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争论文中70后和80后学历这个问题,其实我的初衷是想表达这个圈子,70后和80后的学历会比较低,但写的时候没有严谨的写清楚所以引起了误会,但还是希望接下来看文章的同学抓重点!
其二在评论区很多同学都建议去高端养老院,其实对于高端养老院可以肯定的是服务质量是一定可以跟上的,但有多少人可以进去呢?毕竟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当然,即使有钱,说实话也是很难进去的,因为排队的人真的很多。
利益相关,曾今我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接触到了养老院,一切都和我想象的一样,但是一切又和想象的不一样。这篇我是非常认真的记录,希望刷到这个答案的你们能耐心看下去,相信你们会点赞的!
两年前接触到了一家公立单位的养老院,我以为养老院就像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有工作人员陪着玩,陪着聊,一切都是欢声笑语。并且我以为我抓住了机遇,在这个趋于老龄化严重的时代来说,我可以说我自己选择了一份夕阳的产业,但是是朝阳的事业。
当然我刚进去的时候,的确是这样的,也和我想的一样,但是呆的时间越久,毫不夸张的说,基本把我之前所有的“以为”冲刷了!
在这篇的开头我也想说:在未来的十年或者十五年甚至二十年,选择了这个行业你都会感到不舒服!
为了让这篇文章看起来整洁,我们从两点来讲吧:
·护理人员
·养老人员
1、学历低,人员素质差:不管是接触到的护理人员还是我的一些朋友接触到的护理人员,基本都是70、80后的女性,男性也是有的,但是基本都去负责瘫痪区的老人(因为存在于抱或者背的行为),这代人的学历都非常的低,有些低到根本不认识字,你觉得他们的一生很可怜是吗?但是接触久了你就会发现,人性是如何暴露的,经常问老人借钱的是他们(这一点明确规定是不让的),对待老人大吼大叫的也是他们。
你一定很奇怪老人可以告状啊,而且是有监控的啊?
但是瘫痪区的大部分老人是不会说话的,他们每天就是躺在床上,吃饭、解决大小便都在床上,但这并代表他们感知不到对方的情绪。而对于监控,养老院的房间内是不让装监控的,为的是保护老人的隐私。
并且这些外来的护理人员都是要住宿舍的,而宿舍就是随机分配的,每天晚上回来你的任务不光是睡觉,其次还有一点就是她听什么歌,你就要听什么歌,他看什么短视频,你同样要跟着看,耳机?不存在的!
但我现在的养老院基本暴力行为是不会出现,但是冷暴力,说这么多,你是懂得。
2、认同率低,人员配比低:其实对于养老行业,社会的认同率是非常的低。当你说出去自己是从事养老行业的,但是得到第一反馈就是很伟大,第二就是年纪轻轻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行业?
即使你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但养老院的工作和一些琐碎的事情也会让你在这个行业的激情慢慢减退。
当时的公立养老院一个月的工资加上7-9天的夜班,一个月的工资也就3000出头,这点不用杠,即使有些一线二线城市的工资拿到6-7k,但是这钱相比较平均水平,和这一行的强度怎么算都是不止这个数字的。
因为人员配比低所以就造成来上夜班的频率就很高,
因为人员配比低所以个人分配到的卫生区就多,
因为人员配比低所以你一个人照顾的老人就要很多
……
很显然,你每天的生活除了有领导检查不完的卫生区还有就是处理不完的大小便,不管你是在吃饭还是洗碗,这些都不是理由。
3、注重表面工作,忽视真正的工作:这一点我不敢肯定其他养老院是否是这样,其实不管是自理区还是半自理区还是卧床区域,护理员在照顾完老人,你的工作永远都是在打扫卫生,你有打扫不完的卫生,可能是公立养老院,上级的检查多到让你怀疑人生,上级检查完以后,自己养老院的各个部门要交叉检查,卫生要求堪比星级酒店,并且各个部门为了得到高分,专门挑一些死角检查,如果查到是谁的卫生区没有什么好解释的,扣钱!
所以你问我电视剧那些陪着老人跳舞唱歌的场景存在吗?
存在,只存于上级检查的那一刹那。
4、精神的压力:长期呆在养老院,和老人接触,其实你可以看到人间百态,不同的家庭培养的孩子,有孝顺的,有不搭理老人的,也有不认老人的,当然这份工作因为高强压的时间和体力还有周围的环境,很容易让情绪崩溃,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压抑。
5、人员流动性大:即使很多的大学开设来养老管理岗位,但是能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的少之又少,所以养老院年龄偏大+低学历的人员会很多,因为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但后续的杂七杂八的这种工作强度依旧人员流动性很大。
其实对于前面说的,不安装监控是为了保护老人的隐私,但实际上,瘫痪区也有很多的男的护理员,所以隐私其实也就是一个表面的工作。
对于夜班其实痛苦的不光是护理员,养老人员也是痛苦的,基本属于晚上不会关灯的,彻夜都是不睡的,这一点是体现在瘫痪区的,一般这个区域是70多人,因为人手不够,所以夜班只有2个护理人员。
所以你觉得两个护理人员夜间照顾70多位老人能有好的心情好的脾气吗?
因为一些半瘫老人要做起来吃饭,所以夜班的护理人要从半夜4-5点开始给一些人员穿衣服,穿到大概早晨6点,就会把这些老人和轮椅绑在一起坐在过道里,6:30的时候先喂一些吃小灶饭的老人(其实就是一些半流食物),而另一些吃大灶的老人(和职工吃的一样的)继续从坐在过道里从6点等到8点多,很多老人开始犯困,但是自己的身体和轮椅绑着所以就头低着睡觉。
在这期间,护理员喂完饭接下来就是洗碗,并且带着老人上厕所。
其实你会发现,这种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护理员的脾气越来越大,老人的目光完全都是呆滞的,养老院为了方便打理,这些男男女女的养老人员都被剪成来寸头,而这一部分可以坐在轮椅上的瘫痪老人,即使是在白天也要一律套着儿童穿的那种背后系布绳子的反穿衣。
而你细心发现,会看到很多养老院装有防护栏,其实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防止老人自杀,其实住在公立养老院的老人,要不就是公费的老人,要不然就是家里有权有钱的,很多老人觉得孩子抛弃他,或者他给孩子找了麻烦,所以采取这种极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养老院也是采取了晚上一小时查一次房,并且一切的安眠药都要护士发放看着吃下才能离开,这些药物不能让老人自己保管。
零零散散的说了这么多,其实心里是很沉重的,对于父母这一代,在年轻的时候能培养自己的爱好就尽量的去培养吧,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依赖于子女身上;对于这一代的我们,能赚钱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父母,毕竟父母只有我们。
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尊严的老去。
很简单啊,因为中国的养老院普遍存在着殴打老人,虐待老人的现象啊。老人在养老院里实际上是被管制的对象,而根本不是被服务,被照顾的对象啊。
先不论中国(百度上请自寻搜索,看看5,6个护工群殴老人,老人害怕发抖,最后蹲在墙角哭的视频。),在美国,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也比居家养老的老人更早死亡、健康程度更差以及更加抑郁的心境,即使该养老院不存在任何殴打虐待老人的情况,其结果也是如此。
这是因为人的自我选择权是生命力的重要基础,一个能够自己安排生活的人对生活有一定的可控感,对自己有良好的力量感,其在心情上更愉快,身体更健康。而养老院里的老人,几点起床,几点进餐,每天吃什么,几点睡觉,几时沐浴完全要按照养老院的规章制度来,其个人选择权几近于无。更不要说,对任何养老院来说,一个好的老人一定是一个不麻烦院方,不提要求,不提意见的老人。这种个人对生活控制感的丧失,个人选择权的丧失,个人自主权的丧失和感知到的(事实上也是)底下地位,极易导致情绪抑郁,更进一步就是“习得性无助”了。
刻薄一点,养老院本质上和学校、监狱、军队一样,都是集体性压倒个体性,管理性埋没个性需求的机构,个人是被规范、被管制、被体制化的对象,在这种环境里,活着真的只能是活着。
老人在自己家里住了一辈子,临老了却要到一个完全陌生得环境和陌生人一起去适应陌生得生活,像幼儿园的孩子、服役的士兵一样过一种集体生活,遵守一大堆规章条例,看着护工的脸色过日子。亲子一场,做子女的于心何忍啊。
“国外(美国)老人都愿意在养老院里养老是伪命题,不符合实际,大部分美国老人还是居家养老的,而且美国养老院里的老人状态相比于居家老人是很差的(抑郁症和习得性无助高发,挨饿,受冻的情况也有)。我手上有资料,暂时今天没带,过两天补上。”
资料就是《社会心理学》这本书里谈习得性无助的章节,里面作者举得全是美国养老院的例子,我本想手机拍了发上来,但是我太懒了。
其实题主并不懂养老院养老适不适合中国,只是看到西方这么玩,就觉得该这么玩。
西方还在疫情期间搞群体免疫,搞先救有钱人,题主也觉得这样好吗?
西方国家的东西,不是所有的都是好的,我们有个办法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是该有的态度。
中国人适不适合养老院给老人养老,这个要看中国的具体环境具体分析,不能直接照搬。
老人养老本质上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我觉得是医疗和感情问题。老人年纪大了,要生病,需要照顾;老人年纪大了需要亲情的呵护。
养老院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能在最低限度下解决这个问题。养老院由护工和护士照顾老人,但是我们只要自己住过院都知道,护士和护工照顾人只是做了基本的,根本没法做到子女陪伴的水平。老年人需要亲情呵护,养老院也只能提供最基本的,老人跟儿孙的亲情根本提供不了。
养老院是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养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给不了更多。
父母为了儿女操心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最后只能换来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还要忍受亲情的缺失,孤独的生活,这种低质量的养老会让年迈的父母走的更早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