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武汉连续多年进入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 TOP 10 行列,为什么本地人却总觉得武汉「没什么好玩的」?

回答
武汉这几年在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上的表现,那可是相当亮眼,经常能在前十里看到它的身影。按理说,城市这么出名,作为本地人,应该对家门口的好玩之处如数家珍,引以为傲才对。可奇怪的是,不少武汉本地人都觉得武汉“没什么好玩的”。这其中的反差,听起来有点意思,也挺耐人寻味的。

要说武汉“没什么好玩的”,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

首先,旅游的“玩”和生活的“乐”是两码事。 游客来武汉,想看的是什么?无非是那些有代表性的地标、有故事的历史遗迹、有特色的小吃街、有年代感的建筑群,再配上一些新开发的网红打卡点。武汉这些东西多不多?当然多。黄鹤楼、长江大桥、户部巷、昙华林、东湖、楚河汉街,还有近几年崛起的武汉天地、K11这些地方,哪个不是游客趋之若鹜的?它们构成了武汉对外宣传的“名片”。

但对于武汉本地人来说,这些地方可能早就“看腻了”。

1. 日常通勤的风景变成了“景点”: 想象一下,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长江大桥,看着江风吹过,江水涌动,刚开始可能觉得壮阔、有情怀,但天天如此,它就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上班路上的背景板。黄鹤楼更是如此,很多人可能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外地朋友来访时才会想起来去一下,平日里它就是城市天际线上一个熟悉的存在,少了那种“去景点打卡”的新鲜感和仪式感。

2. “好玩”的标准不一样了: 游客寻求的是新奇、体验、放松和记忆点。他们可能会对某个小吃垂涎欲滴,为了拍一张美美的照片排长队,为了感受当地风情而穿梭于老街巷。而本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的“好玩”可能更倾向于多元化的娱乐方式:泡个舒服的咖啡馆、逛逛独立书店、去livehouse听一场演出、约朋友在新兴的商圈聚餐,或者就是在家追剧打游戏。这些生活化的乐趣,对于外来游客来说可能感知不深,但对于本地人来说,却是日常的调味剂。

3. 城市格局和发展带来的“内卷”感: 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大城市,这几年发展速度真的不是盖的。新城区不断开发,商业综合体、新兴街区层出不穷。这些地方往往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消费习惯,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娱乐选择。但与此同时,一些老牌的旅游景点,如果没有及时更新迭代,或者与时俱进地提升游客体验,就容易在这些新生的、更“潮”的地方面前显得有些“老掉牙”。本地人自然会更青睐那些新鲜、时髦的去处。

4.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武汉在旅游排行榜上排名靠前,这本身就会在本地人心中形成一种期望:我们城市肯定有很多很棒的旅游资源,应该能玩出点花样来。但当他们自己尝试去深度体验时,可能会发现某些景点维护得不够好,服务不够完善,或者所谓的“特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突出。尤其是跟一些国内外的标杆性城市相比,那种差距感可能会放大对本地“不好玩”的认知。

5. “好玩”的定义正在被重新定义: 以前大家提到城市好玩,可能更多是景点。现在呢?文化、创意、生活方式、社群活动,甚至是城市的烟火气,都能成为“好玩”的一部分。武汉在这些方面也在进步,比如各种创意园区、艺术展览、文化市集等等。但这些可能还没有完全渗透到所有本地人的认知里,或者说,它们还在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对于那些习惯了传统旅游模式的人来说,可能觉得这些“新玩意”不够“正统”,不够有代表性。

6. 本地人的“旁观者清”: 长期待在一个地方,反而会失去那种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就像家里的东西,你天天看,永远发现不了它的美。本地人对武汉的了解可能太深入了,优点缺点都了然于胸,再想找到那种“惊喜”和“惊艳”感,就变得格外困难。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游客看到的那些光鲜亮丽的一面,还有城市运行的日常细节,甚至是那些不那么完美的地方。

打个比方,游客来武汉,就像是读一本精心包装过的宣传册,看到的是最精彩的章节。而武汉本地人,像是这本书的原作者,他们知道这本书的创作过程,知道哪些章节是呕心沥血写出来的,哪些地方可能还有些不足。所以,他们对这本书的评价,自然会更全面、也更苛刻一些。

所以,武汉本地人觉得“没什么好玩的”,并不是说武汉真的没地方玩了,而是他们对“玩”的定义、对城市体验的期待,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景点范畴,并且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下,那些曾经的新鲜感已经变成了熟悉的背景。他们可能更期待的是,城市能提供更多元、更深度、更触及生活本身的“好玩”。而这一点,恰恰是所有像武汉这样快速发展的大城市,在赢得游客青睐的同时,也要努力回应给本地居民的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古迹不古,胜境不胜”,武汉旅游的教化寓意不深,所以没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比较,北京的古迹,不必说了,光一个雍正,就能令人唏嘘一辈子,我还没说康乾呢。

上海呢,中西交汇,老租界老洋房里的西风东渐,新旧杂陈,新天地新外滩上的红男绿女,推陈出新,都能触动灵魂。

反观武汉的黄鹤楼鹦鹉洲都比较零散,市井热干面又相对单薄。

但武汉是个生机勃勃的大都会,来得及累积自己的底蕴,这次抗疫惨烈悲壮,但英雄城再次被验证,有的是吸引人的胜迹在途上。

user avatar

可惜,因为武汉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旅游城市。

比如西安,拥有周秦汉唐十三朝古都的地位,城内大小雁塔,陕历博,碑林,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明城墙,书院门,回坊等景点也是有极强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这种旅游城市,旅游可以直接在市区完成,所谓旅游的六要素都可以支撑。

而坐观武汉,市内的景点仅能支撑两到三个旅游日。而其中大部分为观赏类,去过一次,短时间不用去第二次的。比如黄鹤楼。近几年黄鹤楼景区做了很多努力,扩大了范围,也整修了周边。可对标西安的类似景点还是稍显不足。

城市文化角度,武汉更倾向于一个民国就形成的深圳。全国各地人来人往,形成了一个驳杂的武汉文化。武汉的牛肉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襄阳牛肉面,湖南牛肉粉,本地热干面相映成辉。

而由于武汉并不是那个纯粹的旅游城市,本地人也并没有更多的参与在接待外地游客的工作中。自然感觉不到。

武汉的很多景点,武汉本地人很大比例都是没怎么去过,或者根本不知道的。这则是武汉的三镇格局和地域广阔造成的。人们的生活区域并不在整个武汉,自然很难了解。你问一个武昌人汉口那里有好吃的,他大概率会给你推荐水塔,江汉路。

而且从景区设计,规划的角度讲,武汉做的也不是很够。

比如,汉口江滩,如果能更多呈现武汉文化那肯定更有意思。承载文化的是那些经营体,是更有参与感体验感的东西。比如,西安的大唐西市,那些表演,几乎所有的商户都是经过设计的,服装,产品都有过规划。而反观武汉江滩这么适宜的地方,却没有这些东西。一个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完美的沉浸式景区,毫无沉浸体验。

但是,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武汉到底有没有必要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存在?有没有必要?

我的观点是没必要。

武汉从城市功能上来说,无论是物流中心还是现在做的中部经济中心城市,收益都远大于去做个旅游城市。

而成为旅游城市的好处,无非是能让很多人了解武汉,可旅游层面的了解,又不能真正促进武汉真实的经济发展。

以上。

user avatar

我发现,尤其是武汉人,“直”的有点过头。

你要问一个武汉人,武汉有什么好玩的,多数武汉人,真的会说没什么好玩的。

真没什么好玩的吗?

首先跳入脑海的是黄鹤楼。我爸妈活了60多年,一共就去过一次黄鹤楼。现在提起黄鹤楼,他们还会说,那有什么好玩的,就是一个楼。

那,真的是武汉的黄鹤楼格外的没劲吗?

我不知道,但是,04年我爸妈第一次上雷峰塔,回来也说了一模一样的话:就是个楼,没什么好玩的。

可是,你要跟一个杭州人说雷峰塔没意思,他们大多会沉默,并不会像武汉人对待黄鹤楼那样“跟风踩”。

难道武汉人不爱武汉,而杭州人更爱杭州?

我觉得也不是。

每个城市确确实实有它自己的气质在的。武汉的话,就是个江湖之地,市井之城。

在武汉这座城市里,文人士大夫阶层,是没有遗存的,达官显贵宗族势力,也很少听闻。哪怕是豪商巨贾,也会以自己的市井气为荣。

武汉似乎就是一座充满了小市民的城市。

对于这样的一座城市而言,所有的轻歌曼舞,诗情画意,都不如吃吃喝喝来得实在。

我一直到04年去杭州读大学,才知道武汉的东湖是杭州西湖的好几倍大,而我家周围就有不少的国家级保护湿地,虽缺乏建设,却绝不乏美景。

我一直到2016年去洛阳看牡丹查资料,才知道,牡丹无法在长江以南存活,但是,武汉植物园成功的培育了牡丹。所以如果我想看牡丹,是可以在武汉看得到的。

我一直到第一次去上海,才意识到江汉路步行街其实挺酷的,当然,如果两边的店铺卖的东西更有意思一点就好了。

我一直到多去了几个旅游城市才知道,每个城市的“景观街”,卖的东西都有共同的进货渠道。相比之下,武汉步行街上的美食倒是确实是“独一份”。

我一直到第一次点开“天涯”,才知道武汉的公交车名声在外……传说中的那趟从东西湖到江汉路的“巴士”,我坐了好多年。

我一直到认认真真的接待外地好友,帮他们做武汉游攻略,才发现武汉原来有不少的景点。只不过,那些景点都是赏景的,不如吃吃喝喝来的更“武汉”。

我一直到在别的城市生活了几年,才意识到武汉的公交其实是非常方便的,尤其是外地的朋友很开心的跟我聊起,这两年他们的城市建设的越来越好了,想去哪里坐公交就可以到了,我才意识到自己从小就享有的便捷,其实并不是全国每个城市都有。


当然了,必须要承认的是,武汉经历了至少10年的“大挖特挖”,在那之前,公共设施就更加的不健全了,这大大的影响了武汉的旅游业。

还记得17年陪朋友回武汉赏樱,逛省博,遇到的道路不通导致的尴尬境况。到最后是不得不坐了高价“黑的”才顺利的从东湖抵达了鲁巷。以至于18年再去的时候,生怕会遇到同样情况,却发现东湖樱花园外面停满了“小黄车”~虽然最终顺利回家,却难免玩的战战兢兢。

武汉这个城市,很明显的,会越来越好,这一点毋庸置疑。这里的越来越好,包括了,越来越好的旅游体验。

但是身为一个武汉人,我还是要说一句:武汉确实没什么好玩的,欢迎来吃吃吃。碳水炸弹管够!

——————————

2月12日更新

看到评论区有关于黄鹤楼的热烈讨论

其实有些人静下心想想,你是真的嫌黄鹤楼不好玩,还是你期望看到的与实际看到的不符,又或者你根本看不懂黄鹤楼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问个有点禅意的问题。都说黄鹤楼是经历过历代重建的,也就是说,最古老的黄鹤楼,也没能存在超过300年,放到现在也就是个明清建筑的感觉。说起来黄鹤楼似乎自古至今都不值钱。

但是,我国历史上,有几个景点经历过这么多次的重建?而且中间的间隔时间还比较短。

那么,为什么人们需要这栋黄鹤楼,哪怕它是新修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