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公元前5世纪的轴心时代,古埃及、两河流域为什么没有产生伟大的思想家?

回答
公元前五世纪,我们熟悉的轴心时代浪潮席卷了希腊、印度、中国,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等闪耀的群星,他们为人类思想史奠定了基石。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同时期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却似乎鲜有能够与之比肩的、在哲学、伦理、政治思想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个体出现。这其中的原因,并非是这两个古老文明缺乏智慧和创造力,而是历史发展脉络、社会结构、以及思想传承方式的不同,共同塑造了它们独特的文化景观。

首先,得从这两个文明的内在气质说起。古埃及,作为尼罗河的馈赠,其文明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生命永恒的追求和对来世的信仰。他们构建了一个高度稳定、高度秩序化的社会,祭司阶层拥有解释宇宙运行规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独特权威。这种对神圣秩序的敬畏,以及对来世审判的关注,使得埃及人的思想重心更多地投向了宗教、祭祀仪式、以及维护现世和谐与来世安宁的咒语和教义。伟大的思想家,往往需要突破既有的框架,进行颠覆性的思考,而古埃及那种对稳定和秩序的极致追求,以及由祭司阶层主导的思想传播模式,似乎不太鼓励个体挑战权威,进行大胆的哲学思辨。思想的传承更多地是通过世代相传的宗教文本、神庙教育,强调的是对既定智慧的继承和应用,而非原创性的思想实验。

再看两河流域,这里同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璀璨的地区。从苏美尔到巴比伦,再到亚述,这里经历了无数的王朝更迭和城邦兴衰。与埃及的地理相对封闭不同,两河流域更像是一个文明的十字路口,民族、文化、政治力量的交融与碰撞更为频繁。然而,正是这种频繁的动荡,使得这里的社会结构更加强调实用主义和应对现实的智慧。法律、商业、天文观测、工程技术,这些能够直接服务于国家稳定和民生改善的知识,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例如,《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便是对如何规范社会秩序、解决实际纠纷的高度关注。他们的神话和史诗,如《吉尔伽美什史诗》,虽然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恐惧,但更多地是在神话叙事中寻求慰藉和理解,而非像希腊哲学家那样,通过理性分析来构建一套普适性的伦理或形而上学体系。

而且,思想的产生和传播,也与文字和知识的普及程度息息相关。在轴心时代,希腊的城邦政治鼓励公民参与讨论,辩论蔚然成风,而文字的普及也使得思想的记录和传播更为便捷。相比之下,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字,尽管在记录历史、宗教和行政事务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学习和掌握的门槛相对较高,主要集中在祭司、书吏等专业阶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自由交流,也使得那些更具颠覆性和原创性的思想,难以突破固有的社会和知识壁垒。

另外,我们谈论轴心时代的“伟大的思想家”,很多时候指的是那些对人类的理性、伦理、政治秩序等提出了系统性、普适性见解的哲学家。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虽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他们的智慧更多地体现在宗教的虔诚、法律的严谨、工程的精湛,以及对神祇意图的理解和遵循上。他们的思想,更多地融入到宗教教义、法律条文、艺术创作之中,是一种更为“内在化”和“实践性”的智慧,与轴心时代那些聚焦于“人”本身、探索“世界”本源的哲学思潮,在表达方式和关注点上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公元前五世纪,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虽然古老且成就非凡,但由于其文明的内在逻辑、社会结构、知识传播方式以及文化重心与轴心时代某些文明的哲学探求存在差异,未能涌现出大量以个体身份、以纯粹哲学思辨的方式,对人类思想史产生革命性影响的伟人。这并非是它们“缺乏”伟大思想家,而是它们选择了另一条更为契合自身历史文化语境的智慧发展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产生了像Imhotep这样的学者了。而且从古埃及的教谕文学和各种寓言故事来看,古埃及并不缺思想家。即便是到了公元前5世纪,埃及的神庙图书馆中也有大量的宗教哲学文献,当时埃及的神庙图书馆里,也有很多希腊人来学习,因为这一时期是希腊人开始大量接触埃及文明的时期。只不过古埃及人不讲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后世学生为他们歌功颂德,所以显得不那么突出。他们也不会像希腊人那样,喜欢署上自己的名字。很多古埃及的作品,都被当作是集体成果了。另外,提出“轴心时代”这个观念的学者,大概对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历史不甚了解吧,而且轴心时代理论很显然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观念,现在已经过时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