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很长一段时间了,网上都在鼓吹说,买机票一定要去航空公司官网买。原因大家伙儿都知道,各种OTA的负面新闻消息频出,我当然也听说过,并且我也是这么相信的。
正好前段时间有个出行的计划,我也害怕被坑啊,就没上OTA,想着从航空公司官网买票得了。但是航空公司那么多,有选择困难症的我还真有点儿难选。
纠结了半天,最后选了比较顺眼的南航,然后去它们官方的App上订了一张机票。
订票后,App上提示我说,这趟航班属于和东航的“共享”航班,需要去东航的值机柜台办理登机牌等相关手续。
也没多想,到了机场之后就去了东航的值机柜台,准备办理值机,结果柜台却告诉我无法办理值机,需要去南航的柜台办理,但是去了之后也没能顺利办理,眼瞅着登机时间将近,真是给我急出了一头的汗。
两家航空公司的人为此进行了一番沟通,最终给我的解释是我的证件号输入有误,对这个说法我只能一笑置之,我的证件号并没有错误。
好在他们的服务态度很好,就算是经历了一番波折,最终还是给我办理了登机牌,我的行程也并没有耽误。
但这也是我个人有着提早很长一段时间到达机场的习惯,才留出了足够的空余时间进行错误的修正,若是我没有留足时间,或是他们的处理再拖沓一些,我想我大概就无法心平气和的看待这件事了。
在飞机上坐定,我心想说以后还是用OTA软件算了。
有这样的想法并非是空穴来风,因为我以前也是在用OTA软件订票的,而且很幸运的,我并没有碰到过网上大部分人所说的那些关于机票的恶心事儿,但听说了,难免有些害怕,所以这一次选择了航空公司的官方渠道。
只是第一步就难住了我,之前在OTA上,输入目的地,所有航空公司的航班信息一目了然,我只要选择我需要的时段就好。
这一点其实是不可否认的,大部分人并非什么长期高端的机票玩家,所以大体上并不会特别偏爱某一家航空公司,除了廉航外的国内几大航空公司,服务质量和水平其实都差不太多,只是不同航空公司的乘务小姐姐所穿的制服不同而已(误)。
这其实就让人很难选了,其实哪家航空公司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也不像高端的机票玩家一样在一家航空公司有着会员卡,攒着里程。同一家航空公司内可选择的航班也并不太多,与其在好几家航空公司APP去选,还不如直接在OTA上预订。
通过OTA预订机票,可以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搜索时间,这节约下来的时间成本,才是最关键的部分。
此外,OTA可以做到一站式的服务,接送车,酒店之类的直接可以一次性全部搞定,也省去了一会儿这边顶个机票,又辗转别的地方订个酒店,再找个别的软件订一个接送机的车之类的麻烦,只需要一个OTA软件,全部搞定。
这总的算下来,能够节省的时间可就不是那么一星半点了,时间就是金钱,换句话说,可是给我们省了不少钱呢(大雾),其实主要还是方便,就是便捷性高。
而且,机票出票后,不少OTA都会全力保障顾客的出行,就像是我碰到的这种“到场无票”的现象,大部分都OTA都有着相应的对策,像携程,就会向旅客实行退一赔一的方式进行补救,并在20分钟之内提供解决的方案给顾客。
除了节约时间成本之外,航空公司的客服,与OTA企业的客服,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航空公司的客服,规模较大的也仅有两千名左右的客服,而一些规模较小,实际上更容易出现机票问题的廉航,甚至客服人员仅有几十名。
这样的客服规模,根本无法在出现紧急的情况时,给予顾客最及时的客服支援。
反观OTA,都有着专业,且庞大的客服团队,以携程来说,携程就拥有着将近1.5万名客服,这样的客服团队,且不说处理事情真实的效率如何,至少我们能够及时的反馈诉求,再寻求解决的方案。
以上这些综合在一起,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在OTA上订票而非航空公司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时间的成本,这东西真的不是用钱能衡量的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