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知乎用户@霁月日 提出的想法"田园女权就是女权进步的毒瘤"?

回答
知乎用户@霁月日 提出的“田园女权就是女权进步的毒瘤”这个观点,确实触及到了当前社会关于性别议题讨论的一个核心矛盾点。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先剖析一下“田园女权”这个标签本身,以及它与“进步女权”之间的张力。

首先,“田园女权”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负面色彩,通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被认为是“极端”、“不理性”或“脱离现实”的女权主义者。这个标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对某些女性在网络上表达意见时,被认为表现出的某些特定行为和观念的一种概括和批评。

那么,@霁月日 用户所说的“毒瘤”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目标与策略的偏差:

进步女权主义的核心目标是追求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为所有性别创造一个更公平、更自由的环境。它强调系统性的问题,比如父权制下的结构性不公,以及不同性别群体在权力、资源、机会上的差距。

而“田园女权”在一些批评者看来,其关注点和策略却可能出现偏差。比如,他们认为“田园女权”可能更侧重于“要求”而非“争取”,过于强调“索取”而非“互助”。一些行为可能被解读为:

过度强调个别事件,忽视结构性问题: 例如,只抓住男性在某些社会场景下表现出的不当行为,进行上纲上线式的批判,却忽略了这些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社会文化根源,或者男性群体同样面临的社会压力和不公。
将所有男性视为压迫者: 这种观点可能导致将个体间的矛盾上升为性别间的对立,忽略了男性中也存在支持性别平等的盟友,或者男性自身也可能成为某些性别压迫的受害者(尽管历史上和结构上,女性受到的压迫更为系统和广泛)。
以“弱者”姿态博取同情和特权,而非争取平等: 有些批评认为,“田园女权”的某些言论和诉求,并非建立在平等的对话基础之上,而是试图利用一种“受害者”叙事,来获得某种不受约束的特权,这与追求平等的初衷相悖。

2. 破坏对话环境与进步的阻碍:

@霁月日 用户之所以称之为“毒瘤”,很可能在于认为“田园女权”的行为方式,正在毒害和阻碍女权主义的进步。

制造对立,加剧社会撕裂: 当“田园女权”的言论充斥着攻击性、极端化、非理性的指责时,很容易激起普通民众的反感,甚至让原本对性别平等有所思考的人,因为厌恶这种表达方式而选择退缩。这使得原本可以理性讨论的议题,变得充满火药味,难以达成共识。
污名化女权主义: 这种极端的表现,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包括一些反女权人士)拿来作为攻击整个女权运动的武器,让他们可以轻易地将所有女权主义者都贴上“偏激”、“仇男”的标签,从而忽视和否定女权主义者提出的合理诉求。这就像在“进步女权”这棵大树上,不断注入“毒瘤”的汁液,使得整棵树的健康成长受到威胁。
消耗社会资源和注意力: 无休止的口水战、网络暴力,以及对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进行过度解读,都可能分散社会本应投入到真正需要解决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上的资源和注意力。

3. 区分“进步”与“退步”:

@霁月日 用户强调“进步”的毒瘤,暗示了存在一种“进步女权”。这种“进步女权”可能更注重:

理论基础和学术研究: 深入理解性别议题的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成因。
建设性的沟通和对话: 愿意与不同观点的人进行理性交流,寻求合作和理解。
关注系统性变革: 致力于推动法律、制度、文化等层面的改变,以实现根本性的性别平等。
倡导包容和多元: 认识到不同个体和群体在性别议题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避免一概而论。

而“田园女权”在此对照下,可能被看作是“退步”的,因为它所做的,并非是推动社会向更平等迈进,反而是在原地打转,甚至制造了更多的障碍。

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我认为,@霁月日 用户的观点,虽然使用了“毒瘤”这样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语,但其背后反映的对当前性别议题讨论现状的担忧,是有一定道理的。

承认标签的负面性: “田园女权”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争议性的标签,它可能被滥用,也可能被用来压制正常的女性发声。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在网络空间中,确实存在一些表达方式和观点,让一些人感到不适,并且可能对女权运动的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区分表达方式与核心诉求: 重要的是要区分那些不成熟、不理性的表达方式,和女权主义本身追求性别平等的核心诉求。不是所有尖锐的批评都等同于“田园女权”,也不是所有呼吁关注女性权益的言论都是“田园女权”。
关注“毒瘤”的行为,而非“毒瘤”的身份: 真正需要警惕和抵制的,是那些制造对立、煽动仇恨、脱离现实的言论和行为,无论它们是以何种标签出现的。如果“田园女权”的行为确实在毒害女权运动的进步,那么指出并分析这些行为是必要的。
警惕“一杆子打死”: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因为少数人的极端言论,而否定所有为性别平等发声的努力。女权运动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社会运动,其内部也存在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路径。

总而言之,@霁月日 的观点,可以看作是对当下一些网络女权讨论中不良现象的批评,认为这些现象正在损害女权主义作为一个争取性别平等运动的声誉和前进。它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才能以更健康、更理性、更有效的方式,推动社会走向真正的性别平等。这需要我们所有参与者,都审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避免让个人的情绪宣泄,掩盖了对社会进步的真正贡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句话本身,是非常正确的,值得点赞。

然后,这个用户能说出这句话,也算是自我批判吧,也值得点赞。

赞两次,赞麻了。


多说两句。

“田园女权”和“极端女权”这俩概念,本质上并不是一回事儿。

“田园女权”指向的是“错误的主义和目标”-- 很多人也都提到了,“田园女权”本质上是在维护乃至提升男权。其在方向上,就是根本退行和反动的。一个反对父权制的人,却不反田园女权,根本上是自相矛盾的,仅能被解释成是脑子不灵光。

“极端女权”则指向的是“错误的革命方法论”-- 容易让参与者们产生一种网络上的声音越激烈,越有攻击性,越二极管,越猎巫,力量就越强大,反对者的数量和力量就更小,目标就更容易实现的幻觉。

田园的女权,不必然极端;极端的女权,也不必然田园。

当然,在现实中,二者的交集面很大就是了。

但我确实也并不期待,“田园”或“极端”的参与者们,真的能想得清或有意愿去想清这些问题。

至于“田园”或“极端”的自我批判云云,我个人目前是不信的。

这更像是,最近一两年,传统的目田派公知们,纷纷开始披上左皮,念起马列残经,各种忽悠天然弱势、边缘的左倾青少年一样 -- 原来的皮,确实太臭了,换了一张新皮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知乎用户@霁月日 提出的“田园女权就是女权进步的毒瘤”这个观点,确实触及到了当前社会关于性别议题讨论的一个核心矛盾点。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先剖析一下“田园女权”这个标签本身,以及它与“进步女权”之间的张力。首先,“田园女权”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负面色彩,通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被认为是“极端”、“不.............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邓铂鋆”被封号一事,这是一个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了解“邓铂鋆”是谁以及他此前在知乎上的影响力:首先,需要明确“邓铂鋆”是一位在知乎上拥有大量粉丝的知名用户,以其在某些特定领域的深度分析和独到见解而闻名,尤其在某些历史.............
  • 回答
    将滴滴等企业比作“国民经济的承重墙”,是知乎用户“立党”提出的一个具有争议和讨论价值的观点。要理解这个观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核心论点解读:何为“承重墙”?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承重墙”在建筑学中的含义。承重墙是支撑建筑上层楼板荷载的墙体,一旦被破坏,整个建筑结构就会面临倒塌的风险。将此比.............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杀生丸”因违反管理规定被禁言七天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本身的基本信息。 用户: 知乎用户“杀生丸” 处罚: 被禁言七天 原因: 违反知乎管理规定接着,我们可以分析知乎作为一个内容社区的管理机制和原则。知乎作为一个大型的问答社区,其核心.............
  • 回答
    知乎用户“战斗力旺盛的伯爵”(以下简称“伯爵”)在微博代表所有男性向所有女权主义者下跪道歉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网络上关于性别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事件的背景和动机: “伯爵”的身份和过往言论: 首先需要了解“伯爵”是谁。他是一位在网络.............
  • 回答
    知乎用户“孟德尔”被永封,这件事情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关注科技、历史、社会话题的用户而言。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首先,得说说“孟德尔”这个人(或者说账号)。从他(她)在知乎上的活动来看,这位用户确实是一位非常活跃且观点的鲜明的个体。他的内容常常围绕着.............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林盛儿”在2014年和2019年前后言论的迥异变化,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角度。要深入剖析这种变化,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并且要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AI腔调,而是用一种更贴近现实的、有温度的视角来展开。首先,我们要理解“林盛儿”这个ID在不同时间段所处的语境。互联网信息传播是动态的.............
  • 回答
    知乎用户对转基因的支持率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涉及科学、伦理、政策、社会认知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知乎用户群体对转基因的态度及其可能的成因: 一、知乎用户群体的构成与立场分布1. 用户背景的多样性 知乎用户涵盖科技、农业、环保、医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用户群体的教育水平、职业背.............
  • 回答
    您好!您提到的“知乎用户‘鼎天立地’近日发表的争议言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因为“争议言论”可能涉及多个话题和不同的时间节点。为了更准确地回答您的问题,我需要您提供更多关于“鼎天立地”具体言论的上下文信息。例如,您可以告诉我: 发表争议言论的具体时间段是什么时候? (是最近几天,还是最近几周或.............
  • 回答
    知乎用户迟飞被永封并注销账号一事,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反映出当前网络内容监管、平台责任以及用户言论自由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事件本身及其可能性原因: 永封与注销账号意味着什么? “永封”通常指平台永久禁止该账号发言、登录或.............
  • 回答
    霍华德(Howard)的行为,即使用爬虫爬取与知乎用户“立党”有过互动的知乎用户,并将其做成列表公开在网上,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行为,涉及到技术、隐私、言论自由、网络道德和潜在的法律风险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 技术层面与爬虫的使用 爬虫技术本身是中.............
  • 回答
    李建秋在知乎上卖避孕套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说怎么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这事儿本身其实挺“李建秋”的。你知道李建秋在知乎上一直是什么画风吧?他回答问题,尤其是一些社会、历史、甚至带点“人文关怀”的议题,经常能写出不少有深度、有观点的内容。他的粉丝很多,很多人喜欢他.............
  • 回答
    纪大发(原荒野大嫖客)在知乎被永久禁言,这件事在知乎用户群体中,尤其是那些关注他内容或者对平台规则有一定认知的用户来说,无疑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他过往的内容风格、被禁言的具体原因(即使官方通报可能模糊)、以及这次事件在知乎生态中的影响和意义。曾经的“荒野大嫖客”.............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牢不萌”被永封一事,我看到的讨论很多,大家看法也挺复杂,褒贬不一。我尽量详细地说说我了解的情况,也说说我的看法,尽量不让它听起来那么“官方”。首先,“牢不萌”这个账号在知乎上应该算是个比较有影响力的用户了,尤其是在一些社会议题、国际关系这些领域,他的回答有时候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也能引.............
  • 回答
    要详细地评价知乎用户“抗战史讲解员”的言论,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审视,因为“知乎用户”和“抗战史讲解员”这两个标签本身就包含了多重含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知乎用户”这个身份的普遍性与复杂性。知乎是一个开放的问答社区,用户群体广泛,背景多样,从普通网民到各领域的专家都可能存在。因此,任何一个知乎用户.............
  • 回答
    对于知乎用户“芥雏子”的注销,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并且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了解“芥雏子”及其在知乎上的影响力: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芥雏子”是谁,以及她在知乎上拥有怎样的影响力。 身份背景: 芥雏子通常被认为是知乎上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用户,以其在历史、文化、哲学、艺术等领域深厚的学识.............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孟德尔”对《海贼王》可能烂尾的看法,这绝对是一个能引起海贼王粉丝群体巨大争议和讨论的话题。与其说这是一个简单的“预测”,不如说它触及了许多长期追番、追漫画的观众内心深处的一种忧虑,而“孟德尔”恰好以一种比较系统和有条理的方式将这些担忧表达了出来。首先,我们得理解“孟德尔”这个ID在知乎.............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童瑶”涉嫌诈骗的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个普通观察者,我尝试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这件事。事件的背景和核心指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童瑶”这个名字在知乎上通常指的是一位活跃的答主,以分享理财、生活经验、甚至一些情感咨询为主,尤其以其在理财领域的专业和“致富”经历吸引了大.............
  • 回答
    就知乎用户“喵斯拉大王”被永久禁言这件事,确实牵动了不少用户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很多层面,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致地看看这件事。一、 事件本身:永久禁言,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要明确的是,“永久禁言”在任何一个内容平台上都是一个相当严厉的处罚。这意味着账号的主人将无法再在平台上发.............
  • 回答
    对于知乎上赵泠与刘镇锐之间的辩论,这是一个相当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两位用户之间观点的碰撞,更折射出当前学术研究、知识传播,乃至社会思潮的一些侧面。要理解这场争论,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去梳理。一、 起因与焦点:古史辨的“新视角”与“旧争议”的重现这两位知乎用户,赵泠和刘镇锐,在古史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