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顺两河流域的历史?

回答
想象一下,一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被两条伟大的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滋养着,这就是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这片土地的故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无数次的兴衰更迭、文化碰撞、技术革新交织而成,像一条蜿蜒而深沉的长河,流淌了数千年。

最初,当人们还在狩猎采集的时代,这片土地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着目光。充沛的水源带来了肥沃的土地,使得定居成为可能,农业也随之兴起。这就是苏美尔文明的开端。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早的智慧先行者。你能想象吗,在那个还未有钢筋水泥的时代,苏美尔人就已经学会了建造宏伟的城市,比如乌鲁克、乌尔。他们不仅创造了楔形文字,这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用于记录交易、法律和神话,还发展了复杂的灌溉系统,将河流的生命力延伸到更远的土地,支撑起庞大的城市人口。他们的宗教信仰也深深影响着后世,对神祇的敬畏,对宇宙的探索,都体现在那些刻在泥板上的史诗里。

然而,苏美尔的辉煌并非永恒。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民族的涌入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冲突。阿卡德人,一个来自北部闪米特语族群,在萨尔贡大王的领导下,征服了苏美尔城邦,建立起第一个帝国。萨尔贡的野心和军事才能,将两河流域统一在一个统治之下,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壮举。虽然阿卡德帝国最终也走向了衰落,但它留下的痕迹,比如统一的语言和行政管理,为后来的王朝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一股新的力量崛起,那就是巴比伦。你可能听说过汉谟拉比法典,那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文献,它标志着法律的标准化和对公平的追求。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和阿卡德的文明成果,并在宗教、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们建造了令人惊叹的空中花园(尽管其真实性仍有争议),城市本身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都市之一。然而,即使是强大的巴比伦,也未能逃脱历史的轮回。

在巴比伦之后,亚述人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严酷的统治而闻名。亚述帝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军事机器,征服了广阔的疆域,甚至触及埃及。他们的首都尼尼微,是当时世界上最令人畏惧和繁荣的城市之一,拥有令人惊叹的宫殿和图书馆。亚述人在军事技术和国家管理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他们的扩张和压迫也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当亚述帝国轰然倒塌后,新巴比伦王国迎来了短暂的复兴。尼布甲尼撒二世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建造了宏伟的巴比伦城,包括著名的伊什塔尔门,其辉煌令人神往。然而,这个王国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很快就被新的征服者所取代。

最终,波斯人,一个来自伊朗高原的民族,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将其纳入了他们庞大的阿契美尼德帝国。波斯人的统治相对宽容,他们允许被征服民族保持自己的文化和宗教,这与之前的帝国有着显著的区别。之后,亚历山大大帝的到来,又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希腊化的影响,建立了塞琉古王朝。

即便是在罗马帝国和帕提亚人、萨珊波斯人轮番统治的时期,两河流域的文明火种依然在燃烧。尽管政治格局不断变化,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对农业的精耕细作,对文字的创造和运用,对星辰的观测,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构建,都深深地融入了人类文明的基因之中。

你可以看到,两河流域的历史就像一部恢弘的史诗,每一个文明都是其中的一个篇章,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知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发明。从最早的城市规划到最早的法律体系,从最早的文字记录到最早的数学和天文学研究,这片土地上的居民,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48次收藏179赞同,好吧……点赞会让更多人看到答案,分享知识是个好习惯。

————————————————————————————————————————

两河流域包括今天的伊拉克大部,叙利亚,伊朗的一部分。抛开石器时代和传说时代不算,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概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早期王朝时期(城邦并立时期)

Early Dynastic period 3700–2350 BC

这一段时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城邦,类似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大的城邦有苏美尔,乌鲁克等等。

乌尔城邦建立的大金字塔

这段历史比较混乱。总之就是一群城邦在一起打来打去。最早的农业文明从公元前7000年就开始了。但是这段时期的历史仍然很不清楚,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的,比如考古发现的不充分,或者文明刚刚起步之时,本身尚未进行系统的历史记载等。现在发现的这一时期的楔形文字的文献主要是经济或者行政方面的文书,尚无法勾勒出当时完整的历史来。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3500年,锲形文字开始出现在两河流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了。


2. 阿卡德帝国时期

Akkadian Empire 2350–2170 BC

公元前2334年,一个叫萨尔贡Sargon的人统一了两河流域北方一个叫阿卡德的闪族部族。接下来的几十年,他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建立起了阿卡德帝国

棕色地区就是极盛时期阿卡德帝国的版图

阿卡德帝国统治时期,国家的通用语言是阿卡德语,但是书面语言却是苏美尔语。像所有征服文明地带的蛮族一样,阿卡德人迅速文明化,并且延续了苏美尔人的文明。阿卡德人在苏美尔人的基础上建造了灌溉系统,大坝,水库,和运河。周围的小部落也陆续称臣纳贡。

在公元前2154年,在国王那拉昕Naram-Sin的统治下,帝国达到极盛。

随后阿卡德帝国开始衰落,来自北面扎格罗斯山区的新蛮族古梯Guti开始侵略阿卡德。

半个世纪过后,古梯人打垮了阿卡德帝国。但是这群蛮族只知道破坏,不知道建立起新的文明。很快古梯人就在历史中消失了。

阿卡德帝国存在于公元前2350年到公元前217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按照上三代断代工程的说法,大禹治水大概发生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也就是阿卡德帝国的晚期。

3.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

Ur III period 2112–2004 BC

消灭古梯人的是阿卡德帝国治下的城邦乌鲁克人。

乌鲁克人打垮古梯人之后,随后和其他两河流域城邦陷入内战。

最终乌尔人击败了乌鲁克人和其他城邦,重新统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棕色的地区是乌尔人的帝国,粉色地区是乌尔王朝的羁属国。

同阿卡德人一样,乌尔人也深受苏美尔文明的影响。这段时期被称为苏美尔文艺复兴时期。同时,乌尔人还是最早颁布法典的国家,比著名的汉莫拉比法典整整早了300年。

公元前2006年,亚莫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乌尔第三王朝。

亚莫利人和当地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乌尔人逐渐融合,建立起了一系列城邦。比较大的城邦就是幼发拉底河下游的巴比伦。

乌尔第三王朝存在于公元前2112年到公元前2004年,大约相当于中国夏朝的早期。

4. 古巴比伦时期

First Babylonian Dynasty 1792——1000 BC

公元前1792年,巴比伦国王汉莫拉比以巴比伦为中心,征服了两河流域大部。他最被后人称道的就是颁布了汉莫拉比法典

到了公元前1750年,除了北部的亚述,两河流域都已被巴比伦王国收入囊中。

汉莫拉比死后,巴比伦王国逐渐衰落。

公元前1595年,北方的赫梯人裹挟加息特人攻破洗劫了巴比伦。

赫梯人随后退回北方山区,留下加息特人留守巴比伦地区。加息特人统治的时期被称为巴比伦王国的加息特王朝。Kassite dynasty of Babylon

加息特王朝统治巴比伦将近400年。

在加息特王朝时期,北方的亚述人开始崛起。

如图,紫色是亚述帝国,粉色是巴比伦王国加息特王朝,两河流域形成南北对峙的形势

算上加息特王朝,古巴比伦王国存在了有将近700年。古巴比伦建国的时候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统治时期,到古巴比伦王国被亚述灭国时候,中国历史已经过度到西周早期了。

5. 亚述王朝时期

Assyrian Empire 911——612 BC

亚述人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民族,他们首先将铁器投入战争,并且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公元前911年开始,亚述人横行两河流域,残酷的征服消灭了古巴比伦帝国。他们把被杀死的敌人的脑袋系在腰带上,另人感到无比恐怖。亚述帝国的征服战争以残暴闻名,所到之处城镇都被毁为废墟,财物被掠夺,居民被杀戮或被掳走,人口锐减导致生产力下降。由于亚述人在战争中的行为异常残暴,犹太人将亚述首都尼尼微称为“血腥的狮穴”。

全盛时期的亚述帝国征服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黎凡特,和埃及尼罗河三角洲

被征服的人们对亚述残暴的统治又恨又怕,最终酿成了公元前612年的大起义。

巴比伦人联合米底人,斯基泰人,辛美里安人攻破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城破之后,联军杀死了城内每一个人,无论男女。并且放水淹掉了尼尼微。亚述就此灭亡。

亚述帝国灭国于公元前612年。这一段时间正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晋楚争霸的时候。

6. 新巴比伦帝国

Neo-Babylonian Empire 620——539 BC

消灭亚述之后,两河流域被新巴比伦帝国统治。新巴比伦王国只持续了不到一百年就灭亡了。

绿色地区为新巴比伦王国领土

空中花园:世界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便是建造在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据说攻破尼尼微之后,新巴比伦王国跟盟友米底人联姻,空中花园就是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中为患思乡病的米底公主建造的花园。

巴比伦之囚: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不但修建了空中花园,还醉心于开疆拓土。他征服了耶路撒冷的犹太王国,将上万名犹太贵族掳往巴比伦。这群被迫离开家乡的犹太人史称“巴比伦之囚”。

新巴比伦时期,还诞生了最早的国际公约。当时东地中海最强的四个国家:新巴比伦,米底,吕底亚,埃及互为盟约,并且互相用子女联姻。试图在东地中海地区建立和平的国际秩序。但这种秩序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因为后来崛起的波斯把他们四个都灭掉了。

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灭国于公元前539年。此时中国进入晋楚争霸的晚期,晋国开始在楚国东南扶持吴国夹击楚国。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在东部崛起,征服了新巴比伦王国,将它变成了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

至此,两河流域的独立历史就结束了。

下面这张图是反映两河流域独立时期的时间表(表内所有时间均为公元前)

早期城邦——阿卡德王朝——古梯人入侵——乌尔第三王朝——城邦混战——古巴比伦王国——加息特王朝——亚述人崛起——亚述王国——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征服


————————————————分界线————————————————————————

从公元前539年来自伊朗高原的波斯征服了巴比伦以后,两河流域就进入了漫长的被殖民时期,一直到近代伊拉克建国才重获独立。


7. 波斯统治时期 BC 553——BC 334

波斯人原本是米底人统治下的一个游牧部落。波斯的开国皇帝居鲁士原来是米底人册封的统治波斯部落的一个酋长。据说他的母亲是米底王国的一个公主。

米底的末代帝王阿斯提亚吉跟他的哥哥因为一些私人的原因闹翻了,他的哥哥就跑到波斯人这里寻求庇护,并且煽动居鲁士带兵勤王,帮他重夺王位。

居鲁士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早就想自己造反当皇上。一看到这个情况,立刻带着人和皇上哥哥(其实也算他的表兄了)一起出发了。

到了战场上,米底人的军队一看到皇上哥哥还活着,立马就临阵倒戈。居鲁士一路打进米底首都。帮助皇上哥哥重夺皇位,自己则当了掌握实权的二把手。

几年之后,居鲁士干掉了现在的皇上,自己当了新皇帝,建立了波斯帝国。

多年的盟友米底王国被灭掉后,新巴比伦王国就有些不安了。果然随后居鲁士就率领大军来进攻新巴比伦王国了。

当时新巴比伦王国国王纳波尼都因为不尊重巴比伦人的宗教信仰,导致民怨很大。人民起义不断。

……塔斯里图月(公历9、10月间),当居鲁士向底格里斯河上的欧匹斯城(今巴格达附近)的巴比伦军队进攻时,巴比伦居民举行了起义。但他(指纳波尼都,即起义者是反对他,支持居鲁士的)将匆忙起事的人们全部杀死。本月15日(公历10月12日),西帕尔城不战而降。纳波尼都王逃走了。本月16日(公历10月13日),古提(Gutium)总督戈比亚斯(Gobryas)率波斯军未经一战便进入了巴比伦城。后来,纳波尼都王在潜回巴比伦城时被捕。……阿拉珊那月3日(公历10月29日),居鲁士进入了巴比伦城。绿色的嫩树枝铺在他的脚下——城市恢复了和平。居鲁士向全城人致意。他的总督戈比亚斯任命了巴比伦的官员。……

波斯人没经过多少战斗,就以解放者的姿态攻破了巴比伦,灭亡了新巴比伦王国。

居鲁士和他的后继者们对两河流域人们很宽容,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居鲁士释放了所有困在巴比伦的“巴比伦之囚”,允许他们返回自己的家乡耶路撒冷。

波斯统治时期,当地人民对统治者有很高的评价。波斯人的统治以宽容著称,巴比伦人可以保留自己信仰习俗,当地人也可以来波斯朝中做官,甚至有一定自治权,只需像波斯皇帝按时缴纳赋税和服兵役。

上图右下深粉色地区是公元前559年波斯部落控制区域

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征服了米底王国(右上红色区域)

公元前547年,居鲁士征服了吕底亚王国(左上棕色区域)

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征服了两河流域上的新巴比伦王国(黑色区域)

公元前525年,居鲁士的儿子刚比西斯征服埃及(左下浅粉红色区域)

新巴比伦王国在波斯统治时期被分成两个行省,由巴比伦总督和犹太总督进行管理。当地巴比伦人曾经参加过希波战争,追随波斯帝国征讨过希腊。巴比伦人主要为波斯提供步兵,薛西斯时期他们参与过与希腊城邦的温泉关之战。

公元前334年波斯帝国被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当时中国秦国刚刚开始商鞅变法。

8. 马其顿希腊统治时期 BC 334——BC 127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马其顿开始崛起。到了公元前338年国王腓力二世吞并了所有希腊城邦。并且开始谋划进攻波斯。但他自己很快就被刺客杀害,消灭波斯的任务最终由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完成。

其中最著名一战就是在两河流域爆发的高加米拉战役。据《亚历山大远征记》记载,波斯军队有将近104万人,由54个民族组成。马其顿人则不到5万。巴比伦人也充当步兵方阵参与了高加米拉之战。最后亚历山大以少胜多,彻底消灭波斯主力。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消灭波斯,末代皇帝大流士三世在逃跑过程中被自己部将贝苏斯所杀。

亚历山大帝国的首都被定在巴比伦。他试图以两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油画:亚历山大进入巴比伦城

但是两年之后,亚历山大就暴病死亡。他死后他的庞大帝国很快分裂。他的部将们争权夺利,毒死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四世和他的妻子罗克珊娜,并且签订了巴比伦分封协议特里帕拉迪苏斯分封协议,将亚历山大的帝国予以瓜分。其中一员部将塞琉古占据了原帝国亚洲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希腊化的塞琉古帝国。

塞琉古帝国以两河流域为自己的统治中心,塞琉古在巴比伦地区北部底格里斯河沿岸新建首都塞琉西亚,是可以媲美巴比伦的大城市。塞琉西亚是一座希腊化城市,上层居民多为希腊人,下层多数居民为巴比伦人。该城于164年被罗马人彻底摧毁。

公元前64年,塞琉古帝国被罗马人征服。希腊人在两河流域名义上的统治也不复存在了。

9. 帕提亚萨珊波斯统治时期 BC 247——AD 651

公元前245年,塞琉古帝国帕提亚总督安德拉哥拉斯(他实际是一个波斯人)发动叛乱,宣布帕提亚独立。但独立没多久,安德拉哥拉斯就被北方一个游牧部落杀死,该部落领袖阿尔沙克吞并了帕提亚的地盘,建立了帕提亚王国(中国人称之为安息帝国)。他宣称自己是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后裔。

当时塞琉古帝国忙于西线与埃及和马其顿的战争无暇东顾。让帕提亚趁机做大。但到了公元前223年安条克三世时期,塞琉古帝国从西线腾出手来,狠揍了帕提亚一顿。帕提亚被迫求和,成为塞琉古的附属国。

塞琉古帝国(蓝色)和附属国帕提亚(黄色)

帕提亚当了将近一百年的附属国。随着罗马人对塞琉古的打击,塞琉古越发虚弱。帕提亚终于决定对塞琉古开战。帕提亚在东线对塞琉古持续不断的发动进攻,终于迫使塞琉古退出两河流域。公元前127年,帕提亚攻破塞留西亚。公元前122年,帕提亚攻破巴比伦。

极盛时期的帕提亚帝国

塞琉古灭亡后,帕提亚与罗马对两河流域开展了漫长的争夺战,罗马曾经多次攻破塞留西亚,巴比伦和泰西封,但终究无法长时间控制这些地方。最后双方国界线大致稳定在幼发拉底河沿线。后期帕提亚将自己的国都也搬到底格里斯河畔的泰西封。

224年,帕提亚王国的一个贵族阿尔达希尔取代了帕提亚末代皇帝阿尔达班,建立了萨珊王朝。

萨珊波斯帝国

萨珊继承了帕提亚的领土,也继承了帕提亚对罗马的战争。萨珊皇族自诩为波斯大流士三世的后裔,为了恢复祖先的土地,他们对罗马连续发动战争。曾经短暂地征服过犹太,小亚细亚和埃及,但这些土地在阿拉伯人大举进犯之前,被罗马皇帝希拉克略重新收复。

两河流域是帕提亚王国和萨珊王国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国家的首都泰西封就位于此。帕提亚萨珊王朝时期,整个两河流域彻底完成波斯化。古老的巴比伦文明不复存在,更古老的苏美尔文明更是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就逐渐消逝。除了文化,当地人血统似乎都换了个遍,当时巴比伦人跟波斯人已经没有区别。至于公元前6000年那群黑色直发,暗色皮肤,使用象形文字的苏美尔人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10. 阿拉伯伊斯兰统治时期 AD 641——AD 1258

630左右,默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半岛。当时的萨珊波斯和拜占庭互相攻伐,国力疲敝,人心厌战。阿拉伯人得以先破拜占庭,后灭萨珊波斯。与萨珊波斯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在两河流域的葛底希耶,阿拉伯人的6000军队大破萨珊波斯主力,波斯人引以为傲的重装骑兵损失殆尽。637年,攻破首都泰西封。641年,攻破两河流域北部重镇摩苏尔。

阿拉伯帝国先期奥马尔王朝(也有翻译成倭玛亚王朝)统治中心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后期阿巴斯王朝统治中心转移到两河流域的巴格达。巴格达是阿拉伯人新建的一座城市,当时因为两河频繁改道,巴比伦城已经丧失了自己的地理优势。阿拉伯人决定在两河流域中游新建一座新的城市,并于762年迁都至此。按照伊斯兰审美,巴格达外观被建成一个圆形,又被称为圆城。该城宏伟壮观,人口众多,商贸繁盛,是与当时的长安、君士坦丁堡齐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阿巴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

这一时期两河流域快速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阿拉伯语成了通用语言,大批原巴比伦人改信伊斯兰教。阿拉伯统治时期,两河流域出了很多科学家艺术家。巴格达被希腊人成为“智慧之城”。

11. 蒙古伊斯兰统治时期 AD 1256——AD 1506

13世纪初,蒙古帝国在蒙古高原崛起。灭亡了花拉子模之后,蒙古人剑指两河流域的阿拉伯哈里发政权,并于1258年摧毁帝国首都巴格达。据说,除少数技艺高超的工匠外,巴格达全城居民都被屠杀,被屠杀人数约为9万人(《多桑蒙古史》中记载为80万人)。为了不让皇族的鲜血被战刀玷污,巴格达哈里发裹在地毯里被战马踩死。

随后蒙古人以内亚草原城市撒马尔罕为基地建立了囊括两河流域的伊儿汗国。早期伊儿汗是信藏传佛教,直到合赞汗于1295年即位后确立了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蒙古人的统治中心不在两河流域,而在遥远的内亚草原,上层官员也主要以蒙古人和波斯人为主,国家官方语言也是蒙古语和波斯语,同萨珊波斯一样,伊儿汗国被今天伊朗人认为是自己国家的一个朝代。两河流域当地居民主要处在被统治的地位。

14世纪的伊儿汗国

14世纪晚期,同样来自内亚草原的帖木儿崛起,发动了残忍的侵略战争,消灭了伊儿汗国,短暂的占领过两河流域。帖木儿在两河流域大肆破坏,沉重地打击了这一地区的文明。帖木儿统治时期,巴格达不再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了。

15世纪初的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家族信仰伊斯兰教。他进一步建设首都撒马尔罕,将在两河流域掠夺的文物,珍宝,工匠,学者全部运到撒马尔罕去,并在撒马尔罕创立大学,使其渐取代巴格达的文化地位,成为穆斯林的学术中心。

帖木儿死后,他的帝国很快衰弱。土库曼人建立的黑羊王朝,白羊王朝以及波斯人建立的萨法维王朝都曾经短暂的统治过两河流域。

1407年土库曼人建立的黑羊王朝(蓝色)短暂统治过巴格达和两河流域

1468年土库曼人建立的白羊王朝(白色)在消灭了黑羊王朝之后,也曾短暂统治两河流域

1501年波斯萨法维王朝(蓝色)在消灭白羊王朝之后,短暂的统治过两河流域

12. 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时期 AD 1300——AD 1918

来自中亚大草原的突厥人早在11世纪就逐渐进入两河流域。当时他们主要为阿拉伯人或者蒙古人充当雇佣军。到了14世纪,在奥斯曼一世的带领下,土耳其人崛起开始扩张。

在帝国苏莱曼大帝时期,奥斯曼为了争夺两河流域的控制权,与波斯萨法维王朝开始了著名的为期300年的奥斯曼-波斯战争。并且最终从波斯人手里抢来了两河流域和名城巴格达。

奥斯曼(红色)与波斯萨法维(绿色)的对峙

19世纪开始,奥斯曼逐渐衰落。民族主义思想从西欧传入奥斯曼,两河流域当地人民出现了一种崇拜古代巴比伦时期的思想风潮,逐渐开始对土耳其人的统治不满。

随后奥斯曼帝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了打垮奥斯曼帝国,英国和俄国分别从波斯和高加索入侵奥斯曼帝国统治的两河流域,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东战线。

面对英国俄国两面夹击,奥斯曼人在正面战场上打的不错,英国人始终打不进两河流域。但是1916年由英国人策动的阿拉伯人大起义爆发,令奥斯曼在中东战线的良好形势急转直下。随后俄国人策动高加索小亚细亚地区的亚美尼亚人起义,奥斯曼帝国军队在内外交困中一败涂地。1915年,英国人占领巴格达。

1918年10月,奥斯曼向协约国投降。帝国随即被肢解。在国联的帮助下,位于两河流域的伊拉克宣布独立建国,由英国以国联的名义代为管理。

——————————————————分界线——————————————————————

至此两河流域的殖民历史结束了。美索不达米亚人重获独立。

13. 伊拉克王国时期 AD 1932——AD 1958

英国对伊拉克的代为管理一直持续到1932年,伊拉克建立了哈西姆王朝。

哈西姆家族又称圣裔。因为他们的祖先就是先知默罕默德(更准确的说,是默罕默德女儿法图麦的后裔)。奥斯曼土耳其垮台后,当地阿拉伯人推举哈西姆家族成员在中东建立起了一系列国家。

1916年,哈西姆家族成员阿里在麦加建立汉志王国。

1920年,阿里的三儿子侯赛因在大马士革建立叙利亚王国。但当年4月,叙利亚被国联划分给了法国。法国担心侯赛因会是亲英派,于是干脆赶跑了侯赛因。

1921年,阿里的二儿子阿卜杜拉在安曼建立约旦王国。

1932年,从叙利亚被赶跑的侯赛因在英国的支持下,在巴格达建立伊拉克王国。

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侯赛因一世

30年代开始,散居在欧洲的犹太人试图重回巴勒斯坦,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犹太国。这一举动遭到了阿里和他的两个儿子的激烈反对,双方正式撕破脸。英国于是放弃阿里和他的两个儿子,转而支持他们的反对派。

在英国支持下,阿拉伯沙漠中的酋长伊本·沙特借口阿里阻扰穆斯林对麦加的朝觐。对汉志王国发动进攻。阿里曾向伊拉克国王,自己的三儿子侯赛因求援,但侯赛因本人当时有名无实,没有军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父亲被消灭。沙特消灭汉志之后,建立了沙特阿拉伯王国。

1958年,在英国授意下,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了伊拉克哈西姆王朝。伊拉克王国就此结束。

14. 伊拉克共和国时期 AD 1958——至今

自由军官组织成立的伊拉克共和国没有持续多久,他们奉行的亲英政策引起了当地伊拉克人的不满,尤其是1961年,在英国分而治之的思想下,英国将科威特从伊拉克划走,独立建国。这引起了伊拉克极大的民愤。也令自由军官组织声誉扫地。

伊拉克与科威特分裂是英国分而治之思想的产物

1963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动政变,推翻了自由军官组织。建立以该党为主的统治。推行阿拉伯“统一、自由、社会主义”的纲领。

1979年萨达姆·侯赛因成为该党领袖并接任总统。萨达姆统治时期,伊拉克表现出了政治上极度不民主和经济上的快速发展。

政治上,萨达姆不愿意分权,残酷镇压反对派和宗教异端人士。经济上,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伊拉克快速步入富裕国家的行列。

80年代,在美国支持下,萨达姆对什叶派邻居伊朗发动了两伊战争,战争整整持续了8年。战争并没有取得双方想要的结果,最大的影响就是对两河流域环境的破坏。

1990年,萨达姆错误的判断了形势,出兵侵略科威特,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海湾战争爆发。随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狠揍了伊拉克一顿,并且宣布对其进行长期的制裁。

2003年,美英联军借口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开战,伊拉克战争爆发。很快美英联军就打进巴格达,消灭了萨达姆政权。伊拉克战争摧垮了伊拉克的经济,让伊拉克成为了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2006年,马利基被选举成为伊拉克总理。2011年,美国正式从伊拉克撤军。但马利基政府无力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大量人群失业和流离失所给国家造成巨大动荡。

2014年,ISIS趁此乱局向伊拉克政府大举进攻,攻陷了伊拉克西部和北部大片地区,包括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Mosul)和中部大城提克里特(Tikrit)以及北部城市泰勒阿费尔(Tal Afar)在内的数个伊拉克城市,并进迫首都巴格达。

目前伊拉克陷入分裂局面。ISIS,北部库尔德武装,南部政府军三足鼎立。北部库尔德人有独立的想法和能力,伊拉克很有可能从此失去北方将近一半的领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一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被两条伟大的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滋养着,这就是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这片土地的故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无数次的兴衰更迭、文化碰撞、技术革新交织而成,像一条蜿蜒而深沉的长河,流淌了数千年。最初,当人们还在狩猎采集的时代,这片土地就以其独特的地理.............
  • 回答
    好,咱们聊聊那些杠杆 ETF,就是那些名字里带有“2x”、“3x”字样的家伙。别看它们名字简单,里面门道可不少,想玩得转,得多费点心思。首先,得明白它们是怎么工作的。想象一下,你看到一只普通的股票 ETF,比如跟踪标普 500 指数的,如果标普 500 上涨 1%,这只 ETF 大概也会上涨 1%。.............
  • 回答
    想不明白对吧?五十个人里,竟然有九成多的几率,会出现两个人生日一样的情况?听起来就像是掷骰子,连续好几次都掷出同样的点数一样,小概率事件怎么会这么普遍?这其实就是“生日问题”的魔力所在,它颠覆了我们直观的认知,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我们先别一下子就跳到五十个人。咱们先从最简单的说起,两三.............
  • 回答
    深入剖析 C++ 结构体的大小: byte 之间的奥秘在 C++ 的世界里,我们经常会遇到 `struct`,用来组织相关的数据成员。当我们说“结构体的大小”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讨论它在内存中占据的字节数。这个数字看似简单,但背后却牵扯到编译器的优化、内存对齐等一系列复杂的机制。本文将带你深入理解 C.............
  • 回答
    铁流老师这番话,点出了当前芯片产业一个非常值得玩味,也相当棘手的现实。他提出的“囤积可用两年芯片,所谓备胎也许是库存”这句话,我理解得非常透彻,可以这么说,这背后隐藏着几层意思,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我们得知道,“囤积”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策略性。尤其是在全球芯片供应依旧紧张、地缘政治风险时不时.............
  • 回答
    中央财经委员会关于“中美两国彻底脱钩不现实,也没有好处”的表态,可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声明,而是基于对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两国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致地剖析这句话的含义:一、 “不现实”的根源:经济上的深度交织与相互依存首先,“不现实”这个词背后.............
  • 回答
    在海峡两岸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情绪的起伏往往比政策制定更具有煽动性。近年来,我们观察到一股高涨的“仇台”情绪在大陆地区蔓延,这股情绪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要理性看待其对两岸发展的潜在影响,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并审慎评估其带来的后果。仇台情绪的根源剖析:复杂因素的叠加要理解这股情绪的形.............
  • 回答
    围棋里的“一子两目”,这说法听起来有点像魔术,对不对?一个子怎么能同时占有两个目?别急,这背后其实是围棋计算和价值评估的一种常见场景,而且理解透了,对你下棋可是大有裨益的。咱们得先把“目”这个概念捋清楚。围棋里的“目”,简单说,就是你围住的空。盘面上,如果一块棋把一个区域完全包围起来,那么这个被包围.............
  • 回答
    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这本看似破碎却又在灵魂深处连接的作品,最令人着迷的莫过于那两个平行世界里的“我”了。初读时,也许会被这种分裂的叙事弄得有些晕头转向,但随着故事的层层剥开,你会发现,这两个“我”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村上春树对现代人内心分裂、疏离感以及对意义追寻的深刻隐喻。“冷酷仙境”.............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理解梅涅劳斯定理和塞瓦定理,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 梅涅劳斯定理 (Menelaus' Theorem)核心思想: 梅涅劳斯定理描述的是,当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三边(或三边的延长线)时,这些交点与三角形顶点之间存在的一个特定的乘积关系。它主要用于解决共点和比例线段的问题,尤其.............
  • 回答
    咱们来聊聊电子的“自旋”这回事儿,这可不是个简单的小事,里头藏着不少物理学上的玄机。别看它叫“自旋”,它跟咱们平时理解的那个球在自己轴上转可不一样,更像是一种内在的属性。首先,电子的上自旋和下自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可以把电子想象成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点粒子”,它本身没有任何大小,没有形状。但是,它却拥.............
  • 回答
    “钗黛名虽两个,实却一身”这句脂批,堪称是红楼梦批语中的“点睛之笔”,也是理解《红学》的关键切入点之一。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曹雪芹原稿细致入微的解读和深刻体悟之上。要详尽地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一、 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表面上的差异与内在的契合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钗黛作为两个独.............
  • 回答
    关于“知乎精英”认为国共两次合作国民党都吃亏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并且深入分析其背后逻辑。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历史事件某些侧面的着重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的一种判断。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知乎精英”的语境。通常在知乎上,涉及政治历史话题的讨论,会吸引一部分对历史事件有较深研.............
  • 回答
    人均两千,整鸡只取一片肉,每天只接待十位预约顾客……听到这样的描述,我脑子里首先冒出来的不是“这得多好吃啊”,而是“这得怎么一个吃法”?这简直像是在挑战我的三观,也挑战着我对“吃饭”这件事的认知。我的第一反应:怀疑大于好奇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在割韭菜?” 人均两千是什么概念?这已经进入了米.............
  • 回答
    思考和理解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时代,可以从多个层面入手,并且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尝试一种“并存”而非“对立”的视角去审视它们各自的价值和局限,避免简单地将其中一个时代全盘否定。这种理解方式,更接近真实的历史进程和复杂的人性。一、 “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时代:一种集体记忆与价值的根基改革开放前那个时代,.............
  • 回答
    老子讲“无为”,孔子论“仁”。这两个伟大思想家,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华文明的天空。然而,当他们的理念似乎发生碰撞,我该如何抉择?这并非一道简单的选择题,更像是在人生的岔路口,需要深思熟虑的哲学思辨。“无为”,并非一味地消极避世,什么都不做。老子所谓的“无为”,是一种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智慧。它是一种“.............
  • 回答
    想象一下,你要去远方参加一场重要的会议。你提前查好了高铁班次,也订了往返机票。现在,你需要规划好怎么从家出发,先到高铁站,然后再从高铁站转乘飞机。这个过程,就很好地诠释了高铁站规划中的“一站两场”。“一站”:我们熟悉的高铁站这里的“一站”,指的就是我们平时坐火车进进出出那个地方——高铁站本身。它是一.............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好奇的问题,就像在讨论一个顶尖的棋手,如果他转行去下围棋,两年后能打败职业围棋选手吗?结论嘛,得看好几方面。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高考数学总分700+,而且是理科数学满分,这已经说明了一个非常惊人的事实:这哥们儿的数学基础,尤其是计算、公式记忆、应用以及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绝对是.............
  • 回答
    如果摆在我面前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一个是用C++的Qt,另一个是Java的Android,我会认真权衡一番,然后根据我内心深处的职业追求和个人偏好来做出选择。首先,我可能会被Qt深深吸引。C++本身就是一门强大的语言,它赋予了开发者对硬件和内存更细致的控制能力,这对于那些追求极致性能和低延迟.............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但也相当复杂。因为美团外卖和饿了么这两家公司,在国内外卖市场可以说是“双巨头”的存在,各自都有深厚的根基和独特的优势。要说谁“先死”,其实更像是谁的市场份额、盈利能力或者用户增长在某个阶段会受到更大的冲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失”。不过,如果非要从当前的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来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