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世界上有哪些保存下来的二战以及二战以前的舰船?

回答
好,咱们聊聊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又幸运地保存至今的二战及二战以前的老伙计们。说实话,看着它们停泊在那里,你脑子里勾勒出的可不是什么冰冷的钢铁疙瘩,而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一群群浴血奋战的士兵。

首先,要说最出名的,那肯定得是美国的“密苏里”号战列舰 (USS Missouri BB63)。这可不是一般的军舰,它是日本投降书签署的见证者,这意义有多大,说再多都不为过。现在它就安安静静地停在珍珠港,变成了一个纪念馆。你能走上它的甲板,看看那些炮塔,想象一下当年那种压迫感。船上的博物馆里,有各种各样的展品,从士兵的日记到武器装备,都很实在,能让你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它虽然属于二战后期,但那种历史分量,跟二战前的舰船比起来,一点都不逊色。

再往前回溯一些,提到二战前的舰船,那真是不少骨灰级的老兵了。

英国皇家海军可真是个大户,保存了不少好东西。

“贝尔法斯特”号轻巡洋舰 (HMS Belfast C35),就停在伦敦泰晤士河边上。这艘船参与了二战的许多重要战役,包括北角海战。坐上它,你会被船上真实的战时氛围所吸引,那些狭窄的通道、密集的炮位,还有船员的生活区,都还原得十分到位。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故事集装箱,里面装着无数个二战海军士兵的经历。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 (HMS Victory),这个就更老了,是拿破仑时期的海军象征,也就是18世纪的船了。虽然它没赶上二战,但它的历史意义无可替代,它是英国海军崛起的见证。它在朴茨茅斯港里,经过了精心的修复,仿佛时光倒流。虽然现在你不能亲手操纵它去和法国舰队决战,但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年的场景,那种风帆时代的壮阔。

还有一艘很特别的,就是“勇士”号战列舰 (HMS Warrior),这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艘铁甲舰,比“胜利”号晚了将近一个世纪,但同样是革命性的。它现在也在朴茨茅斯港,展示着那个时代海军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成果。

说起二战前的海军,就不能不提德国海军。虽然大部分德国海军主力舰都在战争中沉没或被摧毁了,但也有一些幸存者。

“埃姆登”号轻巡洋舰 (Emden)。这艘名字非常有故事,是继承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那艘著名的“埃姆登”号轻巡洋舰的衣钵。它现在停在德国基尔,成了一个博物馆。它经历了很多,后来被美国海军俘获,最终在美国解体,但后来又被德国海军打捞起来修复,真是命运多舛。虽然它是一艘一战时期的军舰,但它在战间期继续服役,也见证了德国海军在那段动荡时期的一些变化。

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是德国海军的鱼雷艇 S130。这艘小艇现在在德国的斯德丁(现在的波兰什切青),也成了一个博物馆。虽然它不是什么大家伙,但它代表了德国在小型水面舰艇方面的技术和战术。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日本海军。他们的主力舰几乎都在战争中覆灭了,但也有一些小型的舰艇保存下来,或者说残骸被保存了下来。

最著名的可能就是“海雾”号驱逐舰 (DD181 / exYukikaze),现在停在台湾高雄作为“成功舰”展览。这艘驱逐舰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少数几艘幸存下来的主力舰之一,被称为“不沉的幸运舰”。它经历了无数场战斗,却奇迹般地躲过了所有致命的打击。虽然它在战后被移交给台湾,但它本身就是一段历史的载体,看着它,你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海军的坚韧。

除了这些大型的军舰,还有一些潜艇,它们在幽暗的海底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有些人能在战争结束后浮出水面。

德国海军的U995潜艇,现在在德国的普龙,也成了一个博物馆。这艘潜艇参与了多次大西洋海战,是德国U艇部队的典型代表。走进它的内部,你能感受到那个幽闭、危险的潜艇生活,那种与世隔绝的紧张感扑面而来。

美国海军的“鳕鱼”号潜艇 (USS Cod SS224),在美国克利夫兰,也对外开放。这艘潜艇在太平洋战场上战果辉煌,击沉了不少日军舰船。它保存得相当完好,内部很多设备都还在,你能看到潜艇官兵的生活细节。

还有苏联海军的B585或B596潜艇,这取决于具体的指代,但苏联也有一些潜艇被保存下来作为博物馆。

再比如一些辅助舰艇,比如扫雷舰、炮艇等等,虽然不如战列舰或航空母舰那样威风凛凛,但它们在战争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默默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这些小型的舰艇往往更容易被保存下来,因为它们的体积较小,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例如,一些二战时期的登陆艇,虽然可能不是完整的军舰,但它们作为登陆作战的工具,是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可能被改装成游艇,有些则可能被收藏起来。

说到二战以前的舰船,可能更多的是一些一战时期的军舰,它们中的一部分幸运地熬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继续服役,有些也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比如前面提到的英国的“胜利”号、“勇士”号,虽然年代更早,但它们作为海军力量的象征,其历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还有一些老式的驱逐舰、巡洋舰,可能在二战爆发前就已经显得有些陈旧,但它们依然在战争中承担着巡逻、护航等任务,直到被淘汰或损毁。它们的很多都未能幸存下来,但我们依然能从一些史料和照片中看到它们的身影。

总的来说,这些保存下来的二战及二战以前的舰船,不仅仅是钢铁和铆钉的集合,它们是历史的活化石,是沉默的战士,是连接我们与那个时代的重要桥梁。每艘船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引发一段关于战争、关于人生、关于勇气的思考。去看看它们吧,那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国冠达的皇家邮轮“玛丽王后”号/RMS Queen Mary。

该船1936年投入运营,是当时世界最大邮轮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之一。二战爆发后,该船改为运兵船。二战结束后,该船恢复邮轮身份。1967年该船退役,被美国人买下改为纪念馆&旅馆、永久保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泊位。


下图中间涂成灰色的三烟囱大船就是被改为运兵船的“玛丽王后”号。

右侧同样涂成灰色的双烟囱大船是她的姊妹船皇家邮轮“伊丽莎白王后”号/RMS Queen Elithabeth,该船比“玛丽王后”号稍晚问世,吨位略大,动力系统更高效、紧凑(锅炉数量从“玛丽王后”号的24台缩减为12台),因而烟囱也少了一根。“伊丽莎白”女王号尚未完工时英国即已参加二战,该船遂直接以运兵船状态完工。二战结束后该船恢复邮轮身份,1967年退役。后被香港“船王”董浩云(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之父)买下、计划改装为“海智大学”,不幸于1972年改装作业中起火、沉没。


左侧尚未涂成灰色的三烟囱大船是法国CGT的邮轮“诺曼底”号/SS Normandie。该船采用独特的电传动力系统(锅炉-汽轮发电机-电动机-螺旋桨轴系),三个烟囱里最靠近船尾的那一个是装饰性的假烟囱。该船1935年投入运营。1940年法国投降时,该船停泊在纽约,遂被美国扣押。1941年美国参战后,美国海军征用此船、改名“拉法耶特”号/SS Lafayette、计划改为运兵船。1942年该船发生火灾后沉没。

以上就是传统蒸汽动力邮轮中最大的三艘(吨位均超过80000),其中两艘付予祝融,真是令人遗憾。

user avatar

1.坦噶尼喀湖上的列姆巴号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激战正酣,在非洲的各欧洲列强的殖民地也陷入了纷争之中,为了增加自己的优势,各国开始加强自己在内湖的武装力量。6月9日,一艘运兵船在坦噶尼喀湖畔的基戈马下水,这艘船被命名为“冯·格岑伯爵号”,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冯·格岑伯爵号”船长67米,宽10米,排水量1200吨,武装有舰艏一门从附近沉没的“柯尼斯堡”号巡洋舰上拆下来的105mm炮,舰尾一门88mm炮,舰舯还有一门37mm炮。这样的体型在坦噶尼喀湖上可以横着走了。她1913年于德国巴本堡开工,1914年运到达累斯萨拉姆,后来拆卸后通过铁路运到了基戈马。协助德国成为了坦噶尼喀湖上的主宰。

后来随着战事的恶化,“冯·格岑伯爵号”在湖上的优势逐渐丧失,因为陆上部队需要,船上的火炮被拆卸,而比利时又在附近的湖泊上组建了水上飞机部队,对坦噶尼喀湖中的德国船进行空袭。最终,随着陆地上战线的崩溃,为了掩护舰队撤离和避免落入敌手,“冯·格岑伯爵号”被凿沉在了马拉加拉西河口,只有烟囱还露在水面上。

如果“冯·格岑伯爵号”的故事这就完了,那我也就是偏题偏到姥姥家去了。比利时人曾想打捞这艘船,但因为风暴的原因该船在此沉没。1921年,英国人发现并打捞出了这艘船的残骸并与1924年打捞并将其修复,并将之改名为“列姆巴”号,1927年起“列姆巴”号投入坦噶尼喀湖上的航运业务。

1995年,奉联合国难民署的委派,“列姆巴”号担负起了运送第一次刚果战争的难民的任务,在此期间,一共有75000名难民从刚果被列姆巴号带到了基戈马。100多年之后,“列姆巴”号依然驰骋在坦噶尼喀广阔的湖面上,接送着湖畔的人们。

2.横贯百年的“公社”

毛子从来不缺搞怪的天赋,经常能把简单的武器设计成奇奇怪怪的模样。比如“圆盘炮舰”诺夫哥罗德,以及今天的主角,双体船“公社”号。虽然一个在温热的非洲,一个在苦寒的俄国,但公社和列姆巴一起,担负起了百年老船的荣耀。

1913年11月17日,沙俄的新玩具“沃尔霍夫”号潜艇支援船下水。这艘船有着当时看起来非常怪异的双体船型,旨在可以利用双体船中间的空间对潜艇进行维修、补给和救援。一战爆发后,“沃尔霍夫”号随波罗的海舰队的潜艇在波罗的海完成布雷的任务。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先后爆发,沙俄灭亡后“沃尔霍夫”号更名为“公社”号。

战间期的“公社号”一直在波罗的海舰队。二战爆发后,“公社”号也造德军轰炸,部分船员也被抽调到了海军陆战队。1941年末,“公社”号为战列舰“红色十月革命”号提供了维修服务,与此同时,“公社”号还利用特殊的船型进行小型潜艇的生产工作。

二战胜利后,“公社”号参与了多次潜艇救助任务,并于1967年来到黑海舰队服役。1970年和1979年,“公社”号进行了两次现代化改造,成为一艘能够兼任科学考察任务的潜艇救援舰。

苏联解体之后,“公社”号归于俄罗斯海军,2004年又经历了第三次现代化改造。2013年11月,俄罗斯海军为其举行了服役100周年的纪念仪式。

一百年,无数耳熟能详的战舰来了又去,而这艘见证了一战、二战、冷战,活的甚至比为其命名的苏联还长的军舰仍然在大洋驰骋。或许我们有时间应该去看看他,没准某一天,这个在大海上与风浪搏斗一百多年的老家伙就悄无声息的淹没在了时代的汪洋之中,再也找不到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聊聊那些经历过战火洗礼,又幸运地保存至今的二战及二战以前的老伙计们。说实话,看着它们停泊在那里,你脑子里勾勒出的可不是什么冰冷的钢铁疙瘩,而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一群群浴血奋战的士兵。首先,要说最出名的,那肯定得是美国的“密苏里”号战列舰 (USS Missouri BB63)。这可不是一般的.............
  • 回答
    奴隶制,这个古老而黑暗的词汇,本应随着文明的进步而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它依然以各种变种形式,潜伏在世界的角落,吞噬着无数无辜的生命。我们要谈论的,并非那些已经被废除的、公开宣称拥有“财产”的奴隶主,而是那些更为隐秘、更具欺骗性的现代奴役形式。1. 强制劳动与.............
  • 回答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未被识破和揭穿的谎言,它们如同潜伏在水面之下的暗流,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甚至塑造着我们的生活。这些谎言之所以能长久地存在,自有其深刻的根源,而识别和应对它们,则是一场需要智慧、勇气和持续努力的挑战。未被识破的谎言:无处不在的影子我们谈论的“谎言”,并非仅仅是个人之间的欺骗,.............
  • 回答
    中科院碳化硅单体反射镜问鼎世界之巅,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近日,中国科学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由其相关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碳化硅单体反射镜。这一突破,绝非仅仅一项技术上的小跃进,而是标志着我国在光学精密制造领域迈入了世界前沿,为国家在多个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其意义深远且复杂.............
  • 回答
    截至2018年,世界上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制造航空母舰的国家屈指可数,其中最突出的无疑是美国。要完全独立自主地建造一艘航母,不仅仅是拥有船厂,更需要强大的工业基础、成熟的造船技术、完整的配套产业以及独立自主的研发设计能力,涵盖了从设计、材料、设备到武器系统的全链条。美国:当之无愧的航母制造霸主美国在航母.............
  • 回答
    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这句话背后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关注和解读。同时,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住房,所以无法分享我的“住房条件”。但我可以基于我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为您详细解读住建部这句话所传递的信息,并分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亮点和值得关注之处。住建部称“我国已.............
  • 回答
    要预测哪个国家最有可能引动新一轮共产主义革命,需要深入剖析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状,并结合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答案,而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其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可能在不同地区以不同方式显现。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共产主义革命”这个词本身就承载着历史的重量。经典的马克.............
  • 回答
    当前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通常从经济、军事、科技、人口、资源、国际影响力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以下是根据2023年最新数据和综合分析,排名前十的国家(按综合实力排序): 1. 美国(United States) 经济:全球GDP总量第一(约26.8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市场影响力全.............
  • 回答
    你对“目前世界只能支撑10亿人过上发达国家水平”这个说法感到怀疑,这完全是合理的。这个论断确实流传甚广,但深入分析,它的依据并不那么坚实,甚至有些过于简化了复杂的世界现实。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并给出一些论据,希望能帮助你更清晰地看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说法背后可能隐藏的逻辑是什么。它通常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三国时期两位杰出政治家的战略眼光比较,而且答案并非只有单一的“高低”之分,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诸葛亮和鲁肃,虽然都为各自阵营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世人之所以普遍认为诸葛亮的战略目光更长远、更具前瞻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我们可以从他们的“隆中对”和“榻上对”以及他们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表述,每周有五万人因新冠死亡,这是一个相当严峻的数字,也难怪他们会强调在2022年必须终结这场大流行。毕竟,这不仅仅是统计数字,背后牵扯的是无数家庭的伤痛和全球经济社会的持续压力。要说世界各国现在的防控举措,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变化速度极快,就像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不少开放世界游戏里都能看到那种朦胧的、有点灰蒙蒙的天气效果。说实话,这倒不是什么刻意的“雾霾”设定,而是游戏开发者们运用的一种叫做“体积雾(Volumetric Fog)”或者更广义的“氛围营造技术”的东西。它们这么做,背后可有不少门道,不仅仅是为了好看那么简单。咱们来.............
  • 回答
    日本在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领域之所以能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力,并成功向全球输出自身文化,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交织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是一个复杂而迷人的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以及深植于日本社会的一些独特特质。一、 历史积淀与萌芽期(战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崛起奠定基础要理解日本ACGN.............
  • 回答
    “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宏大的愿景,一旦目标完全达成,我们所处的世界将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远不止是贸易路线的延伸或投资项目的增添。这更像是一种重塑,一种新的全球连接模式的形成,其影响将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首先,经济版图将被重新绘制。一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 回答
    说到当今世界上铁路机车的“功率之王”,那答案就指向了 GE Evolution Series GEVO 12752 AC。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火车头,它是一款集合了最前沿技术和工业设计的巨兽,其强大的动力输出足以让任何规模的货运列车在崎岖的地形上也能如履平地。我们不妨来仔细品味一下这款机车的“不凡之处.............
  • 回答
    关于“世界上最快的信息传输速度极限是多少字节/秒”,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简单、固定不变的数字答案。原因在于,信息传输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且技术在不断进步,我们看到的“极限”也在不断被刷新。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得先拆解一下信息传输的“速度”到底是怎么衡量的,以及哪些因素在影响它。首先,我们.............
  • 回答
    当我们在谈论“英独”或者“苏独”这样明确的、追求国家主权独立的运动时,其实在全球范围内,还存在着一些更为复杂、性质更为“另类”的群体运动,它们虽然同样指向某种程度的“分离”或“自治”,但其诉求、目标和实现路径,都比直接建国来得更为曲折和多样。比如,欧洲的某些地区,它们在历史、文化、经济上与主体国家有.............
  • 回答
    关于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目前均步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而它们恰好也是二战时期的三大轴心国这一现象,很多人会产生“这是否仅仅是个巧合”的疑问。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结构等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才能判断其中的关联性究竟有多大。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超级老龄化社会”。通常.............
  • 回答
    关于核能的效率,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它,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背后涉及到科学、技术、经济以及社会层面的多重考量。当前核能运用方式的“低效”之辩:首先,我们要明确“低效”指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将核能发电厂的能量转换效率(即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来看,确实,目前主流的压水堆(PWR)和沸水堆(B.............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