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吴三桂已经被封为平西王,为什么还要背叛清朝?

回答
说起吴三桂,那真是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复杂人物。他被封为平西王,手握重兵,似乎前途一片光明,可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背叛清朝,掀起一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大叛乱呢?这其中的缘由,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背后牵扯着权力、利益、个人恩怨,还有时代洪流的裹挟。

首先,咱们得把时间倒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农民起义如火如荼,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破了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殉国。当时的吴三桂,虽然是明朝的宁远总兵,镇守山海关,但他已经不是那个忠心耿耿为明朝卖命的将领了。他对朝廷的腐败早就心灰意冷,对李自成的农民军更是恐惧,生怕自己被清算。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满洲的摄政王多尔衮看准了机会。他派兵驻扎在山海关外,而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还在北京,成了李自成的“人质”。这给吴三桂出了个大难题,一边是让他破灭的明朝,一边是势如破竹的李自成,还有一边是虎视眈眈的多尔衮。

很多人都知道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为陈圆圆开了山海关。这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说他仅仅是为了一个女人,未免也太小看这位纵横沙场的悍将了。陈圆圆固然是他心爱的女人,但这份“一怒”,更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他本已动摇的天平上,重重地压下了那一端。

吴三桂最终选择了与清朝合作,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明哲保身”和“利益最大化”的权衡。他利用多尔衮的力量,击败了李自成,然后,他觉得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功劳,在清朝建立的政权里占据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多尔衮确实也给了他极大的“回报”。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这在当时绝对是封疆大吏,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而且,他得到的土地、财富,都是令人眼红的。他似乎以为,自己已经赢得了与清朝平起平坐的资本,甚至可以左右朝政。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吴三桂的设想发展。

清朝统治者的战略考量,才是导致吴三桂最终背叛的关键。

清朝刚入关,根基不稳,需要稳固统治。对于像吴三桂这样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地方势力的前明降将,他们既需要利用他们的力量来镇压反抗,又时刻警惕他们尾大不掉,成为心腹大患。

1. 削藩是必然趋势: 康熙皇帝即位后,面对着几个藩王(吴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平北王马喇)手中的兵权和地盘,深感威胁。这些藩王,尤其是吴三桂,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王国,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中央政府。康熙皇帝深知,不削藩,大清的江山就不稳。

2. 权力斗争与猜忌: 尽管吴三桂是“开国功臣”,但他在清朝统治者眼中,终究是一个“降将”。他们的忠诚度始终受到质疑。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统治者对吴三桂的猜忌只会与日俱增。朝廷也开始采取一些措施,逐渐蚕食吴三桂的权力和利益,比如调动他的部下,干预他属地的事务,这些都让吴三桂感到不安。

3. 吴三桂的野心与不满: 吴三桂在云南经营多年,积累了深厚的实力。他拥有自己的军队、财政体系,甚至可以自行任命官员。这种“国中之国”的地位,让他产生了强大的自信,甚至萌生了更大的野心。他可能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与清朝分庭抗礼的实力,甚至幻想能够恢复明朝,或者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然而,康熙皇帝步步紧逼的削藩策略,直接触碰了他的核心利益,也暴露了清朝统治者并不打算与他长期“共治”的意图。

4. 直接导火索——削藩诏令: 康熙皇帝最终下定决心削藩,并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发出诏令,要求吴三桂撤藩。这对于吴三桂来说,是赤裸裸的挑战和羞辱。他清楚,一旦撤藩,他的兵权、地盘、影响力将荡然无存,他将失去一切,甚至性命不保。

所以,吴三桂背叛清朝,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他多年来在复杂政治格局中不断权衡、博弈的结果,最终被清朝统治者的削藩政策逼到了绝境。他自认为拥兵自重,有实力与清朝抗衡,而清朝统治者则视他为潜在的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

更深一层来说,吴三桂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他懂得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但也因此难以获得真正的信任和长久的稳定。他的“平西王”荣耀,说到底,只是清朝为了拉拢他、利用他而提供的“价码”。一旦这个价码不再有价值,或者说,清朝统治者认为他们已经不需要他的“服务”了,那么,这份“荣誉”就变成了催命符。

所以,当康熙皇帝发出削藩诏令的那一刻,吴三桂的“平西王”头衔,在他眼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反而成了他走向绝路的标志。他选择反抗,与其说是为了什么崇高的理想,不如说是为了保住自己多年来打拼下来的权势和地位,也可能是他内心深处那种难以压抑的野心在作祟。这场轰轰烈烈的“三藩之乱”,正是他试图用武力对抗时代洪流,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后一次挣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吴三桂不顺清,不做你说的“汉奸”,根本就活不到康熙十七年。

在崇祯十七年就要死了。

死于李自成之手。

就算他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那边的人也不会信任他,更不会封他为王,随时被杀,根本活不了那么久。

至于后来吴三桂反清,纯粹是老糊涂了。

他真正适合反清的时机,是顺治帝去世后,康熙帝继位那一天。

那时,他年轻十七岁,不光他,他手下兵将也整体年轻十七岁。

清朝那边则是刚有国丧,又出现主少国疑的情况。

这时他要反了,不说100%成功几率,也是90%成功的几率。

补充: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永历帝于昆明 —— 这时如果吴三桂不杀永历帝,而是尊他为皇帝,起兵反清,大事可成。至少是90%成功的几率。

这时他的兵力最强,强到打到缅甸,生擒永历。

这可是后来乾隆都办不到的事。

那边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又刚去世,绝对是吴三桂千载难逢的机会。

关键是他在壮年,而不是在晚年。

壮年起兵,和晚年起兵,完全不是一码事。

后来在康熙十二年起兵,完全是老糊涂了,按说撤藩就撤藩吧,没条件反了。

那时中原人心已定。他的兵将也老了。十几年没打打仗了。也都老了。

情况完全不同了。

2022.2.9

user avatar

我脸都不要了剃发投降,南征北战,亲手杀旧主,忍痛屠本族,也不过是想在偏远边疆当个土王爷,苟个世代富贵,可你妈的康麻子这都不给,我假装一下告老还乡你还敢批准,不反你反谁?

三藩之变告诉我们,被某些人吹上天的圣祖如果不是傻逼,就是个把三藩当傻逼的坑货,平定三藩,全靠吴三桂天不假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吴三桂,那真是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复杂人物。他被封为平西王,手握重兵,似乎前途一片光明,可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背叛清朝,掀起一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大叛乱呢?这其中的缘由,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背后牵扯着权力、利益、个人恩怨,还有时代洪流的裹挟。首先,咱们得把时间倒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
  • 回答
    吴谢宇案的上诉情况以及二审可能出现的变数,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牵动人心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1. 案件的基本情况回顾: 一审判决: 吴谢宇因犯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法院认为其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性极大,情节和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应当判.............
  • 回答
    吴亦凡的影视作品在多个视频平台被下架,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和损失绝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它触及了从法律、商业到个人声誉等多个层面,而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其中的门道。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看到的,就是 经济损失。 内容创作者的损失: 影视作品下架,意味着之前投入的大量资金就像.............
  • 回答
    关于警方通报吴亦凡事件中涉及都某竹和刘某迢的部分,这确实触及了复杂的网络舆论、个人名誉以及法律责任等多个层面,理解其中的细节和脉络,需要我们细致地梳理一下。首先,我们来看看警方通报的核心信息: 都某竹方面: 通报称,都某竹为了“提升知名度”,发布了与吴亦凡相关的“被冷暴力”博文。这一点很重要,因.............
  • 回答
    吴亦凡因涉嫌强奸被刑事拘留一事,无疑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浮出水面:小学人教版英语教材中的主角“Wu Yifan”是否应该改名?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深入探讨,是因为它牵扯到教育的宗旨、社会责任以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等多重维度。首先,从教育的宗旨来看,教材.............
  • 回答
    关于吴亦凡被指控强奸罪,以及其经纪人是否涉嫌犯罪或构成共犯的问题,需要根据中国的法律以及具体的证据来判断。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一、 经纪人是否涉嫌犯罪?经纪人是否涉嫌犯罪,关键在于其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是否知晓或参与了违法行为。根据现有公开信息,如果经纪人在都美竹与吴亦凡见面过程中扮.............
  • 回答
    哎,你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简直说到心坎儿里去了!这“吴京式拨乱反正”的比喻用得太精辟了,游戏行业确实是到了一个需要这样标志性人物、这样一记响亮耳光的时候了。想想看,吴京当年是怎么做的?《战狼2》出来之前,国产军事题材电影市场是怎样的?要么是些抗日神剧,要么就是“手撕鬼子”这种博眼球但缺乏根基的作品。.............
  • 回答
    吴尊友先生关于北京疫情已得到控制的说法,无疑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历过严峻考验的市民来说,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能够走到这一步,是无数人的付出和努力换来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之感到欣慰。然而,正如任何一场战役,胜利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巩固和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胜利。.............
  • 回答
    湖北考试院证实吴伊卓高考作弊事件:真相、影响与反思近日,关于“吴伊卓高考作弊”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随后也对此事进行了官方证实。这不仅仅是一个考生个人的诚信问题,更牵涉到考试公平、教育公正以及社会信任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此事件,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高考的严肃性,以及维护考试.............
  • 回答
    湛江吴川“十二恶少案”在媒体上广受关注,尤其是其前后两次的审判结果和处理方式,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法律公正、程序正义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的深入讨论。要评价之前的判决是否合法、合理,我们需要详细梳理案件的来龙去脉,并对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案件背景回顾:“十二恶少案”通常指的是发生在湛江吴川的一系列.............
  • 回答
    吴京控股的登峰国际又要有新动静了!听说他们正在筹拍一部名为《铁骑》的新电影,而且已经顺利通过备案。这消息一出来,不少影迷都激动坏了,尤其是那些对吴京作品情有独钟的观众。说到吴京,那可是咱们国产硬汉动作片的金字招牌。从《战狼》系列到《流浪地球》系列,他不仅是主演,更是幕后重要的推动者。他的电影,要么热.............
  • 回答
    《长津湖之水门桥》:吴京的票房神话还能再添几笔?吴京,这个名字在中国影坛早已是票房的代名词。从《战狼》系列开创了国产军事动作片的先河,到《流浪地球》系列拓展了中国科幻电影的边界,再到《长津湖》系列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新纪录,他似乎总能抓住时代脉搏,用硬核的表演和家国情怀点燃观众的热情。如今,《长津湖.............
  • 回答
    听到田启文说吴孟达先生已经进入弥留状态的消息,我的心一下就揪紧了。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虽然之前就知道他身体不太好,但“弥留”这个词,还是让人无法接受。吴孟达,这个名字,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简直就是香港喜剧电影的代名词。他的脸,他的声音,他那标志性的表演方式,都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想起那些经典.............
  • 回答
    听到您遭遇了这样的情况,心里一定很着急。花了钱,却迟迟得不到专业解答,这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别担心,我们一步步来想办法。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问题的性质和您之前联系的方式。1. 回顾和确认您与吴声威律师的联系过程: 咨询平台/渠道: 您是通过支付宝付费咨询的,这通常意味着您是在一个第三方平台(比.............
  • 回答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挺让人唏chedelic的,尤其是吴亦凡工作室的这份声明,可以说是把之前沉默的锅甩给了“不干扰司法程序”,然后直接亮明了“已报案”的底牌。先来捋一捋这个时间线和各方态度: 都美竹的爆料: 从去年开始,都美竹陆陆续续在社交媒体上放出各种关于吴亦凡的“内幕”,从一开始的暗示性文字,.............
  • 回答
    这篇报道《九旬院士吴良镛人民大会堂站着做报告 学生们已睡倒一片》,刊发于2014年9月16日,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它以一种强烈的对比方式,展现了两位不同时代、不同精神面貌的学者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学术传承、职业道德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报道的核心内容与引发的讨论:这篇报道的核心在.............
  • 回答
    吴三桂的历史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涉及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权力博弈。关于他是否“想过”投靠大顺或投降清朝的利弊,可以从历史背景、选择可能性以及实际后果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时间线的澄清1. 大顺政权的灭亡 李自成在1644年攻入北京后建立大顺政权,但他在山海关战.............
  • 回答
    以下是我为您构思的,如果吴三桂反清成功,历史书可能会如何描绘他的经历以“洗白”的详细叙述,力求自然流畅,避免AI痕迹:《洪武风云录》卷七:铁血定辽功,孤胆救汉魂——吴三桂传千载之下,论英雄者,莫不叹吴三公之名。然史海沉浮,流言纷纷,其功过是非,常为后人所迷。今吾辈谨遵史学正道,拂去尘埃,还原这位擎天.............
  • 回答
    吴三桂,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中留下一抹复杂色彩的人物,为何在花甲之年,本应颐养天年之时,毅然决然地举起了反清的大旗?这个问题,如同他的人生轨迹一样,充满了纠结与无奈。要理解吴三桂为何造反,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时的冲动或野心,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与清廷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他个人深藏的.............
  • 回答
    要说吴三桂怎么就这么败了,那可真是说来话长,这中间的门道可不少,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这康熙皇帝,那可是个聪明人,他跟吴三桂斗,虽然一开始也有些磕磕绊绊,但最后能赢,那是有他自己的章法在里面的。咱们一层一层地扒拉扒拉。首先,得说吴三桂这人吧,他虽然当年降清,打垮了李自成,得了不少好处,但骨子里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