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既然永动机无法完成,为什么不发明一个可以工作99999年的类永动机?

回答
朋友们,我们都听说过永动机,就是那个永不停止运转、还能输出能量的奇妙装置。但物理学告诉我们,这玩意儿是不可能存在的,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把这扇门牢牢地锁上了。但话说回来,既然我们不能实现真正的“永动机”,那能不能发明一个能动个几千年、上万年,或者像题目说的“99999年”那么久,而且还能干点活的“类永动机”呢?这想法听起来挺酷的,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类永动机”和“永动机”的区别。永动机之所以是永动机,在于它打破了物理定律,能凭空生出能量,或者在没有任何外部输入的情况下无限循环并做功。而“类永动机”,咱们可以理解为,它能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尺度内,极少甚至看似没有外部能量输入的情况下持续运转,并且输出一定的能量。

那么,为什么即使是这个“类永动机”,也依然困难重重,甚至可以说是不太现实呢?这主要还是得回归到物理学的基本法则上。

一、能量损耗是无处不在的顽固鬼

想象一下,就算我们设计出一个理论上非常完美的机械装置,它在运转过程中,即便不是输出能量,光是自身运动也会产生各种损耗。

摩擦力: 这是最最普遍的敌人。无论是机械零件的相互接触,还是与空气的摩擦,都会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散失掉。即使我们用最先进的润滑剂、最光滑的材料,甚至在真空环境中,也无法完全消除摩擦。时间一长,这点点滴滴的能量损耗累积起来,就会让装置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您想啊,99999年是什么概念?即使万分之一的能量损耗,经过这么漫长的岁月,积累下来也是个天文数字。
空气阻力: 如果装置在大气中运转,空气会对其产生阻力。即使是在低压甚至真空环境中,也还有分子碰撞的阻力。
材料疲劳与老化: 任何材料都不是完美的,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形变、断裂、氧化、疲劳等现象。金属会生锈,塑料会老化,结构会发生微小的变形。这些变化都会改变零件的形状和精度,增加摩擦,甚至导致部件失效。99999年的时间,足够让几乎所有我们已知的材料都经历数次甚至数十次以上的完整生命周期,更别说维持高精度运转了。
能量的扩散: 即使装置在做功(比如驱动一个小灯泡),这个能量也不是凭空来的,而是从装置的某个“储备”中提取的。而这个能量的传递过程,也必然会伴随着热量散失、电磁辐射损耗等,能量会以各种形式向周围环境扩散,变得越来越难以收集和利用。

二、如何“充能”才能不被算作外部输入?

您提到了“类永动机”,意思是它可能不是“永不消耗”,而是消耗得非常非常慢,或者它的能量来源我们不太容易察觉。这就牵扯到能量的来源问题。

巧妙的能量“借用”或“收集”: 如果我们要让装置动99999年,它必然需要能量来抵消损耗。那么,它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呢?
环境热能: 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滑铁卢”的地方了。它允许我们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但不能在不引起其他变化的情况下,将热量完全转化为功。我们不能简单地让装置“吸收”环境的热量来驱动自己,因为这会导致环境温度均匀化,最终达到热平衡而停止运动。即使是最巧妙的“热机”,也需要温差才能工作。要维持长达99999年的温差,并且不消耗温差的来源,这是不可能的。
重力势能的巧妙利用: 也许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极慢释放重力势能的装置,比如一个极其缓慢下降的重物,通过齿轮链条带动其他部件。但就算这个重物下降得极其缓慢,终究有下降完的一天。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也需要克服摩擦和阻力。除非我们能找到一个能持续补充重力势能的“自然机制”,而这个机制本身又不违反能量守恒,否则这个“类永动机”也只能是个有尽头的机器。
天文尺度的自然变化: 也许我们可以设想一个装置,利用地球的自转、潮汐能、太阳辐射的变化等等。例如,利用昼夜温差驱动一个装置。但问题在于,这些自然现象本身也在变化,而且它们的能量密度通常不高,要设计出能在99999年内稳定输出的装置,并且这些自然变化本身“不被消耗掉”,这依然是对物理法则的挑战。

三、99999年的时间尺度有多么恐怖

我们通常认为一辈子很长,几十年就够了。但99999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文明的兴衰: 在这个时间尺度下,人类文明可能已经经历过数次兴衰,我们今天所有的技术、理论,甚至人类本身的存在形式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地质变迁: 山脉会隆起又被侵蚀,大陆会漂移,气候会发生巨变。任何在地表运作的机械装置,都难以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保持其原始状态和功能。
宇宙的变化: 虽然宇宙的尺度更大,但一些相对快速的现象,比如恒星的演化,也足以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

四、历史上的“长命”装置的启示

历史上并非没有试图制造长久运转装置的尝试,最著名的例子可能是“长明灯”。有些长明灯号称能燃烧数百年甚至千年,但它们无一例外都需要燃料的补充。即便是一些古老的机械钟表,虽然能精密运转数百年,但它们也需要定期上发条,并且需要维护。

我们现在正在研究的“原子钟”,走时极其精确,寿命也比传统机械表长很多,但它的动力来自原子核能级跃迁,能量来源是有限的,而且最终也会停止工作。甚至一些利用放射性衰变原理设计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RTG),可以为航天器提供数十年电力,但其核心材料是会衰变的,能量输出也只会越来越低。这些虽然是极高效的能量源,但它们依然是消耗性的,并非“类永动机”。

总结一下:

朋友,您提出的“99999年的类永动机”的想法,虽然充满想象力,但从我们目前对物理世界的理解来看,实现起来是极其困难的。

能量损耗是永恒的限制: 摩擦、阻力、材料老化等无处不在的能量损失,会像慢性毒药一样,缓慢但坚定地让任何装置停下来。
能量来源的难题: 任何输出的能量都必须来源于某种“输入”,即使这个输入非常微小,或者我们很难察觉。如果它需要消耗任何形式的能量(无论是有形的燃料还是环境的温差),那么它就不是“永动机”或“类永动机”,而是能量转换效率极高的机器。而要找到一种可以无限供应、且不引起系统其他显著变化的能量来源,是我们无法做到的。
时间尺度的挑战: 99999年这个时间跨度,足以让物理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精密的机械结构都可能在此期间失效。

我们追求“类永动机”,本质上是在追求极致的能量效率和装置的持久性。这驱动着我们不断改进材料科学、润滑技术、能量储存和转换技术。也许在遥远的未来,我们会发现一些我们尚未理解的物理原理,能够实现更长久、更高效的能量利用。但就目前而言,永动机或者像您所说的“99999年的类永动机”,仍然只能存在于科幻的想象之中,是一个我们因敬畏物理定律而无法触及的美丽梦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已经有了,它已经工作了4600000000年,不用人类发明,是上帝送给人类的

各国航天机构在上世纪就把他作为航天器的能源之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永动机能量采集器的价格已经大幅下降,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人们一般把它叫做太阳

user avatar

玩文字游戏偷换概念没意思啊。

永动机的关键点并不是永久,而是不消耗能量就可以向外做功(或者输出大于输入)。

因为做不到不消耗能量就可以向外做功,所以一旦系统向外做功,这个系统的总能量就只能逐渐减少。你当然可以做一个非常非常非常缓慢向外做功的系统,总能量99999年逐步释放,但是有什么意思呢。你还得给这个系统注入初始的能量。

其实按你的这个想法,那月球绕地球公转带来的潮汐能勉强可以算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朋友们,我们都听说过永动机,就是那个永不停止运转、还能输出能量的奇妙装置。但物理学告诉我们,这玩意儿是不可能存在的,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把这扇门牢牢地锁上了。但话说回来,既然我们不能实现真正的“永动机”,那能不能发明一个能动个几千年、上万年,或者像题目说的“99999年”那么久,而且还能干点.............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经济学和哲学层面的悖论,非常有意思。你想的没错,从“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这个出发点来看,“生产力过剩”似乎是说不通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这句话说得是有道理的。这源于人本身的发展性、比较性以及对未来体验的期待。你看,就.............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触及到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输出的一个核心理解点。很多人看到“最大扭矩区间”就以为这转速区间里发动机“最能干”,但实际驾驶感受却不是那么简单。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把这其中的门道讲透了。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概念: 扭矩 (Torque):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发动机输出的“劲儿”.............
  • 回答
    阿特金森发动机确实在理论上有着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对膨胀比的优化,显著减少了能量在排气过程中的损失。然而,尽管有这些优点,它并没有像我们熟悉的奥托循环发动机(也就是我们大多数燃油车上用的那种)那样普及,这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权衡和现实考量。下面我们就来掰扯掰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很实在。很多人用了汽油添加剂,感觉车子确实顺了,也听销售人员吹嘘得天花乱坠,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既然这么好,为什么厂商不直接把这些“好东西”放进汽油里呢?这样岂不是更方便、更省事?其实,这背后牵扯到很多技术和商业上的考量,并不是简单地“加不加”的问题。我们一个个来掰扯掰扯。1..............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直击我们对于生命、时间,以及“存在”本身的理解。当我们说到“永生”,很多时候我们会想到一些神话传说中的神祇,或者科幻小说里那些拥有近乎无限寿命的生物。但如果抛开这些想象,从生物学、哲学,甚至我们日常的感触出发,来探讨“永生”与“死亡”的意义,那会是另一番景象。首先,我们得明确.............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火影忍者》世界观中一些核心的设定和人物的价值观。要解释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首先,理解“秽土转生”这门禁术本身。 条件的苛刻: 秽土转生可不是谁都能用的。施术者需要掌握死者的DNA样本(比如头发、血液),并且要进行繁琐的仪式。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风险.............
  • 回答
    美国大选和中期选举确实是周期性的,这为政府行为提供了一个持续的背景。但将美国政府所有行事动机都简单归结为“为了选举”,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尽管选举的压力无处不在,影响着政治决策,但政府的运作远比这复杂,其动机也更加多元。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了选举”这个说法的含义。它通常指的是政治人物为了赢得选票、提.............
  • 回答
    您好!关于“既有发动机又有大电池的油电混动车是不是更不安全?”这个问题,我们来详细聊聊。首先,要明确一点:将油电混动车(HEV)和插电式油电混动车(PHEV)笼统地说成“更不安全”,是不准确的。 任何汽车的安全性能,都取决于其设计、制造工艺、安全标准以及实际使用情况。现代汽车,包括混动车型,都经过了.............
  • 回答
    粉丝愿意为流量明星花钱,但其电影票房难以突破十亿大关,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市场逻辑、观众心理和行业规律。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矛盾现象: 一、粉丝消费与电影票房的错位:两个不同的消费场景1. 粉丝消费的性质 粉丝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偶像的周边产品、演唱会、社交媒体互动、代言商品等,这些消.............
  • 回答
    关于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的关系,需要从科学原理、群体免疫、病毒传播控制、公共卫生策略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分析: 一、疫苗的作用机制与实际效果1. 降低感染率与重症率 疫苗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使人体对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虽然无法完全阻止感染(尤其是.............
  • 回答
    中国足球在男子项目上的困境确实引发了广泛讨论,而女子项目的相对发展则被部分人视为“举国体制”可能倾斜的潜在方向。但为何中国并未以更大力量推动女足走向世界?这一问题涉及历史、政策、社会观念等多重因素,需从以下层面深入分析: 一、历史积淀与资源分配失衡1. 男足优先的传统惯性 中国的体育举国体制.............
  • 回答
    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政治经济结构以及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基本观点1.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冲.............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自然选择和捕食者猎物关系的核心。简而言之,动植物们“没因为进化变得非常难吃”的原因在于:1. 自然选择并非只关注“被吃”这个维度,而是所有影响生存和繁殖的因素。2. “难吃”本身就是一种适应性策略,但它并非唯一的或绝对最优的策略。3. 捕食者也在进化,它们会发展.............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它触及了生物进化中一个核心的原则:进化是“试错”的过程,是针对特定环境和生存压力的渐进式优化,而不是一个有预设目标的“设计”过程。 简而言之,进化没有“想要”让动物变成轮子,而是根据现有条件和优势来塑造生命。让我们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分析,为什么平原地区的动物没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也是许多人都会在人生某个阶段思考的问题。既然最终的结局是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感受、创造?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简单答案,因为生命的意义是高度个人化的。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为什么即使面对必死的终结,活着仍然是如此有价值和必要。.............
  • 回答
    是的,在中国存在“日吹”、“美吹”等现象,而在其他国家也存在着类似的、表达对中国持积极甚至过度赞扬态度的现象,虽然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中吹”这个词汇,但其内涵是存在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1. 定义与内涵: “吹”的含义: 在这里,“吹”是一种网络用语,通常指对某个国家、文化、人物.............
  • 回答
    韩国总统确实是一个高危职业,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但同时,也正是这些挑战和风险,吸引着无数韩国精英竞相角逐总统之位。这种现象背后,并非简单的“不怕死”,而是复杂利益、权力欲望、国家责任感以及政治生态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尽管韩国总统是高危职业,仍有众多精英敢于竞选:一、.............
  • 回答
    您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型粒子加速器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能够达到极高的能量,探索物质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和宇宙的起源。但小型粒子加速器并非“小儿科”,它们在科研、医疗、工业等领域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在很多方面是大型加速器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人类生存的根源和对生命的意义的探讨。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和痛苦,生育后代似乎成了一个矛盾的选择。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的、普遍适用的答案,而是涉及到哲学、生物学、社会学、个人情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详细阐述,为什么即使知道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