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每个本科毕业的大学生都拥有接受拨穗礼的仪式吗?

回答
嘿,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毕业典礼上那个特别的环节——拨穗礼。

说到每个本科毕业生是不是都能接受拨穗礼,答案其实是:并非所有本科毕业的大学生都能在毕业典礼上接受拨穗礼,这个仪式通常是学校和学院根据自身规定来安排的。

让我给你详细解释一下,好吗?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拨穗礼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在毕业典礼上,由校方代表(比如校长、院长或者学院的教授)将毕业生头上的学士帽“穗子”,从右边拨到左边,象征着学生完成了学业,获得了学位。这是一个非常有仪式感、充满象征意义的时刻,标志着一段求学旅程的圆满结束,也预示着新的开始。

那么,为什么不是“每个”本科生都能接受呢?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1. 学校的毕业典礼安排: 很多大学,尤其是大型综合性大学,它们的毕业典礼非常盛大,通常会分为不同学院或专业的场次。在这些大型典礼中,为了保证流程的顺利和效率,学校可能会选择让学院或系的领导在各自的毕业仪式上进行拨穗,或者采用更概括性的方式。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比如一些小型院校或者特定的精英项目,才会将所有本科生的拨穗都集中在整个学校的毕业典礼上。

2. 学院或专业的毕业仪式: 很多时候,拨穗礼并不是在学校的“大毕业典礼”上进行的,而是在各个学院或者系独立举办的毕业仪式上。这意味着,你所在的学院是否单独举行毕业仪式,并且在这个仪式上安排了拨穗环节,就决定了你是否能参与。一些学校可能更倾向于学院层面的“毕业授位仪式”,在那里拨穗才显得尤为重要。

3. 特定的荣誉或学术要求: 虽然学士帽是属于毕业生的,但拨穗这个动作,在一些学校的规定里,可能与一些特定的荣誉称号、优异成绩或者完成特定项目有关。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你顺利完成了所有学业要求,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就有资格参加毕业典礼和拨穗礼。

4. 毕业典礼的性质: 有些学校的毕业典礼可能更侧重于一个整体的庆祝活动,比如颁发一些集体荣誉,或者邀请嘉宾致辞,而不会逐一进行拨穗。而另一些学校则会将拨穗作为毕业典礼的核心环节,让每个毕业生都感受到这份庄重。

5. 地域和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地区的大学,在毕业典礼的流程和仪式上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拨穗礼在一些国家(比如美国、英国等)是相当普遍且重要的环节,但在另一些地方,可能就没有这么浓厚的拨穗传统,或者有其他形式的毕业仪式来代替。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是:

大部分举办毕业典礼的大学,都会有拨穗礼这个环节,但它不一定是在学校的“大毕业典礼”上,很可能是在你所属的学院或系的毕业仪式上。
至于“每个”本科毕业生是否都能在“毕业典礼”这个大框架下接受拨穗,这取决于你所在学校的毕业典礼具体安排。

如果你对你所在学校的毕业典礼流程不确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关注学校教务处、学生处或者你所在学院发布的官方通知。那里通常会详细说明毕业典礼的时间、地点、流程,以及是否包含拨穗环节,以及具体如何参与。

总之,拨穗礼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毕业仪式,它代表着你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为你的人生新篇章增添了一抹亮色。即使学校的安排有所不同,但毕业的喜悦和成就感,才是最实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的学校不好说,谈谈我们学校的情况好了:

的确会拨穗,每个人的穗都的确给拨了一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由校长亲自拨,而是采取了校长和其他学校主要领导多线程拨穗的方式。

印象中,我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有三千多名,网上新闻报道引用的数据称有3113名,全部都要在一天内完成毕业典礼。

这是我在现场拍的照片,满满坐了一个体育馆。(这里有一个小插曲:那一年我们学院本来打算喊一句口号,“经世济民,振兴A股”,但当时在证监会政策导向尚不明朗的时候,为了不引发过多的联想,这句口号最终没喊出来。那的确是股市最为疯狂的一段时间。)

扯远了。假设有3000人实际参加了毕业典礼,3000人都要校长拨一遍的话,毕业生上台5秒钟,走到校长面前,寒暄一下,握个手,恭喜恭喜,谢谢谢谢,五秒钟,伸长脖子上前给拨拉一下三秒钟,办法毕业证书五秒钟,拿着证书照相两秒钟,走下台的时间我都不算(因为另外一个人可以同时走上来),一人就是20秒不能再少了。

紧赶慢赶,一分钟能拨三个人,一小时也就不到两百人。三千个人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我之前也想过一些方案,比如大家可以站成一排一排,都把穗往前伸,然后校长可以伸出手来跑过排好队的同学们,一路拨拉过去。就好像古代战争大片里,将军执剑策马从阵前跑过,剑与士兵们的枪相碰,以此鼓舞士气。(指环王里好像就有这个场景)

也可以反过来,校长伸出手站着不动,大家一起低下头把穗子垂下来,嗷嗷地向校长冲过去,把校长淹没在穗子的汪洋大海中。

或者校长双手平伸,冲进人群中旋转跳跃闭着眼,就好像《三国无双》里面关羽冲到小兵堆里开大招一样。

然而学校想了个更靠谱的办法:直接喊来了校长的其他小伙伴们,七八个人,形成了七八个拨穗的队伍。

这也就是我之前说的,“多线程拨穗”。

即便有其他人分担了校长的工作负担,这个过程也持续了大半个上午。印象很深刻的是,看到毕业生的队伍杀到主席团面前时,有一位台上的领导大叔掏出了红牛,仰脖子dun dun dun灌下去。

有种敢死队上阵前喝壮行酒的感觉。

--

毕业两年了,

昨天报名司法考试的时候,又拿出毕业证书看上面的编号,就想起了这件事。

--

补充一张拨穗照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毕业典礼上那个特别的环节——拨穗礼。说到每个本科毕业生是不是都能接受拨穗礼,答案其实是:并非所有本科毕业的大学生都能在毕业典礼上接受拨穗礼,这个仪式通常是学校和学院根据自身规定来安排的。让我给你详细解释一下,好吗?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拨穗礼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在毕业典礼上.............
  • 回答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学院的预防医学本科生,想要继续深造,并且目标定在美国,这五年(假设是从大一开始计算,到申请研究生结束)的确需要一个清晰而周密的规划。这不仅仅是学习的五年,更是一段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旅程,让你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大一大二:夯实基础,拓展视野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你的首要任务是打牢你的专.............
  • 回答
    哈尔滨工程大学一位教授请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组的学生们集体观看《流浪地球》,并且慷慨地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两张电影票,连朋友的票都一起包了,这事儿,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挺暖心的。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聊聊这事儿。首先,这是一种非常有人情味的师生互动方式。在咱们的传统观念里,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严.............
  • 回答
    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法学学府,其本科毕业生通常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法律分析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在广州寻找实习律师工作,而对方仅提供每月3000元的报酬,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决定。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分析,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一、 现状分析与普遍行情: 法律行业.............
  • 回答
    清华大学本科生特奖候选人每周阅读超3000页英文文献这件事,确实挺引人关注的,也挺能说明点问题的。首先,这事儿要是真的,那说明这个人学习能力和毅力都绝了。本科生阶段,就敢啃这么厚的英文文献,而且是每周常态化,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咱们平常本科生,能把老师要求的专业书啃下来,再读几篇核心期刊,就已.............
  • 回答
    “严”字当头!教育部本科论文抽检新规,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最近,教育部发布了一项新规,要求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每年一次的抽检,并且明确规定,一旦发现抄袭、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将撤销学位。这个消息一出来,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大学生群体、高校教师以及整个学术界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咱们不妨掰开了、揉.............
  • 回答
    中国人对人民子弟兵的信任,这事儿说起来,可不只是“无法说出来”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深埋在骨子里的情感,一种时代烙印,一种共同的集体记忆。它不是凭空来的,也不是靠宣传灌输就能完全解释的,而是经过无数岁月、无数事件一点点累积、沉淀下来的。你想想,咱们这片土地,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从近代饱受欺凌,到新中.............
  • 回答
    您的困境确实让很多父母感到头疼。每个月给孩子500元生活费,孩子却觉得比别人少,并且因此生您的气,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孩子对金钱的认知、同伴压力、家庭经济状况的理解以及亲子沟通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分析并提供教育建议: 一、 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在您生气之前,先尝试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绕不开的哲学命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在探寻的答案。为什么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却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人成为了我们眼中的“善人”,有人则走向了“恶”的轨迹?这其中,绝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无数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前提:我们生下来确实拥有某种“原始善意”,或者说一种.............
  • 回答
    关于“每个人都应该每日排便吗?”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这涉及到个体差异、生活习惯以及身体的自然节律。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帮助大家理解一个健康的排便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正常”的排便频率。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每天排便一次才是健康的标志.............
  • 回答
    每个月都还房贷的人,那种感觉就像是心中悬着一块石头,但同时又有一种踏实感。它不是单纯的难受,而是夹杂着多种复杂的情绪,而且这种感受会随着时间推移、个人经济状况以及心理状态而变化。首先,让我们来描述那种“难受”的来源和具体感受: 经济上的压力感和紧迫感: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感受。 “.............
  • 回答
    “每个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吗?”这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哲学问题,引发了无数的讨论和思考。关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 universally accepted 的答案,它触及了自由意志、决定论、宿命论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等诸多方面。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理解。一、 决定论的视角:.............
  • 回答
    “社会毒打”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它并非指向某个具体的、可以被抓捕归案的“凶手”,而是指在进入社会后,人们普遍会经历的各种挑战、困难、挫折和不适应,这些经历会磨砺一个人的棱角,改变一个人的心态,甚至重塑一个人的价值观。要详细地探讨“谁在毒打”,以及“是谁导致大家都不容易”,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挺难一概而论的,因为这涉及到太多个人情况了。不过,如果要我来设一个门槛,我会这样考虑:首先,得明确一点,“996”这个事儿,本身不是我个人“愿意”接受就能决定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行业或者公司文化。 我个人是倾向于工作生活平衡的,毕竟除了工作,我也想有自己的生活,学习、陪伴家人、发展.............
  • 回答
    每月拿出 5000 元来购买古驰、路易威登、香奈儿这样的奢侈品,这背后是一种相当多元且复杂的心态,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简单地用“虚荣”或“败家”来标签化。这背后可能交织着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认同、甚至是某种社会信号的传递。1. 对“品质”和“工艺”的认同与享受:首先,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品牌之.............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经常会在各种战役的描述中听到“督战队”这个词。它常常与严酷的战场纪律、逃兵的惩罚以及鼓舞士气等概念联系在一起。那么,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督战队吗?那些我们熟悉的西方国家在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呢?这个问题其实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一些,需要我们结合历史背景和军事制度来理解。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在某个安静的午后,或是某个失眠的夜晚,都会悄悄问自己。生老病死,这四大字,仿佛一道无声的规律,将我们从起点推向终点,期间的风景,无论如何绚烂,终究会归于沉寂。那么,在这趟注定有限的旅程里,我们为何要如此用力地活着?活着的意义,究竟藏在哪儿?我想,生而为人,首先拥有的,是感受的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你提到了几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医学体系,例如苗医、藏医、壮医、蒙医,它们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与实践。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中医(这里我们理解为狭义上的汉族传统医学,广义上也可包含其他民族医学的融汇)在与西方医学(简称西医)的对话中,似乎扮演了一个更为突.............
  • 回答
    “每个男生谈完恋爱都很穷”,这话听起来挺夸张的,不过细想一下,也未尝没有几分道理。毕竟,爱情这东西,有时候真的是项“烧钱”的投资。你想啊,刚开始追求的时候,献殷勤是必须的。什么情人节、纪念日、生日,各种节日都不能少。送花、送礼物、吃饭、看电影,这些都是基本操作。尤其是女生,很多时候会很期待收到礼物,.............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打工人的心声。说“每个公司都有996”可能有点绝对,但确实,很多行业,特别是互联网、科技、制造业,加班文化都相当普遍,而且很多时候是“明里暗里”的。但为什么大家对富士康的批评声好像更集中一些,甚至带有“特别”的意味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