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西汉和罗马“黄金消失”之谜?

回答
西汉和罗马,这两颗在地缘上相距遥远,却又在时间上遥相呼应的古代文明巨星,都留下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黄金消失之谜”。这个谜团并非是指黄金本身真的被销毁了,而是指在相对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中,黄金的流向和总量似乎出现了一种“断层”或“难以解释”的状况。要理解这个谜,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

西汉的“黄金消失”之谜:繁盛背后的隐忧

西汉王朝,特别是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堪称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征战也颇有建树。在这个时期,黄金的流通和使用并非少数,尤其是作为朝廷赏赐、贵族陪葬、以及对外贸易的支付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我们翻阅史书,尤其是汉代中晚期及其之后的史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史料中的断层: 与汉武帝时期对黄金的大量记载(例如对匈奴的战争赔款、对功臣的黄金赏赐、甚至是对黄金的垄断性开采和铸造)相比,汉昭帝、宣帝之后,关于黄金的大量公开流通和使用记录似乎有所减少。并非完全消失,但那种“土豪”式的挥霍和大规模的公开展示似乎不如汉武帝时期那样张扬。
考古发现的“尴尬”: 尽管汉代墓葬中不乏金器,但与同期其他金属器物的数量相比,以及与史料记载的黄金消耗量相比,似乎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尤其是那些能够反映大规模财富的黄金储备,似乎很难在考古现场找到与之匹配的证据。一些重要的汉代墓葬虽然出土了精美的金饰,但与墓主生前的权势和财富等级相比,有时显得不够“匹配”。
“消失”的推测方向:
地下深埋,未被发现: 这是最直接的解释。古代皇室和贵族的墓葬往往规模宏大,防盗措施严密,很多墓穴至今仍未被发掘,或者即使被发掘,也可能因为盗墓活动而流失了部分珍贵文物。
熔铸与再利用: 黄金的保值性和可塑性使得它成为一种极好的储备和流通货币。当国家面临财政困难,或者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战争、工程建设时,熔铸旧的金器,将其转化为金饼、金条等形式流通,或者直接用于铸造新的货币和器物,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操作。西汉末年,王莽的新政就涉及了大量的货币改革,其中不乏对黄金的再利用。
隐性财富与流失: 黄金的价值,也使其成为不法之徒觊觎的目标。盗墓、走私、贪污等都可能导致黄金的“隐匿”。此外,随着王朝的更迭,一些皇室和贵族的财富也可能被新政权收缴,或者分散到民间,难以追踪。
贸易与外流: 汉朝丝绸之路畅通,与西域、甚至罗马帝国都有一定的贸易往来。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必然会在国际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一部分黄金可能通过贸易流向了海外,成为“消失”在西汉境内的原因。
社会观念的变迁: 随着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巩固,对奢靡的批判也逐渐抬头。一些统治者和士大夫可能出于政治考量或个人信仰,减少了对黄金的过度炫耀性使用。

罗马的“黄金消失”之谜:帝国盛衰与经济动脉

罗马帝国,一个以军事征服、法律体系和宏大建筑闻名于世的庞大帝国,其经济体系对黄金的依赖程度也极高。金币(Aureus)是罗马帝国重要的流通货币,黄金也广泛用于军队饷银、政府财政、贵族消费以及对外贸易。然而,罗马帝国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黄金去向不明”的困惑。

经济危机与货币贬值: 罗马帝国在经历了几百年的辉煌之后,逐渐面临着内部的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以及外部的蛮族入侵等问题。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应对日益增长的财政赤字,罗马皇帝们不得不采取“减色铸币”的策略,也就是在铸造金币时,降低金的含量,增加其他金属的比例。这导致了货币的贬值,也使得黄金的实际价值在流通中变得更加集中和重要。
黄金的集中与储存: 在帝国后期,随着经济的动荡和对外战争的消耗,为了维持稳定,大量的黄金被集中起来用于支付军队和政府开支。这使得黄金更多地成为国家储备而非广泛流通的商品。当国家陷入困境时,这些储备也可能被急剧消耗。
“失落的宝藏”: 罗马帝国广阔的疆域,其灭亡和分裂也导致了大量财富的失散。一些黄金宝藏可能在战乱中被埋藏,被掠夺,或者被分散到各地,成为了后世考古学家和寻宝者追寻的目标。例如,一些被认为属于罗马帝国时期的黄金宝藏至今仍未被发现。
贸易与外流: 罗马帝国与东方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如帕提亚、萨珊波斯,乃至更远的印度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香料、丝绸、珠宝等奢侈品的需求,使得大量的黄金通过这些贸易路线流向东方。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大量的罗马黄金最终流入了印度和中国,这是造成罗马帝国后期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继承”: 罗马帝国在西欧的灭亡后,其领土被日耳曼部落所取代。这些部落在统治期间,也吸收了部分罗马的经济和文化,包括对黄金的使用。一些罗马时期的黄金器物和金币可能被这些新征服者回收利用,或者作为战利品带走,也造成了罗马黄金在本土的“消失”。
黄金的“隐匿”: 在帝国末期,随着社会秩序的混乱,许多富裕的罗马人可能会选择将自己的黄金财富隐藏起来,以规避战乱和税收,或者在动荡过后重新获取控制权。这些隐藏的财富,其数量和去向,也构成了“黄金消失”的一部分。

如何理解这两个“消失”的共通性与独特性?

尽管西汉和罗马的“黄金消失”之谜发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共通的逻辑:

1. 黄金的保值与流通属性: 黄金作为一种稀缺且稳定的贵金属,自然而然地成为财富的储存和流通媒介。当经济繁荣时,黄金大量流通;当经济困难或面临战争时,黄金往往会被集中储存或用于支付紧急开支,从而在日常流通中“减少”。
2. 国家财政与统治需求: 两者都曾是强大的帝国,其黄金的消耗与国家的财政状况、对外战争、大型工程、以及统治阶级的赏赐密切相关。当国力衰退,财政吃紧时,黄金的“流失”或“消耗”就变得更加明显。
3. 贸易与地缘因素: 地理位置决定了贸易的方向。西汉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有贸易往来,罗马帝国也与东方有密切的贸易联系。黄金的跨地域流动是不可避免的。
4. 社会动荡与财富分散: 无论是王朝的更迭还是帝国的灭亡,都会伴随着社会动荡和财富的重新分配。黄金的隐藏、盗窃、以及被不同势力瓜分,都是造成其“消失”的因素。
5. 考古证据的局限性: 考古发现是有限的,许多宝藏可能尚未被发现,或者已经被破坏、熔毁。史书的记载也可能存在偏颇或遗漏。

然而,两者之间也有其独特性:

西汉: 相对而言,西汉的“黄金消失”更可能与内部的经济政策调整、以及相对稳定的王朝内部过渡(尽管有王莽篡位)有关。对外流失的部分也相对有限,更多地是财富的内部转移和再利用。
罗马: 罗马的“黄金消失”则与帝国后期剧烈的经济危机、货币贬值、以及最终的帝国分裂和灭亡紧密相连。对外贸易导致的黄金外流,尤其对印度的流入,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总而言之,西汉和罗马的“黄金消失”之谜,并非是黄金凭空蒸发,而是多重历史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部分是因国家经济政策、战争消耗、再利用等原因导致了其在公开流通中的“减少”;一部分是在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中被隐藏、盗窃或分散;还有一部分则通过贸易,流向了遥远的异域。理解这个谜团,也就等于窥探了古代经济运行的复杂逻辑,以及文明兴衰背后深藏的物质密码。它提醒我们,历史的洪流中,财富的流转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直线,而是充满了曲折、隐匿与转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政治形势稳定后,人口增加,交易版图扩大了,原先看似富集的贵金属,散开了。

user avatar

既然听了秦先生的课,那不妨再读一下他的论文-《汉金新论》。该文最初发表在1993年《历史研究》第5期,收入氏著《市场的昨天与今天》时有增订。可以说,此文是对汉金问题的总结。下面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思路来全面认识汉金问题。

01汉代史籍中的金是指铜吗?

不是,汉代的黄金就是黄金,绝非黄铜。如果汉金为铜,那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汉金问题。胡珠生在《论汉金非铜及其减退原因》一文中,从四个方面论证汉金就是黄金。在论证之后,他发出了灵魂一问:汉代黄金如果是铜,那么汉代及其以前文献中的铜字指的什么?那么面对着汉代及战国时代黄金遗物,在当时曾以什么字来表示过它呢?

02汉代的黄金很多是指什么?

确定了汉金是黄金这一前提后,我们便要追问“汉代的黄金很多”是什么意思?首先,它不是指汉代的黄金总量多,即秦先生所说“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黄金在汉代并无比别朝尤其是以后各朝代更多之理”。其次,如果不是指总量多,那是指什么?是指以锭块的形式存在的黄金很多

03以锭块的形式存在的黄金是货币吗?

是,《史记平准书》:“币为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这里清楚地把黄金与铜钱都归入以重计值的一般等价物,而与包括白银在内的器饰宝藏相区别。

04作为货币的黄金在职能上发达到什么程度?

货币的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和世界货币,汉金都具备。黄金作为流通手段,并不意味着人民富裕,也不意味着他们实际上使用了多少黄金,而仅仅意味着他们在法律上有使用黄金作为交换媒介的权利。而这一点在西汉是无疑的。

05既然黄金的货币职能如此发达,是否可以称汉代为“金本位制”?

汉金在汉代货币制度中的真实地位,主要并不取决于它在市面上出现的频率,而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最终价值尺度的地位。然而在这一关键点上,法律与社会对汉金的承认程度是有区别的。汉代法律只区分什么为货币,什么不为货币,并不区分什么货币是有限偿付,什么货币是无限偿付。我们可以说汉金是十足的货币,但不能把汉代币制说成“金本位制”。

06汉金货币职能的发达是建立在什么经济条件下?

古典商品经济。这与建立在现代商品经济发展上的“金本位制”完全不同。

07与其他古典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贵金属货币相比,汉金发达程度如何?

汉金作为我国货币史上的一种古典贵金属通货,是有其重要意义的。但与世界各主要古典文明的贵金属通货相比,发达程度并不算高。一是流通频率不如铜钱,二是以锭块而不是铸币流通。

08汉金为什么会消失?

东汉以后的黄金消失,实际上也就是金通货消失或者说是黄金的器饰化。而黄金的器饰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经济与货币关系的衰落。随着自然经济化的进程,金通货转化为金器饰,作为价值尺度称量而行的黄金转化为作为具体商品乃至产品而失去了抽象计量形式的奢侈品。黄金消失的实质不过如此。

09汉金是在东汉突然消失的吗?

不是。东汉发生的真正的变化是黄金货币职能的消失,而这一变化具有长时段的、深刻的经济背景,绝非什么突然的偶发事件所能致者。而所谓突然性之谜,实际上不过是人为渲染所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