,铁路色灯信号里面有一种信号叫【容许信号】,颜色则是红色,设在长大坡道上。对于一些停下来以后再开会非常困难的列车(比如重载货列),是可以允许以规定的速度通过这个信号机的。
2.轨道不仅仅可以导电,轨道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电,电压足够一台手机充电。
机车篇:
1.SS8和DF11这两款准高速机车,原本只是为了广深铁路而研发。但等车辆已经生产好以后,广深铁路的准高速及电气化改造依然不明朗,导致这两款车的初始用户,一个是郑州铁路局,一个是南昌铁路局……
换而言之,如果广深铁路改造情况到位的话,这两款车的产量只会有个位数……
想到再写,欢迎抛砖引玉。
麻雀不会迈开腿齐步走,只能跳啊。
这是因为麻雀的两肢较短,由股部、胫部、跗部和趾部等部分组成,整个后肢肌肉都分布在股部和胫部,其他部位则全是肌腱。这些肌腱贯穿至趾端,能控制足趾的弯曲,使麻雀能握紧树枝安稳地生活。但是,麻雀后肢的胫部跗骨和跗部趾骨之间却没有关节臼,因而胫骨和跗骨之间的关节不能弯曲,这就使麻雀没有能力在平地上行走,而只能快速频繁地跳跃。
补充:在公园跑步的时候发现灰喜鹊那么大个子也是双脚跳。上网搜了一下,比它个头大的喜鹊就会迈步走。鸟是蹦蹦跳还是会迈步走与其体型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啊。
曹雪芹的长相——很多画上及影视剧里都将他塑造成瘦弱干瘪的落魄书生模样
搜他的图片,都是上面酱紫的,源自百度图片。
然而,根据裕瑞在《枣窗闲笔》里对曹雪芹的记载: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妙绝尽致。
曹雪芹真人却是个脑袋大长得又黑的大胖子,还贼能说,一开始讲就撒不住车。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真实的曹雪芹长相应该是类似这个样子。
(多谢几位知友的提醒,查了下,裕瑞和曹雪芹不算是一个时代的人,肯定没见过曹雪芹本人,对曹的描写也是听来的,所以曹本人未必是这样,不过裕瑞是满清贵族后裔,也是学者,相信他不会乱写的,所以曹雪芹八成就是这样 )
一个苹果有25%的体积是空气,这就是苹果能在水上漂浮的原因。
苹果所含纤维的三分之二都存在于表皮中。
研究苹果生长的学科被称为pomology(果树栽培学),而在拉丁文中“pomum”代表“fruit(水果)”。
在美国苹果是除了橙子外第二有价值的水果,在殖民时期,苹果被人们称为“冬日香蕉(winter banana)”或者“入口即化(melt-in-the-mouth)”。
在全球96个国家,有超过1200个西瓜品种。
挤压柠檬前先加热,便可以挤出更多汁液。
日本李子,实际上起源于中国。
西瓜的含水量高达92%!
正因如此,早期的探险家将西瓜作为供给水源。
以重量为单位,西瓜是美国消费量最高的水果。
西瓜可看作是黄瓜和南瓜的表亲。
未成熟的菠萝是有毒的。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菠萝产自夏威夷。
菠萝含有菠萝蛋白酶,用来防止冷冻的啤酒变得混浊。
菠萝曾经非常稀少,被称为水果之王。
菠萝不是一个单果,它有高达200个幼果的集群。
香蕉树是草本植物而不是木本植物。
香蕉的内表皮可用于打光皮鞋。
用香蕉皮内侧擦抹蚊子叮咬的部位,可缓解刺痒。
香蕉富含复合维生素B,有助于舒缓神经。
世界上超过100个国家都有种植香蕉,而这种水果也有着300多种不同的品种。
我们常见的黄色香蕉其实是一种在1836年才被发现的突变种,最开始的香蕉没有一点甜味,而且是红色或是绿色的。
香蕉在又绿又硬的时候就被采摘下来,之后它们就会放在一个特殊的房间里面用乙烯催熟。
刚采摘下来的香蕉含75%的水分,但送到我们嘴里时只剩下13%的水了。
人类和香蕉的DNA有着50%的相似程度。
一串香蕉也被称为一巴掌(a hand),一根香蕉也被称为一指头。
在二十世纪初,因踩到香蕉皮滑倒是一个严重的健康事故,这甚至还影响到了美国立法以及诞生新的法律。
最大的一串香蕉可以超过100磅(45千克),其包含了400多根香蕉。
公元三世纪时,亚历山大远征印度发现香蕉,此后才传向世界各地。
桃子原本是只有中国才有的水果,到了公元一世纪才出现在印度,哥伦布把它带到了美洲。
香蕉含有维生素B6,能调节血糖水平和你的心情。
两根香蕉就能提供你90分钟高强度的工作所需的能量。
香蕉可以解酒。
研究表明,吃苹果可以降低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
苹果核(种子)中含有微量毒素,但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如果你想靠吃苹果核来毒死自己,那么你至少要一次吃掉130个苹果,我想你在被毒死之前就已经被撑死了。
苹果的抗氧化能力几乎是香蕉的5倍。
全球平均每个人每年要吃掉65个苹果。
平均每五个澳大利亚人,只有一个人每天能吃一个苹果。
全球大约生长着一万种苹果。
每年全世界生长了超过6千万吨的苹果。
苹果树会花上四到五年的时间来结出第一个苹果,但不同苹果树的差别总是很大,有些会更早一些。
苹果被认为起源于黑海和里海间高加索地区。
乔治·华盛顿的癖好之一就是修剪他的苹果树,这样能够帮助他缓解压力。
世界上只有一种苹果原产自北美。
苹果中没有脂肪、没有钠、没有胆固醇,富含纤维。
不同种类的苹果大小差异很大,最小的苹果只有一个樱桃大小,而最大的则能长到柚子那么大。
百香果最早在巴西生长。
奇异果含有用于软化肉的分子。
柠檬比草莓含更多的糖分。
如果不考虑吸收率,半杯无花果汁的钙含量等同于半杯牛奶的钙含量。
每年全球可以收获二百多亿个椰子。
椰子树有时又被称作“生命之树”
在一些国家,猴子被训练用于采摘椰子!
加州每年生产草莓达十亿磅!
草莓是唯一一种种子长在表皮外面是水果。
平均一颗草莓上有200个种子。
罗马人将草莓用于很多医疗用法。
将稀释的酸橙汁留在茶壶中过一夜,可有效清除茶渍。
如果你种下一颗柑橘种子,你很有可能收获不止一颗柑橘树。
柑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木本水果。
严格来说,柑橘属于柑果类。
在橘子成为大众水果以前,英文里没有“橘色”的表达,只有“红黄色”。
吃李子有助于体内铁的吸收。
李子在除南极洲的每个大陆都有生长。
众所周知,李子的表皮具有通便作用。
脐橙上的脐越大,味道越甘甜。
芒果中含有与桔子相同的维生素C。
世界上,每天被食用最多的新鲜水果是芒果。
芒果与毒藤植物是同一科。
百香果的花是巴拉圭的国花。
梨低氧环境中容易出现小黑点。
梨树能够承受的温度低至-40℃
梨含有大部分维生素C都在他的表皮中。
对乳胶过敏的人很可能也对奇异果过敏。
古希腊诗人荷马曾在他的诗歌中几次提到梨。
成熟的柠檬果树每年能产1000~2000个果实。
洗衣服时加入半杯柠檬汁可起到亮白作用。
百香果在微微皱起时最甜。
英国水兵曾靠吃酸橙预防坏血病。
其实这些知识全部来自于水果忍者。
世界上有一种没有尾巴的猫,叫马恩岛猫:
其实除了没有尾巴以外没有什么不同。。有的说是很久以前有过一场很严重的猫瘟;有的还说是被诺亚方舟的门夹到。。嗯。我可能遇见了假猫。
而有趣的是它们的家乡马恩岛,属于英国皇家属地,这个岛的标志是“三足”,附个图吧:
也是无法理解。。但又不知道为啥戳中了我奇怪的笑点,就记下来了。。而这个岛上也到处能看到这个图案。
说是冷知识,因为知道了也是一点用处也没。。
讲一个很冷但是很常见的知识
关于中国古代的国号很多人会有一个惯性误解,认为国号都是一个字的,就是“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实际上只对了一半正确应该是“秦汉魏晋唐宋大元大明大清”
是的蒙古人的国号不是简单的“元”而是“大元”,一说取至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蒙古人还挺文化的ヽ(ー_ー )ノ)
而到了朱元璋红巾军起义推翻蒙古人统治后订国号为“大明”,至于用“明”这个字就不细说了,有很多解释~
至于老朱为什么加“大”字,毕竟宋亡了,老朱没有现成的汉人朝廷规章制度可以参考,只能参考大元那些蒙古人的,估计他和我们一样都以为大字是单独加上去的╮(╯▽╰)╭
(已被打脸,平时大家说国号时会带上尊号,大家会喊“大唐”,但人家名字还是单字“唐”哦)
————————————————————————
。。。。。下面说的“大唐”是被打脸了,我当时也想了许久,但是苦于拙笨没想到,讲的很对当时人们确实会给当朝加尊号“大”字,这就算我抛砖引玉了。
明朝加尊号时喜欢称呼自己为“皇明”,我也看过的哦,只是没反应过来。可以见郑和下西洋时刻石碑~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 大明宣德六年,郑和第七次率舰队出使西洋,在《天妃灵应之记》碑如此宣示”
谢谢大家批评指正,不过别跑偏喽,我说的是国号哦!唐的国号不是“大唐”,是“唐”,但民间会称“大唐”。
打个不恰当比喻,就像名字一样,你叫“李狗蛋”,家里人可能会喊你“大狗蛋”,但是你在身份证上不会写“李大狗蛋”╮(╯▽╰)╭,而到了元,没错人家就直接叫“李大狗蛋“,名字就变成四个字如“轩辕铁柱”般霸气。
不过明朝会称自己为皇明,大概就如同“皇~葬爱~檰~婲~餹~明”
评论中补充到,在《旧唐书》吐蕃传里,唐蕃长庆会盟告庙之文记载“西为大蕃,东实巨唐”。豪迈之气扑面而来。。
好多人提到日本,其实我想知道,日本如今国号是不是“日本国”, 至于宇宙起源思密达国,是肯定有大,“大韩民国”,怕被打脸求大佬解答。
“大日本帝国(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又称日本帝国,是日本在1889年至1945年间所使用的国号,源自《大日本帝国宪法》,虽然1936年之后才成为官方文件上的通用国号;1947年《日本国宪法》颁布后,日本官方不再以此为正式国号。”
把最新的放在最上面吧
————————8.2019.8.24——————————
扬州炒饭是粤菜。。。啊。。。。
因为扬州炒饭里的【扬州】指的是叉烧和虾仁
头发烧成灰可以止血。。。。。(知道后我也震惊了,头发灰是味中药名:血余灰)
——————7· 2019.5.16——————
君子兰是雌雄同体,自己给自己授粉。
——————6· 2019.5.16——————
白珊瑚就是死去的珊瑚(死去的……不是死的,处于die-ing的状态)。
珊瑚活着的时候是多彩的,如大家熟知的红珊瑚,很珍贵。
珊瑚白化就是珊瑚死去的过程,颜色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白色。
但白化后,并没有死亡,处于一种“死”的状态。如果回归到适合存活的环境,珊瑚通常可以复原。
——————5· 2019.5.16——————
其他和尚都是双手合十,只有少林和尚是单手,原因来源于慧可方丈,有典故,感兴趣的可百度
——————4· 2019.5.14——————
达芬奇不叫达芬奇…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这是百度的全名
Vinci 是个地名
da Vinci 意思是“来自于芬奇小镇” 的意思(小镇是我自己加的啦)
叫的多了,就成了这个名画家的特殊代码了。
--——分割线3 【18.08.20】——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现在比较广泛的用法(电视剧里更广泛),是带有贬义的,形容没人知道。一个带着挑眉的阴森森的眼睛泛着光说: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放心得去干坏事儿吧~(戏精上身)
然而说这句话的人,和最初流传的意思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反着的。
弘农杨氏有名的杨震说的,别人行贿的时候他拒绝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么多人都知道!怎么能干坏事儿呢!?
—————分割线2 【11.3】——————
以为保安都是安保人员吗 有个少数民族叫保安族,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
形成于蒙元时期,现在好像也是蒙古族的分支。知道的更详细的可以补充吖
—————分割线1【8.4】———————
【庙号“神宗”并不算是好的寓意】
看宋史的时候感觉“宋神宗”,有个【神】字好厉害(也可能是因为王安石变法,所以感觉这个皇帝也不错唉~),可是到明史发现“明神宗”这个人好像不咋地。
然后就怀疑“神宗”这个庙号到底是不是好的?
搬运工上线:“神”是指先皇在位时做事不坚持,没做完就不干了。
そうですね。。。原来也不是个很好的称呼。。但也不差
11.5补充:
回答一下评论区的关于谥号和庙号的问题:
”神“字用在庙号中有”功业不足、半道而废“这个含义
评论区的回答说:xxxx曰神应该是属于谥号
蟹蟹:@cutebug
原问题连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11943/answer/28216972
连接中简单明了
—————分割线———————————
双黄连口服液里竟然没有黄连,最近感冒了再喝,感觉超苦就抱怨了一下,难道放倆黄连跟一个黄连会苦的程度不一样吗?
其实没有黄连,是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惊呆了哈哈,金银花又叫双花,各取一个字就叫双黄连了。
说个真事儿,我国公立公共文化机构的数量是不如已登记的宗教场所数量多的。
”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近13.9万处,宗教教职人员36万余人,宗教团体5500多个。“
这是较早的数据。来源:
中国宗教概况其中道观9000座,天主教堂6000座,新教教堂2.5万座,佛寺3.3万座,清真寺有3.5万座。
根据新华社2016年的十八大以来宗教工作综述给出的新的数据,”宗教活动场所达到14万处,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来源:
凝心聚力共襄盛世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宗教工作综述-新华网那么我国公共文化机构的数量有多少呢?
公共图书馆数量:三千多家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博物馆数量:不到五千家 来源:
全国博物馆数量已达4692家科技馆就更少了: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科技馆409个,科学技术博物馆724个 来源:
聚焦|科技部发布2014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 _要闻关注_中国数字科技馆群众文化机构:不到四万五千家 来源: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各级文化馆和文化站44260个,去年组织各类文艺活动74.06万次,参加人次达4.41亿--”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2143个……年末全国共有国有美术馆408个“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5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1]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所有这些加起来还不到宗教场所数目的一半。
然而从大局上看,形势还是好的。虽然文化部门主办的文化机构数目不多,但是我们还有庞大的文化市场,把已审批的文化机构的数目加上就远远反超了。
……………………2017.1.6……………………
不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突然多了一百赞,小透明很惊讶。
其实单纯比较宗教场所和公共文化机构的数量的说服力是不够的,公共文化的覆盖人数的话还是比宗教信徒人数多的,当然这是好事情。还要说明的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应该平等对待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
当时我写这个答案就是想说一个我的观点,至今也没有改变:如果传播科学知识和优秀文艺的机构不去主动占领精神文明阵地,那只能被动看着某些宗教甚至是邪教的势力蔓延了。
………………1.11…………………………
竟然被督工点赞了,那我就再补充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毕竟我还太年轻,想法比较简单,有时候可能会显得幼稚,姑且抛砖引玉,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
首先说一下半个月前发生了一件在文博界看来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在知乎这里似乎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反响,似乎也是个冷知识,一句话概括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通过了。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新华网,有观点认为这实现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实现从行政性维护向法律保障的跨越”。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再多说,这个法律能够确立起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这部法律3月1日起实施,具体会出台哪些配套的政策我们拭目以待。
因为这个答案中把宗教和公共文化事业拿来做对比,必然又会涉及到像“宗教和科学哪个好?为什么要压制宗教?中国人有宗教信仰了以后会不会变得更好?”这样的无聊问题,挑起对立和矛盾实在不是我的本意,而这种问题实在是让人不喜欢作答。反正现实是宗教事业受法律保护发展的很好,而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况且我们又生活在一个无神论国家,那么支持一下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总没什么错吧?
说到宗教,其实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恰恰需要去宗教机构“取经”,看看人家是怎么深入群众传播思想的。举几个切身体会的例子,去天主教堂参观时一位老大爷热心地走过来给我讲圣经故事(注重阐释);去寺庙参观时一个僧人主动过来给我讲塔的历史和绕塔的功德,还带着我绕塔一周(体验教育);有个信基督教的阿姨主动去倾听我们这个小区的失业妇女的心声,听说还劝回来一个自杀的(文化沟通);就连过气了的xx功还会偶尔在单元楼下的牛奶箱里塞上几张传单(信息传播)……而广大三四线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相比之下做得够好吗?
拿我比较熟悉的博物馆来说,台湾博物馆专家黄光男在《楼外青山:文化休闲博物馆》里认为“福德公”(即我们这边的土地神、城隍爷一类民间信仰)和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有相似性,强调“不分贫富贵贱对象的服务、厘定人性善性价值的抒发、重建大众生存信心和力量”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博物馆从业人员需要向宗教教徒学习怎么去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只有放下架子、杜绝怠惰、深入群众,才能做到真正的“为科研服务、为人民服务”,让人民“认识到自己创造历史的力量”。
我想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亦然。就说这么多,再说就偏题了。
三星没有Note6这款手机,Note5之后直接就是Note7
之前三星的Note系列总比S系列小一个数字,比如:S4对应的是Note3,S5对应的是Note4,S6对应的是Note5
后来三星觉得这样不好,想要把S系列和Note系列的数字统一
所以就直接从Note5跳过Note6到了Note7
一下子迈了一大步
然后
就炸了
每年汛期,全国各地饱受洪涝灾害,在此要感谢消防官兵武警和解放军的辛苦救灾。然而抗洪中最常用的沙袋就是一个比较冷的知识。手机码字不易啊。希望大家多给点赞。没有提及的部分欢迎补充。
已根据评论对未提及部分做了补充。
看到好多评论说这不是冷知识的,请仔细看一下文中我所陈述的作用。
--------------------------------------
抗洪救灾大家都不陌生。上图的情况大家多多少少也在新闻报道里见过。但是?!有人想过这些大石块和沙袋是用来干嘛的吗?
一开始很多人跟我最初的想法肯定都是:挡水呀!
然后我们仔细看看
这张图和上面的石块图不难发现,其实并没有挡住多少水嘛。不过不能否认这些障碍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水的流速和流向。而且确实是有用沙袋来堵住坝的缺口的涌水。但是一部分的沙袋,特别是岩块的作用却是鲜有人知的。
以上图片来自百度。我所说的另一部分是我们会把沙袋放在距离坝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或坝侧。原理是土体的整体剪切破坏。这里的滑动面为什么是圆弧的,是根据普朗德尔提出的假设后用偏微分方程计算得出,详见土力学中的地基承载力。在水坝处土体的整体剪切破坏是不可避免的。而在洪水期,土中含水量提高,抗剪能力下降,这种破坏更容易发生。而我们的沙袋岩石主要就是提供抗剪切破坏的作用。
红色标记处为一般沙袋位置。
水坝下土体会有沿箭头方向滑动的趋势。此图为侧向剖面图。
左侧箭头为仅洪水方向,右侧为沙袋岩石堆积处。坝体有向下的自重,在汛期,坝下土体更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有向右侧箭头滑移的趋势。而我们便可以用沙袋岩石通过自身的重力来抵抗土体滑动。
简单的来说就是对于大坝,强大的自重让它下方的土体沿一个滑移面滑移。而洪水让土的滑移能力增强,所以我们要用重物去压住想要滑出的一侧来阻止它的滑移,同时也可以加宽坝体。像在一个碗里一样,坝就在碗的一侧。也像一个翘翘板,只不过支点是底下的滑移面。
感谢评论区大家的补充和完善。
一觉醒来,打开知乎,以为是卡了。怎么4k了?上错号了?我没有别的号啊? 面对这么多的赞也是诚惶诚恐。评论多的看不过来,有问警察怎么知道我闪灯的,可能是晚上吧,而且我也说刚开过警察不久,警察就在身后的原因吧。 有评论说这样如果对面车是坏人,这样提醒了坏人,细思极恐也是。以下是原文:
话说本人在美留学,两年前刚开上车,有时候会发现对面给我闪灯,我表示不解,我没开远光灯啊? 有时候是白天闪灯,有时候晚上闪灯。 我表示一脸懵逼啊?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是不是在提醒我什么? 后来我发现,闪灯的那车来的方向,有辆警车正躲树从后面等超速的人!我想到,是不是提醒我前方有条子!注意车速? 后来几次,只要有车对我闪灯,前方500米以内,肯定有辆警车正虎视眈眈的注视着每辆车。后来我也学会了这招,我碰到警车之后,也会对对面的车打闪灯,前方有敌人,注意安全!这种不用语言,超越国籍,超越种族的闪灯小动作,简直是温馨!想到每个从车道开过的去的人,都在保护你,照顾你,好心提醒你!忽然发现,世界真的好美好!当我知道这个闪灯的冷知识之后,突然想到一个词,同仇敌忾!直到有一次,我在离开警察没多远,就向来向的车辆闪灯,哔哔哔哔,前方有敌人,注意注意! 然后身后的警车亮起了灯追在了我后面(在美国,警车亮灯在你后面,就是让你靠边停车有事情问你)!我没办法,把车停在了路边,然后警察下车问我要驾照和注册信息,我给他然后问我,为什么要向来车方向闪灯?我说,对面那车开偏了啊! 快到我车道上了!我要赶紧提示他啊!警察没好气的和我说,我知道你在干嘛! 以后不要这样了(撅嘴状)! 我只好点头。警察转身回到自己警车的路上,我仿佛听到了他不住的摇头叹气。这算是冷知识吧。
“压轴”并不是倒数第一个节目,而是倒数第二。这个词语现今被广泛误用,包括媒体在内的文字工作者。真正的倒数第一个节目叫做“大轴子”,“轴”字的读音为zhòu。
“吋”和“寸”是两个概念,前者指英寸,后者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1寸=1.31吋。因此买电子产品时应留意,避免耍阴的无良商家。
有关吃红肉致癌。大家可能都听过养生专家说过少吃红肉,吃多了可能致癌。可是为什么呢?
这得追溯到250-300万年前,因为一种病毒(文献猜测是某种流感)的追杀,人类祖先身体中的一段名为CMAH的基因逐渐的变异掉了。这段基因的变异导致人体再无法合成一种叫Sia
N-glycolylneuraminic acid (Neu5Gc)的唾液酸(sialic acid)。这个东西长这个样子:
这是一种脊椎动物细胞膜上常见的多糖链的末端上的一种9-碳酸,有很重要的生化功能。在当年也是那种病毒的攻击目标,人类幸运的变异以后躲开了病毒的攻击,但是也失去了合成这种不可缺少物质的能力。不过还好,人类进化(或者变异)出了用这个东西的前驱物(precursor)来合成细胞的功能。前任叫Neu5Ac --N-Acetylneuraminic acid ,长这样:
来找茬~
这两东西唯一的区别就是底端甲基上的羟基。Neu5Ac没有,Neu5Gc有。
人类高兴的活下来了,其他脊椎动物也勉强活下来了,但是它们没有变异,仍然保留了Neu5Gc在他们的细胞膜上。这下问题来了,人类在吃这些哺乳动物 (特别是红肉,富含Neu5Gc)的时候,因为这两货太相近了,在消化和细胞合成过程中,少量Neu5Gc会被合成到人类细胞中!
因为Neu5Gc非人体所有,所以,这些有Neu5Gc的细胞会被免疫系统作为外来入侵物识别从而遭受IgA, IgM, and IgG 这三种抗体的攻击,从而导致局部发炎,很轻微的感觉不到的炎症。只要一天不停吃红肉,这个炎症就会持续下去,直到被攻击的细胞癌变。当然一些人一辈子都等不到癌变,有些人不到十几年就癌变,因人而异。
吃素其实还是有好处的。对了,吃素了就别转回吃肉了,因为一转回,这个免疫系统攻击过程会更加激烈。。。
另外不要看了这个回答就不敢吃红肉了,答主也在吃,管他呢。
参考文献:
1. Tangvoranuntakul, P., Gagneux, P., Diaz, S., Bardor, M., Varki, N., Varki, A. and Muchmore, E., 2003. Human uptake and incorporation of an immunogenic nonhuman dietary sialic aci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0(21), pp.12045-12050.
2. Varki, A., 2008. Sialic acids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14(8), pp.351-360.
前方高能!!
鼻涕虫,学名蛞蝓,嗯,就是下图这个玩意儿。
黏糊糊的,是不是觉得很恶心?但是人家是可以入药的哦。
蛞蝓功用主治
清热祛风,消肿解毒,破痰通经。治中风歪僻,筋脉拘挛,惊痫,喘息,喉痹,咽肿,痈肿,丹毒,经闭,症瘕,蜈蚣咬伤。
主治
1、蜈蚣咬伤。用蛞蝓生捣敷涂。
2、痔热肿痛。用大蛞蝓一个捣中泥,加龙脑三分、胭脂坯子半钱,敷患处。敷药前。以石薜煮水熏洗更好。
3、脚胫烂疮。用蛞蝓十个,瓦上焙干,研为末,调油敷患处,立效。
另外,蛞蝓的交配方式也是相当奇葩。先献上一张《新发现》杂志上刊登限制级照片~
你瞧见这条垂下来的蓝白两色的细丝了吗?这其实是缠绕在一起的两条生殖器,分属正在交配的两只鼻涕虫!每条阴茎长近65厘米,几乎相当于鼻涕虫自身长度的6倍,且是人类阴茎勃起时平均长度的4倍之多!鼻涕虫的生殖器称得上是动物世界里最大的了。(估计看到这里许多男士肯定很羡慕了)。有时为了方便交配,他们甚至不得不爬上树去。
像杂技团表演空中特技的柔体演员那样,这两只蛞蝓也在半空中旋转,上升。由于蛞蝓是雌雄同体并且生殖孔位于其头部右侧,它们通过顺时针的旋转来使生殖孔保持在直线上。它们探出各自的丁丁缠在一起,突出的末端相抵呈扇形展开,形成一个半透明的球状物。它们的棒状触角突出来,相抵的末端开始交换精原细胞。当交换完成时,此次交配也就结束了。
是不是很壮观?再献出两张奇异的品种
这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发现一种奇特的大型粉红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
这是在英国威尔士北部卡尔菲利的一个花园中发现的,没有眼睛而且牙齿锋利,外形酷似恐怖电影中的外星生物
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这么重口味的东西,其实我是个十分小清新的人啦。。。
不信的可以去看我写的文章(^_^)
有知友纠正,丁丁和体长之比最大的应该是藤壶。额,误导大家了。。。抱歉
然而。。。鼻涕虫这样也很恐怖了好不
————————————————我是分割线呀呀————————————————————
万万没想到第一次回答问题会有这么多的赞!
有些知友对蛞蝓能否入药表示很怀疑啊,好吧,给你们展示点证据,中药什么的我就不说了,免得有人骂我用中药来忽悠大家(其实本人虽然作为一个临床学生,但还是很相信中医的)。
这些都是在权威的学术网上找的文献,具体的我就不展开了,免得侵权被删。。。总之,蛞蝓的功效有很多啦,除了前文提到的消炎镇痛,祛毒清热以外,好像还有治疗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效果,目前它的抗肿瘤作用倒是研究得很热。
另外,再次感谢大家的点赞~
杜甫画像是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大师蒋兆和画的,而模特就是他本人。
下图的老爷子就是。
一些字词的巧合:
「广场」和「方块」的五笔码一样,它们对应的英文单词正好都是「square」。
「饱」和「饥饿」的五笔码一样,它们是反义词。
(
@王伟超Mijiag:「来」的五笔码是「go」,而英语「go」正是「来」的反义词。)
「海天」的拼音是「Haitian」,但是「Haitian」在英语里的意思是「海地」。
「李」字的五笔码是「sb」。这个巧合一直让我不能释怀。
再炫耀一下,八位机超级玛丽的树丛形状和白云是一样的,甚至纹理也一样,只是颜色不同。
3d化以后更明显(点击放大):
最后来一张长图:
【更新都放在结尾】
世界上存在这么一个东西:大局将棋,古(日本)将棋的一种。
棋盘是36X36的方格。
双方玩家各持有402个(209种)棋子。
【前排提示:火影里出现的不是大局将棋,三月的狮子里出现的不是大局将棋,龙王的工作里出现的不是大局将棋。目前没有任何正规的动画、电影、游戏中出现过大局将棋。所以请不要随意在评论区说“在XXX中出现过这个”,以免产生误导作用。确实有看见过的话请私信提供具体出处以便考证。】
了解一般的将棋(本将棋)的朋友应该知道。本将棋的棋子在进入敌阵之后可以升变(成る),大局将棋亦是如此。大局将棋的209种棋子中有195种能升变。而且与国际象棋、本将棋不同,大局将棋的棋子升变后会有全新的走法,于是这就导致了将棋的棋子走法异常的多,异常的难记(不懂将棋的朋友可以理解为“中国象棋中兵/卒过河之后获得了新走法”那样)。
包括这些走法各异的棋子的走法在内,我举例说几个大局将棋的有趣的事实:
①:大局将棋每人有两个“王”,一个是【玉将】,一个是【太子】,一方的【玉将】和【太子】都被吃了才算输。而且,【醉象】可以升变成【太子】。(【太子】可以升变成【玉将】)
②【大将】:是【火将】、【副将】、【奔王】的升变后形态。可以向横竖斜任意方向不限距离的移动(就如同国际象棋的【后】),而且可以飞越任意数量的棋子(不能飞越【大将】、【玉将】、【太子】)。重点来了:被飞越的棋子全部会被吃掉!不分敌我!
③【中旗】:可升变为【前旗】,其走法与【中旗】一样。(excuse me?这叫升变?)
④【禽曹】:可以向除了后方以外的任意横竖斜方向移动,距离不限,不能飞越。可升变为【禽吏】,其走法为可以向除了后方以外的任意横竖斜方向移动,斜线方向距离不限,横竖方向只能走2格,完全的弱化。(不过也有是资料出错的说法,毕竟是古将棋)
⑤2004年日本节目“冷知识之泉”请来了两位本将棋职业棋士,伊藤博文六段(不!不是那个伊藤博文!你们快够啦)和安用寺孝功六段(安用寺六段在当时还是四段),来进行了一次大局将棋对局。双方经过3天的苦战(实际进行了32小时41分钟),最终在第3805手,以先手安用寺六段的胜利结束。这个在youtube上有资源,b站有人转,av2315415,(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315415)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评论一楼就是我哈哈)
⑥懂本将棋的朋友应该知道,本将棋是可以打入的,也就是把吃掉的棋子打回棋盘上。所幸,大局将棋不能打入。不然就真得下一辈子了。
⑦ http://shogitter.com/rule/96 ⬅︎这个网站,可!以!玩!大局将棋,你敢信?我找了好久才找到的。总之,有胆量有时间有闲心有兴趣会日语且有有胆量有时间有闲心有兴趣会日语的朋友的朋友可以看着wikipedia去大力尝试一波(断句题,期末考试要考的#滑稽)
暂且就写这么多吧,从没在知乎写过这么多字儿呢,嘿嘿=w=
【更新】
在另外一种比大局将棋小一些的古将棋——摩诃大大将棋中,【玉将/王将】(也就是相当于国王/帅/将)升变之后会成为【自在天王】,【自在天王】的走法如下:
不能吃自己的棋,也不能吃对方被其它棋子“管着”的棋。←只要满足这个条件,你!爱!下!哪!儿!下!哪!儿!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字面意思,爱下哪儿下哪儿。也就是说假如你真的使你的玉将成功升变成自在天王(虽然这很难),那这局可以说已经没法输了,因为对方根本将不死你,你还可以各种吃对方落单的棋子儿。除非对方也把玉将升变成自在天王,否则你要是输了你也是个人才(#滑稽)
【后排再次提示:火影里出现的不是大局将棋,三月的狮子里出现的不是大局将棋,目前没有任何正规的动画、电影、游戏中出现过大局将棋。所以请不要随意在评论区说“在XXX中出现过这个”,会产生误导作用。确实有看见过的话请私信提供具体出处以便考证。】
总有人无视我标的这么明显的话↑
【2016年11月25日更新】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说“见过大局将棋”了,之前一直不知道原因,现在好像明白了:其实你们是不是连本将棋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哭笑不得)。本将棋是主流棋类啊!这可真不是冷知识。我只贴一张图给大家对比一下,不然说多了肯定有人说我跑题。
(自己的棋,质量不咋地,到手之后自己还“处理”了一遍。大家别嫌弃凑合看吧QAQ)
【11.26更新】
我已经放弃了…评论区各种觉得见过大局将棋的,讲真这么多人见过的话我都不好意思说这是冷知识。觉得自己在XXX见过的朋友,请自己回去再看一遍到底是不是大局将棋再评论说自己看过好吗,我实在是没法一一回复了。每天都有说“XXX里出现过”的,“XXX”还经常是知名动漫的名字。要是这么多知名作品里都出现了,这东西的存在我怎么可能会说是冷知识…就说这么多吧…还有自认为自己在各种地方看过的朋友的话…我也拯救不了你们了。心累,累到括号狂魔都不用括号了-_-#
【已确认出现过大局将棋的作品】
台版乌龙派出所漫画113卷130页(感谢知友@Multivac提供的情报)
虽然也只是提及了一下⤴︎
(乌龙派出所这种无厘头的漫画确实是很可能出现大局将棋的,所以知道了卷数之后姑且还是亲自确认了一下。)
【2017.10.18更新】
改了一些typo
顺便更新一点点东西吧,说到将棋,我在这里就不得不吹一波这个男人——羽生善治
没记错的话,他是目前唯一一位当过七冠王的棋士。七冠王就是指同时占有名人、棋圣、王位、王座、龙王、王将、棋王这七个称号的棋士,棋士会每年定期比赛争夺这七个称号,基本上都可以说是最高级别的比赛。说白了就是,在1995年那一年他一个人全揽了。虽然现在不是七冠王了,但是从1989年至今羽生多多少少都拿着几个称号,从未断过。
近年好像新出了个睿王称号,我不是特别了解,所以现在理论上最高能拿八冠(?)
在这些称号之上还有永世称号:
永世名人(累计获得五次名人
永世棋圣(累计获得五次棋圣
永世王位(连续五次或累计十次
名誉王座(连续五次或累计十次
永世龙王(连续五次或累计七次
永世王将(累计十次
永世棋王(累计五次
以上称号除了永世龙王还差一次以外羽生均已获得,且永世王位和名誉王座都是满足的条件1
如果获得了永生龙王,羽生将成为永世七冠!
这将是传说的升华!
至于永世龙王为什么还没获得嘛,还不是渡边明(现役龙王)守的太死了…之前几次羽生都是3比4输给渡边明,有点可惜。
今年的龙王战,羽生又站到了渡边明面前,就在这周末开始!希望他能在今年成为永世七冠!
(毕竟46岁也不年轻了,趁着还不算老)
(顺便一提渡边明三十出头,具体不记得)
(12月5日)就在刚刚,我见证了传说的诞生
⬇︎投了图
羽生下最后一手43银打的时候,手抖得特别厉害,明显已经抑制不住情绪了。渡边即刻就认输了,紧接着羽生眼泪就流出来了。真的是…我表达能力不太行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总之祝贺羽生达成前无古人的永世七冠,真的是太强了
【2018.12.21更新】
平成结束了
羽生并没有守住平成最后一个龙王的位置,深感遗憾…
【2019年9月更新】
令和开始有一段时间了,然而自上次龙王位失守之后羽生还没拿到过头衔。也就是说现在羽生是无冠状态(然而这并不代表他弱了,要知道不管你棋力如何强劲,拿头衔都绝非易事)虽说是无冠,某种意义上这才是正常状态吧(?)之前羽生连续近28年持续持有头衔才叫奇怪(怎么这话说的跟黑粉似的)。羽生九段的生日(49岁)快到了,希望他在50岁以前还能再夺下几个头衔。
【2021.8更新】
藤井聪太这么年轻就当上二冠王了,羽生善治的最多胜场记录反而感觉能保住了(
———————————
给自己的B站视频系列做个小宣传
最近在设计一款【东方Project×麻将】的桌游,拍了一些试玩视频。希望有路过的东方厨或立直麻将爱好者可以关注一下。
【东方×麻将】東方雀喧華规则说明-哔哩哔哩】https://b23.tv/vK5Qjl
我说一个冷知识,你们所有体育课喊操的口令都是四川话,比如一二一(亿饵亿),向右转(享有转)向左转(想左转),立正(这个没什么)稍息(哨西)什么的统统都是四川话。
至于原因是什么,我也不清楚。有人给考证一下当年大清练兵统领都是哪里人,估计可能有点关系。
亨廷顿氏舞蹈症(高中都学过所以印象很深,豪斯医生里的13也是这种病)
一种危害非常大的显性遗传疾病却有可能是人类大脑进化的关键。
当某段特定基因序列中的CAG重复了36次以上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发病,症状为痴呆,动作失调。而神经学家们发现这段序列的长短也控制神经组织和系统的构建与发展(大脑脊髓)。
细菌没有神经系统——基因里没有CAG的重复
海胆——有两次重复
斑马鱼——四次重复
老鼠——七次重复
狗——十次重复
猕猴——大约十五次重复
研究发现重复次数与人类智商和运动机能也有很强的相关,重复次数越高,智商和运动机能就越高越强。不过超过36次以后因为人体其他身体系统跟不上神经系统的发展,反而造成危害。所以最完美的结果就是你的基因中CAG重复了36次,既聪明又不会有危害:)
看起来CAG重复的变异也可能是当年的猴子变成人的原因之一。
类似反直觉的结论可以看一看科普书籍《病者生存》
够冷吗?。。。这特么好像是知识不是冷知识=-=
在经济学人上读到的。。。A Faustian bargain
http://www. economist.com/news/scie nce-and-technology/21645713-could-key-evolution-human-brain-be-found-dreadful洗澡的时候嘴里含一口水可以预防感冒。
小便的时候舌头抵住上颚对肾好。
睡觉前唱歌对大脑不好。
因为我声带长得比较特殊,即便是青春期过后也不适合使劲发声。
我唱歌其实挺好听的。
以上,都是别人听完我唱歌后跟我说的。
竟然没有人说海兔
海兔是一种海洋生物,分布于世界暖海区域,体型小,玩潜水的人大概会比较熟悉
这都是海兔,怎么样,是不是萌萌哒
海兔当然不是兔子,只是由于触角立起恰似兔子的耳朵,得名海兔
很神奇的是,海兔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变成什么颜色
有意思吧,不过,如果仅仅是这样,我就不会来答题了。
-------------- ----- ---- ------ - 以下高能,未成年不建议观看! 未成年不建议观看-! ----------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文字截图来自百度百科。)
在手贱查了海兔的资料以前,我看到海兔的心情是“啊啊啊,好可爱~好可爱~”
看到这句话后,萌萌的人设,哦不,萌萌的兔设算是崩了
彼此交换……几个甚至十几个成串……数小时甚至数天……
看到下一段话后
海粉丝是什么鬼,为什么听起来像某种食物?
在广东这么久我为什么没听说过,难道说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吃过了??
如果说我看到这里都还勉强能理解的话,看到下面这句话我的三观彻底碎了
用!过!即!丢! 就问你们服不服
以后潜水再也不敢直视海兔了…………
作为妹子,想想还是匿了,不然刚上两位数的关注者都要跑了。
----------------------------------------------------------------------------------
12.14更新:
知乎小透明首次被赞同上千,好激动~~~此前长篇写的技术分析文也不过几十,谢谢大家让我感受到了当大V的体验
至于取匿,还是不要比较好。平时不开车,答题也偏无聊技术向,比如惯性测量单元什么的有人感兴趣么( ̄▽ ̄@)
而且,万一今后遇到男神要跟我知乎互关呢,把人吓跑了就不好了
so~喜欢的话大家就多多点赞好了,谢谢大家~送花(^_^)∠※
来个实用的的吧,不知道有没有人说过。当你逛博物馆,发现某个器物的说明标牌上,该器物的名称过于冷僻你不认识从而影响你稳定输出逼格的时候(有同行人员尤其是同行女性),可以看标牌上的英文解释,一般都会标出器物名称的汉语拼音。
汉堡和三明治的区别是什么?
问100个人保证99个答错。我敢打赌绝大多数回答是这样的:
圆形的面包夹着就是汉堡,方形面包片夹的就是三明治。
错。
先别急,语言这个东西,如果99%的人都用错,那么错的就会变成对的。也可以说,大家回答的都对,但这是后来变化出来的引申义,而不是原意了。
三明治(sandwich)的原意很容易解释,并不特指什么形状的面包。三明治其实是个大统称,管你圆面包,扁面包,长面包,短面包,只要是夹东西的都叫三明治,热狗也是三明治,连不是面包的奥利奥夹心饼干都是三明治,你要说肉夹馍是三明治都行。所以,汉堡是三明治中特殊的一种。
汉堡(hamburger或者简称burger)的原意也不是圆面包,原来是特指用牛肉馅加上配料用特定的方法做成的肉饼。面包夹牛肉饼的才叫汉堡。一定是牛肉,一定是碎肉馅做成的饼,其他做法都不是汉堡,都是三明治。
因为手工的汉堡是搓成肉丸压扁成圆形,所以配上圆面包形状比较匹配,否则一嘴下去光是面包咬不到肉会很不爽不是吗。但圆面包并不是汉堡的重点,牛肉饼才是。甚至没有面包光是一块牛肉饼,也可以用汉堡来指代。
当快餐从美国发源推向世界的时候,快餐还没有这么多花样,汉堡是快餐的主要产品,大家看到的就是带着圆面包的汉堡。大家误认为用圆面包夹的就是汉堡。其实肯德基里的全是三明治,没有汉堡。麦当劳有汉堡,而麦香鸡、麦香鱼是三明治。误会的人多了,错的就成了对的,于是肯德基麦当劳也跟着叫鸡肉堡鸡腿堡。做生意挣钱嘛,叫什么不是挣?没必要挑战顾客的习惯。都顺着顾客把名称都改过来了。这个误传流传之广啊,据评论区汇报,不仅仅是中国,还包括印度、澳洲、整个欧洲,都把圆面包夹的各种东西都叫做汉堡。唯独在快餐的发源地美国,还保留着汉堡和三明治的原始定义。非常有趣的是,在汉堡王的中国官网,不但中文叫鸡肉汉堡,连下面的英文也叫chicken burger,而美国官网上就叫chicken sandwich了。
----- 说到误解,补充个羞耻往事 -----
方形面包夹的三明治经常沿对角线切成两块,方便下嘴。我小时候第一次认识三明治就是看了这样一张图片。导致我很长时间内一直认为叫三明治是因为它是三角形。至于方形的那个,我十分机智地举一反三,那一定叫做四明治。
你以为这就算机智了?我还以为叫汉堡那是因为它长得像个碉堡呢。
---再补充---
咳,这就是个冷知识,不用紧绷着阶级斗争的弦。闲暇无事写出来供您娱乐,你看完一冷就完事了。这个冷知识有什么用?没什么大用。如果到美国点菜记得改习惯,否则搞得服务员一头雾水,可能会点错餐。就这点用。生活中嘛,习惯怎么叫还是怎么叫。我在中国点餐也宁可叫鸡腿堡,而不会去叫劳什子鸡腿三明治。叫一个堡字比三明治三个字简洁顺口多了。话说,三明治该咋简称呢?鸡腿三(三条腿的鸡?)鸡腿治(鸡眼治不治?)鸡腿三明(福建小吃?)鸡腿明治(日本宫廷菜?)
1.退出中国国籍的话手续费是250块, 这个价格设置的很有意思
2..灯泡放到嘴巴里面是很难拿出来的, 千万不要自行尝试。
3.受到惊吓之后的“屁滚尿流”其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在人受到惊吓的时候,我们情景再现一下。大脑:卧槽??发生什么事了,大家听我指挥!赶紧把手里活放下!!快跑!!赶紧跑!!! 肌肉:好! 心脏:好! 肾上腺素:好! 肺:好! 膀胱:???......如果遇到特大惊吓和威胁时,肛门:......算我一个!!
4.从小时候我们就被告诉,其实猫的胡子是用来测量老鼠洞口宽度的。猫的胡子其实和身体差不多宽,如果胡子不足够进去洞里,强行进去就会被卡住。其实......胡子这东西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好使的......
5.猫头鹰腿很长, 还可以直立行走.
6.乌拉圭的人口有345.7万,同时仅澳大利亚就有4700万袋鼠,如果袋鼠决定入侵乌拉圭,那么每个乌拉圭人都要打14只袋鼠。你不知道,你不在乎,你只关心你自己。
7.乌拉圭距离澳大利亚有13509公里,假设每只袋鼠的平均游泳速度为3km/h,24小时前进,登陆大概需要188天,你不知道,你不在乎,你只关心乌拉圭人!
8.中国的人口有14亿,同时仅澳大利亚就有4700万只袋鼠,如果袋鼠决定入侵中国,那么每一个中国人只能分到3.3%只袋鼠。你不知道,你不在乎,你只关心袋鼠!
9.香港只有700万人,肖战却有2000万粉丝,如果肖战粉丝入侵香港,那么一个香港人就需要应对近3个肖战粉丝,你不知道,你不在乎,你只关心你能吃多少袋鼠!
10.每当鲸鱼拉屎的时候他的屁股要张开很大,拉完之后久久不能闭合,非常痛苦。你不知道,你不在乎,你只关心肖战粉丝怎么打香港人!
11.长颈鹿喝咖啡的时候,在嘴边是热的,咖啡还没到肚子里就凉了。你不知道,你不在乎,你只关心鲸鱼的屁眼!
12.在我给你讲长颈鹿喝咖啡的时候,我买的便利蜂热咖啡已经凉了!你不知道,你不在乎,你只想看搞笑的冷知识,没有人关心我的咖啡!
之前在网上传的特别广的一个事儿! 陌生人骗你喝醉酒后,就会把你带到宾馆,然后偷走你的肾!
这个事儿,一度成为我的心里阴影!并成了很多家长教育小孩事儿……可是,
也就是说,你的肾在离开你以后的有效期,最多只有72个小时,然而
肾取出人体后有效期三天,然而配型要一周,所以,在酒吧随机找人,并偷走你的肾的情况,理论上是不会的。
coup d’Etat,即苦叠塔,来自法语,原本意思是“突然的状况变化”,引申为“政变”。
法国:没有人比我更懂苦叠塔,说砍国王头就砍国王头!说投降就投降!(?)
补充:
在二十世纪不到四十年内,亚洲两个国家先后发生过苦叠塔,都是在12月12日,都对各自国家和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
日语和韩语的“阁下”一词发音相似,但重音不一样。
做过一段时间密室逃脱的兼职,其实所谓的密室都是有后台的。
来玩的什么样人都有,后台的目的,是为了怕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做傻事。
比方有一关,是要将一些符号积木推进相应的凹槽里,然后填满那句咒语。
但是,刚好场景里有一把刀,你不得不服有些游客戏很足,他上来就拿那把刀准备割自己,然后让血流满那些凹槽。
监控就是为了阻止出现这样的事情。
监控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让一些真的不是太有这方面天赋的人能够享受通关乐趣。
像有一关是要求顾客不能碰到激光的,但是有时候人多,为了让你尽快通关,你直接走过去说不定都没触发警报,因为我没按。
但有时候生意一般,那你就慢慢玩吧,就算是李连杰成龙来了都没办法一次过。
当然最酸爽的,还是有一些男女,以为密室没人就开始搞小动作,这个时候给他们来几下警报助兴,提醒一下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
==========================================
有不少大佬已经认出了我们店了,哈哈
再更新一点吧
可能有很多人以为的密室是这样的↓
真的是各种放飞自我
你以为好莱坞特技大神就算结束了吗?
你以为情侣互相摸来摸去就很过分了吗?
其实...
还有趁没人换M巾的妹子
还有躲在角落尿尿的小哥
我从密道钻出去提醒你也不合适。
按警报又怕把你吓出病来。
还有的小弟弟小妹妹召唤我出来帮助解题通关的时候想悄悄把我锁在里头~
484傻!
============================================
有知友问我,做过这个之后会不会觉得不好玩了。
完全没有!
要知道每天晚上下班,是要先断电的,然后再走过那些迷宫密室。
一片漆黑,全靠手机那点光,真的刺激。
不过最渗人的一次,还是我去复原机关,然后突然那一块区域停电了。
我一摸口袋,发现手机没带,放在休息区充电。
一点光都没有,两步之外就是一具尸体。
到同事看到监控发现房间出了故障,再到过来接我的十分钟内,我差不多把我这辈子听过的鬼故事全想起来了。
青雪!艾宝良!张震!我以前为什么要去听这几个人的节目!
===================================
对了,那个拿刀割自己的少年是个小学生,来玩这个的小学生都很有意思!
印象最深是有5个大概五六年级的小弟弟,然后跑来玩,进去了大概十几分钟第一关还没过,就把提示机会用完了。
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关,他们几个在里头左看看右看看又磨蹭了十分钟左右,又把我叫去了。
然后和我说:“哥哥,我们不玩了,有点吓人”
哈哈哈哈哈!!
哈哈!怎么这么萌啊!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和四个核武力量直接接壤的国家,这四个核武国家分别在中国的东西南北四面,其中三个没有签署防核武扩散协议。。。
来自推主 shuangqiu
还看到一个评论说:
这四个国家分别是:不吃猪肉的,不吃牛肉的,啥肉都吃的,和吃不起肉的。。。
十元人民币后的隐藏的三个字母“ZQM”,应该是这套人民币作者赵启明先生有意为之。
20元人民币后隐藏的“九九”字样,是单纯的指代年份还是有什么深刻含义不得而知。
100元人民币上的跪拜猫和天猫logo。。。
99年和2015年人民币上的灯柱子并不一样。
两个版本的扣子也是不一样的~
1、很多洗脚城里不允许关门洗脚。
2、小仙女的内裤比男生更脏,上面可能含有白带、屎渣、尿液以及其他分泌物,是细菌们温暖的家。
3、招财猫有公母之分,右手摆动是公猫,象征财源广进,左手摆动是母猫,象征广结善缘。
4、退出和加入中国国籍的手续费要250块。
5、蒙娜丽莎没有眉毛。
6、知乎回答,点击左下角的编辑时间会变成发布时间,双击屏幕则会有一个惊喜。
7、唱歌跑调,同时还觉得自己唱得很不错的,通常得了失歌症,没错,是一种病。
8、就算你跟一个人关系再好,他还是会无意识偷走你的笔。
9、牙膏除了牙齿,绝大部分东西都能刷白。
10、不论是不是鼻塞,你一天只会用一个鼻孔呼吸,但是第二天就会轮换成另一个鼻孔。连鼻孔都知道轮班,而你还在加班。
11、人每时每刻都在产生鼻涕,一天会产生两瓶可乐那么多。那么这些鼻涕去哪了呢?没错,被你吃掉了。
12、《十万个为什么》是山山的启蒙书,也是它打开了我这个书虫的大门。
直到现在,不管多忙,我每天至少会读10页书。读书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事情,10页可能就是你刷几个视频、几条朋友圈的时间,但带来的好处却远大于它们。
一天可能效果不明显,但一个月、一年下来,你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格局,会远远甩开那些不读书的人,尤其是现在行业变化飞快,核心竞争力强大的人,才有主动选择的权利。如果你真的不知道看什么书,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山山笔记】,我把一份18W人收藏过的书单分享给你,让你在闲暇时间收获更多的知识~
13、很多准爸爸也会有妊娠反应,通常代表着过于关心另一半,而感同身受,妻子吐他也吐,妻子焦虑食欲不振他也一样。
14、考试的时候嚼平时复习时的同款口香糖,有可能唤醒你的记忆。
15、扣完脚习惯性闻一下,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心理学这是一种获取安全感的行为。
16、睡觉也会消耗热量,而且效率不低,约等于低强度的运动,所以想要减肥,睡觉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17、常常自言自语的人逻辑思维非常厉害。能提高血液含氧量,并且经常会整理脑海里纷乱的思绪。
18、吃一根香蕉的辐射量,比玩一个小时手机要大。
19、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多达一万颗以上,必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0、苹果的香味不仅有饱腹感,吃它还会有提神的效果,每天早上来一个苹果,比咖啡更提神。
21、转个头就忘记刚刚想做什么,其实不是因为你记性差。而是我们的记忆不断在更新迭代,你几秒前的记忆很可能被大脑错误的扫进垃圾桶了。
22、学习的最大乐趣就在于,能让你意识到,除了学习其他一切都是乐趣。(开玩笑)
23、情侣接吻本质上是在交换细菌,我们嘴里的细菌比全球人口还要多,所以,最美的情话变成了,我想和你交换细菌?
24、长时间睡眠不足会让男性的蛋蛋变小,会更容易导致女性不孕或流产。
25、把牙刷放在离马桶太近的地方,会沾染上冲马桶时飘散在空中的微粒,这些微粒可能是某种你无法直视的东西。
26、经常夸奖别人的人通常很受异性的青睐,不知道怎么夸奖的话,给回答点赞也是一种方式。
27、令人喷饭、喝西北风都不是网络用语,而是成语。
28、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毛发都是由一块块鳞片组成的。就像是鱼鳞,顺着摸会很柔顺,但如果逆着摸,能够感受到明显的粗糙,这个方法可以用来鉴别动物毛皮的真假。
29、男性的蛋蛋上有味觉感受器,也就是说理论上蛋蛋是能尝到酸甜苦咸的,只是缺少信号通道,传达不到你的大脑里。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呢~
30、听着最喜欢的歌,能让食物变的更好吃。
31、绝大多数人耳垂和乳头在一条垂直线上。
以前,我就是个英语学渣,室友都过了四六级,就我没过。后来我花钱买了很多英语学习课程,也问了不少英语学霸,总结了一套高效的英语学习方法。需要的同学,关注我的公众号【山山笔记】 ,可以直接领取超高效英语提分秘诀哦。
32、史上第一部《西游记》电视剧并不是由中国拍摄的,反而是日本早在78年就出品了《西游记》,当然,质量跟86版西游记差了很远。
33、抖腿可以放松身心,而且理论上,只要抖腿速度足够快,别人是能听到你抖腿的声音的,这会更解压。
34、每天一两颗口香糖并不会让脸变大,毕竟频率要远低于一日三餐,所以可以放心嚼。
35、房间越乱,想法越繁杂,创造力越天马行空。
36、长时间蹲厕所的人,大都记住了沐浴露、洗发水配料表上的前几个原料。
37、男生胖主要胖在肚子和内脏,女生的胖则是全身的,相比而言男生胖的坏处要多不少,内脏脂肪多会更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糖,所以女生不要再轻易焦虑啦~
38、将【多喝热水】作为全国性口号,还得追溯到抗美援朝时期,为了应对美军的细菌战,热水这一廉价且有效的方法开始推广至全国。
39、男人的泪腺比女人发达5倍,所以男生要么不哭,哭起来一个比一个凶。
40、鸭子不会孵鸭蛋,但是鸡非常有责任心,来者不拒,不管是鸭蛋还是鹅蛋,都会坚持到孵出来为止。
41、边看秒针边眨眼,你会发现秒针停顿时间变长了,这是因为眨眼会让会让一瞬间的时间变慢。
42、痒其实是一种预警机制,想要提醒你这个地方很脆弱,有人在碰它。所以自己挠不会痒,而他人挠就会。
43、麦当劳鸡块只有四种形状,每种形状都有名字,分别叫“钟形”(bell),“靴子形”(boot),“骨头状”(bone),“球形”(ball)。
44、苦味会让人变得更有攻击性,所以千万别去招惹经常喝苦味饮料的人。
45、能看到最后,并点赞的人,不是帅哥就是仙女。
我是山山,一个出身普通,但仍拼劲全力向人生目标进发的追梦青年。
如果你想吸收更多干货方法,实现野蛮生长,关注我的公众号【山山笔记】,我把我不到2年时间从一个普通大学生,到大厂核心主管层的经验分享给你。
里面还有我精选的几百本高质量好书,能让英语渣逆袭高分的神速提分秘诀,轻松高效早起妙招,以及让你看透人心的实用小技巧等,助你少走弯路,更快坐上属于自己的高速人生直通车。
最后,希望看完回答的你能给答主一个小小的赞,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认可,同时,你也会收到更多优质的回答~
另外,强烈推荐你再看看我这3个更高质量的回答:
我是个孤陋寡闻的人,我所知道的最冷的冷知识,是困惑我多年的疑问。
初中的时候学政治,讲到国家与阶级时,书中明确指出,国家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国家用于实现统治的暴力工具是军队、警察、监狱等。(大概如此,记不太清了)
当时非常疑惑,军队、警察为啥是暴力工具呢?他们也不暴力呀。后来跟同学们探讨了很久,终于得出一个结论:警察是抓坏人的,抓坏人的时候就比较暴力,抓了坏人就保护了我们,维护了秩序,也就维护了统治。我们是人民,人民是统治阶级,所以我们感受不到暴力。但是,问题又来了,警察、监狱对坏人很暴力,那军队是干嘛的?他们不抓坏人,是保家卫国的,比如抵抗外敌入侵,抗日啥的,在新闻里看到他们的时候都是在抗洪救灾呀、抢修堤岸呀之类的,他们怎么是暴力工具呢。有时候碰到解放军叔叔,都很和气的冲我们笑,身体绷得倍直,一点也不暴力。难道对外抵抗外敌也算维护统治?但维护统治不是对内吗?
这个疑问一直到了去年才得到解答。通过美国黑命贵事件,我才发现,原来美国警察是可以光明正大搞歧视的,是可以无端使用暴力的,是可以草菅人命、随意执法的。一个小小的警察都可以随意杀死守法公民,还是在各种示威抗议的情况下才勉强受到惩罚,这样的警察机构,绝对称得上暴力工具。
后来在知乎上又看了很多别国军队进驻灾区的照片,再一次大开眼界——原来国外警察进驻灾区需要随身带枪,防止灾民攻击军队。军人救助灾区小孩,是一手背枪,另一手直接提溜着衣服,哪怕他非常害怕,满脸泪痕。在中国,救助灾区小孩的标准答案不是两手抱着,温柔哄着,或者把孩子放在盆子里,用头顶着、两手护着吗?怎么会有这样另类的军队呢?又看了知乎各种评论我才知道,在全世界,纪律严明、一心为民的中国军队,才是另类。至此,萦绕心里二十年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军队、警察是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但中国的军队、警察是广大民众的守护者。或者说,在中国,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军队、警察是维系人民统治、保卫人民安危与幸福的脊梁与英雄。
如果你也有此疑问,那么,你应该也跟我一样,是活在幸福安稳中的普通人,而这幸福与安稳,是用无数人的默默奉献和牺牲换来的。感谢教员。
谢邀~
1.天安门广场上每一天升起的国旗都是崭新的,当天降下的国旗会规整、消毒、编号,再用统一的盒子装起,之后他们就有新的使命!例如盖在烈士棺椁上。赠送张桂梅老师的是2008.9.1的国旗,那天是华平女高开学的日子。
2.紧急出口那个标志上绿色的小人是有名字的,发明人起的,叫皮特脱先生。
3.没有一个人可以睁着眼睛打喷嚏。
4.冰淇凌是硬的冰淇淋。
此条,无稽之谈,不做讨论。
5.北京大学的校徽是请鲁迅先生设计的。
以下解释来自百度百科:
北京大学校徽是北京大学的标志,由鲁迅的设计稿丰富和发展而来。
1917年8月,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请鲁迅设计了北大校徽。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教师在标识外圈增加了英文校名和建校时间的装饰环,此时,北大标识出现了蓝、红、黄等不同颜色,以及差别细微的不同版式。
北京大学校徽中心“北大”二字由三个人形图案组成,象征着学校乃育人之所。
6.孩子磕了碰了第一时间拿土豆片敷上不会起大包。
7.苹果的种类超多,每天吃一种,能吃20年。
8.狗狗也有大姨妈。
9.新车选号可以先去tb买一个当地的数据库。
这一条待考证?
10.花露水可以擦掉快递箱上的个人信息。
11.旧的手机壳可以当肥皂盒,摄像头孔可以当漏水孔。
12.猫咪的肚脐眼在倒数第二对咪咪中间。
13.把冷冻肉放在水里加一勺盐,化冻很快。
14.吃了红心火龙果尿尿都是红色的。
15.嗯,的拼音不是en,也不是eng,是ng。
16.八角必带八个角,不然就是另外品种。
17.对痛经真正有用的艾灸,泡脚。
18.车里放舒肤佳香皂,真的还蛮香的也不腻。
19.刷到一个,无聊的别在打游戏了,可以去法院旁听打官司,既能学到法律知识,又可以见识跟多的奇葩事情,而且还是免费的。
20.此条删除!
21.狗狗是色盲,他看绿色的草地是雪白的。
22.大姨妈不来,按手上的制污穴,真的好用。
21.世界冠军可以保研。
22.吃菠萝会嘴疼是因为你吃菠萝的时候菠萝也在吃你。(菠萝有一种酶,可以分解肉类,所以你吃多了菠萝嘴皮会疼)
23.红色iphone都是慈善款。
对于特别版本手机的销售,每销售一部手机都将抽取单机利润的百分之二捐献给慈善机构。
24.长春,原来是花的名字。
25.攀枝花其实是一种花,还可以炒着吃味道还不错。
26.国旗升起的高度是28.3m,因为从建党到建国,1921年7月1日~1949年10月1日。一共28年3个月!
27.煤气让人中毒的一氧化碳其实无色无味。为了方便判断是否泄露,会在里面放一下散发臭味的物质。
28.毛豆老了是黄豆。
29.给山药去皮时候不用带手套,先把手背弄湿,再去山药皮,手不会痒。
30.手机桌面图标换地方,长按然后滑动页面就可以,不要把它拖到边边上。
转自网络(百度知道)但是现在那个链接已经失效了,还被要求修改!真是已经找不到了
我是以前忘记在哪看到的,突然想来就自己百度搜索 刮肛毛
转载自豆瓣链接
https:// m.douban.com/group/topi c/17279189
z举报了,改了下又能看
只是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而已,能笑笑最好
千万!不要!刮! 你的肛毛!!!!(狂怒)
最近我犯下了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
现在把经验告诉大家,希望大家能从中吸取教训!!!
这一切都要从我拉便便的问题开始说起!!!
不,你想错了,实际上,我并没有便秘!!!
只是在技术上的排便问题而已!!
我的肛毛太长太浓密了,每次拉便便总有一些沾在毛上面!!!
这些残便粘的很牢,这让我非常不爽!!!!!!
我必须用纸清理我的肛毛!!!
但这是个技术活!!!(我错了)
因为看不见我的屁屁,清理肛毛的时候经常会把屁屁其他地方弄脏!!
还有一个方法是用很多纸把整个屁股仔细擦一遍!!!!
这样做的后果是纸用得太多我家马桶经常会被厕纸堵住!!!!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
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我想到了一个好点子!!!!
这是老子的屁股老子的肛毛!!!我的地盘我做主!!!!
为什么不把肛毛刮了呢????
这样我的大便不就可以流畅排放了吗!!!!(哈哈哈)
我脑子里不禁浮现出金黄色的啤酒从酒桶里潺潺流出的美丽景象!!!!!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SB想法!!!
那天晚上,我坐在毛巾上,开始用廉价的一次性剃刀刮我的肛毛!!!!
我要小心翼翼地把屁股分开,从菊花到臀部,从内向外刮!!!!
时不时的我还要用毛巾清理刀片上的毛!!!!
还有沾在刀片上面的不明粘液!!
渐渐的,我的屁股和屁沟,就像小宝宝那样光滑细嫩了!!!
终于完成了!!!我放下剃刀,开始检查我的成果!!!!
哦耶!!!!我整个屁股现在就像象牙一般光滑!!!
感觉真是小!!清!!新!!!!
我的烦恼再也没有了!!!(正Music)
望着毛巾上剃下来的那堆毛,我欣慰而自豪地地笑了!!!
但我后来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原因!!!!!
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当刮掉肛毛以后!!!!我才感受到肛毛的宝贵!!!!
刮完肛毛的第二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我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儿去上学了!!!
爬了几个楼梯以后我开始出汗!!!然后觉得有点不对劲!!!!
因为没有肛毛!!!屁股上的汗都留到菊花那里去了!!!
我下面都湿透了!!!!
走路的时候我的两瓣屁股因为汗液而滑来滑去!!!!
本来我想去厕所弄干,但是要上课来不及了!!!
只能等它自然晾干!!!!(飘过)
没想到!!!屁股晾干以后,菊花附近却留下了一层大便一样残留物!!
把我的屁股都粘在一起了!!!
最坑爹的是!!!菊花开始痒了!!!
我艹!!就好象一万只蚂蚁在屁股上爬来爬去!!!!
我很想把手伸到裤子里去抓我的屁股!!!!好好爽一下!!!
但是旁边人太多!!!我忍住了!!!!
就这样我一路跑回了宿舍!!!
不幸的是,因为是跑回来的,我又开始出汗了!!!
我的屁股又开始滑来滑去!!!
于是!!!我脱下裤子,拿出了电风扇!!!!
把屁股对准电风扇,准备吹干!!!
但是!!!当我掰开我的两瓣屁股以后!!!
从我的胯间!!!猛烈地散发出!!!!
一!!股!!!恶!!!臭!!!
味道散发得很快!!!(拍砖)
附近的狗,马上开始汪汪狂叫了!!!
我自己最惨了!!!!
大便的恶臭一出来,就被电风扇吹到了我的脸上!!!
我都快吐了!!!
更没想到的是,掰开没一会,我的屁股开始流汤了!!!!
我掰着屁股吹着风扇,感受着自己大便味道的风吹拂在脸上!!
心里涌起了一股淡淡的忧伤!!!!
他妈的,看来老子要这样过几个星期了!!!
直到新的肛毛长出来为止!!!我艹!!!!
没过多久,我又发现了肛毛另一个重要的作用!!!
我想要放屁!!!但是放不出来!!!
没有肛毛以后!!!菊花闭合得很紧!!!就好象真空包装那样!!!
就这样屁放不出来,在我屁股里窜来窜去!!!
像一只迷了路的老鼠!!!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吐血)
过了几天!!又粗又硬的肛毛茬长出来了!!!!
想象一下你屁股坐在钉板上的感觉吧!!!!
有时候,我望着窗外沉思,为什么我不跳下去呢!!!!!
摔成一个肉饼也比受这样的折磨好得多啊!!!
所以说!!!!
我亲爱的、知友们!!!!
千!万!不!要!刮!肛!毛!啊!(流泪)
作案凶器
还是把原来的改回来
对于抄袭只想说,我的确认为这个很冷,就把以前存的回答一下而已,标出处实在不知最开始到底源于哪里<@_@>
1、“大脑是你最重要的器官”——这是大脑告诉你的。
2、当你猛然听到有人喊你名字的时候,有可能在某个病房里你的家人在竭力呼喊已经变成植物人的你。
3、前一天刚知道了一个曾经从来没看到过的新名词,第二天那个名词就会通过各种途径又出现在我眼前。
4、基因没有想到,他一手培植起来的大脑,开始威胁他的存在了。
5、有一个很大的脑洞,就是这个世界的空气闻着是无味的,是不是因为我们从小就闻这个味道闻习惯了就把空气定义成无味呢。如果一个外星人来会不会觉得地球好臭.
6、默念文字的时候,用的声音是谁的.
7、你现在想一想你小时候的事情,是啊啊啊啊啊啊
不是会发现所有的事都是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来看的,可是你明明是自己经历了所有的事啊,那么到底是谁在第三角度看的呢?
8、看物理的虫洞理论的时候,上面说任何事物都是有缝隙的。
你也有缝隙,比你皮肤更小的东西穿过你的皮肤 血管 大脑 眼睛 肚子
你就是一张空虚的渔网,不断被塞进东西,又飘出来。
9、其实你到现在也无法确定,你看到的这个世界是你真实经历的世界还是你臆想出来的世界。
10、地球有没有可能是只是一个高维文明的一个监狱,高维文明对于犯罪的惩罚就是降成三维去服刑.高维文明每有一个罪犯降维,地球就有一个新生儿出生每有一个刑满释放的,地球就有一个人死亡意外死亡或者突发疾病快速死亡的,是提前释放或者减刑的
11、上面是父母.
再上面是父亲的父母,母亲的父母.
再再上面是父亲的父亲的父母父亲的母亲的父母,母亲的母亲的父母母亲的父亲的父母.
......
以二的几何倍数呈一个巨大的扇形展开.
从古至今,岁月悠远,在这浩繁的祖先中如果有一人死于战乱,瘟疫,或饥饿.再如果以上的婚姻有一桩出现变故.
那么我将不存在了.
12、我们被构造出来是为了给基因服务,而不是相反。
13、三岁的你跟七十岁的你是否真的能算同一个人?
你的组成部份在不停的代谢,不停的生成和死亡
像不像一台由零件组成的家具,在一直更换小件部份?
你的细胞更换了那么多代。
是否代表你在常理上的死亡来临之前,已经死了许多次?
13、人有眼睛,所以看到了光,人有耳朵,所以听到了声音,人有触觉,所以人们说世上有固态液态的物质……
所以,是不是说,如果人类再多一种感官X,世界上,便又多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事物Y?
评论里说这种做法对真正寻死的人没有什么帮助,其实我觉得他发出这样的问题就是潜意识的还不想死可是自己并没有发觉,他需要人拉住他告诉他你不要死,他需要一个理由让他活下来。
推大家一首歌吧,最可怕的是冷漠的人心
分享あいみょん的单曲《生きていたんだよな (她曾活过啊)》: http://music.163.com/song/443875380/?userid=351327130 (来自@网易云音乐)
破300啦!
破200啦哈哈哈哈
有些事还是想说一下
评论里有说有可能人家只是想查查题什么的
我觉得如果是学医的话查这种东西翻书比百度靠谱,而且百度提问等回答还要等一段时间,翻书的话知识点都不止记了一个了吧
想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包括答主负面情绪泛滥得厉害的时候也会想干脆死掉好了,这个世界上就是存在激进的人,他想死的时候你说那你去死吧,他可能真的就会去死了。这个世界那么好是因为有许多好人呀
放个彩蛋,在知乎 网易 腾讯 百度 360等等各大浏览器里搜想死 自杀之类的字眼会有惊喜的
世界因你们这些小可爱而美丽
120个赞啦!!!哈哈哈哈哈哈哈
哇 82个赞啦
作为一个知乎小透明第一次收到那么多赞
哈哈哈哈开心爱你们3
哇 25个赞啦哈哈哈哈哈
开心得原地旋地旋转360º起飞
--------------------------------分界线-----------------------------------
以下是原答案
看到前面那个高赞关于百度搜“自杀”的答案想起以前无意中看到的
可能不是冷知识可是真的好暖
我爱你呀小可爱❤️
要说冷知识是吗?
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问题下一个两千赞的答案。
原答案链接:你知道的最冷的冷知识是什么? - 知乎
以下为答案部分主要内容截图
此处引用百度百科对知乎的介绍:
知乎是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社区氛围友好与理性,连接各行各业的精英。用户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所以这条冷知识就是知乎与它的定位强烈不符,如果知乎是一个商品,恐怕可以算它虚假宣传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起码知乎上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天天撕逼的大V也有的是,“社区氛围友好”这一点基本就虚了。
至于“理性”,不好意思,我是两手交握左拇指在上的,我偏感性。不好意思,我可能要以一己之力降低整个社区的平均理性值了。
精英嘛,知乎藤校985.、211,遍地走,普通一本不如狗,人均年薪超百万,精英肯定是当得上的。说是人中龙凤都不过分啊。
还有一点,高质量的信息。譬如两手交握看性格这种可以直接忽视一个人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直接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分辨出一个人是偏理性还是偏感性的方法,必须是高质量无疑啊!
这么看来,好像是我诬陷知乎了呢,它的实际情况和它的定位宣传好像是差不多的呢。只不过是多了一些我这样的劣币才让社区质量下降了。
对不起!我道歉,不好意思,我污染了知乎,影响了大家的体验。但是我一点都不忏悔,毕竟我是个劣币嘛~
还有一条冷知识:在知乎,不用干货,只要你会瞎掰依然有大量理性的精英为你发布的高质量信息点赞。
什么?你说这些大家都知道不算冷知识。
哦,那好吧,麻烦帮我举报折叠。
再次抱歉了大家
:)
sex时容易发生的意外算不算诶(*`・з・)ムッ
——————————————————————————
欢迎回家 朋友们
要不要这样诶 谁举报我 好气哦
艰难的申诉审核之旅
辛苦码字还被举报(。・ω・。)
可爱的我边吃饭边修改答案…
原答案
[小学生 你赶紧去做作业 不要看这个贴]
--这里纯粹科普 不涉及任何色情
1.sex过敏
过敏多是由于对劣质TT和对其他玩具。女性常会感到阴道有刺痛、烧灼感(体会过就知道了 火辣辣的呢)
过敏的话建议用洗液冲洗 洗个澡 一般就会好啦
[重点!!
1不要乱吃药 可能会有过敏现象
2一定要用正规大厂商的TT 某些小产品都不正规 有些小酒店提供的一看就是劣质用品 生产的时候就卫生不过关 很容易导致您的爱妻 女友 炮友 情人 阴道发炎的
3TT总体来说有两种 一种是油性的 另一种是水溶性的 油性的长期使用容易造成女方阴道残留 不易清洗 水溶性的安全无害还不易残留 如果你还没有用过水溶性的 建议您可以去尝试一下呢(偷笑)
(悄悄的)个人感觉水溶性的比较好
2.痉挛
可能sex生活时动作剧烈导致肌肉过度拉伸。但是只要前戏充分,缓慢运动,一般都没啥问题。
[PS:不要要那么猛把人捅穿啊喂]
重点!!各位多多小心 不要太猛 尽量不要酒后嗨皮 反应速度和敏感程度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如果女上位不小心会折断的 相信我 断了你就知道严重程度如何了
(悄悄的)是要拆开放血再接回去哒!
3.TT脱落
这个就显而易见啦 不需要多提的对吧
除了选好尺寸合适的TT以外(一般正规厂家的不会脱落 )
重点提醒一下
1射了之后各位一定要及时的拔出来啊拔出来 不然会很快变小哒 漏液也很危险
2这个一次性用品就是一次性用品 千万不要一次没戴好再脱下来重新带
[谢谢萌妹
@吴世萱指正]
4.阴道隔膜问题
太过于剧烈的动作会把阴道隔膜推到里面去,瀑布出来的小伙伴就爆炸啦。别急蹲下,然后屏住呼吸收缩腹部,它就会被压力推动到可以够得着的位置取出来啦。
重点 这个姿势 还有类似于有小倾斜角的仰躺 都会让子宫相对下移 如果丁丁短的盆友又想体验一波 可以尝试这个体位呦
5.盆腔充血
你与另一半羞羞时,大量血液涌入盆腔组织形成充血状态。如果出现静脉回流受阻的问题,那么就尝试平躺着并把pp垫高,每次30min,每日3-4次,可帮助血液返流,必要时可服阿司匹林等抗炎药物。
[重点!!
1如果是盆腔充血 时间久了会造成其他妇科炎症
2如果是盆腔积液 这个与上文无关 你就需要去医院查看一下盆腔炎还是什么的炎症导致的了
(悄悄的)还是做蓝孩纸比较好
]
6.尿路感染
一般说来,性生活过度,或者是有些人懒得爱爱完了不洗直接睡喔。这就容易造成细菌滋生,侵入尿道甚至上行膀胱,导致尿路感染呢。
[重点!!
这个病非常不好玩 容易反复 吃点烧烤啊 辣条啊 不太卫生的东西啊好 感冒啊 啥的都容易再犯 好气哦
(相对而言女性尿道比较短 更容易 所以做好私处卫生很有必要)
]
7.至于其他的颈部疼痛 背部扭伤 膝盖挫伤 腰部扭伤
以及其他各种奇葩的问题
只想奉劝各位一句 没事不要瞎搞 你就不会有事的
2333开玩笑啦 各位 祝xing福
最后的最后还没看够的朋友们 那就再来个段子2333
不要吝啬你的赞!!!人家手机码字也是很辛苦的!!!
这里看的 我相信都是志同道合的人
更待明日 我为大家温酒煮茶 品味生活
我与各位一定会成为好友的
送给各位小心心
以后我为大家讲解更多大家喜欢听的哲♂学♀知识
日后再来 欢迎回家 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是一只神奇的答案
[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寻找生活中充满乐趣的人
]
手机码字没格式。
X国病理学家贾斯特·凯玎研究发现,大部分人无法做到默念
12345678的同时低头至胸或仰天长笑。
同理,包括默念数字的同时把头放到左肩膀上或者右肩膀上。
最难的,默念的的同时,顺时针逆时针转动头。
--------
当然,如果你都做到了。
恭喜你在疲惫时做了一套简易颈椎操。
祝身体健康!
传说古人斗蛐蛐的时候,会先让公母蛐蛐进行交配,在公蛐蛐交配的时候把它从母蛐蛐旁边抓走,然后再去斗。此时公蛐蛐战斗力非凡,因为处于性奋又还没射的状态。这种技术被称为帖铃儿。
大概类似于一个人在家撸到一半快射又没射时候被门铃声催起去取快递时候的心情是一样的…
---------
回复里已经有各位大神提出了“贴铃”“帖铃”“提帘”“过蛋”好几种阐述啦!字眼上估计原本是口语,所以衍生出来了好多不同的写法。
手法上也说法各异,有的说是交配结束后有的甚至是要是连续交配后;
似乎不同地区都这种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说法;这里只提到了我小时候了解到的一种。个人觉得这应该是我国各地流传已久的某种基于玄学的传统吧~
1、英语中曾有第27个字母—&,还衍生对应单词ampersand。&和“and”意思一样。人们还发明了一种读法—“X,Y,andZ,and by itself,‘and'”。但人们通常不喜欢用“by itself”。
2、1917年12月6日,一艘挪威客货船“艾莫”号撞上了法国“勃朗峰”(装满满船军火),20分钟后船爆炸,危害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1/6。爆炸引发了海啸,加拿大军方损失了一个重要建筑—加拿大皇家海军学院。
3、红发人群对痛感更加敏感,对皮下注射麻醉剂利多卡因有一种天然抗药性。
4、朝鲜有人力交通型号灯,有的国家想出了没那么荒谬的方案—比如红色方形代表停止、黄色菱形代表缓行、绿色圆形代表通行。以解决色盲司机的问题。
5、泰坦尼克号是在美国寻找核潜艇“长尾鲛”号和“蝎子”号时顺带找到沉船位置的。
6、一个人微笑越灿烂,他就表现得越镇定和放松。
7、面包店里的长条面包常常会装袋,封口处用口绳或塑料标签扎好。多数情况下标签都带颜色—蓝色、橘色、绿色或其他颜色。这是一种控质手段。简单来说就是标签直观地显示了面包的生产日期。既让备货员节约时间,有大大减少了顾客的不理想购物体验。
8、如果你在位于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的黄石国家公园被指控犯罪,陪审团必须来自发生犯罪的州(爱达荷州)和区(怀俄明州)。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唯一区域,就是位于爱达荷州的那一片黄石公园区域。那个区域的人口有多少呢? 一个也没有。
9、1959年,美国邮政管理局只用22分钟,就把3000份邮件从诺福克送到了杰克逊维尔(大约600英里)。他们是怎么办到的呢?他们把邮件放在了核导弹上(把弹头换成了3000信封)。
摘自《人的脑洞略大于整个宇宙》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买来看看
本人亲手码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谢谢大家观看,随手点个赞吧
献上美图一张
================================
哇擦!11个赞了,第二个回答有这么多赞很开心 谢谢点赞的朋友了,每个赞都很开心的哈哈哈哈。 —一个666的瓜皮
================================难以置信。67个赞!!!!That is a surprise。
烦躁的心情瞬间好多了。
================================
一看赞上两百了。像中彩票一样哈哈哈。明天再补充点✌️️
================================
来履行诺言了加几条.
===============================
评论区有好多朋友质疑真实性,我只想说这是摘自书的,前面也提过我是摘的,我再拍一下书及部分内容,爱信信不行拉倒。
世界上不知道的东西多了去了,干嘛非要钻牛角尖?
作为电机工程博士,我所知道的最冷的知识竟然是关于与基督教的!多年前刚到美国留学的时候,我曾经怀着虔诚的追求真理的心认真学习“圣经”。经过九年的反复阅读思考,我终于可以断言基督教是骗人的。其结果是:我虽然不信基督教,但是对“圣经”却极其熟悉。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几则关于基督教的冷知识(如果有人说我“断章取义”,请拿出上下文出来分析一下我哪里“断章取义”了。希望知友不要被这样的帽子吓倒,自己查证我给出的经文。)
1)耶和华/耶稣让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奸污妇女!!!
撒母耳记下 12:11 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 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他们同寝。
注一:“同寝”在“圣经”里用得很多,都是男女交合的意思。例如:
创世记 19:32 来,我们可以叫父亲喝酒,与他同寝。这样,我们好从他存留后裔。 19:33 于是,那夜她们叫父亲喝酒,大女儿就进去和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 来,父亲都不知道。 19:34 第二天,大女儿对小女儿说,我昨夜与父亲同寝。今夜我们再叫他喝酒,你可以 进去与他同寝。这样,我们好从父亲存留后裔。 19:35 于是,那夜她们又叫父亲喝酒,小女儿起来与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 来,父亲都不知道。
这里五处用到“同寝”,显然都是男女交合的意思!
耶和华/耶稣让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奸污妇女,可见耶和华/耶稣何其肮脏下流。
注二:根据基督教“三位一体”的信仰,耶和华就是耶稣,耶稣就是耶和华。就算有些基们不相信“三位一体”,根据“圣经”,耶稣反反复复强调的是对耶和华的顺服,所以耶稣也不会反对耶和华让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奸污妇女。
2)耶和华/耶稣故意露女人的下体给别人看!!!
以西结书 16:37 我就要将你一切相欢相爱的和你一切所恨的都聚集来,从四围攻击你。又将你的下体露出,使他们看尽了。
以赛亚书 3:17 所以主必使锡安的女子头长秃疮,耶和华又使她们赤露下体。
嘁哩喀喳评论:基督教的“上帝”/“神”耶和华/耶稣“露女人的下体”给别人看!有基督徒说这是“比喻”,退一万步说,是“比喻”好了,耶和华/耶稣用“露女人的下体”来作比喻,足以说明耶和华/耶稣是个什么货色了。
3)耶和华/耶稣在人们的脸上抹粪!
玛拉基书 2:3我必斥责你们的种子、又把你们牺牲的粪、抹在你们的脸上.你们要与粪一同除掉。
4)耶稣吹牛说“信的人”“手按病人病人就_必_好了”,而且“信的人”无论喝了什么毒药都“必不受害”!
马可
16:15 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万民原文作凡受造的)
16:16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16:17 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就是奉我的名赶鬼。说新方言。
16:18 手能拿蛇。若喝了什么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
15节“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中的“他们”和“你们”都是指使徒们,这个没错。但是16节的主语就变了:“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这里显然已经不是指使徒们了。17节和18节的牛皮的主语更是很清楚,是“信的人”。
5)“圣经”“新约”明确要求基督徒们生病的时候找人来抹油/祷告。
至于抹什么油,“圣经”没有明确说,那么应该是抹什么油都可以。可是现在的基督徒们生病
的时候有几个基督徒去找教会的人来抹油/祷告了?
雅各书 5:14 你们中间有病了的呢,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他们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为他祷告。
Is any one of you sick? He should call the elders of the church to pray over him and anoint him with oil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5:15 出于信心的祈祷,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来。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And the prayer offered in faith will make the sick person well; the Lord will raise him up. If he has sinned, he will be forgiven.
这段“圣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要求,基督徒们生病了应该:
a)找教会的长老来 (注:中英文对照,这里“长老”应该解释为老年人为宜。“长老”最初的含义就是指老年人,武侠小说的流行使得人们忘记了这个词最初的含义。例如,《管子·五辅》:“养长老,慈幼孤。”) b)由教会的长老“奉主的名用油抹他” c)由教会的长老祷告。 d)结果:“And the prayer offered in faith will make the sick person well”,这里说得很清楚,“出于信心的祈祷”必定会治好病人!
那么,基督徒们就不用看医生了。对吗? 当然,有些基督徒狡辩说:“圣经”并没有禁止基督徒们看医生啊! 是的,“圣经”并没有禁止基督徒们看医生。但是!!!“圣经”白纸黑字要求基督徒们生病了的时候要请教会的老人来抹油/祷告,基督徒们为什么不遵守呢?这才是关键问题啊!
“圣经”里面有些要求(比如“圣经”鼓励基督徒们独身)比较难遵守,基督徒们不遵守这些很难遵守的“圣经”要求,也许大家还能理解。但是,生病了请教会的老年人来抹油/祷告这种简单之极的要求,基督徒们为什么也不遵守呢???
还有些基督徒狡辩说:我们生病了的时候的确祷告了啊。嗯,“圣经”还要求请教会的老人来抹油怎么就不提了呢???
这一类关于基督教的冷知识还有很多。就先和大家分享这几条。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我的提问和回答,还有不少这一类的冷知识。
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基督徒们自己心里也知道“圣经”的这个要求很荒唐。
这块是我司网吧送去返修的板子,地铁上刷这个问答,前不久刚刚看过相关的内容,就一时兴起写了如下内容,内容确实不够严谨,想看严谨内容的…………你刷评论去啊
主板过电路板上的线为什么有些像蛇一样弯弯曲曲的呢
是为了让引脚上的每根线到两端的距离都相同,毕竟电是有速度的,短一点的要快一些,长的要慢一些,如果不是一样长的话,像电脑主板上的内存和cpu连接就会出错,信号不是同时到达,内容就会有问题。
补一个
看到前面有人说手机存满变重。
实际上,flash芯片存满了会变轻,因为flash芯片是靠捕获电子和释放电子来记录数据的,而初状态下(空盘)所有存储位都是有电子的,而存入数据后才把需要置0的位释放,所以存满了会变轻,可能在很大容量的ssd上可以测量
另根据设计规范,ssd如果一年以上不通电可能是丢失电子造成数据损坏
已炸出鱼一条,既得利益者。
中成药注射剂一直以疗效不明,副作用大著称,我可以拍着随便一个36d说我从来没有给任何病人用过。
但是很多医院有这方面的指标,有些医生无奈多少会用一些,只要好好沟通,都可以省掉这些开销。
像这个人这句话,很可能挨打哟
~~~~~原文分割线~~~
最冷的莫过于外行人不知道的中成饮片。
无论是住院还是门诊看病,拒绝使用中成药,可以省一大笔钱。
中药是有经验的中医大夫经过正规四诊,为病人不同证侯开设的药物,必然有效果
同理,西医常用的西药也是根据所做检查对症下药,而且,越贵,质量越好。这点很多搞药的知友已有论述。
然而中成药,说明书描述可治疗一整个系统的疾病。纯粹扯淡
~~~~~~~~~
后面是理论结合实际使用方法
如果是门诊,完成了检查诊断,开药以后,瞄一眼处方,上面带『地榆』『金银花』『牛黄』
,可以划掉,直接去大一点药房只买西药。
如果住院,牵扯到后面可能还需要和医生互动几天。一开始就拒绝,可能会影响后面你和医生得关系。
如果住院输液的液体里含有什么『参芪扶正』
之类的,啥都不治还两百多一瓶。可以在液体挂上后的15分钟,告知值班医生自己对此药过敏,请他停掉就好。如果住院七天轻轻松松省下1500+
Get 请赞
“柏拉图式的爱情”原本的意思并不是我们常常认为的那样!
首先要从古希腊的文化说起。古希腊人认为爱情只发生在男性之间,而男女之间只有性、婚姻和生殖。
早期地中海文明开始便存在着鲜明的男性美崇拜文化,古希腊人认为男性的身体是极其美的,由此产生了大量表现男性身体的艺术作品。男性恋人之间分为“爱者”和“被爱者”。
作为“被爱者”的男子,在成年之后会与女性结婚生子,但他们仍然会停留在与男性的爱情里,因为古希腊的男人认为女性只是生殖的工具,不值得对她们倾注感情。此时他们已经由“被爱者”变成了“爱者”,前去追求和教育那些俊美的少年。在崇尚男性阳刚美的古希腊社会,两名成年男子之间的爱是不被尊重的,它意味着有一方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主动、柔弱的成年男子会被外界所耻笑。
关于古希腊男性之间的性生活,是整个男风文化中较为有争议的一环。(由于知乎社区规范,此处删去200字)柏拉图在《会饮篇》中传达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他认为男性爱人之间最理想的状态是知识与美德的交流。在斯巴达地区,如果男性之间过于沉湎肉欲,会面临流放或者流血牺牲的惩罚。
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所以,每当看到有小伙子说他和某某姑娘是柏拉图式的爱情的时候,我都觉得他和我一样,小时候一定看的是假书……
主要来源:
会用20个英语单词说阴茎,不敢说贯通中西,但能show给你中西语言是相通的,例如,每一个中文说阳具的方法,英文都有。
十几年来,我遇到过无数受过良好教育的老外,包括哈佛、牛津、剑桥、UPenn沃顿的毕业生,母语英语,年龄从30-80不等,拿的博士学位从1到3个不等,其中有在学术圈混饭的语言学家和计算语言学家,也有商界大佬,例如帮小布什家族工作的律师,香港原总督的文字秘书,普京前妻的哥哥等等……他们认为我英语很不错是因为我记忆力好,考过GRE之后很多词都记住了。而每当夜幕降临,男人话题登场,我随口说出阳具英文的20种说法,他们才真正服了,还有人专门问我这个问题拿小本记。昨天偶然看到聊斋中“锐锥处于皮囊,一纵股而脱颖;留情结于镞项,甫饮羽而生根。”突然觉得,仅仅二十几个字,就令人无限遐想:锋利的锥子、脱颖的麦芒、箭头、箭头后面的杆、带羽毛的箭没在石头中,只看见了箭羽……,令我我有冲动对英文的阳具做个总结。
male genital是最标准的说法,翻译成男性生殖器,可见于报端。Penis也是标准说法,翻译成阴茎,源于尾巴,tail,尾巴也是阳具的俚语。Penis的昵称是peter,peter一般出自女人之口,表达了阳具的可爱之处。叫Dick、Thomas、Johnson的人不要着急,你们的名字也将被用于阳具的命名。我姓王,wang也表示阳具,但和王没关系!哈哈,源于whang,h不发音就省了。
male member 男人的一部分,这是最通俗的说法,简称member。organ器官,unit单元,也有阳具的意思。male member也有洋气的说法,就像Legend改成Lenovo一样,西方人眼里,沾点拉丁语就是高级,male member的拉丁语说法是membrum virile,virile=male,形容词在后面。Virile的昵称是willie,所以willie也是同义。如果再学术一点,就叫phallus,则是源于希腊语的说法,phallos,特指勃起的阳具,用作图腾的,标志力量的阳具,古希腊过节的时候扛一个阳具模型。笑话说一次大卫像的阳具被碰掉了,女游客怎么安都安不上,保安说安反了,应该朝下,游客说不好意思只见过朝上的,即phallos。phallus胚胎学中指可以进化成阴茎和阴蒂的原基。Phallos原义指鲸鱼的须子,比较像肿胀的阳具,鲸鱼的笑话下面说。Manhood指阳具,但不是俚语,文章中可以写。
有地方色彩是pizzle,对应中文的“鞭”,这是英国人、澳洲人使用的词,一般指动物的阳具,尤其是牛的,英国警察使用牛阳具做的鞭子打人,这才是真正的牛鞭的意思。源于弗兰芒语(比利时说的荷兰语)
tool工具,weapon武器,都表示阳具,对应中文的“活儿”,“家伙”。不太熟悉的有thingy表示小物件,也是阳具的俚语。中文往阳具叫“枪”,美国人也叫枪“piece”,piece是枪的俚语,也指阳具。具体描述阳具的工具的有chopper,斧子,剁骨头用的刀,阳具的俚语。Knob是英国的俚语,指的是球状的门把手,洋葱、灯泡等球状物,可以对于中文的“把儿”,生个带把儿的。
cock 是俚语加俗语,相当于中国的“鸡”。Cock原意是公鸟。使用动物称呼阳具的还有pecker,鸟喙的意思,对于中国的“鸟”或者“屌”,pecker原意鸟嘴,例如woodpecker就是啄木鸟的意思,英国俚语pecker也有嘴的意思。Shlong也表示阳具,这个词来源于德语Schlange,是蛇的意思。英语有trouser snake,裤边蛇,也表示阳具。
Dick是广泛被大家知道的,例如说,suck my dick,Dick是常见的人名,用来表示某个人,相当于汉语的“张三”,英美通用的说法,是口语加俗语,不算恶心。为了避嫌,在网上大家用dork,就像我们用麻痹、草泥马一样。和dick一样,说英语的人种姓Johnson的第二多,所以Johnson就是阳具的意思,相当于中文的“老二”,再晦涩点叫“John Thomas”。
Roger也是表示阳具,语源学上讲,是"红缨枪(矛)玩得好的人”,当然就表示阳具,还表示“用阳具做事情”(copulate)。早期无线电传送用于应答,相当于Received,多用于军事,可以想象紧张的战场上你布置完战斗任务,对方说“屌!”的愉悦感,简直就和中国人到了意大利说ciao(你好)一样,在下年轻时去威尼斯见人就热情洋溢地喊“操!”,对方也都说ciao ciao,临走也说ciao。ciao源于威尼斯语,原值奴隶。当然后来NATO把Roger给改成Romeo了,少了多少快乐。
wang在英语中指皮带,也是阳具的俚语。和dick很像,wick也表示阳具,wick指蜡烛芯,还记得北欧蜡烛的最大客户教堂里修女怀孕的笑话吗?说北欧水手出海寂寞,就干甲板上捕上来的鲸鱼,鲸鱼的一排喷水口很不错嘛!后来教堂修女怀孕了,因为鲸蜡是做蜡烛的,在煤油提炼之前,鲸蜡是欧洲的燃料。如果你看到前面phallus的原义是鲸须,就会理解这个笑话其实没那么简单,是和语义相关的更高级的黄色笑话。而鲸蜡在抹香鲸颅骨内,状如精液,故曰spermaceti,当初发现时被人误以为是抹香鲸的精液。prick也是阳具,dick wick prick发音类似,prick愿意是刺儿。
用声音表示,中文有说阳具“郎当”,表示走路时软阳具上下起伏的形态,口语吊(屌)儿郎当的原意就是如此。英文叫ding-a-ling,就是铃声,为俚语。而ding-dong,叮咚则指女人的胸,也是俚语,有女生指着胸对男友说这是电铃,男友按了一下问为何不响,女生说,下面没有插电…… ding dong 表示阳具时,是一种口语而幽默的说法。但dong指的是dildo,假阳具,情趣用品商店里摆一排那东西,说来个熟女,挑了一个尺寸合适自己的问价钱,售货员说,“对不起夫人,这个是店里的灭火器”。徐怀钰有歌曰:Ring A Ling~叮咚,请你快点把门打开,Ring A Ling~叮咚,Be My Hero Be My knight, 改自西曲,本义是很黄的
比较搞笑的阳具说法有joystick 游戏杆,这是俚语。pink cigar 粉雪茄,这是英国人的俚语,可见英国人的幽默,package包,是阳具非常委婉的说法。Love muscle爱之肌,love truncheon爱之棒,也都是为了讨好女人而起的的名字,男人基本认为,那东西和爱没直接联系,truncheon是很粗很粗的那种棍子,体现了男人的梦想和女人的口味。male rod男之棍,也是阳具的意思,rod就是一般粗的棍子。third leg第三条腿,中文的说法来源于此。Shaft指的是箭头后面的杆子,也指阳具,和上述“簇项”有一拼。rod和shaft都是机械中最常用的词,大家知道活塞吧?对,活塞在气缸里运动象什么我就不说了,活塞下面的连杆叫connecting rod,或简称rod,这就是rod。而shaft就是活塞下面连的车轴,把往复运动变成转动需要用曲轴,就是crankshaft。我卖过几百台1000马力以上的柴油机,八十万美元一台,还第一个把复位式安全阀卖到国内,给不同背景的人用多种语言讲过rod和shaft,屋子里没有异性,所以大家一起讲得特别开心,各国石油行业的哥们都是有钱但一天见不到女人的。shaft指的是细长的柱子,如果你研究建筑,就知道柱基上面的叫柱体,就是shaft。有笑话说一个聋哑人好奇村子里谁结婚了,有人指他的阳具,他就明白了,原来是柱子。penis shaft是医学用语,指的就是阴茎的柱体。还有yard,指桅杆,做阳具用,可真够高的!
中文有“吹箫”,杜牧的“玉人何处教吹箫”引来多少幻想,英文有skin flute 是俗语,翻译成肉笛,也指阳具。
再说小儿语,中文叫“小鸡鸡”,“小弟弟”。英文叫pee-pee,piss叫撒尿,pee指尿,来源于piss的首字母,就像eff=fuck,来源于首字母一样。Mama和pipi在欧洲是通用的,法德意俄西都用pipi表示小鸡鸡。英文还叫pee-wee,wee是小的意思,或wee-wee。和小孩说小鸡鸡也用wiener,香肠,当然,这是维也纳香肠,维也纳本国语(德语)叫Wien,昵称weenie。小孩还可以说dingy,原意是脏的,就像中国小孩用臭臭表示粪便一样。
就先说到这,暂时想起来这么多,各个民族的性语言和性文化都是无比丰富多彩的,你数数,肯定不少于20个。
更新:因为不断有人问我联系方式,公布一下,微信是
31010661新浪微博是@中国大禹 。想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包装和写作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 (注意写清楚姓名、年龄、居住地、公司或学校,因为我的微信里面没有陌生人,不理解不要加)学会了可以申请到世界名校 可以进入世界上最好的欧美500强公司 可以拿到西方人的投资和各种基金 可以和西方人如鱼得水地谈生意做买卖,终身收益。但请注意,很多术和道都是多年经验而得,不是免费的,从事很多行业没那么多免费的时间。
其他一些高赞的知乎文章:
评论设置:只有关注者可评论
不抖机灵,我刚刚才发现的,知乎上好像有很多人都不会正确的点赞。
截图一张本问题下最高票回答,知乎跟微信不一样,爱心不是点赞而是感谢作者,点赞是最左边上下箭头的按键,按上是赞同,按下是反对。
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自己的答案明明没什么干货好感谢却总是收到感谢了。
—11.6更新分割线—
P.S 不要再被评论区的
@栗子小姐带坏了,好多人真的点了反对啊哭泣。
—11.7更新分割线—
我想都没想过这个回答会成为这个问题的最高票答案甚至破了万。
翅膀的膀和膀胱的膀是同一个字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破3k加更一个
有人说这不就是一个多音字么
再来一个劲爆的
无心理准备不要往下翻
你憋的每一个屁 最后都会进入到血液里面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分割线-- 破6k又加更一个
现在你呼吸进去的每一口空气
都有玛丽莲梦露曾呼吸进去的几个原子
洗完澡后先穿袜子再穿裤子,我妈教我的。(捂脸)
这样裤子就不会把脚粘住了,穿的时候就好穿了。减小摩擦力吧。
-11.2更新 很多人疑惑洗完澡不是该上床睡觉吗,那只是你,许多人洗完澡是要回家的,或者许多人是不在家洗澡的,比如我们学生,比如在外地打工的工人。那么洗澡堂子里的床呢床呢床呢?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吐槽这里边的梗,你没想到的就代表它不对吗?给不在家洗澡的人或者洗完澡着急要出门的人一点善意的理解好不好?毕竟冬天来了。
看大家的评论真的是……找到了微博的感觉。我只是分享一个我常用的技能,大家觉得有用就get,觉得没用就关掉别看我这条。还有,南北方确实是不一样的。我再次重申洗完澡就去上床的那同志只是个体不代表全部好吗?给我们这些不在家洗澡的单身狗一点关怀好吗?
想不到洗澡后先穿袜子也能引起评论区的波澜……答主表示急了。
—12.17更新 谁get我这条技能,谁可就是我的人了,三思啊(〃'▽'〃)
寒冬腊月,一直以为是寒冬+腊月,形容冬天的意思,最近才知道是寒月冬月腊月的缩写,寒月冬月腊月分别指阴历十十一十二这三个月
我来说一个吧,绝对冷,小学时候发现的。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文《武松打虎》并不是从《水浒传》节选出来的,而是从俗本《金瓶梅》上节选的!原因可能是金瓶梅版本的更白话一些,适合小学生读。
各位绝对想不到自己看金瓶梅比看水浒传的年纪还早吧。
————————咯咯咯咯咯咯————————
补充一下,有小伙伴说看的金瓶梅没有打虎的片段。金瓶梅也有多个版本,我知道的就有两个。比较接近古本很黄很暴力的崇祯本是没有打虎的,第一章是西门庆义结十兄弟,武二郎是别人给西门庆讲述有个打虎英雄的方式介绍出场的。我小时候家里那个版本应该是后人整理的俗本,第一章就是武松打虎,而且整本书把少儿不宜的内容全部给删了。
更多公众好看:凊風琐事
鹰要想活到70岁,必须在40岁时飞到悬崖上,用岩石把喙敲掉,让新的喙长出来;把指甲拔掉,让新的爪子长出来;把羽毛拔掉,让新的羽毛长出来,五个月以后才可以重新飞翔。这样它可以再活30年。所以,浴火,才能重生。
真相
鹰科里有60多种鸟,平均寿命只有30年,只有美洲鹫或神鹰科鸟类可以活到六七十岁。但不管怎么样,更换喙、爪和羽毛都是完全不可能的。喙是鸟类头骨的一部分,如果敲掉,就相当于砸掉人类的上下颌;如果没有爪子和羽毛,鹰无法觅食,必饿死无疑。
当大象感到自己时日不多的时候,会在本能的指引下脱离群体,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孤独地等待死亡降临,大象自己能找到而人类却找不到,这就是大象墓地。
真相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需要摄取大量能量,但它们的消化系统又比较落后,因此大象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吃东西,一只成年象每天要吃掉30-60千克的植物。一旦食物缺乏或是因为年老而无力再咀嚼草木,大象就会退到永久水源附近,最终在水边自然死亡
因此少看鸡汤,多从实践中领悟道理。 ପ
( ˘ᵕ˘ ) ੭ ☆
把青蛙直接放到热水里面,它就会跳出来;而把青蛙放到凉水里面慢慢加热,青蛙就不会跳出来,直到被煮死。这说明危急意识是多么重要。
真相
如果放入沸水,沸水造成的烫伤足以让青蛙丧失运动能力。关于温水煮青蛙,实验发现,到了一定温度之后,青蛙会开始躁动不安,试图逃离这个环境,如果装载的容器允许,青蛙还是会跳出来的。
网上的言论实在太多,我选择相信百度文库
不好意思,如果各位有确定的参考文献
可以提供给我
谢谢啦!比心❤
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会记得曾经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会变成崭新的开始。有时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只鱼,忘却所的悲伤。
真相
很多关于鱼类记忆的科学研究表明,鱼的记忆可以达到1个月甚至更久。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只要进行合理的训练,金鱼可以在至少1个月的时间里一直记住躲避电击的技巧。
在著名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当中描述着: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两只小老鼠,每天都在一座奇妙的迷宫里跑来跑去,寻找这种叫做“奶酪”的香喷喷的食物,并且和别的老鼠一样,他们喜欢的是那种适合啃咬的、硬一点的奶酪。
真相
其实,老鼠更喜欢富含糖的食物,如巧克力。老鼠的天然食物主要由谷物和水果组成,这两种都富含糖类。研究人员指出,老鼠对食物的气味、结构和味道都有反应,而奶酪是一种在它们的自然环境中所没有的食物,所以它们不会对奶酪有反应。
所以呀,我们对待任何事都要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公众号的事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鸡汤文会对处于困境中的我们给予鼓励,因此对待鸡汤文还是理性一些吧。
感谢老铁们的赞和感谢ପ( ˘ᵕ˘ ) ੭ ☆
谢谢各位看官能耐住性子看到这里
感谢你们的赞和感谢
如果你们愿意,我想推荐自己的其他回答
您愿意看吗(˵¯͒〰¯͒˵)比心❤
抓苍蝇无用技巧之一
先听我讲个真实故事
小时候某天看见苍蝇趴玻璃上,想用嘴吹跑它,可能吹气的时候有点温柔,这小破玩意儿居然把身体压下,贴得更紧了…我突然抖了个机灵,一边吹一边将手掌从背后靠近它…最后一口气即将吹完之时,啪一下,暴死掌下…
当初一定是脑抽了居然用手拍…→_→
后来多次实验发现苍蝇停稳下来后会在中等风力的条件下(例如用嘴轻轻的吹一口气)会自然的趴得更低,以免被风吹走。这时候它全身的触须的感觉就完全失效啦,只要偷偷的从后面给它来一掌,哼哼…呃不对,别用手掌其他啥都好说…
当然不止苍蝇,我发张好多昆虫都有遇到风就会压低身体抓得更牢固的现象…
------------------------------------------------------------------------------
评论区…你们真棒………
人类发现火星南极冠(惠更斯,1683)比发现地球南极洲(1820)早了137年。。。
“律令”是雷神身边的小鬼,善走,速度很快,跟雷电一般,所以念咒施法常说“急急如律令”
学校里有沙拉卖,沙拉里有橘子,长这样:
就是罐头里那种没有那层白皮的样子:
我一边吃一边跟男票说,没有那层皮好好吃啊!就是自己剥那层皮太累了
( 我们上西厨课学过,用水果刀沿着橘子瓣之间的分界线切去一侧的囊衣,然后把果肉一瓣一瓣挑出来,大部分好的西餐厅用到橘子的时候会这样处理,熟练以后切一个大概需要一两分钟 )
他看了一眼,冷笑说,学校食堂用的当然是用溶液溶掉的。谁帮你切!
溶液?!溶掉!?
我赶紧查了一下!
真的!!
原来,橘子在手工/机器拨皮以后,就会被用一种很简单的机器分瓣,如图:
分瓣以后,用一定浓度、温度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溶解。
酸碱处理过后,用清水洗净。(不过溶液的浓度、浸泡时间、漂洗时间等都有严格的把控,只要符合加工规范,是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 Yotube上能搜到工厂加工的全过程视频。
网上还能买到厨房自用的溶解液,如图:(所以餐厅也不一定是用罐头橘子,也可能是自己用溶液泡的)
好吧。。果然什么都是可以工厂加工的,是我too young too naive了。。。
-----------------------------------------
2017/05/01更新
好多小伙伴问这是哪个学校,男票哪个专业
关注这个公众号都有答案哦~ (小小广告,希望不要被打,星星眼)
ID:道年记
补充一个:原来广东的荔枝菌就是云南的鸡枞啊!!!!!!!!
固定电话可以用有规律地敲击插簧(拿起听筒弹起放下听筒被压下的东东)实现拨号的效果,如56就连续较快地敲击5次稍停顿再连续较快地敲击6次(0敲10次),只要稍加练习敲击和停顿规律、适当,完整拨号不是问题。
很早主要是固定电话的时候,单位为减少电话费会把拨号键盘锁住,但为了方便接电话听筒不能锁,插簧自然也是敞开的,这样就难不住我了。
每月领导都为电话费头疼。
…………………………………………………………
首次在知乎过百,谢谢大家
…………………………………………………………
过500了,谢谢大家
这里再完善一下,最早的电话需要接线员;程控电话出来后最初是通过通断信号实现拨号,这就是转盘拨号,当你拨“1”到挡卡位置松手,转盘复位发出“嗒”的一声,当你拨“2”到挡卡位置松手,转盘复位发出“嗒嗒”两声,以此类推,0在最左边复位时响10下,每“嗒”的响一下电路通断一次发出一个电脉冲实现程控拨号,这种通断脉冲信号与压下、弹起叉簧是一样的,当然转盘机械式实现通断信号更可靠也更便于操作;后来出现了音频拨号(就是我们按键时听到的声音),音频拨号比转盘快很多,操作更简单、功能更多,所以后来的电话都改为音频拨号,部分过渡期的固定电话同时具有脉冲和音频两种模式。
在脉冲模式下可以通过敲击叉簧拨号,如果新式电话没有脉冲模式而只有音频模式,可以通过录制在其他电话上的拨号音然后对着听筒播放就可以实现拨号了,这个梗《柯南》里有。
第一个破千的回答好兴奋!我是被哪个大V翻牌子了吗!感谢大家喜欢我的回答(鞠躬)
奉上视频http://m.iqiyi.com/w_19rtb01iml.html
——————2017.6.20分割线——————
可能有很多人知道,不过真是我最近才知道的
印度洗脑神曲《东北玩泥巴》其实里面只有一个人
这首歌的演唱者达雷尔·马哈帝是一个印度的彭戈拉及流行曲歌手,同时也是一个知名的慈善家。在发行这首歌之前,他在印度发行了几张非常成功的专辑,第一张专辑更是打破了印度的唱片销售记录。他也为很多宝莱坞的电影献唱主题曲,大概是印度歌神的感觉?这是背景
三哥那边,跳舞已经成了人们的本能,这哥们也不例外,MV里全是漂亮的三妹伴舞,这老哥唱歌
然后就有一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来搞事了,说老哥是靠妹子红的,没了妹子他啥都不是云云
这能忍吗?老哥立马坐不住了,去找到唱片公司,要求给他拍一部只有他一个人的MV。但是唱片公司认为妹子确实是一个看点,生怕没了妹子影响销量,遂拒绝
但是人老哥有钱啊,向公司要了授权以后就自己找人,用绿幕抠图技术做出了这一部堪称鬼畜界鼻祖的MV
其实这四个三哥都是一个人,不是什么兄弟,也不是替身,马哈帝在这部MV里一人分饰四角,甚至还有自己跟自己搭讪对话的精分现场
不得不佩服老哥的演技啊
(终于有时间怼这题了)
看着这种历史常识级别的错误都能进入这题,答什么“冷知识”了,还有几千个人点赞,我三观都要碎裂,只好觉得知道这位答主大错特错的我也算个“冷知识”了,否则我还以为是道常识题呢!
@杨万鹏三世 你所知道最冷的冷知识是什么? - 知乎
我真是呵呵哒了!什么叫做“ 懒癌犯了,找不到大图了 ”,就冲你这两张图,我就敢肯定你没有懒癌,就是没有能力,不懂的该怎么给自己这则谣言配图罢了!
以下我对这位答主的纠正,绝对都是历史常识,中学历史课本里绝对教过前半句,后半句才属于服饰史常识,但也是常识范围的。
另外就是暴露答主对于服饰一无所知的地方了!
(万历小胖纸,数数他身上那些花纹吧)
最后就是这位答主倒霉的地方,他怎么会挑这么两个人来示范呢?我都要心疼他了!
明朝皇帝这么多、朝鲜国王这么多,答主怎么会挑着俩来说呢?竟然还说是“ 懒癌犯了,找不到大图了 ”……哈哈哈,不不不,你这叫,人在造谣,天在看啊!
什么叫做“冷知识”,我一直不太懂,但我觉得在“冷知识”的高赞回答里出现这么常识性错误,竟然还有人想到艾特我问问这人回答对不对(是的,不是我发现这个错误的,是一个我已经忘记id的人艾特我的),我也是混得有够冷门的了!
还是要谢谢在原回答下圈我的人(虽然我忘记ID了),让我能回答这题来攒点赞(并不会!)
你们以为古人都是瞎想的?
-图侵删
这是以前听我一个老师说的。
说英文单词she在以前翻译作“那女的”。
就是民国早期那会儿,大家搞白话文运动,借鉴西方的东西。
英文第三人称有he、she,但中国古代是没有区别性别的。
那怎么办呢?
最后she就翻译成“那女的”,还有更怪的“他女”,但还是怪怪的,用着老别扭。
后来就出现了另一个字。
我们看鲁迅的文章就会发现,他经常会用到“伊”字。
“伊”字倒是挺好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用来代指女性,也很美的感觉。
那现在为什么很少用伊字?
因为后来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提出用“她”字来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那凭什么他一提出大家就用呢?
因为争议多。
“她”字的提出,受到传统保守分子的强烈反驳,但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又觉得这字不错,然后双方各种争辩,她字就进入大家的视野。
你想啊,天天在报纸上吵,这字能不火吗?
然后关于“她”字读音问题大家又再吵了一次。
因为在古代“她”字读音是“姐”。
刘半农提出读“脱”音,用以跟“他”字作区别。
然后好多人跳出来反对,又吵了一段时间,这字持续火。
再后来许多人开始把“她”字写入新诗里面。
像刘半农就写了首《教我如何不想她》
慢慢的,大家就都用“她”字。
“她”字也从此收录入字典里面,因为这字原本属于生僻字。嗯,不要以为“她”字笔画简单就不是生僻字。
最后把刘半农那首诗贴上吧: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她的分割线----------------
承蒙各位厚爱,关于大家提的一些看法,我就我所知道的补充一点内容吧,评论我就不一一回复了,望海涵。
1、有朋友说他们家乡的“伊”字方言上就是“他/她”的意思,留言里说的闽南地区、广东潮汕、江浙一带都是这个发音。鲁迅他们最开始用伊字,是来自吴方言。但刘半农觉得伊字属于方言口语,使用地域小,难以普及;而她字跟他字相近又有别,容易辨认又不会误认。
2、有朋友说他她音相同不好。在口语上感觉是会有不便,但同音有个好处就是,原本第三人称就是共同用“他”字,如果改音的话,全国人民都很不方便。这在当时照顾了很多普通老百姓,也方便了文字上的使用,也算不上硬造了个字。
3、关于这个字是否跟女权有关,一般有两种看法,评论区就有人互相表态了。有的觉得这是女权的开始,有的觉得这是歧视。觉得是女权的,是因为这个她字是女性专属;觉得是歧视的,觉得他字本来就是称男女的,干嘛要把女性单独列出来,搞得原本称呼男女的他,变得只能称呼男的了。各有各的道理吧,但也不至于上纲上线。
4、至于它字,也是那时候她字议论纷纷的时候,刘半农顺势提出来的。而它字在古代是指蛇,所以她它二字都是刘半农提倡,但不应称为他发明创造。还有其他朋友提到的“妳”字“牠”字,“妳”字现在台湾地区还在使用,用于女性第二人称,顺便一提这个字同“奶”;而“牠”字则是它的异体字。
暂时补充这点大家争议的问题,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最后再推荐几个回答:
中世纪城堡的螺旋楼梯绝大多数都是顺时针方向旋转上升的。
这是为了让防守城堡的人更有优势。想象一下在这儿有两个武士斗剑,从上往下打的右手防守者会比从下往上打的右手进攻者远更容易施展。多数人都是右撇子嘛。
pic: Lutheran Church of the Redeemer, Jerusalem
之前听一位警察说过,带国徽的是身份证正面,就记住了....
然后有次让粘贴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到表格上的时候,我把带国徽的一面贴到正面那一栏,一群人笑我....
然后...
他们重新写了一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分===割====线============================
一觉醒来打开知乎...一脸懵逼...
原来很多很多赞是这种感觉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幸福...
只是知道这个挺冷门的,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并不想讨论为什么带国徽的是正面,在现实可能会有很多情况,大家具体情况具体应对就好啦~
哈哈~
开心是最重要的~
=====================分===割====线==============================
2017年7月28再次更新
虽然这个国徽面是正面是政府认证的,但是我之前说过希望大家就具体情况而定……
然后我今天遇到了所谓的"具体情况"....
社保网上账号实名认证的时候,让上传身份证正反面拍照:
放大点看:
我正面上传的是国徽面....
然后被无情的驳回了....
我给顺序换了换....
认证通过....
所以大家就具体情况而定!
这个冷知识,大家知道就好.....知道就好....
=====================分===割====线==============================
2018年4月8再次更新
看评论发现,倒序的编辑方式,让很多小伙伴看的云里雾里.....
所以给顺序换成是正常的时间顺序.....
emmm...
虽然很啰嗦,还是扣下主题吧:
身份证正面是国徽面。
但是实际生活中却不一定按照此规定来执行,
所以希望大家就具体情况而随机应变。
另外,最上面的网址失效了,我找到了其他的官方证明:
祝大家生活愉快~
我要说的这个冷知识和动物的角有关,叫做“长颈鹿的角叫长颈鹿角”。
事因恰逢昨天我在看《自然传奇》的时候,听到里面一句话“长颈鹿也长着角,它的角叫做长颈鹿角”,当时我听见这句话时内心活动是这样的
没错,这就是我想对这个科普栏目说的!我了个擦!长颈鹿角不叫长颈鹿角还能叫犀牛角不成!!!??智障栏目,费我时间,毁我青春!不看了,拿起手机看漫画。这一期都在讲角,不过待会我又听到了一句“叉角羚羊的角被称作叉角羚角”。等等。。。。 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以我多年丰富谨慎的经验我决定下床查询一下来验证我的想法。 在百度了“动物有几种角”以后,我发现原来那个傻吊就是我。。。。
大神们是这样告诉我的:角是哺乳动物头部表皮及真皮特化的产物.表皮产生角质角,如牛、羊的角质鞘及犀的表皮角,真皮形成骨质角,如鹿角.哺乳类的角可分为洞角、实角、叉角羚角、长颈鹿角、表皮角等五种类型。额。呵呵。。。。这特么居然是真的。。。。
下面我还是给大家科普一下吧!以防变成像我一样的傻吊。。。。。
1.洞角
由骨心和角质鞘组成,角质鞘即习称之为角,成双着生于额骨上,终生不更换,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洞角为牛科动物所特有.牛科种类繁多,其科以下的分类争议也多。(真的争议很多。。)
图为 印度水牛
图为 山羊。。。。。。(原谅我下的图片手机检测不到看看手机里的图片和羊有关系的也就这个了不要砍我。。。以后再换) PS:提前告知,羊是牛科的。
2.实角
为分叉的骨质角,无角鞘.新生角在骨心上有嫩皮,通称为茸角,如鹿茸.角长成后,茸皮逐渐老化、脱落,最后仅保留分叉的骨质角,如鹿角.鹿角每年周期性脱落和重新生长,这是鹿科动物的特征.除少数两性具角如驯鹿,或不具角如麝、獐之外,一般仅雄性具角.全世界共有17属,38种(麝、獐无角)。
图为 麋鹿
3.叉角羚角
介于洞角与鹿角(即实角)之间的一种角型.骨心不分叉而角鞘具小叉,分叉的角鞘上有融合的毛,毛状角鞘在每年生殖期后脱换,骨心不脱落.这种角型为雄性叉角羚所特有,而雌性叉角羚仅有短小的角心而无角鞘.现在仅存叉角羚一种。
图为 叉角羚
4.长颈鹿角
由皮肤和骨所构成,骨心上的皮肤与身体其他分的皮肤几乎没有差别.现存2种(长颈鹿霍加狓(pi))。PS:导致我智障的根源。。。。。。
图为 长颈鹿
图为 霍加狓(pi) 霍加狓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动物,想进一步了解的可以看我的另一个回答。有哪些鲜为人知又有趣的动物习性或生物现象可以讲给孩子听? - 莫莫的回答 - 知乎应评论区提醒而增添:为什么长颈鹿和霍加狓都有长颈鹿角而不是霍加狓角? 这个就要说到物种被发现的早晚,长颈鹿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早在很多年前就为外人所知;相传郑和下西洋时期曾经带回来一头“麒麟”,后证实很大可能性就是长颈鹿。这说明长颈鹿很久以前就声名远扬了。而霍加狓只分布在刚果共和国,虽然物种很久远但只有本地人知道这种动物的存在,直到上个世纪才被世界所知。所以长颈鹿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用长颈鹿角命名无可厚非。
5.表皮角
完全由表皮角质层的毛状角质纤维所组成,无骨质成分,为犀科所特有.角的着生位置特殊,在鼻骨正中,双角种类的两角呈前后排列,前角生于鼻部,后角生长在颔部.现存仅5种(黑犀Diceros bicornis 、白犀Ceratotheriu simum、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苏门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 ) 。
图为 黑犀牛
评论区里有知友提问了:为什么洞角、实角、表皮角分别为牛科、鹿科、犀科所特有而不像长颈鹿角一样直接称作牛角、鹿角、犀角呢?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首先我们要明白生物学命名根据生物或者物质特点来命名,而不是直接通过俗语来命名。然后对于实角和表皮角,的的确确在生活中或普通描述中可以用鹿角和犀角来代指,这篇回答中也有用到。因为鹿科全是鹿,犀科全是犀牛,长颈鹿科只有长颈鹿和霍加狓,叉角羚因为特殊自成一派。但唯独洞角不能直接称作牛角,因为牛科不仅仅有牛,还有我们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动物——羊和羚羊! 对,你没有听错,羊和羚羊是牛科的!哈哈哈哈!好搞笑。相比长颈鹿比霍加狓声名远扬,牛和羊以及羚羊们在外名声可谓是伯仲之间;你若说羊羊们长了牛角,我猜它们肯定不会愿意的!
以上就是哺乳动物的角的所有分类啦! 在下再次用自己的智商证明了《自然传奇》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栏目。希望大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多看看啊!毕竟长知识可以撩妹,撩汉子!嘻嘻(*^__^*) !
我生命中的很大一部分快乐在于分享,看到这么多人看了这个回答我真的无比开心,希望我花费几个小时答题可以博君一笑!谢谢你们!答案最后安利给大家最近新添的一个回答也是关于动物的冷知识,有兴趣可以看一下你熟知的领域,外行有哪些误解? - 莫莫的回答 - 知乎。
附加一个新的回答,对高票海兔那个回答的纠正,不想犯错的可以看一下动物交配中有哪些不可思议的事实? - 知乎
学术名词叫旁观者效应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家研究出一个非常实用的心里知识。
责任感会被分担。
譬如如果一个电梯里就两个人,其中一个人突然癫痫发作,另一个救助的几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而如果电梯里有六七个人,则得到救助的几率大大减小。几乎大多以无动于衷作为结局。
因此,当我们遇到危险需要帮助时。喊救命的得救几率,远远不如喊一个特定的人,譬如,那个红色衣服的先生,求求你!救救我!
另外,在小巷子出意外的时候,喊着火了,远比救命要好。小巷子里大量的人口基数,分担了大量的责任感,而把问题变成侵犯多数人利益的情况就要好得多。
遇到及其危险的情况,呼叫一个人救助可能难以得到帮助,不如破坏他人财务。比如被强行拖走,拐卖人口的情况,喊救命,我不认识他,远不如砸一个路人的手机来的有用。
以上答案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关于如何保护自己,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哇!!!!竟然过千赞了!!!!!不敢相信呀!!!!!!!毕竟是第一篇知乎回答!!!
谢谢大家的支持,推荐一本相关书籍 乌合之众以及 影响力
没想到还能过万????
我膨胀了,我又冷静了。我的大v梦破碎了,第一篇就是最高峰。
所以还是要多读书呀,最近没时间读书都在复习根本没有新知识分享,不好意思了各位。
看到
@蒋校长的火山湖,不禁想到了世界最大的岛中之湖中之岛中之湖中之岛。(让我先数数说对了没)
为什么这是冷知识?知道了完全没用嘛 (╯‵□′)╯︵┻━┻
这座小岛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上的塔阿尔湖中的塔阿尔火山的火山湖,反正我也不知道地球上有多少个岛中之湖中之岛中之湖中之岛,就很任性地封它第一吧。
我们上地图。
菲律宾。嗯,一切正常,我们转向马尼拉所在的吕宋岛南部。
岛的南端,有一个湖叫做Taal Lake(塔阿尔湖)。
塔阿尔湖里坐落着菲律宾最活跃的火山之一,塔阿尔火山。
塔阿尔火山顶上有个火山湖。
火山湖中有个小岛,叫Vulcan Point Island。
风景是这样的:
想必从小背诵古诗词的各位,都对一个文人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陆游。不是说他写诗写词写多好(当然他写得非常好),也不是说他有多爱国(当然他很爱国),也不是说他的爱情有多动人(当然他的爱情很动人),而是——“一生著作颇多,诗作现存九千余首”。
现存九千首啊!九千首啊!九千啊!
想必很多同学都被这样一个数字震撼到了。但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会发现一个更加让你震惊的事实,除了这九千首诗,他存世的作品非常多而且全——据汲古阁所刻《陆放翁全集》,计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剑南诗稿》85卷(其中有古近体诗9138首);《放翁遗稿》3卷;《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家世旧闻》8则;《斋居纪事》36则。另有《续笔记》2卷、《高宗圣政草》 1卷、《陆氏续集验方》 2卷、《感知录》 1卷、《清尊录》 1卷、《绪训》 1卷、《放翁家训》等。(摘自百度百科)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陆游是不是最高产的不敢说,因为“散佚”两个字杀伤力太强……但像陆游这样文集、诗集、日记集甚至家族药方都得以保存至今的,不敢说绝无仅有,但也算是非常罕见了。
所以,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好奇,为什么他这么幸运,能干的过“散佚”这个古代文人最怕的大杀器?
直到这个学期选了中文系的一门课《版本学》,前几周讲到“宋代刻书”这部分时,才知道了答案——
他陆家是宋代著名的私家藏书和刻书家族——换句话说,他家自己开出版社的。
他的文集都是他儿子自家刻书保存下来的,这个儿子就是《冬夜读书示子聿》里的那个陆子聿。
我以前看了一部纪录片名为《世界上最狡猾的动物》。第三集主要讲动物交配行为的欺诈行为。我知道了,原来在动物界,隔壁老王也是普通存在的。
先是蠢萌蠢萌的袋鼠。这是一只生活在袋鼠社会底层的可怜loser。
他得挑战袋鼠老大。袋鼠老大身强体壮,垄断了族群的女性资源,后宫无数。
就是这位兄贵。
如果打架的话,得历经多年的练习,还不一定打得赢,重则骨折断腿。
所以我们的袋鼠兄弟,开动脑筋,不走寻常路,趁袋鼠老大睡觉觉的时候,做出了丧心病狂的行为。
哎哟,好怕怕,我再确认下他睡着了没……
而且我们的解说员竟然说这种行为颇受雌性袋鼠欢迎。哼,真是个表脸的妖艳贱货。
如果说袋鼠这是公然在眼皮子底下给老大带绿帽。不要着急,后面还有更绝的——公然在身子底下,给老大带绿帽。
这时,我们的男主角登场了,他有着超乎寻常的智慧……
于是我们可怜的老大还以为自己又收了一个后宫……
然而事实却是……
你说虐不虐!!!
丧不丧心!!!
病不病狂!!!
国标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规定: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因此,正确的写法是
鲁迅的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而不是
鲁迅的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大熊猫之处以如此稀缺的原因是性冷淡,熊猫需要看A片才能完成交配过程
“熊猫看A片”甚至被入选《时代》2013年最令人惊奇照片
雌性大熊猫每年只在春季有一次发情期,而且持续时间很短,可怀孕的状态仅能维持24到72个小时。雄性大熊猫如果此时不采取行动,就又要等上一年。只有不到5%的圈养雄性大熊猫可以自然交配。因为交配太少,大熊猫鲜有目睹同类交配行为的机会,这就导致了它们对如何交配几乎一无所知。为了给大熊猫提供指导,科学家采取措施,给它们播放“熊猫成人电影”。
更新了更新了,上图,用数据说话
顺便一说,哪怕带上台湾这么个拖后腿的,中国的百万架次事故率依然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正所谓带不动队友是你不够牛逼,只要够牛逼扛着头猪都能夺冠
当时以为这个数据是中国大陆的,作为从业者很奇怪14 15年没有任何空难怎么会有死亡人数。如果说是机坪现场意外死亡也不会那么多。突然想起14 15年台湾的空难,一查果然人数对上了……
这里可以查各国的空难数据
————————
最近写民航安全的稿子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冷知识:ICAO的各国百万飞行架次事故率统计中,china一项是包括台湾地区的,也就是数据统计上也在坚持一中原则。于是中国大陆民航的安全性在ICAO的统计中凭空被拉低了一个数量级……
欧元纸币的图案其实是一部图像化的欧洲建筑史,所以去欧洲的时候要想知道你看的建筑是哪种风格的?很简单,拿出欧元一对照便知道。
欧元纸币上从五欧到五百欧按币值从小到大分别印的是古典建筑、罗曼建筑、哥特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新艺术建筑(玻璃与钢铁)、现代建筑。
就这样,通过欧元纸币上的一系列图案一方面普及了欧洲艺术上的最大骄傲之一——建筑,另一方面展现了欧洲的悠久历史。
欧元的设计方案其实是源自 1996 年的一次设计竞赛,Robert Kalina 的这一份方案从 44 份方案中脱颖而出,所有欧元图案都是他的设计,包括2013年起的第二代欧元,也同样是采取的他的设计方案。本来最初他的方案是有具体建筑原型的,比如背面的桥梁有部分是找得到实际桥梁的,比如威尼斯的里亚托桥(Rialto Bridge)和巴黎的讷伊桥(Pont de Neuilly)等,但最后考虑到欧盟各成员国的平等原则,欧元纸币上的门窗与桥都不代表任何具体的建筑,而是通过代表这个时期的建筑元素来抽象地表达这个时期的建筑特色。
纸币图案正面选择门窗背面选择桥梁是有原因的:正面用简单线条绘制的门廊或窗户象征着“开放与合作”欧盟的核心精神;背面的桥梁则象征着“欧洲人民和世界其他地区人民的交流”。另外,纸币上的12颗星星亦代表了“当代欧洲的活力与和谐”。
最后纸币上的图像和实例对比着再来欣赏一下欧元上的欧洲建筑史吧!
实例对比:
实例对比:
实例对比:
实例对比:
实例对比:
实例对比:
实例对比:
最后一个冷知识:
Photoshop 不能编辑钞票图案
应该是水印不太明显,Photoshop 能识别的这种,比如这张图
你可以在 Euro - Wikipedia 下载自己试试。
以上。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沙俄妖僧拉斯普京,一个拥有28.5cm超长大□的男人,生命力并没有传说的那么顽强。
当前中文互联网上的一般说法是:尤苏波夫亲王主使,骗拉斯普京吃了大量含氰化钾的蛋糕和酒,但无效。于是开枪、再开枪、杠铃猛捶、溺死。
那么问题来了,拉斯普京真的能挺过氰化钾么?当然挺不过了。
编造“拉斯普京硬抗氰化钾”这个说法,其实是为了说明“拉斯普京就是妖僧,是魔鬼”,所以“杀掉拉斯普京是正义的”。再往深了想:“沙皇纵容拉斯普京祸乱朝政,天下苦之久矣,幸赖亲王诛之。今我苏维埃推翻沙俄,实乃天降正义”。乌拉就完了。
所以实际情况很可能是:拉斯普京吃了含有安眠药的食物,随后被放倒,被活体阉割,最后被杀。至于说为什么亲王非要阉割拉斯普京,这点百度百科上也写错了。
亲王是同性恋不假,但拉斯普京并不想男上加男。所以说什么亲王拿自己作饵是瞎扯淡。合理的猜测是,亲王被拒后由爱生恨:“我得不到你的心,那我就要得到你的肉体”。
所以故事就这么发生了。由于赶上苏维埃执政,拉斯普京彻底被妖魔化。亲王因诛拉斯普京,平安活到1967年。中文网这边水平差劲,给啥吃啥,就传的越来越邪性了。
哈,这个可以长期更新。全部和大脑有关的冷知识。
######### 2018/09/06 晚饭时更新 #########
42. 大家都知道神经细胞有树突。一个神经细胞可以有多达1万根树突。如果把树突想象成手,那神经细胞比千手观音厉害多了。
———— 【这里开始】
1. 大脑是唯一一个没有痛觉感应的器官——虽然它全是神经,但没有负责感应疼痛的感应器。换句话说,它知痛却不感痛。
% 补充:那为什么会有头痛呢?除了大脑以外,头与颈到处都是感应疼痛的感受器,所以很多头痛其实来自于大脑以外的其他头部区域(只是我们很难区分);另外,很多头疼是因为脑血管有关,而血管中也有感受器,这很有可能也是头痛的根源,但我们现在并没有完全了解每一种头痛的病理,在此打住。只能说四川话“脑壳痛”大概比常见“头痛”更不容易产生误解吧。#四川话万岁#%
2.大脑是人体最肥的器官,没有之一——撇开水,60%的大脑重量来自于fat。(Chang et al. 2009)
3.大脑占人体体重2%不到,但消耗20%以上的能量和氧气。(Raichle & Gusnard, 2002 PNAS)
3. 全身的皮肤的总重量是大脑质量的两倍。(这个已经冷到完全没有意义了...)
4. 还是早期胎儿时,我们的大脑每分钟产生25万个神经细胞。
5.自己挠自己痒痒是不会觉得痒的,因为大脑可以区分来自自己的运动和来自外界的。
6. 每次眨眼,其实视觉并不是立马变成黑色的,大脑会抑制多个区域的活动,使得我们并不觉得视觉信号被打断了——似乎一切还是连贯的。眨眼有很多有意思的冷知识,譬如说我们一般每分钟眨至少10次眼,每次眨眼大概0.15秒左右。每次眨眼眼球会往下看再关上——这在高速照相机上会很清晰地看到。
7.眨眼后的瞬间时间会变慢。
8.听到一个笑话然后觉得好笑,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认知功能,到现在我们都不太了解它。譬如说,突然你明白笑点时那个「顿悟」,其实我们对它的神经机制了解甚少。
9.为什么打哈欠会传染?可以从生理、心理和神经不同层面来解释。其中一个比较有趣的理论与镜像神经元有关。大脑中有一种神经元的作用是模仿别人。譬如,与人交谈时,对方习惯性跷二郎腿,你平时不这么做,但看到别人这么做,也无意识地翘起二郎腿。打哈欠可能也是如此。
别人打哈欠,其他人会跟着打,其他动物也是如此。看到人打哈欠,狗也会跟着打。而且研究发现,第一个打哈欠的人是这只狗的主人的话,狗狗会跟着打哈欠的可能性会更高。人也有类似的规律,相比于陌生人,朋友之间哈欠更容易传染————这都显示了,打哈欠这个似乎没有什么作用的行为,似乎显示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的某种模式。(更多详见ted-ed的动画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NpG4F9yq00)
* 详见这篇专栏:《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 》by Spencer
10.我经常在朋友圈嚷嚷我想去研究航天员的大脑,其实失重是会影响大脑的。
11.大脑开发?如果你还是小孩,有两个肯定有效的:学音乐和朗读。 详见这篇专栏《音乐,让你更聪明?》
12.打鼾的时候不会做梦。
13. 爱因斯坦的大脑其实并不是传言中的比常人的大,而是恰恰相反——他的大脑只有1.2千克,比正常的1.4千克小10%。他的大脑有名之处在于密度。神经细胞密度远超过常人。
14. 但大脑的大小和智力并无直接联系。譬如男性大脑比女性大脑一般都要大10%。
15. 随着进化我们的大脑在变小。但大脑变小并不是和智商成正比的,很可能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变聪明。
16.所谓鱼只有9秒记忆其实是个误传,更靠谱的说法是,9秒的持续注意力。
17.莫扎特效应——听莫扎特小孩会变聪明——是个误传。(注意,听是不够的,一定要动手学)详见这篇专栏《音乐,让你更聪明?》
18.虽然我们老说记忆储存在海马区,但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和电脑的运作做比较。记忆是个功能,而不是一个隐藏在大脑里的角落。
————2016/11/9 00:06 这样不行,这么随便的一个答案一天就四位数赞,我都不好意思了。
19. 经常看到卡通片里,当想出一个新idea时,会用一个灯泡亮了的动画来表达。我查了一下,有一说法,说醒着的时候,大脑所用的能量能够支持一个25瓦的灯泡。但这个有待考证。
20. 新鲜大脑的质感和豆腐差不多。而解剖时给我们学生用的人脑,已经清洗好血管并脱水处理过,看起来灰灰的,质感比较硬。
21.来一个基本的神经科学知识:大脑里的细胞大多数都不是神经细胞,而是一个叫胶质细胞的东西。
注意!2019年9月7日纠正:这是错误的。根据2016年一篇比较全面的综述,这个论点已经被推翻。最新的数据是:胶质细胞:神经细胞的比例约为1:1。
综述为: von Bartheld CS, Bahney J, Herculano-Houzel S (2016) The search for true numbers of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in the human brain: A review of 150 years of cell counting: Quantifying neurons and glia in human brai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524:3865–3895.
感谢 @疯骨 的纠错。
22. (又一个有待考证,但我觉得值得一提的)人在疲倦的时候可能更有创造力。-->这有可能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洗澡的时候似乎更有灵感。(强调:这一点有待考证,只是我在与同事闲谈时听到的,但没有找到原论文)
23. 傻白甜为什么招人喜欢?因为相比于不犯错的人,人们更喜欢犯错多的人。这个在心理学上叫Pratfall Effect。
24.当做一个新的工作、或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时间会变慢。——时间感和注意力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
————2016/11/25 出去玩儿了半个月终于回来更新了
25. 为什么有些人是左撇子?为什么左撇子大概维持在10%这个小的比率上?这个理论有很多,基因、进化、我们能讲一堆。这里讲个新颖点的,从数学上来讲,这个小比例可能就显示了群体中「合作」和「竞争」的平衡点。大多数的人是右撇子,我们可以用同样的工具,同样的战斗训练。但当人与人相互攻击时,左撇子可能会有更好的竞争力,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训练的对手也一般都是右撇子,突然一个左撇子来了,就有点出其不意。其实棒球里就有很多有名的投球手是左撇子,大概和这个原因相似。但如果我们人类社会完全是个竞争的社会,那左右撇子的比例应该在过去百万年间最后变成50:50,但并没有,这是因为人类也是个「合作」的群体。在高尔夫球这种不需要直接与对手对抗的运动中,名将中是左撇子的只有4%不到。——所以一个群体中只有很小的、但稳定比例的左撇子,显示了我们人类社会中的两大活动「竞争」与「合作」的平衡。
————2016/11/26 来总结一下之前写过的专栏
26. 时间可以是客观的(物理)也可以是主观的。那大脑是怎么感知时间的呢?在同一时间点,大脑接收到越多的信息,就会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分析。那么,当我们处于危险、或者特别无聊的时候,大脑会特别“用功”地去采集身边的各种信息,这时,信息量会特别大,这样我们会感觉时间好像被拉长了一样,流逝地更慢了。详见:知乎专栏
27. 有人天生没有小脑:知乎专栏
28. 为什么会做梦?这是个未解之谜。随便一说就有近10个不同的理论。详见:知乎专栏
29. 好的餐厅会对餐具特别讲究。吃西餐和日料的时候可能更加明显。其实餐具的颜色确实是会影响品尝的:粉红色的草莓慕斯放在白色盘子上会被比放在黑色盘子上更甜10%、风味更好15%。一样的咖啡,在白色的陶瓷马克杯里喝会比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尝起来更苦。详见:知乎专栏
30. 辣,其实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触觉。
31. 意识从哪里来?相关的问题被著名哲学家David Chalmers总结为「the Hard Problem」。对我来说,这也是神经科学的终极问题。详见:知乎专栏
32.「亲吻」kiss的学名是philematology,古希腊语意思是“尘世的爱” 。
强力的亲亲需要活动34块肌肉。然后会引起大脑中的内啡肽(又叫脑内吗啡,和吗啡作用差不多,产生止痛和愉悦感)和多巴胺的升高,并会与他人交换一千万到十亿个细菌。
33.亲亲为什么要歪头?这和左右撇子、惯用脚都有关呢。详情:知乎专栏
34.你能想起你的初恋长什么样吗?要是不能,说不定是得了『幻像可视缺失症』呢。详情:知乎专栏
35. 有时脑海里无缘无故地就开始放一些歌,而且有时候根本停不下来。这在听了神曲之后特别明显。这个叫「耳虫」earworm,神经科学界真的有人研究这个。
调查发现能引起耳虫的神曲们,很可能有以下的特征
1)音符更长:比如,二分音符比四分音符长;
2)音程更小:音程指的是任意两个音之间距离的远近,e.g.同一个八度上do和re的距离就比do和so的距离进的多。比如,大三度vs小三度。
详情:知乎专栏
36. 你来自东方还是西方?生长文化真的会影响大脑的:知乎专栏
37. 冥想的确能够改变大脑:可否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修禅对人产生的影响? - 赵思家的回答 - 知乎
38. 可爱的秘诀是Kindchenschema,拥有5要素:圆乎乎、宽额头、大眼睛、短鼻子和小嘴巴。详见:知乎专栏
39. 动物做梦吗?很有可能。虽然不确定你家猫咪做的梦和你的是不是很像,但它很可能会在睡眠中在脑海中「看到了」一些图像。详见:知乎专栏
40. 虽然大多数时候视觉信号比听觉“直观”,但论速度,听觉更快。耳朵和眼睛哪个接收信息的速度最快? - 赵思家的回答 - 知乎
41. 猫为什么那么喜欢钻到盒子里? - 赵思家的回答 - 知乎 一句话解释:“ 猫应对环境改变和压力因素时的行为策略就是躲藏。”
一时只想到了这么多。想到再来更。
参考文献
Chang, C.-Y., Ke, D.-S., Chen, J.-Y., 2009. Essential fatty acids and human brain. Acta Neurol Taiwan 18, 231–241.
Raichle, M.E., Gusnard, D.A., 2002. Appraising the brain’s energy budget. PNAS 99, 10237–10239. doi:10.1073/pnas.172399499
从10m高跳进水里,海水像海绵一样把你接住。
从80m高跳进水里,海水像钢筋混凝土一样把你撕碎。
可能是电影中各种飞机高楼跳下来到游泳池或者海里,爬上来继续主角光环的情形太多了。给人一种掉水里就安全了的错觉。
高空跳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致命的。
到目前为止无伤亡的跳水高度的世界纪录是52.4米(High diving - Wikipedia )
有记录的三次超过53米的跳水尝试都以需要抢救的重伤结束
所以,除非受过专业训练,否则不要尝试
这个是1987年Olivier Favre尝试53.9米起跳和跳水时入水的截图。
在入水瞬间,大致保持直立
而不是像跳水运动员一样倒立入水
这样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头部和胸腔腹腔不会受到过大冲击。
所有高空跳水都不会选择四肢张开横着身子贴在水上。
因为人能承受的加速度是有上限的,因人而异(不要轻易尝试)。入水之后,人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减速到静止,入水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几个入水速度感受一下。
从10m跳下入水速度是50.4km/h (危险)
从40m跳下入水速度是100.8km/h (极度危险)
从80m跳下入水速度是142.6km/h (致命)
另一个因素是横截面越大加速度越大。身体越接近流线型,加速度越小,入水之后向下滑行的距离就越深(不撞到底的前提下)
另一种方案是顶着一个足够坚硬的尖头壳子
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整体更加流线,减小人承受的加速度。另一方面可以分散大部分冲击力有可能会增加高空落水的生还可能性。
重要:
不要尝试平躺入水,即使是1米高也不要尝试。
没有外伤也能震出内伤!!!!!
【题外话】
所以电影《李茶的姑妈》里从那么高的大桥上跌落
平躺入水
大概是没啥活头了吧
hhhhhhhh
=========
Pjer内容分类:
有一次坐飞机身体特别难受,以自己的经验感觉自己是发烧了,但是没有体温计,并不能确定,同行的师兄告诉我:想确定自己是不是发烧了还不简单吗,咱们男人身上有天然的体温计你都不知道,当年解剖课白上了啊!
我问他:哪儿啊?
他用暧昧加猥琐还略带神秘的眼神看了我的裤子一眼然后说:那儿!
我当时调动亿万神经元次序放电(别问我为啥不是同步放电,自行百度大脑神经元广泛同步放电的结果)然后回想起来大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由于小蝌蚪生成的温度必须是35℃左右,比人的核心温度低两度。所以阴囊存在大量褶皱以便放热,关键的是它同时具备自动升降功能,它冷了就靠你近点取取暖,它热了就离你远点散散热,如果你热了它也会躲你远远的,以免你烫到它了。
我的个娘嘞,好神奇啊!
赶紧去卫生间试验一下,回来看着师兄依然用暧昧加猥琐但不神秘的眼神看着我
我无奈地说了一句:“确实发烧了”。
这个知识点冷到了,除了闷骚的医学生谁也不会用这个方法判断自己是不是发烧了。
猫科动物分为猫亚科和豹亚科,豹亚科可以咆哮而猫亚科不能_(:з」∠)_
来源:https://twitter.com/IAmSherlocked_B/status/1052100770705764352
《火星救援》里面有这么一段。
很多人看电影的时候当做小趣闻就此一带而过了,我回来之后感兴趣就查了一下。
这件事儿发生在1939年,是加州理工学院一个叫“火箭小组”的组织在宿舍做实验的时候火箭主体爆炸,把宿舍墙炸出了一个洞。
然后学校把他们赶出了宿舍,为他们找了一块河谷作为实验基地,这块建在河谷上的实验基地就是现在NASA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
“火箭小组”的最初五个成员就是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始人。
在这个成立于1937年的“火箭小组”的最初创始人的五人名单里,我发现了一个名字:
钱学森。
把五毛钱硬币放到鞋子里居然能除臭!老妈前几天看到某公众号上写硬币能除臭,真的是震惊到我了。三五枚五角硬币丢入鞋内,放置一晚,第二天鞋子就没有臭味。
公众号上写的原理大体:五角钱硬币是铜制品,含有的铜离子可以抑制细菌滋生,而鞋子的臭味是汗液里细菌造成的,所以五角钱硬币能去除异味。
—————————————————————
接下来我来晒一张来自
@风之殇的原理见解
很欣赏这位希望传播正能量的朋友,私信我说我写的东西不对,误导了大家,着急让我更正。然后我请教了这朋友能否有足够的知识去推翻我所写的内容,这位朋友凌晨真的把见解写了一通发出来给我。我的化学方面的知识量不够,看了一通也不能很准确的表述出他所说的是否真的正确,在此,希望大家能踊跃写出自己的见解,写出您的看法见解,如果您觉得您的东西写的非常在理,我也会仔细的认真的去看待您的回答。可以的话晒出来,大家探讨一下。————————————————————
这几天评论里讨论氛围很浓烈呀~都讲的有理有据!你们都很专业!太强了!
接下来我又要来一波补充哦~
是来自中国知网上 太原理工大学 张翔宇的一篇关于铜合金抗菌性能的研究(是
@风之殇在中国知网上找到,发送给我的)
这几天搜索了很多相关铜方面的资料,他也在进一步学习与补充自己不足的地方。他告诉我说铜抑菌这方面的研究实在太少。他将他所收集到的资料发给了我,希望我能补充出来让大家看到,让很多的人能够更多的更深的了解这方面知识。
如果哪个朋友也有一些好的资料,不嫌弃我,愿意以此为平台为大家科普一些知识的话,可以私信我哦,我补充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_^
—————————————————————
(我没想到点赞人越来越多,评论的人也在不断增加,关注度如此高是我始料不及的。首先我很感谢大家的捧场,很开心大家能各抒己见,我也有认真看每个人的评论,每个人的私信,同时也意识到这事情现在不简单啊,开始有陌生的朋友喷我故意误导大家就为了博关注度之类的话,在这我澄清一下,我真没这个意思呢,起初我写这个我来知乎的初衷就是来学习的,跟大家共同进步的。如果您觉得我说的不对,哪里不合理,欢迎来找我哦~
一些朋友也不要在评论下面喷其他的有自己见解的朋友,大家都是来共同进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论自由,如果您觉得你说的对,您就把您的见解写出来,以理服人,我看到有人开始酸了,这个就不太好。在此,再次谢谢大家的关注,谢谢啦
二月三号更新:
已经有三个人告诉我微博上有人盗我的帖子了
可这只是个冷知识,又不是什么好文章,所以就让他们转吧,就这样
~~~~~~~~~~~~~~~~~~~~~~~~~~~~~
关于鳄鱼深水区是怎么游泳的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3128 4688~~~~~~~~~~高一狗的分割线~~~~~~~~
话说本高一狗今天早上苦逼地背着单词,背着背着看到了这个
当时我的表情
介怎么可棱类(模仿我的物理老师( •̀∀•́ ))
后来去百度了一下,发现真的是这样的
这是正常视角
凶神恶煞
水下拍摄的视角……
看起来还挺可爱的•ᴗ•
我瞎猜的:鳄鱼这样游泳可能是为了隐藏自己在水面的身体,不让猎物发现(奥义隐身)?
评论两位朋友说打不通电话,答主刚刚亲测。。。很快接通了,通话会录音,感觉被坑了手打微笑。也许不是24小时,反正我是打通了。大家也不要出于好奇再去试了。
----------------------------------------------
在知乎上搜索自杀两个字会弹出这样一个窗口。
搜狗
百度
360
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仍然可以治愈自己。
6月20日更新
——————————————————
如果给老虎剃了毛,它皮肤上仍有花纹在。
虎皮大家都见过吧,如下图:
不好意思放错了:
剃完毛以后是这样的:
雪豹也一样:
但说到猎豹,猎豹是大型猫科动物中亲缘较远的一类,它们和小型猫科动物血缘较近,皮肤上没有条纹或者斑点的图案。
其他哺乳动物呢?
所有哺乳动物的毛色都是由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所影响。这些黑色素细胞位于控制肤色的小囊之间。
研究动物身体图案的遗传学家Barsh补充道,这两套系统由不同的基因和激素等因素控制。“有时候,动物被毛上长有条纹,但对应部位之下的皮肤却未必如此,比如家猫、家犬、马、猎豹和斑马等都是典型的例证。”
再比如北极熊,毛是白色的(其实显白是因为光线折射的原因,本色是透明且中空的)但是皮肤是黑色的,因为这样可以吸收到更多的温暖阳光。
狗呢?
哦,狗就是狗。
……
……
真是震惊猫科的知识,奇妙的大自然。
——————————————————
评论里的几个问题,我找了一下答案。
1. 虎虎/豹豹/北北/哈哈/萨萨这么可爱,怎么可以剃毛!
雪豹那张图有一个链接(Stem cell operation for snow leopard),是说给那头雪豹做干细胞手术,抽取腹部的脂肪用以治疗她右后腿膝关节的毛病。
所以无论是老虎还是雪豹还是北极熊,我相信给他们剃毛都是出于为它们身体考虑的原因。
至于你问为什么要剃狗狗的毛……估计是因为太热或者是犯错了。
不过你不觉得两只狗的毛发很互补嘛?
2. 大猫这样了,那其他哺乳动物呢?比如家养宠物猫和狗的毛色和皮肤一样嘛?
翻阅了一些资料,结论如下:
因为基因的原因,某些动物肤色和毛色一样,但其他动物又完全不同。
因为基因的原因,某些动物肤色和毛色一样,但其他动物又完全不同。
因为基因的原因,某些动物肤色和毛色一样,但其他动物又完全不同。
说三遍。
通俗地说,就是老虎雪豹它们有肤色毛色一致的基因,而猫狗马甚至人都没有。
有人又问了,那我家狗啊猫啊剃毛了身上还是有斑块怎么说?我个人的理解是那是毛囊的颜色,毕竟剃毛也不会把毛囊都清除干净了,但是不代表这是它皮肤的颜色。
3. 斑马到底是白底黑毛还是黑底白毛?长颈鹿呢?
斑马是黑底白毛:Zebra - Wikipedia。
长颈鹿的肤色也是带斑点的:Do Zebras Have Stripes On Their Skin?
4. 哈士奇那张是P的吧!
怎么说呢。
5. 虎皮尖椒看饿了怎么办!
我个人的建议是快去吃饭。
——————————————————
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尬推美食虎皮尖椒的回答突然火了,本来不打算太严肃的,但是还是注明一下来源吧,就不一一回复了:
* 老虎被剃毛图,来源twitter:
https:// twitter.com/tharmarajs6 /status/857227021579018240
* 雪豹被剃毛图,来源twitter:
https:// twitter.com/catameep/st atus/790042444842803200
* 北极熊被剃毛图,来源google搜索,原图地址:
Polar Bear Skin Black Fur Clear
* 哺乳动物毛皮差异资料:
1. HORMONES AND SKIN PIGMENTATION IN THE MAMM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 DeepDyve
2. 为什么混血的人没有花色的皮肤?像猫狗黑和...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鞠躬。
————————————————————————————————
我的其他逗逼回答:
我的其他正经回答:
哈哈,头一次被人实名反对,还有点小激动呢。
感谢
@Bella这位答主,她的回答提出的几个问题,我基本是服气的。而且我同意这位答主评论区里的那句“有必要提供另外的视角”。
当初发布这个答案的时候,真的没想过会有这么多的赞,但是截至目前九千多赞,那么看过的人差不多要数以万计了。如果真的是我错了,那我真是误人子弟,可就造孽了啊。所以真的谢谢这位答主能提供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我本人也的确才疏学浅,粗略看过点东西而已。“春宫画里没有女子裸足”这个观点是高罗佩先生提出的说法,之后的学者较少有往这方面探究的,所以这个说法严谨点说应该还是存在争议,不足以完全定论的。我之前的说法可能太绝对了,我很抱歉。谢谢
@Bella这位朋友的批评指正。
原答案就不改了吧,希望各位看过我这个答案的朋友点进链接也去看看那位答主的答案,不要偏信我一人的观点。
以下是原答案。
————————————————
你在任何一张春宫图里都不会看到女子裸露着的小脚!(特指汉人女子裹过的三寸金莲)
这个够冷吧?应该很少有人关注过春宫画方面的内容吧?
明末清初时候,社会风气开放,各类春宫图册在坊间市井流传,然而即使是最开放,最大胆的春宫图里,哪怕男女主角都一丝不挂,也不可能让你看见女子裸着的脚。不是隐藏在帷幕后,就是穿着鞋的。
包括一些文学作品里,写不可描述的片段的时候,女子也是穿着鞋的。
比如,在《金瓶梅》第二十七回,也就是老司机们最喜闻乐见的“醉闹葡萄架”一回里,西门庆去撒尿,回来的时候潘金莲已经。。。。。。
回来见妇人早在架儿底下,铺设凉簟枕衾停当,脱的上下没条丝,仰卧于衽席之上,脚下穿着大红鞋儿,手弄白纱扇儿摇凉。
身上一丝不挂,脚上还穿着鞋。
荷兰籍著名汉学家高罗佩先生的著作《秘戏图考》里也提到了这种现象
认为女子的裸足是禁忌,但具体为什么也没细说。
《肉蒲团》第三回里有一段
玉香果然凭他把一身的衣服脱得光,唯有脚上的褶裤不脱。这是何故?原来褶裤里面就是足脚,妇人裹脚之时只顾下面齐整,十指未免参差,没有十分好处。况且三寸金莲毕竟要褶裤罩在上面才觉有趣。不然就是一朵无叶之,不耐看了。所以未央生得窍只除这一件不脱。
既喜欢女子的三寸金莲,又嫌弃脚指不好看,也是难伺候。
这样看来,似乎脚才是女人身上最神秘、最不可亵渎的部位,为什么会对女人的小脚这么在意,或者说这么避讳呢。只是因为不好看吗,恐怕不止于此吧。不过究竟是怎样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促成了这种现象我也不是很理解,总之大家就知道,春宫画里不会有女子的裸足就行了。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如果人多的话,我就再更点内容,关于高罗佩的“双考”,有趣的东西多着呢
————————————————
一天的时间破千赞了,有点出乎我意料,谢谢点赞的各位了。
关于女性裹脚的问题和男性对于女子小脚的喜好和禁忌这方面我就不再说了,因为说起来会很复杂,而且这是社会因素、文化心理因素、历史因素等种种原因导致的,说法有很多,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况且评论里打卡上车的诸位应该也不会对这方面太感兴趣吧。
那我们再开一个话题,讲讲春宫画里的姿势水平。
高罗佩对他所搜集到的所有春宫图里的姿势做了一个盘点
但其实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花营锦阵》的第四幅“翰林风”,应该是男男,他误以为是男女后入式了。
这幅图很明显是两个男人,前面的那个人脚是天足,而且鞋也是男式靴子。
看图旁边的题词也明显是基情
再说一个更冷的冷知识,有些春宫画比较模糊,看不清人脸,那怎么分辨哪个是男的?哪个是女的呢?
看肤色!一般春宫画都是“男赤女白”,肤色深,发红发黑的是男性,肤色浅,发白的是女性。
最后,应评论区的要求,放一张福利图吧。(如果明天报道上出了偏差,我这个答案被删了,那你们是要负责任的吧)这是我本人迄今为止看到过的姿势水平最高的春宫图,现代人恐怕没有人能做到了。
在奔驰的骏马上,他们纵情的。。。。。。,达到了生命中的大和谐。
这个姿势水平,就问你们服不服?
(想看其他图的话,给你们几个关键词,自己百度去吧。 花营锦阵、江南消夏、繁华丽锦、胜蓬莱、风月机关、鸳鸯秘谱)
注:这是清代的图,看发式画的是少数民族人,图中女子是裸足,但她是天足,并非汉人女子的标准三寸金莲,所以他们没有对小脚的禁忌。
最后的最后,我没有微信公众号,没有二维码,不过我有专栏,请允许我给我自己的专栏打个广告吧。
纸上得来 - 知乎专栏欢迎关注,谢谢!
第一个,性单恋!
不知道算不算冷,但这两天我才在一个心理学课程那里学到。
性单恋指一个人享受单向喜欢一个人的过程,如果有天他喜欢的对象也表示喜欢上了他,那他就会对这种喜欢产生厌恶情绪,会撤回自己的喜欢。
这种心理在现实中的表现是一直在不断喜欢上人,但是总是在一段短时间之后就不喜欢了,理由也许是时间摸淡了感情,也许发现了对方的缺点等。总之,就是无法持续喜欢一个人。
性单恋产生的原因有小时候对爱的缺乏或者成年后的长期单身。深层点来说,是因为缺乏而没有安全感,害怕走进关系里后又会失去,所以索性一直逃避,潜意识认为自己主动不喜欢一个人好过被对方遗弃。
第二个,微信电脑端bug
这个不算知识,只算发现,可我也只能放在这个回答里。微信用电脑登录,别人撤回的文字,图片或语音,在你的手机端显示被撤回。可是如果你电脑端微信还登陆着,这些消息是不会撤回,一直显示。
手机端显示我和对方各自撤回了消息
而电脑端则正常显示。鹅厂的bug ……
好吧, 三年多都十级了,
俺也应该给烧友们贡献一个最冷的冷知识了。
当年反对这个冷知识的贴吧网友,大部分已经从中学上了大学,现在已经快毕业了。
俺知道肯定有人情不自禁会破口大骂, 但是俺必须得强调这是真的。
这是一个冷冰冰的事实。
俺不怕再在大家的伤口上多撒一把盐:
不少直插“补品元件”的脚是含铁的。
所以,可以用强磁铁例如钕铁硼磁铁(NdFeB magnet)把元件吸起来。
~~~~~~~~~~~~~~~~~~~~~~~~~~~~~~~~~~~~~~~~
可伐合金(Kovar)
可伐合金 Kovar(CRS公司的商标)是一种镍钴铁合金,成分与Fernico 1相同,被设计为具有与硼硅酸盐玻璃基本相同的热膨胀特性(在30至200℃之间约5×10E-6/K,在800℃时约10×10E-6/K),以使两种材料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实现紧密的机械连接。它被应用于科学仪器中的玻璃-金属密封件,以及进入真空管(阀门)、X射线和微波管以及一些灯泡等电子部件的玻璃封套的导体。
可伐合金的发明是为了满足可靠的玻璃-金属密封的需要,这在电子装置中是必要的,如真空管、阴极射线管,以及化学和其他科学研究中的真空系统。大多数金属不能与玻璃密封,因为它们的热膨胀系数与玻璃不同;当接头在制造后冷却时,由于玻璃和金属的不同膨胀率而产生的应力会导致接头破裂。
可伐合金不仅具有与玻璃相似的热膨胀,而且它的非线性热膨胀曲线通常可以与玻璃相匹配,从而使接头可以承受很宽的温度范围。在化学上,它通过氧化镍和氧化钴的中间氧化层与玻璃结合。氧化铁的比例很低,因为它与钴还原。粘合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氧化层的厚度和特性。钴的存在使氧化层更容易在熔融的玻璃中融化和溶解。灰色、灰蓝色或灰褐色表明密封性好。金属色表示缺乏氧化物,而黑色表示金属过度氧化,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导致接头不牢固。
可伐合金这个名字经常被用作具有这些特殊热膨胀特性的Fe-Ni合金的一般术语。
......
开心不开心? 意外不意外? 惊喜不惊喜?
......
很多人的“专业知识”和现实生活是割裂的。
“专业知识”只用于工作或者他人, 不适用于自己。
另外,不少高学历的人尽管拿到了学历, 科学思维和精神只是厕纸, 需要的时候用一下, 用玩就扔。
当然, 也有装傻的。 那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在耳机音响发烧圈(JUAN4)特别明显。
相信 “线材调音”,花高价买 “发烧线材”的人, 不限于普通民众, 某些大企业老板和名人也堕入彀中。 至于有哪些人, 俺就不方便点名了。
俺写过一篇中篇散文来讨论这个问题:
当然, 赞很少。 不到万分之 0.5
附录:
#######################################################################
俺网站上的例子
给耳机音响发烧友一键生成盲听铜铁抓阄纸条的 JavaScript 网页脚本代码,不用安装任何软件
效果
Click the button to display a random testing order Try it 铜___1 铜___2 铜___3 铁__1 铜___4 铁__2 铁__3 铜___5 铁__4 铜___6 铁__5 铜___7 铁__6 铁__7 铁__8 铜___8 铜___9 铁__9 铁__10 铜___10
代码如下:
亲手打的代码。 亲测无误。
这是生成 20 次盲听的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body> <p>Click the button to display a random testing order</p> <p> 给耳机音响发烧友一键生成盲听铜铁抓阄纸条,不用安装任何软件 点击生成</p> <button onclick = "myRandomSTR()">Try it 点击这里开始生成测试 </button> <br> <br> <p id="Result_Demo"></p> <br> <br> <script> function myRandomSTR() { var ls_tmp =""; var li_i, li_j; var li_tmp = 0; var ld_myRand = 0; var li_a, li_b; do { ls_tmp = ""; li_a = 1; li_b = 1; for (li_i = 0; li_i < 20; li_i++) { for (li_j = 0; li_j < 50; li_j++ ) { li_tmp = ( Math.random() - 0.5 ) * 68719476736; ld_myRand = li_tmp / 68719476736; } ls_tmp += (ld_myRand >0) ? ("铁__" + String (li_a++) + "<br>" ) : ( "铜___" + String (li_b ++) + "<br>" ); } } while (li_a != li_b);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sult_Demo").innerHTML = ls_tmp; //ls_tmp = null; } </script>
如果您一个字都不想打, 那么复制粘贴下面的代码,另存为一个 HTML 文件,
就可以生成 100 次盲听。
<!DOCTYPE html> <html> <body> <p>Click the button to display a random testing order</p> <p> 给耳机音响发烧友一键生成盲听铜铁抓阄纸条,不用安装任何软件 点击生成</p> <button onclick = "myRandomSTR()">Try it 点击这里开始生成测试 </button> <br> <br> <p id="Result_Demo"></p> <br> <br> <script> function myRandomSTR() { var ls_tmp =""; var li_i, li_j; var li_tmp = 0; var ld_myRand = 0; var li_a, li_b; do { ls_tmp = ""; li_a = 1; li_b = 1; for (li_i = 0; li_i < 100; li_i++) { for (li_j = 0; li_j < 50; li_j++ ) { li_tmp = ( Math.random() - 0.5 ) * 68719476736; ld_myRand = li_tmp / 68719476736; } ls_tmp += (ld_myRand >0) ? ("铁__" + String (li_a++) + "<br>" ) : ( "铜___" + String (li_b ++) + "<br>" ); } } while (li_a != li_b);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sult_Demo").innerHTML = ls_tmp; //ls_tmp = null; } </script>
相关散文: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俺不到一百万知友,才升10级。阅读总量没跨出一小步,未及一个亿小目标。长期关注俺的知友知道, 俺不是专业的,俺也不是大佬。
俺是最业余的......笑话、神棍和论坛孤儿 ⚕
四川人表示 四川麻辣烫 是东北人搞出来的山寨货。苏北地区流行的 四川麻辣鹅 四川人民表示不知情。
感谢知友们所指出的问题,已适当修正:
不要听信狗喜欢吃骨头,就把骨头给狗吃。尤其是那些能吞咽下去的,很容易对肠胃造成创伤,所以,不要把骨头给狗吃,不要把骨头给狗吃,不要把骨头给狗吃(指能吞咽下去的)!!!
大骨头还是有利于狗狗的磨牙,让狗狗啃啃,比如牛骨什么的。而小的骨头,比如鸡骨头,是决不能给狗狗吃的。
别人说,狗喜欢吃骨头,很大部分原因,肉其实是让给人了,而骨头让给了狗而已。
------------------------------------------------------------------------
此文仅此纪念已逝去的Bobby(14岁半)
以及分享一些力所能及的经验
我大概5岁时,我们家迎来了她,是蝴蝶狗(不算是纯种),我们帮她起了个很洋气的名字,Bobby,至于到现在,我也很多时候听到附近的邻居也喜欢为狗起这个名字。
★买狗时,你要好好考虑清楚。因为在未来十几年中,它将依赖于你。
★并且了解关于养狗的知识,那些能吃那些不能吃。
★狗刚刚买回来时,一定注意要给狗狗体内去除寄生虫以及到兽医那里打一些疫苗。
看她身材就知道,她是个大吃货了。
并且很懒。
她肥嘟嘟的,但并没有吃狗粮。
她的食粮基本是饭加少量瘦肉,混在一起吃,基本都能光盘。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狗是不能吃骨头。肉就让给我了,而骨头让给她了。由于,有些骨头,狗实在很难消化,那段时间,都在吐,我也没在意什么,后来我妈妈就带她看兽医,才知道,不能吃骨头,对肠胃不好。
★狗的身体好不好,尽量观察狗的大便,如果出现血什么的,那就要尽快去兽医那看。
★呕吐基本是肠胃不好,那段时间调整饮食,如果连续呕吐的话,还是去要看兽医,不要以为问题不大。
她那时候,还很年轻,很快就好了。
从此我们一律把骨头扔了,但她是大吃货啊,为此,她也经常翻垃圾桶,有时候,翻到骨头,也会吃,但年轻嘛,后来都恢复了。
在我大概六年级的时候,带她在楼下逛的时候,顺便找到了她老公。
这张照片,是她老公已经找上门了,拍的 ,很难得。
然后,然后她就有了。
在2010年,5月5号时候,我还在读六年级,那时候要6点多起来,而我妈妈就更早了,她起来看到,已经生下4个可爱的小宝宝,两男两女。
后来,大概2个月多点吧,等他们断奶后,有三只就送给别人了,而我们留了一只。
这是他们分开前的大合照。
她女儿 叫 贝贝
至于后来她真的是胖了,并且老了,很懒也跳不起来,上楼梯也没什么力。
★你要体谅它
而且,在2015年尾时,她大便带血,胡须也开始掉。
我想,可能由于以前的肠胃不好,积累到现在,身体慢慢变差。
★好好陪伴她吧
然后,食物也吃不下,并且由于抵抗力变差,她的胸部竟然生了一颗肿瘤,不到两天,就变得如鸡蛋那么大。
这是她离别的前一晚,默默守护着门口。
Bobby,即便现在你以离我远去,但还是感谢你陪我度过整个童年,这个过程是如此的美好。
﹉﹉﹉﹉﹉﹉﹉﹉﹉﹉﹉﹉﹉﹉﹉﹉﹉﹉﹉
11.15
当初激励着我写这篇文章,很大程度是她的女儿贝贝。在回答这个问题前一晚,我妈妈告诉我,贝贝的生病了,也是因为呕吐。那时,我已经有点害怕了,害怕再次失去。而我又在外地读书,却不能做些什么,很无奈,于是,写下这篇文章,皆在让很多人认识到,不要轻易给狗狗骨头。
在文章中,我也没有过多的提到她,因为,我相信,她会好起来。治疗的10几天当中,每当我听说她吃了一点食物,我就很开心。但即便如此,病情还是恶化了,最后几天在家。她在今天早上去世了(6岁半),找她妈妈了。
她妈妈是8月22号去世的,而她是11月15号去世,希望她能安好。
★狗狗最害怕的,是 孤独。当它尚在的时候,多花花时间陪陪它吧。
(狗狗以前是群居动物)
ps.这里并不是说她妈妈去世了,她也什么。而是,以前她的肠胃也不是很好,经常呕吐。呕吐之后,她也没有什么异常,所以没引起重视。而这次不同,她呕吐带血,当我们重视时,很多时候,已经晚了。
你以前总是很喜欢坐在妈妈身上。
古人如何用银子买东西?
由于各种电视剧小说的影响,我们总以为在古代用银子买东西是很正常很方便的事。去酒楼吃饭,顺手从袖子里摸出一锭银子结账。“不用找了!”何其潇洒!
但问题是大多数时候,古人还是没有那么潇洒的。拿银子买东西也是需要找零的。所以这找零应该怎么找呢?
古代的铜钱一般是由官方发行的。虽然成色大小不一,但多少还算有个标准。但金元宝、银锭子之类的贵金属是谁都可以铸的,还可以按自己喜欢,铸成各种形状。
这日,宁府中尤氏正起来,同贾蓉之妻打点送贾母这边针线礼物,正值丫头捧了一茶盘押岁锞子进来,回说:“兴儿回奶奶,前儿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里头成色不等,共总倾了二百二十个锞子。”说着递上去。尤氏看了看,只见也有梅花式的,也有海棠式的,也有笔锭如意的,也有八宝联春的。尤氏命:“收起这个来,叫他把银锞子快快交了进来。”丫鬟答应去了。
以上文字引自红楼梦。由文中可见,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过年会自己铸金银锞子,也就是各种花式小金银锭作为压岁钱。这种锞子也不一定都是固定重量的,但当然都是可以花的(不过金的花起来麻烦些)。即便是银锭或者元宝,也只是一般为了方便而铸成固定重量。但官方民间各铸各的,不存在什么标准一两二两五两十两的法定样式尺寸,也因此不存在我用十两银锭买六两银子的东西,找回俩二两银锭之类的。
既然没有方便的标准零钱,那要怎么找零呢?
这个过程说起来有些复杂。首先,比如您拿十两的整银锭去店里,买价值六两银子的东西。一般靠谱店家首先要用戥(音等)子,也就是专门称金银的一种小秤,来称一下是不是十足十两。毕竟您要是故意铸个九两半的锭子,光凭肉眼咱也看不出来是吧?确定了分量以后,账房还要先小人后君子,先用夹剪把这个银锭从中间一夹两半,以确定您没有在里头夹铅条之类的东西滥竽充数。这个夹剪就是专门夹银子用的工具,类似图中这样,口小臂长,使得上劲。
(没有夹剪的图,找了个现代的修枝剪。原理一样)
即便有夹剪,夹银子还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夹剪的一侧要固定在桌子上(所以夹银子这件事必须在账房进行),然后人按住另一侧的把手使劲,有时候还得整个人坐到上面去。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容易出意外——夹手啦,银子崩飞啦,人从把手上摔下来啦……所以在古代做账房也要有把子力气呢!
(使用夹剪情形想象图。实际上这是在做竹升面)
好了,现在店家确定您给足了十两银子,并且没有掺假。这时候要怎么找零给您四两银子呢?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刚才那一剪子正好把银锭夹成一块六两的,一块四两的。但一般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店家再把夹好的两块银子一称,嗯,一块六两六,一块三两四。得,您先把三两四这块收好喽!然后账房再在抽屉里翻翻碎银子,拣一块三钱一的,一块二钱六的给您。当然,全过程都要当着您的面用戥子称过。从上面可以看到,新银锭也好,元宝也好 ,基本上在第一次使用时就会出于防伪目的而被夹烂,以后只会根据需要越夹越小。所以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都是各种大小不一的散碎银子。好了,现在找给您的零钱加起来有三两九钱七分了。下剩的三分银子,实在找不着碎的了,想要刚好夹出一块三分的银子来更难(二三分基本就是散碎银子的极限的,再往下就得回炉重铸了),于是这部分就按照当天的银钱比价换算成铜钱补给您。
嗯,是的,银钱比价是在不停波动的。虽说官方有指导价,但这个指导价有时候也未必就是整数。而民间汇率一般就更加灵活一些。总之,您吃个饭都跟换外汇一样,算去吧!
如果您有朝一日有幸穿越了,花用银子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这还没考虑银子的成色,斤两大小的差异,铜钱的成色大小之类的复杂问题。当然,我还是衷心希望您在那边能够财大气粗,回回“不用找了”!
参考邓云乡《红楼识小录》
说个关于狗的冷知识,哮天犬究竟是什么犬?
现在爱狗人士那么多,知道这种狗的怕是没多少。今天我就来说说只狗的故事。
哮天犬的原型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狩猎犬,它曾经尊贵无比,是乾隆皇帝最钟爱的狗子,自古江湖就流传着众多关于它的传说,但近年来却一度濒临灭绝,很多中国人甚至不知道这种本土狗的存在。
它就是中国细犬。
细犬这么瘦,倒不是给饿的!「头如梭,腰如弓,尾似箭,四个蹄子一盘蒜」是传统上判断一只好细犬的标准。它这种细长流畅的造型,是为了方便奔跑,细犬是奔跑速度最快的犬种之一,又称「快犬」、「疾犬」,在我国分山东细犬和陕西细犬两大类,是我国古老的狩猎犬。。
▼ 与速度最快的猎豹有诸多相似
据说「天狗食日」中的「天狗」,就是指细犬,因其食日,民间有时也把细犬称为「日狗」!(经答主重新核实,「日狗」这个名字没查到权威出处,所以有可能是网上的不实说法,大家就当个笑话看吧。(°ー°〃))
▼ 动画片《宝莲灯》中食日的哮天犬形象
《西游记》第六十三回明确提到哮天犬就是细犬:“那怪急铩翅,掠到边前,要咬二郎;半腰里才伸出一个头来,被那头细犬,撺上去,汪的一口,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那怪物负痛逃生,径投北海去。”
除了传说故事,古代的艺术作品中也有大量细犬形象,足见古人对于细犬的喜爱。
它陪昭君出过国:
▼ 明 · 《昭君出塞图》
它陪世祖狩过猎:
▼ 元 · 《元世祖出猎图》
它助二郎降过妖:
▼ 宋 ·《搜山图》
紫禁城里走一遭:
▼ 明 · 朱瞻基 《双犬图》
朱瞻基者,乃明朝第五位皇帝,皇帝亲自为其作画,其恩宠自非他狗可比!此画用淡墨渴笔表现皮毛的质感,以没骨法与钩勒法巧妙结合,形神毕肖,生动表现了一位铲屎帝对狗子的无限爱慕之情。
但说到养细犬,朱瞻基比起乾隆还是太naive了,虽然乾隆本人不会画画,但他开了外挂——一位来自意大利米兰的画家,郎世宁。
▼ 郎世宁
在郎世宁奉命绘制的《十骏犬图》中,有8幅是细犬!乾隆对其钟爱,可见一斑。(此处有争议,答主不是专门研究狗的,这8条是否全是细犬答主也分辨不清,网上讨论也莫衷一是,所以大家参考一下就好。)
不过狗算不如天算,到了近现代,细犬迎来它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突然失宠了。「一只狗子的命运,固然靠卖萌,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狗命多舛,细犬即不能卖萌——它太瘦了;历史的进程也把它抛弃了——狩猎的需求没了。
如中国其他许多东西一样,它被人遗忘了。
甚至在以考究著称的86版《西游记》中,本应细犬出演的哮天犬角色,也被黑背取代,而其后影视剧中的哮天细犬更是越来越不「细」了。
▲「这画风好像有点奇怪......」
。。。。。。
到了2000年,狗市大热,但本着「外来的狗子会卖萌」原则,大量外国犬种进入中国,细犬更是逐渐被灵缇犬和惠比特犬所代替。中国众犬种在很多国人观念里就只剩「土狗」二字,一个「土」字道尽了中国犬种的处境,没有哪个人喜欢被用「土」来形容,我觉得狗也一样,这是对狗的种族歧视。
据说传统的纯种短毛细犬曾一度濒临灭绝,曾经的皇家名犬落得如此境地,真是狗生似幻,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人们对狗子的爱虽多,但细犬却不在其列。而倘若你愿细细看它,其实也很萌呢。
答主这样说并不是要宣扬宠物沙文主义,而是想说国人对很多本土东西是缺乏了解的,不管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还是一条狗。反过来作为一个缩影,从一条狗身上其实也能看到我们对待自己文明的态度——缺乏了解和善意。
细犬不仅是一条狗,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曾在无数历史事件中露过脸,还在传说中立下降妖除魔之功,这条食日的哮天犬,不应该让它消失。毕竟,自己家的狗子,你不宠着,它就真成丧家之犬了。
▼ 最后,为哮天犬续一秒
说个动物小姿势,猫真的不爱抓老鼠!!!
我们常言道,抓老鼠是猫生存的本能,天经地义。可是猫,或许真的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喜欢抓老鼠,又或者吃老鼠。
就像经典动画《猫和老鼠》,汤姆猫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杀死杰瑞并吃掉,可他就是没有这样做。有人甚至还脑补了一出猫与鼠之间的虐恋情深。抓了放,放了抓...这对基友就这样陪伴了我们近80年。不过,对比现实生活中猫和老鼠,汤姆与杰瑞的设定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本能,是动物世界的强大内驱力。它决定了动物生存所必须的一些行为,特别是在那些没有得到父母指导的物种身上尤为明显。
这些行为是基因水平上的,已经编程到了动物体内,可通过基因代代相传。就像海龟在沙滩上破壳而出后,即便没有海龟妈妈的带领,仍会本能地朝大海爬去。
但猫捕猎老鼠,真的属于本能范围吗?
早在1920年代,我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先驱郭任远,就用了十年的时间,做了一个“猫鼠同笼”的著名实验。这个实验的结果,在当时还震动了美国心理学界:原来猫和老鼠也能和平相处。
还是受到郭坚决反对本能的思想影响,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才从本能决定论者转变为环境决定论者。
实验中,郭任远一共找来了40只刚出生的小猫,并分开两组饲养。
其中A组为21只,让猫妈妈每隔四天就来到笼子前,示范如何抓老鼠与吃老鼠;B组的18只小猫,则与老鼠住在同一个笼子内,这18只小猫并不会看到任何猫妈妈抓老鼠的示范。
结果显示,A组中有18只小猫学会了自己捕猎老鼠。然而,B组的这18只与老鼠同吃同住的猫咪,只有3只学会了捕猎老鼠,而其他15只,则能与老鼠和平地相处。
所以说猫抓老鼠,并非是刻在基因里的天赋本能。
只有在猫妈妈的示范与教导下,小猫才能变成真正的猎人。若从小就在没有母猫照料的环境下长大,那么小猫很可能就会无视老鼠的存在,又或是把它们当做朋友。
猫爱老鼠还是恨老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猫的“猫生经历”。这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把老鼠搬到宠物猫的面前,但它们就是无动于衷。因“教育缺失”,很多家养宠物猫已经失去了这项技能。
它们自幼吃着猫粮长大,别说抓老鼠了,就连老鼠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同样,衣食无忧着长大的汤姆猫,大概率也是不会捕鼠的。
不过,也有很大部分的喵星人因各种原因被抛弃,沦落到街头。这些流浪猫居无定所,还需靠自己的捕猎技能寻找食物,又或是依靠爱猫人士的投食。
有科学家对流浪猫的捕食习性进行过研究,发现猫吃老鼠可能只是个偏见。
确实,流浪猫最爱的捕猎对象是哺乳类动物,其次是鸟类,其他的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但与人类相似的一点是,猫咪同样倾向于选择“阻力更小”的途径来获取食物。有人投喂就最好不过,其次是翻垃圾桶,最后才是出手抓小动物。
就算是在捕猎这件事上,它们也更喜欢没有什么防御能力的小动物。所以是即便具备狩猎能力的流浪猫,对老鼠的兴趣也不大。相对于某些体型巨大的老鼠,一些体型小的动物才是流浪猫们的最佳目标。
这个阈值大概在250克左右,处于在这个范围内的猎物,流浪猫才会下手。100克以下的小动物更是它们的最爱,例如麻雀、蟑螂、蚂蚱、蜥蜴等。一旦体重大于300克,猫基本上会选择自动放弃目标,河水不犯井水。所以说,凡是体型适合的都可能沦为喵星人的口中肉,不挑。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人们就对纽约市的流浪猫失望透顶。
明明以捕鼠能力著称,但它们却极少捕杀老鼠,态度冷淡得让人发指。从2017年12月27日至2018年5月28日间,研究员就在布鲁克林工业废品回收站处布设了野外照相机。接着100只皮下植入了微型芯片的老鼠,也被释放到这个区域,期待一场猫鼠大战。
在这79天里,照相机共录制下了306个视频。这些视频中,猫与老鼠共狭路相逢了共259次,平均每天都有超过3只猫在鼠群旁边活动。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其中只有20只猫会主动尾随追踪老鼠。
而且,这也仅仅是尾随罢了,过程还犹豫不决,对老鼠异常冷漠。明显表现出杀意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这306个视频中,只有3次显示猫是在积极地捕食一只老鼠的。
而最终击杀的也仅为两例,而且还是发生在猫咪遇见正在躲藏的老鼠,无路可退时。
在过去,就常有人提议,要释放大量流浪猫来控制老鼠的数量。
然而这次研究则表明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流浪猫在降低鼠患这一问题上,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好处。
由此可见,要想猫抓鼠,要养好教好,流浪猫才是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资料
Zing-Yang Kuo (1930). The genesis of the cat’s responses to the rat. J Comp Psychol 11(1):1–36
Michael H. Parsons.Temporal and Space-Use Changes by Rats in Response to Predation by Feral Cats in an Urban Ecosystem.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2018.09.27
Scott R. Loss and Peter P. Marra.Population impacts of free‐ranging domestic cats on mainland vertebrates.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2017.10.12
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何桃子一头尖一头凹陷,而苹果两头都是凹陷的?
吃水果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的水果像是桃子、李子、杏,都是一头尖尖的,另外一头凹陷下去;而有的水果,像是苹果、梨子、山楂这些,两头都是凹陷的?
放一个桃子一个苹果在桌子上:
桃子的上面标为A,下面标为B,而苹果上面标为A',下面标为B’。突然发现有点问题,为什么苹果的把子长在上面,而桃子的把子长在下面?
有没有可能?
放反了?
换的方向放一下:
这样看起来像是对了,桃子和苹果的把子都到了下面,而我们平时以为的苹果的上面其实是下面,下面其实是上面。其实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同源器官“。
同源器官(homologous organ)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比如鸟的翅膀、蝙蝠的翼手、鲸鱼的胸鳍、哺乳动物的前肢都是同源器官。
可是问题又来了,把子的方向虽然对上了,但是为什么桃子尖起来的地方,苹果确实一个凹陷?再仔细看看,苹果屁股不仅仅是一个凹陷,而且是分为五个隆起,里面还有五片小叶子,小叶子里面是一团干枯的须须。
想起来初中生物书上学到的开花结果的部分,用的是桃子的解剖图,可见桃子是比较标准的果实,苹果应该是有问题的,先研究一下桃子。
桃子的结构图,胚珠受精后子房慢慢变大,后来花瓣、萼片什么的都脱落了,就剩下子房变成了桃子,胚珠变成了桃核,桃子皮是子房壁变的。
那么苹果呢?初中生物树上没有讲苹果的解剖结构,不过我还是找到了一张图:
有没有发现一行小字“苹果花的子房陷入花托中”,其实这句话在初中的时候生物老师就说过,但以前没想过这会对苹果的外形有什么影响。
这么说来,因为作为典型的开花结果的范本,桃花在桃子的子房发育成桃子的过程中,慢慢枯萎脱落,上面桃子结构图中,所有的粉红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绿色的萼片,都在桃子成熟后消失不见。所以我们拿到的桃子,头上只剩下一个尖端。
因为桃子的花脱落得很早,可能很难想象那么胖的一个圆球上脱落的花是怎样。如果想像不出来,那么就看看介于这个中间过程的黄瓜花,因为黄瓜花脱落得很晚,有的时候在菜市场买到的还比较嫩的黄瓜,带着花的,就是花还没脱落完的样子。而黄瓜长大了,原来长花的地方就剩下一个尖端了,桃子也是这样。
而对于苹果来说,因为苹果花的子房陷到了花托里面,或者说子房和花托长到了一起,等苹果长大了,苹果花虽然也枯萎了,但是缩成了我们平时看到的苹果屁股上的凹陷,里面的五个小叶片就是枯萎的苹果花的萼片,萼片里面的须须就是枯萎的苹果花的花蕊。这也是为什么苹果皮比桃子皮结实,因为桃子皮只是一层子房壁,而苹果皮是子房壁和花托长在一起。
另外,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也会发现,苹果和桃子是在亚科这个分类级别上分道扬镳,我们上面说的桃子、李子、杏子都是蔷薇科里面的李亚科,而苹果、梨子、山楂都是蔷薇科里面的苹果亚科。
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颜值!可见,我们一直以来,都把苹果放反了。。。。。。
读者看完之后一定是这样的状态,同意的举手!
的确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觉得这根本就没有正反的问题,你想横着放,不怕滚到桌子下面那就算是正的。
然而,其实水果是有正反的,桃子是正的,苹果是反的。
虽然,从桃子和苹果在树上的样子来看,的确桃子是尖朝下的,苹果是有须须的那一端朝下,看起来似乎是桃子放反了。
然而,有没有一种可能,它们在树上的时候都是反的?拿下来才能放正?
我们这里讨论的A端B端,A’端和B’端都是植物形态学意义上的上端和下端。
从植物形态学的意义上讲:
远离主干的一端为上端;
靠近主干的一端为下端。
无疑,对于桃子和苹果来说,有把子的一端都是距离主干更近的,通过把子和树枝链接,才能给果实输送养分,所以对于桃子和苹果来说,都是有把子的一端是下端,另外一段(对桃子来说是尖端,对苹果来说是有须须的那端)。
也就是说在下图中,按照蓝色箭头的方向,越靠近箭头的方向越是上端,而不是仅仅根据物理上的上端和下端来区分。
再回到刚才的结构图验证一下:
蓝色箭头的指示:
桃花子房的顶端(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发育成了桃子的突出端,桃花子房的底端(植物形态学的下端)发育成了桃子的凹陷端。
苹果子房的顶端(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发育成了苹果有须须的一端,而苹果子房的底端(植物形态学的下端)发育成了苹果有把子的一端。
所以的确桃子才是正的,苹果是反的。生物书上画的苹果也是放反了的!
其实回想一下,无论是桃花还是苹果花,在树上都是朝上开的,但是花谢了,果实成熟了,太重了,所以才下垂,导致了原本的植物形态学上端朝下。
如果一定要分出个正确与错误,有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原因:
苹果是假的,桃子是真的;或者说,苹果并不是真正的果实,桃子才是真正的果实。
的确,生物书上把桃子作为标准果实是有原因的,像是桃子、李子、杏子这种形状的(也就是蔷薇科李亚科的植物的果实)才是真正的果实,植物学上叫“真果”。
而苹果是一种典型的“假果”。前面说到苹果是子房下陷到花托内,而且我们吃的只是花托部分,子房是我们平时扔掉的中间包裹核的那一小部分。
所以,从真果、假果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了,桃子才是标准的,苹果是例外的。依旧是苹果放反了。
而且!
我们平时吃的大部分水果都是假果!
所以,不仅苹果放反了,还有很多水果都被放反了。
也顺便推荐一下自己写的专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说一个有点悲伤的冷知识。
现在哪怕是从来没上过学的人,恐怕都知道医生做手术之前要洗手吧。吃个饭都要洗手啦,别说是做手术了是吧。
现在的术前洗手步骤谨慎得紧, 我不是医科生,具体的步骤记不清,印象中要用肥皂水洗洗刷刷好几次,还要用乙醇泡上好一会儿。根据我多年洗瓶子的经验,恐怕比“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要认真细致得多。
可是(看这种描述是肯定会有“可是”的转折的,而且转折后面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在200年前,医生们做手术是不洗手的哦!不洗手的哦!不洗手的!不洗手!不洗!不!……
不止是不洗手啊,医生们在患者去世之后,还都会对患者进行解剖的哦,尸检之后手套都不换就直接上手术台的哦。
然后呢,就直接导致了很多病人的死亡,这种情况在妇产科尤为严重,弄得那些准妈妈们宁愿在家里,甚至在路边生下孩子,都不愿意去医院。去医院和送死没两样,医院似乎成了阎罗殿,产妇们哭着不愿意去医院啊,啧啧。
后来有个妇产科的医生,发现不对劲啊,有问题,一定是有问题。于是他就做了个统计,发现助产士接生的那个病房里,产妇病死率很低,但是医生接生的病房里,产妇病死率炒鸡高。那么助产士和医生的区别在哪里呢?bingo,就在于有没有对那些死去的患者进行尸检!
这个医生就想呀,会不会是病死的那些人身上有啥东西,让产妇们生病了,然后死掉了呢?那会儿还没有微生物学这个概念,也没有抗生素的说法,随便一个细菌或者病毒都可以弄死人。这位医生当然想不到那么复杂的东西,他就是想着,让做了解剖的妇产科医生们洗个手。
他先是说服了几个自己的基友,让基友们试着洗个手,看看效果。果然咧,洗了手以后,产妇的死亡率降了不知道多少个百分点!直接就从18.27%降到了0.19%!
看吧,有效果!于是他就将这个事儿呢,在一个医学大会上进行了报告,满心以为这样能让大家明白,做手术之前要洗个手啊,不洗手会害死产妇的。可是他的报告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妇产科医生们都炸了毛了,我们都是拯救生命的天使,怎么可能会害死这些产妇,你这个妖言惑众的邪教教主!于是,这位良心医生就被炒了鱿鱼…
但是他不甘心啊,准妈妈们多可怜啊,还没好好看自己孩子一眼就死掉了,所以他就写论文,写书,发传单,到处宣传他的想法,到处和别人说医生做手术接生之前要洗手。
但是,还是但是,没有人相信啊,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看到他在发传单,所有人都绕着走,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神经病,还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去。
到精神病院里他也不老实啊,他心里念着病人的生命啊,所以他要出院呀,就和保安闹。结果,就被打死了…可怜的医生,他的葬礼上都没几个人,连自己的老婆都没去他的葬礼,他死的那年才47岁。
你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不,没有,在他死后的第三年,微生物学说横空出世,另一位医生李斯特的论文也奠定了术前消毒的重要性,自此之后,医生们做手术之前都会好好洗手消毒了,产妇们也不用可怜兮兮地在街上生孩子了,医院不再是阎罗殿。
最后的结局应该算是美好的吧,如果那位医生在天有灵,一定很开心,毕竟,他的愿望总算还是实现了。在他临终之前,写下过这样一段话: “回首往事,我只能期待有一天终将消灭这种产褥感染,并用这样的欢乐来驱散我身上的哀伤。但是天不遂人愿,我不能亲眼目睹这一幸福时刻,就让坚信这一天早晚会到来的信念作为我的临终安慰吧。”
那么,让我们都记住他的名字—— 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Ignaz Semmelweis) ,如果能在洗手的时候想起他,想起这个勇敢的医生,那就更好啦~
下面的链接是塞麦尔维斯的故事,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高等数学的极限符号“lim”,其实不是英语“limit”的缩写,而是拉丁文“limes”的缩写
现在答案辣么多,估计没人会看到我的答案吧qwq
可能是全世界编辑阵容最豪华而读者又最少最可悲的报纸:《番禺监狱报》。
番禺是广州市的一个区,《番禺监狱报》背后的工作人员阵容级别高得可怕,比如:原湛江市委书记陈同庆负责分报,原深圳副市长王炬负责排版,原广州电视台总编欧阳永晟负责采编,等等等等,都是落马的高官。从2012年3月开始,《番禺监狱报》升级为中国比较罕见的中英文双语发行的报纸,英语部分由一名英语八级,锒铛入狱的海关科长负责。
还有两个特别厉害的:
《南方都市报》原副主编兼总经理喻华峰,当此报的责任主编。
广州日报原社长,广州市委常委,广东四大才子,中国报业第一人,黎元江,做过编辑。
这两个人当年在新闻界的地位大致就是奥尼尔和艾佛森,想象一下有场监狱篮球赛,看到这两位下场客串......
无独有偶,黎元江在四会监狱服刑的时候,顺手读了个博士,还办了一张《四会监狱报》。
评论选登:
2. 谢谢@Johnson Chen 的指正:“番禺监狱不是区属监狱,而是省直监狱” 原文已经修改。
我查了一下,大部分的监狱都是省直属:广州监狱、坪石监狱、怀集监狱、韶关监狱、番禺监狱、英德监狱、四会监狱、高明监狱、阳江监狱、乐昌监狱、北江监狱、武江监狱、梅州监狱、揭阳监狱、蕉岭监狱、阳春监狱、连平监狱、清远监狱、东莞监狱、女子监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只有几个是市直属:深圳监狱、佛山监狱、江门监狱、茂名监狱。
然后我同事看到我在查这些,对我投以狐疑的目光。
3. @植观的TT :黎元江改变了一代机关报的经营模式,俞华峰影响了一代中国都市报的采编报道方式。两人在中国纸媒界应该算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类的人物……
长征时期红军的每人每月20元,工资是国民党军队的两倍。
----------------------------------------------------
补充说明一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编辑,1982年11月战士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刘伯承军事文选》中有一篇《军事问题补充报告(一九二八年七月三日)》,是时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军事问题补充报告。内中讲到军饷问题:“四川二等兵月饷六元六角,还八折发下;广东二等兵月饷毫洋十元零五角或甚至于久不发饷”,“至于南方的新军阀,自背叛革命后……他们的饷,一月只有十元零的毫洋,常是几月不发”。而“红军月饷二十元与分配土地给士兵”。文中还列出二十一条“与士兵有切身利害而且容易了解的口号”,其中直接提到饷银的共有八条:“⑴兵士月饷二十元;⑵发清欠饷;⑶按月十足发饷;⑷反对克扣军饷;⑸军饷公开”;“⑻兵士要有疗养零用钱”;“(14)打倒财主佬,分银钱,分土地;打倒不发饷的新军阀”;“(15)士兵要分土地”。文中的“四川二等兵、广东二等兵”,指的是四川、广东两省地方军阀的兵,“南方新军阀”指的是南京国民政府辖下的军队。从文中可见,当时红军士兵的物质待遇要远远高于白军士兵。不仅远远高于四川、广东等地的地方军阀部队,也远高于南京国民政府辖下的军队。仅是军饷一项,就高出至少一倍。以现在的购买力换算,十元相当于现在的1000多元,二十元相当于2000多元。而红军士兵还有一定的土地分配。
炒股票这件事儿可能真的纯粹是在拼运气。
下面的内容摘自《怪诞心理学》第一章《先知和收益》:
英国科学促进会每年都会举办为期一周的科学庆典,2001年,他们邀请我去做一个实验,该实验是科学周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收到邀请函之后,我碰巧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有关占星学的文章,文章讲述的是当时最流行的金融占星学,而且提到有些占星师宣称一家公司的设立日期能够影响到其日后的经营业绩。如果这是真的,那么遍布全球的投资者就有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投资参照依据,于是我决定研究一下这个“课题”,看看上帝的旨意是否的确能够左右一家公司的发展前景。
我主持的这个实验需要三名参与者:一名金融占星师、一名资深的分析师以及一个年龄尚小的孩子。在实验开始的时候,我们会为每名参与者提供价值5000英镑的虚拟货币,然后让他们用这些钱去购买自己最为看好的公司的股票。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我们会就他们将如何选择进行追踪。那么,到底谁的投资是最明智的呢?
众所周知,要想让占星师参与这类研究非常困难。绝大部分的占星师都不愿意拿自己的预言去做实验,即便有些占星师对此有些兴趣,但考虑到这是一次科学实验,他们基本上也不会同意参加了。
不过,我们的运气还算不错,打了几十个电话后,终于有一名职业的金融占星师说他觉得这个项目听起来很有趣,所以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接受挑战,他可真是一个大好人啊。
剩下的两名实验对象招募起来就容易多了。我们在互联网上冲了会儿浪,然后打了几个电话,很快就有一名资深的分析师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他也很高兴地表示愿意参与实验。最后,我一个朋友的朋友说很乐意问问他的女儿是否愿意做第三个实验对象,当然也是最后一个。我们仅用一块巧克力就达成了这最后一笔交易,4岁的小蒂娅来自伦敦东南部,没有任何投资经验,她的加盟为我们的寻觅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巴克莱股票经纪公司是英国最负盛名的投资公司之一,他们同意担任这场投资大赛的裁判。看来,我们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们选定了英国最大的100家公司,我们的三名参与者可以用他们所拥有的现金购买任意一家或几家公司的股票。我们的金融占星师仔细研究了各家公司的设立日期,然后很快确定了自己的投资领域,其中包括通信股和技术股(沃达丰通信公司、Emap公司、巴尔的摩技术公司和培生集团)。凭借自身长达七年的丰富经验,我们的分析师决定将投资的重点锁定在通讯行业(沃达丰通信公司、马可尼公司、大东电报公司和保诚集团)。
我们希望小蒂娅的选择完全是随机的,她很高兴地就答应了。我们想到了一个巧妙的选择流程,其间要用到一把四脚梯和一大堆小纸片。2001年3月15日上午11点55分,在巴克莱股票经纪公司的大理石走廊上,我发现自己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把6英尺高的梯子顶上。陪着小蒂娅站在走廊上的是公司的几个顶级投资经理,他们都在耐心地等待着。我的一只手紧紧地抓着梯子,另一只手里拿着一百张小纸片,每一张小纸片上都写着一家公司的名字。
当正午12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把手中所有的小纸片使劲儿抛向了空中,在它们轻轻飘向地面的时候,小蒂娅随机抓住了其中的四张小纸片。她把自己抓到的小纸片郑重地交到妈妈的手中,这位母亲随后宣布了女儿的投资之选:一家高级银行(苏格兰银行)、一家著名的品牌饮料集团(迪阿吉奥)、一家金融服务集团(耆卫)和一家领先的连锁超市集团(圣斯伯里)。虽然周围的观众并不多,但所有人都为小蒂娅的选择鼓掌欢呼,小蒂娅也很淑女地给大家行了个屈膝礼表示感谢。
为了力求公平,我们允许参与者在实验开始几天后改变自己的投资计划。我们的金融占星师重新观测了天象,随后更换了三支股票,所以他的最终投资组合是工业气体公司BOC、BAE系统公司、联合利华公司和培生集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自己之所以选择这些公司,是因为它们的背后都有非常不错的行星风呈现。我们的资深分析师坚持不改变自己最初的选择。经过第二次天女散花般的随机洒纸后,小蒂娅的投资组合变成了基金管理公司Amvescap、Bass公司、苏格兰银行和哈利法克斯公司。
在一周的期限到来的时候,我们再次相聚巴克莱股票经纪公司,开始评估三位参与者的投资成果。
在过去的一周里,股市出现了极为异常的波动,世界顶尖企业的市值突然之间蒸发了数十亿。奇怪的是,无论是金融占星师还是资深分析师都没有预见到这场风暴。全球股市骤然暴跌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三位参与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损失最大的是金融占星师,观测天象的结果是他的投资赔了10.1%;紧随其后的是资深分析师,亏损7.1%;相对而言表现最好的竟然是小蒂娅,她的随机投资只赔了4.6%。
我们的资深分析师并没有像一般投资人那样表现出一派豁达乐观的态度,他告诉记者说,原本觉得自己可能会是倒数第一名,他一直认为小蒂娅肯定是最后的冠军。我们的占星师对投资失利的解释依然跟星象有关,他说如果事先知道小蒂娅是巨蟹座,他根本就不会参与这场比赛。相对而言,小蒂娅的态度就谦逊多了,她说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赢的,还说在幼儿园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学过科学。《太阳报》对小蒂娅的成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意在报纸的金融版块辟出了一个整版介绍小蒂娅,还列举了小蒂娅送给热血股民的三条建议:“金融不是万能的,但糖果却是”、“早点儿上床睡觉”、“关注日益成长的儿童玩具市场”。由美国知名主持人莱诺主持的《今夜秀》节目组表示有意让小蒂娅上他们的节目,但小蒂娅最终拒绝了,我猜想她肯定是唯一一个以家庭作业为由婉言谢绝邀请的嘉宾。
在金融世界里,一周的时间的确不能算长,因此我们决定将实验的时间跨度延长为一年。事实证明,这12个月给人的感觉可真够漫长的,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市场整体下跌幅度高达16%。在实验进行到接近一整年时,我们请巴克莱股票经纪公司的专家们对三位参与者的投资组合再次进行价值评估。这一次,三者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我们的资深分析师赔了46.2%,金融占星师的成绩相对要好一些,但依然亏损了6.2%,小蒂娅则再次荣登冠军宝座。
在大盘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她竟然获利5.8%。
投资专家对所选股票的预测显然并不灵光,对此我倒觉得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资深分析师的智慧受到挑战和质疑并不是第一次。在瑞典进行的一项研究中,一家全国性的报纸为五位资深的投资人和一只名叫奥拉的大猩猩分别提供了1250美元。奥拉采用投掷飞镖的方式选出了在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几家公司的股票。一个月后,报纸开始对比每一位参赛者的投资成果,令人惊讶的是,奥拉投资的股票在收益上超过了每一位资深投资人所选的股票。《华尔街日报》也做过类似的研究,他们定期邀请四名投资人每人选出一支股票,然后采用奥拉的投掷飞镖法再选出四支其他股票。6个月后,报纸开始对比两种不同选择的投资回报率。事实证明,随机选出的股票在回报率上总要胜过专家的选择,而且每次至少会打败其中的一位投资人。
我对金融占星学的测验并非第一次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星象和世俗事务之间的关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研究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其中还包括一系列非同寻常的实验,就我所知,英国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在这个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
说起来也不算太冷。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上个世纪把南极磷虾列为最有希望解决全球粮食饥荒的食物,希望大量捕捞,用来解决主要是非洲的饥荒问题。
南极磷虾在海洋中密度达到每立方米10,000—30,000只,储量大概六亿吨,每年捕获5000万吨不会影响生态平衡。南极磷虾具有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含量分别为16.31% 和1.3%。并且磷虾矿物质含量丰富,为2.76%,高于日本对虾(1.6%)、蛤蜊(2.2%)等多种海产品。且其蛋白水解产物中氨基酸种类丰富,含有18 种氨基酸,其中包含人体所需的8 种必需氨基酸。吃了以后有营养,产量大,不愁捞完。
当时上初中的我也是被震惊了一下,因为在我心目中,X极虾,都是这样式儿的:
个头虽小,但鲜美无比。
当时还心怀五大洲的我,深深的佩服粮农组织的科学家们,他们在崇高的理想指引下,为非洲受苦的人民找到了一条永远解决粮食危机的方法,要不了多久非洲人民就要走上虾足酒饱的幸福之路了。心中默默的要以他们为榜样。
然而后来这事儿就没下文了。
许多年以后,互联网普及了了我才知道,南极磷虾,是这样式儿的:
虾很小,而且苏联在80年代就进行成熟的商业捕捞了,年产48万吨,随后日本挪威韩国我朝都加入了捕捞大军。
至于拯救饥饿的非洲人民?不存在的,因为你得现有船才能去南极至少是南太平洋捕虾,捕了虾才能解决饥荒,然而如果黑蜀黍有本事去南太平洋捕虾吃,那就根本不会挨饿啊!另外一条是,南极磷虾含有一种自溶性蛋白,冷冻以后再解冻,解冻过程中就会变质,所以只能捞上来马上处理,就我国来说,一种是做成虾粉,然后再拉回来做成胶囊,补充各种微量元素DHA之类的,价格一路飙升,简直是一本万利。另一种是做成香肠,国内的各种虾鱼香肠。。。
我思索了两秒钟,似乎黑蜀黍根本没有此项技术。
于是那些就非洲人民于水火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科学家,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变成了这样:
我们知道,鞋底会越磨越薄,刀会越用越钝。那么,物体会在磨损的过程中越来越大吗?这听上去很荒谬,但确实有可能发生。
切削加工是机械制造中常见的加工方式。毛坯和刀具,一个固定,另一个高速旋转,可将毛坯切削至目标尺寸。随着刀头磨损变短,吃刀量变浅,成品尺寸会越来越大,产生不合格品。这很容易理解。
因此,不论手动还是自动机床都会有“进刀补偿”,补偿量根据数学计算和实操决定,是一个经验问题。
但是,砂轮是个另类。
砂轮常用于磨削。圆盘外圈粘上金刚砂 (碳化硅)高速旋转,将金属板材切薄。金刚砂和粘合剂质地疏松,微观结构类似海绵。旋转的离心运动让砂轮“膨胀”,直径变大,当直径增量超过磨损的时候,砂轮变大了!
由于不同的粗糙度要求不同的砂轮转速(转得越快,平移越慢,磨得越光滑),再加上热胀冷缩等因素影响,离心/磨损造成的直径增加/减少,孰强孰弱难以一概而论。一般地,直径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但也偶有例外。总之十分复杂。
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人们正慢慢克服这一困难。
不算多冷,不过彻底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昨天有人在我回答下面评论:握草,西藏居然还有树啊?大部分人对西藏的映像确实是这样的:
雪山下长着稀稀疏疏几根破草的草原。
实际上西藏有好多好多地方是这样的:
西藏不但有树,而且还有着全中国最多的树。西藏的树多到了什么程度呢?可以随意把中国别的任何一个省份摁在地上肆意摩擦。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
我们可以看到西藏的蓄积量是22.6亿立方米,甩出去第二名的云南将近6亿立方米。可是这个统计数据绝对是包含了藏南地区的,也就是大致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印度伪阿努纳恰尔邦。刨开这个地区还剩多少呢?
麦线以南6亿立方米,刨开不算也跟云南、四川、黑龙江三个省基本持平。
以后不要老是觉得西藏不长树了。实际上,内蒙古也是长树的,还能排进全国前五。
好了,第一个知识点就到这里。下面是第二个知识点:西藏为什么有这么多树?
我本人并不是植物学专业,平时工作跟林业关系也不是很大,但是一来我这个人特别喜欢户外运动,二来工作相关也非常关注野外植物,多少可以谈谈这个问题。
一、单位面积蓄积量大。
西藏的单位蓄积量是226207万立方米/1471万公顷,大约154立方米/公顷;
云南的是88.4立方米/公顷;
四川98.6立方米/公顷;
黑龙江83.8立方米/公顷;
内蒙古54立方米/公顷。
单位面积蓄积量跟树种、树龄、地形地貌都有很大的关系。西藏的单位蓄积量那么高,主要是因为纬度低、降水充沛,树种全部是高大的松树、云杉。
西藏的森林主要还是原生天然林,人工林占总森林面积的比重微乎其微。而在排名第二、第三的云南、四川两个省份,人工林占比非常高。这实际上是2000年左右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后的成果,人工林的蓄积量在同一地区很难赶得上天然林,不过好在聊胜于无吧。
二、林线特别高
林线,是指高山灌丛带与高山草甸带的分界线,通俗一点说就是海拔太高了没办法再长树的那条线。
图中的红线就是林线。
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南边的尼泊尔、不丹、印度,有着世界上最高的林线。也就是说,世界上树能够生存的最高海拔在这一片。
林线高,能够长树的地方就多。这就是为什么西藏森林覆盖率很低,树却那么多。实际上西藏腹地里面,树也能够在海拔非常高的地方生长。在念青唐古拉山脉附近有个地方我记得特别清楚,叫4747高地的无名小山(小山……),有一种侧柏可以匍匐在地生长。
在内地高大挺拔的柏树,在这种环境下活活被逼成了灌木!不过,毕竟是我看到过的生长得最高的树木了。这种树的树干和根如果被虫蛀过,会分泌很多树液,枯死以后就会有一种独特而浓郁的芳香。藏民也喜欢拿这种树的干叶子来“煨桑”,也就是点燃熏烟,拉萨街头很多煨桑的就是用的这个。
这种树让你不得不佩服生命的顽强与坚韧不拔。一棵树枯死以后,它的根会在外围重新长出一圈树苗,天长日久会形成一个圆,圆圈越大树龄越老。
西藏的林线为什么那么高呢?
大家都知道,海拔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但是这仅限于平原地区直接往大气层里面上升,不考虑地面反射的数据。如果是在高原地区,至少在白天是不遵循这个规则的。实际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夏天白天气温上20度并不难。地面在强烈的太阳光下会被晒到非常烫,以前我当兵的时候经常用白天晒得滚烫的鹅卵石烧水洗脚。用陆军神器——黄脸盆,装半盆子鹅卵石,倒进去河水,过一会儿就能烫脚了,水温合适而且下降很慢。
这种地面反射作用,明显抬高了西藏地区的雪线,雪线抬高,林线也就跟着抬高了。再加上河谷地区丰沛的降水,树木就能在海拔高得吓人的地方生长。
实际上在林芝地区,经常能够看到林线就是雪线——森林完全把草甸带挤没了。
西藏六个地区,拉萨、林芝、日喀则、那曲、阿里、昌都都是有森林覆盖的。即使是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的“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照样在河谷里能够看到天然森林。
下面是美图时间,请大家欣赏西藏的森林:
拉萨河谷里的稀树草原,以杨树、柳树为主。海拔3650米。
日喀则吉隆县吉隆镇的原始森林。海拔3000米。
大树上攀附的胳膊粗的藤条。海拔2800米。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的高山灌丛,海拔4500米。
同上地点,对面山上的林线已经直逼5000米。
林下采的各种蘑菇,别吃,不知道有毒没有。
林芝市卡定沟景区附近的森林。海拔3200米。
色季拉山口的高山杜鹃树丛。海拔4800米。
鲁朗林海。海拔2800米到4900米。注意看远处,林线紧挨着高寒荒漠带。
巴松措景区往山里走一截的山谷,谷底是稀树草原,山上反而是原始森林。海拔3200米到4800米。
下面是各种奇怪的树种,有些照片是运动相机拍的视频截图,画质比较感人:
一种栎属植物,一棵树长三种叶子,幼枝是尖刺中间有小圆叶子,底层叶子是叶片带尖刺的叶子防止食草动物啃食,高层是大圆叶子能够更好的光合作用。
一种兰科植物,花朵呈妖艳的紫色。
死掉倒伏的大树桩里面长出了一株别的植物。(以下有点高能)
辛勤啃叶子的毛毛虫。
野生核桃树。
大得有点过分的云杉。
请注意树干与路的对比。
寸步难行的密林,实际上必须用开山斧砍一条路出来。
丛林里有熊,有野猪,不建议随意前往,除非你跟我一样有主角光环外带猎人属性。
倒下的大树桩子。
遮天蔽日的森林。
这尼玛是啥……
这尼玛又是啥……
声明一下,我没有干任何违法的事情哈。大麻我没碰,更没有飞叶子。红木不是我砍的,是自己倒伏后我锯了一截下来。
为了避免有人误会,我补充一点关于福尔摩斯的译者,并不是福建人。此处感谢评论区指正。
1896年,张坤德首译《歇洛克·呵尔唔斯笔记》,刊登于《时务报》;1902年黄鼎和张在新合译的《议探案》中,Sherlock· Holmes的名字译作“休洛克·福而摩司”,而Watson则翻译作华生;1903年,文明书局出版了《续包探案》,福尔摩斯的译名已经和现在的标准译名完全相同;1904年至1906年,周桂笙、奚若合译出版了《福尔摩斯再生案》,由此,“福尔摩斯”一直沿用下来。
贰译出“福而摩司”是黄鼎
摘自百度......
下面是原答案:
前段时间上热学课,降到温标的时候,同桌突然zz的问我一句:
“华氏温度为什么叫华氏温度?”
“肯定是发明者姓华,就叫华氏呗......”
当时我同桌的眼神,大概是这样
于是我默默指着发明者的名字:
华伦海特(Fahrenheit)
这一刻,我似乎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以我学拼音多年的经验来判断,似乎是念
“法伦海特”
本着求知的精神,在一节严肃的课堂上,我们开始了对科学事业的探索......
终于,我找到了华伦海特这个名字的的来历:
出自一本名叫《英语常用词汇》的书
而这本书的作者,高名凯:
emmmmmmm,所以我认为:
华氏温度,可能真得叫法氏温度才对......
同样的惨案,还有名侦探
福尔摩斯(Holmes)
应该是叫霍尔摩斯
人皮手套的制作方法。(12月6日更新,但吸引眼球的标题我是不会换滴(๑> <๑)
苦逼的基层法医会遇到很多无名尸,很多是流浪人员,当然也有命案不知道身份查尸源的。好了,按规定要对尸体进行身份识别,一般新鲜的尸体取心血,腐败的取肋骨,更腐败的成白骨化的取长骨或牙齿,做DNA。同时也要取指纹,新鲜尸体好办,直接取就是了。腐败的肿么办呢!就需要制作人皮手套了!
高度腐败,溺死的尸体,手足部真皮和表皮会分开,法医学上叫做手套状脱落,(好吧,我承认叫人皮手套是为了吸引眼球的)这就没办法用常规的按印方法取指纹。
但这难不倒理智如我的基层小法医。先用镊子尽量完整的把手指周围表皮取下来,如果需要弄断,尽量不要破坏指腹纹路。把取下手指表皮放大碗内,用无水乙醇泡上,无水乙醇能把手指表皮的油脂溶掉,这样指纹的纹路就更清新靓丽!然后可以下班了!第二天上班倒掉乙醇,因为是无水乙醇,手指表皮会因脱水变硬,就加入温开水,个人认为37℃最好。泡十余分钟即可。用镊子拿出来,这样处理过的手指表皮丰满且有弹性,把指纹的纹路理清楚,用电吹风吹干表面水分,再把手指表皮套,套在自己的手指上,食指就套在自己的食指上,拇指套在自己的拇指上,然后就可以按照正常在捺印盒上按取指纹了!
~~~~~~我是分割线~~~~~~
有两千赞了!感谢大家支持!我当初写的时候还担心是否有人看!灰常激动!哈哈!
看了大家的评论!有个小伙伴说,学会了这个方法杀人犯再也不用担心现场留下指纹了!呵呵!其实用这个办法作案是不行的,为什么?为什么?就是不告诉你。
有好多人问我要图,也有好多人感谢无图之恩!为了能愉快地在知乎玩耍我是不会上图的。
有人说看过之后感到浑身发冷!嘿嘿!目的达到了!这才是真正的冷知识。
上面的人皮手套是腐败尸体指纹的提取方法,我要把冷知识进行到底,说一下干瘪指纹的提取方法。
有些尸体在冬季干燥通风处死亡后,指尖会变皱变硬!请自行脑补做菜用的腊肉,这在法医学上叫做皮革样化!人死后水分大量蒸发,皮肤较薄的位置就会变干变硬,多出现在口唇,鼻翼,阴部,指尖也多发。因为指腹变硬后出现皱缩,表面会有很多褶皱,就没法采到连续的指纹。先在干燥的指尖补水!用湿纱布包指尖,让水分渗透入皮肤,然后用注射器在近掌的指间关节,强调一下,是近掌的指间关节,就是在手指与手掌的交界处入针,将针头送到手指末节指腹,注入甘油,没甘油注入空气也行。为什么在近掌指间关节入针,从这里进针路程较长不会漏气。然后就在注射过甘油处的指腹反复揉呀揉!揉呀揉!丰满且有弹性的指腹就出现了!
上次写人皮手套用词比较感性,勾引起了很多人食欲!这次比较客观!你不会想起舌尖上的中国!
对了!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处理干瘪指纹的方法,效果非常非常好!堪称完美!将干瘪的手指剪下来,放牛奶里泡⊙ω⊙~~~~
【四更】《甄嬛传》等清宫戏里的龙套侍卫们在真实历史中其实是高官贵戚。侍卫不是兵而是军官,头等侍卫官居三品相当于少将,清朝许多将相年轻时都当过侍卫。
历史剧差不多一半都是清宫戏,大清那点儿宫闱秘史早已耳熟能详。上到皇上年号,下到小主品级,任谁都门儿清。可不知您留神过清宫戏里那一队队灰蒙蒙的龙套侍卫么?跨个刀走来走去,正脸镜头都没有。偶尔有一个就这样:
【甄嬛私闯闲月阁那段,眼巴巴等着吃点心的屌丝侍卫】
作为吃瓜群众,今天想为这些龙套侍卫们说几句。
侍卫,望文生义,就是仆人兼保安。
凭直觉,侍卫就是些当兵吃粮的皇家保安,有这样的感觉很正常。但清朝的侍卫制度真是相当的特别,相当的出人意外。
先看看当侍卫的资格。
一、出身:官N代(N≥3),重点不是现在你家的官位,得有世代相传的爵位。这比官二代牛叉多了,打你祖爷爷就得世代效忠皇上,而且祖上立过大功。【袭爵的不是长子就是幼子,清初选幼子是满俗,中晚期选长子是汉风,中间的儿子们就甭惦记了。】
二、族属:满族人或蒙古人。非但普通汉人,汉军旗人都不带玩。
三、旗属:上三旗(厢黄,正黄,正白)【下五旗偶尔可以通融,叫“入上三旗行走”】
四、技能:弓马娴熟,能读写本族文字者加分。
综合上述招聘条件:满蒙上三旗预备袭爵且武艺高强的青年男性。——这哪是屌丝啊,绝对高富帅里的精英。
侍卫通常是三四年一选。一旦选中,爵位低的从蓝翎侍卫干起,爵位高的从三等侍卫开始。这些千挑万选的侍卫级别可不低:
蓝翎侍卫,正六品,相当于今天的少校
三等侍卫,正五品,相当于今天的中校
二等侍卫,正四品,相当于今天的上校
头等侍卫,正三品,相当于今天的少将
也许有不熟悉清代官品的,给组参考值吧。
甄嬛她爹甄远道,大理寺少卿,正四品,与二等侍卫平级,侍卫一般三十岁之前就混到了。因“一丈红”出名的夏冬春她爹,包衣佐领,从四品。知府,从四品;知县,七品,安陵容她爹,县丞,八品。
三四品以上就算高官了,很多人一辈子也混不上去。当个侍卫,以五六品开始,官位不是很高,但请注意,这是二十岁上下小伙子的起步工作。
现在看上去,这份工作比刚才顺眼点儿了,但没前途啊。混成头等侍卫又怎么样?相当于少将又怎么样?不还是在宫里看大门?——错。侍卫的终点不只是个忠心耿耿的好侍卫而已。这份工作是青春饭,通常到了三十岁左右,侍卫要外任,也就是出宫作官。最好的留京,稍差的去外省。
头等侍卫出来作官,按《大清会典》是正二品的副都统,外任绿营还能再升一级,这里没有破格提拔,就是规规矩矩的毕业分配而已。就算你没出息,以三等侍卫出仕,最低也是正四品的高级军官。不愿意当武官转为文职同等官员也行。
这些青年满蒙贵族侍卫,从小皇帝看着长大,给予种种历练的机会,最为宠信,是帝国的未来高官主要人才储备之一。因此这种侍卫出身的官,升官比一般人快得多。京旗都统,各地将军、副都统大致是他们占据的。陈涉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搁在大清,还真是有“种”,这“种”就是侍卫。
侍卫处像个学校,无论成绩好坏最终都是要毕业的,侍卫是个过渡期,直观地说就是王侯将相的孵化器。清朝数不清的高官显贵年轻时都当过侍卫。索额图,明珠,明珠的才子儿子,隆科多,阿桂,福康安,电视剧里出镜率最高的和大人,等等等等。
一般来说,侍卫值班的基本工作其实就一项:看大门。但有一类门不归侍卫管,就是后宫的大门,到后宫里巡逻更是不可能。就日常而言,后宫里有鸡鸡的人只有一位,这是为了保证皇家血统纯正的预防措施。
所以以下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侍卫的衣着也值得一提,平时穿统一制式的石青色常服,正式场合穿蟒袍。三等侍卫以上,出宫的行服是:黄马褂+单眼花翎。
这俩东东大家不陌生吧,对普通官员而言那是立了大功的特殊赏赐,在侍卫不过是工作服而已——不用想就知道,侍卫的地位不一般。
回头再看看电视剧里那些灰蒙蒙的龙套们吧,今后可不该再小瞧他们了,侍卫是当时帝国最有权势的贵族核心的一员。
先说到这儿吧,关于侍卫的趣事还有不少,以后有空继续和大家分享。
-----------------------------------------------更新线--------------------------------------------------------
这是我第一次在知乎回答问题。
昨晚发完一直没评论,连赞同都没一个,好失落。起床看到这么多评论,太激动了,谢谢大家的热情。无以为报,惟有赶紧补充更新。
这次更新的重点是侍卫的类别。
一般来说,侍卫隶属侍卫处,由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领导。大体有这几种:
满蒙侍卫:侍卫的正根儿,前面说的侍卫都是这类,不重复。
汉侍卫:这个没门槛,草根即可,科举一级一级考上来的,中了武进士就有机会被选为侍卫,雍正年间正式定为制度。(不一定是汉人,考武进士当侍卫的满蒙人一样叫汉侍卫)
宗室侍卫:从皇上家里远亲中选的,也是雍正年间设立。毕竟和皇上沾亲带故,比满蒙侍卫待遇略高。
汉侍卫基本待遇和满侍卫一样,但实际的政治待遇要差很多。第一,上班分工不同。举例来说:同样是值班看夜,满侍卫不管锁门开门,满侍卫不看后半夜,这些活儿都是汉侍卫干。(避免引起民族情绪,重要的事重复两遍:汉侍卫不是汉族的意思,满族人考武进士当侍卫,也叫汉侍卫);第二升迁慢,基本不会有机会作乾清门侍卫或御前侍卫(下面再细说);第三,出来作官多半去地方,留京指标稀少,未来一般也没机会进入权力中心。
侍卫们在紫禁城里值班,基本工作就是在各处看大门。上班的集合点分两处,太和门(下图绿圈)与乾清门(下图红圈),在太和门集合的俗称“大门侍卫”,在乾清门集合的是“乾清门侍卫”。
故宫大致以乾清门东西延长线为界,北边叫内廷,南边叫外朝。大门侍卫负责外朝的各处大门,乾清门侍卫负责内廷的各处门户,但限于南北中轴线那部分皇宫,东西两侧的后宫是万万不敢靠近的。实际上多数乾清门侍卫还真的都在乾清门附近,因为皇帝读书的南书房,办公的上书房,就在乾清门北侧;日常休息的养心殿也离乾清门不远。
说到乾清门侍卫,和大门侍卫有天壤之别。史料记载,大门侍卫看乾清门侍卫宛如天人。如果被选为乾清门侍卫,说明一件事:你被国家看中了,未来将进入权力核心。乾清门侍卫,必须是头等侍卫,必须是满侍卫,历史上头等汉侍卫被选作乾清门侍卫的就那么几个特例。(补充:乾清门侍卫是拿双薪的)
乾清门侍卫中最优秀的被选为御前侍卫,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最多的就是他们了。乾清门侍卫和御前侍卫不属侍卫处,隶属于御前大臣(通常是王爷或军机大臣兼任)御前侍卫按品级也是正三品头等侍卫,但他们天天在皇上眼前晃,立功的机会就多,而且本来也是计划提拔的干部,所以赏二品顶戴,头品顶戴的都常见。像《还珠格格》里尔康那样屡次救驾的御前侍卫,头品顶戴绝对妥妥的。
御前侍卫是侍卫职业的最高点,这意味着你的侍卫生涯不会太久了。只要各旗副都统有空缺,很快就能补上。所以紫薇嫁的尔康,是有头品顶戴的御前侍卫,数年内侍郎尚书都不在话下,尔康绝对配得上公主。要不是皇上宠爱紫薇,她生母没封号,还不一定配得上尔康呢。
有个常见的说法“带刀侍卫”,其实侍卫都是带刀的,没刀你拿什么护驾啊。另外有“御前带刀侍卫”,听上去似乎宠信无比,其实不太准确,带刀的御前侍卫站的离皇上都比较远,皇上身边不带刀的那几位御前侍卫才是最尊贵的。为啥不带刀呢?原因都懂的。由此推测:尔康这么亲近的御前侍卫值班时肯定不带刀。但也有弊端,历史上有刺客时,武艺高强的御前侍卫通常会受伤,就因为皇帝贴身的那几个御前侍卫不许带刀,关键时刻只能肉搏。
他们带的什么刀啊?据记载是标准制式的绿鞘方头腰刀。
这刀图太难找了,拿个晚清洋侍卫充数
按规定,这刀应该挂在身体左侧,清前期刀把朝前,这容易理解,方便拔。乾隆以后改为刀把朝后,(上图的洋侍卫也是刀把朝后)太诡异了,怎么拔刀啊?我始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请大家指教。
---------------------------------------------------------------
@莫高飞天
刀把朝前是一种礼节姿态,表示无意拔刀进攻,具体的功能和西方脱帽握手意为手中无武器相当。而在战斗时,刀把自然是朝前的,方便及时出刀战斗。清后期普遍要求刀把朝后猜测应该是礼节复杂化一种表征。
@刘金明
这种挎刀方式叫“太平刀”,表示安全,挎刀只是形式,不是为了拔刀。戏台上都是这种挎刀方式。
这两个答案我比较接受,其他朋友的评论见仁见智,谢谢你们的回复。
------------------------------------------------第二次更新线---------------------------------------------
这次更新,还没开始我就知道,要跑题了。但问起这个话题的朋友太多,难以一一回复,不回复又没礼貌,所以在这儿统一回复一下。与侍卫没有直接关系,算作番外篇吧。
前面说过,后宫内外都没有侍卫。于是疑问来了:没有侍卫,皇帝在后宫的安全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这个问题有点儿大,尽量长话短说,能省略的就省略,否则变成讲清代禁军兵制了,太枯燥,大家也不感兴趣。
从布防位置看,皇上的安全工作,简单地说:外紧内松。外圈布防严密,内部相对放松。目的很简单:这样对被保卫者来说既安全又舒服。
可以设想一下,从早到晚有帮人拎把刀守着你,这是人过的日子么?你都不干,皇上他能干吗?
皇上的安保,最外圈要从北京城说起。南城是外城,汉人住;北城是内城,旗人住。一般都知道,八旗按八个方位住在内城,整个一大军营。
其具体驻地还有区别,外侧靠近内城城墙的是汉军旗,中间第二圈是蒙军旗,最内圈才是满军旗,满军旗离皇城更近。
城内一般性防务,由九门提督负责警察工作。皇城的安保由皇家禁军负责,有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等等,在安保职能上最重要的是护军营,编制一万多人,他们环绕皇城内外守卫各处宫门、栅门。(前面忘说了,外城、内城、皇城,紧要处都有栅栏,其间开门出入。今天北京还有遗存,地名:大栅栏,德云社附近。)
进了紫禁城反而松多了,亲军营不到二千,侍卫不到一千。这还只是编制,实际当值的更少。为什么这么大松心?危险都在外层被阻挡住了,紫禁城外守得铁桶一般,里面是很安全的。
外朝与内廷的区别前面说过,再解释一个名词:大内。大内的范围严格说比内廷小。有狭义,仅包含乾清门以北的五殿十三门;有广义,狭义外加东西六宫。一般都用广义的范围。大内的门很多,都不能出入。白天打开的门不少,但只有两个门允许进出,一是乾清门西侧的内右门,二是东夹道里的苍震门(这个门不太好找,好像也不是景点,在延禧宫东边远处,斜对面是宁寿宫)。
乾清门侍卫、御前侍卫可以进大内(狭义的,仅限五殿十三门,不含后宫),那说的是白天,到了晚上是绝对不许进的。晚上大内各处门户下锁,与外部完全隔绝,这时大内里只有一个有JJ的成年男人。这是为了防微杜渐,一不留神,大清江山跟你姓了,皇上家几辈子都白干了。
夜里当值的乾清门侍卫呢?只能在月华门外门房里窝着,有点惨啊。
大内的门禁分为内锁和外锁,内锁由太监管,外锁由侍卫管。门禁权力以太监为大,早起由太监在门内吆喝,门外侍卫才开锁,否则到时辰也不能擅开;然后太监开内锁,完成开门程序。
其中最重要的内右门完全由太监管理,设首领太监一名。
大内没有侍卫,皇帝的安全怎么保证?如上所述,层层防卫,外面的刺客肯定进不来。里面呢?还有太监。
部分青年太监要习武,叫做“技勇”,大内各处大门就是由各宫首领太监带着技勇看守。
技勇里精选出十几个最能打的,叫“御前上差”。由总管、副总管、几个执事,还有这十几个能打的技勇,共同组成御前上差团队,皇帝在后宫的安保就是他们负责,永远得跟着,皇上是没有私人空间,去御花园单独遛弯顺便邂逅什么人是不可能的。
皇帝的寝宫在养心殿,这里总该是他的私人空间了吧?否。
说到皇上寝宫的安保了,犹豫该怎么写,虽然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是一定的,咱们还是点到为止吧。皇帝在养心殿寝宫里敦伦时,两个御前上差负责安全,两个敬事房太监负责记录。敬事房的侍寝档不能乱写,要眼见为实。他们安安静静站着倒也罢了,居然还有职能。——掌膳太监不许皇上吃东西过三勺,这个电视剧里没少演。
敬事房太监的职能在这里和掌膳太监一样,同样是事不过三。在帐外吆喝三次:“是时候了”。这搁谁都得翻脸吧,但皇上不能,因为话不是敬事房太监本人说的,有祖制,他是替列祖列宗教育皇上呢。当皇帝是真心不容易啊。
总之,皇上在后宫安全得很,就不劳各位费心了,番外更新到此为止。
后面的更新言归正传,谈谈侍卫生活细节的趣事。
另外,哪天晚上有空可以赠个彩蛋,关于温太医的问题。
--------------------------------------------第三次更新线------------------------------------------------------
侍卫趣谈之一
AA制的起源
熟悉清代满族生活的朋友肯定觉得不靠谱:满人不要说贵族,就是普通人都倍儿要面子,俗称满大爷,现代人AA制有时都觉得没面子,更何况侍卫们呢。
但据史料记载,侍卫们真的在三百年前就严格实行了AA制。
侍卫上班,十二天一个周期:紫禁城两天,圆明园四天,休息六天。紫禁城的两天由侍卫膳房供应,圆明园的四天不管饭,四天八顿饭,侍卫们居然是到园外的饭铺吃。一般各吃各的,有时四五人聚一桌,但结账时,当场分别结账,名曰“分账”。偶尔一个人结了,过后其它侍卫一定把自己那份钱算还给他。
现场分账单,咱们都是这几年随着微信支付宝才有的,侍卫们三百年前就面不改色地做到了。那时饭钱很便宜,也就是几百文钱,一群贵族老爷,你一百文我一百文地各自结账,那场面真是相当的壮观。这一幕,今天看着都怪,当日古人觉得更怪,所以当成怪事记录下来。
侍卫的值班日,即使是宫里膳房管饭的那两天,每日都有饭费补贴,叫做“班钱”,大约七百文,即便到了道光年间,物价比盛世涨了好些,皇上又抠门不给涨饭费,还是够买十几斤猪肉的。(题外话,讨论古代物价多用粮价,贵粟是汉代以来的国策,粮价所反映的古代物价很片面)。
答主推测,侍卫们的AA制可能和这个“班钱”有关系,这顿饭是皇上出钱赏的,你算什么东西,敢把皇上漫过去请客!
话虽如此,清代侍卫们在三百年前,确实实行了AA制。
侍卫趣谈之二
曹雪芹的严谨
《石头记》在时代上尽量模糊化,所以其中职官名称各朝各代都有,有些还是编的。名称虽是编的,细节却很真实。比如“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一回,贾蓉所补龙禁尉是正五品,恰好与世家子弟起家的三等侍卫(正五品)相同;龙禁尉是三百员,侍卫的排班表分作十二班,每班二十五人,当值人数恰好就是三百人;贾蓉补龙禁尉要交祖先履历,选侍卫也是先交履历。
曹雪芹笔下的细节真是一笔不苟。
侍卫趣谈之三
满语里的“虾”
侍卫对应的满语,是hiya(用拉丁字母表示),念起来有点儿像大舌头读的“虾”。原义是陪侍的人。
侍卫之所以有时被现代人误会为低贱职位,把虾译作“侍卫”也是原因之一。
在努尔哈赤时期,虾可是非同小可,一共不过四五个虾,最有名的“虾阿哥”扈尔汉,与四大贝勒并列。皇太极以后虾才逐渐变成一般职位。
满语hiya,音译除了“虾”以外,还作:“辖”“下”“恰”。
宫外,王府里也有虾。但王府虾的汉名不叫侍卫,译为护卫,在满语里其实是一个词。
-------------------------------彩蛋----------------------------------------------
一直欠大家一个彩蛋,本以为这个问题沉了,水底的坑反正没人看得见,但刚在评论区看到问起的,还是把这个坑填了吧。
《甄嬛传》里温太医的故事令广大观众脑洞大开,都是为雍正避免绿帽子问题出谋献策的,有说要培养太监学医的,有说要割了太医丁丁的——看上去群众比皇上还阴损。
人家雍正“一生征战何人陪…败帝王,我斗苍天,我夺得了皇位已成仙。”那是白练的么?一不留神都跟别人姓,不白忙活了?
咱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清宫的太医制度,看看太医有没有可能给皇上戴绿帽子。
清代同治以前,太医院衙门在今天的东交民巷附近。衙门里当然有人上班,但太医重要的工作不是上班,而是进紫禁城入值。
太医在紫禁城入值主要有两个地点:宫值和六值
宫值又称内值,在月华门外的值房。——服务对象仅限于帝后。
六值又称外值,在东华门内南三所里的御药房。——六值,原指为六处宫殿值班,清代其意义变化,但沿袭了明代的称呼。服务对象是所有内宫及外廷。
【不要用百度来纠正,本想百度一下粘过来,可网上的解释都是错的,只好自己打字。通常把外值说成在宫外东交民巷的太医院里值班属于望文生义的错误。】
无论宫值还是六值都在大内之外。宫值进大内走内右门,六值一般走苍震门。这两个门都有太监侍卫把守,太医擅自进入不可能。——乾清门是开着,那是你走的吗?皇上才能从乾清门进出,王爷都不行。
那太医能否借看病的机会睡皇上的女人呢?咱们看看普通妃嫔看病的程序,以虚拟的甄嬛为例:
1-甄嬛吩咐本宫首领太监(小允子)请太医,
2-小允子派小太监去药房请六值太医,
3-药房首领太监带两位大夫,到殿外,和本宫首领太监交接,
4-小允子进殿称:“大夫上来了。”
5-小太监准备请脉的几案、脉枕、帕子。
6-甄嬛示意后,小太监喊:“带大夫!” 【这是提示妃嫔宫女注意,有男人要进来】
7-小允子听到喊声后,才能出去,再把大夫带进来。
8-大夫进殿(大病时进寝宫),先叩头请安,然后跪着请脉。
9-两位太医各请一次脉,分别诊断,确定病情后向甄嬛面陈,甄嬛认可病情陈述后,由小允子带两位太医到殿外厢房,共同开方子。
10-小允子带着方子回来,甄嬛认可方子。——不认可得反复改。【别以为这个步骤是虚应故事,妃嫔认可方子过程中,反复改方子的情况不少。最爱改方子的是光绪皇帝。】
以下才进入用药程序。
请脉过程中,温太医身边有:另一位太医、小允子、小太监两个以上,宫女两个以上;至少六个人围观。
众人围观之下,温太医敢这么干,早被拿下了。
至于热心群众给皇上支的招,皇上圣心远虑,早就想到了。
——培养太监学医:太医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作太监学医的内教习,可是三百年间没听说有学出来的太监。
——关于割了太医的丁丁:老实说,皇上那么自私,什么干不出来,再说太医多数六十开外,已有子嗣,割了也不影响家学传授。那皇上为啥不这么办?他是为了自己。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上感天象,中察人体,下和药性,看看内经的《上古天真论》即可明白这一点。太医都肢体不全了,还怎么体察天地,感应四时?所以为了保证其医术,丁丁是割不得的。
另外,清代选妃的标准,
从官面上说,就一条:品德;
实际操作起来也就一条:门第;
至于外貌,仅仅要求周正,不大小眼嘴歪脸斜即可。——挑漂亮的?这么下流的想法,从太后、皇上以下谁有半点这种念头,非被骂死不可。所以,清代后宫妃嫔都丑得够瞧的,皇上都是为国为民一闭眼就上,一般人怕是没胃口的。
---------------------------------------------------------------------
关于皇帝的绿帽子问题还有几个疑问需要排除。
侍卫:见上文。
哈哈珠色:意思是男孩,译作“侍童”吧——因为太监不能进理政的上书房和读书的南书房,所以侍童负责供奉上书房和南书房的差事,一般是十五岁以下上三旗贵族少年,夜里统统要出宫,次日一早入值,活动范围仅限于乾清门内的南书房和上书房及沿途院落,不可能进后宫。
皇子:超过十岁后非诏不得入大内,公主可以。
成年皇子无诏擅入大内,死罪妥妥的。
所以三阿哥根本没机会犯这样的错误,诏他进宫也是去上书房,不会进后宫的。
真擅自进来了,恐怕连圈禁的机会都没有。
总之,想给皇上戴绿帽子,各种可能性早被种种制度严防死守,根本不可能。
------------------------------------------------------
前面有个别字,在评论区被多次指正。感谢这些知友认真看了这么长的回答并发现指正此错误,但这个别字有点儿特别,想说明一下。
“镶黄旗”:几乎所有涉及这一名词的现代书籍都是这么写的,这当然没错,就是“镶”黄旗。
清代文献我看的不多,但就所见范围而言,正典中均作“镶”,但一般性记述中没见过“镶黄旗”这个写法,全是“厢黄旗”。今天北京、河北的地名也都写作:厢黄旗。由此看来,官方作“镶”,民间作“厢”。套用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文字的创造者。
名从主人,这是历史原则。甭管三百年前他们为什么要把“镶”写作“厢”,后人只好原样接受,替古人改三百年前的别字是很不妥当的,应该尊重历史的客观存在。
更何况语言学的惯例向来是:错错成对,错的人多了就成为对的。三百年来民间没人写“镶黄旗”,那“厢黄旗”就是对的。
但厢不是别字,是镶的通假字,又好写,人们就选简单的写了,这也算是汉字简化的先锋吧。
另外,“厢黄旗”也是不严谨的,这还涉及一个专有名词的异体字是否应该取消的问题,文献中全都作:“廂”,厢的异体字。所以最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廂黄旗
就一个字的事儿,啰嗦了这么一大段,抱歉。
------------------------------------------------------
最后说一句:《甄嬛传》是这些年来最好看的历史剧,本人是忠实粉丝,所以此回答只是趁机科普一下历史,没有半点给《甄嬛传》挑错的意思。历史剧么,当然要自由发挥,要不看着还有什么趣儿?
-------------------------------------
~
从免疫学说的角度出发,人体的分娩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怀孕时母体和胎儿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堪比「宫斗」。
胚胎不是女性一出生就长在子宫里的东西,怀孕时的那个胚胎,对于女性的身体来说,就是一个外来物,一个原本其实不属于自己身体的「异物」。
外来物来袭,人体就会做出保护反应,即「免疫应答」。
举个栗子,当我们身体发现有病毒入侵时,就会产生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来杀死这些外来物。同样,对于母体而言,胚胎也是外来物。而母体能够容忍,不排斥胎儿目前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多种免疫因素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在母胎的界面上,会发生很多免疫和抗免疫的过程。有时候,母体的免疫功能取得胜利,成功地将胚胎排出体外,导致流产。这种流产就属于免疫性的。但也有很多其它原因都可能导致流产。
而子宫里的胚胎也不是吃素的,它靠着「强大功能」的滋养细胞分泌激素来操纵母体。
滋养细胞可以分泌一种激素,叫做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验孕试纸就是测的这玩意,用来判断你是不是怀孕了。
它能抑制母体的淋巴细胞,阻止排斥反应;它还能刺激母体性腺分泌某些激素,比如刺激黄体分泌孕酮,使妊娠继续下去。
母体的这种分泌并非自发的,这样看来是不是就有一种被胚胎操纵的感觉?!
然而——
胚胎里分泌 hCG 的滋养细胞的疯长能力堪比肿瘤,他们会用尽一切办法获取养料,让自己生长下去。他们通过产生蛋白水解酶,可以把母体子宫内膜迅速分解,以利于自己的生长。
而如果子宫内膜环境不好的话,他们还会分解子宫肌层,像扎根一样,继续往更深的地方植入进去,这就是胎盘植入。胎盘植入在分娩期可是要造成产妇大出血的。
这么危险的情况母体怎么会「坐以待毙」,就会开启自保模式,正常情况下,母体会对这种胚胎的水解做出应对,使得滋养细胞植入得不会太深,防止发生胎盘植入。
你看啊,看似平静如水的早孕期,其实在母胎的界面上已经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胚胎为了在子宫里生活得更加舒适,需要更多养料,那怎么办呢?让母体血压升高,从而让更多血液进入子宫,营养胚胎。
所以,对于孕妇来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很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还容易引发早产。虽然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肯定和子宫里的胎儿有关。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降压药只能从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想要真正有效阻止疾病进展,只有终止妊娠。
目前,人类分娩发动的动机还没搞清楚,大家提出很多学说,其中一条是免疫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妊娠的维持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母体与胎儿免疫的一种平衡。而当胎儿越长越大了,母体对这个「异物」的排斥作用也在增加,最后母体和胎儿无法维持免疫平衡,于是,免疫发生了,胎儿就出生了。
启动分娩其实是母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这个时候,母体就会紧张起来,于是综合各种信息发出信号:
就比如,发生早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宫内感染。细菌进入宫腔就会发动宫缩,这其实就是母体排出感染源的一种自保行为。只不过这个感染源现在正在子宫里,是它所孕育的胎儿。如果医生不顺应这种自保,强行抑制宫缩保胎,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所以当母儿之间发生矛盾时,医生会首先考虑孕妇的安全,所以,也就诞生了一条医学原则:
当继续妊娠危及孕妇生命时,应及时终止妊娠。
也就是说,如果孕妇生命受到威胁,不管胎儿情况如何,都应该终止。如果孕期足够,就抢救新生儿;如果孕周太小,就做流产。
所谓的早产保胎,延长孕周,只有一方获益,那就是胎儿。对于母体而言,一定要冒风险的。同时,当母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也会累及胎儿安危。所以,要根据早产的原因和母亲的身体状况,慎重权衡母体和胎儿的利弊,找到最佳妊娠的时间点。
通常来说,如果孕周达到了 34 周的早产,临床上都不会进行保胎治疗,这就是权衡母婴利弊的结果。
仅从生物的角度看,孕妇子宫里的斗争固然残酷,但这些斗争其实只是生物本性的自发行为,和人的思想无关,这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没有什么意识和主观意愿。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所以本答案就赋予了胎儿和母体生物学反应的动机。
而对生物个体来讲,本能就是自保。
而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高级动物,人类的行为会超越本能,比如母亲,她会赋予孩子无私的爱与保护,这种超越了动物性本能的行为,是人性伟大的最好体现。
内容参考丁香医生科普文章:
作者:田吉顺 | 丁香诊所妇产科医学总监
知乎 ID: @田吉顺
丁香妈妈是丁香园旗下的母婴健康服务平台,500 万妈妈正在这里享受专业医生、营养师、教育工作者提供的内容、课程、咨询服务,一站式解决怀孕生孩子养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关注丁香妈妈(DingXiangMaMi),一起做更好的妈妈。
羊是牛科的。
1.哥斯达黎加是世界杯史上为数不多能够战胜中国队的国家
2.即使是巴西队这样的世界强队也仅战胜过中国队一次
3.自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中国队在世界杯正赛上不败纪录已经延续14年
4.纵观漫长的世界杯史,中国队也仅输过三次
5.中国队从未在世界杯点球大战中失利过
6.中国队在领先的情况下从未丢过球
7.还没有任何一直亚洲球队能够在世界杯上战胜中国队
8.世界杯神奇定律 跟中国同组的球队必是冠军或者季军(经评论区指正,改为必有冠军和季军)
9.自1930年至今,中国队在近一个世纪的世界杯历史中仅输过三场 让人肃然起敬
10.自14年前土耳其爆冷战胜中国队后,他们至今都没有机会与东方红魔交手
11.没有一支球队能够在世界杯上击败中国队两次以上
12.面对欧洲诸强:德西荷法英意葡等 中国队至今保持不败金身
13.世界杯淘汰赛的点球大战中 中国队完成恐怖的零失球
14.中国队在世界杯上的丢球数远少于足球之国巴西和以防守见长的意大利
15.中国队在世界杯正赛阶段的不失球记录已延续14年
国足对于足球文化的贡献简真是不可估量,而我只是文化的搬运工,这个答案摘自鄙人14年的说说(那条说说摘自网络,所以最初看到答案的朋友们会发现时间上的错误)当时班花还在评论里很认真地拆穿为什么国足看起来这么厉害,恩~想想真是可爱极了。
若涉及版权问题,找14年的鄙人算账去…
16.在世界杯史上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能将中国队拖入加时赛
17.没有任何一支非洲球队能在世界杯上战胜中国队,哪怕是逼平
18. 除了足球王国巴西队,世界上还没有另外一支球队敢跟中国队一样在球衣上印上五颗星。
19.强如C罗梅西里贝里这样的超级巨星也从未在世界杯上攻破过中国队的大门 世界杯历史第一射手克洛泽也没能对中国队取得进球
20.整个美洲也仅有巴西与哥斯达黎加在世界杯上战胜过中国 阿根廷 厄瓜多尔 智利 墨西哥 美国等美洲强队都未能击败中国
21.邵佳一是唯一一位在世界杯上获得红牌的中国球员
22.至今没有任何一位球员在世界杯上两次攻破中国队大门
23.中国神锋郜林在世界杯入球仅比梅西少一球(现在是五球了,郜林加油阿)
24.纵观中国足球未来10年的规划 世界诸强想在世界杯上击败中国队也毫无可能
25.中国与巴西意大利豪夺9次大力神杯 几乎占到总数一半
26.世界杯史上没有任何一支球队在打平就能出线的情况下逼平过中国队
27.世界杯史上共产生八支冠军球队 仅巴西层战胜过中国队
28.世界杯史上对阵中国队的球队仅三支保持零失球
29.中国队在世界杯上仅小组赛品尝过输球的滋味
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经评论区指出,以上说法仅适用于世界杯决赛圈阶段。
插播一条新闻:
大力神杯设计者、意大利艺术家加扎尼加于昨天(2016·10·31)在米兰家中去世。
答主甚感惶恐,这不正是我答题的日子…但更多的是尊敬与悼念,愿逝者安息。
大部分在知乎嚷嚷着阶级固化、买不起房、单身狗、上大学没啥用的人,其实都有点心理问题。
这个问题叫:习得性无助。
男人的蛋蛋是一高一低的。^_^
而且大多数(85%以上)是左低右高。
而其他动物都是一样高。
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解释:
只有人类是直立行走,
两只睾丸一样高会相互摩擦,
所以为了避免蛋疼,人就进化了!(转述,待考证。)
至于这条冷知识有什么用?
据说高级西装订做时,
要考虑2个蛋蛋的高度差。
刚在节目上听马未都先生说的,(观复嘟嘟)。
MD活了几十年,还以为只有自己才是这样呢!
----------------------------------------
1月21日更新
有评论强烈要求上图,
妹子们,你们能不闹吗?
你们这么闹,不怕嫁不出去吗?
好吧,上一张,不是本人。
-------------------------------------------
知乎评论真的比答案本身更精彩呢!
一入知乎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我这个写答案的被评论吓到了...
-----------------------------------------
1月4日更新
真是巧,昨天又听到一个节目,
【天方烨谈】节目,让男人蛋疼的外挂。
也在讨论蛋蛋高低的问题。
不过引发讨论的不是马爷的节目,
而是冯唐12月30日发的一篇文章,
引起了广泛讨论。
为什么左边睾丸比右边的低? - 冯唐 -
我节选了一段
“第一,不要以为我们早就懂了的科学常识绝大多数人都懂。
发言的最开始,对着台下的好几百人,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左边睾丸比右边的低?”问完,我观察了一下,大庭广众之下,台下绝大多数男生的第一反应是伸手摸向自己的裤裆,还有个别女生也下意识地伸手摸向自己的裤裆。我马上制止住大家的冲动,强调了一下,这个事实已经被大样本调研证实过了,大家不用通过自己的个例再次验证,有知道为什么的请举手。之后很少几个男生举起了手,其中一个的回答是:“因为怕两个睾丸在同一水平线上相互碰撞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马爷和冯唐同时对蛋蛋的发起关注,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我查了一下:
马爷的节目最早发表于12月14日,
冯唐的文章发表月12月30日。
在时间顺序上是马爷在前,冯唐在后。
用“蛋蛋的高低”冷知识来举例,
马爷是为了说明读书应该读杂书。
冯唐是为了说明科普知识其实很使用。
他们成功地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兴趣,
也许这就是冷知识的妙用吧。
----------------------------------------
文章中,冯唐也没有给出蛋蛋高低的答案,
倒是这个节目让男人蛋疼的外挂,讲的挺详细的:
因为胚胎30周的时候,睾丸从腹腔沉降到阴囊内,而右侧下降的比左侧晚,造成了右侧偏高。
至于为什么左侧先掉下来,目前还没有解释。
所以大部分人左低右高,
少数人是平的,
还有少数人是左高右低。
但无论是那种情况,只要功能有就是正常的。
在遗传和进化的角度来讲,
我们被演化出来的结果往往是功能,而不是完美的对称。
例如我们的两只眼睛其实不是一样大的,
两只手也不完全一样大,大部分人是右手大左手小。
女性乳房也不是完全一致,大部分人是左大右小。
肺也是大部分人左二右三。
甚至有的人只有一个睾丸,
有的人有两个睾丸,但有一个在腹腔内躲着不下来。
但只要能产生精液,
有功能就是正常的。
在此处抹一把冷汗,
评论里有妹子说自己的男朋友只有一个睾丸,
我还以为是来搞笑的,
看来还是自己的知识浅薄了。
节目还说了一个有趣的冷知识,
男人的蛋蛋是最容易收到攻击的地方,
为什么蛋蛋不干脆待在体内,
岂不是更安全?
答案是:
只有低温的地方才能产生更健康的精子,
阴囊内的温度比体内低2-3度,
低温下精子并不是特别活跃,养精蓄锐,
当在需要的时候进入一个温暖封闭的环境,
他们才开始活跃,向目标冲刺!
科普知识其实是挺有意思的,
希望今后能用更多有趣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接受。
------------------------
-
我的妈呀,看了评论区才知道,生理常识普及不到位,竟然困扰了这么多人,甚至影响了很多人很多年。看了科普工作任重道远啊。。
不过生理问题千万不要搜索某度,那里是莆田重灾区,还是多关注一下丁香社区之类的正规官方。还有就是知乎上的领域大V。
医生是不能随意写诊断的。有个叫疾病分类与代码(ICD)的玩意,给你准备了一堆疾病名,医生只能在里面挑选一个或几个。
比如你得了糖尿病,医生要给你下这个诊断,就得在电脑里面输入拼音首字母TNB,电脑里面蹦出一堆糖尿病诊断(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等),然后从里面选一个。但如果你写的诊断ICD里面没有,就得挖空心思找一个比较接近的~
有一次,某主任接诊了一个“消瘦待查”的病人,但是怎么也想不出来这个诊断怎么写(ICD里面没有消瘦这个诊断)。打电话问我,我记得最接近的好像是“异常体重减轻”。
该主任连续输入几次YCTZJQ还是打不出来。
YCTZJQ。
YCTZJQ。
YCTZJQ。
没毛病啊~
最后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输入了——YCTCJQ…
我擦!真是体ti重chong!
类似的还有膀bang胱guang炎yan,老子也被坑了很久(눈_눈)
PS:
ICD里面还有不少有重口的诊断,以前不小心打了LSP(手误),电脑上面跳出来“恋尸癖,奸尸”,“恋兽癖,兽奸”,都被吓尿了。现在好像已经没有了…
PS2:
感谢评论里面有人提供了更多搞笑的ICD:
W50.3 被人咬了 W53.01 被小鼠咬了 W53.11 被大鼠咬了 W55.21 被牛咬了 W55.41 被猪咬了 W56.01 被海豚咬了 W56.11 被海狮咬了 W56.21 被逆戟鲸咬了 W61.01 被鹦鹉(parrot)咬了 W61.11 被金刚鹦鹉(macow)咬了 W61.21 被其他鹦鹉(other psittacines)咬了 W61.51 被鹅咬了 W61.61 被鸭咬了 当然还有: W62.0 和无毒青蛙接触 W62.1 和无毒蛤蟆接触
赛尔号的飞船是河南省!!
赛尔号的飞船是河南省!!!
上图了上图了大家自己感受下:
这是赛尔号,没错吧
这是河南省!!!!!!
感觉完全就是按照这个设计的吧,我太聪明了!!!玩游戏的智慧啊~( ̄▽ ̄~)~
编辑:)
众多精子里,其实你并不是游的最快的一个,有很多比你游的快的,早就到了卵子旁边,他们用头部的酶,去溶解卵子周围厚厚的卵透明带,而单一一个精子,是做不到的,因此你当年游到卵子旁的时候,只是恰巧是你,不早不晚,结合了卵子。你不是最勤奋,最厉害的那个,但是绝对是最幸运的。
大家看到“呋喃”、“噻吩”、“嘧啶”、“吡嗪”、“吲哚”、“嘌呤”等等这类杂环化合物的名字时,会怎么念呢?
是想了想不知道正确读音,然后读半边么?
它们真的可以只读半边!!
这种命名方式,是按外文名音译的,口字旁表示是环状化合物。
例如“呋喃”、“噻吩”、“吡唑”,分别读作“夫南”、“塞分”、“比坐”,外文名分别是“furan”、“thiophene”、“pyrazole”。
补充说两句:
①这里是在说杂环化合物的这种命名方式,口字旁的杂环化合物,拿元素周期表和其他有机物来说事的,我???
②我说的是可以只读半边啊!!本质还是音译啊!!
Reference
有机化学/汪小兰编.—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2014.12重印):326
⚠️前方高能
一定要知道的一波冷知识,感觉智商余额已不足
很有道理,对不对!
看完是不是觉得自己又涨姿势了
在中国可以用短信报警的!!!
如果遇到危险想报警你最先会想到什么?
“当然是打幺幺零找警察叔叔啊!”
可如果坏人就在身边或是一墙之隔的地方不方便打电话呢?
不想和电视里那些打电话打到一半就被捂住嘴巴或是被本来没有察觉你的坏人发现你的踪迹的人一样,那么,发短信给警察叔叔吧!!!
只要编辑短信发送到12110,就像这样
那么可能不用过多久你就能收到回复啦
这是新闻里一个妹子在家里睡觉时听见坏人的动静但由于家里隔音不好时发给警察的求救短信以及收到的回复。
(公众号半月谈里看见的,侵删)
还有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要尽快获救,在12110后加上电话区号后三位,可以提高接警效率哦!
还有些地区好像还开通了微信报警~
最后祝大家平平安安,永远用不着报警(∩ᵒ̴̶̷̤⌔ᵒ̴̶̷̤∩)
世界国家国名的冷知识。
1. 国名中的冠词
一般来说国家名称作为专有名词,在西欧诸语言中是不能在前面加冠词的,但有一些国家的国名中包含冠词,作为其官方名称的一部分。在英语有上下文的场合中,指代这些国家时一般需要在其国名前使用英语冠词“the”。
其中,英语语源国名包含冠词的有
冈比亚:The Gambia
巴哈马:The Bahamas
这两个国家在使用简称的场合,比如英文地图中需要加上the。
非英语语源
荷兰:The Netherlands(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菲律宾:The Philippines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刚果共和国:Republic of the Congo
刚果民主共和国:Demograph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萨尔瓦多:El Salvador (Republic of El Salvador)
其中,荷兰和菲律宾虽然在地图上可以不使用冠词,但在较为正式的英文文章中通常都要加上the。El Salvador这个国名中,西班牙语冠词el已成为该国官方国名的一部分,所以该国国名在英语中不再需要使用the。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由于存在混淆,使用简称时一般不加the,而分别用Congo和Congo DR指代。
英语语法中把专有名词带冠词的现象称为“弱专有名词”(weak proper nouns),这种情况一般因为专有名词本身的指代比较宽泛,需要用冠词来强调,比如Netherlands其实是泛指“低地的国家”,El Salvador泛指“救世主”。另一种情况是非洲的冈比亚和刚果,这两者的国名来自河流的名称,作为国名时需要加冠词以区分。比如冈比亚的国土完全是被塞纳加尔所包围的,位于冈比亚河沿岸的飞地。冈比亚国名加the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和非洲的赞比亚(Zambia)区分。
2. 国名中的并列连词
除了冠词,另一个常出现在世界国家的国名中的虚词是并列连词(and),虽然这个词可能会使用该国本土语言表示,但在国际场合中一般都会转换成英语的and。目前全世界国家的官方全称中包含并列连词的有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
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
圣基茨和尼维斯:Saint Kitts and Nevis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São Tomé and Príncipe
这些国家中出现的“和”一般表示该国由两个现实存在的地理、行政实体组成,比如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就表示该国由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组成。
但要注意,上述国家中有一个特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该国并不存在叫做“波斯尼亚”或“黑塞哥维那”的政区,因而这个国名并不表示“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组成的国家”,尽管该国确实是由两个主要政治实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和斯普斯卡共和国组成(还存在一个布尔奇科特区)。所以实际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只是一个名称,这个“和”并不表示并列,称呼该国可以使用“波斯尼亚”“波黑”“Bosnia”“BH”等,但不会有单用的“黑塞哥维那”存在。
还有一个国家,虽然其国名不包含并列连词,但名称的确是本国两个政区的组合,这个国家是——坦桑尼亚(Tanzania)。该国的国名是由大陆部分“坦噶尼喀”(Tanganyika)和岛屿部分“桑给巴尔”(Zanzibar)拼接而成,桑给巴尔在坦桑尼亚国家中的地位比较类似于我国的香港和澳门,主权归坦桑尼亚管辖,但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此外,还有一个国名似乎是由两部分拼接而成的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但事实上这就是该国的名称,没有并列含义。实际上“新几内亚”是地理概念,即该国所处的新几内亚岛,“巴布亚”是政治概念,表示原属于印尼的巴布亚省(新几内亚岛西部)及巴布亚民族。
3. 国名中的其他符号
全世界诸国中,有两个国家的官方国名中含有连字符(-),其一是“几内亚比绍”(Guinea-Bissau),“比绍”是该国的首都。该区域原本是法国和葡萄牙分别占据的殖民地,法属的几内亚先行独立,而后独立的葡属几内亚为了避免混淆,便将该国首都的名称置于其后,称为Guinea-Bissau。
另一个国名中含有连字符的国家是东帝汶(Timor-Leste),但该国通常也使用East Timor这一名称。但是,实际上Timor是马来语中的“东”,Leste是葡萄牙语的“东”,于是这个国家的名字如果完全意译成中文的话其实是“东东”。这在地理上称为tautological place names,表示用两种不同语言中表示同一个意义的词语来命名一个地名。对于关注欧洲足球的观众,还有一个用这种方式构词,并时常出现在新闻中的地名——法罗群岛(Faroe Islands),Faroe本身就表示“绵羊岛”,后面再加上Islands就变成了“绵羊岛的岛”。
在国名中出现的最多的符号莫过于空格了,除了New Zealand、South Sudan、United Arab Emirates这些较为通俗的定语—中心词结构,以及上面提到的带虚词的国名,世界国家的国名中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
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
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
塞拉利昂:Sierra Leone
斯里兰卡:SriLanka
这几个国家的国名都是该国语言中的一个定语—中心词结构,但在中文中采取了纯音译的翻译,比如Costa Rica就是“富饶的海岸”,Sierra Leone是“母狮山”。Sri Lanka中的Sri是一个类似于西班牙语系国家名称中常见的Saint的尊称用语。
4. 国名的中文翻译
4.1 在新华社的世界国名官方中文翻译标准中,除去“共和国”“酋长国”等国名全称用语,使用简称的场合,只有八个国家的官方中文名称中包含“国”字,分别是:
中国、韩国、泰国、孟加拉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其中英国、法国、德国、美国都是较为脍炙人口的简称,也是近代以来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列强。“韩国”是该国官方使用的汉字表记和“大韩民国”的简称,我国直接引用了汉字原文。“泰国”则是因为该国的全名(Ratcha Anachak Thai)就是“泰王国”,Ratcha Anachak是“王国”,作为区分标志的只有“泰”(Thai),中文中为了满足音韵和谐加入了“国”字。而“孟加拉国”的国名Bangladesh 就是“孟加拉的国家”之意。通常其他语言中的类似词尾land、nia、stain,中文翻译都是直接音译成兰、尼亚、斯坦等,于是泰国和孟加拉国成为了中文中能和中国自身和世界头号豪强们共同使用的“国”字这一殊荣的幸运儿,要知道在日语、韩语中泰国和孟加拉国的简称都不使用“国”字。
4.2 加勒比地区有两个国家,其中文译名为“多米尼加”和“多米尼克”,然而它们在英语中的国名其实完全一样,其词源也都来自拉丁语系中的“Domingo”,即星期天。为了区分,英语中的“多米尼克”仍是Dominica,而“多米尼加”是Dominican Republic,即把词性变成了形容词。这种同名国家的性质跟非洲的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和赤道几内亚以及刚果(布)和刚果(金)一样,其产生完全是因为欧洲不同列强在同一个位置建立殖民地的遗留问题,多米尼克最初是法国殖民地,而多米尼加是西班牙殖民地。这两个国家在英语里的主要区分方式其实是发音的重音位置,多米尼加遵照西班牙语习惯发成Do'minican Republic,多米尼克按法语习惯Domi'nica。日本、韩国对于Dominica之名就完全没有区分,而是按照刚果的分法,以“共和国”表示多米尼加、国(联邦)表示多米尼克。
关于冷知识,你知道学会洗脚,也是打胜仗的一大法宝吗?
解放军对于宿营后睡觉前洗脚的事,一向是很重视的。
长篇纪实文学《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记载了国民党非嫡系部队六十军在长春起义后,被改编为解放军五十军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个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其中有这么一个细节,讲国民党部队中士兵所受的虐待:
“李继先在国民党第60军辎重团第1连当新兵时,一次,给一位姓蒋的班长打洗脚水,水端来后,班长把脚往盆里一伸,烫了,气得一蹦三尺高,飞起一脚将李继先踹倒,然后,把洗脚水泼到李继先身上,再用脚在李继先的胸、腹、腰、背上一阵乱踢。”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迅速将大批被俘的国民党士兵改造成自己人,当时他们有个特殊称号叫“解放战士”。触动“解放战士”灵魂的,往往不是大理论,而是小细节,比如,晚上宿营的时候,班长会给战士打洗脚水,一批批“解放战士”都享受了这一“待遇”。在等级森严的国民党军队,在被毒打的“李继先们”眼中,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班长给战士打洗脚水,就是真实的存在,并非专门为改造“解放战士”而特别设计。作家李发锁在《围困长春》一书中写了个洗脚的细节:
“当班长的基本功,得把全班战士的脚管理好,到了营地第一件事是买柴火找锅烧开水,吃不上饭也要先洗上脚,把走麻木的脚烫得觉得痛了才算好,烫完了再挑泡,有的睡得死死的,班长还要给弄给洗。”
那么,为什么解放军对洗脚这件事这么认真呢?
我们读解放军军史,能够读到无数位勇士的英雄故事,他们甘于牺牲、竭力奔跑、追求胜利,用双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解放军军史上最著名的奔跑,有两次:一次是1935年5月,红军长征路上飞夺泸定桥,一次是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期间抢占三所里。
如果能够穿越到当时,人们会看到这样壮观的场景:在崎岖的山道间,白天,黑夜,年轻的战士们不停地奔跑,很多人完全是凭着本能在前进,人体的潜能激发到了极致,头顶热气蒸腾,脚下飞沙走石。有的人跑着跑着,就一头栽倒在地。更多的人,跑到了终点,他们精疲力尽,却是目光刚毅。
这两次不惜一切的狂奔,堪称“生死时速”,也带来了辉煌的胜利,直接改变了历史:
飞夺泸定桥,当时红军情势非常危急,前有守军,后有追兵,如果不及时渡过大渡河,完全可能变成“石达开第二”。敌我双方都隔河朝泸定桥飞奔而去,时任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将军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敌人大部分沿河东岸北上,跟我们隔河齐头前进。如果我们比敌人早到泸定桥,胜利就有希望,不然,要想通过泸定桥就很困难,甚至不可能了。
我们要和敌人抢时间!要和敌人赛跑……我们已清楚地看见对岸的敌人仍然还和我们并肩前进”,对岸敌人打起火连夜赶路,红军战士也点起火,并迷惑对方,让他们以为也是国民党军队,“两岸敌我的火把,交相辉映,远远望去,像两条飞舞的火龙,把大渡河的河水映得通红……蠢猪似的敌人万想不到,大摇大摆地跟他们并排走的,就是他们日夜梦想着要消灭的英雄红军,糊里糊涂地同我们一道走了二三十里。
后来,雨下得更大,到深夜十二点钟,对岸的那条火龙不见了,他们大概是怕苦不走了。这一情况立刻传遍全团,同志们纷纷议论着:抓紧好机会啊!快走,快走啊!一个跟着一个拼命地向前赶路。”
红四团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比东岸敌人提前赶到泸定桥,经战斗后将桥控制,确保了红军大部队安全渡过大渡河。
若干年后,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来到泸定桥,他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感慨道:一天一夜步行240里,一项世界陆军徒步行军的纪录由此诞生了!
抢占三所里,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志愿军获胜的关键,第38军113师在冰天雪地中,以14小时急进70多公里,抢占三所里,接着又派出部分兵力主动抢占三所里以西龙源里,这样,将美军南退的两条道路全部截断。
美军第9军第2、第25师,土耳其旅和美军骑兵第1师,南朝鲜军第1师各一部陷入志愿军的三面包围之中。经浴血奋战,给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沉重打击。
美军统帅麦克阿瑟本来想靠这场战役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结果惨败之后,不得不命令部队向“三八线”实施总退却,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在撤退中车祸身亡。这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史称“清长大捷”,志愿军最终收复“三八线”以北地区。
此役结束后,志愿军司令彭德怀写完嘉奖电,意犹未尽,又在结尾写下了著名的六个字:“三十八军万岁!”
解放军军史上,有太多太多“急行军”“强行军”的记载。
1938年9月,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日军蚋野大队500余人偷袭残杀我军民300余人,八路军120师358旅决心在敌人返回县城必经的滑石片村设伏报仇。
当时敌人距滑石片只有10公里,358旅却要走25公里,在旅长张宗逊带领下,八路军战士飞速行军,抢在敌人抵达前20分钟赶到滑石片村。战斗打响后,敌人做梦也想不到这里会冒出八路军。是役全歼了日军蚋野大队,这是晋察冀根据地1938年秋季反围攻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战史上的一次经典战例。
无独有偶,1947年3月9日,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得知国民党71军88师从靠山屯撤往德惠的消息,下令1纵1师迅速插往德惠至农安公路上的郭家屯实施阻击。
当时敌人从靠山屯撤到郭家屯是80里,1纵1师赶到郭家屯是140里。1师官兵连续14个小时狂奔,终于赶在敌88师之前到达了郭家屯。经激战后,解放军大捷。这是解放战争东北战场“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之战的关键一役,东北战局开始向解放军一方好转。
战后,被俘的敌263团团长兰松岩惊奇不已:“从没有见过像贵军这样神速的。原来我们侦察50里以内没有情况,可是走到这里却被包围了,真是莫名其妙。”得知解放军是从140里外靠两条腿跑过来的,兰松岩更是震惊:“140里,两条腿?神速,神速呀!”
兵贵神速。无论古今中外,机动能力差的部队,别说打胜仗,命都保不住。
抗战时期,驻延安的美国陆军军事观察组观察员鲁登,曾亲身体验过八路军战士奔跑的能力:为了避免日寇的截击,大家不得不连续26小时不吃不睡地强行军。
无论是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无论是快速转移,还是一次伏击战,或者双方几十万大军厮杀的战役,共产党军队的“奔跑”能力,均令对手胆寒。尤其是在围歼敌人、堵住包围圈“扎袋口”时,绝对是“飞将军附体”。
大迂回包抄,在快速运动中歼敌,与“围点打援”一样,都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经典战术。
解放战争辽沈战役中,为堵住国民党军廖耀湘部的退路,解放军6纵3万余名官兵上演了一场舍命越野大长跑,部队轻装,除了枪支弹药,其他的全部扔掉,包括衣服、背包、干粮袋。
全军强行军两夜一天,兼程240余里,战士累得吐血,没时间吃饭,没时间架设电台,向敌连续突击,堵住了廖耀湘兵团主力,把包围圈的袋口,紧紧扎住。
同样是在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中,陈官庄收官一战,解放军战士以平行追击、围追和超越拦截的战法猛追猛打,将杜聿明所部3个兵团合围。
当时国民党的飞行员目睹了江淮大地上壮观的一幕:数以万计的解放军战士三五成群,在旷野中疾奔,像无数浪花组成的洪流,先是在国民党军的后面,之后平行,然后超越。史料记载:解放军在追击中以昼夜六十多公里的速度奔跑,不少官兵因为饥饿和困倦摔倒在路边的沟里。
相比于解放军的神速,杜聿明集团因蒋介石前后矛盾的指挥,加上自身的混乱,没头苍蝇一般,东冲西突,最终在陈官庄陷入重围。
解放军阵地上,广播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第一句就是:“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敦促他们放弃幻想,放下武器,“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
跑得快,就是有底气。
动静之间,生死立判。战场就是这么残酷。
在共产党军队装备匮乏的时代,绝大多数时候行军依靠双脚跑,跑得快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事,为了保障我军战士能够跑得快,学会洗脚、好好洗脚真的也是打胜仗的一大法宝。
文章作者:微信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 关山远
昨天发生的一男子被卡在站台与车厢之间身亡的信息,让我想到曾经有人跟我说过的一个知识。
高铁站台的地面其实是悬空延伸出去几十厘米与列车车厢边缘接近贴合,而站台边缘的下方其实是有一个几十厘米宽的空间,印象中听人说过,这个空间就是用来给掉落到站台下面,来不及爬上站台的人紧急躲避列车用的。也就是说,南京南站那个作死的人如果第一次没有爬上站台,然后立刻弯腰躲进站台边缘下方的那个空间,说不定还能捡一条命。
【声明:本人不能百分百确认该信息的准确性,本信息仅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避险可能,请遵守铁路部门相关规定,切勿以身试法!】
鼓励国民喝开水,是毛泽东和蒋介石为数不多的共识之一。但事实上,在中国特色「多喝热水」和中年危机「保温杯」变成流行文本之前,中国平民经历了一段无比漫长的「喝不上热水」的时间。
就如作家谌旭彬所言:「无论城乡、无论贫富,多数中国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喝上热水——是在 90 年代中期后的事——距今也不过 20 年。」
艾妮塞虽然不会说中文, 但 re shui(热水)这两个字却说得惊人的标准。
「和其他游客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中国游客经常会叫你倒杯 re shui,而且很少有人点酒喝。」阿联酋航空的空乘艾妮塞说道。
就像餐叉总是有四个齿、最常见的胶带总是透明的,越洋客机上,所有善解人意的艾妮塞都深谙一个事实:热开水是中国人灵魂深处「怎么也戒不掉的多巴胺」。
在全国各地的火车和高铁上,白开水是供应标配;
在高层政府会议上,瓶装水可能只是个点缀,但是茶缸子则是实实在在喝热水用的;
会议上,工作人员会提着热水瓶四处巡视,以确保每个人的杯子里都装满热水,不间断的开水供应,似乎是每一个机构的「软实力」;
回顾 2017 年全球保温杯的销量,最大的市场依然是中国;
……
然而,藏在「多喝热水」、「中年危机保温杯」等流行文本背后,是一个更为隐秘而残酷的事实:
对于最早一批喝上凉白开的中国人而言,热水并不意味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衰老,就在不远的过去,这是一件「被贫穷限制了想象」的事情。
就如作家谌旭彬所言:「无论城乡、无论贫富,多数中国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喝上热水——是在 90 年代中期——距今不过 20 年。」
在过去那些霍乱和传染病横飞的年代,能够有效消毒的办法恐怕只有加热。
但并非每个人都负担得起煮水的柴火。
明代天启年间,大臣杨涟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而遭到迫害。在屡屡历经拷打后,狱中的杨涟深知「珰意不可回」,难过之余,他作出了这样的决定:「每晨起多饮凉水,以求速死。」
杨涟寻死的逻辑,是基于中医 「温阳」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喝冷水是不健康的。而与之相反,煎滚过的「热汤」才是上层士大夫钟爱的养生、宴客之物。
然而,喝得起热水的上层贵族毕竟是少数,基层群众才是饮水问题的底色。
农业社会,燃料宝贵。那年头,煮沸一锅水比做饭更费燃料,为了喝一口热水而支起炉灶,对于民间人士来说不甚经济。
因此,在广大平民阶层,热水这种奢侈品,总是留给那些最需要热水的孕妇、老人和病患。而普通人家一年四季只喝生水,在早期的《申报》中,就常常可以见到利用明矾清洁生水的报道。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19 世纪中期。
1862 年,上海爆发了霍乱疫情。据医生王士雄的观察,「时疫流行,朝发夕死」,上海居民「死者日以三千计」。其中许多人,是太平天国内乱时期逃到上海租界的流民。
随后,疫情北上,传到京津地区。有人提出,疫情没有发展到中国南方,是因为南方人热水喝得比北方勤。
很快,「喝热水防霍乱」的传闻,以不亚于霍乱传播的速度在全国流传。「喝热水」已经不再是有益健康这么简单,而是一道生死攸关的命题。尽管后见之明已证实,霍乱北上的真正原因,是由往返于京沪的商船所致。
进入民国,中国的社会文化逐渐受到西方国家和日本的影响,细菌学说传入,「喝热水」获得科学支持。
政府与知识界,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劝导居民不要饮用「未经煮沸的凉水」,并断断续续向民间推广喝热水。
及至 20 世纪 30 年代,喝热水已经上升为一个社会议题。
彼时,中国正面临日本的威胁,蒋介石视察前线后,发现很多地方的民众衣衫褴褛、形容颓废。
「为了对抗敌人的威胁,就需要模仿敌人」——这是蒋介石的想法。
1934 年 2 月,正在南昌忙于「剿共」的蒋介石,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生活运动」,要求全国群众「从此能真正做一个现代的国民,不再有一点野蛮的落伍的生活习惯」。
1935 年,政府对个人卫生做出了更多详尽的规定,包括「不要随地吐痰」、「脸要洗干净」。以及一些行为习惯的规定,如「不要在葬礼上发笑」,「买火车票要排队」等。
与此同时,「水不沸不喝」成为新生活运动中的重要内容。
1936 年,在新生活运动的带动下,在门市卖热水的「熟水店」,逐渐成为城市一业。
光是上海地区,「熟水店」的数量就从民国初年的 159 家飙升至 2000 多家。烟气氤氲的老虎灶遍设弄口巷尾,早晚「泡开水」成为弄堂里一家常现象。
1930 年代,上海市政府社会局一份关于上海工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自从上海四大公司有热水瓶供应后,一些商店和单身汉为减少麻烦,都不再自己生风炉,而是抱着热水瓶到熟水店泡开水。
在「老上海」的描述中,「老虎灶」的掌柜一般是中年的夫妻档。除了供应热水之外,熟水店也兼带卖茶。
彼时光顾熟水店的茶客,多为上海滩的人力车夫、码头工人、拉塌车者和走街串巷的小贩,也有小瘪三和咸肉庄的低级妓女。
「在十里洋场,他们往往是被人遗忘的角色,到茶馆来,亦根本喝不起碧螺春、龙井、毛峰等高档名茶。」熟水店对于他们,与其说是饮食之所,不如说是一种苦中作乐的社交之地。
「这里有点像欧洲的咖啡店,顾客都是周围的邻居。」美国学者卢汉超说。上海的冬天寒风刺骨,人们喜欢蜂拥到熟水店排队买水。到了夏天,人们又带着自家的椅子,在熟水店门口闲坐聊天。
虽然这场新生活运动前后持续了 15 年之久,但 99% 的进度条都是在城市推进的,在农村地区,只实行了一点点启蒙教育。
在更广阔的农村地区,也有类似「熟水店」一类的开水铺子的存在,但迫于经济压力,普通民众依旧拿生水将就。
对于这场旷日持久的新生活运动,日本中央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深町英夫指出:「这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至少不会像中国这样……(这)可能是一种中国特色。」
而让深町英夫没有料到的是,建国后,另一场热水推广运动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正是在这一次的热水革命中,寻常百姓得以了解「白开水的滋味」。
为了完成国民党未竟的 KPI,早在 1937 年到 1945 年之间,毛泽东就在红军中大力提倡喝热水。喝不到开水的战士,可以向上打报告;喝生水的,则要被口头批评。
「1952 年 1 月 28 日,那天上午无风,有浓雾,气温零度以下。我们发现敌人于朝鲜北部使用细菌武器。」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反细菌战工作总结》中如此记载到。
为了应对美军突如其来的细菌战,从这一年起,全国性的爱国卫生运动,便在「打死一只苍蝇就是消灭一个美国鬼子」的口号下展。
这一次,喝开水要从娃娃抓起:「应该给孩子喝开水,保证每天喝三次,养成喝热开水的习惯。」
「我记得小时候,政府经常鼓励我们喝白开水。」68 岁的退休职工李振辉说:「当时,每个单位跟社区都有开水房,每天一大早,卫生员会挨家挨户地送热水。他们还会经常说,喝热水不仅对身体好,而且很卫生。」
一时间,「喝开水」的小广告遍布大街小巷,工厂车间、部队机关、学校和居民大院纷纷设立开水房,火车上也经常免费供应开水。
免费的开水供应正是源于那个年代。
而在农村,免费的开水供应只是在 1958 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大食堂」期间昙花一现。
公共食堂失败后,因大炼钢铁而导致燃料紧缺的村民,又恢复到「屁股上挂个瓢,咕咚咕咚灌生水」的节奏。
尽管如此,在这场运动中,保温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在一次下乡走访中,调研人员惊讶地发现,山东和河北的好几个农业社,暖水瓶保有量都超过了手电筒。
要知道,在 1962 年,国内还没有工厂能生产出它的内胆之前,保温瓶是年轻人结婚时除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之外最好的彩礼。
它在民间的保有量,也一度是基层干部用来凸显政绩的指标。
及至 80 年代,农村地区开始加大马力兴建自来水和推广省柴灶。1985 年,第一个强制执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应运而生。
九十年代中期,当「大哥大」已风靡全国时,国人随心所欲喝热水的夙愿才基本得到实现。
● ● ●
「我曾经在 12 月参观过中国的工厂,热水瓶已经根植于他们的日常生活。」
Charlie Melvoin,一位经常到访中国的美国企业家说,「确凿无疑的证据是,工厂除了提供储物柜,还专门给几百号工人提供放热水瓶的架子。」
而 Charlie Melvoin 没有察觉的是,为数众多的企业在改制的大潮中,已悄然把开水房隐去了。
随着时代变更,曾经风光一时的熟水店,也被更先进的电热水壶和饮水机取代。
如今,有的城市家庭里甚至连一只保温瓶也没有,即使有,也早就束之高阁。
唯有个别企事业单位、大学、医院里,保温瓶还占有一席之地。
在「喝热水」成为一个笑话之前,向人们无声地讲述着还未远去的故事。
参考资料
[1]《为什么中国人特别喜欢喝热水》,谌旭彬
[2]《中国老男人为什么喜欢保温杯?》,大象公会,兔透射
[3]《中国最受欢迎的饮品》,妮科尔刘
[4]《中国既已富强,还需要国民素质和身体教养吗?| 专访深町英夫》,界面文化,张之琪
[5]《其实,中国人喜欢喝热水是跟西方学的》, 李睿宸,中华文化溯源
[6]《霓虹灯外:20 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卢汉超
[7]《上海百年老虎灶寻踪》,蓝翔
[8]《反细菌战调查与建国初期爱国卫生运动的肇始》,李洪河
[9]Are China』s Days of Hot Drinking Water Over?,VITTORIA TRAVERSO
[10]The History Behind China』s Obsession With Hot Water,Zhang Guowei
完整图文请关注公众号:pic163。
水果挑选是有冷技巧的!!!
1.我最喜欢吃橘子,所以先讲橘子。橘子以皮薄,汁肉多为佳。挑橘子先看皮,上面五星点那块要是厚厚地凸起,就代表皮太厚,而且干涩不好吃。
(该水果挑选技巧均指对市面上最一般水果品种的挑选,不包括特殊品种。)所以不包括丑八怪,金桔等橘子,请勿对号入座。
然后要看橘子背面,如果背面底下是平整的一个小点状,就说明这橘子不甜。如果背面微凹,且呈⊙状,就是甜美多汁的橘子。橘子整体挑选以扁平为宜。
喜欢吃酸橘子的,就找下图这款颜色鲜艳橙红的橘子,大小和一般橘子一样大,橘皮紧,五星结蒂有皱。不过因为它比较酸,最近几年市面上少见它了。
2.同理,脐橙也看脐。好的脐橙脐部很逼真,较酸的是个点。
3.选梨要挑果柄细的,脐圆,表面平滑匀称的。(仅指下图品种梨,其他品种不参与讨论。)
4石榴:石榴皮有红、黄、绿三种。一般来说好吃程度黄>红>绿(未完全成熟)。
黄粉皮石榴最好吃,有小裂痕无碍。但不要布满黑斑裂缝的。石榴挑选重量重的比较好,成熟度高。榴型不要太圆,稍微圆中带方说明里面石榴颗粒排列很紧致。但不要太方,那是风干了才如此骨感哦。
5.西瓜,我不太懂西瓜。因为在学校住,吃不完整个瓜,都是一小块一小块买的。由于经验不足,所以参考了百度。
①西瓜先看瓜蒂,瓜蒂绿才新鲜。
②瓜蒂弯的像小猪尾巴的要比直瓜蒂的甜。
③纹路清晰不杂乱
④切开的半个瓜要瓜瓤红润,甚至带着一点白沙质感,就很新鲜爽口。不会过沙或很肉。(此条亲测)
6.圣女果就只要摸下比较硬一点就很新鲜。但不要挑那种果头尖尖突出来的,那是打激素的。(评论区对植物激素有争议,我也不清楚这些,请看官自辩。)
7.草莓。市面上现在大多分三大类型草莓。
①普通草莓
特点:果肉饱满,大小适宜,不过分甜。应季上市,成熟度高,很少出现半绿半红。草莓上的点是金黄色,像撒上去的小芝麻。一般果肉顶端凸长出来,抵着叶柄,让叶柄都快竖着“飞起来”的很甜,例如上图右上角那只大草莓 。
②奶油草莓或巧克力草莓等除了草莓味还附带一堆其他味的草莓。
特点:浓郁香甜,较为软糯易烂。表面小点明显内凹。不是什么网上传的转基因食品,是由国外引进的品种,原名章姬和红颜。但小贩要是告诉你他家草莓是浇着牛奶长得才有奶油味,就是在忽悠你。
③多倍体草莓。
特点:长得很大,有的甜有的没味。经常出现其他地方很红,尖和蒂却是白色或绿色的。空心,难吃,多乱七八糟畸形,但营养价值高,是一般草莓的几倍。
8.桃子。桃子从桃核上分:离核桃(就是吃完桃子核很干净的桃子)和粘核桃。
从品种分油桃和一般桃子。
从硬度分软桃和硬桃。
Ⅰ油桃
①软的油桃桃尖大片鲜红,有点软,桃身红、白、淡黄三色相间。
②相反,红色和亮黄色相间的油桃一般都比较酸硬。
③红白相间,但桃尖红色比较少,桃底青白的油桃是硬的甜油桃。
Ⅱ蜜桃(我只介绍我爱吃的这款软得能剥皮的蜜桃)
①个大,红色不多,大半白皮。成熟时,桃皮隐隐透着果肉的糖水光泽。
②粘核吃完桃子,桃核上丝络还有很多。
9.火龙果:火龙果挑选果身要红,叶柄要绿。果实要软硬适中,饱满紧致。叶柄发黄,果实发软,表皮有坑包伤痕,是熟过了且不新鲜了。果形以短胖肚子大的火龙果为甜,瘦长型水分多。同等大小下,越重越好。
10.银杏树分雌雄,雌银杏才结白果。白果就是它的种仁,可以入药。
辨别银杏公母有两种方法:
①雄银杏叶扇叶裂缝长,雌银杏裂缝短。
②秋天时,雌银杏叶先黄,雄的晚。
更新:答主今天(11.12)去了古观音禅寺,补两张千年银杏树图片。(为了看这棵树我排了两小时队π_π)
最后,其实挑水果和看人一样:有的外表难看,内心美好;有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有的色味俱佳;所以别人总结的再好,都不如你自己亲身去观察认识的深刻。愿各位吃货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心仪的“水果”,甜一辈子!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吃货的回答,有些地方可能不科学或有漏洞,欢迎大家移步评论区留言。我会推荐精选留言作为更正,补充。谢谢。(柚子,葡萄,红提,芒果等挑选请看精选评论)
→→→→→→→→→→→→→→→→→
手动分割:
晒张题外图,今天帮小表妹手工作业做的水果拼盘和植物手工图。这年头小朋友做作业,家长们拼了老命了π_π
PS更新真的好累人,求关注点赞π_π
华法林是老鼠药
华法林是临床上很常用的一种药,用于抗凝抗血栓。有效成份是双香豆素衍生物,可以对抗体内的维生素K,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血液不易凝固,从而起到抗凝的作用。
1948年,华法林刚发现时就是老鼠药的名字,得自一个研究它的基金会的名字: Wisconsin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WARF) 在中国又叫“灭鼠灵”,老鼠吃了会出血不止而死。也有人因吃了死老鼠做成的羊肉串而出血的病例。
为啥能用到人体上?因为有人吃这种老鼠药自杀,送到医院补充点维生素K就恢复了健康,毫发无损。所以人们就认识到只要剂量合适,还是很安全的。既可以抗凝,又不至于出危险。
所以常用于房颤、瓣膜置换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好处是便宜,效果确切,副作用少,缺点是有每月需要抽血化验以确定用量是否合适。(要求INR控制在2-3之间)
也有新药可以代替华法林,每天一片还不用总抽血查INR,那就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可惜一个月需要7-8千(现在便宜点了),不是一般老百姓吃的起的。还是老鼠药便宜。
知道华法林是老鼠药是知识,不告诉病人华法林是老鼠药是常识
绝对不能实话实说:”你的病是静脉长血栓了,来来来,我给你开点老鼠药,吃了就好了“
1、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喝无糖可乐,diet coke还是zero都不可以。因为阿斯巴甜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有苯丙氨酸,而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正好缺乏代谢苯丙氨酸的酶类。
2、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患帕金森的概率低74%,咀嚼烟草叶子有同样的效果,具体原因未明。但这并不是怂恿你去抽烟,因为你更可能在得帕金森之前死于心血管疾病。
3、咖啡因有助于降低患帕金森的风险,然而同样咖啡因含量的绿茶和红茶,红茶降低帕金帕金森风险的效果更好,具体原因未明。
4、每天摄入大量的乳制品会提高患帕金森的风险,具体原因未明。
5、脑部创伤可以导致帕金森也可以导致慢性创伤性脑病(CTE),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是不同类型的创伤可能导致更高概率发生某一种疾病,例如拳击运动员患帕金森的概率更高,而足球运动员多发CTE。
暂时想到这么多,有时间再补。
聪明的一休哥是个好色的大淫僧,还可能搅基。不仅搅基,还是日本同性恋的中兴者。
书读多了童年都被自己毁了。
我来慢慢讲。尽量只讲你们喜欢的。
动画片里的一休宗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日本著名的奇僧,诗人,画家。其母是天皇的妃子,传说刺杀南朝天皇失败后逃出,当时已有身孕。也就是说一休确实是落难王子,和我们在动画片里看到的一样,六岁时便做了安国寺长老的「侍童」(请记住侍童这两个字,后面会让你三观颤抖)。他的名字「一休」是二十三岁自杀失败后,二十四岁正式拜师大灯禅师后取得。
小时候的一休是不是和动画片里一样每天和足利将军斗智斗勇我不得而知。只知道他长大后公然说自己是个淫僧,说自己“淫酒淫色亦淫诗”,
-
“有时江海有时山,
世外道人名利间。
夜夜鸳鸯禅榻被,
风流私语一身闲”。
夜夜鸳鸯禅被眠。很好。
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狂云子,写了本诗集《狂云集》。在《狂云集》中他极其坦白地公开宣扬自己投身欲海的欢乐。
《题淫坊》
美人云雨爱河深,(美女云雨)
楼子老禅楼上吟;(楼上弹琴)
我有抱持睫吻兴,(弯弯睫毛)
意无火聚舍身心。(爱煞我心) (I need AV)
送给同门贪污的师兄弟:
住庵十日意忙忙,(办了十天活动)
脚下红丝线甚长;(这些low逼同门天天贪污乱搞)
他日君来如问我,(将来报道上出了偏差)
鱼行酒肆又淫坊。(就说老子嫖娼去了)
他嘲笑那些假惺惺的虚伪和尚,自己饮酒吃鱼,流连妓馆,泛舟情海逍遥自在。
如果好像酒肉穿肠过佛祖在心中的济公一样,吃吃饭拉拉手喝喝小酒开开房,也就罢了。
毕竟那个乱世,和尚私通女人也是大家都知道秘密。
最让我觉得毁童年的是,有人问一休,男男相色,可谓阴阳混淆?(同性恋难道不是胡搞瞎搞吗?)
一休写了首诗回答,
大圣文殊元开辟,
金刚弘法再兴来。
阴阳无气遍用处,
人人入得呼善哉。
人人入得呼善哉,人人入得呼善哉。你gay他gay
很好。很papi。符合当时的风气。
日本现在是基文化圈的巅峰,古时候更是一种流行,那时候男色之风叫做,「众道」,好像茶道花道剑道空手道那样,在古时候是一种文化。
而众道的开创者乃弘法大师,中兴者就是一休。在《弘法大师》《众道风俗》都有记载。
从弘法大师说起。
在唐朝时,日本的空海和尚来我国学习佛法,回日本改名弘法大师,开基了日本密宗。开基就是开创奠基的意思。许是从我国的龙阳之好得到启发,弘法大师娈童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
后人都一语双关的说,弘法大师不仅开了密宗的基。还开了日本同性恋的“基”。
不过那时候,同性恋算是「阿豆那比之罪」,要受折磨而死的。所以一开始只在贵族和禁娶妻的僧人间秘密豢养美少年。到了战国时期,武士之世,同性恋就成了一种文化,兴趣,风雅。
侍童从《金瓶梅》里琴棋书画四书童那种风雅和上流社会的象征,变成了人人呼善哉的文化。再到后来简直变成了一种必要!比起来倒是我们现在这个自由社会的退步。。。了吗?
那个乱世,女人地位低下,被视作生育工具,不准带上战场。武士在战场上无处发泄的性欲的一种替代行为就是带上貌美如花的侍童,小姓。那时候,哪个武士没有几个美少年小姓,哪个高僧没几个侍童,简直就像外星人。
织田信长最宠爱的小姓森兰丸最为出名。
据说森兰丸长的极美,见者无不惊为天人。
日本少年幼时留长发,十三岁成年礼之后束起。但是因为森兰丸披发的样子太美了,信长不忍,于是下命令不许他成年,一直到十七八岁还是披发。
(据说兰丸十七岁时和信长一起死在本能寺,死前还是披发!兰丸不仅长相绝美,还武艺高强,文武双全,却被信长一直视为稚儿。。。)
说好的第六日大魔王织田信长呢!
再也不能玩太阁立志传了。。。
而「兰丸」也就成了美少年小姓(同性恋娈童)的带称、统称。
小姓成年前不仅要伺候主人,还要学习打仗,处理内务等各种知识。
成年后就成了主人的得力助手。
李狗嗨也不敢再看了
终于明白叔为什么骂阿拉伯王子是丑八怪了,终于明白李狗嗨结局的含义了,因为叔已经有了真爱。
再说回一休,还记得一休六岁时,就做了长老的「侍童」吗?
还记得一休是「众道」的中兴者吗?
还记得和一休斗智斗勇的足利义满将军吗?他就是个总所周知的极好男色的将军。他们家族就没有不好这口的,好像还有两个将军因为龙阳之事丢了命。
各种资料读到这里,我的三观已经塌了。
一休的母亲为什么好好的南朝王妃不做要刺杀天皇
一休为什么从小住在寺庙里
一个征夷大将军仅次于天皇的存在,为什么天天要去找一个小和尚玩
一休为什么在二十三岁自杀
为什么又在次年拜了师傅后突然解放自己
“欲从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暂作一休,
暴雨倾盘由它下,狂风卷地任它吹”这诗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公然过起狂荡的生活
为什么被称作众(搅)道(基)中兴者
日本国对我国儿童传播《聪明的一休》这种动画是何居心?
我陷入了深思
注:
“众道”是残酷战争的变异产物。
狂云集是一休用汉字写的,不是我翻译的。
很多人以为日本和尚可以娶妻。其实明治维新之前,除了净土真宗传教士(已经不是和尚了)以外,并不可以娶妻食肉。明治维新之后也不是都可以。
武士社会的同性恋,正确说来应该是娈童癖。
一休没有什么不对,且我个人喜欢其很多思想,但知道他的私生活后我很震惊。
日本战国第一名将武田信玄给小姓高坂写的情书作为历史文物保存至今。可见日本众道之事不是我胡编的。当时信玄找了弥七郎做小姓,高坂吃醋,信玄在情书中对神发誓,对三大明神,对八幡菩萨,对本家祖先氏神发誓,只爱高坂一个人。痛哭流涕!天啊,你是战国第一名将啊喂,振作起来啊喂喂!
不是我要毁你们的童年,毁你们的战国史 ,历史的真相就是这么惊呆了。日本男色之风从唐朝中国引进只有贵族才可以学习唐朝文化,再从贵族到武士再到平民,后来歌舞伎町的女娼需要袒胸露乳的拉客才能与男娼对抗。真是做妓女都赚不到钱了。家光将军时期,由于大将军自己极好男色,所以禁止女娼拉客,只准男娼从业。他的乳母怕他绝后,送尼姑进他房间,因为光头嘿咻起来比较像男人。。。我说不下去了,你们自己脑补吧,
对同性恋一直是包容心态,有很多这个圈子的朋友。
文内涉及的历史大家其实感兴趣可以看一看。
一休哥的笑容没有变,是你们的内心变的不纯洁了。
我看完已经忘了。你呢?
我的微信公众号:世上最孤独的读书俱乐部
欢迎来找我玩。
——11月24日更新————
转发一个今天朋友圈的。
【医药从业者.感恩】
昨天礼来公司的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宣告研究失败
上十亿美金研发费打水漂
药物研发从来都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
药物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到最终上市
平均要花费12年时间
66.145亿元人民币
7000874个小时
6587个实验
423个研究者
最后得到1个药物
每一次研发都是一场赌博
但为了帮助更多患者
输了也值得
为百折不挠的研发致敬!
为每一颗原研药的诞生感恩!
套用前辈的一路话(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前辈,,)
为什么一颗药成本5美分,但是要卖50美金,因为那是第二颗,第一颗药的成本是数十亿美金。
感恩节快乐!
—————————————————————补充一个冷知识吧。大家耳熟能详的伟哥,最初是作为心血管药物研制出来的,而且至今仍会应用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上。
恩,这样就不算偏题了。
再补充一下:关于大家对“西地那非至今仍会应用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上”的疑问,请大家自行检索西地那非 肺动脉高压,如果觉得国内文献不可惜,可以pubmed检索Sildenafil,里面有关于西地那非用于resistant hypertensive treatment的文章。
———————————————————————————————————————————
昨天晚上就看到 @图图的答案,那个时候才200+赞,今天发现竟然都900+了。
答主主观性太强,而且说得言之凿凿,却又没有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严重误导大众。所以我提出一些我的看法和疑问。
1. 其实很多疾病都已经被人类攻克,只是因为价钱原因,没有进入市场。或者因为利益原因,将药物修饰成周期性服用。
比如最新的革命性药物,Sofosbuvir,但是由于吉利德投入太多资金,经过计算,如果把全世界丙肝病人治愈,可能也收不回研发成本。所以,公司把药物修饰,改成周期性服用药物。公司也瞬间身价上涨,挤身世界前十药企。
一个药物的从合成出来开始到最终上市时非常困难的,在已经研究好的情况下,不可能随随便便对药物进行修饰而放弃原来的药物,因为修饰完了必须对修饰后的药物再进行一套试验。这是无故增加成本的行为。
下面是我在网上搜到的关于Sofosbuvir价格的相关资料。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list price of 12 weeks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a sofosbuvir-based regimen sosbuvir ranges from US$84,000 to $94,000.
来自维基百科。
那么全球的丙肝患者有多少呢?我又查了一下。
全球有1.3亿至1.5亿人受到慢性丙肝感染。
数据来自WHO网站。
那么如果全球的患者用该药物治疗,一共会有109,200亿美元的收入。
2. 治疗艾滋病应该有希望在两年内上市。
所以,世界上其实有很多疾病是能够根治的,只是我们没有能力去接受到这些药物,毕竟药企也是营利型企业,需要资金去研发新的药物。
学校刚搬家,所以数据库还不能用,我对这一点有些怀疑。后续如果查到相关文献和报道,我会再补充。如果有朋友查到一些,欢迎分享。
3. 另外一个知识是,很多药物虽然需要一天服用两次到三次,但是是为了保护患者。想想,如果一个药物能够在你体内持续有效一个月,万一你药物过敏了呢,可能会危及人身体健康。
药物是有有效浓度的,一般是个范围,药物浓度在这个范围内药物才能发挥作用。药物的服用次数是和药物的半衰期和药物剂型相关的。一个药物在体内持续作用一个月,那个这药物的半衰期肯定相当长了,要么就是剂型相当奇特。和过不过敏没什么关系。
4. 其实新药不一定好,因为很多药物刚刚通过第三期临床,刚被批准上市。医生推荐病人用新药,可能病人就是这个药物的小白鼠,再给研发部门提供数据。所以,市场上多年流行的药物才是最安全的,因为经历了多年的改进,副作用之类的反而少很多。
其实,上市很多年的药物被发现有新的副作用的有很多,比如阿司匹林,非常著名的解热镇痛药,但是有胃肠道的副作用,现在阿司匹林多用于血栓治疗。答主这样的描述是不是有点 居心不良,涉嫌挑起大家对医生的误解,什么小白鼠之类的话还是不要这么轻易讲出来。
而且说的非常不准确。“经历多年改进”是什么意思?怎么改进?改了结构就是新的药了,改了剂型不能避免所有副作用,药物这个东西,不是软件,这个描述很不恰当。
———————————————————————————————————————————
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喜欢玩知乎的人长得都很好看
严重的痔疮如何很简单地解决它?(便秘同样有效)
没错,你没有听错,作为现代上班族,办公宅,恐怕很多人像我因为久坐,缺乏运动,染上了痔疮这个慢性病,并苦不堪言!曾经严重的时候,坐都坐不了,每次如厕,那是必见血(因为便便很容易把痔疮划破)!种种心酸憔悴无法尽言呐,直到有一天。。。。。
我在某个中医类公众号看到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如何通过刮痧法治疗痔疮,当时我的痔疮已经很大了,饱受折磨,那真是随便一根救命稻草我都会握住,虽然因为我哥是学中医的,但我对中医从来都是停留在虽然无后患,但是疗程很慢的印象上!
抱着将信就疑的态度,我从某宝上买了刮痧油与刮痧板,按着以下的步骤:
看第二张图,有方向,起始段和终点段!各位,注意线的位置,是偏食指背部,并不是刚好在食指侧面中心上的!!!!
按下图2黑色走线,在每天早上5点到7点间(这个点是大肠经当令的时候),用刮痧板从食指头往掌心方向刮10分钟以上从指尖开始,从指尖开始!!!只能按这个方向刮,不要逆刮,刮的过程中会慢慢出现水泡,那就是毒素了,刮完后立马用针挑破!下次继续刮!一般3次就见效!
而我,在每天清晨6点半开刮,刮了3天早上,每次10分钟至15分钟,仅仅3次,我的痔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梦幻般地缩小了2圈,爽炸了!(至于为什么会知道小了两圈,用手摸摸就知道了,尴尬。。。。)
而这一刻,因为亲身体验,颠覆了我对中医的观感,从未如此的相信中医,并对老祖宗留下的慧宝搞到由衷的佩服!
痔疮一般先刮左手,但左手刮完都是水泡,挑完下次就刮右手!下图是我今早刮的,右手
哈,好大一个水泡!用针挑破是一点都不会疼的。对了,一定要用刮痧板和刮痧油,这样不会受伤滴!刮出水泡就说明各位有毒!哦不,是你的菊花有毒!
献给所有因为痔疮困扰的朋友,无需吃药,无需手术,轻轻松松,由你自己,搞定痔疮!
有朋友提到提肛,,当然此法配合提肛,正踢效果最佳,没配合也没事,只要你痔疮真的严重,你刮刮就知道了,3天,谁刮谁知道,哈哈
如果是便秘,重点刮食指头商阳穴位置,也就是第一张图黑线靠近食指头位置!这个穴位俗称开塞穴!
PS(要痊愈的话1要坚持这个方法,2,保持通便后菊花的干净,可以考虑买杀菌湿巾在擦完后来一张了,这玩意也不贵。3,能经常做提肛运动!这三点你们能坚持做到,痔疮绝对能根治!另外,如果童鞋们在早上5点到7点刮不出砂,一可能是你刮的位置不对,请仔细看图;二可能是你气血不足,通俗点你可能大病初愈,或者身体很虚,这时候要先把气血补上去,再去刮)
有朋友觉得玄乎,那我可以给出一点回答,
一,此方法刮的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始段,顺刮,经络学最重要的是经络顺畅,我们会得病是因为经络堵住了,气血不通,痔疮跟大肠有关系,是静脉充血导致,刮大肠经,在头部注入人为的力量,整个经络就会被打通,好处可想而知。
二,5点到七点,是大肠经当令的时候,什么是当令,就是这时候人家正在上班,发挥作用,你这时候配合他,人家发挥的作用岂不是更大?作用一大,痔疮,便秘这些玩意,也就减弱了。
所以我这是有依据的,不是散播谣言,不然我就匿了,而且什么能比亲自试过更有说服力?能在不吃药,不打针的情况下治好便秘,痔疮,何乐而不为呢?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没有半点否定西医的意思,事实上,得了病我们肯定要看医生,但在西医有点束手无策的慢性病上,中医确实能起到奇佳的疗效,这也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等兴起的原因!
附上一张穴位图:
我们刮的就是商阳到合谷之间的手阳明大肠经穴位!
孕妇可以用此方法!!!!!老弱者慎用!!!
写在最后:
我并不是学中医的,我是理工男,只是曾经饱受痔疮之扰无意中得到这个方法,我发这篇回答,并不以任何盈利为目的,你信也罢,不信也好,其实与我并无多大关系,但倘若你通过这个方法治好了痔疮,对我来说,虽无七级浮屠之功,却也有微薄的功劳,这便是本篇文章最大的目的!
另外,刮完有效果的要回来顶顶啊,别让人把我当做江湖骗子也带走了,那样小生可是比窦娥还冤,千言万语顶不过事实哦!
---————————————————
————————————————分割线!
应网友要求!给各位上个刮痧板和刮痧油的图,大家做个参考!
刮痧板,有两侧,凹进去的一侧接触面厚,刮起来很舒服,比较轻柔,凸出来的一侧接触面比较薄,刮起来效果比较强烈,大家对应自己体质选择,男生我感觉可以用猛的一面,当然前几次可以用轻柔的一面过渡下,65岁以上老年人慎用吧!
刮痧板:
凹进去的一侧厚:
凸出来的一侧薄:
刮痧油就比较随意了:
某宝上一搜就有,销量最多的那个。
end。。。
——————————————————————
————————————————————上图
说实话,哪怕我觉得自己试过了,挺靠谱,但还是有点惴惴不安啊,今早这个私信让我开心了。建议大家试试,又不是卖药的,你试了不会有任何伤害,万一成功了呢?
欢迎分享,欢迎转载!
维护世界的和平,守护我辈的菊花!
很多可爱的妹子向我问中医公众号,想一想,我还是贴出来吧!
中医公众号是:医易同修偏方针灸食疗大全
有点长,嘿嘿,还是有点干货的!
书籍我想推荐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
各位,一世还长,好好照顾自己啊!
各位,这只是篇治疗痔疮,便秘的小科普,请不要上升到中西医之争,迷信之争中去!邓小平同志说过,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我想你get到了!
谢邀作答,理财君给各位科普一些丰富有趣的金融冷知识。
“三元面额” 的纸币似乎是个稀罕物,在我们国家甚至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很少见到。但其实我们国家早在1953年中国本土设计的第二套人民币中,就发行过面额为三元的纸质货币,这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三元面额纸质货币。
由于当时中国的防伪印钞技术有限,所以特别委托苏联印刷,然后再搭载火车运回中国。这种钱币于1955年3月1日正式发行流通,当时还有一个特别霸气的称呼——“苏三币”。
1964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通告开始收回“苏三币”,5月15日以后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苏三币结束了它仅仅9年的寿命。
说起发行面额最大的纸币,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津巴布韦的100万亿(相当于40美分,2.5元人民币左右)。
但其实历史上发行面额最大的纸币其实是匈牙利在1946年发行的1垓Pengo(帕戈)。1垓就是10的20次方,他们曾经还酝酿过10垓Pengo(帕戈),即10的21次方,津巴布韦100万亿的一千万倍。
但这张10垓帕戈纸币并没有成功发行。而发行中的1垓帕戈(10的20次方)就是现在世界货币史上最大面额的纸币。
在光绪年间。印度卢比在西藏和四川逐渐流通,逐渐成为主流货币。清政府为了与其对抗,1906年发行了名为“四川卢比”的银元。四川卢比仿照英女王画像的印度卢比,也印上了光绪皇帝的侧面头像。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种印上皇帝头像的货币。
中国历史上发行过的最大货币是在太平天国时期,这个货币直径33厘米,目前半片重2.2千克,也就是说全币总重4.5千克,足足9斤。想想每次出门,都要带着9斤钱,而且还不止一个。除了太重,这钱币的名字也比较突出,叫“花钱”。
世界上最小的公开股票市场在老挝,2011年正式启动投入运营,当时只有2只股票上市交易,其中将近一半的股权都是韩国证券交易所贡献的。
当然老挝现在的股票数量也没有超过一双手,目前是6只。
A股和欧美股票红色和绿色表示的含义正好相反,中国一直都是红涨绿跌,而欧美国家是绿涨红跌。
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国人觉得红色喜庆的原因,但其实并不是。当时各地券商开始逐步推行以交易大厅“大屏幕”和“大户室”内电脑小屏幕的方式,为股民们提供实时股价信息。由于第一批用的都是从台湾地区引进的“乾隆”股票软件,台湾地区股市软件采用“红涨绿跌”的方式显示股价,包括上海在内大部分大陆券商,便自然而然地以此为标准。
1999年和2005年版一百块钱上,毛主席的缝扣子的手法不一样(上图为1999版,下图为2005版)。
A股更名次数最多的股票并不是*ST匹凸,而是浪莎股份(600137)和西部资源(600139),各12次。
作为历史上最出名的投机品的郁金香,原产地并不是发生“郁金香热”的荷兰,而是在亚洲的帕米尔高原。另外荷兰人一开始种郁金香的原因是觉得它可以吃。
那“郁金香热”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点击文章《一朵花能引发金融泡沫经济!》了解。
如果朋友们对上述投教内容感兴趣,可以关注我们官方机构账号“腾讯理财通”,我们会定期推送投资干货和理财资讯,每天花上2分钟,你就理财通!
往期干货:
国内师范大学的英文译名一般是“XX Normal University”
这里的Normal不是英文……
是取自法语normale“师范的”
想起之前本校老外说的一个笑话
他回国和朋友们说起自己在“XXNormal University”做外教,朋友笑话他“难道除了这个学校之外其他学校都不正常吗”
鲁伯特之泪。将熔化的玻璃滴入冰水中冷却成玻璃泪滴,这种像小蝌蚪带着细细长尾巴的玻璃俗称鲁伯特之泪。它从17世纪被发现后,被好奇的人类研究了近400年,因为它有一种特别神奇的特性。蝌蚪的头可以承受十吨重力左右的压力而无恙。然而,若是抓住其纤细的尾巴、稍微施加一些压力,那么整颗玻璃泪就会瞬间爆裂四溅、彻底粉碎。知道这么个神奇的玩意居然是到了这把年纪,惊讶程度不亚于5,6岁时候第一次见到磁铁。
------知乎规定一个问题只能回答一次,那我接着说另一个我很后来才知道的-------
"""纠正
被不少知友指出了语言学上的一个混淆概念。这里的读音变化不应该叫“浊化”,而是“送气音不送气化”。
果壳有篇科普:澄清英语学习的一个错误概念--“浊化” | 巴别塔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知乎有篇讨论: 英文里s后面轻辅音浊化的规律? - 知乎 并且也提到了美语中不送气化现象。
感谢以下知友(并不全)的专业指正。 @余翰乔 , @白学家羊驼 , @Aaaaki , @辛时雨 , @陈Ace
"""
Open,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教的是“欧喷”,然而上海或者江浙地区教的是“欧本”。在元音之后的p的读音可以浊化。在美式发音里面,有人读Open,也有人读Oben,两种读法其实都对。
不算跑题。鲁伯特之泪英文名字叫做Rupert's Drop,在讨论里有个知友说正确翻译应该是鲁珀(po)特。我很同意,然而我还想狡辩一下,见上。
这个冷知识来自于20年前开网吧时对上机顾客使用“GOOGLE”和“百度”的观察。(当然,经网友指正,GOOGLE和百度最初平行竞业的年份是千禧年后)
当初GOOGLE还未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同大陆百度在某个时间段内,两家关系类似于早期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各自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整体风格,公司价值观,本身正负面形象,方方面面的因素并未形成鲜明区分。两者短兵相接,还未有大规模火拼。普通用户也还没从无甚差别的广告词以及实际体验中仔细认知体察到两家内在有什么明显差异。并基于这种差异,鲜明的作出自己的使用选择。简单打个比方,就好比火车站人流多的路口,对称的位置,各开了画风一样的便利店。全年综合来看,销售额应该相差无几才对。(当然这里不展开谈左撇子右撇子,上车焦急下车松弛等问题。)
当初的GOOGLE和百度,就处于这么一个用户选择干扰因素不多,参照不多,即便有也还没大面积波及开来的时期。但是,我观察了大量的普通上机用户,结果却是GOOGLE一边倒得压倒了百度。在这里,我再次说一遍问题的前置情况——那段时期,这两家同为提供搜索服务的公司,用户某种程度上是盲选,无意识选择,群体习惯并未形成。这使得我十分好奇,我一直在思考,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导致了大量盲选的用户选择Google,而不是百度。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小秘密。
-------------干货线------------
那天,我凑巧坐一个女顾客边上,她显然想输入baidu,结果连续两次她都输入了vaidu,键盘字母B,她按错了V。接着,她Backspace键将地址栏退到底,快速得输入了google,重重得按了下回车,搜索界面应声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哦!原来如此!
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当键盘键入BAIDU的时候,字母B和字母U,对于十指的动作幅度是较大的,而这种较大的运用手指的细节,却是会在天文数字的使用人群中造成相当数量的人输入错误,造成重复输入。
反观GOOGLE 这串英文,我们发现,在键盘输入GOOGLE时,十指的便利性很高,几乎松弛自然状态即可输入,不费劲。这种便利性还体现在BAIDU五个字母的输入要牵涉5个不同的手指,且手指移动和曲张的幅度大,而GOOGLE只需要动用三个手指,而且其中两个指头的两三次按键几乎不需要移动,整体敲击键入比前者不费力。
此外,当任何人使用电脑输入文字最开始时的动作,必定是去摸【八个基准键】,人是会有一个小小的瞬间去确认手指对位与否。即便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瞬间,但对于懒惰的人来说,就是“费劲”。我们可以看Google的首字G,是帮助人对位【八个基准键】的,你输入G的同时,手指(因为各指头不用动)就同时便利对位对上了。而百度的B则不具备这种细小的便利,在食指去键入B时,其他手指,特别是中指会大幅度(脱离基准键)联动,键入U的时候同理(脱离基准键X2)。人当然都是为了准确输入,但是比较之下,Google的键入受迫性要大大低于百度。
当然,你也许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还是想把这个问题说透一点。
-----------------更干的货线----------------
【一】自电脑普及,至当今手机时代,键盘始终是狭小的所在,户用十指在这狭小的区域办事,是需要相对集中精力的——精神受迫。这就造成了,在费精力的状态下,如果仍然出现不顺利,甚至反复不顺利,是必然会影响到使用者的心情。从而会直接影响到用户选择,你是否看明白了那个女顾客【重重得按了一下回车】的含义?
【二】其实相对于Baidu的不可错一点,错一点就打不开网页,Google却出现了你输入Gooogle,Gogle,Goglee都可以进入谷歌的状态,甚至凶残到 g.cn 即可进入网站。面对无差别的内容索取需求,面对相对时间段之内,服务内容同质,难分难解的局面,这个细节无疑是加分至少不是减分的设定。
O~所以,至少在那个年代,百度在用户键入地址栏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这种针开发人员对人性的洞察思索后的设定,那么小的细节背后有如此强悍的认识实践,使我深深震撼和恐惧。
【20170703新更】
-----------------最干的货线----------------
有人说,这种输入习惯的的潜在优势,
只是在争取部分人群,而且可能是小部分人群。
当你用手指实际去比划,并深度结合体验去思考这个问题时。
你可能会修改你既有的思维判断。
在现实中,
这个所谓细微的优势设定,可绝不是局限于少部分人群的
而是真真实实始终覆盖全体用户的!
你更深入的想一想,这种设定的指向始终是对着——
“人是懒惰的,自觉的选择懒惰“这种终极思维上。
这种思维理所当然覆盖全人类。
所以,但凡与其他相悖于这一点的同环节的解决方式发生竞争。
只要形成对势竞争,那么最终指向胜出也是必然的。
针对任何人都一样,看似平常的敲击键入。
只要其中有一次,你输入的体验不佳,十分细微。
或者另一个更便利的输入体验冲击了你原由的输入习惯。
那么,就会以那一次会起点,不见得马上替换你的输入习惯
慢慢得让你意识到,你有多种选择……
在其他角度让你的既定习惯产生松动。
并慢慢被压倒甚至完全替代!
SO,这永远是针对全体用户的优势设定,而不是仅仅取悦方便一小部分人。
这种思维,在源头上的押宝,已经做好了始终无惧时间的考验的准备……
天地万物凡是与时间竞赛,需要时间来检验的,归根到底都需要洞察人性的细节……
我们想象一下,其他事物诸如贸易,金融等领域,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又有多少类似的,基于人性的最底层的思维考虑……
最后一次更新,我平时不怎么看电视,在答案中有人提到了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这个栏目中播出过这个知识,我去搜了一下在20150806期中,大约在视频的26分提出来了这个知识,并解释到是某个顶级期刊刊登出的证据,应该是在心内科顶级杂志Circulation上2014年的一篇研究,自1976年开始跨度达30余年,对10000+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p<0.01。结论是这个征象和其他两个衰老征象一起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那期节目的嘉宾是阜外心内的大拿李建军教授,很多人提到的央视是真的吗请到的教授是阜外心外的一位。
可以看到一个观点的提出和受众是存在差别的,但是疾病的风险那是无差别的,决定权在于你自己。
从你的耳垂可以判断你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大概8年前还在见习阶段,心内科带教老师突然跟我们讲了这个冷知识,耳垂的折痕能反应出一个人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位老师说这是他的一个中医老师教给他的,中医认为耳朵是一个倒立的人,耳垂根部的折痕和体内心脏相对应,因而这个折横的出现能代表心脏供血不足。接着他带我们见习,叫我们数一数心内科住院的病人中哪些是有耳垂折痕的人,结果令人惊讶,八成以上的住院病人(绝大多数都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存在这个征象。后来待我去神内见习的时候,再一次在脑卒中患者上发现了同样的征象。简而言之,如果存在这样的征象,那么说明你的心血管情况已经堪忧了,很大的几率在日后发展成为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等疾病。当然,具体原理我当时暂不得知,因为中医本身理论是怎么讲都能讲圆了,只不过我们更青睐于实践效果。
后来,在丁香园的推送中发现原来西医也有相应的研究,早在1973年新英格兰杂志上就刊登出了这一征象( Frank ST.Aural sig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N Eengl J Med,1973,289(6):327.),并命名为Frank征:
Frank's sign - Wikipedia下图就是典型的耳垂折痕征:
后续冠脉造影的引入更证实了这个观点
Kaukola S.Ear-lobe crease and coroanry atherosclerosis[J].Lancet,1979,2(81567):1377.
Evrengül H, Dursunoğlu D, Kaftan A, et al.(2004).
http:// content.karger.com/prod uktedb/produkte.asp?typ=fulltext&file=DRM2004209004271但是也有研究称这是一个老龄化的过程,存在偏差。
Davis TM, Balme M, Jackson D, Stuccio G, Bruce DG (October 2000). "The diagonal ear lobe crease (Frank's sign) is not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r retin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the Fremantle Diabetes Study". Aust N Z J
目前顶级的期刊上还是比较支持前一种说法,认为这两者是存在相关性的,也有一些机制学说认为这里是末梢血管,是动脉硬化最早的表现,末梢血管硬化-供血不足-终末组织萎缩-出现折痕。
不管怎么样,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象,至少我开始对身边的熟人审视一遍,很多人只是没有全面检查,但是身体本身的血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硬化了。以前学过只有通过检眼镜观察眼底的血管才能直视动脉硬化的程度,现在又多了一样指标,不需要专业的设备就能反映出身体血管的病变,确实值得我们大家注意,有心的人可以观察下,这样的人不少,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身边的人。
PS:文献中说5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可是实际生活中仍然可以看到很多40岁左右的中年人有这样的表现,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事业蒸蒸日上的上班族,可惜肥胖,烟酒,不良饮食习惯,久坐,缺乏运动这样的现代问题或多或少在身上有体现,常规的体检根本提供不了血管硬化程度这样的结果,大多数人对于潜在的风险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殊不知金刚暴毙的多为这些人群,我们临床上脑干出血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一类人群,真正等到那一天,才知万事皆空。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不要压榨自己身体的剩余价值。
更新一下,评论区有人指出央视辟谣,我点开链接看了看,恩,阜外的专家明确指出他搜索相关文献并没有证据支持这样的观点,我就纳闷了,他真的点开Pubmed输入过Ear lobe crease? 或者Frank's sign? 新英格兰杂志间断都有相关病例报道。下面是2014年的一个病例报道(
Frank's Sign — NEJM):
配图的文字说明:
A 59-year-old man with long-standing hypertension presented with exertional chest pain. An electrocardiogram and cardiac stress testing were unremarkable. Coronary angiography, however, revealed substantial stenosis, and two stents were placed. The patient's recovery was uneventful, and he has returned to the clinic with no further chest pain. The patient was noted to have bilateral Frank's sign, which is a diagonal crease in the earlobe that runs backward from the tragus at a 45-degree angle across the lobule to the rear edge of the auricle and may be a predictor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Frank's sign is thought to indicate premature aging and loss of dermal and vascular elastic fibers. Although it has limited sensitivity, the sign is more useful diagnostically in persons younger than 60 years of age than in older persons.(尽管敏感性不高,但这个征象出现在年龄小于60周岁的人中更有诊断意义)
可能提出来的较早,很多人选择性忽视了这些极早期的文献研究,但是看看那些研究的质量,大样本的对照研究(Elliott WJ. Ear lobe creas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1,000 patien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m J Med. 1983;75:1024–32.),尸检的研究(Lichtstein E, Chapman I, Gupta PK, et al. Diagonal ear-lobe crease and coronary artery sclerosis. Ann Intern Med. 1976;85:337–8),咱们国内的队列研究(Wu XL, Yang DY, Zhao YS, et al. Diagonal earlobe creas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14;14:43.)
绝对不是没有相关文献支持的一个说法,估计为了省事,解释起来太麻烦,就没有在一个节目中专门讨论了。
质疑的声音依然存在(Mehta J, Hamby RI. Diagonal ear-lobe crease as a coronary risk factor. N Engl J Med. 1974;291:260.),也有很多文献指出耳垂折痕和心血管疾病这是两个平行出现的征象,并非存在确切的联系。其实最有说服力的pathogenesis mechanism是不明的。
因而大家对于这样的一个观点,该相信那一边那就是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在我的工作中经常能见到这样的例子,我是倾向于前一种说法的,尤其对于那些中壮年的男性,这个信号的出现足够值得你去反思了。
2016/12/12
感谢大家捧场,没想到这个答案收获了这么多点赞,在交流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我做一个统一的说明吧。
首先,答案中出现了很多年轻的恐慌者,这绝非我本意,不过也并不以外,医学生在学完诊断学以后,很多人都会有段时间疑神疑鬼怀疑自己得了某种病,甚至破费去检查,最后绝大多数都一笑而过。关于这个体征在上图的描述中有很详细的说明“which is a diagonal crease in the earlobe that runs backward from the tragus at a 45-degree angle across the lobule to the rear edge of the auricle and may be a predictor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Frank‘s sign 表现为起自耳屏,向后以45°走行横跨耳垂并终止于耳廓的边缘,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指标)。 请广大年轻人不要自行对号入座,这个征象的目标最重要的人群是40-60岁左右的中壮年,男性尤其应当引起注意。并且我也再三强调了这个征象目前并非被全盘接受,反对和质疑的声音也存在,我分别给出了一些文献连接,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但是绝非电视上某专家说的毫无依据。况且,内行人看看那些文献的出处,所用的方法,以及新英格兰杂志,内科学年鉴杂志在现代医学的地位。我想说,质疑可以,也需要有依据,普通人能考虑到的问题,这些科学家在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不会视而不见的。
人本来就存在偏见,倾向于接受符合自己观点的东西,甚至是无意识的,视觉欺骗的图片正是如此。因而我并不想尝试去说服一个人,改变是需要发自内心的思考,就如我曾苦口婆心劝诫我身边患糖尿病的亲属改变下生活习惯,最后都不了了之,可以说我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最终结局,可是无力改变。冷知识的条目下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如果能引起人的思考,那就行了。学医这么多年,本来就觉得人体是越来越奇妙的,不用说原理这种形而上的东西,很多问题我们连形都没有摸清,我自己几个月前开始健身,期间查血偶然发现CK及CK-MB高出正常上限近30倍,检验科直接报告危急值。我是下了一跳,我自己的知识告诉我这意味着横纹肌出了问题,最害怕的心肌问题用心脏彩超,肌钙蛋白排除了,剩下横纹肌溶解了,可是和我的表现完全不符,没有肌肉酸痛,其他生化也没有异常。我向我心内科同学求助,也没有一个所以然,只好观察,停了所有运动,监测肌酶,在一周以后就下降了70%,我只好自我嘲讽下,后来复查了多次其中再现过一次,检验科都认识我了,报告危急值后我过来拿结果,对方见我,说道原来是你啊,我也就回以苦笑。直到后来我上网搜索才发现有人提出过一个概念,高敏感型激酶升高,通常马拉松运动员跑完全程后有可能会出现激酶升高到我的水平,可是有少部分人在常规运动量下就能出现激酶急剧升高,机制不明,可能和某某基因的变异有关,和横纹肌溶解也没有确切的联系,我这下才落个踏实。你看,我们对于身体了解程度有多少?可能表面相安无事,体内已经风起云涌。
关于这个问题没想到又引出了中西医的争论,在某些回答的指引下我找到了耳穴诊断学,黄春丽主编,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介绍是这样讲的“近30年来,我国在挖堀古代耳诊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国外的一些耳诊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我国耳穴诊断的学术体系。”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在我能搜索到的资源中,这个耳垂折痕被命名为冠心沟,怎么也不像古代的名字,而且在耳穴诊断的图谱上,心脏的投影区是耳甲窝而非耳垂。这就很耐人寻味了,我以前很好奇如果这确实是我们祖先提出来的,在古代平均寿命不到40岁,信息交流闭塞的条件下,我国传统医学对于冠心病这种当时的罕见病是如何总结出这样的结论?73年提出来的Frank's 征是不是被化用在了我国的耳诊上让我们以为是传统医学的东西?
我无意参与论战,知乎是一个分享见解看法的地方,不同的声音都需要参考,古人提出来认识自己,就是一个不断去反思去思考的过程,而教育的意义就如西塞罗所说是为了让你去认识到世界的局限性,从而去改变而不是努力去适应。我能分享一些见解看法让提供一个思考方向,足以。
为什么叫“上厕所和下厨房”,而不叫“下厕所和上厨房”?
古人认为厕所都是水,五行属水;而厨房里用火做饭,自然五行属火。由此可见,如果是下厕所,就意味着在水下,那就被淹死了。同理,上厨房意味着在火上烤。所以有下厨房和上厕所这样的意思。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前几天和德国同学闲扯蛋,她说,你知道为什么埃森火车站地下的地铁候车厅用暗蓝色灯光吗?
(埃森,德国北威州鲁尔区重要大城市,克虏伯公司总部所在地,人口众多且复杂,尤其是火车站周边治安糟糕,吸毒酗酒流浪犯罪团伙流氓聚集地)
我一脸懵逼,说不知道啊,也许是作为传统工业区,想把自己的门面装修得工业一些cyber一些看起来不那么破败?
她又启发我,你在埃森火车站上过厕所吗?
我说没有啊。
她说埃森火车站里面的厕所也是这种装修风格哦,灯光全部都是蓝紫色的,你想到什么了吗?
放张埃森火车站地铁候车厅照片先
我还是一脸懵逼,我说我想不出来为什么要这样装修。
她说,埃森火车站聚集了好多吸毒的你知道吧。地铁站里面晚上等车的人少,又没有巡警,他们毒瘾上来了就会在地铁站或者厕所里注射毒品。如果全部装修成暗蓝色,就看不到自己的静脉了,就不好注射了。
我恍然大悟,还挺有道理啊!
虽然觉得这个解释漏洞满满,而且我也不太相信,但是还挺有趣的,可以算鲁尔区的一个都市传说了吗?有没埃森的人去验证一下,我好奇厕所的灯是否真的是暗蓝紫的。
MySQL这款产品名称中的「My」:
一直以为MySQL的产品名字是以用户视角加了个「My」,意思是说「我的SQL」。没想到真的想多了。这个「My」跟你跟我都没有一毛钱关系,人家是创始人 Michael (Monty) Widenius 的闺女 My Widenius.
居然有父母给自己孩子取名叫「My」也算是没Sei2了!想象一下邻居家的闺女叫「王我的」,出了国叫「我的个王」,那得是有多大控制欲的爹妈啊!
非常好奇地挖一挖这位千金是谁,在Facebook上找到了:
https://www. facebook.com/my.wideniu s
很漂亮的脸:
强迫症如我,自然要确认这确实是MySQL中的那位My。两点线索:
由此比对,几乎可以肯定脸书中的My就是MySQL的小天使,在Monty创建MySQL的1995年刚刚6岁,今年已经28岁。
参考资料:
为了不当旗王到处立Flag,就不指望自己的孩子28岁时有人在网上扒TA了。
=======================
以下为10/27/2017补充。
看评论涨知识。涨的都是更冷的知识,赶紧披上羽绒服再看吧。
参考资料:
如果我不学习地质学这专业,我应该永远也不会知道鲁迅在学医之前还学过地质!没错,就是那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 。同时他还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一文,这篇发表于1903年8月出版的《浙江潮》杂志第八期,当时鲁迅是署名"索子",这是中国人第一部地质著作,是《中国矿产志》一书的缩写。
完成于1903年至1905年间的,由上海普及书局于1906年5月出版;在8个月内,连续出版3次,可见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写作这 部专著,鲁迅"特搜集东西秘本数十余种。又旁参以各省通志所载。撮精删芜。
最让我纠结的就是“胴体”了,一些文学大家都在乱用。
时下,在形容女性的裸体时,除了极少数用“玉体”之外,很多时候都用“胴体”一词,且多有狎亵之意。虽然很多人也曾经对错用这个词语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但似乎是并没有阻止“胴体”的滥用。关于“胴体”一词的本意,现在看到的所有的词典都没有标出“女性裸体”的义项。《辞源》中的解释为“屠体,家畜屠宰后的躯干部分”。而《现代汉语词典》中虽然在解释“胴体”时有“指人的躯体”的义项,但是第一义项却是“躯干,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如此看来,“胴体”虽然有时也可以指“人的躯体”,但和“女性的裸体”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语义关系的。而且,在词源学的意义上,用“胴体”来形容女性身体,也明显带有一定的侮辱意味。然而很多时候,许多人并没有真正弄清该词的基本意思,却在乐此不疲地用着这个词来形容女性的身体。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没有人体美的空间,因而相应的词语也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相关概念也少得可怜。于是,“胴体”也就越俎代庖,“登堂入室”,渐渐成了“裸体”的代名词,成了女性裸体的代名词,最后,该词里居然含有了比“女性裸体”更丰富的意蕴。
实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看到这个,我实在受宠若惊。看到大家的评论,我真的很高兴,没有什么能比的上自己的意见引起旁人兴致更让人有存在价值了,非常感谢大家。
关于里面“登堂入室”(形容学问、技能由浅入深,有了很高的水平)的用词问题,是我没认真审文,直接把百度词条关于“胴体”的解释全复制过来了,是我的错,向大家道歉,就不修改了,以后提高警惕。
然后我在评论里看到有些“对人不对事”的话,希望能够理智一点,可以彼此理解尊重,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悄悄改下伏尔泰叔叔的话),谢谢。
我个人是比较偏向支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像“胴体”这个例子,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生活的调剂,能得到大家一惊一笑就算是很满足。大家积极思考“新旧”的问题,这个就涉及个人口味啦,不用强求,伤了感情坏了心情就不好了。
来辟个谣
据说有些汉字造反了!!!
有些汉字好像真的是造错了
比如说“重”和“出”,“牛”和鱼“鱼”
按会意的标准来说:“重”为千里,应读chu;“出”为两座山应读zhong
按象形的标准来说:“魚”(繁体)上面有角,下面有四只蹄子,中间在田里干活,应读niu;
“牛”前有头后有尾,上有背鳍,下有腹鳍,应读yu
是不是震惊了呢。。。。。
是不是感觉古人喝醉了,搞错了呢
其实
。
。
其实,这都是现代人自作聪明,事实上这四个字并未造反,关于这点,看看这四个字的演变就知道了。
牛:
本义:哺乳动物。早期甲骨文上半部像动物头部的线描,下半部突出了两个开阔的大鼻孔。后来淡化了鼻孔的形象,篆文加强了中间的一横,隶书将一对尖角写成一撇一横,成了今天“牛”。《说文》:“牛,大牲也。”
因牛体庞力大,助益农耕,且天性仁慈,古人对牛特别厚爱。公牛为“牡”;母牛为“牝”;专门用于祭祀牺牲的小公牛为“特”。总之,以“牜”做偏旁的字大都与牛有关。
鱼:
甲骨文 小篆
本义:有鳍、鳃和流线体型的冷血水生脊椎动物。《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凡鱼之属皆从鱼。”鱼字后来逐渐演变得不那么象形了,而且鱼的尾部竟与“灬”(火)混同起来。
重:
本义:肩扛背驮的沉甸甸的行囊。《说文解字》:“重,厚也。从壬,东声。凡重之属皆从重。”
出:
本义:由内而外。《左传》:“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甲骨文中这个字很形象:上古人们穴居在山洞里(“凵”),一只脚(“止”)从洞口走出来,就是“出”。后来引申出“长出”的含义。《说文》:“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后来在字形的演变过程中将下面的“凵”误变成了“山”,隶书又将上“止”和下“山”连写成混合结构,于是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还有上个答案里说的矮和射,也是一样
关于“射”字:在甲骨文中,“射”是一个象形字,画成一张拉开的弓,上边搭着一枚箭。在金文中则在弓的右侧又加了一只手,使得射箭的动作更形象起来。
因此,“射”的“身”部在甲骨文、金文中表示弓箭,“寸”部在小篆时加入,表示拿着弓箭的手。
关于“矮”字:“矮”是个标准的形声字,而非会意字。《说文解字》这样解释:“矮,短人也。从矢,委声。”所以“委”是声旁,“矢”是形旁。
因此,“矮”是形声字,“委”是声旁,“矢”是形旁,古人认为量长短的工具必须正直如矢,故矮字从矢。
总之,“矮”还是那个“矮”,“射”还是那个“射”,两字并没有被误读,含义更没有颠倒。
所以说,古人并没有弄错,是你们图样图森破啊
地球上的长生不老的东西。
真的存在! !!!!!
Interesting !
刺激啊哥们们~
诶
你还真别说
如果当年秦始皇知道了的话,应该会把它研究研究再研究,然后吃?炼丹…估计生物大工程就在那里兴旺起来吧!
废话不多说 上图
没错 就是它!
是不是觉得长得好看(难道只有我觉得吗?)
—————————————————
下面来直百度百科!!
—————————————————
来,正题
“灯塔水母(学名:Turritopsis nutricula):是一种小型水母。身体呈钟型,直径约4-5毫米,身体透明,能够看见红色的消化系统,状如灯塔,因而得名。灯塔水母胃巨大且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横断面为十字型。”
“灯塔水母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在20℃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25至30天。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区的海域之中,但因为远洋船舶排放的压舱水,使它们逐渐散布至其他邻近海域,扩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近海。”
“灯塔水母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在20℃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25至30天,其特征是性成熟的(能够进行有性生殖)个体能够重新回到水螅型。普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后就会死亡,但是灯塔水母却能够再次回到水螅型。这被称作分化转移。理论上这个过程没有次数限制,这种水母可以通过反复的通常生殖和转分化获得无限的寿命。所以也被人称为“长生不老的水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返老还童”。除非被其他动物吃掉,否则灯塔水母是“永生”的。”
!!!!!!!!!!!!!!!!!
噫。搬完了。会有人赞吗
————————————
更新:2017-6-27
对于评论区很多人的质疑,答主在这里说,灯塔水母的永生也只能是在理论上,理论上,理论上…………………………
理论上这个过程没有次数限制,这种水母可以通过反复的通常生殖和转分化获得无限的寿命。
!!!!!!!!!!!!!!!!!!!!!
所以也被人称为“长生不老的水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返老还童”。除非被其他动物吃掉,否则灯塔水母是“永生”的。
曾经有一位研究灯塔水母的科学家观察了4000条灯塔水母,确认它们全部都能返老还童,没有一条死亡
但是。注意我这里要说但是了
⚠️!
⚠️
⚠️
对于实验结果所说的灯塔水母拥有“逆生长”能力,徐教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质疑——假设灯塔水母是长生不老的,它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姑且认可它是从成年转变为幼年状态,那么其生命状态应该从变为成年之后,能够再度转变为幼年,这才叫做“长生不老”,如果生命形式仅仅转换了一次,就不可以称之为“长生不老”。
⚠️ ⚠️ ⚠️
因而,可以这样说,灯塔水母在一般条件下仍会死亡,其 “长生不老”的说法或许只是基于一个不严谨的科学实验以讹传讹的不实结论。
--------------/////
2017 年 11月6日凌晨更新
我真的好期待!!!!
词穷了!
我知道的最冷的大概就是“台风的名字”了吧。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直以为台风有自己专门的名字。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台风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比如说“狮子山”“海马”之类的,肯定是气象学家根据台风的特征给他们一个一个取了名字。直到上学期学了气象学这门课,我才发现我太天真了。
台风的命名方法是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每个国家提供10个名字,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命名。
就是这140个名字是循环使用的,第一次台风出现是这个名字,第二次台风出现就换到下一个名字,第三次再往下轮,直到140个名字都用过,我们从第一个名字再重新来一遍。
而如果某一个台风带来了特别严重的灾害,这个名字将从140个名字中去除,再也不用,而提供名字的国家会再提供一个名字补充进命名表里。
而各个国家为了让台风带来的损失小一点,起的名字都是很温柔,而且比较符合该国特色。
知道了这个事情,我久久不能平静。
→_→这台风命名得也太随意了啊!!!
心酸的动物冷知识,狗狗爱看电视都是因为你
人人都知道猪粉粉嫩嫩的,尾巴卷卷的,但你知道它们看不见天空吗?海龟很威风,但你知道它们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吗?章鱼没有朋友,水木没有心脏,斑马不敢自己睡觉,这些你是否知道呢?
斑马不敢自己睡觉。 斑马天敌很多,都想趁着它们睡着的时候大吃一顿。为了避免这样的风险,它们只在有同伴守卫着的情况下才会睡觉。
大象不能跳。 它们实在太重了,要成年象同时抬起两只脚都很困难,跳起来就更不可能了,小象跳一跳还有可能。不过任何年龄的大象游泳都游得不错。
鲱鱼靠放屁交流。 鲱鱼的听力一流。它们在水下交流不靠嘴,而是放屁,同时它们还能听懂同类放出的气泡声。(怪不得鲱鱼罐头那么臭,原来是因为鲱鱼们在罐头里很无聊,于是就开始聊天,噗噗噗,噗噗噗,噗噗...)
狗狗其实看不懂电视,但它们假装很爱看,这样才能陪在你身边。 电视机是根据人眼和人脑设计出来的,每秒显示出足够数量的画面,在人看来好像是图片动了起来。但在别的动物看来,电视画面就像幻灯片一样,这样的画面显然无法引起狗狗的兴趣。不过也有好消息,现代电视机提高了显示速度,这让趴在你身边的狗狗也能和你一起看了。有专家称,除非电视能散发更多的气味,否则狗狗是不会真正感兴趣的,但这个要求就有点过分了。
火蝾螈会吃掉自己的兄弟姐妹。 虽说火蝾螈喜欢吃小鱼和昆虫,但它们基本什么都吃。如果周围没什么可吃的,它们会吃其他种类的蝾螈。如果没有其他种类的蝾螈,而它们又很饿,那它们很可能会吃掉自己的家庭成员。
唱歌跑调的鲸鱼会孤独一生。人们 1989 年在北太平洋发现了一头孤单的长须鲸,它的歌声比一般鲸鱼频率要高,高到其他鲸鱼根本听不到。它的行进路线也和大部队不同,所以它从没遇到过同伴。它的歌声频率是 52 赫兹,有点类似于大号的音调。
蚯蚓有5颗心脏。蚯蚓没有嘴、眼睛、胳膊或脸,它们一生中没有的东西太多了,但它们有5颗心脏。这也就是身体切开后还能再长回来的部分原因。
老鼠能感知同伴的悲伤,而且自己也会悲伤起来。研究人员曾做过实验,他们先让一只老鼠轻微的腹痛,然后把它放到一群正常的老鼠当中。腹痛的老鼠一抽搐,其他老鼠也会跟着抽搐。如果两只老鼠曾经被关在一个笼子里,这种同情的现象会更加明显。
犬羚用眼泪标记领地。犬羚的“眼泪”是一种黑色黏黏的软泥,会从靠近眼睛的腺体中流出来。它们会把眼泪擦在植物上,以此来界定领地,可见在东非稀树草原上的生活也是十分艰辛。
水滴鱼没有肌肉。水滴鱼的身体结构很奇怪,它比水要轻,能够不费劲儿地随着海水漂浮。吃东西的时候只须张大嘴,漂来什么吃什么。
食蚁兽能长到人这么大,但它的嘴仅能容纳一粒橄榄。体型较大的食蚁兽每天需要光顾 200 个蚁穴才能获得足够的卡路里。
乌龟用屁股呼吸。
乌龟也可以用嘴呼吸,但既然能从屁股呼吸,为什么还要用嘴呢?科学家在水里的乌龟旁边放了小剂量的色素,从而观察到了这种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所用的肌肉更少,在冬季更能节省能量。
小鸭子会把出生后 10 分钟内看到的东西当成父母。凡是孵化出来的动物,基本都会把第一眼看到的会移动的东西当成父母。这种效应被称为“印随”(Imprinting),使它们能够迅速建立起亲情关系,并开始学习重要的生存技能。小鸭子曾将雨靴、火车等周边的事物认作印随对象。把雨靴当妈妈真是件吓人又诡异的事,因此研究人员会在鸭圈里放置鸭子木偶,用来和新出生的小鸭子互动。
码字找图不易,觉得有趣可以点个赞~(≧▽≦)/~支持支持
另外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希望在知乎能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
这是现在最冷的知识
你一定听说过→→→爱因斯坦小学数学不好,成绩只有一分。后来努力学习,成为了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很励志是吧?特么的爱因斯坦在德国上的小学啊,德国的一分是满分啊!!!
德国考试成绩评分为6分制——1分:sehr gut(优秀);2分:gut(良好);3分:befriedigend(中等);4分:ausreichend(及格);5 分:mangelhaft(不及格);6分:ungenügend (差)。
还有还有!德国人都是给正确选项打叉×××,真的好不习惯啊喂。。。对的打叉打叉
每个正常肺活量没有咽炎的人、用每一瓶酒精度数大于38度的白酒、拿上新的一次性打火机,都可以吐出火来,和杂技演员一样。而这,只需要半小时的训练。
酒吧撩妹无往不利!轻则欢呼,重则湿透;
斗殴无人敢敌!一招秃头,再上毁容。
我只是让你们看我玩,自伤与我无关!我只是让你们看我玩,自伤与我无关!我只是让你们看我玩,自伤与我无关!”你们看完川剧自己吐火玩受伤,别怪川剧团哦~介个不是教程,是“文字说明”。
一更~~~~~~~~ 好了,必须上文字说明了。抱歉稍候,我准备材料去~昨晚整了一宿的物联网技术方案。
二更~~~~~~~~ 哥是有信用的人,干货来了,正在上传视频,550M。举报我的同学我不怪你们。我头天下午4点更新的回答,然后干活一下午加一宿,第二天八点就1800赞加被举报……措手不及,哈哈,全急性子啊兄弟们。(评论里说的“不就是对着火堆吐火吗有什么好学的”,这是另一派的高手,就是不知道哪个酒吧让点火堆?碰到坏人毕竟也可以说“等等,我先起个灶!”)
传着视频,下午编辑好文字说明,我肯定对得起你们。……近二钱的白酒经口腔粘膜渗入体内,哥现在有点儿晕,酒量就是这么好!!
三更~~~~~~~~
视频以以下三瓶为例,为了回帖刚买的北京二锅头56度、牛栏山52度、老某长45度(38度不好买啊)再加一个新的一次性打火机。
文字说明啊:
1、场景一:那年,东北,初春。幼年哥我匍卧床上,看奶奶晾被单。奶奶端着个盛水的瓢,一口一口将其中清水如薄雾般喷到被单上。我问奶奶这是为啥捏?奶奶笑言:小傻子,春干物燥,晾晒的被子如果不喷水打匀,等干了以后会又硬又皱。此景罅隙而过,无从再觅,回首怅然~
2、场景二:仲夏,高中。哥使劲浑身解数强借表弟漫画书一摞,曰“圣子到”。没错,就是那个能从后背抽出平底锅、球棒等一系列棍状物的日日野晴矢。有一回目,讲的是日日野在酒吧中吐火对怼一众混混。哎呀我这个激动啊,不啻祝融附体+普罗米修斯上身+醉酒五娃与四娃合体,“唉我去,好招儿好招儿”嘟嘟囔囔念着吐火,睡觉尿炕去了~
、场景三:大学蹭课流体力学,突然之间若有所思,好像明白并回忆起了什么年少时候很了不起的一件未完成之事…
其后,峨眉昆仑,瀛洲古漠,杯影三人,蹙思经年,到底悟出一套中二绷菊憋嘴霹雳喝酒不咽反吐撩妹剃度喷火宝典(其实就他妹的一招),飨享各位……爱玩不玩但别那么批判;爱学不学但别那么嗤鄙。这贴搞得我都怀疑人生了,分享个东西又不收费,最后搞得好像一直有一个人儿拿着皮搋子乎在我嘴上伴随着艄公号子的节奏不停忘情地淘晃还喊着“你快说你快说限你在我睡觉前说完不然.......”……给点儿时间啊大哥们,本IT民工还有本职工作要加班先啊!
吐个火,统共分三步:
第一步:喷出像样的雾。既要颗粒绝对小,又要有初速度。不写太多了,免得写成技术贴。先用白开水练,含一小口水,3~5毫升。要点有二,首先,抿紧嘴唇,有多大力用多大力,上下牙齿绝对不要碰上(用尽全身的力气准备说“妹”这个字);其次,鼻孔吸气,用尽全肺力气往外喷(用尽全身的力气准备说“呸”这个字),嘴唇还在用力闭紧。当我能做到水雾颗粒小于PM50且初速度大概10M/秒的如下图的状态的水雾,戳下一步。预计练习20分钟。
第二步:调整打火机。最好是新的,火苗调到三分之二个手机那么长,并且能稳定燃烧5秒。火苗太长了会因为气压太大,不能保证每次都能打着火,白喷了;太短了会因为喷雾后形成的椭圆状区域负压立刻就会带走已经挥发的可燃气体,同样打不着火。如果打火机调整为以上稳定形态,我又戳到下一步。预计练习2分钟。
第三步:点火时机和位置(要点哦)。理论不说了,简单的:先喷雾,在酒雾达到最大形状的同时,点火(也就是喷出后0.2秒~0.4秒点火);如果用的是能撸能打的右手点火,点火的位置应该在最大喷雾形状的右下角。打火机火焰假如长10厘米,那么估算着伸入酒雾的火苗只需要大概1~2厘米。整个燃烧过程中,打火机没必要移动,口活儿也要持久,收腹提臀绷菊花,坚持5秒就极具猛男效果~如下图咯~预计练习8分钟。
就这些,对照视频慢慢看吧~
成功的话回一个。先解禁再进一步更新物理原理咯~我就不信做不成一个技术贴!!!
四更~~~~~~~~
评论中发现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重要事项:
1、绝对不要使用酒精含量大于70度的液体!!!比如伏特加、医用酒精,绝对不要,有生命危险!
2、显摆时,建议在脸蛋儿上先贴个黄色小纸条,上写“请勿对准人或小动物,单颗粒液滴动能小于1.8焦耳”……
3、最近忙完一个多平台协作的项目后,哥会尽量把这个回答完善成物理技术贴。
其实我的另一个回答,也可以算做“冷知识”、“很偏门”的回答:
我的知乎回答:有哪些看起来很高端的技术其实原理很暴力很初级?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634376/answer/138912969?utm_source=com.oneplus.note&utm_medium=social
这个东西,叫蒸汽机车。是蒸汽机时代的玩意。
中国搞高铁什么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中国最后一个蒸汽机车是今年退役的。
蒸汽火车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曾经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如今绝大多数蒸汽火车已经退伍,而在哈密三道岭,因为新型机车还没有完全到位,蒸汽火车仍然承担着煤炭开采和运输任务,这是全国最后一列蒸汽火车。如今,新的动力运输车辆即将运行,全国最后一列蒸汽火车也即将完美谢幕,最近,我多次来到三道岭看望这位“老朋友”。
说起哈密三道岭的蒸汽火车,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本世纪初全国各地的蒸汽火车逐一退出历史舞台,三道岭的蒸汽火车还在默默运行着。
2017年1月1日, 新年伊始,三道岭煤矿的蒸汽机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蒸汽火车迷和摄影爱好者。矿山、雪峰、夕阳下的矿野,伴着阵阵粗犷悠长的汽笛声,气势磅礴的蒸汽火车穿越白雪覆盖的新疆最大的露天煤矿——哈密地区三道岭煤矿蜿蜒而来。哈密的蒸汽火车旅游非常特别,蒸汽火车,以天山做背景,呜呜地从远方的山坡开过来,喷云吐雾呼啸而过,非常壮观。
哈密地区三道岭煤矿是新疆最大的露天煤矿,目前,这里有中国最后一批尚在服役的5台蒸汽火车,是以运输煤炭、开采剥离为主。蒸汽机车仍然承担着煤炭开采和运输任务,一车一车能源,温暖着需要煤炭生活的人们。有几辆蒸汽火车从1958年煤矿开采开始,一直“工作”到现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蒸汽火车迷和摄影爱好者的到来。
1、我国刑法中只规定了拐卖妇女儿童罪,所以,如果你拐卖成年男子,又不对他采取其他犯罪措施,如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那么是无法定罪的。
2、同理,我国刑法强奸罪只针对女性,强奸男性无法定强奸罪(但有可能构成猥亵罪、强制侮辱罪、故意伤害罪等)。
3、传播他人肖像仍有可能侵犯他人肖像权。
4、捡到遗失物要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会发布公告,公告六个月无人认领,遗失物就归国家所有。
5、河水、海水都归国家所有。
6、埋在地底下的东西,清朝以前(含清朝)的都归国家所有。
7、大部分强奸案都是熟人作案。
8、法律上有“宣告死亡”和“宣告失踪”制度,如果你想死又不敢死,可以试试“宣告死亡”。
9、宣告死亡后婚姻关系自动解除,自动发生财产继承,如果被宣告死亡的人又回来了,配偶没有再婚的就自动复婚,如果已经再婚则不得恢复,财产自动恢复,简称“物是人非”。|
10、根据《立法法》七十五条,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优于国家法律。
11、美国有51种法律,50个州都有自己的法律体系,联邦还有联邦的法律体系,因此 @王瑞恩 精通明尼苏达州法律(简称《大明律》),但他碰到路易斯安纳州法律可能也要抓瞎。
12、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英国没有《宪法》,只有不成文宪法。
13、英国是英美法系国家,但苏格兰是大陆法系,美国是英美法系国家,但路易斯安纳州是大陆法系,加拿大是英美法系国家,但魁北克是大陆法系,中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广义的),但香港是英美法系。
14、英国到了2009年才有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Kingdom),此前英国的最高司法机构是上议院(House of Lords),相比之下我国最高院已有65年历史。
15、大清国亡了,但《大清例律》一直在香港用到了70年代。
16、《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是现代民法典的两颗明珠,前者参考了《法学阶梯》,后者参考了《学说汇纂》,这两本书都是古罗马法律。
17、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均为英美法系(海洋法系),德国、法国、日本、台湾均属罗马法系(大陆法系),但无论海洋法系还是大陆法系,都来自古罗马法律。
18、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其实是法国的“参审员”,跟英美法系的“陪审团”不是一个东西,参审制下,参审员=法官=事实审+法律审;陪审制下,陪审团=事实审,法官=法律审。
19、美国法院有所谓的'“长臂原则”,只要跟美国的利益有一美元(感谢 @王瑞恩 指出)关系就可以在美国起诉,加上美国对赔偿金额认定较高,所以大家纷纷在美国起诉,比如“伊春空难”后受害者纷纷跑到美国起诉,因为发动机是美国造的。
20、西班牙奉行“绝对普遍管辖”,即只要西班牙愿意,西班牙法院可以管辖任何案件,比如西班牙曾下令逮捕这些人:皮诺切特(智利前总统)、基辛格(大家都认识)以及政治敏感,-1s。
当你去银行取钱时都是连号,说明物价要涨了。
当平时爱说话的同学突然不说话了,说明老师来了。
当小县城出现了很多美女,说明外面扫黄了。
当所有人吃完饭不说话了,说明该你结账了。当中了500W不知道怎么花,说明梦该醒了。
椰果是细菌产生的,学名应该叫做细菌纤维素。
我们平常见到的、吃到的椰果并不是并不是并不是椰子里的果肉,而是用细菌在培养液中发酵,分泌出来的细菌纤维素,化学成分跟植物里的纤维素一样,只是纯度很高,多糖聚合度也高。
最早貌似是在菲律宾,加工椰子后,产生的很多含糖的椰汁,就用它来作为细菌培养液,生产出白白嫩嫩的“椰果”,叫做“Nata de coco”,最常见的细菌是木醋杆菌。
木醋杆菌产生的细菌纤维素就是下图的样子
谢谢大家的赞和感谢以及关注,第一次答题,感觉很棒!
评论区我都看了,我挑几个大家关注的问题回复一下吧。
1.有童鞋表示“椰果”应该改名“人造椰果”,因为在椰子未成熟时,里面的果肉也是嫩嫩的,应该叫真实的椰果。这是有道理的,但我这里指的是咱们常见的那种“椰果”,而椰子里的果肉(称之为椰肉吧)应该在椰子产地以外的地方应该很少见到新鲜的,当然因为成分的原因肯定跟“椰果”是很不一样的,倒是椰肉干是平常可以买到的。要我说,为了不混淆视听,“椰果”最早就应该像台湾那样叫做“Nata”或“那塔”。
2.很多小伙伴知道真相后表示不敢再吃了,其实完全不用担心,“椰果”说白了就是吸了水的纤维素,被用在食品中肯定除去了细菌和其它杂质的,纤维素适量食用是有助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消化的,人怎么吃进去怎么排出来。有的小伙伴说得好,细菌是我们的好伙伴,很多食物都来源于细菌:酒、豆腐乳、酸奶等等,你体内还有大肠杆菌呢。(有错误更正一下:酿酒是酵母菌,豆腐乳是毛霉菌,都是真菌,酸奶是细菌,谢谢@Dahai)
还有,欢迎随意转载,但不要改动任何一个字,我知道评论区那些营销体标题都是来搞笑的 。谢谢大家!有什么错误欢迎大家指出~
我们经常能在圆珠笔(各种笔)笔盖上,发现一个小孔,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小孔没什么用。事实上这个小孔是法国制笔公司BIC特意设计出来的。在此之前,曾经有儿童因为误吞圆珠笔盖,结果窒息死亡。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喜欢在地上乱爬,抓到东西就喜欢塞到嘴巴吃,而圆珠笔又是家里常见的东西,很多笔盖就这样被小孩吞了进去,并造成严重的窒息。但在多了这个小孔后,小孩即使吞下笔盖,还能勉强呼吸,从而挽救孩子的生命。
同时,按照国家规定,笔帽上没有通气孔的圆珠笔为不合格产品。
补充评论区
@西灵提供的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书写笔、记号笔、修正笔和水彩笔的笔帽应符合下列3条规定中的至少一条:
①笔帽尺寸足够大(垂直进入直径为16毫米的量规时,不通过部分大于5毫米)
②笔帽体上需要有一条连续的至少6.8平方毫米的空气通道。空气通道可以由笔夹等凸起的部分提供。
③笔帽应在室温最大压力差1.33千帕下最小通气量为8升/分钟。
符合这一标准的合格笔帽上不一定都有孔,不过它们都需要通过增大尺寸或保证通气的方式来减少吸入窒息风险。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1540:1993《书写笔和记号笔上帽——安全要求》同中国同步。
再次补充:
这里的标准针对的是14岁或以下儿童所使用的笔(至于怎么给笔划分使用者年龄界限我也母鸡咯[摊手])。但是,那些彰显身份的珠宝笔、高级钢笔,或者专业人士所用的绘图针笔等等,这些通常只有成年人才会使用的笔种不属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所以要是各位发现自己的笔没有通气孔,要么就是不在标准的适用范围内,要么只能说明那是不合格产品啦~
原答案有些措辞不够严谨,导致出现一些误会,鄙人感到非常抱歉。本是小透明,没想过会有这么多人看到这个答案,今天一上来还以为上了个假知乎QAQ嗯,还有各位因为这个答案而关注鄙人的朋友们,虽然小透明一天涨几十粉真的很激动啊,但其实我没啥干货的呀(ノ_<)怕是会让各位失望呢(不过要是你们突然一起取关我还是会很难过的ಥ_ಥ)最后还要感谢评论区里提供资料的小伙伴们,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ʕ •ᴥ•ʔ
啊,原谅我再啰嗦一句,要是依然认为答主瞎扯,推荐您问问度娘唷~
随手扔来一个百度关键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1540:1993《书写笔和记号笔上帽——安全要求》
一开始觉得这不算冷知识吧,但是最近发现身边的人都不知道这一回事,所以来答一波
————————分割线————————
夏天我经常穿着这样一件衣服
上面带一个苏共党徽和СССР这四个字母。
几乎所有人看到了都当着我的面读出来,CCCP。
我会告诉他这对应的是英文字母的SSSR(感谢网友提醒:虽然俄语里Р对应英语里的R,但是读音更接近L,大概发音sssl)。
他们就会一脸惊讶的问,是super super super rare的意思吗?
科普时间:
当然不是了!CCCP实际上是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缩写,因为是俄语,所以当然要按照俄文的读法来读。
至于它的英文呢,是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也就是USSR了。
我不知道什么冷知识。
但作为一个每天被一惊一乍得快神经衰弱的小护士,我只想普及一个常识啊。
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弟弟妹妹……吊瓶打完了,头皮针回点血没事的啊!
就是个简单的压力问题。
别再像觉得自己快不久于世的样子声嘶力竭地对我喊:护士,回血了!回血了啊!
阿姨,我看见了,您别急,先躺下好伐啦。
您看啊,血液没有凝固,头皮针也是无菌的,丢失这0.1ml的血对您也没啥影响,顶多拔针的时候溅个两滴在您手背上。。
哎哎,您别哭啊,这就拔。。。。
科普老司机来贡献一大波人体冷知识
在地球上,只有人类会长痔疮。甚至可以说,长痔疮也算是把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家知道,我们的菊花,也就是肛门,作为人类消化系统的最后一个关口,除了负责所有便便的接送,必要时还要帮我们守住不想释放的洪荒之力(憋屁/憋屎)。
按理说,我们的菊花应该非常经得住折腾。
但事实上,我们的肛门一直徘徊在“崩溃”的边缘,以至于拉屎、久坐、久站这种基本生活日常,都会导致痔疮。
因此人类痔疮的发病率极高。据不全统计,痔疮的发病率在50-75%之间。在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56.7%的人患有混合痔,而50岁以上人群则高达95%,男女没有太大差异。这就意味着,此刻你的同事和亲朋,已有至少一半是“有痔之士”。
为啥这么容易得痔疮?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大约400~600万年前。
那时候我们人类的祖先,还是四脚爬行的南方古猿。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启发,它们突然学会了趾高气昂地直立行走。凭此一举,它们顺利搭上了进化的快车。
由于双手得到解放,它们可以灵活制作和使用工具,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更因此使得大脑快速升级,拥有了超大脑容量,和轻松碾压所有动物的高智商。
只是所有命运赠予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人类想要直立行走,身体的其它部位却没跟上这个演化速度,于是就成了我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比如,直立让女人的骨盆和产道被迫变窄,使得生育难度大大增加,以至于女人每生一次娃都相当于闯一次鬼门关;而颈椎病、腰椎键盘突出、膝关节磨损、崴脚、跟腱损伤等等……也都是我们直立行走带来的“副作用”。
而我们菊部地区也因为直立而“负重累累”。
用四肢爬行时,我们全身血液循环是水平流动,而改为直立行走后,菊部地区的血管,就要长期与重力作斗争,变得容易松弛、扩张。
同时,屁股被强行压在了躯干最下方,承受了更多来自上方的压力,这里的血液循环很容易受阻,继而形成扩张。
久而久之,肛门附近就会形成柔软的静脉团,也就是我们说的痔疮。
所以说,有了容易得痔疮的先天设置,人类自然就菊部难保了。
而社会发展到如今,我们更是不断给屁股“人工施压”。
尤其是广大上班族,要么在办公室里久坐不起,要么在厕所里wifi手机带薪拉屎,下班还要吃香喝辣熬夜蹦迪,有的经常便秘,有的动不动拉稀……要是不得痔疮,你八成就是人类当中的奇迹!
总结一句话:得痔疮本就是人类进化出来的硬伤。
在地球上,动物生存繁衍的策略之一,就是“快生、快长、快独立、快生育”,这是大自然优胜劣汰“施压”的结果。所以多数动物生育后代都会一切从简。
比如牛羊鹿狼豹虎等等,刚出生就能站立,几个小时就会奔跑……
尤其是灵长类动物,比如猩猩。虽然是人类近亲,但猩猩宝宝一出生就知道把自己“挂”在妈妈身上,不妨碍妈妈活动,除了吃奶,睡觉玩耍都能自理,2个月就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们人类的宝宝,和动物相比就显得很弱鸡。
出生2个月才能勉强把头抬起来,8个月才能学会爬行,14个月才能勉强站起来……
当然了,这么弱是因为我们生的早。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人类胎儿到 18~21 个月,才能达到黑猩猩幼崽出生时的成熟度。但众所周知,人类胎儿平均9个月就会出生。
为什么就不能等胎儿更成熟一点再生呢?
其实这和人类容易长痔疮,如出一辙。
自从人类学会了直立行走,智商就一路飙升,导致脑容量大大增加。而脑容增加,就导致了我们的头要变得越来越大。可偏偏直立行走又迫使女性骨盆越来越窄,生不出大头娃娃。
胎儿头大和产道变窄就成了人类前进道路上的一道“伪命题”。
于是为了避免难产,人类开始“早产”,在胎儿身体和脑袋长大之前,早早离开母体。
这就导致人类婴儿出生时都是发育不全、虚弱无力的“半成品”,连基本的吃喝拉撒都搞不定,更别说有啥生存能力。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怀胎10月”是女性确保胎儿能量充足所能支持的极限。所以妊娠到期,母亲就必须“卸货”。
可惜尽管如此,分娩对女性来说依然是致命的。即便医学发展到今天,女性生产还是在直面死亡的风险……(希望男同志们体会到女人生娃的牺牲有多大)
前面说了,人类的宝宝总是格外脆弱,必须完全依赖父母才能生存。
为此,小宝宝必须多少具备一些秘密武器,才能让自己得到父母的充分照顾,从而成功地存活下来。
而这个秘密武器,就是哭!大哭!!声嘶力竭地哭!!!哭到你崩溃,不得不以他为中心。
婴儿会用超高分贝的哭声唤起母亲的注意,告诉你“我饿了,我渴了, 我生病了,快来帮帮我.....”
这种哭声给人带来的不适感,可以直接媲美电钻钻地的噪音,目的就是让你尽快为他们解决需求。
同时,婴儿哭声还会刺激母乳的分泌,这样一来,宝宝就不用担心自己被饿死了。还会促使母亲的脑垂体分泌催产素,让妈妈有强烈的欲望想去喂养孩子。
我们知道,人的性格、情绪、行为、决策等等,都受到大脑的影响。几岁小孩幼稚天真、情绪化,主要也是因为他们大脑发育不成熟,脑回路不够,所以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意识和判断。
过去普遍认为,人类大脑18岁就成熟了。所以18岁也成了各国法律中区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而我们也一直天真地以为,操心就操心吧,等娃过了18,他们就能开始懂得孝敬爸妈。
然而现在,我们要放弃这个幻想了!
英国剑桥大学的彼得·琼斯教授认为,人类大脑在18岁时仍在经历巨大改变,20多岁还不太会处理心理压力,很容易受精神障碍影响,而这些问题到了30岁左右就会逐渐得到解决,只是有些人更早一些,有些人更晚一些。
换句话说,人类到了30岁左右才算彻底“长大”。
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多见于青少年,而从27/28岁开始,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就会显著下降。科学家认为,这个规律也和大脑发育有关系。
美国罗特曼研究所2011年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中负责理性思维、克制情绪波动的前额叶皮质层,通常要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在大脑高速发育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精力最旺盛、最冲动、最好奇的时期。
这就是为什么,成年人觉得平淡无奇的事情,青少年却认为异常刺激。
由此可见,10几岁少年冲动叛逆“不懂事”,20几岁青年“做事不过脑子”,都是有原因的——他们的脑子确实还没长好(可见二十多岁的“巨婴”“妈宝”都是社会事实)
再补充一波
大家知道,蚊子寻找吸血对象靠的是触须上的味觉受体,寻着味儿就能锁定下嘴的地方。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就像身高很大程度取决于基因一样,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也受到了基因的影响。
这主要源自基因对人体气味的控制。
由于不同基因的人,体表的微生物组成、汗液成分的含量都有差异,导致人们体表气味有很大的不同。
很多人天生具备的体味就很招蚊子。
英国科学家还用一群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做了一项“蚊子更爱谁”的对比研究。对比之后发现,蚊子们对同卵双胞胎(基因100%相同)的选择基本一致,对异卵双胞胎(基因不同)的选择会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其实人类的汗液里还有很多被蚊子讨厌的物质,比如乙醛、辛醛、壬醛和某些酮等。这些简直就是天然的驱蚊剂。
那些不怎么招蚊子的人,可能是天生自带了更多的“驱蚊剂”。
当然了,后天的因素也可能改变这种“天赋”,比如爱化妆。研究发现,多数化妆品、护肤品中都含有蚊子喜欢的化学物质,所以爱化妆的人会比较招蚊子。
人类有一种遗传病,叫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这种病的发生,是因为人体内ALDOB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身体无法正常代谢食物中的果糖。
果糖,就是让蔬菜和水果带有甜味的物质。洋葱、甜菜、苹果、蜂蜜之类,都含有相当多的果糖
在人体内,果糖主要是通过肝脏来完成代谢,在代谢过程中需要一种十分关键的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B(ALDOB)。
当ALDOB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人体内缺乏ALDOB酶,就会使得人体无法完全分解果糖,从而让果糖半成品在肝脏部位日积月累。时间长了,肝脏严重受损,就会引发肝功能衰竭和肝癌。
不过天生果糖不耐受的人,身体自有一套保护机制:就是发自内心地讨厌吃水果和某些蔬菜。他们一吃就会有恶心呕吐拉肚子,脸色苍白、出汗、身体浮肿等不适症状,甚至闻到水果味都会很难受。这就像喝酒脸红也是身体的“戒酒警告”一样。
有高达30%的患者体现为轻度果糖不耐受。他们吃水果并不伤肝,但果糖吸收不良会伤害肠道,所以一吃水果就会恶心呕吐、肚子痛、拉肚子等等。
可见有人经常吃了水果就拉肚子,也别总归结为老一辈人所说的“肚子受寒了”,仔细检查一下比较好。要是从小就厌恶水果蔬菜和甜食,那就很有必要做基因检测验证一下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水母基因】
内容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群不适,请慎重点开。
假
装
这
里
有
张
图
作为一个邋遢的处女座,我直到30岁做了准爸爸,才第一次开始好奇羊水的成分。
一开始我以为,应该是母亲的体液,但想到羊水的总量,觉得略有一点点可怕,但也没仔细去琢磨。
恰好那几天看《自然传奇》,发现小袋鼠出生后是吃喝拉撒都在育儿袋里的。
这时候就有一点点心里隐隐的不安了:
既然没发育完的小袋鼠都可以排泄,那人类的胎儿在肚子里呢?
于是开始宝宝树+百度搜索(非广告)。
结果被恶心了半天。
啥叫不作死就不会死,啥叫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我算是明白了。
答案羊水的成分之一是:胎儿自己的尿液。
在胚胎发育早期,羊水主要来自母亲的血液。之后,随着胚胎的器官开始成熟发育,诸如胎儿的尿液、呼吸系统、胃肠道、脐带、胎盘表面分泌物及脱落组织等等,也都成为了羊水的来源。
胎儿在10周左右的时候就开始具备肾脏功能了,在那之后他就开始在妈妈肚子里喝进羊水,再把小便排进羊水里。
从第10周开始撒尿,到第38周出生,中间大约7个月。
每天喝羊水,尿到羊水里;喝羊水,然后再尿进去;再喝,再尿;再喝,再尿.....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出生前,在这混合了无数次尿水的羊水中,泡了半年多,喝了半年多。
当然,有一种说法是,羊水每3个小时(网上也有说3天的)会更新一次。但问题是,旧羊水的去向,大约一半是靠胎膜,一半是被胎儿自己吞下肚;羊水的来源,前边说了,包括尿液在内的各种分泌物,以及妈妈的血液。
而最关键的是,在出生前,羊水正常情况下是封闭的,不存在先把旧羊水排干、再全部还新的的可行性,所以必然是回收旧水与更新新水同时进行。
所以我的理解是,羊水的更新应该是类似于“半衰期”的概念,吐故纳新、不会无限制的囤积废物;但也不能把一开始的第一泡尿(以及后面的每一泡)彻底清理完,直到出生。
好吧,这泡童子尿,我干了,你们随意。
好消息是:
1、都是自己的尿。
2、在喝尿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吞咽和呼吸的基本动作。
3、而且,据说还是大补的童子尿。
(依然觉得恶心怎么办?别怪我,你自愿点开的,我提醒过了。)
———————补偿一下心里阴影——————
胎宝宝的尿成分相当干净,理性上没有任何恶心或者不洁的,但感性上只要联想到尿,就总是难免产生相关的负面联想情绪,这不是科普所能解决的。
另外,让我恶心的,是想到自己曾经喝过半年多,而不是我自己的孩子。
说得自私一点就是:无毒无害、不脏不臭的胎尿,别人喝不恶心,但想到自己喝,情绪上还是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现在其实已经基本看开了。可惜评论区“坏人”真多。
恶趣味的多,云淡风轻的也多。经常是上一个说“这没什么呀”下一个人就说“好恶心受不了”。通过评论区和相关搜索,我又迅速明白了胎儿尿液的成分、功效、大致口味,
以及胎粪的病理学意义,
羊水的新陈代谢与更新路径,
新生宝宝童子尿的市场价值(雾),
乃至胎盘市场未来走向(大雾)......
城市套路深啊。
看来我一开始加上第一句是很有必要的。
———————福利被和谐了—————
假装还有图。
01-冻伤要去烧伤科,不能用雪搓!
医院里并没有“冻伤科”这个分科。冻伤的处理,实际上归在烧伤科。
如果在特殊情况下无法及时送医,也应该尽快做复温处理,以减少组织冻结的时间。正确的复温方法应该是首先迅速移除湿紧的衣服鞋帽;而后,将冻僵部位置于40℃的恒温水中(超过42℃会加重组织损害),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这时既不能用火烤,也不能用雪搓,这种揉搓反而会加重组织损伤。
02-寄往东北的快递放未冻的冰袋
冬天一般寄往东北的快递会在快递盒里放一个未冻住的冰袋。这样冰袋在“北上”的路上凝固的过程中会放热,以保持快递盒内温度不至于太低。当然直接放暖宝宝也可以。
03-泼水成冰要用热水
泼水成冰的原理是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再凝华成冰晶。所以第一步就是要用开水,可以提供足够多的水蒸气。(来源于@瘦驼)
有没有觉得上面这句话非常绕口?这是一个非常有(bēi)趣(shāng)的故事。小熊猫早在1825年的时候已经被发现且命名,那时候,它的名字还叫熊猫(Panda)……
直至44年之后,更大、更萌、更像熊猫(欸?)的大滚滚被发现了,于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小可爱就被重新命名为“小熊猫(Red Panda)”了。时至今日,这一段有趣的历史还被写在了成都大熊猫基地的小熊猫区最当眼的一块展板上。
再补充一个冷知识:Firefox浏览器的“Fire Fox”实际上并不应该被翻译为“火狐狸”,而更应该翻译为“小熊猫”,毕竟,这是小熊猫的另一个英文诨名呢……关于小熊猫的误会可多了去了。
小熊猫才不是干脆面
小熊猫作为一种萌点满满的动物,小熊猫对于自己被叫作“小浣熊”或者“干脆面”可是深恶痛绝的!所以(虽然知道就算再讲一遍你们也不一定记得住)我们还是再来区分一下这两种动物吧↓ ↓ ↓
作为两种连“科”都不一样的动物,小熊猫和浣熊实际上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相似。如果说浣熊和狸猫(貉)至少在毛色上面还有那么点相似的话(我是不是又引入了些什么令人困惑的东西……)——小熊猫可是红色的呀!
小熊猫还有一个非常显著也非常有趣的特征——小熊猫它,腹黑啊!
那么为什么小熊猫会是腹黑的呢?演化上的“形态与功能的相适应”再次立下功劳!生活在四川盆地的小熊猫在食性上与大熊猫十分接近,都以竹子为主食,以各种水果和小型昆虫、鸟类或哺乳动物作为配餐。体型更大、力量更强壮、有能力立足于盆地食物链顶端的大熊猫已经把地栖的位置占据了,所以小熊猫便改变了策略,演化出了一系列适合树栖生活的特征。
这系列特征包括:①几乎和身体等长,用于保持平衡的长尾巴;②方便把握树枝的、前肢小指腕骨侧的“第六指”(与大熊猫的“第六指”是分别独立演化出来的趋同性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它们生态位的相似);③细长、弯曲的爪子;④以及黑色的腹部。
关于小熊猫的详细科普,可看: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1.退出中国国籍的手续费是250块钱, 这个价格设置的非常有意思.
2.猫头鹰腿很长, 还可以直立行走.
3.天津除了有狗不理包子外,还有一个猫不闻饺子.
4.现在我们吃的猪肉, 绝大部分都是进口的种猪后代. 中国本土的猪, 就是那种大黑猪, 因为长的慢, 出瘦肉的比例较大白猪低, 就要濒临灭绝了. 鸡也是类似的情况.
5.大白猪的体脂率比较低, 通常在15%以内. 正常的成年男子的体脂率在20%上下, 成年女子的体脂率要比成年男子高, 所以, 说人胖得和猪似的, 逻辑上不太严谨, 猪比绝大多数人脂肪含量低.
6.企鹅属于鸟, 是唯一会游泳及潜水的鸟. 蝙蝠是哺乳动物, 还是唯一会持续飞行的哺乳动物.
7.男性跑马拉松时, 最好贴个乳贴, 也别不好意思. 没有乳贴, 贴两个创可贴也行. 要不在跑步过程中, 你的小豆豆会频繁和比赛服摩擦, 导致流血. 我身边就有这种实例发生过.
8.你身边肯定有一个叫李伟或者张伟的人, 这两个名字应该是目前重名度最高的.
9.广东话起源于广西.
10.灯泡放到嘴巴里面很难拿出来, 千万不要自行尝试哦.
11.一些违反常识的分类学冷知识:羊属于牛科,狐属于犬科,驴属于马科,杉属于柏科。
12.翅膀的膀和膀胱的膀是同一个字(默默看了5遍)。
13.你憋的每一个屁,最后都会进入到血液里面。
牵牛花属于旋花科,孔雀属于雉科,“单身狗”属于人科…
念一遍 喉、舌、齿、唇这四个字,感受一下是哪里配合发音的?
在哪里可以获得有关尸体买卖的业务量,涉及金额等的所有可用的统计数据?
人肉的营养价值?
如果毒蛇咬伤自己,它会死吗?
为什么18世纪的英国绘画中有如此多的松鼠,画家是如何驯服它们以至于它们不会咬人的?
早在没有知乎,quora,百度,google,甚至连互联网都没有的时候,全知的图书管理员就是全能的“知乎大V”,你可以打电话询或者直接去到图书馆找他们问你脑子里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上面写着人们提出的问题的卡片来自纽约公共图书馆,从1967年开始,这个图书馆开始提供“询问图书管理员”服务,并一直营运至今,从星期一到星期六,从上午9点到下午6点,任何人都可以拨打917-275-6975解决心中的所有疑问。
让我们再看看几十年前的美国人脑子里都装满了些什么问题吧。
“我该如何贴墙纸?我有墙纸,我有胶水。我接下来该怎么做呢?胶水是粘在在墙上还是纸上?我两种方法都试过了,似乎都不起作用。”
美国有多少疯子?
床单的起源是个啥?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是同一个人吗?
眉毛的寿命有多长?
亲嘴会怀孕!
就是这货,叫喉交鱼,发现于湄公河流域,属于精器鱼科。
雄性喉交鱼的生殖器官长在头部,交配时,喉交鱼雄鱼将自己长在嘴边的生殖器插入雌鱼嘴边生殖系统的开口中,完成授精行为。
可以看出这货还有一个特点:精虫上脑
口交会怀孕
就是这种长得又丑又奇怪的鱼叫鮟鱇(ānkāng)鱼,又叫琵琶鱼
雄性琵琶鱼找到一条雌鱼后,它们会咬住雌鱼,释放一种酶,溶解皮肤组织,进而与雌鱼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雄鱼的精液进入雌鱼的体内,同时获取雌鱼的营养。不过,雄鱼很快走向死亡,只留下一团睾丸,随时准备在雌鱼排卵时让卵受精。
现在的女生啊,动不动就说 “我操!”
有本事你操啊!你还真别说,有种神奇的动物明明是雌性但却长着长长的鸡巴,这种动物就是人类的好朋友的远亲——斑鬣(bān liè)狗
雌性斑鬣狗的阴蒂很长,像勃起了的阴茎,可以延长到体外看起来像丁丁,动物学家称之为伪阴茎。
来感受一下
男生还会吹牛把自己的小水管盘在腰间。但又有种动物它不说话,默默的看着你装逼的同时把丁丁盘在腰上
这种神奇的生物叫:貘
貘:我并不针对谁,我想表达的是在座的各位都短小。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 不,还有白的!
搜狗百科那张照片
传闻是由一位工作在
环球海洋钻探公司的
钻台管理人员拍摄于
加拿大纽芬兰的圣约翰斯的照片
而这张图是PS的产物,而不是传闻中用相机照的。
冰山上部——拍摄于南极地区
冰山下部——拍摄于美国阿拉斯加
而且原照片拍摄的是水面之上的冰块
在作图时被翻了过来放在水面下
另外天空,和水都来源于不同的照片。
就是这个人,靠PS,和吹牛逼把这张照片赚了几百万美金
地铁里的秘密:
如果你要乘坐的车站需要排队过安检,一般一个标准的车站都会有两个出入口,甚至多个,并且都会有两个或以上进站口。我经常疏散的时候会遇到一个进站安检口排满了人,而另外一边相对稀疏,有时候只是三三两两的人群,差别很大。所以大家有时候乘车进站时可以多留意下,可以增加些效率。
同样的,一个标准车站的两端都有自动售票机的区域,如果发现某一边购票人多,可以观望下前往另一端。
高高兴兴进入车站准备乘车,进了站台发现,人同样很多,这时,要果断的走在站台的中部位置,大概中间的两节车厢,这个区域相对人最少,基本上每个站台都是这样的,这是我的一些小经验。
分割线————————————————————————
告诉你们地铁里的秘密。
众所周知地铁白天客流人来人往源源不断,但大家一定不知道其实地铁晚上也很热闹。地铁里面的班次基本上都是两班倒,包括车站的站务,司机,或者一些检修人员,都需要上夜班。
经常会有朋友问我,“地铁晚上不是不跑,那咋会有夜班?”现在告诉大家,其实晚上地铁线路也会跑车,有司机调试列车,工程车,凌晨的轧道车等等,有时如果站台只有你一人的时候跑过一辆车,车厢内的灯光都是灭的,再加上站台停运模式的白炽灯,会有种恐怖片的既视感。。
地铁车站站务也是比较繁忙的一个岗位,白天大家用的售票机,闸机,到了晚上,我们都需要将它人工从后面卸下,放进小车拉到票务室进行逐个清点,清点完还要补票和币进行装机。有些客流大站工作量会很大。。有时还有演练,其实演练的大部分都是和安全有关的应急处理,为了就是让广大乘客有更安全的乘车环境。
轨道上晚上也是会有人行走的,大部分是维护或检修人员。也有进行车站设备检修的人,比如车站设备屏蔽门等等。。。
好了,大家有什么关于地铁方面的问题可以问我,我会尽量答复。。。
世界上球速最快的球拍运动是________?
A.网球 B.壁球 C.板球 D.乒乓球 E.羽毛球
可能很多人会做错。
很多人都会「A.网球」。就先说说网球——
这周日(5月26日-6月9日),四大满贯之一的法网拉开战幕。法网是最知名的「红土」场地,而红土场地因为表面较为松软(黏性大,阻力大),球速是网球里最慢的——当然这种慢只是相对硬地、草地来说。网球场上,球速最快的场地,依次为:
草地(温网)>快速硬地(美网)>慢速硬地(澳网)>红土(法网)
以草地为例,如果一个网球以100公里/小时的速度、30°切入角度直线进入,它会以30°弹出角度、73公里/小时的速度回弹——可以看到尽管与地面有个黏阻磨擦,网球依然保持了非常快的速度。同样的,即便是最慢的红土场,网球速度衰减,但仍会达到57公里/小时的时速。
很多人形容网球是「出膛的炮弹」,也都知道职业球员的发球非常恐怖——目前ATP纪录在案的男子TOP10发球速度,最快的达到了263公里/小时!这意味着无论哪种场地,这样的大力发球触地后依然会有超高速度。
而最顶级的职业球员,未必是最“大力”的,但普遍都是最可靠的。
以目前排名男子第一的德约科维奇为例,小德的职业生涯最高发球速度是217公里/小时,他的发球未必是最快的,但有很高的得分率,另外也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接球手。
说这些职业球员打球,是在互相挥着球拍来回接/打飞驰的“炮弹”并不为过。
很多网球初学者,想必也都有过被网球击中疼的呲牙咧嘴的体验。
然而……
论世界上最快的球拍运动,网球勉强只能排在第三。
第一是羽毛球。
看似轻盈、阻力大、弱不禁风的羽毛球,曾经比赛中测出的扣杀瞬间最高速度达到了332公里/小时——相当于一台最顶级超跑的极限速度。
这个速度由中国选手傅海峰在2005年苏迪曼杯创造。
即便是女子选手,比赛中也击打出257公里/小时的速度,也要比网球的极速更高一些(注:这里的极速只指正式比赛中的速度,在一些球拍测试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往往更为咋舌)。
羽毛球职业选手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灵活性,他们的反应和移动速度堪称是球类运动里第一档的,不过很多人会忽略他们也有超强的力量,以及将这种力量最终传递给终端(球拍/羽球)的能力。
排名第二的是壁球,澳大利亚的卡梅隆·皮利(Cameron Pilley)曾击打出过283公里/小时的速度,也要比网球更高一档。
为什么羽毛球的速度能如此之大?
一方面是职业球员超乎寻常的击球速度,一方面也与羽毛球自身重量有关。
具备顶级力量的职业球手,往往能击打出近2000N(约200公斤)的力,网上有视频,职业球员能在几米外把羽毛球大力抽打嵌入西瓜里,可见力量的恐怖。
但力量只是决定羽毛球球速的主要因素,决定因素则是他们打球可以将力量很好的传递至球拍,也就是球拍会以极快的速度“抽打”在羽毛球上,让羽毛球获得了最大初始速度。
而一只羽毛球由16支羽毛(鹅毛或鸭毛)组成,插在天然软木质的球头上,一般重量4.74到5.5克(4.9克/5.0克/5.1克最为常见,这三个重要往往会标记为76/77/78)。即便最重的羽毛球,相比网球(56g-59.4g)也是非常轻盈的。轻盈的羽毛球因而初始速度相当惊人。
当然这里提到的速度,都是初始速度——
羽毛球的形状和材质,都决定了它飞出后会面对很大阻力,出现非常快的降速。即便如此,轻盈的羽毛球依然是公认世界上球速最快的球拍运动,哪怕这个速度只维持了极短时间。
参考资料:
知乎机构号:ASICS亚瑟士
内容汇总:ASICS亚瑟士知乎内容汇总
来说下夏日『凉感』服饰是怎么"凉"的。
大部分的『凉感』的服饰会在面料中掺入/嵌入一些吸热的材质,一般分为2种——
第一种『木糖醇』,我们熟知的木糖醇多见于食品中,例如口香糖、甜食等,我们也可以在一些牙膏的成分表中见到,多被人们用于甜味剂。
不过这里说的并不是其作为甜味剂的作用,而是要说说它与水接触后发生的反应——
木糖醇与水分结合后,会引起吸水吸热反应,产生凉爽感。
我们常吃的木糖醇口香糖,在嚼开后会有股清凉感,原因便在于此。这个特性很快被人们发现并应用于服装业,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所穿着的领奖服「冠军龙服」,内层里料便含有木糖醇。
添加木糖醇的服饰,一般采用2种方法——
另一种就是掺入『矿石粉末』的服饰,其在市面上常常宣传为『接触冷感』,顾名思义就是在接触人体皮肤之后降低温度(一般为1-2℃)。
其原理便是利用矿石的比热容较小、热平衡快。同样的原理,女生夏天佩戴钻石/铂金的配饰时候,也常常能感受到凉感。
(*比热容越小,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热平衡越快,与外界达到相似的温度时间越短。)
衣服中一般添加的是如矿石粉、玉石粉等,不同的矿石也带来不一样的凉感程度。就有面料公司曾推出过添加钻石/22K黄金/白金粉末的面料↓↓↓
更多关于凉感服饰的秘密,戳这里查看:「凉感」服饰究竟是怎么凉的?
知乎机构号:2XU
球迷可能都知道,非球迷也许了解的不太多。那就是——
相比其它小型室内运动场地对尺寸的严格规定,很久以来不少足球场的尺寸是不一样的……
维基上的说明:
举行赛事的足球场地,长度应该介乎90至120米,宽度则应介乎45至90米。
举行国际性赛事的足球场地,长度应该介乎100至110米,宽度则应介乎64至75米。
场地应为长方形。较长的边界为横边界,较短的则为球门线。
也就是说,如果并非严格的国际赛事足球场,接近90x90米的正方形球场,也是符合标准的。但如果想符合国际足联FIFA国际性比赛的要求,那对场地还是有要求的,至少100X64米,至大110X75米。
2008年3月,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FAB)曾要求球场都使用105米 x 68米 的标准长度,可并未得到彻底的执行。但最近几年大球会的球场们都在往这个尺寸改,以往比较奇葩的比如“大”诺坎普,“小”海布里也都不见了。
场地面积之外,其它关于球场的指标就有明确规定了。比如:
所以有时候看球,特别是一些杯赛,顶级联赛球队对阵一些小的老球会,如果你感觉不同球场似乎看起来不太一样——不要怀疑自己的眼睛,确实可能是这些球场本身尺寸不一样——并且动辄超过几米的长短差异,在相同机位看上去,差别还是肉眼可见的。
统一球场尺寸当然有好处,但难度很大。一些知名球场改造难度大,费用高,推广起来很困难,也不利于运动的推动。于是关于球场大小的界定才那么宽松。所以也就这几年奇葩球场少了,放几十年前,球场可谓大大小小完全不一样。
别看这长短几米,对足球而言,不同的球场宽度,应用到阵型和战术上都会有直接的变化。比如后卫们的覆盖区域、比如手抛球战术是否能顺利使用、比如后场长传球/边线传中的精准度,等等。
一些著名球队的主场——他们也都作为国际比赛的用地,所以球场大多来说还是很标准的105 x 68,极个别有“缺斤少两”的——
皇家马德里球场,伯纳乌球场(Estadio Santiago Bernabéu),105米 × 68米:
巴塞罗那队主场,诺坎普球场(Camp Nou),105米 x 68米(诺坎普以前是107x72米,出了名的大,现在是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
曼联队主场,老特拉福德(Old Trafford),106米 x 69米——长宽多了1米:
切尔西主场,斯坦福桥(Stamford Bridge),103米 x 67米——斯坦福的草坪相比就要略小一点:
拜仁主场,安联球场(Allianz Arena),105米 x 68米:
尤文图斯主场,安联竞技场(Allianz Stadium),105米 x 68米:
AC米兰/国际米兰主场,圣西罗/梅阿查球场(San Siro/Stadio Giuseppe Meazza),105米 x 68米:
利物浦主场,安菲尔德球场(Anfield),101米 x 68米——长度略短,宽度正常:
曼城队主场,伊蒂哈德球场(Etihad),105米 x 68米:
热刺队主场,白鹿巷球场(White Hart Lane),100米 x 67米——略短略窄:
阿森纳,酋长球场(Emirates Stadium),105米 x 68米:
多特蒙德,西格纳伊度纳公园球场(更常见的叫法是威斯特法伦,Westfalenstadion),105米 x 66米——宽度窄了两米:
巴黎圣日耳曼,王子公园球场(Parc des Princes),105米 x 68米:
英格兰队主场,温布利球场(Wembley Stadium),105米 x 69米——宽了1米:
波尔图主场,巨龙球场(Estádio do Dragão),105米 x 68米:
罗马/拉齐奥主场,罗马奥林匹克体育场(Stadio Olimpico di Roma),105米 x 68米:
马德里竞技主场,万达大都会球场(Wanda Metropolitano),105米 x 68米:
埃弗顿主场,古迪逊球场(Goodison Park),102米 x 71米——长边短,宽边长;
有个别老球会(特别是低级别联赛)的球场用了几十年,往往尺寸还是沿用过去的,就比较“奇葩”了——但也越来越变得稀缺,除了允许不同级别联赛兴许未来逐渐就看不到了。
参考资料:
知乎机构号:运动分子 橙蓝文化
知乎专栏:运动分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