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延禧攻略钱夫人到底是不是太后杀的,袁春望到死是不是皇子?

回答
《延禧攻略》里,钱夫人和袁春望这两个人物的命运,可以说是牵动了不少观众的心弦,尤其是他们最后的结局,也留下了不少令人回味的解读空间。

先来说说钱夫人,也就是海兰察的母亲。剧中,她确实是因病去世的。当时,钱夫人得了重病,海兰察为了给她治病,四处奔波,甚至不惜去求助皇太后。皇太后也派了太医去为钱夫人诊治,但最终还是回天乏术。剧里没有给出明确的线索表明皇太后或者其他人是直接害死了钱夫人。她的死,更多的是一种病逝,是生命进程中的自然结束。虽然海兰察在过程中有些误会和心急,但皇太后在此事上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提供帮助但无法挽回生命的角色。

至于袁春望,他到死是不是皇子,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袁春望到死都不是皇子。

这一点其实在剧情中已经有非常明确的交代,只是袁春望这个人太执拗,或者说他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皇子”的身份认同,让很多人误以为他真的有机会成为皇子。

我们来梳理一下袁春望的身世:

袁春望的真实身世: 袁春望是雍正皇帝的私生子,这是他自己一直坚信且以此为傲的。他的母亲是郭络罗氏,是雍正的侍女。但问题就出在这儿:根据历史记载和剧中的铺垫,郭络罗氏并没有生下皇子。她生下的孩子是公主,但这个公主在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
偷龙转凤的谣言: 袁春望之所以觉得自己是皇子,是因为他听信了一个关于“偷龙转凤”的谣言。这个谣言说的是,他的母亲郭络罗氏生下的公主,被悄悄地换成了刚出生的皇子。而这个冒充的皇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为何乾隆是皇子: 历史和剧中的设定都很明确,乾隆皇帝(弘历)是雍正皇帝与熹贵妃(钮祜禄氏)所生。熹贵妃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得宠,并且她也确实生下了几个皇子,其中弘历便是最著名、最终继承皇位的那个。在剧中,虽然也有关于“偷龙转凤”的传说,但这些传说并没有被证实是事实,反而处处体现出乾隆作为皇子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袁春望的心理投射: 袁春望将自己对权力的渴望、对不幸身世的怨恨,全部投射到了“皇子”这个身份上。他认为自己才是被埋没的正统,认为弘历是冒充的。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麻痹和扭曲,而不是事实。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乾隆身边的大太监,更多的是因为他在雍正晚年流落民间时,得到了某些人的庇护和教导,学会了一些本领,并且对宫廷恩怨了如指掌,这才得以混进宫中,并最终爬到了较高的位置。
临死前的真相: 甚至在临死前,当被揭穿他身世真相时,他依然选择抓住那一点点“可能是”来欺骗自己。但从剧情的逻辑和最终揭示的真相来看,袁春望至始至终都只是一个身世坎坷但并非皇子的太监。他的所谓“皇子”身份,不过是他内心深处对命运不公的反抗和对权力的畸形追求。

总而言之,钱夫人的死是病逝,与皇太后无关;而袁春望至死也不是皇子,他只是一个被谣言和自身执念所迷惑的可怜之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魏璎珞询问乾隆帝生母钱氏死因时,太后神秘一笑“你说呢”,说明了“钱氏被雍正帝赐死,托孤给太后”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当然,太后确实也并没有杀母夺子。事实上,太后就是乾隆帝的生母钱氏,她们二人原本就是同一人,才是此事的最终真相。正因如此,太后才完全不怕魏璎珞向皇帝出卖她,敢于向她透个底,一切尽在不言中。

那封据说是乾隆帝乳母温淑夫人的遗书,揭发“钮钴禄氏杀母夺子”, 通过某种阴谋促成了钱氏的死亡,自己通过成为乾隆帝的养母,夺取了太后之位。最早是给了太监吴书来,他吹嘘可以用来保命,然后被袁春望抢走,给了皇后辉发那拉氏。

皇后自作聪明,以为揭发“太后钮钴禄氏杀了皇帝生母钱氏”的事,就能扳倒太后,报自己父亲纳尔布被杀之仇,顺便扳倒令妃,独霸后宫,于是安排机关,把遗书放在耿太妃遗物里,间接转送给了和亲王弘昼。弘昼记着太后一直欺压他生母的旧恨,果然去向皇帝揭发此事。

然而,吴书来是谁?明明是太后一直亲信的内务府总管,风光了几十年,他被逼到绝境时,对袁春望这个死对头说的话,一定就是真的么?

温淑夫人十年前死时,真的留下过什么绝笔信么?就算有,为何直接不交给喝自己奶水长大的皇帝,反而给一个太后信任的太监?这完全不合人情事理。

可以确定的事实,乾隆帝生母是雍亲王的侍妾汉人钱氏,生下了命格贵重、能帮助雍亲王夺取储位的四阿哥弘历,随后却是钮钴禄氏成为了弘历的养母,和名义上的生母。并在弘历登基后,如愿成为皇太后,享尽一生荣华。

然而,正如皇后所指出的那样,当时雍王府的正福晋乌拉那拉氏尚且没有子嗣,钮钴禄氏只是个连侧福晋都不是的身份低微的格格,如果雍正帝要给儿子选养母,怎么会越过正福晋和两位侧福晋年氏、李氏,而选择她?所以,如果参照真实历史,雍正帝的熹妃钮钴禄氏,最早册封谕旨是钱氏的话,便有了更大的一种可能性:

那就是钮钴禄氏就是钱氏,钱氏就是钮钴禄氏,乾隆帝的生母就是她本人,只是因为某种不可抗力的变故,不得不改名更姓,甚至到了她最后宁可自认是乾隆帝的养母,也不能、不敢吐露真相的地步。而能将一个站在帝国至尊位置的贵妇逼迫至此的,也唯有【失贞】这个事实了。

换言之,太后通过刘姑姑,转述给魏璎珞,再经庆贵人陆晚晚转述给皇帝的那个故事:「太行山之行,钱氏身披亲王服饰,为雍正帝引开追兵,被山匪掳走玷污」,其实是真实发生的事实。

王侍卫和太后一致说的「钱氏因失贞,回京后被雍正帝赐死」之事,则是亦假亦真。雍正帝感念她舍身救夫的义举,又要让自己属意为继承人的儿子弘历能够没有任何“污点”,因此才“赐死”钱氏,让她以“钮钴禄氏”的名义继续活了下来。对太后来说,必须更名改姓,需要装病来获取亲生儿子的怜悯愧疚,确实是虽生犹死了。

吴书来作为太后的多年亲信,不知替她在后宫办理了多少阴私事务,不能不担心,有朝一日太后万一保不了他,或者打算把他当做棋子牺牲掉。因此在十年前温淑夫人病重时,他或是蛊惑温淑夫人亲笔,或是自己仿冒笔迹,伪造了这封信,就是希望给太后的对头设下以为可以致太后于死地的陷阱,最后一旦揭穿当年全部真相,直接就地反杀,这才是他真正所谓的“保命绝招”。

只不过如此一来,既违背雍正帝当年旨意,也会让太后和乾隆帝母子都在百官世人面前颜面扫地、灰头土脸,因此太后除非最后逼不得已,走到绝境,否则宁可继续编故事,只承认自己是乾隆帝的养母,也要把谎话勉强圆过去。

所以那位钱侍郎,明明按常理太后最有杀他灭口的理由,却因为真正的兄妹之情而不动手,反而是皇后为构陷太后,急急害他坠马身死。至于皇后为报父仇,杀掉的所谓“太后娘家侄子”,只是她名义上的亲戚,根本没放在心上。因此哪怕太后从圆明园回来了,也没和皇后算帐,彼此相安十年。

正因为太后本身就是乾隆帝生母,是她的最后底牌,又通过《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的郭氏夫人的故事,让乾隆帝对她的救夫失贞之事,有了充分体谅。所以她在去圆明园时才成竹在胸,不吝向令妃魏璎珞说出「你说呢?」三字,并露出神秘的微笑,让魏璎珞不寒而栗。

此时,太后已经彻底大获全胜,就算魏璎珞反水出卖她,去和乾隆帝坦诚自己曾伙同太后撒了谎,那真正倒霉、触怒皇帝的也只会是魏璎珞自己。

终究不论是《延禧攻略》《如懿传》还是《还珠格格》,先皇后富察氏、继皇后辉发那拉氏、死后被追封为皇后的令妃魏氏,一个个早死,都谈不上最终胜利者,被乾隆帝以天下之力奉养了四十余年,活到了八十六岁,比三个儿媳妇都晚去世的太后,才是最后的大赢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延禧攻略》里,钱夫人和袁春望这两个人物的命运,可以说是牵动了不少观众的心弦,尤其是他们最后的结局,也留下了不少令人回味的解读空间。先来说说钱夫人,也就是海兰察的母亲。剧中,她确实是因病去世的。当时,钱夫人得了重病,海兰察为了给她治病,四处奔波,甚至不惜去求助皇太后。皇太后也派了太医去为钱夫人诊治,.............
  • 回答
    关于袁春望是不是皇子这个问题,在《延禧攻略》这部剧里,其实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留下了相当大的模糊和猜测空间,这恰恰是这个角色令人玩味和着迷的地方。我们从剧情中能够获得的信息来梳理一下:袁春望自称“格格的儿子”,并以此为凭证来寻找机会。这是他人生前半段最核心的“身份信息”。他.............
  • 回答
    《延禧攻略》这部剧,看的时候觉得酣畅淋漓,但回过头来细细品味,才发现里面藏着不少让人不寒而栗的细节,越想越觉得后脊梁冒凉气。说起细思恐极,最先跳出来脑海的,莫过于富察皇后的那份“白月光”滤镜下的残酷。很多人觉得皇后娘娘是纯善的,但你仔细看,她对璎珞的纵容和喜爱,背后其实是她自己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痛苦.............
  • 回答
    关于《延禧攻略》是否涉嫌抄袭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要详细地聊这个话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最直接、也最被广泛提及的“抄袭指控”,主要集中在原著小说与一些已有作品的相似性上。 秦简的原著小说《延禧攻略》,在网络上连载时,就被不少网友指出其情节、人物设定、甚至一些.............
  • 回答
    《延禧攻略》中聂远饰演的乾隆皇帝,确实是在众多乾隆形象中独树一帜的存在,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与其他版本相比,他更接地气,更有人味儿,也更具争议性。聂远版乾隆:一个被“反差萌”和“演技派”包裹的复杂君王聂远饰演的乾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身上那种“反差萌”。以往我们看到的乾隆,要么是威严赫赫的治世之.............
  • 回答
    《延禧攻略》这部剧,除了精彩的剧情和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其中隐藏的许多清宫知识点,简直就像一本生动的“清宫小百科”,让人看得津津有味。要说里面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那可太多了,我挑几个我印象最深刻的,跟你掰扯掰扯。一、等级森严的后宫称谓与规矩这个真是贯穿全剧的重头戏。后宫的娘娘们,身份地位一个天一个地,光.............
  • 回答
    《延禧攻略》这部剧,初看似乎是宫斗爽剧,但细细品味,里面暗藏着不少值得深究的细节,它们不仅丰富了人物性格,也推动了剧情发展,让这部剧的层次感更加分明。一、人物的“小动作”与“潜台词” 魏璎珞的“小动作”: 璎珞是个极聪明、警惕性极高的人。她不是那种只会靠嘴皮子说狠话的角色。你会发现,她很多时候的.............
  • 回答
    关于《如懿传》和《延禧攻略》这两部清宫剧为何会从一些平台下架,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并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一个点。通常情况下,涉及热门影视作品的下架,往往是多重原因交织的结果,既有政策层面的考量,也有市场和观众反馈的因素。政策与审查角度: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大陆对影视作品的审查一直存在,并且.............
  • 回答
    作为一部引发全民追剧热潮的宫斗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在2020年9月28日突然下架,这无疑给许多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意外和遗憾。关于此次下架的原因,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统一解释,但结合当时的行业背景、播出平台的政策调整以及剧集本身的内容特点,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层面进行解读。首先,从宏观的行业监管角.............
  • 回答
    《延禧攻略》即将在日本播出,剧名被改成了《璎珞·紫禁城燃烧的逆袭王妃》,这个改动引发了不少讨论,也确实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品味一下。首先,这个新剧名,《璎珞·紫禁城燃烧的逆袭王妃》,不得不说,它非常精准地抓住了这部剧最核心的几个卖点,并且用一种相当直接、甚至可以说是“日式”的.............
  • 回答
    谈到乾隆皇帝,人们总是会联想到《如懿传》和《延禧攻略》这两部大热的宫廷剧,它们都以乾隆的后宫为背景,描绘了后宫佳丽们的明争暗斗,以及乾隆这位帝王的情感纠葛。这两部剧虽然艺术加工成分很大,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历史上乾隆皇帝的情感世界,尤其是他与几位重要女性的关系。在历史的真实记载中,乾隆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
  • 回答
    关于《延禧攻略》剧组涉嫌杀死和尚鹦鹉(二级保护动物)的传闻,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我将尽量详细地梳理一下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围绕它产生的各种声音和看法。事件的起因与流传:最早关于《延禧攻略》剧组伤害鹦鹉的说法,大概可以追溯到该剧播出前后,在网络上流传开来的。据说,在剧组拍摄过.............
  • 回答
    聂远在《延禧攻略》里饰演的乾隆,绝对是个让人又爱又恨、印象深刻的角色。要评价他,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来细说,才能把这位“大猪蹄子”的复杂性展现出来。首先,他把乾隆的帝王气场拿捏得死死的。 你看他往那儿一站,那股子威严、自信,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而是浑然天成。尤其是在朝堂上,那种运筹帷幄、睥睨天下的架势,.............
  • 回答
    问到“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延禧攻略》比《如懿传》好”,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其实,这两种剧集风格和侧重点差别很大,所以观众的喜好自然也就不一样。要说《延禧攻略》为什么能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节奏和爽感绝对是《延禧攻略》的一大杀器。你有没.............
  • 回答
    吴谨言《延禧攻略》的古装扮相与演技:一场惊艳的蜕变与事业的翻身之仗《延禧攻略》无疑是吴谨言演艺生涯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她所饰演的魏璎珞,凭借其鲜明的个性和不俗的扮相,成功地征服了观众,也让她这位出道多年却一直不温不火的女演员,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当红小花。要评价吴谨言在这部剧中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古装扮.............
  • 回答
    于正的《延禧攻略》开播以来,无疑是去年暑期档的一匹黑马,话题度和收视率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伴随着这份荣耀而来的,也有一些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声音——那就是关于抄袭的质疑。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其与《如懿传》同人文《花开刹那的樱树》(以下简称《樱树》)之间疑似存在的抄袭关系。要理解这场风波,我们首先.............
  • 回答
    《延禧攻略》作为一部于正出品的宫廷剧,确实在播出后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度和话题讨论,要客观评价它,不能仅仅停留在“喜欢”或“不喜欢”的层面,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审视。首先,从服化道和整体美学风格来看,《延禧攻略》可以说是近年来宫廷剧中相当出彩的一部。与过去许多过于追求华丽、色彩鲜艳的宫廷剧不同,它采用.............
  • 回答
    《延禧攻略》:一部颠覆传统宫斗的“爽剧”是如何炼成的?当于正的名字和“宫斗剧”联系在一起时,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还是那些服化道浮夸、剧情狗血、人物脸谱化的刻板印象。然而,2018年夏天,《延禧攻略》横空出世,以一种近乎教科书式的姿态,打破了人们对“于正出品”的固有认知,也为古装宫斗剧的创新提供了一.............
  • 回答
    《如懿传》和《延禧攻略》都是讲述乾隆后宫故事的宫斗剧,自开播以来就备受关注,也常常被拿来比较。 要评价《如懿传》,首先要明确它想要呈现的是什么。从目前播出的情况来看,《如懿传》显然走的是一条更“正”的路子,或者说,是试图在传统宫廷剧的框架内,注入更深刻的人物刻画和更复杂的叙事。关于《如懿传》的初步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观众和业内人士也都观察到了这一点。确实,自《延禧攻略》和《鬓边不是海棠红》之后,于正旗下的欢娱影视推出的几部剧,虽然不乏热度,但想要复制当年那样的口碑与收视双丰收的盛况,似乎就显得有些吃力了。要分析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1. 市场与观众的变化:风向在变,观众口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