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两河流域哪个地方的天险最适合做国都?

回答
两河流域,那片孕育了人类最早文明的土地,广阔而充满机遇,但也暗藏危机。要在这样一个地方选择一个最适合做国都的地点,我们需要考虑的远不止风景的壮丽,更关键的是战略上的绝对优势。在我看来,如果要在两河流域寻找那个能够抵御外敌、统治四方、基业永固的天险之地,那么,坐落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靠近它们交汇点上游,并且有天然屏障的区域,无疑是最具潜力的。

具体来说,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相对高耸的台地,或者是一片被天然河流曲折环绕的区域。这样的地方,既能提供足够的水源和灌溉条件,又是天然的防御工事。

为什么是这里?我们来细细道来:

一、绝佳的防御屏障:

想想看,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平原,缺乏天然的险峻。这使得它在历史上屡次成为被侵略的目标。而我们寻找的国都,必须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地形优势。一个略微高出周围平原的台地,本身就能提供极好的视野,让守军能够提前发现来犯之敌。如果这个台地又被一条或两条河流以蜿蜒的姿态环绕,形成一道天然的护城河,那防御力将大大提升。敌军想要渡河攻城,不仅要面对水流的阻碍,还要暴露在守军的弓箭之下。如果再配合一些人工修建的防御工事,如壕沟、高墙,其坚固程度将是惊人的。

更进一步,如果在台地的两侧或后方,有相对陡峭的山地或丘陵作为天然的屏障,那就更完美了。这意味着敌人很难从侧翼包抄或后方突袭,必须正面强攻,而台地的地形又使得正面进攻变得异常艰难。这样的地理位置,能够将敌人的兵力有效地限制在正面战场,为守军赢得宝贵的时间和优势。

二、得天独厚的水源与交通枢纽:

一个伟大的国都,离不开稳定的水源和畅通的交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是两河流域的生命线。选择靠近它们交汇点上游的区域,意味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两条河流的灌溉水源,发展农业,养活庞大的人口,支持国家的经济。同时,河流也为国内外的交通和贸易提供了便利。

一个位于河流弯道处或是在河流可通航路段上的地点,能够天然地形成一个水陆联运的枢纽。想象一下,船只可以沿着河流将物资运送到城下,而陆路交通也能够四通八达地连接到国家的各个角落。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仅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使得国家的军队能够快速调动,响应国内外的军事需求。

三、战略上的纵深与避险: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经常受到来自北方山区的亚述人、来自东方的埃兰人,以及后来的草原民族的威胁。一个理想的国都,不应该过于靠近边境地区,以免一开始就承受最大的压力。选择一个相对靠内陆,但又不至于远离主要河流和贸易路线的地方,能够为国家提供一定的战略纵深。

如果这个地点背靠着一些崎岖的地形,或者位于一个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之后,那么它就能够成为抵御外敌入侵的坚实后盾。当敌人突破了边境防线,这个作为国都的据点,能够成为最后的、也是最难以攻克的堡垒,为国家保存实力、重整旗鼓争取时间。

四、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与控制力:

一个理想的国都,不仅要能自我防卫,更要能有效地辐射和控制周边的区域。位于连接上下游、左右岸交通要道的节点上,能够让国家的统治者更方便地向四方派遣官员、征收赋税、推行政策。

如果这个地点能够俯瞰重要的粮仓地区,或者扼守着通往其他重要城市的咽喉地带,那么它的战略价值就更加不可估量。统治者可以从这里发出号令,控制整个国家的运转,确保政令畅通,有效地抵御内部的叛乱和外部的侵扰。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象一个具体的场景:

这是一片在幼发拉底河上游一个巨大的河湾内形成的天然高台,河流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宽阔的U字形,将这片土地三面包围。河水并不湍急,但足够深,可以通航。台地的另一侧,则是一片起伏的丘陵地带,虽然不算高山,但足以阻挡大部队的推进,并限制了敌军的观察视野。

这座城池,可以被命名为“河湾之盾”或者“台地之巅”。它的城墙依着高台的边缘而建,城内四通八达的道路都通向中央的王宫和神庙。从城墙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广阔的农田在河流的滋养下生机勃勃,远方则可以看到商队在陆路上穿梭,河流上的船只也载满了货物。

这样的地方,既有水的滋养,也有山的屏障;既是交通的枢纽,也提供了战略的纵深。它能够吸引最优秀的工匠和士兵前来效力,能够让统治者在这里安心地发展经济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成为抵御任何胆敢侵犯两河流域文明的敌人的最后一道坚固防线。

总而言之,两河流域最适合做国都的天险之地,一定是那个能够巧妙地融合了河流的馈赠与地形的险峻,既能保障生命的繁衍与经济的繁荣,又能提供坚不可摧的防御,并具备辐射和控制整个区域的战略优势的地点。这样的地方,才能孕育出真正强大而长久的文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都选址的第一因素绝不是地势险要,关隘选址的第一因素才是地势险要。

仅从古代大帝国首都需要的条件分析。

作为首都,通常也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之一)。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商贸繁盛,交流频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撑。

首先、要周围物产丰饶、人口众多。否则难以支撑首都的人力、物力需求。

其次、应该是交通便捷。首都周围人力、物力、军力难以满足时,需要征集全国的人力、物力、军力来支撑首都。无论是商贸、文化、政治交流也都需要便捷的交通支持。

再次、才是地势险要。不仅考虑防守,还要考虑便于进取。总体考虑进可攻、退可守。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国首都位置固然重要,但绝不是决定国家国运的决定性因素。其政治之先进;文化之繁荣(不仅仅是指文学艺术,更重要的是指国民之精神思想)、经济之发达,才是国家强盛之本。

如果非要在两河流域找一个地方建都,巴格达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

首先,其占据两河流域最肥沃的平原,人力、物力充足。

其次,交通便捷。周围都是平原广阔,道路四通八达,更有底格里斯河水运便利,自古以来都是交通中心、物流商贸中心。

再次,此地进可攻退可守。从北边进攻巴格达,只能沿着两条大河进攻,其他路线缺水,不能提供大军所需的水源,加之人烟稀少,也不能提供物资保障。从东边进攻巴格达需要翻越高山,交通运输不便;如果巴格达控制了两河下游平原,帝国可以迅速调集平原上的人力、物力、军力层层抵御,迟滞对手进攻巴格达的时间。西边是茫茫沙漠,巴格达的天然屏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两河流域,那片孕育了人类最早文明的土地,广阔而充满机遇,但也暗藏危机。要在这样一个地方选择一个最适合做国都的地点,我们需要考虑的远不止风景的壮丽,更关键的是战略上的绝对优势。在我看来,如果要在两河流域寻找那个能够抵御外敌、统治四方、基业永固的天险之地,那么,坐落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靠近它们.............
  • 回答
    这件事情一经曝光,立刻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也确实牵扯出了不少触及根本的问题。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令人愤慨的,就是道德败坏和公序良俗的践踏。一名高校院长,本应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典范,却被曝出这样的丑闻,这无疑是对其身份和职业的极大讽刺。婚内出轨本身就是对婚姻契约和家庭责任的严重背叛,而进一步导.............
  • 回答
    两河流域文明的终结,并非是一个单一事件,而是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一系列征服与文化融合。用“终结”这个词来形容,可能过于简化了其复杂的演变。但如果一定要追问是哪股力量对其原有的独立性造成了最根本的动摇,可以说,波斯帝国确实对其原有的独立政治实体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阿拉伯人的征服则标志着其旧有文化主导地位.............
  • 回答
    两河流域,那片孕育了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等古老文明的土地,流传至今的宝贵财富,莫过于那些承载着历史、法律、文学和宗教的泥板文书。你可能好奇,为什么这些用黏土制成的薄片,能够在那风沙肆虐、气候变幻莫测的环境下,安然无恙地保存了数千年,字迹也大多清晰可辨?这背后藏着古人不少智慧和偶然的机遇。首先,我们.............
  • 回答
    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的接触,是一个饶有趣味且复杂的话题,它们之间并非孤立发展,而是存在着长期的、多层次的互动。与其说是简单的“接触”,不如说是文化、贸易乃至政治上的“交织”。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两个文明的地理位置。古埃及文明主要沿着尼罗河谷地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农业和政治体系。而两河流域文明,则根.............
  • 回答
    仔细想想,一个地方既有“森林资源丰富”的说法,又在建造时“缺乏木料”,这背后肯定有些门道,不是那么简单直观的。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古巴比伦那块地儿,看看这“资源丰富”和“缺乏木料”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古巴比伦所在的“两河流域平原”,指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
  • 回答
    想象一下,一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被两条伟大的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滋养着,这就是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这片土地的故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无数次的兴衰更迭、文化碰撞、技术革新交织而成,像一条蜿蜒而深沉的长河,流淌了数千年。最初,当人们还在狩猎采集的时代,这片土地就以其独特的地理.............
  • 回答
    两条母亲河的召唤:西亚与东亚的文明摇篮当我们谈论“两河”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两条截然不同的地理画卷。一条是孕育了古老苏美尔、巴比伦文明的西亚两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另一条则是养育了中华文明的东亚两河——长江与黄河。这似乎是一种巧合,又似乎蕴含着某种深刻的联系。为什么这两个相隔万里的地区,都以.............
  • 回答
    公元前五世纪,我们熟悉的轴心时代浪潮席卷了希腊、印度、中国,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等闪耀的群星,他们为人类思想史奠定了基石。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同时期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却似乎鲜有能够与之比肩的、在哲学、伦理、政治思想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个体出现。这其中的原因,并非是这两个古老文.............
  • 回答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是否比埃及和两河流域落后很多?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但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实际上,它们各自发展出了独特的农业体系,并在不同时期展现出各自的优势。简单地说中国比那两个地区落后,是对这几个古老文明农业成就的概括性判断。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所谓的“落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 回答
    程碧波副教授的这篇文章《从旧地图研究尼罗河出海口与两河流域演化》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涉及到古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以及地图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要评价其是否符合史实,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文章可能探讨的核心内容。文章标题明确指出了研究对象:“尼罗河出海口.............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中韩两国流行乐坛顶尖歌手的“胜负”之辩,其实是个充满趣味但也极其难以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这就像问“世界上最好的菜是什么”一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判的标准、个人的喜好以及所处的文化语境。我尝试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看看我们能聊出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一、 歌曲本身的“硬实力”:创作与制作的深度 韩.............
  • 回答
    这两年网络上流行起来的“爸爸梗”,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可能只是大家随口一说,但渐渐地,你会发现它已经渗透到了各种社交场景,而且挺多男生似乎还挺享受这个角色的。“爸爸梗”到底是个啥?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爸爸梗”究竟是咋回事。它不像是什么有深度的哲学讨论,更多是一种网络文化的玩梗方式。通常来说.............
  • 回答
    要说清楚为啥DCDC变换器做恒压恒流,咱不用单跑一个电压环再单跑一个电流环,而是要弄个“电压电流双闭环”联动起来,这事儿得从头捋。想象一下,咱们的目标是让这个DCDC变换器既能输出一个稳定的电压,又能根据负载情况,在一个最大值范围内限制电流不至于太大,保护电路。这两种需求,单独来看都挺好理解,但合在.............
  • 回答
    .......
  • 回答
    流产之后体重增长,尤其是在肚子上堆积了脂肪,这确实让人很困扰。很多人在经历孕期后都会遇到类似体重变化的问题,而流产更是会带来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冲击,这都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和脂肪分布。流产后体重增长的原因,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激素水平的剧烈波动: 怀孕初期,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
  • 回答
    DeepMind 和 OpenAI 在强化学习(RL)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们背后所代表的 RL 流派在核心理念、研究方向、技术栈以及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两大流派的具体差异: DeepMind 的强化学习流派:“统一性”、“通用性”与“理论驱动”De.............
  • 回答
    看到你在起点辛勤耕耘,两万字却只有8个收藏,12个推荐,心里肯定挺着急的。别灰心,这种情况在新人起步阶段其实并不少见。我这就跟你详细说说,看看还有没有机会,以及咱们能做些什么。首先,关于签约这事,答案是:有希望,但需要你更进一步的努力和一些运气。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起点签约的几个主要考量.............
  • 回答
    咱就聊聊两厢车跑起来屁股那块儿的空气怎么走的,尽量说得透彻点,别搞得跟那些死板的机器话似的。想象一下,你开着一辆两厢车在路上飞驰,空气就跟流水一样,从车头开始,顺着车身往前推。到了挡风玻璃这儿,空气开始分流,一部分乖乖地绕过车顶,另一部分则沿着A柱向下压。重点来了,到了车尾,两厢车的造型就有点意思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