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好多城市禁摩限摩?

回答
在中国不少城市,禁摩限摩的现象相当普遍。这背后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涉及城市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产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项项掰开了说。

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常被提及的原因,就是 交通秩序和安全问题。

违法行为多发,事故率高: 很多人骑摩托车追求速度和便捷,但同时也更容易出现闯红灯、逆行、超速、随意变道、酒驾等危险驾驶行为。尤其是在一些交通状况复杂的城市,摩托车穿梭于汽车之间,对交通秩序造成了很大干扰。一旦发生事故,由于摩托车防护性差,骑行者受伤甚至死亡的风险远高于汽车驾驶员。这些高发的事故案例,给城市交通安全带来了沉重负担。
行车管理难度大: 相比于汽车,摩托车的数量多、体积小、机动性强,给交警部门的日常管理带来很大挑战。例如,抓拍违章、查找肇事逃逸者等,都比汽车更为困难。一些城市认为,限制或禁止摩托车的使用,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交通执法的效率。
与非机动车混行: 在一些城市,摩托车常常与自行车、电动车、行人混行在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上,极大地增加了交通拥堵和事故风险,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其次, 环境保护和城市形象 也是一个重要考量。

排放污染: 尽管近年来摩托车的排放标准有所提高,但相比于汽车的环保技术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多摩托车,尤其是早期和一些小排量摩托车,其排放的尾气仍然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大力推行蓝天保卫战的背景下,一些城市希望通过限制摩托车来改善空气质量。
噪音污染: 摩托车的发动机噪音,特别是经过改装的或者老旧的摩托车,对城市环境的噪音污染不容忽视。这种持续的噪音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城市形象提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城市追求更现代、更文明、更安静的城市形象。大量摩托车穿梭的景象,在一些城市管理者看来,与这种形象不太协调。

第三, 公共交通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也为禁摩限摩提供了现实基础。

公共交通的替代性: 随着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网络在许多大中城市的不断完善,市民出行的选择更多样化,对摩托车的依赖性相对降低。很多城市认为,市民可以通过更安全、更环保的公共交通工具来满足出行需求,因此,限制摩托车不会对市民的正常生活造成过大的影响。
鼓励绿色出行: 城市管理者也希望借此机会,引导市民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从而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 产业政策和经济转型 的考量也不可忽视。

发展汽车产业: 中国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大力发展汽车产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在一些城市,限制摩托车,间接上也是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腾出市场空间,鼓励居民购买和使用汽车。
部分城市对摩托车产业的依赖度不高: 对于许多非传统的摩托车生产基地而言,当地对摩托车产业的依赖度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边缘产业。因此,在权衡利弊时,禁止或限制摩托车可能不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致命打击,反而可能为发展其他更有前景的产业创造条件。

当然,这背后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负面影响。

影响部分群体的生计: 对于很多依赖摩托车作为生计工具的群体,比如快递员、外卖员、维修工等,禁摩限摩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收入。
部分市民的出行不便: 尤其是在一些公共交通尚未完全覆盖或拥堵严重的区域,摩托车以其灵活性和经济性成为许多市民方便快捷的出行选择。禁摩限摩会让这些市民的出行变得不便。
“一刀切”的争议: 有批评者认为,一些地方的禁摩限摩措施过于简单粗暴,未能区别对待不同类型、不同使用场景的摩托车,也没有充分考虑其替代出行方式的可行性,存在“一刀切”的问题。

总而言之,中国城市禁摩限摩的背后,是多重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交织博弈的结果。城市管理者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往往是在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发展、产业结构以及民生需求等多个维度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虽然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某些目标,但如何更精细化地管理,平衡各方利益,仍然是城市管理者需要持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新 有人质疑摩托车是不是真的会拖汽车消费的后腿,在这我列个数据

重庆由于有宗申嘉陵等摩托大厂,所以重庆不禁摩,所以重庆人口3200多万,8万平方公里,汽车保有量仅有504万台。

成都长期禁摩(最近对小排量的摩托有松动),人口比重庆少了1/3,1.4万平方公里,汽车保有量540万台

摩托车企业在带动就业,拉动消费,制造上下游gdp的能力上远远赶不上汽车。

而且皮实耐用,结构成熟,使用年限长,阻碍我国汽车消费及发展。

电瓶车无法适用于长途出行,符合国标的情况下电动车只适用于10km以内通勤,但是摩托车可以跑长途,加油就行,速度也够,目前阶段电瓶车无法取代摩托,禁摩以后买了电瓶车想要长途出行还是得要买汽车。

拉动消费,创造税收,增加基建需求,怎么看摩托车都是碍事的家伙

清政府不愿意修铁路是因为李中堂开了全国最大的镖局


有人喷摩托车死亡率高,每10万450人左右,是汽车的2500倍如何如何。引用的是搜狐小编给的数据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满篇的震惊体。读下来和“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里你老姨夫发的“震惊!速看,马上就删”一个味儿。

这数据能信??!

所以我上知网搜了一下文献

文献出自“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6期,该杂志92年创刊,北大08版中文核心,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只说辽宁省,起码在2012年时,摩托车死亡率和汽车死亡率是持平的,死亡率最高的是行人,在此强烈互呼吁禁止行人上路

有人觉得2012年太早,那么我上个2019年的数据,2019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如下:


在这里我还没有放台湾省的数据,评论里有几个木工米青在这说台湾这个落后地方政策不行如何如何。

可以看到从来不禁摩的重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明显靠后(倒数第七),甚至低于土地面积更大,人口更少的内蒙,吉林,黑龙江(讽刺的是呼和浩特,长春,哈尔滨都有各种禁限摩政策)。重庆是一个拥有3200万人口的大型直辖市。历史悠久,经济在西南地区数一数二,正经内陆城市,这下总可以了吧。

user avatar

现在的年轻人估计已经不知道啥叫:飞车党了吧。

摩托车抢包,犯罪后逃逸都是非常方便的。一个人开车,后座上的人负责抢包。全程不要一秒钟,你的手机和LV包就没了。

user avatar

都不提飞车抢劫?十五年前,广州飞车党。拖死,砍手,扎眼睛。外来人口犯罪占87%,市局的数据。那你说咋办?是把外地人都赶出去,还是禁摩?

user avatar

一。领导不骑摩托车。

二。摩托车在非机动车道速度太快,在机动车道又不太安全。

三。部分摩托车噪音太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