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脱离发明者初衷的发明?

回答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它们最初的意图和最终的应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是完全脱节。这些“意外”的发明往往源于一次实验中的失误、一个错误的假设,或者仅仅是偶然的发现,但它们最终却改变了世界。

以下是一些非常著名且详细的例子:

1. 微波炉:源于雷达技术的意外发现

发明者: 珀西·斯宾塞 (Percy Spencer)
初衷: 雷达技术的研究
脱离初衷的实际应用: 家庭厨房中的快速加热食物。

详细叙述:

珀西·斯宾塞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雷神公司(Raytheon)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改进雷达系统,特别是负责开发更强大的磁控管(magnetron),这是一种能够产生高能微波辐射的核心组件。

1945年的一天,斯宾塞正在雷神公司位于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的实验室里进行测试。他站在一个正在工作的雷达设备前,这个设备使用了磁控管来产生微波。突然,他感觉到自己口袋里的一个巧克力棒开始融化。起初,他以为是设备过热,但很快他就意识到,是设备发出的微波辐射导致了巧克力棒的融化。

斯宾塞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人,他没有简单地忽略这个现象,而是立刻进行了一系列更深入的实验。他用微波辐射照射了各种食物,包括爆米花、鸡蛋等。结果表明,微波能够非常有效地加热这些食物。他发现,微波可以穿透食物,激发食物分子中的水分子产生振动,从而快速地将其加热。

雷神公司看到了这个“意外”发现的巨大潜力。他们意识到,这种技术可以被用于快速烹饪或加热食物,这将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经过进一步的研发和改进,微波炉的原型于1947年诞生,并被命名为“Radarange”。

然而,最初的微波炉非常笨重、昂贵,而且功率强大,体积庞大,主要用于餐厅、火车和轮船等商业场所。直到几十年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家用微波炉才开始普及,并成为现代家庭厨房中不可或缺的电器。

脱离初衷的意义:

斯宾塞原本只是致力于改进雷达系统,以增强军事防御能力。他从未想过他的工作会直接进入家庭厨房,改变人们的烹饪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个例子完美地展示了科学研究中“意想不到的发现”是如何诞生的,以及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现象如何能发展成一项颠覆性的技术。

2. 安全带:源于飞机的救生装置

发明者: 尼尔斯·博林(Nils Bohlin)
初衷: 提高飞行员和乘客在飞机上的安全性,防止在颠簸或坠机时被抛出。
脱离初衷的实际应用: 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叙述:

虽然最早的安全带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但现代汽车安全带的核心设计——三点式安全带,是由瑞典工程师尼尔斯·博林在20世纪50年代为沃尔沃汽车公司设计的。

博林最初是在一家飞机制造商(Saab)工作,负责设计飞机座椅和安全带系统。在航空领域,防止乘客在起降或紧急情况时被抛出座椅是非常关键的。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事故也日益增多,导致严重的伤亡。当时的汽车安全带主要是两点式(腰带式),其保护效果有限,尤其是在高速碰撞中。

沃尔沃公司的目标是创造一种能够最大限度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在碰撞中不受伤害的安全装置。博林被调入沃尔沃,他将自己在飞机安全带设计方面的经验带了过来。他认识到,仅仅一条腰带不足以固定身体,需要一个能够覆盖肩部和腰部的系统,并且要能够承受巨大的冲击力。

经过大量研究和实验,博林设计出了革命性的“三点式安全带”。这个设计巧妙地将一条腰带和一条肩带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V”字形,牢牢地固定住乘客的身体。最重要的是,他设计了一个锁止机制,使得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带能够迅速锁紧,同时又能在正常行驶时提供一定的舒适性。

博林设计的安全带在1959年首次被安装在沃尔沃的PV544和Amazon车型上。沃尔沃公司做了一个非常前瞻性的决定:他们将这项安全带专利公开,允许其他汽车制造商免费使用。这项决定极大地推动了三点式安全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脱离初衷的意义:

博林的初衷是为了挽救飞行员和乘客在空中的生命,但他的发明最终对地面交通安全产生了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如今,三点式安全带是全球所有汽车的标准配置,每年挽救着无数生命,被认为是汽车安全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从一个在空中使用的救生装置,变成了我们在陆地上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3. 尼龙(Nylon):源于化学家对蛋白质和蜘蛛丝的研究

发明者: 沃莱斯·卡罗瑟斯 (Wallace Carothers) 及他的团队
初衷: 模仿天然纤维(如蛋白质和蜘蛛丝)的结构和性质,创造出一种性能优异的合成纤维。
脱离初衷的实际应用: 服装(尼龙丝袜、降落伞布、泳衣等)、绳索、渔网、地毯、塑料零件等。

详细叙述:

20世纪3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DuPont)的科学家沃莱斯·卡罗瑟斯,一位杰出的有机化学家,正在进行一项宏大的研究项目,旨在合成具有优异性能的“人造丝”或“人造纤维”。他尤其对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蜘蛛丝的强度感到着迷。他认为,如果能够理解并模仿这些天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就能创造出一种更强大、更耐用、更经济的合成纤维。

卡罗瑟斯和他的团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研究了许多不同的聚合物。他们的研究方向集中在聚酯和聚酰胺的合成上。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无数次实验,在1935年,他们成功地合成了一种名为“聚酰胺”(polyamide)的合成纤维,并为其取名为“尼龙”。

尼龙最引人注目的特性是其极高的强度、弹性和耐磨性。当它被制成细丝时,其强度甚至超过了钢铁(按重量计算),并且具有良好的韧性,不易断裂。这个特性让它非常适合制作袜子,因为它可以比当时的丝绸袜子更耐穿。

1939年,杜邦公司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首次向公众展示了尼龙。最初的推广重点是女性的尼龙丝袜,因为它们价格相对便宜,而且比当时的丝绸丝袜更耐用,很快就风靡一时。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尼龙的应用方向。由于天然丝绸的供应受到战争的影响,而尼龙的强度和轻便性使其成为制造降落伞布的理想材料。成千上万的尼龙降落伞被用于军事行动,为士兵的生命提供了保障。此外,尼龙还被用于制造绳索、轮胎帘布、帐篷等军事装备。

战后,随着军事需求的减少,尼龙再次回归民用市场,其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除了服装(泳衣、运动服、外套等),它还被广泛用于制造渔网、地毯、刷子、缝纫线、渔线、床单、内衣、汽车零件、电线绝缘层等等。

脱离初衷的意义:

卡罗瑟斯最初的目标是创造一种能与天然纤维媲美甚至超越的“人造丝”,他看到了模仿自然纤维结构的潜力。他设想的是一种能够替代丝绸等昂贵天然纤维的经济实惠的材料。然而,他可能没有预料到尼龙的军事重要性,以及它在非服装领域如此广泛的应用。尼龙的成功也开启了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时代,极大地改变了材料科学和工业的面貌。

4. 伟哥(Sildenafil):源于心绞痛药物的开发

发明者: 彼得·达金 (Peter Dunkin) 和尼古拉斯·特里布尔 (Nicholas Terubule)
初衷: 治疗心绞痛(胸痛),一种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
脱离初衷的实际应用: 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

详细叙述:

伟哥(通用名:西地那非,Sildenafil)最初是由英国制药公司辉瑞(Pfizer)的科学家们开发的,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和心绞痛。在20世纪90年代初,辉瑞公司的一组研究人员,包括彼得·达金和尼古拉斯·特里布尔,正在开发一种名为“UK92480”的药物,他们希望这种药物能够扩张血管,从而改善流向心脏的血液。

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一种叫做磷酸二酯酶5(PDE5)的酶。PDE5会分解环磷酸鸟苷(cGMP),而cGMP是一种在血管平滑肌松弛和血管扩张中起关键作用的分子。通过抑制PDE5,药物可以增加cGMP的水平,从而扩张血管。

在对健康志愿者进行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UK92480在扩张冠状动脉方面的效果并不如预期,对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也并不显著。然而,在试验过程中,一些男性志愿者报告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副作用:他们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勃起。

这个意外的发现引起了研究团队的极大兴趣。他们意识到,这种药物可能对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勃起是一个涉及血流的生理过程,而UK92480能够影响血管的扩张。

辉瑞公司随后对这种药物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专门针对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他们对药物的剂量、安全性以及疗效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结果表明,该药物能够显著改善许多患有勃起功能障碍的男性的性功能。

1998年,这种药物以“伟哥”(Viagra)的商品名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成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第一个口服药物。伟哥的推出引起了轰动,并迅速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药物之一。

脱离初衷的意义:

伟哥最初被设计成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目标是挽救心脏病患者的生命或缓解他们的症状。然而,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偶然发现,将一种“失败”的心脏病药物变成了一种彻底改变了全球数百万男性生活质量的药物。这个例子不仅展示了科学研究的不可预测性,也说明了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对意外副作用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研究是多么重要。

5.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源于计算器芯片的设想

发明者: 特德·霍夫 (Ted Hoff)、菲德里科·法金 (Federico Faggin)、斯坦·梅佐尔 (Stan Mazor) 和马西恩·英格尔斯 (Marcian Hoff) 等人(Intel)
初衷: 为日本一家计算器公司(Busicom)设计一款定制的芯片组,用于其新型计算器。
脱离初衷的实际应用: 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家用电器等几乎所有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大脑。

详细叙述:

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的Busicom公司找到英特尔(Intel)公司,希望他们能为他们设计一系列用于新型计算器的定制芯片。当时,设计一个计算器需要多个专门的芯片来执行不同的功能,例如算术运算、逻辑控制、存储等。

英特尔的工程师们,包括特德·霍夫( Ted Hoff)、菲德里科·法金(Federico Faggin)、斯坦·梅佐尔(Stan Mazor)和马西恩·英格尔斯(Marcian Hoff),负责这项任务。然而,当霍夫研究Busicom的设计需求时,他认为,与其设计一堆功能单一的专用芯片,不如设计一个包含中央处理器(CPU)的通用芯片,这个芯片可以通过软件程序来执行不同的计算任务。

霍夫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想法:设计一个单一的、可编程的芯片,它能够根据不同的指令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他将其称为“单芯片CPU”。这个想法当时是非常激进的,因为人们习惯于将CPU的功能分散在多个芯片中。

在霍夫的概念基础上,英特尔的团队,特别是菲德里科·法金(他负责芯片的物理设计)和斯坦·梅佐尔(他参与了指令集的开发),将这个概念变成了现实。他们一起设计出了英特尔4004,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微处理器,于1971年发布。

4004是一款16针的集成电路,它包含了一个4位元的中央处理器,能够执行16种指令。虽然它在性能上远不如今天的处理器,但它革命性地将过去需要多个芯片才能实现的功能集成到了一个芯片上。

Busicom最初只是需要一款用于计算器的芯片,但英特尔认识到4004的巨大潜力,并最终与Busicom达成了协议,重新获得了对该技术的完全控制权。

随后,英特尔推出了更强大的微处理器,如8008、8080等,它们逐渐取代了分立的CPU设计,并为个人计算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8080微处理器更是被用于制造早期的个人电脑,如Altair 8800,这标志着个人电脑时代的开端。

脱离初衷的意义:

最初,英特尔的设计目标只是为了满足一个日本计算器公司的特定需求,生产一套用于计算器的专用芯片。然而,英特尔的工程师们看到了将CPU功能集成到一个通用芯片上的革命性潜力。他们不仅仅是在为计算器设计一个组件,而是在创造一个“计算机的大脑”。这个“意外”的通用性设计,彻底改变了计算机的架构,并将计算能力带入了无数的电子设备中,开启了信息时代。

这些发明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往往充满了偶然性和意外。伟大的发明可能源于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观察,一个实验中的小插曲,或者是一个对现有问题提出的全新视角。它们也强调了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以及灵活应对意想不到发现的重要性。正是这些“脱离初衷”的发现,才真正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汉语中化学元素大量地使用汉字,极大地拉低了汉语母语者的化学、生物入门门槛。汉语的这项优越性或要归功于一个跟生化科学毫无关系的人——朱元璋。给你们看日语中的元素表对比一下,一长串音译片假名拗口难记。


明太祖朱元璋皇帝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发明了一套五行相生的起名规范,皇室后人名字第二个字是太祖皇帝钦定的辈分,第三个字里则要有一个五行偏旁的字,按照木、火、土、金、水依次代传。以燕王系为例,朱→朱高→朱瞻→朱祁→朱见→朱祐樘。


太祖皇帝的初衷是好的,五行相生、传承有序,希望朱家江山千秋万代地传下去。而且这种排列方式简直是我们强迫症患者的福利,好整齐,好舒服的。

但太祖皇帝低估了自己后代的生育能力,前几代朱棣、朱标、朱允炆、朱高熾他们起名字还比较容易,基本上常用字就能解决。可过了几代,朱家后代人口呈爆炸式增长,起名字就成了大难题,按照太祖皇帝的祖训得有个五行偏旁的字,还不好跟自己的五代以前的祖宗重字儿。

于是乎,各种金木水火土偏旁的生僻字都被朱家后人们翻出来给子孙起名字。再到后来,一些前所未见的臆造字也被发明出来。

朱家子孙古籍辞海中总结出的这些金字、火字生僻字以及臆造字,这些字从浩如烟海的字海中被选出,以明朝宗室族谱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提高了这些生僻字的曝光率,保证了这些字能够顺利选入后来的《康熙字典》。

这些生僻字很多都被应用到近代的生物、化学翻译中。我猜清末化学家们翻译《元素周期表》时,主要参照书目就是门捷列夫的原著和。。《明史诸王世系表》。

我来摘抄罗列部分明朝皇室的名字,给你们感受一下咱们大明皇室对化学科教的贡献。(不完全,欢迎补充)

金属元素有,朱公锡 朱慎镭 朱同铬 朱同铌 朱安汞 朱在钠 朱均铁 朱成钴 朱成钯 朱恩钠 朱恩铜 朱恩铈 朱恩钾 朱帅钾 朱帅锌 朱寘镧 朱徵钋 朱效钛 朱效锂 朱诠铍 朱效钯 朱弥镉 朱諟钒 朱翊铕 朱翊铬

有机化学领域有,朱勤烷 朱孟烷 朱悦烯 朱定烷(此人虽然名字奇葩,但他是朱镕基总理的祖先哦) 朱琼烃 朱颙炔 朱厚烷 朱厚烃

加一个盐类,朱成鏻。

除了诸位化学界王爷,再加一个物理学王爷朱厚熵。

以上です。

说太祖皇帝发明的命名系统为生化科教立功只是脑洞啦。我们这里还是要向傅兰雅(英国人)和徐寿两位近代科学家、翻译家致敬。如果不是这两位选择用汉字直译,汉语里的化学元素也像其他领域一样大面积引用日语翻译,像我这种脑容量,估计在文理分科以前就已经告别高考了。

--------------------------------------------------

来都来了,不加一下关注么。(・᷄ὢ・᷅)

user avatar

ffu,本来是无尘车间用的。

但是中国的雾霾太强大,平常的空气净化器根本顶不住。而且价格奇高。没有几个良心货。

于是先走需求后有供给,工业用ffu被改造成家用。用中等空气净化器的价钱,提供几十倍的空气净化能力。对抗中国北方冬季强大的雾霾。

user avatar

认真的答一题,这个问题让我想到 托马斯米吉利。

这哥们一生有两项重大发明发现:

其一是抗爆震剂四乙基铅,为人们解决了当时非常头疼的发动机爆震问题,后来造成了历史上世界范围最大规模的铅中毒,九零后和八零后小时候肯定都测试过血铅。

其二是大名鼎鼎的制冷剂氟利昂,他发现的氟利昂的大规模应用再次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对臭氧层造成巨大伤害,直到近些年才开始好转。

这个倒霉的天才科学家在后来被冠以「地球历史上对大气影响最大的个体生物」这样的称号,这能怪谁呢?

他的晚年也很悲催。

他晚年因患上脊髓灰质炎而成为跛子,因此自己设计了一套绳索滑轮系统以帮他在床上抬身或翻身。1944年,他被该装置中的滑轮绳索缠住,窒息而死,终年55岁。——百度百科

这真是现实版的:

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user avatar

讲两个悲催的发明家和他们的发明

第一个发明家是Kutol Products的工程师James Wright。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急需橡胶这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但美国的天然橡胶来源几乎被日本掐断,所以包括我们的James先生在内的很多人致力于人工合成橡胶。James及其同事们希望合成出一种橡胶替代物,用来制作坦克、飞机轮胎和军靴等。考虑到硅油有着不错的耐热性、电绝缘性、疏水性、生理惰性、较高的抗压缩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等特点,他们选取其作为主要实验原料,在对硅油进行测试时,James向其里面添加了硼酸,结果这一无意的举动制出的合成物柔软有弹性,有着很好的可塑性,粘性也很大,然而,它还无法替代橡胶。

虽然制不成轮胎、军靴等物品,但这一合成品粘粘的,用来清洁也是不错的,Kutol Products为了免于破产,随后对实验的失败品进行改造,以清洁剂身份进入市场——用来清洁肮脏的壁纸。最终,清洁剂不负众望地拯救了Kutol Products,却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好的清洁效果,而是作为一种装饰物备受小学生们的追捧。原来,清洁剂极好的可塑性让小学生们爱不释手,纷纷用它制作圣诞节的装饰物,导致清洁剂销量一路高升。

这种合成品后来叫做橡皮泥

第二个发明家是3M公司的Spencer Silver。3M当年做砂纸发家,所以胶水的研制对公司很是重要,1968年的时候Spencer Silver试图开发一种胶水的新配方……但和预想中的超强黏合剂相反,这种新的胶水黏性很弱而且粘上物体后可以轻松撕下来,所以这个发明被束之高阁。

几年后,他的同事Art Fry,一个不那么虔诚的基督徒,苦于在唱诗班唱诗时记不住页数需要在书中夹书签,但书签确经常脱落。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Art Fry找到了Spencer Silver的配方,讲这种胶水涂在便签后面再贴到书上,于是3M公司的一个跨时代产品诞生了——商品名Post it,中文称报事贴

user avatar

GPU,原本用来加速图形渲染,结果被用来做ML。

FPGA,原本用来充当半可定制芯片,结果被用来做ML。

ASIC,原本用来定制特殊规格的芯片,结果被用来做ML。

ML,原本用来做人工智能,结果被用来做人工弱智。

user avatar

李德军的百草枯吧

百草枯是中国发明最给力的农药除草剂之一,只要喷到地上,寸草不生,除杂草非常给力。而且见效特别快,几十分钟就好;耐雨性也好,还能够顶着雨水打。

更重要的是,百草枯入土就能够钝化,几乎没有污染!!!

这么NB的农药中国人用来干嘛?~

自杀!!!

大部分农民或者普通乡镇老百姓,甚至大学生对百草枯根本不了解,有时候很多人喝农药多是用来吓人的:

老公不理我了,喝口农药自杀吓吓他;

情人吵架,喝口农药自杀吓吓他;

。。。。。。。。。。。。。。。。。

太多这样的故事了,他们当中大多数认为,喝口农药,洗个胃就好了么。

可是百草枯,只需要10ml,也就一口的量,就是100%的致死率!!!

中国政府为了防止人们误服,加了难看的染色剂/让人恶心的臭味剂/催吐剂。

但即便这样,还有上万人服用了百草枯,而且90%以上的人,根本不想死!90%以上的人都后悔了!!可惜来不及了!!!

最终,忍受不了的中国政府在2016年取缔了百草枯。但是,目前在部分农村,仍有大量百草枯在使用中,仍有因服用百草枯死亡的百姓。

你说,发明百草枯的李德军有多伤心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回答:

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在知乎回答问题的小白,真的有一夜暴富的感觉。

一天以前,我回答了40个问题,一共才收获了5个赞和2个感谢;

即使是这个回答,也在0赞上面静静的躺了一周~

我很想知道,到底是哪位大V给我点了一个赞,引来了那么多人。。。

评论好多,本来想一一回复的,懒了,这边又学习了一下,补充一下回答。

1.百枯草是不是李德军发明的?

准确来说,同样效果的除草剂,确实不是李德军首先发明的,据我自己查找资料,应该是欧洲的先正达或是其前身诺华最先发明的。

进口农药,技术封锁,价格感人。中国万亩良田,用之极少。李德军和其团队,研究多年,终于研制出有同效果的农药,称之百草枯。该农药价钱非常便宜,效果极佳,一下子成为了中国生产使用量第二的农药!

至于这两种农药之间的配方一样不一样,我是真的不知道了。

我个人认为,尽管这个农药不是李德军团队最先想出来的,但确实是自己独立研发出来的,也算是发明了。

2.我怎么知道自杀的人后悔了?

其实很多知友帮我回答了。

百草枯剧毒,但不是立马致死的。它的特点是强腐蚀性,顺着服用者的食道,全部腐蚀一遍。

百草枯中毒损伤的主要靶器官就是肺,但是对于中枢神经损害不明显。也就是说,病人始终清醒。

中毒早期出现急性肺损伤,晚期则是肺部纤维化。大致的感受就是一开始感觉喘不上气,然后开始使用呼吸机,最后在某一天的某一刻,服用者喘不上最后一口气,憋死了。

整个过程一般一周左右,服用者全程清醒。这个过程就像等着自己被憋死。

当这些服用者来到医院得知无药可就的时候,必然是大哭大闹,求医生救治,然后是等死~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后悔,可到了后来,为了喘气,连后悔的话都说不上来。。。

3.百草枯的致死率

目前公认致死率90%左右,部分专门治误服农药的医院称治愈率可以达到60%。当然,这些医院一般都在大城市,一般乡镇医院都很难治疗服用者,而服用者在赶往大医院的路上,其实也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小剂量服用的情况下。

百草枯的浓度一般在20%左右,所以少喝一点,救治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可是食道溃烂,多脏器功能衰竭也会陪伴服用者一辈子了。

而服用量过大,还是得死,没救。

4.最后看一下李德军采访时候的无奈。

附上采访全文:

p5w.net/news/cjxw/20161

user avatar

那些年被玩坏的游戏设备……

首先当然是显卡挖比特币,虽然只是短暂的一段时期,但我保证设计者想不到用途:

比特币为什么用显卡
CPU需要很强的通用性来处理各种不同的数据类型,同时又要逻辑判断又会引入大量的分支跳转和中断的处理。这些都使得CPU的内部结构异常复杂。而GPU面对的则是类型高度统一的、相互无依赖的大规模数据和不需要被打断的纯净的计算环境。GPU采用了数量众多的计算单元和超长的流水线,但只有非常简单的控制逻辑并省去了Cache。而CPU不仅被Cache占据了大量空间,而且还有有复杂的控制逻辑和诸多优化电路,相比之下计算能力只是CPU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与CPU擅长逻辑控制和通用类型数据运算不同,GPU擅长的是大规模并发计算,适合于密码破解。

然后是PS芯片被拿去造超级计算机:

美军1760台PS3游戏机打造超级计算机!_主板新闻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现在拥有了世界上第33大的超级计算机——“秃鹰群”超级计算机。该超级计算机是主要由1760台PS3游戏机制造而出。此外,它具有超大容量的特点,其运算性能可达每秒500万亿次浮点运算,这也是美国国防部现拥有的最快的交互式计算机。

美空军研究实验室于四年前开始启动研发“秃鹰群”超级计算机项目。那时每台PS3游戏机价值约400美元。组成超级计算机核心的PS3游戏机总共花费大约为200万美元。记者从美空军研究实验室高性能计算部主任马克.巴内尔(Mark Barnell)处得知:以这种方式制造超级计算机,其花费仅相当于利用成品计算机部件组装的同等系统花费的5%到10%。此外,这款由PS3游戏机制造的超级计算机还有另外一个优点——能效高。该款超级计算机消耗的能量仅为类似超级计算机的10%。

啊啊,索尼每卖一台PS3都要亏掉几十美元,然后指望在软件上赚回来,不知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哭不哭。一度还有传闻说伊拉克和朝鲜都买ps来躲避禁运,虽然没有证实过,但恐怖分子用游戏机通讯可是刚刚发生的事实:

巴黎袭击:索尼PS4被曝是通信策划工具

周五晚上法国巴黎遭到恐怖分子袭击,造成至少127人死亡和超过300人受伤后,法国当局开始寻找这次屠杀是如何策划的证据。据报道,有证据显示恐怖分子可能使用了索尼的流行游戏机PlayStation 4


搜捕对此事件负责的恐怖分子(周六晚上有8位恐怖分子被击毙,但可能还有漏网的)导致布鲁塞尔出现一系列袭击事件。有证据显示,恐怖分子至少有1台PS4游戏机。比利时内政部长让·雅姆邦(Jan Jambon)干脆表示,ISIS武装分子使用PS4通信,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PS4很难被监控。


他称:“PS4比WhatsApp要难跟踪得多。”当新一代游戏机发布时,人们总是担心隐私问题,因为像微软的Kinect和索尼PS的Camera这些配件可能有能力监听用户说话,人们担心政府窥视人们的生活。虽然这种想法有点夸张,但游戏机可基于无外围设备的通信可能为恐怖分子提供相互通话的渠道。这种科技含量相对低的系统可能比传统加密电话、短信和邮件更为安全


索尼回应恐怖分子用PS4策划“巴黎恐袭”:没想到被滥用
之前有传闻表示恐怖分子利用索尼次世代主机PS4策划了震惊世人的“巴黎恐袭”,现在索尼正式做出了回应,他们表示利用PS4进行交流是每个设备都会有的功能,但没想过会被人滥用。索尼表示将会应用自己全部的努力来保护用户的安全。

恐怖分子还能用游戏机做出更威猛的事情:

叙利亚自制坦克,用游戏手柄驱动


坦克挺土的,看人家怎么控制:

正规军未必不玩游戏,比如韩国:

韩军用Xbox游戏机监控38线 竟比军用传感器更有效
据报道,微软公司的xbox360游戏机配备的kinect传感器具有识别玩家动作的功能,它的3个摄像头可以对位于它前方的目标进行3D定位,并能识别人和其他物体、动物的区别。它本来在游戏机上是用来让玩家可以不必使用游戏手柄来玩如模拟射击、运动类游戏(玩家只需要面对摄像头比划即可),但它的这些特性使它被一名韩国软件工程师注意到并将其用于研制38线上使用的监控系统。

这名工程师名为郭杰关(音译:Ko Jae-Kwan),它创立了一家名为Seawan的公司,他利用Kinect软件为基础编写的一套软件被军方采用,因为它能够有效区分人和动物的运动特征。

郭现年39岁,他本周五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经他重新设计后的Kinect系统可以通过声音和动态察觉任何试图通过38线非军事区的人员,并立刻通知边境上的韩国守军。

“现在已经有很多传感器被部署在边境上,它们非常敏感,但是不能区分人员和动物,经常发出虚警。”郭这样说。

他的传感器从去年8月起在部分地区已经安装,他补充道。

“部署这些设备是我们的通过新型技术设备加强监控能力方案的一部分,但由于保密原因,我们现在还不能提供详细信息。“一名要求匿名的韩国军方人士证实。

当然这也不算丢脸,因为美帝自己一样在用:

仅需要一人 美军用Xbox手柄操控军用激光机
美国陆军与波音公司旗下的防御与安全部门合作,开发出全新的能量导向武器机动装甲车,并且采用Xbox 360的手柄来操作。全新的High Energy Laser Mobile Demonstrator高能量激光移动实验机器(HEL MD),这是一台将能量武器架设在机动装甲车上的全新武器,只需要一个人驾驶,而炮手更是只用一台笔记本电脑与Xbox 360手柄,就能完成目标锁定与开火歼灭的动作。

担任波音公司软件首席开发设计师的Kurt Warden表示:“我们想要让它能够透过笔记本电脑与Xbox 360手柄来操作,而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整台车辆的操作。驾驶者可以不用接受年复一年的训练,就能够很直觉知道要如何操作这台车辆。”目前最新的高能量激光移动实验机器,基本上就是将1万瓦的高能雷射安装到军用战术装甲车上,在这样的输出功率下,高能量激光移动实验机器可以有效的击落来袭的迫击炮或者是导向飞弹。


相关回答:

如何看待2015年11月20日驻外公司派出机构马里遭袭事件? - 马前卒的回答

VR色情会产生什么危害吗? - 马前卒的回答

80、90 年代的青少年放假是怎样娱乐的? - 马前卒的回答

你玩过的游戏中,有哪些命中率极低但一旦命中就会造成非常可怕伤害的技能? - 马前卒的回答
user avatar

一、

  1923年10月6日,苏联顾问鲍罗廷抵达广州。他此行的目的,是要在中国普及一件发明——或许是20世纪人类政治史上最重要的发明——列宁式政党

  之所以说鲍罗廷的任务是普及而非引进,乃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已经成立。但是在当时的苏俄政府看来,中国革命需要依靠一股更加强大的力量才能成功。

  他们选中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的前身兴中会-同盟会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政党组织,在推翻清朝君主制的辛亥革命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直到1923年,这个党还是一盘散沙。

  和发源于19世纪的世界大多数政党一样,同盟会-国民党是一个由精英领导的,依靠庇护网络和人际关系形成的寡头政党。以今天的标准看来,这样的组织比起政党,更接近黑社会。

  在过去的十年间,孙中山就是在靠着这么一个“黑社会”搞革命。

  最晚从1914年开始,孙中山已经意识到了组织对于革命乃至治国的重要性。他折腾了许多年,对国民党又是改名,又是“改进”,却始终没有起色。1917年后,这位失落的先行者最终在北方邻国那里看到了希望。

  凭借史上空前的强大组织,布尔什维克取得了俄国革命的胜利,还在白军反扑和列强绞杀中生存了下来。这一奇迹让包括孙中山在内的许多亚非拉国家领导人为之神往。

  在革命的大多数岁月里,孙中山都把军事视为第一要务,然而多年的军事努力并没有让孙中山战胜他的军阀对手们,1922年的陈炯明政变更让他看到了依赖军队的巨大局限,彻底重整党务已经迫在眉睫。

  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苏联人鲍罗廷来到了中国。在鲍的指导下,孙中山开始按照列宁式政党的规格打造国民党,最重要的转变发生在两个方面:

  其一,建立“民主集权制”的组织原则。在实践当中,国民党轻民主而重集权,意图用组织和纪律改变松散的现状,让全党上下如臂使指,从而成为革命的强大武器。

  其二,建立涵盖所有党员的基层组织。此举意在大大拓展国民党的执政基础,让党成为政治系统当中连接国家和社会的桥梁,信息和支持由下而上收集,资源和指令由上而下发布。

  对于当时的世界来说,这一发明尚且非常新鲜,打造这样一个政党也绝非易事。因此鲍罗廷建议孙中山暂停军事活动,留在广东专心处理党务,待几年后国民党组织成熟,再作北伐打算。

  1924年国民党一大之后,改组后的国民党开始空前重视群众工作,而党内群众工作的干将大多都是国共合作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在新的组织形态支持下,国民党焕发出了空前活力,开始体现出一些和北方众军阀泾渭分明的不同。

  1925年,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发布遗嘱,再提“革命尚未成功”,此时距离国民党开始改组方才一年,但他已经无法继续把握这个政党的未来了。不幸中的万幸在于,这个党尚且如同初升的太阳,看起来充满了希望。

  如果孙中山能多活几年,又会发生什么呢?

二、

  同样活了五十八岁,凯末尔相比孙中山的幸运在于晚生了十五年,因此也晚死了十五年。

  1919年仓皇离开被协约国占领的君士坦丁堡时,凯末尔的未来仍然十分晦暗。奥斯曼帝国已经濒于崩溃,受协约国支持的希腊军队正在步步紧逼,土耳其似乎已经没有希望了。

  然而在1920-1923年间,凯末尔在安纳托利亚聚拢起了土耳其民族主义的力量,用一连串军事胜利缔造出了全新的土耳其共和国。在民族革命期间,凯末尔最坚定的外国支持来自俄国,英法军队在伊斯坦布尔大街上耀武扬威的同时,苏俄外交官成了安卡拉政府的座上宾。

  这种亲密的联系,在土耳其造成了和中国相似的结果。

  1923年,共和人民党的前身人民党诞生,该党同样借鉴了列宁主义的组织原则,把党本身视为政治活动最强大的工具。但是和布尔什维克或者国民党不同的是,共和人民党生而为执政党,而非革命党,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贯彻从上到下的指令。

  废除哈里发制、废除宗教法庭、废除阿拉伯字母、废除菲斯帽与面纱......国家意志沿着党顺流而下。共和人民党和布尔什维克一样,都把自己视为时代的先锋,代表不可阻挡的进步力量,有着无可争议的执政权利,因为未来站在自己一方。

  共和人民党为新生殖民地国家提供了范式。之后半个世纪的许多新独立国家,以及为了独立而努力的民族主义运动,都把政党视为秩序与进步的保障。“凯末尔道路”的吸引力在于,人们发现列宁式政党可以不必建立在社会主义之上。

  1938年凯末尔去世时,共和人民党的权威如日中天,“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已经成了土耳其共和国的定制。凯末尔的接班人是他的副手和战友伊诺努,一般来说,革命党的第一次权力交接都会发生在第一代领导人内部,这是最稳妥的方案。

  只是稳妥也不代表绝对安全。

三、

  1934年,墨西哥的最高领导人卡列斯把年仅34岁的卡德纳斯扶上了总统宝座,自己继续垂帘听政。卡德纳斯曾在卡列斯手下效力长达二十年,卡列斯有理由相信自己的判断。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卡德纳斯的雄心,短短两年后,卡列斯就被架空并且流放。卡德纳斯从卡列斯手中接过的最大政治遗产,是国家革命党——也就是未来的革命制度党——的领导权。

  革命制度党的名字充满了墨西哥传统的巴洛克韵味,所谓巴洛克,就是自我悖反:革命意味着不可预测的剧变,制度化意味着可以控制的常规,墨西哥的官方党却要把它们合二为一。

  墨西哥革命和俄国革命同样发生在1910年代,使两国在1920年代初成为并立的唯二两个左翼革命国家。苏联导演爱森斯坦的代表作《墨西哥万岁》,就是两国友谊的最佳证明。

  如果说苏俄代表左翼革命,土耳其代表殖民地民族革命,那么墨西哥恰好就是两者的结合。

  墨西哥人把全民党的原则和拉丁民族的传统融合在一起,建立了职团制度。党分为四个党部,分别是工人、农民、军人、以及大众(代表剩下的几乎所有人)。

  每一个村庄和工厂都有革命制度党的代理人,各个阶层都可以通过党实现某种政治参与,这在墨西哥的历史上可谓史无前例。

  1938年,墨西哥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军阀叛乱。工人们组成民兵,保住了卡德纳斯总统的宝座。在1821-1921年间,墨西哥发生过上千次叛乱,但工人加入动员却是第一次。

  在这个政党的拱卫下,卡德纳斯得以推行土地改革和石油国有化。卡德纳斯卸任之后,国家权力也一直在革命制度党内稳定传承。

  在20世纪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素有“官方党”“执政党”之称,它是国家和民族的唯一代表,而其它政党和团体都不过是装点和陪衬。

  在二战后的三十年当中,墨西哥实现了“经济奇迹”,和巴西并列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翘楚。革命制度党最高光的时刻,是获得196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那是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奥运会。

  1950年代,秘鲁作家略萨把革命制度党的体制称为“完美独裁”,它是列宁主义原则,欧美政党体制和拉丁美洲传统的融合。墨西哥桂冠诗人帕斯也在党身上看到了墨西哥民族的特性。

  革命制度党的意识形态把墨西哥人定义为西班牙人和阿兹特克人的混血,这一观念延续至今,仍是墨西哥民族国家的第一法则。从这个角度出发,或许确实可以说,没有革命制度党,就没有墨西哥。

  不算巧合的是,革命制度党的许多远房表亲,都有类似的观点。

四、

  “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

  1943年,蒋介石在一本名叫《中国之命运》的书当中喊出了这句口号。但这句话的声量很快就被延安一句更响亮的口号压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十几年前的北伐战争当中,改组后的国民党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打倒列强除军阀”从深入人心的口号转化成了实际发生的运动。就在此时,国民党背叛了它自己。

  1927年,在北伐战争中积累了众多威望的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对国民党内的共产党人大开杀戒。在九流汇聚,思想杂揉的国民党内部,共产党人人数虽少,却是最有活力的骨干。“清党”对国民党尚不成熟的组织和思想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在剔除精华之后,国民党又大量吸收杂质,加剧了机体的臃肿和腐败。许多庸人、冗员、劣绅、旧军阀都加入了昔日的革命党。所谓列宁式政党仅余空壳,其精神和实质都荡然无存。

  在1949年前的国共内战当中,国民党的组织弱点终于转化成了彻底的败亡。1949年后,偏安台湾的国民党在数十年的党禁时代后最终开放选举,又经历了分裂、衰退和选举失利。

  回想1924年时改组之初,孙中山曾对国民党报以殷切期望,更是将“训政”视为建国方略当中的中枢环节(军政之后,宪政之前),然而这一计划在他去世短短几年后就大大走样,十几年后更是面目全非,国民党终究背离了其创始人的初衷。

  不过,孙中山也不是唯一一位会对未来的事感到意外的国父。

五、

  在土耳其国父凯末尔过世后的第十年,二战后美国阵营的政治潮流让土耳其放开了多党选举。自共和国创始以来一直执政的共和人民党志得意满,本以为不会有差池,却不料1950年的选举就让他们丢掉了政权。

  共和人民党自认为代表国家意志和进步方向,向来习惯以雷霆手段推进西方化与现代化,对于国家的一切职能都当仁不让,就连二战后成立的反对党民主党,也是在执政党的准许下,由一些党内反对派组织成立的。

  在共和人民党看来,反对党不足为惧,因为他们掌握着农村的大多数选票,而民主党只在城市当中拥有一定势力,然而他们错误估计了形势。

  现代化进程中的土耳其社会日新月异,但习惯于执政的共和人民党却不能敏锐捕捉到形势的变化,他们最终踏入了任何一个政党都需要避免的陷阱——脱离群众。

  与此同时,民主党却开始用宗教和惠农政策迎合农民,民主党的领导人门德里斯看到,随着政治参与的扩大化,争取农村将成为赢得大选的关键。

  1950年,在城市选票占优的情况下,民主党在农村取得了过半选票,就在选举中大获全胜,终结了共和人民党27年的连续执政。此时,该党的领袖依然是凯末尔的同僚伊诺努。

  在大选惨败之后,后知后觉的共和人民党方才开始重新维护自己的票仓,成立妇女协会、农会争取支持。1960年的军事政变又重新把共和人民党带回了执政地位。自此,共和人民党就随着20世纪下半叶土耳其政局的波动起起伏伏,但昔日的垄断地位早已不复。

  共和人民党和国民党都执政了二十余年,可以说已经是十分漫长的时光,毕竟世界上绝大多数政党的寿命都极其短暂,能够执政者极少,能够长期执政者更少。在20世纪出现的列宁式政党当中,能够保持活力者也是少之又少。

  在西半球,纪录保持者的成绩是71年。

六、

  2000年,墨西哥大选终结了革命制度党连续71年的执政记录,新当选的总统来自国家行动党。和土耳其的情况类似,墨西哥的反对党也是由执政党扶持成立的,但是最终得以荣登大宝。

  墨西哥《进程》周刊对此事的评论是:“德拉马德里开始敲响党的丧钟,萨利纳斯让党奄奄一息,赛迪略葬送了党。”这三个人就是革命制度党时代最后执政的三位总统,这三人最大的共性是,他们都是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推行者。

  1992年,萨利纳斯总统宣布,党最初的纲领“革命民族主义”在新时代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社会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墨西哥变体。

  1983年的债务危机之后,革命制度党自我修正的惯性逐渐失灵。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经济问题,墨西哥和同时代的众多发展中国家一样,选择采取新自由主义改革。然而改革的后果是致命的,执政党抛弃了它过去的支持者,自身也陷入了四分五裂。

  在1988年前,革命制度党拥有多达1800万名党员,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三大政党,然而在接下来短短十年的分裂和动荡当中,这个拉丁美洲的恐龙级政党就走向了衰弱。

  革命制度党给墨西哥留下了无数遗产,除了政治框架和意识形态,2000年后墨西哥政坛的主要力量依然普遍和革命制度党有关。要么是革命制度党扶持的反对党,要么是革命制度党分裂的产物,要么就是革命制度党本身。

  但是无可置疑的是,革命制度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共和人民党一样,革命制度党生而为执政党,失去总统职位就会不知所措。在21世纪,革命制度党虽然还是成功取得了一个总统任期(2012-2018年),但是衰落的趋势已经十分明确,不可逆转。

  在拉丁美洲,革命制度党是20世纪左翼大众政党的样板,影响了包括委内瑞拉民主行动党、秘鲁阿普拉党、玻利维亚人民革命联盟在内的多个政党,其地位类似国民党之于东亚,共和人民党之于西亚。这三个政党在其盛期都有一党统一国的巨大影响力,最终却都走向了不可逆转的衰落。

  或许“衰落”并不是最合适的用词,作为20世纪兴起的,具有列宁主义色彩的政治组织,这几个政党的命运很大程度上系于能否维持强大的组织和纪律,能否维护坚实的群众基础,以及能否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变迁——它们显然没能经受住这些考验。

  毕竟,任何一项发明需要面对的最终挑战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时间。

user avatar

计算机,原本是来计算导弹的发射轨迹的。被你们用来打游戏。

手机,一开始是军方用来战场交流的。被你们用来打游戏。

电视机,用来收看视频信息,被你们接上游戏机来打游戏。

网络,一开始为了军方各单位信息交流。被你用来下载游戏和打游戏。

溴化钾,为了防止自慰而发明的。被你们叫镇定剂。

全麦饼干,为了抑制性需求而发明。被你们用来吃,

微波,二战中为追踪纳粹战斗机而发明的。被你们用来辅助吃。

香槟酒, 是为了想要阻止酿酒过程中泡沫的产生,被你们用来专门喷泡沫(不敢想象发明者,看到你们摇一摇开香槟的表情)

LSD幻觉剂, 通过药物来减轻分娩时的痛苦,被你们吸,现在成为毒品。

射电天文学, 一开始负责搜索和鉴别电话干扰信号。现在成为了天文学(那群工程师,也成为第一代射电天文学家)

杂交水稻,一开始是为了喂猪的,现在猪和杂交水稻都被你们吃了。

火药,一开始道士是练不死仙丹来吃的,结果巧妙的打了他们一巴掌。

指南针,导航使用。被你们用来看风水。

转基因食品。真的给你们吃的。被你们说有毒。




有空继续更新。

user avatar

我妈生了我

user avatar

转载注明作者和出处即可。微博请@夜轮_Nightwheel,贴吧请@TDOD_NW。
——————答案——————
ω,希腊字母Ω 的小写,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Ψ,第二十三个希腊字母,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数学中的全称量词,表任何、所有,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3,一个数字,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哈密顿算子,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Д,俄语中的第五个字母,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皿,中文的汉字之一, 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o,英文的字母之一,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ㅂ,韩语的字符之一,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ヘ,日语的平假名之一,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つ,日语的平假名之一,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ひ,日语的平假名之一,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シ,日语的片假名之一,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日本的邮政符号,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ಡ,卡纳达文的字符之一,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ಥ,卡纳达文的字符之一,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ง,泰文的字符之一,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标点符号之一,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上单书名号, 标点符号之一,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Ծ
⊃,⊂,数学集合中的属于符号,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弌,中文的汉字之一,音从“一”,现已淘汰的“壹”的异体字写法,被你们当做颜文字符号 。
( ´Д`)ノ 弌弌弌弌弌弌弌弌弌弌⊃ ( ゚Д゚)
先更到这。
——————2015.11.21——————
评论区的朋友你们够了……不过那么多赞还是吓到了……
——————2016.01.15——————
怎么又被翻出来了……
——————2016.01.16——————
已破二千,承蒙厚爱,感激不尽。
大规模调整排版。
——————2017.5.26——————
我就看看今年高考前能到多少赞,
高考完再更一些。

有人让我科普卡纳达文。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user avatar

额。。。SM道具被改装用来拍摄第一视角电影

全球首部第一人称动作电影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8487747518001152


《硬核亨利》是俄罗斯2016年在美国上映的一部电影

它号称——全球首部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动作电影(岛国早就有了啊)

这部电影集合了枪战,爆破,跑酷,追车,跳楼,格斗等各种元素

仿照了游戏的第一视角,让全球观众眼前一亮


不过由于动作戏非常多,怎样保证拍摄出来的画面给观众毫无违和感

这就成为摄制组首要考虑的问题

其实这种第一人称的拍摄手法在过去很多影视剧以及纪录片都有出现过

行内一般会采取手持摄像,或者头戴式摄像的方式拍摄

不过这样做很容易遮挡特技演员的视线

或者拍摄出来的视角会偏高或偏低

而且在跑跳的过程也很容易给仪器造成损坏


有一次,导演把自己的GoPro Hero3 Black Edition(一款小型运动摄像机),送给了一个好友

后来好友将GoPro含在嘴里,拍了一段视频给他看

导演发现当镜头放在嘴部位置时

该高度拍出来的画面竟然是最符合人眼视角,同时也不会遮挡演员视线

这启发了导演,使他决定发明一种头盔可以用来拍摄这种主观镜头




今早被一些三观端正的网友举报了

说色情低俗。。。。我在这里先跟他们说声对不起,我坚决拥护法律法规,也十分愿意为维护知乎社区和谐氛围。为了照顾他们,我特意谨慎修改了部分插图。请放心观看








为了找到一种可以把摄像头固定在嘴部的装置




导演和他的朋友们跑遍全城大大小小的情趣用品店去淘宝

最终选中了一款SM用的束缚面具

大家在店里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好耶!!




当时店老板看到一堆汉子为一个SM口塞欢呼时

表情是这样的



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

新款SM头戴式摄像机正式用于电影拍摄


电影上映后,导演发明的这套拍摄主观镜头的设备,引起许多电影公司的兴趣

相信这会是将来第一视觉拍摄方式的新主流


提醒一下,如果有人要看这部电影的话,事先准备一颗晕车药吧


user avatar

当年非主流使用的火星文、脑残体,

现在被淘宝、并夕夕发扬光大,成为绕开广告词屏蔽、传播精神污染的载体

user avatar

二维码。


今天惠说知产在刷新闻的时候,发现一则消息,为了迎接2020年在东京举办的奥运会,日本计划大力推广二维码支付,对采用无现金支付的公司给予补贴。什么,二维码支付?这不是我们早就玩剩下的了吗?日本科技这么发达,难道二维码还需要政府补贴来推广?

然而现实情况就是这样,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日本零售业居然有82%为现金结算,这在8102年的今天简直不可思议。



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早就在国内遍地开花,连菜摊的大妈,流浪的乞丐都人手两个码。

在日本非现金支付是如此的不方便,以至于有一个中国70后大叔在2015年底的时候,还专门跑去日本开了家公司,开发了一款叫做日本美食的APP,专门帮助中国人在日本可以像在国内一样开心的使用扫码支付,这款APP今天已经完成了10.1亿日元的A轮融资。


最令人感到好笑的是,虽然中国人扫码支付用的这么风生水起,但二维码最初却是由日本人发明的。

1949年,有一家叫做日本电装的公司从丰田汽车公司独立了出来,主营业务还是为老东家提供汽车零配件。在生产高精度的汽车零配件过程中需要匹配很多信息,可传统条形码信息容量实在是太小了,只能存储20个日文字符,根本没法准确区分这些产品。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日本电装公司里一个叫做腾弘原的人,带领团队憋了两年的时间,花费了不少的心血把标签上的条形码给升级成了二维码(QR码)。

二维码一研究出来,就解决了原先条形码存储信息不足的问题,它整整可以存5000的日本字符是原来条形码的250倍。不仅如此还兼具密性,防伪性,容易制作且成本很低的特点。

这么NB的发明可一定要好好利用啊!不过事儿就奇怪在这,虽说二维码是他们研发的,可创始人腾弘原压根没把二维码放在眼里,觉得这玩意能从老东家丰田那赚点二维码扫码器的钱

就够了 。

想再多赚点,就针对企业用户量身定制的二维码收点钱。

2011年,智能手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凌空网创始人徐蔚看准时机申请注册了二维码支付的核心专利“二维码扫一扫专利”,并先后拿下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区域,“采用条形码影像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专利权。

同年7月支付宝正式推出了手机APP二维码支付业务进军国内线下支付市场,中国人的生活开始被二维码所改变。

比如:生产地溯源

共享单车开锁

社交互动(嗯?)

不仅如此,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在境外近4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在改变着国人消费方式的同时也在境外受到欢迎。2014年恰逢二维码诞生二十周年,欧洲专利局还专门为腾弘原颁发了2014“欧洲发明大奖”。

不过虽然看到中国人对二维码越玩越溜,腾弘原还是酸溜溜的说“二维码最多还有10年寿命” 。

从2014年算起,二维码到今天已经过去5年,二维码不仅没有死,还越来越壮大。

2016年,中国人平均每天使用微信扫码就达10亿人次,使用支付宝扫码达到5亿人次

2017年,手机支付用户直线增长已经达到了5.27亿。截至2017年底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155万亿元,居全球首位。


看着二维码适用范围这么广,电装公司母公司Denso-Wave的执行董事田路胜彦遗憾地说“早知道哪怕是按照每个编码10分钱的标准收费也好啊。”今天,日本人因为对于专利的忽视只能白白看着中国人利用二维码美滋滋的赚钱,而中国人虽然没有“二维码”本身的专利却第一时间注册了相关的其他专利,正是这关键的一步才支撑着我们的移动支付逐步壮大

甚至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

不过要知道,曾经由于我们只顾扩张生产漠视专利的作用吃过不少的苦头,在并不久远的20年前,中国还在为DVD的专利而苦恼,那时 DVD刚开始在市场上流行,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DVD生产国一举占据世界总产量的70%。

但是由于专利都把持在日立、松下、三菱、东芝等日本厂商手上,没有专利的中国厂商被要求必须向他们购买专利许可,而中国只能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协议,每生产一台价值32美元的DVD就要付给国外企业60%的专利费,自己拿到区区1美元的利润。

中国厂商也就此沦为日本公司的代工厂,日本人不用二维码的专利收取费用,并不是因为仁慈只是因为关于二维码应用的专利其实都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阳光惠远整理编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作者:惠说知产——阳光惠远®旗下自媒体,聊时事,话财经,透过知识产权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阳光惠远®以提高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知识产权资产化为己任,全力构建高价值知识产权生态系统。提供高价值专利培育、技术转移转化、专利预警分析、专利布局策划、科技项目咨询申报等一体化服务。

商务合作可拨打电话0510-85191287,或添加微信17702543151

记得提一下是在知乎看到的,给小编加个鸡腿⁄(⁄ ⁄•⁄ω⁄•⁄ ⁄)⁄


其他的一些高赞回答~

user avatar

以下技术脱离初衷,却造福了全人类。

当你宅在家中撕开泡面里的蔬菜包,请你记住,这不止是碗中的一撮碎屑,更是太阳神的伟大遗产:截至2015年,阿波罗计划就已经衍生出了1800多项技术,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商店里也有琳琅满目的脱水果蔬零食,脱水的饼干和谷物也是驻地军人和野外旅行的必备食粮——这都多亏了阿波罗计划,NASA为了宇航员能以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发明了这项冷冻脱水技术,能减重20%,而保留98%的营养。

泡面需要水,阿波罗计划中登月舱携带的水非常有限,连小便都要设法循环利用,NASA为此开发了碘消毒、银铜合金电极消毒的水净化系统,如今广泛应用于城市自来水净化,以消除水源中的有害微生物。

如果这些干燥的食物洒在地毯上,那么便携式的吸尘器就是最好的清洁工具:像这类内置电源的生产生活工具,最初就是为了方便宇航员的舱外作业而发明的,尤其是内置电源的冲击钻,原本用来敲开月球表面的岩层,获取更深处的矿物标本。

同时,为了制造厚度均匀的、耐压力强的太空服头盔内胆,NASA研发了空气吹塑成型技术,即给模具中软化的塑性材料吹入高压气体,使其快速而均匀地成型,如今这项技术被广泛用于各种运动鞋的气垫鞋帮。

而在更加专业的领域,监测宇航员身体数据的传感系统在今天发展为重症监护病房,实时观察危重病人的生理特征;

原本用于增强月球地表照片细节的数字影像处理的技术,也同样在医学上用于处理核磁共振形成的人体影响。

航天器大幅使用的光伏技术能提供长效持久的能源,是当代替代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

阿波罗计划建立的先进卫星系统如今成为监测臭氧层厚度、森林覆盖率、全球气候动态的重要手段,

在航天器中使用过的环境管理传感器,如今发展为适用于各类工业生产的生产环境和排放物状态监测系统。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阿波罗作为人类工程技术的里程碑,值得每一个现代人反复品味。

本回答所有截图和内容摘引自节目《太阳神的遗产 | 混乱博物馆》前半部分。

太阳神的遗产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0135573800636416

想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知识,请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YouTube,搜索「混乱博物馆」,关注我们。

user avatar

知乎啊!

本来是作为一个问答网站出现的,被我当成了新闻客户端用

现在我连新闻客户端都不用看了,国内外一有什么大新闻,马上知乎上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评价……”或“如何看待……”。马上就会有一大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的知友前来分析讨论一番~而且评论比网易什么好的多了

ヾ ^_^♪

所以啊,你们呐~

……………………分割线…………………………

对了,知乎我还当导购网站用,想要买什么东西了第一时间就上知乎看看有什么推荐的,比什么淘宝的推荐好用多了(✪▽✪)

还经过广大知友补充,发现知乎有看段子功能

还有就是剧荒了,动漫荒了可以来看找找,电影影评不输于豆瓣哦~

user avatar

1,民用互联网:原本是希望让每个人都能公平获得信息。

2,搜索引擎:原本是希望让大家用关键字快速获得有用结果。比如快速找到好医院。

3,共享单车:原本是想方便用户,节约资源。

4,商品房:原本是想让人买了用来住的。

5,中国股市:原本是想让国企圈钱的。

6,知乎:原本是想让用户能学到东西的。

user avatar

伊瓦扬瓦尔传说 (Joyenwal Legend)

伊瓦扬瓦尔传说大概是在十四世纪编造圣徒事迹的大潮中产生的民俗传说,并在此后获得法国官方钦点的历史发明,被法国王室用来进行神性展示从而自我抬高。这个传说主要讲述克洛维一世在曲尔皮希战役中,对抗阿勒曼尼部落的多神教酋长孔夫拉。在伊瓦扬瓦尔修道院,他的纹章由原来的三新月或者三神秘动物被神迹转化成蓝底金百合。

在法国炮制王室神性的系统性工作中,伊瓦扬瓦尔传说被官方文件予以确定。比如查理五世为了对抗英国人的宣称权。组织一批御用法学家们来强化自己的合法性,其中在法学文件《Le Songe du Verger》(《Somnium Viridarii》)中,钦点了伊瓦扬瓦尔传说里面是三神秘动物纹。

……car ainssi conme aucunes Cronyques racontent, lez roys de France soloient jadis, avant que ilz fusent convertis, en leurs armes porter troys crapaux, lesquelx Jurentpar furent par miracle en troys flour de lis……
……根据一些编年史记载,法国国王在改宗之前,使用过三只神秘动物作为纹章,但被神迹转化为三个金百合……

然而到了16世纪,神秘动物纹章的转化不再能体现法国王室的神性,伊瓦扬瓦尔传说反而变成了哈布斯堡攻击法国的工具。比如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御医Jean-Jacques Chifflet,在1658年发表了一篇报告《Lilium francicum, veritate historical botanical et heraldica illustratum》中造谣说:

Et Nostradamus in Centuriis, Francorum Regem vocat bufonum heredem l'heritier des crapaux“《诸世纪》里法国国王是神秘动物后代,这是诺查丹玛斯说的。”

伊瓦扬瓦尔传说反而变成哈布斯堡给法国泼脏水,给克洛维一世本人泼脏水的一派胡言了。


详细可以参见这个回答

user avatar

跑步机。

来源:煎蛋(已授权转载~)

发明跑步机的初衷并不是作为健身器械,而是作为一种酷刑工具,用于改造顽固的无所事事的囚犯们。

时间倒退到1800年代,早期的跑步机是为监狱中的囚犯而发明的,囚犯们通过踩动辐条而带动巨大的桨轮。


死刑、驱逐和关押是1800年代的英国监狱首选的惩罚方式。为了保障犯囚犯的权益,宗教组织、社会名流呼吁改革,“跑步机”由此被引进英国监狱。


1818年英国工程师William Cubitt爵士发明了监狱跑步机。犯人需要踩动轮子产生动力用来碾磨谷物或抽水,有时甚至只是为了惩罚犯人。

1824年纽约的监狱看守James Hardie称:“极其单调和极其无聊,这才是跑步机的最可怕之处。”

如今跑步机已经成了现代健身馆的标配器械,跑步机甚至进入了千家万户。想当年跑步机只是一种刑具。

《医学日报》是这么总结这段历史的:

“早在1800年代,早期的跑步机是惩罚囚犯人刑具,他们用力踩动辐条以带动巨大的桨轮,用于抽水、粉碎谷物或者驱动磨坊,这就是英文单词“treadmill”(跑步机)的由来(treadmill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踩磨坊”)。囚犯们经常每天被迫踩磨坊6个小时以上,这相当于每天攀登1500米到4300米的高山。”

可见跑步机在过去属于一种刑具,犯人们每天的工作量相当于攀登惠特尼山,这肯定是一种折磨。 (惠特尼山是美国本土48州的最高峰,海拔4418米。)

长期劳累、营养不良和卫生条件恶劣,囚犯们意外伤亡时有发生,但监狱跑步机在英国一直运行至19世纪末期。直到1898年的英国监狱法将该刑罚定义为“极度残酷”,这种折磨犯人的残酷刑具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1911年曾经臭名昭著的跑步机重出江湖,首款民用跑步机在美国面市了。


所以创新的道路通常都很曲折,直到1970年代,跑步机发明一百多年后,我们才真正发现了其用途,才正式推广开来。


煎蛋原文:跑步机的黑暗史

user avatar

很多女性用品其实最早是给男人用的,比如:

丝袜

2010年,法国巴黎拍卖了拿破仑流亡圣赫勒拿岛时穿过的一双丝质底袜,以31250欧元价格成交!

拿破仑是炮兵军事学院的高材生,但并不是一个糙直男,相反他是一个潮男,后来更堪称那个年代的时尚风向标,我们只需看看拿破仑穿什么,就知道当时的流行风尚。

这是拿破仑的经典露腿照,性感紧身小短裤搭配新潮丝袜,是当时上流时尚少年的标准穿搭。当年若着此装出街,绝对引的众女子疯狂,而拿破仑的这张照片,其泰然自若的眼神,自然娴熟的摸胸动作,袒露雄风的叉腿站姿,可以直接拿来当时尚杂志封面了。

遥想当年,丝袜最早流行于16世纪的欧洲,是上流社会的绅士穿着,作用是掩盖腿毛并突出男性下体的线条美感(如果有美感的话......)。而在拿破仑以前,穿丝袜最出名的莫过于路易十四了,这货绝对是引领时尚几百年的男人。

▼路易十四

瞧这红色手工丝袜、限量款簪花皮鞋、精致小胡须、忧郁的眼神,外加负离子烫卷发,简直潮爆了。

可是天道好轮回,不管这些男人是会打炮也好,万人之上也罢,最后还是被女人横刀夺袜,终于在20世纪丝袜彻底成为女性服饰,而男人的造型渐趋硬朗,gay里gay气的丝袜至此被从男人的购物清单上划掉!

感谢女人的横刀夺袜!她们才真正让丝袜大放异彩,对此,李敖深得其中滋味:“吊袜带时代的女人,她们在内裤与丝袜之间,就是吊袜带发生作用那一段,大腿是裸露的。冬夜时分,与美女夜游,坐在车上,伸手去摸那一段大腿,虽约翰复生,亦将别著福音。”

紧身裤

和丝袜一样,紧身裤也是从前欧洲上流社会男人的最爱。我们如果看欧洲君主的画像,一般不是穿丝袜就是紧身裤,可见它们的风靡程度。

此处当然少不了拿破仑:

我们看下其他君主:

还是同样的造型,还是同样的动作,还是同样的辣眼睛。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紧身裤是没有弹性的,所以穿在下身会勒的很紧,非常不利于健康(男同胞一定都知道那是什么感觉➝_➝)。

所以就有人提出,拿破仑滑铁卢之败是因为紧身裤压迫神经导致思维受限,也有人说是因为拿破仑长期穿着紧身裤犯了痔疮,影响了作战指挥......

对此,拿破仑只想说:

不过严格来说,紧身裤在今天也并不是女人的专属,男人也可以穿,只不过在答主这个糙直男眼里,实在受不了男人穿紧身裤,所以就自作主张把紧身裤划到女性服饰的行列了,认同我的直男记得在下面点赞。

高跟鞋

刚才说到路易十四引领潮流几百年,此非虚言也,路易十四不仅是潮男,他还开创性的将骑马时穿着的高跟鞋进行了改造,成为风靡至今的超级时尚单品——高跟鞋。只不过,他本来是发明给自己用的。

▼ 高跟鞋最早只在骑马的时候穿,为的是方便踩马镫。

不穿高跟鞋就踩不稳马镫,以致人有失足,马有失蹄。

▼ 不穿高跟鞋导致马祸频发

据说因为路易十四身材太短小,只有一米五几,穿高跟鞋本是为了弥补身高的缺陷,不过自从高跟鞋流行起来,已不仅仅是为了增高这么简单了。

在自己最著名的艺术照里,路易十四得意地展示了他的发明,其婀娜体态从此彪炳史册,连同彪炳史册的还有他发明高跟鞋的轶事,和他本不想让人知道的身高。

其实不光西方如此,在中国也一样,比如团扇大家都觉得是古代美女的专属,但最早团扇其实是文人雅士的物件,跟女人本没啥关系,后来却变成“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的女性用品了。脂粉有段时间甚至是公务员的标配,汉朝时“郎侍中皆冠、贝带、傅脂粉。”魏晋时期的何晏,被人称为傅粉何郎,史书称其“美姿仪而色白”,风姿甚至盖过女人,然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女人!

▼ 簪花欧阳修

所以呀,世界上很多好东西都是被男人所发明,被男人所享用,被男人所喜爱,被男人所珍藏——直到女人看上了它们。不过没关系,男人本身不就是女性用品嘛,我们什么东西都愿意给你们!

真的,跟我搞对象就行!➝_➝

------------------------------

最后你懂的

------------------------------

好多赞呀,太开心了!我前天回答的这个也挺好,哈哈哈:

哪些古代名人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 知乎

——————————

user avatar

没想到这么多赞了…

这个S1帐号下面有个签名:

Jet 雷小亮 - PM,ITer,appler,Doubaner,S1er,Googler,Gamer,Blogger

,这个链接大概作者自己都忘记改掉了…

看了下评论有些人说扯淡的,那就把这当成段子好了。这帖子是货真价实存在的,至于真实性我也懒得考证了。

———————————————————————————————————————————



陌陌

原本是为了死宅之间交流做的软件,后来嘛~

转S1帖子,原帖地址:

【app】作为一个死宅,和朋友做了一个app,请各位大大提意 - Stage1st

【app】作为一个死宅,和朋友做了一个app,请各位大大提意

发表于 2011-7-18 00:03:32

更新一下,APP在8月3号上架了,各位未越狱的同学有兴趣可以来试试了

-----------------------------

大概介绍下,小弟宅一枚,大学毕业从事了几年ACG的工作,后来转产品做了几年,其实泡S1也很多年了,就是从来不re贴;

-----------------------------

今年和另外一个死宅朋友从公司离职,做了一个iphone(itouch)的app,现在提交审核,并在测试中,

因为本人的常泡的圈子大概除了同行就是外野和tgfc,A9这样的论坛,所以也只能来这些地方求助吧,就请各位有iphone,itouch的,且越狱了的童鞋,来试试我们搞的app。

app名字叫做陌陌,这一个认识周围陌生人的app,这么一说,可能很多死宅都能理解本人为啥做这样的app ( ̄▽ ̄"),对死宅们初衷大概就是比较容易和身边的宅或者同类聚集什么的样子,参加聚会或者漫展也很容易找到人。当然基友什么的也是可以的据说…

app的ipa下载地址:联系我们/陌陌联系方式,越狱了大大请下载安装吧-_-a

---------------------------------

当然这个是现在的臆想,未来能不能做到这个阶段其实不好说,或者可能是其他的app可以做的事情。

各位宅友有兴趣的可以试试,有啥问题或者建议都可以提给我…
user avatar

我看没人提,插一脚

大慈大悲加特林医生

“我发明加特林枪的目的,是因为看到战争中逝去的人实在太多了。

所以我希望发明一种武器,依靠凶猛的火力,让一个士兵替代一个连的兵力,从而减少战场上士兵的人数,以达到减少战争伤亡的目的。”


——理查·乔登·加特林医生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打响,

几百万士兵奔赴战场,

惨烈的战斗布满乡村和城镇。

此时,作为内科大夫的理查德·乔登·加特林,

正在医院里为病人做检查。

忽然,大批伤兵涌入医院,

有的甚至因为伤势过重已经死去,

加特林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刺痛,

他决定放下手术刀,

去发明一种能保护士兵的武器。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


图片引自Falsebook微博

文字部分引自《军事科技》



礼赞南无加特林大菩萨

南无加特林菩萨

六根清净大管子

一息三千六百转

大慈大悲渡世人

昄依我佛(指物理)

蓝火哒哒哒!








另写了一个加特林文化在现代的异化。(与加特林菩萨,就是上面持机枪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菩萨相关的文化)。稍微跑题,就放到主页文章里去了,有兴趣的可看看。


传送门:zhuanlan.zhihu.com/p/82

拜谢。

user avatar

1.知乎的分享,原本是为了增加一种互动方式,结果80%的用户拿它来挂人

2.知乎的想法,原本是为了不让大家挂人的情况下增加一种互动方式,结果80%的用户拿它来怼知乎

期待知乎出下一个功能吧……

user avatar

肯德基和麦当劳

撑起中国公厕半边天




三百多个答案竟然没人说这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它们最初的意图和最终的应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是完全脱节。这些“意外”的发明往往源于一次实验中的失误、一个错误的假设,或者仅仅是偶然的发现,但它们最终却改变了世界。以下是一些非常著名且详细的例子: 1. 微波炉:源于雷达技术的意外发现 发明者: 珀西·斯宾塞 .............
  • 回答
    在中国历史上,“满门忠烈”通常指整个家族因忠于国家、忠于信仰或忠于某人而集体殉难或英勇牺牲。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被广泛传颂的“满门忠烈”人物及其故事,尽管部分案例可能因历史记载的模糊性而存在争议,但其精神和事迹仍被后人铭记: 1. 岳飞家族(南宋) 背景: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以“精忠报国”闻名,其家族成.............
  • 回答
    历史上确实存在许多因误会、误判或技术失误导致的“乌龙事件”,这些事件往往因意外的错误或误解而引发连锁反应,甚至改变历史进程。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乌龙事件及其详细分析: 1. 1942年:菲律宾误击事件(“菲律宾误击事件”) 背景: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面临严峻形势。1942年,美军在菲律宾的巴布.............
  • 回答
    历史上“点错技能树”的现象往往指因决策失误、战略误判或技术路线错误导致的发展受阻甚至灾难性后果。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的详细分析: 1. 苏联农业集体化:暴力强制下的粮食危机 背景: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为加速工业化,强行推行农业集体化,试图将小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国有农场。 错误路径: .............
  • 回答
    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因时代局限、意识形态偏见或宣传策略而被低估或高估。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涵盖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领域,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其被误解的原因: 一、被低估的人物 1. 玛丽·居里(Marie Curie) 背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物理学和化学),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 回答
    历史上装逼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有些因为过于夸张,有些因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下面我就来详细讲述几个著名的装逼失败案例:1.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诅咒:被媒体和考古学家共同“装逼”的闹剧 背景: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一位年轻法老,他在位时间很短,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显赫的功绩。然而,在他.............
  • 回答
    历史长河中,不乏光芒万丈的英雄,但也有许多默默奉献、同样伟大却鲜为人知的个体。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们的勇气、智慧、牺牲或坚韧,却在细微之处改变了历史的轨迹,或者点亮了黑暗中的希望。以下是一些不是很著名的历史英雄,我将尽力详细讲述他们的故事:1. 索菲·肖尔(Sophie Scholl,1.............
  • 回答
    “大力出悲剧”是一个非常贴切的描述,它指的是那些因为追求极致、过度强调某种功能或理念,但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产品失败、甚至带来负面影响的案例。历史上有不少产品都符合这个特征,以下是一些比较典型且可以详细讲述的例子: 1. 索尼Betamax录像机背景: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录像.............
  • 回答
    历史上确实存在许多事物,它们在当时可能被视为“厉害”、“强大”或“有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其真正的价值却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虚幻的“厉害”。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 1. 建造巨型金字塔却未能带来长久繁荣的国家例子:古埃及的巨型金字塔 (如吉萨金字塔群) 当时看起来的.............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令人捧腹的笑话,它们或源于对现实的辛辣讽刺,或来自对人性的幽默洞察,或仅仅是巧妙的语言游戏。这些笑话穿越时空,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共鸣和笑声。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笑话,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背景和内容: 1. 柏拉图与傻瓜的对话(古希腊)这个笑话虽然没有确切的记录说明是柏.............
  • 回答
    历史上涌现出无数意志力强大到远远异于常人的人物,他们凭借着超凡的毅力和决心,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改变了历史的进程,留下了不朽的传奇。以下是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故事足以证明意志力的力量: 1. 斯巴达克斯 (Spartacus, 公元前 111/109 – 前 71年)背景与困境: 斯巴达克.............
  • 回答
    历史的进程充满了戏剧性和无常,其中不乏令人啼笑皆非的讽刺之处。这些讽刺,往往源于人们的认知局限、预设的偏见、或是善意的初衷所导向的意想不到的恶果。以下我将详细讲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讽刺事件:1. 西方文明的“救世主”竟是“传播者”: 背景: 14世纪,欧洲爆发了席卷整个大陆的黑死病,又称鼠疫。.............
  • 回答
    历史上存在一些引发“疑似穿越者”讨论的人物和事件,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都属于民间推测、阴谋论或历史巧合的解读,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不能视为历史事实。科学严谨的历史研究并不承认穿越者的存在。尽管如此,这些讨论本身也很有趣,它们往往来源于人们对历史现象的困惑、对超自然力量的想象,以及对现有历史叙事的补充.............
  • 回答
    历史上,被宣扬成正面人物,但实际上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险恶一面的例子并不罕见。这些人物往往在历史的叙事中被简化、美化,或者其负面行为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圣女贞德(Joan of Arc) 正面宣扬: 贞德被广泛誉为法国民族英雄,一位神圣的女性,带领法国人.............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他们留下的言论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有些言论因其深刻的洞察力、前瞻性,或是其背后蕴含的巨大争议和影响力而令人惊叹。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人物发表过的惊人言论,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背景、内容和影响: 1. 苏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是.............
  • 回答
    历史上,狠话并非都是粗俗谩骂,很多时候它们是智慧、决心、甚至绝望的浓缩,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军事或个人意义。这些“狠话”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们触及了人性的深处,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并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狠话,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背景、含义和影响: 1. “我就是罗马!”.............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璀璨的星辰,其中一些人物因其卓越的智慧、非凡的成就、深刻的影响力以及超越时代的思想,在后人心中被赋予了“神一般”的地位。这里的“神”并非指超自然的神灵,而是指他们在各自领域内达到了极致,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颠覆性的推动作用,其思想和影响至今仍在回响。以下是一些在不同领域堪称“神一般.............
  • 回答
    “国士无双”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极高的赞誉,意指一个人在国家层面的才能、功勋、影响力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能够被如此评价的人物并不少,但要说“够资格”并被广泛认同的,则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杰出的才能与智慧: 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某个或多个领域拥.............
  • 回答
    历史上涌现过许多令人惊叹的本科和硕士毕业设计/论文,它们不仅是学生学术生涯的巅峰之作,更可能在学术界甚至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要挑选“牛逼”的案例,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衡量:开创性、影响力、实用性、解决的复杂性以及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以下是一些我认为符合“牛逼”标准的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背景、内.............
  • 回答
    历史上有无数的“糖衣炮弹”例子,这种手段通过看似美好、诱人的事物来掩盖其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或危险性,常常用于政治、外交、商业甚至个人交往中。以下我将列举一些著名的历史案例,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是如何运作的: 著名的历史“糖衣炮弹”手段:1. 借给你的不是糖,是枷锁:贷款与援助的陷阱 (新殖民主义的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