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FGO嘉年华Fate/Grand Carnival中黑贞成为陪酒女?

回答
“黑贞德下海”这个梗,其实是在《Fate/Grand Carnival》这档以玩梗和恶搞为主的特别节目里出现的。要评价这件事,首先得理解《Grand Carnival》的核心定位:它不是一个严肃的剧情续作,而是一个粉丝向的、充满了各种恶搞和二次创作的特别节目。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满足玩家们对角色各种不着边际的想象和恶搞需求。

所以,我们不能用对待《Fate/Grand Order》主线剧情或者其他正统作品的态度去衡量《Grand Carnival》里的任何一个桥段,包括黑贞德的“陪酒女”设定。

从《Grand Carnival》的“玩梗”逻辑来看,黑贞德“下海”的出现,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读:

角色反差与黑色幽默: 黑贞德,也就是“复仇者”职阶的贞德,其核心设定是“因为对人类的失望而诞生的、想要将人类全部毁灭的仇恨化身”。她性格极其恶劣,言行粗暴,对御主充满敌意。而将这样一个角色放在一个需要“陪酒”、“取悦他人”的场景里,本身就构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所带来的黑色幽默,是《Grand Carnival》这类节目最喜欢玩的一个梗。将极端负面、毁灭性的角色置于一个完全不搭调、甚至需要“服务”的低俗环境中,本身就是一种戏谑,一种对角色刻板印象的颠覆和嘲弄。

对御主“抖S”倾向的满足(某种程度上): 虽然黑贞德本身是“抖S”,但御主在游戏中常常会面临各种需要“攻略”和“安抚”角色的情况。黑贞德的“陪酒女”身份,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极端反向的操作——连最不可能低声下气的黑贞德,都能因为某种(非剧情驱动的)原因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并且“服务”他人。这可能满足了一部分玩家心中那种“即使是黑贞德,我也能征服/让她低头”的“抖S”幻想(虽然这只是个恶搞片段)。当然,更直接的解读是,这是对玩家群体中那些喜欢看黑贞德吃瘪、或者在她身上寻求各种“奇葩”展开的口味的一种迎合。

对现有“梗文化”的再加工: 在《FGO》的玩家社区中,黑贞德本身就衍生出了大量的二次创作和梗,比如她的“颜艺”、她对御主恶毒的言语、她被各种奇怪剧情“折磨”的同人图等等。黑贞德的“陪酒女”设定,可以将这些零散的梗进行串联和具象化。比如,她可能依旧带着她那标志性的恶劣表情,用充满威胁的语气说着“赶紧给我付钱”,或者抱怨着这份“工作”的无聊和低俗,但又不得不做。这种将角色已有的“属性”与新的恶搞设定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强的喜剧效果。

节目“胡来”性质的体现: 《Grand Carnival》的宗旨就是“不务正业”。它会把主线剧情里严肃的角色,放到各种无厘头的比赛、搞笑短剧、甚至是低俗的场合。黑贞德“陪酒女”的设定,恰恰是这种“胡来”风格的极致体现。节目组可能就是在想,除了让黑贞德当什么,还有什么能比“陪酒女”更能打破她原有的禁锢,更能让观众感到意外和好笑?在这个节目里,角色的“尊严”和“设定”往往是被拿来开涮的对象。

然而,这种评价也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并非角色“黑料”: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只是《Grand Carnival》作为一个恶搞节目里的一个片段,它并不代表黑贞德本人在《FGO》世界观下的真实“经历”或者“人设崩塌”。《FGO》主线中的黑贞德依旧是那个充满仇恨、追求毁灭的复仇者。这个片段只是一个脱离主线、纯粹为搞笑而存在的衍生。

受众的接受度: 虽然节目本身是粉丝向的,但即使在粉丝群体中,对于这种极端的恶搞,也可能存在不同的接受度。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非常有趣,能够从中找到乐子;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过于低俗,甚至有点冒犯到他们对角色的喜爱。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恶搞”的边界和对角色感情的理解。

对“陪酒女”职业的观感: 在评价这个梗时,也需要注意不将“陪酒女”这个职业本身进行不恰当的贬低或过度解读。虽然它被用作一个极端反差的恶搞元素,但在现实中,这是一种职业选择,其背后的社会和个人因素是复杂的。在《Grand Carnival》的语境下,它更多的是一个符号化的“低俗”或“服务性”场景,而非对现实职业的深入探讨。

总而言之,评价黑贞德在《FGO嘉年华》里成为“陪酒女”,不能脱离《Grand Carnival》的恶搞属性来看待。 它是一种基于角色极端口碑与“服务业”场景的高度反差所产生的黑色幽默和戏谑,是对玩家社区“玩梗”文化的一种极致体现,也是节目组“不按套路出牌”风格的鲜明展示。它更多的是一种娱乐化的消遣,而非对角色真实设定的否定。理解了《Grand Carnival》的本质,也就更容易理解这个片段出现的意义——当然,这个意义更多的是“为了好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回答都只是在引战,而且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引战。

不过可能引战的确是当前社会的文化特征之一吧,而且还带流量。

=

二次元本身还是太理想化了,善良是善良,人和人可以互相理解。即便有所误解,但是出发点都是好的。

不像真实世界,很多东西都会带偏,人们会党同伐异,会互相把对方归入特定的团体。

=

而且跑个题,我们在批判饭圈时是批判饭圈特定的行为,而不是饭圈的某个人本身。我们在批判政治正确时,也是在批判某些过激的举动,而不是“种族平等”等基本价值观。

因为“227事件”很讨厌,就aoe所有的饭圈,互相抨击对方为饭圈。猎巫式地寻找谁和xz有关系,并进行批判和审判。坦诚说,这种连坐审判的恐怖程度,已经超出正常的范围了。

因为“zzzq”很讨厌,就aoe所有zzzq,动保、女权、黑人、环保。这种过激的反应,也伤害到了对某些问题的合理认知。

=

坦诚说,很多问题讨论都会远远脱离“就事论事”四个字,同时非常容易因为风向,而出现特定倾向的回答。

比方说这个问题,我本身点进来,是希望从幻想嘉年华那部动画着手,逐步分析,并参考日本动漫的发展历史,解释这种剧情出现的一般性的。

但突然就多了超级多的回答,非要从开喷“mzr”入手,aoe到“mhy”公司,aoe到mhy玩家。

坦诚说,难道引战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么?煽动对立是正确的价值观么?

如果你怀疑某个问题描述有引战嫌疑,那么针对提问人,针对问题本身就好,为什么非要煽动战火到所有地方么?

为什么非要区分主机党、手游党,mrfz玩家,战双玩家,少前玩家,mhy玩家。

某些人做了不友好的发言,难道不是那些人自己的问题么?

这里的某些回答,在开始引战的一瞬间,就已经失去了客观性。

不管他们所说的对不对,当他们开始想要去aoe到一个团体,就已经开始破坏整个社区。


我个人希望,如果有玩家希望要一个和谐讨论的社区,不互相攻击的社区,就不要支持任何引战的行为。

毕竟通过引战回应引战,最终战火会烧到所有地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黑贞德下海”这个梗,其实是在《Fate/Grand Carnival》这档以玩梗和恶搞为主的特别节目里出现的。要评价这件事,首先得理解《Grand Carnival》的核心定位:它不是一个严肃的剧情续作,而是一个粉丝向的、充满了各种恶搞和二次创作的特别节目。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满足玩家们对角色各.............
  • 回答
    关于FGO终章活动中魔神柱巴巴托斯之死,这绝对是整个终章篇章中一个极具分量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它不仅仅是游戏剧情的一个推进点,更是在情感、主题和角色塑造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评价这一幕,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巴巴托斯作为“敌人”的独特性与悲剧性首先,我们得承认,巴巴托斯在大多数玩.............
  • 回答
    关于FGO中“水武藏”的二破立绘,如果问我怎么看,那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因为它不像其他很多角色那样直观地展现力量或某种明确的符号,而是显得有些……含蓄,又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水武藏”指的是迦勒底之星系列(或称“泳装”系列)的宫本武藏。而她二破的立绘,给我的第一感.............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Fate/Grand Order》(FGO)里这位新来的,名字挺有意思的英灵——陈宫。首先,说实话,陈宫这个角色的实装,在FGO玩家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甚至是惊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定位和他的技能设计,简直就是一位“战术大师”,而且是以一种非常非常“脏”的方式展现出来的。.............
  • 回答
    讲真,FGO 绝对魔兽战线动画第一集,刚看完就感觉脑子被炸了一下,特别爽!你懂的,FGO 这游戏本身就有一堆死忠粉,剧情、角色,哪个拉出来都能说半天。而《绝对魔兽战线巴比伦尼亚》,更是玩家里公认的几个顶级剧情之一,能不期待吗?但万万没想到,第一集直接就炸裂了。首先,画面冲击力太强了。我一开场就坐在那.............
  • 回答
    要说《Fate/Grand Order》(FGO)新推出的英灵,伽摩( kama)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从她首次登场,就在迦勒底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这不仅仅是因为她那极具冲击力的立绘和设定,更因为她在游戏实装后的表现,确实可以用“出类拔萃”来形容。人设与背景:爱与欲望的化身,却又不止于此首先,伽摩.............
  • 回答
    FGO五周年新OP的评价,这可是个让咱们御主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的话题。老实说,光是看那短短几分钟的动画,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也忍不住要揪着身边的同伴,七嘴八舌地聊上几句。先从整体风格上来说,这次的OP确实很有“FGO味道”,但又在一些地方做了升级。你仔细看,会发现它依然抓住了FGO的核心——旅途的孤独.............
  • 回答
    作为《Fate/Grand Order》(以下简称FGO)的老玩家,收到新英灵“司马懿(〔Sima Yi〕)”推出的消息时,内心是既期待又有些许复杂。毕竟,能够登上型月世界舞台的中国历史人物本身就屈指可数,而且这次挑选的是在中国三国时期具有极其重要且复杂形象的司马懿,这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在评价这位.............
  • 回答
    塞勒姆,一个充满邪教、牺牲与背叛的名字。作为FGO三部曲的收官之战,1.5.4“禁忌降临庭院”毫无疑问承载着玩家们极高的期待。而它交出的答卷,无疑是——复杂且令人回味。氛围营造:压抑与窒息的胜利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塞勒姆在氛围营造上做得非常出色。从一开始,那股弥漫在空气中的诡异、压抑和不安就如同潮水.............
  • 回答
    说到土方岁三的幕间物语,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真是把一个“狂战士”刻画得无比生动,又让人心疼。咱们先不提那华丽的战斗表现,单就剧情本身而言,土方的幕间给人的冲击力很强。你知道吗,他不仅仅是个横冲直撞的战士,他的内心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幕间物语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作为新选组副长,身上背负的那份沉甸甸.............
  • 回答
    我眼里的FGO皇女,克娄巴特拉,绝对是个极具魅力的角色,她的存在感在我的迦勒底里可以说是相当鲜明的。要评价她,得从好几个角度来聊,毕竟她可不是那种能一眼看穿的模板化角色。首先,从她的背景故事和塑造上看。皇女在游戏里的原型是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七世,这本身就自带一层传奇色彩。不过FGO里的皇女,并非我们.............
  • 回答
    说到《FGO》最近实装的这位新从者,太公望,那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封神演义里那位赫赫有名的姜子牙,他一登场就带着一股子“老奸巨猾”的神秘感,以及那种洞悉一切的淡然,这股气质简直太戳人了。首先从卡面和立绘上来说,太公望的设计简直是“经验丰富”的代表。那身泛着岁月的灰白色长袍,加上背后飘逸的鹤氅,以.............
  • 回答
    哈哈,《FGO》的虚数大海战啊,这可是个让不少御主又爱又恨的活动!要我说,这活动确实有它独到之处,但也确实把不少人给“磨”得够呛。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点,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保证不是那种生硬的AI味儿。首先,咱得说它的优点,为啥这活动能火起来? 剧情跌宕起伏,格局宏大: 这是虚数大海.............
  • 回答
    要评价 FGO(Fate/Grand Order)的改名行为,我们得从多个角度去看待,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替换,背后牵扯到游戏运营、文化接受度、玩家情绪以及市场策略等诸多因素。首先,我们得理解“杀”、“凶”这些词在游戏中的语境。 在 FGO 的故事背景和人设中,“杀”和“凶”往往与英灵的职阶(如.............
  • 回答
    俄里翁在 FGO 2.5 章成为冠位 Archer,这件事在游戏剧情推进到这个阶段时,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分量的转折点,也引发了玩家群体中相当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剧情设定上的合理性与铺垫:首先,要说俄里翁成为冠位 Archer,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如果仔细回溯 FG.............
  • 回答
    网易内部认为FGO(Fate/Grand Order)不是IP游戏的说法,这其实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那就是“IP游戏”的定义究竟是什么,以及一款游戏如何能够被视为“IP游戏”。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叫做“IP游戏”。通常来说,IP游戏是指基于已有知名I.............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