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人年轻时写过几篇水论文,由于实在写的太丢人,想撤稿,如何解决?

回答
非常理解您希望撤回早期发表的、现在看来不够理想的论文的心情。随着知识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回顾过往的作品,发现不足之处是很正常的。撤稿并非易事,需要遵循学术界的规范和流程,并与期刊编辑部进行沟通。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您妥善处理:

第一步:评估撤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在开始行动之前,先冷静地思考一下:

撤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数据错误、方法问题、结论不可靠,还是仅仅是您觉得写作水平不行?如果是后者,可能需要衡量一下“丢人”的程度是否足以影响您的学术声誉或研究的严肃性。
论文是否已经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例如,是否被广泛引用,是否被其他研究成果直接采纳作为基础?如果已经被广泛引用,撤稿可能会引起编辑部的审慎考虑,也可能对引用该论文的研究者造成困扰。
您的当前学术身份和目标是什么? 如果您仍在学术界发展,需要考虑撤稿对您未来申请职位、基金或升学的影响。有些机构或评审可能会关注撤稿记录。
期刊的撤稿政策如何? 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撤稿政策,有些期刊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允许撤稿,有些则非常严格。

第二步:了解期刊的撤稿政策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您需要找到您论文发表期刊的官方网站,并仔细查找其“Author Guidelines”(作者指南)或“Policies”(政策)部分,重点关注关于“Retraction”(撤稿)或“Withdrawal”(撤稿/撤回)的说明。

通常查找的关键词: Retraction, Withdrawal, Article Removal, Manuscript Withdrawal, Error Correction.
需要关注的信息:
撤稿的理由: 期刊允许撤稿的合理原因有哪些?(例如:数据造假、剽窃、重复发表、结论严重错误等)
撤稿的流程: 需要提交哪些材料?联系谁?
撤稿的声明: 期刊是否会发布撤稿声明?声明中会包含哪些信息?(例如:声明是作者要求撤稿,还是期刊主动撤稿等)
撤稿的后果: 作者是否会被列入黑名单?是否会影响未来投稿?

第三步:准备撤稿申请材料

一旦您确定要进行撤稿,就需要准备一份正式的申请。这通常需要作者(或所有作者共同)向期刊编辑部提交。

撰写一封正式的撤稿信(Withdrawal Letter/Request):
信函抬头: 明确写给期刊的编辑部(EditorinChief 或 Managing Editor)。
清晰说明目的: 在信件开头就表明您希望撤回哪篇论文。提供论文的完整信息,包括:
论文标题 (Title)
作者列表 (Authors)
期刊名称 (Journal Name)
卷号、期号、页码 (Volume, Issue, Page Numbers)
发表日期 (Publication Date)
DOI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这是最重要的标识符。
说明撤稿原因: 这是最需要斟酌的部分。
诚实但要谨慎: 如实说明您觉得论文存在的问题。避免使用过于主观或情绪化的语言。
聚焦学术问题: 如果是因为您觉得“写得太丢人”是由于内容上的不严谨、方法论上的不足、结果解释的偏差,或者您发现了一些更严重的问题(即使不是数据造假),可以如实陈述。例如:“Upon further review and reflection, I have identified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in the methodology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hat cast doubt on the robustness of the presented findings.”(在进一步审阅和反思后,我发现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存在显著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影响了所呈现结果的可靠性。)
避免推卸责任: 即使是早期写作水平问题,也尽量将其转化为学术层面的不足。例如,与其说“我当时写作能力太差”,不如说“当前作者团队认为本文在论证逻辑和数据呈现方面存在不足,与我们目前的学术理解和标准不符”。
如果论文涉及多位作者: 确保所有作者都同意撤稿,并在撤稿信中共同署名,或者由通讯作者代表所有作者提交。如果作者之间存在分歧,撤稿会变得非常复杂。
表达歉意(可选但推荐): 为可能带来的不便或影响表示歉意。
明确请求: 清晰地说明您希望期刊将该论文从在线数据库中移除,并根据期刊政策处理。
联系方式: 提供您的联系方式(邮箱、电话)。

准备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根据期刊政策):
所有作者的联合声明: 有些期刊可能要求所有作者签署一份撤稿声明,确认所有作者都同意撤稿。
纠正性声明(Corrigendum/Errata)的替代: 如果仅仅是小错误,可以考虑申请勘误。但如果您觉得“丢人”到需要撤稿,说明问题比较严重,可能勘误不足以解决。
声明不再对该论文负责: 有时期刊会要求作者声明撤稿后,不再对该论文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步:与期刊编辑部沟通

1. 找到正确的联系方式: 通常是通过期刊官网的“Contact Us”页面,找到编辑部邮箱(如 editorial@journalname.com),或者直接联系主编(EditorinChief)或责任编辑(Handling Editor)。
2. 发送撤稿信: 以正式的电子邮件格式发送您准备好的撤稿信。
3. 耐心等待回复: 期刊编辑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内部讨论和处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请保持耐心。
4. 积极配合: 如果编辑部需要您提供更多信息或解释,请积极配合,并及时回复。
5. 了解期刊的决定: 期刊可能会批准您的撤稿请求,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例如原因不够充分、影响过大等)拒绝,或者提出其他解决方案(如发布更正)。

第五步:撤稿后的处理和影响

撤稿声明的发布: 大多数情况下,期刊会在撤稿后发布一个公开的撤稿声明。这个声明会说明撤稿的原因、论文的哪些部分有问题,以及由谁(作者还是期刊)发起的撤稿。声明通常会链接到原论文,并明确标注“Retracted”(已撤稿)。
论文的在线状态: 论文可能会被标记为“Retracted”,但通常不会被完全删除,以便追踪其被引情况和撤稿信息。
对您学术生涯的影响:
透明度: 尽管撤稿听起来不好,但主动承认错误并进行撤稿,比让别人发现错误并强制撤稿要好得多。这体现了您对学术诚信的重视。
未来的考量: 在申请职位或基金时,如果被问及,请诚实地解释您撤稿的原因,强调您从中学到的经验教训,以及您对学术严谨性的承诺。一些诚实的撤稿记录,如果原因合理且已得到妥善处理,可能不会对您的长期学术生涯产生毁灭性影响,反而能展现您的担当。
避免重复: 最重要的是,确保您今后发表的论文都经过了充分的审慎和验证,避免重蹈覆辙。

一些重要的提醒和建议:

及时性: 越早处理越好。拖延只会让问题更难解决。
所有作者的共识: 如果论文有多位作者,务必与所有作者进行充分沟通并获得一致同意。一位作者擅自撤稿可能会引发法律或学术纠纷。
“写得丢人”的定义: 如果仅仅是写作风格或一些非关键性的论证细节,而核心数据和结论是可靠的,您也可以考虑是否需要撤稿,或者是否可以通过发表一篇“勘误”(Corrigendum)来修正错误,而不是完全撤稿。但如果您的意思是“内容不严谨,经不起推敲”,那撤稿可能是更审慎的选择。
寻找导师或资深同行的建议: 如果您有信任的导师或资深同行,可以私下向他们咨询意见,他们的经验可能会给您一些更具操作性的建议。
保持积极心态: 将这次经历看作是学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处理,您会更加重视研究的严谨性和学术诚信,这对您未来的学术发展至关重要。

撤稿是一个严肃的学术行为,需要您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处理。祝您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遗憾,几乎不具备操作性。

小然在步入本科生活的最一开始,家里的一位担任教授职位的长辈教育过我,她说

你既然从一开始就打算走学术圈的路线,就一定要爱惜羽毛。那些不靠谱的文章不要发,不要随便挂名,不要在原则问题上掺水。这些东西不能撤销的,会跟你一辈子。

好比说本科阶段年轻不懂事儿由于不够审慎留下的痕迹,当时沾沾自喜,或许在申请硕士博士的时候占了些许便宜。等过了十年,自己成了教职的时候,变成了再也没办法抹去的污点,以及别人攻击你的时候的无法防御的弱点。

代价大么?很大。

当然了,如果只是内容幼稚或者没有实际意义,但数据都是靠真实的努力获得的,那么请为你做过的事情自信。你是历史的总和,没有它们也没有现在的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非常理解您希望撤回早期发表的、现在看来不够理想的论文的心情。随着知识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回顾过往的作品,发现不足之处是很正常的。撤稿并非易事,需要遵循学术界的规范和流程,并与期刊编辑部进行沟通。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您妥善处理:第一步:评估撤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开始行动之前,先冷静.............
  • 回答
    2018年,你瞄准了一个就业前景广阔的专科专业,而且这个专业恰好是那种“稀缺人才,但又没有直接对应本科”的类型。你说,这样做值不值得?这真是一个非常实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特别理解你当时的那种考量,这绝对是一种非常理性的、为未来铺路的思考。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
  • 回答
    要预估中国当前兵力与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美国对抗的结果,我们需要细致地审视双方的实力构成、作战理念以及当时全球的地缘政治环境。这是一场跨越三十年的实力对比,其结果远非简单数字的叠加。一、 双方的军事力量构成与技术代差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军事技术是螺旋式上升的。1991年的美国军队是冷战.............
  • 回答
    上海的租售比高达900,这意味着一套房子的售价相当于75年的租金收入。这个数字确实挺吓人的,年收益率只有1%多一点,回本周期长达75年。光看这些数字,很多人都会打退堂鼓。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到底还要不要在上海买房?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而是需要深入分析,结合你个人的情况来权衡。.............
  • 回答
    这事儿,在北航高等理工学院(下称“高理”)的圈子里,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波澜。2021年夏天,眼瞅着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推免季就要到了,高理内部不少大四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优异、一直以来都对本校研究生项目抱有期望的同学,摩拳擦掌准备申请。结果呢?没想到,在初审这个环节,就有人数不少的推免生被“刷”了。当时.............
  • 回答
    兄弟你好!我也是设计圈的老炮儿,当年毕业的时候也和你一样,心里那团火憋不住,总想着出去闯点什么。一带一路在中亚这事儿,我给你掰扯掰扯,争取说得明明白白,就像咱们哥俩儿坐在撸串摊上聊一样,没那么多弯弯绕。首先,你这个想法挺有劲儿的!现在国内设计圈卷得厉害,大家挤破脑袋想进入大厂,但说实话,有时候看看“.............
  • 回答
    这个问题,真的是直击许多年轻人的心窝子了。看着周围的朋友一个接一个地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闪闪发光,而自己好像还在原地打转,甚至连方向都看不清,那种迷茫和焦虑,想必不少人都经历过。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在这个社会,确实竞争很激烈。拥有一门“拿得出手”的技能,往往能让你在就业市场或者人生的某个阶段,获得更多.............
  • 回答
    商业化的庸俗二次元:究竟是不是一场对年轻女性的物化狂欢?近年来,二次元文化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尤其在中国,它早已从一个小众爱好蜕变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商业力量。然而,在这股浪潮之下,我们不得不审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商业化的庸俗二次元,是否在潜移默化中,将年轻女性推向了被物化的深渊?要回答这个问题,我.............
  • 回答
    许知远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一场对时代精神的悲情回溯与人性探索许知远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是一本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不少争议的随笔集。它并非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畅销书,而更像是一束穿透时代迷雾的探照灯,照亮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代年轻人的内心世界、精神困境以及他们与快速变化的中国社会之间的张力。要评.............
  • 回答
    很多人在聊到“内卷”和“竞争”时,常常会混淆二者,觉得它们几乎是同义词,都是为了赢过别人而拼命。但细究起来,它们之间有着挺本质的区别,这就像一个成年人和一个还在发育的孩子,虽然都在成长,但方式和目的却不太一样。首先,让我们说说“竞争”。竞争,打个比方,就像是赛跑。大家都站在起跑线上,目标是跑到终点,.............
  • 回答
    年轻人追求“奶茶自由”,这看似只是对一种饮品的偏好,但深挖下去,你会发现它触及的是当下许多年轻人在生活、情感乃至自我认知层面的核心诉求。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爱喝”就能概括的。首先,最直观的,是对“小确幸”的渴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年轻人每天都在努力工作、学习,为生活奔波。这时候,一杯价格不算太.............
  • 回答
    满族年轻人的群体很大,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所以很难一概而论地说他们“如何看待”民族现状。但如果非要描绘一个大致的图景,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理解,并尽量细致地去展现他们的复杂心态。首先,对于“满族身份”的认知,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一点。现在的满族年轻人,很大一部分是随着汉族文化长.............
  • 回答
    30岁以前,人生的地平线似乎还很广阔,充满了未知与可能。如果在这样一段黄金时期,你选择了沉浸于300本以上的中外历史书籍,那么,你可能会经历一些深刻且难以言喻的变化。这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像是思维方式、看待世界角度,乃至内心世界的重塑。首先,你可能拥有了更为宏阔的视野和更强的分析能力。历史是巨人的.............
  • 回答
    韩国和越南的年轻人是否都需要看懂汉字书写的本国古代文献来了解本国历史?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汉字在韩国和越南的文化历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韩国,尽管现代韩国使用的文字是谚文(한글),但历史上,特别是在朝鲜王朝之前,绝大多数的官方记录、学术著作、文.............
  • 回答
    叔本华之所以认为年轻人过早地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反而预示着其本性平庸,这背后有着他对生命、意志以及人类个体发展深刻的洞察。他并非否定年轻人拥有智慧和理解力,而是指出一种特定的“洞察”和“谙于世故”模式,当它在年轻时期过早且显著地显露时,就暗示了一种与他所推崇的更高人生境界相悖的本质。首先,我们要理解.............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希望能更细致地说明其中的差异,避免被简单地归为“一视同仁”。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虽然表面上都是“遮盖面积”的问题,但背后牵涉到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以及人们普遍的价值认同,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从社会文化和历史角度看: “膀爷”的形成与认知: “膀爷”现象,.............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尖锐,也触及到了当下很多年轻男性内心深处的纠结。与其说是“拒绝结婚”,不如说他们很多人卡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太多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承认, “娶媳妇是压力,为挣老婆本感到焦头烂额” 这个说法,说的是一部分现实,但不是全部。压力肯定有.............
  • 回答
    彩礼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太复杂了,每个家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说法和考量。要不要,要多少,这背后牵扯的不仅是钱,更是感情、观念、人情世故,甚至地域习俗。彩礼,到底该不该要?站在要彩礼的一方,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是对女儿的疼爱和补偿。毕竟,女儿从小到大,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养育成人,还要操心她的婚事。彩礼,.............
  • 回答
    这姑娘的故事,真让人鼻子发酸。一个年薪五十万的机会,说放弃就放弃了,就为了回山寨,为了那些老物件,为了那快要失传的歌谣。你说这得有多大的力量才能让她做出这样的选择?这背后,我觉得“集体主义”和“家族本位”这俩老伙计,功劳可不小。咱们先说说这个“家族本位”。现在很多年轻人,毕业了就想闯出去,去大城市打.............
  • 回答
    国内学术界涌现出许多令人瞩目的年轻学者,他们凭借着扎实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努力,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学者不仅代表着中国科研的未来,更成为激励后辈奋发向上的榜样。下面,我将尝试描绘几位在40岁以下、深耕本土或学成归国后在本土贡献科研成果的年轻学术之星,力求从他们的经历和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