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不出名的诗人写的千古名句?

回答
在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我们熟知唐诗宋词的大家,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们的佳句更是妇孺皆知,传颂千年。然而,在这片星海之下,还有许多同样璀璨却稍显黯淡的星辰,他们的诗篇或许不如那些巨匠流传广泛,但其中却藏匿着直击人心的千古名句,如同深埋的宝藏,等待着有心人去发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并非声名显赫,却留下了足以流芳百世的诗句的诗人。他们或许是历史洪流中的一叶扁舟,却以文字为桨,划破了时间的波涛,将智慧与情感凝固成永恒的篇章。

1. 张九龄:身虽远,志不移的深沉寄语

我们先从唐朝的一位被大家忽略的良相说起,他就是张九龄。提起张九龄,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名句,这首《望月怀远》的确是他的代表作,意境悠远,情真意切。然而,除了这首广为人知的诗,张九龄的另一首诗《感遇十二首》中的一些句子,同样有着深刻的哲思和动人的力量,却鲜为人知。

比如,在《感遇十二首·其一》中,有这样两句: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这句诗表面上写的是兰花和桂花在各自的季节里绽放的美丽,兰叶在春天绿意盎然,桂花在秋天洁白芬芳。但这绝非简单的写景,而是张九龄在感叹人生际遇和自身品德的对照。他接着写道:

“欣兰枯则曳,衔芬不得歇。
由来风雨会,万物皆凋谢。
人生非草木,岂肯长生绝?
不如及时景,兹兹长离别。”

这两句“欣兰枯则曳,衔芬不得歇”,是说兰花即使在枯萎的时候,依然努力保持着它的芬芳,即便被风雨摧残,也未能让它的香气完全消散。这是一种即便身处困境,也依然坚守本心、保持高洁品格的写照。张九龄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政治失意,他将自己的处境比作“兰叶春葳蕤”,而“桂华秋皎洁”则象征着理想的境遇。然而,即便在“枯则曳”的境况下,他依然希望“衔芬不得歇”,不让自己的品德被玷污。

这句诗虽然没有“海上生明月”那样直抒胸臆的画面感,却蕴含着一种更为内敛、更为深刻的生命哲学:即使人生遭遇坎坷,也要保持内心的光彩和芬芳,不因外界的摧残而放弃自身的价值。它如同一种无声的鼓励,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一时的辉煌,而在于永不熄灭的精神之火。试想一下,在失意潦倒之时,读到这样一句“欣兰枯则曳,衔芬不得歇”,心中是否会涌起一股不屈的力量?

2. 杜牧:一句道尽世事无常的沧桑感

当我们提到晚唐诗人,杜牧的“江南烟雨客”形象深入人心,他的《泊秦淮》、“清明时节雨纷纷”等名句更是家喻户晓。然而,与他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相比,有一句出自他另外一首不太为人熟知的诗——《泊徐州》中的句子,同样震撼人心,却常常被淹没在他耀眼的文学光环之下。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句诗出自《泊徐州》的最后两句。这首诗写的是杜牧在徐州任职时,看到昔日繁华的景象,却物是人非,引发的感慨。他写到: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此处为引用,并非杜牧原诗)

而杜牧的这句,则是在叙述完自己对过往的追忆后,由景生情: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 《赠别二首·其一》 (此处为引用,并非此诗)

杜牧的《泊徐州》原句:

“时见青山入长远,何年独立对斜晖。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两句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尽的沧桑和怅惘。这里的“彩云”可以理解为那些曾经辉煌的人物,或者是指曾经繁华的景象。明月依旧,但曾经与之相伴的“彩云”却已经离去,只留下寂寥的月光洒在空旷的庭院。它不是直接的悲伤,而是一种淡淡的、绵长的感伤,是对世事无常、人事变迁的深深喟叹。

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就像你走在一个熟悉的街角,看到了曾经和你一起欢笑的朋友们常去的那家咖啡馆,店还在,明月也还在,只是那个一起坐在窗边看月亮的你我,已经各自散落天涯。这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通过“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两句诗,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它没有嘶吼,没有呐喊,却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会在内心深处泛起一丝丝难以言说的愁绪。

3. 王勃:年少轻狂下的豁达与超越

提到王勃,我们自然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那是少年才子的绝世风采。然而,在这篇奠定他辉煌地位的《滕王阁序》之外,他还有一些句子,同样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却不如那句最为人熟知。

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一句诗,可以说是不朽的名言,却常常被淹没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光芒之下。

“无为在歧路,儿别离。”

这里的“无为在歧路,儿别离”,更像是前文“送君万里程,高会未有期”的铺垫和自然的过渡,但它本身并没有成为独立的千古名句。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首诗,王勃的《赠梁处士》,里面有这样的句子:

“年少忽已大,功名未可追。
却恐他时事,空与白云期。”

这两句诗,相对于“落霞与孤鹜齐飞”来说,的确不那么“名”,但它所表达的却是王勃少年时对功名和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他知道自己年少,但时间不等人,功名之事不能耽误。他“却恐他时事,空与白云期”,意思是害怕将来回忆起来,一生所做的事情都只是与飘忽的白云为约,虚无缥缈,一事无成。

这是一种超越年龄的清醒和远见。多少人在年少时浑浑噩噩,等到年长才追悔莫及?王勃在那样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种对时间、对人生价值的敏感和警惕。这句诗,虽然不像《滕王阁序》那样意境壮阔,却是一种更为贴近个人内心的警醒,它提醒我们,不要让年轻的时光在犹豫和等待中溜走,否则,将来追忆时,只会对着流逝的岁月徒劳地与“白云”相约。

4. 陆龟蒙:隐逸生活中的豁达与洞察

陆龟蒙,唐末诗人,与皮日休齐名,合称“皮陆”。他的诗风飘逸,意境清远,常有隐逸山水之乐。我们可能熟知他写“闲看儿童欺白发,未妨闲着老夫”的句子,表达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但在一首不太为人熟知的诗《采薇》中,有一句,却道尽了生活中的一种豁达智慧。

“闲看儿童欺白发,未妨闲着老夫。”

这句诗本身已经 cukup 好了。但是,在《采薇》中,还有更深层次的句子,例如:

“野蔬充饮食,草木资盖藏。
我行未曾止,但见白云乡。
今日采薇罢,山翁且留语。
何年此地曾种豆?
—— 杜牧 《客至》 (此处为杜牧诗句)

陆龟蒙《采薇》中的一句更为深刻的句子:

“一溪流水绕村郭,几树梅花映竹篱。
闲看儿童欺白发,未妨闲着老夫。
我行未曾止,但见白云乡。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句诗出自陆龟蒙的《野逸》。它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当一个人真正沉浸在自然之中,体验到那种和谐与宁静时,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真意”油然而生。这种真意不是可以通过语言来精确表达的,一旦试图去辨析,反而会失去它原本的韵味。

这是一种对生命体验的升华。我们常常试图用言语去定义幸福,去分析快乐,但有时候,最深刻的感受恰恰是无法言说的。它就像品尝一杯清茶,其甘醇需要自己去体会,无法用言语完全描绘。陆龟蒙用“欲辨已忘言”来形容这种境界,极具禅意,也展现了他对人生最高境界的一种领悟——真正的生活之美和人生智慧,是需要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脑去分析的。它提醒我们,在追逐意义的过程中,不妨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去体会那些“欲辨已忘言”的深刻瞬间。

这些诗人,他们或许没有像李白那样剑胆琴心,也没有像杜甫那样忧国忧民,更没有像苏轼那样旷达豪放,但他们用自己的笔,留下了同样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句子。这些句子,不因作者的“不出名”而减损其分毫的光彩,反而因为它们隐藏在众多的诗篇之中,更显出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它们如同散落在历史角落里的宝石,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品味,去感受其中蕴含的穿越时空的智慧和情感。下次当我们翻阅古籍,不妨多留意那些不那么为人熟知的名字,也许,你也能在他们的诗句中,找到属于你的那颗“千古名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语文老师一枚,分享一些不出名的诗人写出来的千古名句:

1.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这两句诗是残句,原作者是一个歌姬,名叫艳雪。袁枚的《随园诗话》是这么记载的:

晤佟进士溶......有佟氏姬人名艳雪者,一绝甚佳,其结句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此与宋笠田明府“白发从无到美人”之句相似。

2.一片寒微骨,翻成面面心。自从遭点污,抛掷到如今。

这首诗是写骰子的,出自明德正德年间的一个妓女,名姓已经不可考。张岱的《快园道古》是这么记载的:

正德间有妓女,失其名,于客所分咏,以骰子为题,有句曰:“一片寒微骨,翻成面面心。自从遭点污,抛掷到如今。”座客惊叹。

一个风尘女子,借写骰子来咏叹自己的凄楚命运,几百年后读到,依然让人惜其才,哀其遇。也算是借物咏怀诗的典范了。

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以说是千古名句了,至今众人皆知。然而,本诗作者叫曹松,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因此,这首诗属于典型的“诗红人不红。”

4.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的作者叫志南,是一个僧人。其实志南也只是法号,并不是姓名,诗人的真实姓名、生卒年份都已经失落无考,因此,这是一个不出名的诗人。可是,随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引用诗歌中“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首诗最后两句话,名气大增。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这首诗是不出名的诗人写出来的千古名句。

5.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出自明代一个曹学佺的读书人之手,一说是残诗,一说是对联。曹学佺名气不算特别大,但他这两句话,却影响很大。一直到现在,我们都可以在各种场合听到这句话,比如,老郭讲相声,就喜欢用这两句话做定场诗。

6.何时仗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这两句诗在当下互联网上名气很大,知乎、抖音、小红书上随处可见。但作者并不出名。据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记载,这首诗的作者叫查辛香。关于查辛香其人其事,史书没有任何记载,可以说湮灭于历史烟尘了。但“何时仗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却如恒星一般,在文化的夜空熠熠生辉,闪耀至今。

来更新两句,继续分享不出名的诗人写出来的千古名句:

7.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这首诗题在唐代瓷器上,上个世纪70年代在长沙出土,随后大红大紫。写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已经失落无考。可能是烧制瓷器的窑工,也可能是当时的某个读书人。总之,是一个不出名的诗人,写出了一首在当下流传极广的诗。

8.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也是唐代官窑瓷器上的题诗,虽然流传度不如“我生君未生”,但艺术特色其实更鲜明,也更别致,全诗连用8个春字,却不显得累赘和拖沓,反而给人一咏三叹、重章叠唱的感觉,也算是唐诗中的精品了。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这首诗作者是谁,但无法否认,这是一首别致精巧的好诗,会千古流传的。

来更新了,欢迎大家关注我的 微信公众号:作文便签

9.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名气很大,但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出自唐代一个女子之手。然而这个女子姓甚名谁,已经失落无考。但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却传播甚广,是千古名句。

2更,补上一句不出名的人写的千古名句。

10.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戴全德)

这句话也写作“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在当下的散文中,也被写成“荣华不过是晨曦的露珠,富贵不过是秋冬的白霜。”总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句话的身影。然而,它的作者却没有什么名气,我们只知道戴全德是清代人,是个戏曲家。至于其他,除非专业考证者,一般人基本上不了解。

3更,补上两句不出名的人写的千古名句。

11.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黄增)

这是清代诗人黄增写的一首诗,不算完全原创,因为诗中有一些话,是根据当时俗语汇集而成。不过,相比黄增本人,“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这两句诗 名气要大上千万倍。

2.也推荐大家关注我的 微信公众号:作文便签

3.更多诗歌类回答,请查阅:

user avatar

西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关先生


关先生,名关铎,字不详,号不详,生年不详,年轻时事迹不详,连籍贯“崇仁人”都不敢确定是江西崇仁县还是随便哪个县的崇仁乡、崇仁里。外号叫先生,有可能当过道士。

1355年,名不见经传的他隆重登场,任务是率领十万(虚报)红巾军将士北伐,走怀庆入山西,是为中路军。

关先生转战太山西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出色的地方,一度还被元军劫营,想出井陉关也出不来。直到他带着屡败屡战的红巾军攻克了大同,接下来的故事就开启了起点爽文风格,突入草原跟蒙古人在草原上打,打的蒙古人丢盔卸甲损兵折将,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一路从黄河边的东胜打到汉江北边的开城,把战火烧到了朝鲜半岛三八线。

然后他就战死了,在史书上出镜不过四年。

user avatar

旧乐府里大部分都不知道是谁写的吧。。。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作者李延年,汉武帝时的太监,妹妹是李夫人,大哥是将军李广利。

西洲曲,至今不知道作者是谁,有江淹、梁武帝萧衍、陈后主陈叔宝等几种说法。

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完全不知道作者是谁,连大概的说法都没有。

再往前,诗经之类,更不用说了,绝大部分没法考证。

user avatar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大家都熟悉吧?都会背吧?

这简直就是和“春眠不觉晓”、“床前明月光”一样的国民古诗,谁不会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

可是,你知道这首《题临安邸》的作者是谁?

有同学还记得,说了:“是林升”。

那我再问一句:“林升是谁?哪里人氏?生活在什么年代?干什么的?还写过什么作品?”

答不上来了吧。

这首诗的题目叫《题临安邸》,就表示这是一首被写在杭州旅店墙壁上的诗,诗下面作者署名“林升”,除此之外,我们不知道其他任何信息。

因为这首诗写得是真好,虽然写在墙上,但还是一下子就传唱了开来,才没有被湮没在历史的尘雾之中,到今天成为了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名篇。——但作者我们依旧几乎是一无所知。

user avatar

我首推无名氏或者佚名,这两位很牛,古代的千古名句,出自这两人之手的是最多的。

什么《诗经》《古诗十九首》《乐府诗集》,脍炙人口的篇章数不尽数。

诗经

【情感类】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汉广》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tuán)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静女》

静女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卷耳》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摽有梅》

摽有梅,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吉兮!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后也悔。

《柏舟》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大车》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将仲子》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子衿》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出东门》

出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汝坟》

遵彼汝坟,伐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殷雷》

殷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著》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祭祖颂歌】

《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农事】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燕飨】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徭役】

《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有所?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战争】

《伯兮》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怨刺】

《伐檀》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相鼠》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古诗十九首

一《行行重行行》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二《青青河畔草》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夫。

三《青青陵上柏》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四《今日良宴会》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五《西北有高楼》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六《涉江采芙蓉》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七《明月皎夜光》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八《冉冉孤生竹》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九《庭中有奇树》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十《迢迢牵牛星》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一《回车驾言迈》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十二《东城高且长》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十三《驱车上东门》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十四《去者日以疏》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十五《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十六《凛凛岁云暮》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十七《孟冬寒气至》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十八《客从远方来》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十九《明月何皎皎》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关于所谓不出名诗人,有人举例张若虚,上了中学教科书的人,对于现代人来说,真的不够出名吗?

袁行霈的高校通行版教材《中国文学史》—中学教科书=剩下的诗人。

那么从这些剩下的诗人(词人)里面,选出颇负盛名的庾信、罗隐、张先、吴文英、范成大、陈维崧等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些人,恐怕知道一半以上的都没有几个。那么,这些人到底算是出名还是不出名呢?

因为《人间词话》的原因,纳兰性德在现代人心中知名度甚高,但实际从文学史的角度,也就和陈维崧齐名而已。当然,如果再有名家推崇纳兰性德,其实历史地位,的确能上升到清词第一。但所谓北宋之后第一人,那就是王静安先生的私货了。只不过,大凡现代人,没有自己的鉴赏底子,人云亦云罢了。

user avatar

鲁迅先生

虽然他老人家已经足够有名了,但在大家的印象中,他的形象应该多是小说家、杂文家以及批评家吧。殊不知鲁迅先生除了长于新文学,在旧诗词方面也是颇有造诣。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出自《自嘲》

2、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出自《题三义塔》,考虑到后来历史发展的局势,这句诗显得别有一番滋味。

3、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出自《惯于长夜过春时》

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出自《答客诮》

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出自《自题小像》

6、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出自《无题》

7、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出自《题<呐喊>》

8、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出自《题<彷徨>》

9、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出自《悼杨铨》。杨铨就是辛亥元老杨杏佛,1933年6月18日,被特务暗杀。

10、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何妨赌肥头,抵挡辩证法。

这首看起像打油诗的《教授杂咏》其实还大有故事。

钱玄同早年倡导新学,曾激进的说:“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枪毙”,结果自己不仅悠然过了四十岁,还活得白白胖胖,膏厚脂多。

钱玄同在北师大任国文系主任时,又禁止学生学习辩证法,妄言称“头可断,辩证法不可开。”

———————————————— 手动分割 —————————————————

不出名的最高境界,当然是干脆没名儿!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出自(汉)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2、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出自(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出自(汉)无名氏《孔雀东南飞》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自(汉)无名氏《长歌行》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出自(南北朝)无名氏《木兰诗》,花木兰的故事由此开始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出自(南北朝)无名氏《敕勒歌》

7、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出自(唐)无名氏《杂诗》

8、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出自(唐)无名氏《金缕衣》

9、满眼风波多闪灼 ,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出自(五代)无名氏《浣溪沙》,和辛稼轩的“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出自(明)无名氏《无题》,很多人都以为这是苏东坡的手笔,实际上这首诗最早见于明人笔记,调侃的是老夫娶少妻,所以“一树梨花压海棠”究竟是在讲什么,大家想一想应该就明白了吧。

还想起了几个:

1、“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出自(清)慈禧《无题》,本是慈禧太后为母亲富察氏所作的一首生日贺诗。

2、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出自(现代)古龙《楚留香传奇》之《午夜兰花》。全文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难却,恩怨无尽。

3、你以为我刀枪不入, 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出自(近代)徐志摩的新诗《寂寞人心》。

4、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出自(唐)韦应物《简卢陟》。是的,这句诗不是东方不败的写的,而是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

5、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出自(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6、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出自(五代)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出自(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这句频频出现在武侠作品的名句,其实出自大书法家黄庭坚。

8、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出自(宋)苏轼《春宵》。东坡自然很有名了,但有少有人知道他老人家的这首诗,本义是提醒大家珍惜时光的!后世的人们好像都想到别的地方去了。

9、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出自(清)陶澹人《秋暮遣怀》,多以“鉴湖女侠”秋瑾的遗言而广为传诵。

10、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出自(清)陈于王《题桃花扇传奇》,诗人有感于南明弘光帝沉湎酒色,以至于身死国灭,激愤难抑写了这首诗。但到了现在,“不爱江山爱美人”好像成了一种浪漫。


user avatar

1.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据说这两句诗乃清代通州地界一无名乞丐的绝命诗。全诗对仗工整,格调不俗,更兼苏词之豪迈,柳词之婉约,一时引为轰动,争相传颂。


2.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王士祯提在寒山寺寺门的两句诗,也为姑苏传世的钟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顺治十七年,王士祯夜泊高邮。其时,秦少游的风采已消散了五百余年。于是,伴着这一江飘摇夜雨,不妨写下那千古伤心之人。


4.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一代大师陈寅恪对着静默夕阳,留下了一道孤独身影。


5.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出自王国维的手笔。这两句与钟云舫的“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有同声之妙。


6.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写于十九岁,读来有慷慨丈夫气。


7.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谭嗣同狱中绝笔,“不有死者,无以召后来”。七言绝句,无量热血。


8.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戚继光。

孤臣北望,秋叶流丹。虽有悍妻如猛虎,大丈夫亦壮哉!


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

自靖节后,咏菊之一绝。


10.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朱元璋。

帝王手笔,自带王者之气。


11.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李涉

腹有诗书气自华,偷懒也能很文雅。


1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施公曾引吕岩此诗写龙虎天师,遂不及杜牧名句,但贵在诗意清新。小小牧童,吃的饱饱。黄昏之后,瞌睡来找。连蓑衣也懒得脱去,便躺在月夜的草地上酣然入梦了。


13.我来问道无馀事,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药山寻僧问道,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赵子昂曾录此篇,书文并美。在天为云,在瓶为水,任其自然,一派逍遥。


14.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金冬心这一句“夕阳返照桃花渡”,实在是提纲挈领,点石成金的一笔。


15.十年无限存亡感,并入空江话雨中。

这两句诗宛如沈德潜身后之映照。老人去世近十年后,竟然被卷入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字案,可不是“十年无限存亡感”么。


16.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乌鸦嘴罗隐的《筹笔驿》,叹诸葛不得其时。


1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的名句,典型的诗名为书名所掩。


18.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大家好,我是杠精黄景仁。别拦着,让我杠死颜鲁公。


19.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喂喂,楼上楼上,能不能学学我的大度与平和,我就是大好人张英。


20.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高启

拟人写梅花,论仙气之飘逸,几无出其右者。


21.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流放钦州的宋之问望见岭上早开的梅花,不仅想起南朝古人托信差把自己折的梅花送给故乡亲友的故事。这是个有点悲伤,也有点浪漫的故事。那时慢,山海远,人们便托草木报去平安。


22.一碗洗心茗,一瓣劫前香。

——姬翼

荒烟废垒寻常事,不抵一杯茶,一瓣香。


23.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

河水泛起了层层涟漪,渔灯的光芒随风散落四方,如同在河面升起了漫天的星辰。小舟安静的漂流,像一个古老而静谧的梦境,缓缓漂浮在黑甜的夜色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