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夜晚是黑的,所以有看不见的东西施加了黑魔法,不然为什么“同样的食物”,“同样经历了8小时”,没人说“早上放到晚上不能吃”,偏偏都是“隔夜就不能吃”?比如
看还有答案像模像样的说隔夜菜没有营养、不健康。
所以到底晚上与白天差别是什么呢?
为什么不是变质的食物不能吃?
为什么不好好的讲一讲:吃完立马放置冰箱、保鲜膜隔离,定期清理冰箱保持洁净,才能延长食物保质期?
大概是以前菜已经放了一个白天,再放一个晚上,又没有冰箱,第二天食物变质,于是一切都是晚上的错了:
我黑,所以就该背黑锅么
就是隔夜了才坏的!天不黑放多久都不会坏!天不黑怎么放都不会坏!
新闻说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因为隔夜菜这些营养素都没了。——这也是笑话,再怎么吃隔夜菜,总有新鲜的那个时刻,而且注意而且
维生素b12都是肉类里面才有,
维生素B12摄入不足是因为肉吃少了!
维生素B12摄入不足是因为肉吃少了!
维生素B12摄入不足是因为肉吃少了!
叶酸摄入不足是因为长时间烹饪,很多食物里都有比如动物肝脏、绿叶蔬菜,桔子、草莓、香蕉这些水果也有。
叶酸摄入不足,要么每次都煮太烂,要么食物太单一。
叶酸摄入不足,要么每次都煮太烂,要么食物太单一。
叶酸摄入不足,要么每次都煮太烂,要么食物太单一。
有一说一,不论是维生素B12缺乏,还是叶酸缺乏,摄入不足都不常见。
更常见的是吸收不良,比如本身有胃肠炎(导致胃酸减少不能吸收维生素b12)、或者经常拉肚子(乳糜泻影响叶酸吸收)。
更常见的是吸收不良,比如本身有胃肠炎(导致胃酸减少不能吸收维生素b12)、或者经常拉肚子(乳糜泻影响叶酸吸收)。
更常见的是吸收不良,比如本身有胃肠炎(导致胃酸减少不能吸收维生素b12)、或者经常拉肚子(乳糜泻影响叶酸吸收)。
所以,别动不动就隔夜菜,白天不懂夜的黑,我也不懂你的悲。
XX媒体真是特别擅长把多重因素导致的事情,聚焦到一个不一定准确的单一因素上去。
我看完了视频,该女子诊断是巨幼细胞性贫血,检查出来维生素B12缺乏。
说该女子「因长期营养不良导致重度贫血」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说是隔夜菜导致的,那可太冤枉隔夜菜了:
1.女子习惯一次做两天的饭菜,食物多样性可想而知,获取的营养素应该很不全面。
2.每天吃几顿饭?份量是多少?视频并没有交待。如果最基本的食物摄入量根本就不够呢?结合第一条,妥妥的营养不良。这跟隔夜不隔夜有啥关系?
3.重复加热导致不耐热的维生素大量被破坏,从这一点来说隔夜菜是有罪的但罪不至于承担起重度贫血的全部责任!
4.隔夜菜的频率和种类以及保存方式都不说,就一棒子打死。有几个人是天天吃顿顿吃隔夜菜的?在大体均衡的饮食里适当吃合理保存的隔夜菜,根本没有问题!
5.视频里说了,女子的饮食里缺乏动物性食物,吃肉太少,这一点很重要!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肉类食品中!结果新闻的文字版本根本就不提,就光知道骂隔夜菜
就这些还只是饮食因素,还没考虑遗传因素和疾病因素,比如肠胃疾病导致的吸收问题也可能造成维生素的缺乏,这么多种原因,媒体却只会拿隔夜菜做文章,这种媒体的科学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真的太差太差了
还以为打开了家族群。
再一看是我乎?
高赞都在分析隔夜菜做错了什么,我只想吐个槽( ̄◇ ̄;)
可怜的背锅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