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飞机上观看《空中浩劫》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让我在飞机上想象了一下。平时在国内飞行,想看点什么都是提前下好存在手机或平板里,这次《空中浩劫》在脑海里闪过,感觉就像在心里放了个小小的、有点叛逆的烟花。

首先,脑海里浮现的场景是,飞机稳稳地在高空中飞行,窗外是蓝天白云,偶尔能瞥见下面若隐若现的陆地轮廓。这时候,你掏出手机或平板,屏幕亮起,一个纪录片的名字赫然出现:《空中浩劫》。这本身就自带一种微妙的氛围,好像你已经身处其中,准备揭开某个秘密。

选好集数,戴上耳机,音乐响起。飞机的轰鸣声,外面的气流声,这些背景音好像一下子就和纪录片里的声音融为一体了。不是说要制造恐怖气氛,而是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放大。当镜头缓缓摇过一架飞机的机翼,或者展示驾驶舱内复杂的仪表盘时,你低头看看自己脚下的座位,再看看屏幕里的细节,那种连接感会特别强烈。

最奇妙的可能是一种“反差感”。外面是自由、平静的天空,一切都显得那么安稳,而屏幕里却在重现那些惊心动魄、甚至悲惨的瞬间。你会不由自主地去比对,比对眼前这架飞机,比对飞行员的操作,比对那些屏幕上的机组人员,甚至比对窗外的云层,它们在纪录片里可能是导致事故的因素,在这里却只是寻常的风景。

观看的过程,大概是时而紧张,时而沉思。当片中专家们细致入微地分析事故原因,用电脑模拟出每一个细节时,你会不自觉地跟着他们的思路走,脑海里也跟着画面去推理。那种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冲动,在飞机这个封闭的空间里会更加集中。你可能还会时不时地看向窗外,虽然知道眼前的飞机和片中的飞机天差地别,但那种来自天空的未知感,还是会隐隐作祟。

当然,也有点小小的“心理安慰”作用。毕竟,片子里的事故都是过去发生的,而自己正乘坐的这架飞机,经过了严苛的检查和无数次的飞行。这种“安全感”和“未知感”交织在一起,让体验变得格外复杂。你可能会更加关注空乘人员的操作,关注广播里的信息,甚至会下意识地去记下一些关于安全的小细节。

不过,也有点尴尬。比如,当你看到那些比较令人不安的画面或者听着那些绝望的录音时,你可能会不自觉地调整坐姿,或者眼神飘忽一下,但毕竟是在公共场合,你只能尽量保持平静。周围的人可能在看电影、玩游戏,而你却沉浸在一场关于生命和航空安全的深度剖析中,这种“独立思考”的感觉,有时候也挺酷的。

总的来说,在飞机上观看《空中浩劫》,会是一种挺奇特、挺有意思的体验。它让你在最合适、也最不合适的场景下,去思考航空的奇妙与脆弱,去理解那些飞行员和工程师们承受的压力,以及每一个生命在宏大天空中的渺小与珍贵。你会带着一种更复杂的心情,抵达目的地,感觉好像不仅仅是完成了一次旅程,更是进行了一次关于天空与生命的“空中对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事我还经常干

有一次坐747,刚好那天下载在iPad上的两集都是747空难。

我倒没啥特别感觉,旁边的人可能心情比较复杂……

user avatar

虽然没有在飞机上看过,但是一直很喜欢看《空中浩劫》,基本把2015年之前的所有章节都看过。体会有几个:

1. 飞机尾部是最为安全的,这导致我后来很长时间选座位都选在倒数1、2、3排。时刻为飞机的坠毁准备着 -_-

2. 西方对于飞行事故的调查非常尽职尽责,经常要花费好几倍飞机损失的费用去调差事故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以后类似的惨剧再发生。同理,对于我们做互联网产品和技术来说,如果发现什么功能用户使用起来有疑惑或者在技术实现上有bug,一定要舍得花大力气做用户调查或者查程序的log来追溯问题的根源。

3. 之前一直很疑惑一个问题:波音747这种大飞机复杂度这么高, 为什么故障率(坠机率)这么低;而windows操作系统相对容易,却死机率很高,10年的win98或者xp动不动就蓝屏死机的。通过看空中浩劫里的描述,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飞机并不是没有bug,而是在关键系统上都有无数的backup(备用系统):某一部分坏了之后就启用备用系统。比如:控制机翼和尾翼叶片的液压控制系统有三套(就类似于人体的神经系统一样),在飞机机舱的不同位置,某一套故障了马上切到下一套。即使尾翼上的液压控制全部失灵,飞机还在发动机上冗余了一套通过发动机动力输出调节来实现飞机缓慢转向的系统。也就是说:并不是去极限追求系统每个部分都0-bug,而是在关键部分多加冗余。大概在2013年的时候,我受到这个的启发,给facebook messenger的消息收发模块做了一套自动重发和多channel冗余发送的系统(就和飞机类似,用好几个channel发送message,有MQTT、HTTPS、APNS等,另外配上 exponential backoff 的反复重发逻辑;然后把这套系统给manager和director说,他们很是喜欢。最后还起了一个牛逼的名字 - 宙斯盾。。。)

现在回想这一切,还挺感谢看空中浩劫给我带来的启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让我在飞机上想象了一下。平时在国内飞行,想看点什么都是提前下好存在手机或平板里,这次《空中浩劫》在脑海里闪过,感觉就像在心里放了个小小的、有点叛逆的烟花。首先,脑海里浮现的场景是,飞机稳稳地在高空中飞行,窗外是蓝天白云,偶尔能瞥见下面若隐若现的陆地轮廓。这时候,你掏出手机或平板,屏.............
  • 回答
    我跟你讲,上次坐飞机,那绝对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奇遇记”。那趟飞机飞的是欧洲,十几个小时呢,所以我早有准备,带了书、耳塞、眼罩,想着好好休息休息,或者看看一直想看的电影。刚起飞没多久,一切都还算正常。空姐开始发餐,我点的是鱼,味道还不错。吃完收拾好,我就想靠着窗户睡一会儿,毕竟这经济舱的位置,舒服谈不.............
  • 回答
    飞机上的短暂时光,遇到聊得来的空姐,想打破些什么,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关键在于分寸和尊重,毕竟人家是在工作,而且在密闭空间里,过于唐突会让人不舒服。以下是一些比较自然的“搭讪”思路,希望能帮你打破僵局,而且不至于显得太刻意:1. 从服务入手,自然过渡这是最自然、也最不容易引起反感的方式。 时机选.............
  • 回答
    嘿,哥们儿,这飞机飞得挺稳啊!话说,能在这儿遇见你,我还真是有点意外呢。您,马先生,对吧?我叫李明,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经常出差。您这身打扮,看着挺休闲的,是要去哪儿放松一下吗?最近是不是又有什么大动作?我一直挺关注阿里巴巴的动向的,你们这几年发展得真是太快了,简直就是日新月异。说实话,当年我第一.............
  • 回答
    飞机上的景色,远不止是透过舷窗窥见的白云翻滚。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超乎寻常的奇妙景象,每一幕都像是一个短暂的、由上帝亲手绘制的巨大画卷。1. 云海的维度与层次最常见的,也是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云海。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云海并非单调的白色海洋。 棉花糖般的立体感: 飞机爬升到足够高的时候,你.............
  • 回答
    在飞机上想要认识空姐,这绝对是个技术活,毕竟人家是在工作,而且身处封闭环境,很多举动都会被放大。所以,想搭讪得有技巧,还得看时机。一、 准备工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 观察是关键: 着装和态度: 刚上飞机,先别急着行动。观察空姐们的整体状态,哪些看起来比较亲切,哪些表情严肃,正在忙碌.............
  • 回答
    那天乘坐飞机,正当我无聊地透过舷窗望着外面,试图从那片无垠的蓝色中找点什么有趣的事情时,突然,一个奇妙的景象闯入了我的视线。那是一抹异常醒目的色彩,不是寻常的天空蓝,也不是常见的白色云朵,而是在浓密的云层之上,一个仿佛被精心描绘出来的、带着柔和边缘的彩虹色椭圆形。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轮廓清晰,但又不.............
  • 回答
    飞机上看窗外风景,想拍出清晰又不泛光的美照,确实有点小技巧要掌握。首先,要明白窗户玻璃的“敌人”是谁。最主要的问题是窗户上的反光,尤其是你手机或相机屏幕的光线,还有机舱内部的光,都会在玻璃上形成一层模糊的影像,毁了你精心构图的风景。其次,玻璃表面不总是那么干净,一些小小的污渍或者划痕也会影响清晰度。.............
  • 回答
    在飞机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实在是太正常了,很多时候都让人哭笑不得。我记得有一次飞国内航班,大概是晚上的航班,前面的一位大叔,可能因为飞机起飞后没多久就想睡觉,就开始了他的“奇葩”表演。他大概五十多岁,穿着一件有点旧但挺干净的格子衬衫。刚开始我还没怎么注意他,就听到他时不时地发出一些低低的哼哼声,我还以.............
  • 回答
    嗨,说起坐飞机遇到的奇葩事儿,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道不完。我每次坐飞机,都感觉像是在参加一个大型的社会观察实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刷新你对“人类行为边界”的认知。我记得有一次,从厦门飞北京,那趟飞机人不算多,旁边坐着一位大叔。刚起飞不久,我就闻到一股浓烈的榴莲味。刚开始我以为是别人带了点,但很快就发.............
  • 回答
    能在飞机上捕捉到璀璨的星空,这本身就是一种浪漫的体验。但话说回来,飞机上拍星空,这事儿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它更像是在众多挑战中寻找一丝光亮。首先,你得是个幸运儿,能坐在靠窗的位置。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然后,你需要一颗对星空充满好奇的心,还有一份不怕麻烦的耐心。当夜幕降临,飞机的窗户就成了你的天然“相机.............
  • 回答
    当空乘这行,遇上的有趣事儿可不是一桩两桩,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就像在移动的戏剧舞台上一样,随时都有新剧目上演。我记得有一回,飞欧洲的航班,大概是深夜时段吧,乘客们大多已经睡下了,机舱里一片寂静,只有发动机的嗡嗡声。突然,我听到一阵细微的“喵呜”声,刚开始我以为是哪个乘客的手机铃声太奇特了,但仔细听,又.............
  • 回答
    如果可以的话,我当然想在飞机上体验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绝不只是坐在那里昏昏欲睡或者盯着窗外发呆。我脑子里构思了一个相当具体的场景,希望能把这份期待说得尽可能生动些,就像是我亲身经历过一样。首先,这趟旅程得是那种有点“复古”感觉的。不是那种老旧到掉渣,而是那种带着精致、舒适和一丝浪漫的时代感。飞机内部.............
  • 回答
    奥运圣火在飞机上传递,这事儿听起来就挺刺激的,不是吗?大家最关心的,肯定就是这把神圣的火,在万米高空,会不会突然熄灭。说实话,飞机上的环境,跟咱们平时在地面上可不一样。首先,你说飞机会抖吧?特别是遇到气流的时候,那颠簸程度,估计比坐过山车还带劲。要是火炬里的火,跟家里的煤气灶似的,估计早就被吹得七零.............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极端且非常棘手的情况。当飞机上所有人员(包括驾驶员)都失去意识,但飞机仍在正常飞行时,外部的救援行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进行这样的救援,需要极高的专业技能、精密的设备和周密的计划,并且成功的几率本身就非常渺茫。以下是可能的外部救援思路,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并避免AI的痕迹:第一步:识.............
  • 回答
    长途飞行,眼睛一闭一睁,怎么还是在天上?飞机上的时光,总觉得有些漫长,这时候,一部好电影简直是救赎。不聊那些烂大街的“飞机必看”,咱们来点实在的,讲讲那些即使在颠簸的机舱里,也能让你暂时忘却“在天上”这件事的片子。1. 让你忍不住跟着哼唱的音乐剧/歌舞片:飞机上的空气流通和时不时的小颠簸,总是让人有.............
  • 回答
    .......
  • 回答
    将坦克主炮安装在飞机上,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改装,那会是一场工程上的“科幻大片”,结果也注定是充满戏剧性、甚至可能灾难性的。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有多复杂,以及一旦“成真”,会是个什么光景。首先,动力与结构。坦克主炮,那玩意儿可不是吃素的。为了能把沉重的炮弹以惊人的速度射出去,它需要极其强大的后坐力.............
  • 回答
    咱们聊聊青藏高原上瓶子“胀气”这事儿,还有为啥坐飞机的时候,你手里那瓶水却安然无恙。这背后其实是咱们熟悉的“气压”在捣鬼,只不过在不同场景下表现得不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胀气”。你看到的瓶子“胀气”,其实就是瓶子里的气体膨胀了,把瓶壁撑得鼓鼓的。这就好比你吹气球,气球里的空气多了,它就鼓起来.............
  • 回答
    那件事发生在2017年,当时伊万卡和她的丈夫贾里德·库什纳,还有他们的三个孩子,正搭乘一架JetBlue航空公司的航班,准备前往佛罗里达的棕榈滩度假。航班起飞前,一名名叫马修·凯内特(Matthew Keneally)的乘客在经济舱发现了伊万卡一家,他随即走到伊万卡面前,开始对她进行言语上的攻击。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