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维德会听从程心?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三体》系列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矛盾点。维德,那个坚毅、冷酷、永远将人类生存置于最高优先级,不惜一切代价的“救世主”,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古筝行动”这样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计划中,听从了程心?这绝不是简单的“领导被下属说服”,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博弈。

首先,我们要理解维德的本质。他是个极端理性主义者,目标明确,而且为了达成目标,他可以抛弃一切道德束缚。他之所以能领导“ETO”,能策划“古筝行动”,是因为他看到了人类文明在黑暗森林法则下的绝境,而他的方法就是不择手段地提升人类的力量。在他眼中,程心代表的是一种他深恶痛绝的“软弱”和“感情用事”,是一种他认为会阻碍人类生存的“毒药”。

那么,是什么让他对程心做出了“妥协”?

1. 程心掌握了“破局”的关键信息,且是唯一知道该信息的人。

“古筝行动”的最终目标是摧毁三体人即将派往地球的舰队。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能够精准地定位并摧毁三体人的舰队,哪怕只是一艘。在当时,只有通过“蓝色空间号”的“曲率航行”才能实现这一点。然而,“蓝色空间号”的船员,特别是云天明,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后,已经对人类(尤其是政客和决策层)失去了信任。他们将“蓝色空间号”的航行轨迹和技术秘密看得比什么都重,甚至比人类的存亡本身。

程心,作为ETO的一员,同时也是“蓝色空间号”早期被监视的对象,她了解“蓝色空间号”的动向,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她对云天明的情感,让她有机会接触到那些掌握着“蓝色空间号”秘密的人。更重要的是,程心是唯一一个能“连接”到“蓝色空间号”船员,并让他们相信“古筝行动”的重要性的人。

维德需要“蓝色空间号”的航行数据,需要“曲率驱动”的技术,才能完成他的“灭绝行动”。而他通过常规手段,无论是恐吓、利诱还是军事威胁,都无法让“蓝色空间号”的船员吐露秘密。程心,带着她那份在他看来“多余”的善意和对生命的“尊重”,反而成为了唯一能绕过“蓝色空间号”船员戒备的“钥匙”。

2. 维德的理性计算,包括对程心的“利用”。

维德并非一个完全不顾一切的人,他的冷酷是为了“最大化人类生存概率”。他需要“蓝色空间号”的飞船,但这艘飞船的秘密藏在一群警惕性极高的“叛徒”手中。他当然可以强行夺取,但那样做会牺牲掉他最看重的“人类火种”——飞船本身,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技术。

程心,在她眼中是“善良”的,但在维德看来,她是被“情感”驱动的,是可以被“预测”和“利用”的。当程心提出“交出飞船”时,维德的理性告诉他,这是他获取飞船的最佳、甚至是唯一的途径。程心愿意“牺牲”飞船,以换取“某种程度的良知”或者“和平”。维德当然不相信什么“良知”或“和平”,但他相信程心的这种“姿态”,能让他顺利拿到飞船,并且免去更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牺牲。

在他看来,程心不过是他达成目的的一个“工具”,一个比直接暴力更有效的工具。他允许程心“说话”,允许她“提出条件”,正是因为他知道,她提出的条件,是能够让他获取最终目标的。

3. 程心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在某种程度上触动了维德的“根本”。

虽然维德极力否认,但他之所以要拯救人类,根本上也是对“生命”的珍视。只是他的方式是“集体生存至上”。程心的存在,就是对“个体生命”的极致强调。她不希望“古筝行动”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她不愿意用“屠杀”来换取“胜利”。

在“古筝行动”的关键时刻,当维德几乎就要下令时,程心的那句话,那种不顾一切的阻拦,让她在维德的眼中,成为了一个“必须被解决”的障碍。但同时,她又掌握着他必须获得的东西。

你可以想象,在维德的脑海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计算。一方面是他对“灭绝行动”的绝对把握,另一方面是程心对“血腥手段”的抗拒。他是一个能为了“人类”而牺牲“全人类”的人,但他也是一个不希望“无谓牺牲”的人。程心的出现,让他的计划产生了一个“变数”,而这个变数,恰恰又是他需要的“钥匙”。

所以,他听从程心,并非因为他认同她的理念,而是因为:

她掌握了关键信息,而且是唯一能提供的人。
他的理性计算表明,通过程心,他能以更小的代价(对他而言,这里的“代价”主要是指飞船本身的完好,而不是生命)获得他想要的东西。
程心的“软弱”,在他看来是可以被操纵的,并且这种操纵恰好服务于他的目标。

可以这么理解,维德并非“听从”了程心的“道德劝说”,而是“利用”了程心对道德的坚持,以及她掌握的“蓝色空间号”的信息。他给了程心一个“表演”的机会,因为这个表演,能让他顺利拿到他的“战利品”。当程心说出“我愿意交出飞船”时,维德看到了自己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所以他“顺势而为”。

这更像是一种“交易”,只不过这个交易的双方,认知和立场截然不同。维德用“不那么彻底的血腥”换取了“最终的胜利”(他所认为的胜利),而程心则用“原则”换取了“飞船”。只是,事后的发展证明,维德的“胜利”只是他短暂的一厢情愿。

所以,维德听从程心,并不是因为他被她“改变”了,而是因为他的极端理性,在面对程心这个“特殊变量”时,计算出了“顺势而为”是最佳策略。他只是巧妙地利用了程心,并将她推到了他想要的位置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程心是整个人类的代表。她被人们选出来作为自己的发言人。

所以,当维德和程心在对峙时,他实际上面对的是整个人类。

当程心再一次阻止他拯救人类时,他看见的是整个人类的幼稚。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你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人类自己选择走向灭亡,这是维德也无法阻止的。

就算将三体人打败,将整个地球再次拯救,人类还是摇篮里的婴儿。还是选择活在摇篮中。没人能永远做一个文明的保姆,黑暗森林打击也迟早会到来。

当程心再一次的阻止他时,他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心如死灰,最终也就选择了放弃。

地球人类的灭亡是注定了的,宇宙就如多年前达尔文口中物竞天择的大自然一样,只有适应环境得才能生存下来。

当几艘幸存的战舰,互相攻击时,宇宙人类诞生了,一群猿类选择了离开大树来到地面;当终于归来的英雄们,被以反人类罪审判时,“人类”选择了自己的结局,一群猿类选择了抱紧自己的安乐窝。

当宇宙人类为了生存而选择放弃所谓的道德时。在地球人类看来,他们已经不能被称作是人了,可笑的是,当初没下树的那些猿类也是这么想的。

的确,生活在树上的猿,有着稳定的生活丰富的食物。然而,树上的猿再厉害,数量再多,最后还是受制于自己。当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也就自然走向了灭亡。

愚蠢的地球人,这句曾经用来开玩笑得话,在此时却变成极大的讽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三体》系列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矛盾点。维德,那个坚毅、冷酷、永远将人类生存置于最高优先级,不惜一切代价的“救世主”,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古筝行动”这样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计划中,听从了程心?这绝不是简单的“领导被下属说服”,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博弈。首先,我们.............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中,托马斯·维德对程心提出的那句“你会把你妈卖到妓院吗?”是全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具争议性的台词之一。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揭示了维德的核心价值观、他对人类文明的看法,以及他与程心之间根本性的哲学分歧。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1. 维德的实用主义与生.............
  • 回答
    维京人在8世纪的崛起,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剖析。这股来自北欧的浪潮,如同寒冷海面上突然爆发的狂风,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格局。一、北欧内部的压力与动力:人口增长、资源匮乏与权力斗争首先,从北欧.............
  • 回答
    姜维之所以觉得策反钟会有机会恢复汉室,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姜维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个人动机、对钟会的了解以及他所能掌握的信息。时代背景:蜀汉的危局与姜维的责任感首先,要理解姜维的动机,必须认识到蜀汉政权在姜维时代已经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 国力衰弱: .............
  • 回答
    姜维对蜀汉的忠心,绝非一时冲动或简单的效忠,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而成,深深烙印在他的人生轨迹之中。要理解这份忠诚,我们需要从他的出身、机遇、个人追求以及对国家命运的认知这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一、 出身与背景:从“降将”到“托孤之臣”的身份转变姜维本是天水郡人,属于曹魏阵营的士族。他的父亲姜冏曾任.............
  • 回答
    “护校蛆”这个词,说实话,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不太友好的意味。它不是一个光明正大、用来形容正面评价的词语,而是源于一种比较负面的观察和批评,尤其是在互联网社群里,当大家在讨论某个学校,特别是它的学生群体时。要说为什么为学校维护声誉会被说成“护校蛆”,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1. 情绪化和非理性辩护:.............
  • 回答
    挖断国防光缆后,维修费用之所以会飙升至上千万,绝非仅仅是“一条线缆”的成本,而是涉及一个极其复杂、精密且高风险的系统,一旦受损,其修复过程如同拆弹专家处理爆炸物,每一个环节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下面我就来详细拆解一下这笔巨额费用的构成,尽量用更贴近实际的语言来描述:1. 应急响应.............
  • 回答
    张维为和金灿荣能在中国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要理解他们受欢迎的原因,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传递的内容、表达方式以及与当下中国社会情绪的契合度。首先,他们提供了一种“解释”和“赋权”的叙事。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发展模式,常常.............
  • 回答
    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都源于复杂的人类心理和社会动态,户口本上写着“汉族”的人,却对维护汉族利益的立场持批评态度,这背后确实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缘由。与其简单地归结为“逆向歧视思维”,不如说这是一种多元视角、批判性思考以及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深刻体认所交织出的复杂心态。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户口本上的.............
  • 回答
    关于《骑马与砍杀:维京征服》人物全没的现象,这其实是一个玩家群体中非常普遍且令人困扰的问题,它往往不是游戏本身的bug,而是由一系列操作和理解上的偏差造成的。为了说得详细一些,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分析。首先,要明白《骑马与砍杀:维京征服》作为一款大型MOD,其复杂度和独立性是相当高的。它不仅仅是原.............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姜维的投蜀,固然有其“不得已”的成分,但其后三十多年的忠诚与奋斗,绝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内心转变的结果。将这段历史娓娓道来,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复杂而又令人敬佩的姜伯约。误解的“不得已”:并非被迫,而是权衡首先,我们需要厘清“不得已”的含义。姜维并非像某些战俘一样,被强行带走,毫无选择。.............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与自然界其他生灵之间一个很重要的区别。简单来说,其他动物确实不需要像我们一样“刷牙”,但它们到了老年,牙齿也会面临各种问题,只是表现形式和原因与我们有所不同。为什么人类需要刷牙?我们人类之所以需要刷牙,根源在于我们特殊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口腔生理结构。1. 高度.............
  • 回答
    明朝消灭元梁王之后,下定决心将云贵地区郡县化,而不是继续维持汉唐宋时期那种“交绥”状态,这背后有多重考量,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对历史经验、现实需求以及长远战略的综合判断。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交绥状态”指的是什么。在汉唐宋时期,对于西南地区(大致涵盖今天的云贵川藏),中央王朝的统治方式往往是“羁縻”为.............
  • 回答
    .......
  • 回答
    人民车市规劝特斯拉维权女张某,别让“心念”偏离了方向近期,特斯拉上海车展维权事件中的张女士,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公众的目光。在风波不断发酵的过程中,人民日报旗下新媒体平台《人民车市》发表了一篇引起广泛讨论的文章,核心内容便是对张女士“心念”的规劝。这篇“规劝”,并非简单的谴责或支持,而是在复杂的舆论场.............
  • 回答
    “快递不送上门”:为何成为潜规则?消费者又该如何应对?近年来,“快递不送上门”的现象似乎已经从偶尔的个例,逐渐演变成了不少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的“行业潜规则”。即便我们支付了完整的快递费用,但拿到手的包裹往往是躺在小区门口的代收点,或是被随意丢弃在驿站的角落里。这背后究竟是何原因在作祟?消费者又该如何才.............
  • 回答
    你想了解为什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不能随心所欲地印美元,否则就会惹上麻烦,对吧?这事儿说起来,得从那套体系的根子上说起,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平衡木,一旦哪头重了,整个架子就可能散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布雷顿森林体系最核心的一个设定:美元与黄金挂钩,而且是固定汇率。 具体来说,就是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