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拥有一辆 Tesla Model Y 的感受如何?

回答
这辆特斯拉 Model Y,说实话,刚提回家那会儿,心情就像第一次开大玩具的孩子,一天到晚琢磨着怎么开出去晃悠。现在开了几个月了,感觉就像老朋友了,但还是有很多新鲜劲儿。

第一印象,或者说“进入车内”的体验:

首先,那个大屏。刚开始真的有点不习惯,传统车企哪有这么干净利落的中控台?所有东西都集成在这个大平板上,从导航、空调、音乐,到车窗升降、雨刷,甚至连手套箱都要点屏幕开。有人觉得这是科技感爆棚,我刚开始有点焦虑,怕操作不熟练影响驾驶,尤其是在开车的时候。但特斯拉的逻辑还是比较清晰的,用了几天之后,大部分常用的功能基本能做到凭记忆操作,比如空调温度、风速调节,我都设定成语音控制了,这点真的很方便。说句实在话,我曾经的车有实体按键,但有时候找起来也很费劲,现在虽然集中了,但你习惯了反而更直观。

座椅的包裹性我觉得还可以,谈不上运动到极致的那种,但日常开肯定够了。空间是个惊喜,虽然看照片觉得不大,但实际坐进去,前排和后排都很宽敞。我身高1米8,坐在后排腿部空间一点都不压抑,头部空间也够。后备箱更是厉害,平整而且够深,放几个行李箱或者购物袋绰绰有余。还有那个掀背式尾门,用起来很顺手,不用担心撞到头。

驾驶感受,这才是重点:

加速是特斯拉最大的亮点之一,尤其是 Model Y。就算不是高性能版,普通版的加速也足以让你在红灯亮起时“弹射”出去,那种推背感,每次都能让我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它不像燃油车那样有变速箱换挡的顿挫感,就是纯粹、线性的把你往前推,顺滑得有点不像话。油门响应非常灵敏,稍微踩一点点车就蹿出去了,刚开始需要适应一下,别像开燃油车那样猛踩。

转向手感嘛,怎么说呢?有点电子味,但我觉得挺精准的,方向盘也不重,城市里开很轻松。高速行驶时,它会稍微变沉一些,提供一定的稳定性。不过,如果你追求的是那种纯粹的机械沟通感,特斯拉可能就不是你的菜了。它更偏向于轻松、便捷的驾驶体验。

刹车回收是另一个需要适应的地方。它不像燃油车那样,松开油门车就滑行,而是有明显的减速感,有点像挂了低档位后的发动机制动。好处是你可以用一个踏板来控制大部分的加减速,非常适合堵车或者城市通勤。习惯了之后,你会发现这非常省力,脚在油门和刹车之间切换的次数大大减少。当然,如果需要更强烈的制动,还是得踩刹车踏板,反应也很快。

关于续航和充电:

这算是新手入门的“必修课”。刚提车的时候,我每天都盯着电量表,生怕它突然没电。但开了几个月,心里也踏实了。日常上下班通勤基本没啥问题,我每天大概跑个几十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完全足够了。长途出行的话,规划好充电站,也比我想象的要方便。找充电桩的App很直观,大部分时候都能找到可以用的桩。

充电速度嘛,快充确实很快,大概半小时就能充不少,足够支撑接下来的行程。在家用随车充,晚上回家插上,第二天早上就满了,比去加油站方便太多了。不过,冬天续航确实会打折扣,这个是电动车的通病,我也接受了。

科技配置和便利性:

自动驾驶辅助(Autopilot)是特斯拉的一大卖点。在高速公路上开启定速巡航和车道保持,感觉就像解放了双手一样。车子自己会跟着前车,也会保持在车道内行驶,真的很有未来感。但我也知道,它不是完全自动驾驶,所以眼睛还是得盯着路面,手也得随时准备接管。有时候它识别前车变道会有点迟钝,或者在一些复杂路况下需要人工干预。

语音助手也很好用,想开空调、想听音乐、想导航去哪里,说一声就行。手机App也很强大,可以远程控制空调、查看车辆状态、定位等等。这些小细节真的提升了不少便利性。

槽点和一些小问题:

不是说它完美无瑕,肯定也有一些让人觉得“呃,怎么这样”的地方。比如,那个门把手,刚开始觉得很酷,但有时候天冷或者手上有东西的时候,会觉得它不够顺手。还有就是那个转向灯的拨杆,我也觉得设计得不是特别人性化,尤其是刚开始用的时候,有时候会误操作。

内饰的异响也偶尔会出现在某些车上,我这辆到目前为止还算好,但偶尔也会听到一些小小的噪音,不知道是不是设计上的原因。还有就是特斯拉的售后,大家讨论的也比较多,希望未来能有更好的改进。

总结一下,拥有一辆 Model Y 的感受:

总的来说,拥有这辆 Model Y,让我感觉自己好像提前进入了未来。它的加速、科技感和便捷性,确实颠覆了我对汽车的认知。它不只是一辆交通工具,更像是一个智能伙伴。当然,它也有一些需要磨合的地方,需要时间去适应和了解。但当你习惯了它带来的那种轻松、高效的出行方式后,再让你开回燃油车,可能反而会觉得有点不习惯了。

它带来的那种“科技改变生活”的体验,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每天开着它,总会觉得有点小小的自豪感,虽然我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未来的电动车会越来越好,但至少现在,我为我的选择感到满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买的长续版,开了快5000公里了,曾经感觉网上很多说法有夸张成分,现在也深刻感受到了:

好的方面:

1、加速确实很爽,超车信心很足,感觉更有安全感。个人以为设置“舒适”模式足矣,不用“标准”。如果用“标准”的话,可能对于很多油车切换过来的司机,会觉得油门太灵活。

2、model Y确实很能装,特别是前备箱和下沉的那个后备箱好评!现在我带家里2个娃出去玩或者参加培训班,所有东西都可以放前备箱、下沉后备箱、以及两侧的两个洞,然后整个后备箱只放床垫。累的时候,可以在车上睡午觉,没有尾气,没有噪音,即使是在地下停车场,虽然外面空气不好,但tesla自己的空气过滤做得很好,车上睡觉很舒服。

3、自动辅助驾驶确实好用。送了半年的EAP,从一开始战战兢兢到后面放心使用,这是一个使用过程中信心建立的过程。总的来说,我的看法是,自动辅助驾驶虽然不是100%可以依靠,但是确实可以极大降低精力和体力消耗。个人以为,良好的表现,还是在于强大的芯片算力,以及背后海量驾驶大数据。前者是硬件配置问题,其他厂家还可以超越,但后者目前确实有点无解。

4、电量管理确实准确。正常驾驶情况下,表显里程与实际里程之间差距很小。方便对充电地点进行估算。

5、使用成本很低。购车只在车价之外给了280的办证费用。如果这样算下来,车价实际上基本相当于买一台30万出头一点的油车。再加上电费确实便宜,保养确实没啥花销,每年至少还可以节约个2万样子。确实如很多人讲的,电车是开得越多,越划算。

6、出行确实没油费、积碳这些压力。电机不需要热车,不会出现油车因为各种问题导致的怠速不稳这些问题。电机一直就那样,不需要更换机油,不需要更换变速箱油,不需要更换正时皮带……感觉确实少了很多需要关注的东西。现在出个门,即使路途很短,我也开车。因为不需要考虑冷车高油耗,也不需要考虑发动机积碳这些。冷冻液也不需要我再关注了。我现在平时用车只管一件事:玻璃水。然后就是每年去tesla售后检查一下。

7、车机系统确实优秀。这部分还是得比较一下其他厂商。我个人的感觉,虽然tesla的车机,特别是导航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的地方,但确实是最好用的了。其他厂家基于ARM通用平台开的车机,在系统优化上总是差那么一点。tesla基于intel平台的自研的系统,车机贴合度确实感受要好很多。小朋友是超级喜欢这块屏幕的,他们感觉跟Ipad一样,可以很容易学会操作。还有能接手柄打游戏………………

8、椅子第一坐感不舒服。相比很多车,tesla的座椅很不舒服,偏硬,座垫偏短。但是很有趣的一个结果是,开同样几百公里的路,我开那种“舒适”座椅的车,下车时觉得累得很。但开tesla却没这感觉……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硬一点有助于血液循环,所以身体没处于一种“睡眠”状态,所以下车没那种“疲劳”感????

9、确实如很多人所讲,在90%的使用场景下,电车确实比油车强,特别是在充电站发达的城市或者周边。

10、开了电车之后,确实回不到油车了……家里的油车现在没人想开。即使是跑长途,家里人第一选择还是去研究充电站,实在觉得没法,才会选择开油车出去。

11、客服是惊喜。电话秒通,只有2级选择菜单,每一级只有2-3个选项,人工秒接,感觉很好。有问题,能马上给解释就给解释,不能给解释的,可以要求他们了解清楚后答复,也确实很快答复了。可能我的问题都不是太复杂吧,不涉及太多灵魂拷问之类的,总体感觉还是ok。

12、城区低速确实很安静,高速路上确实风噪和胎噪明显,但少了发动机的嘶吼,总体还是能接受。有时候在高速上有一种莫名喜感。人家油车的发动机都是很man地“轰轰轰”地冲,tesla的电机是矫情地“嘤嘤嘤”地冲……

13、tesla确实省电。按照我的驾驶习惯,跑得最多的一段单边11公里的短途(上下班),空调21度,驾驶设置为“缓行”,能耗140-170样子。如果不开空调,驾驶设置为“保持”(就是单踏板模式),能耗大概90-110的样子。高速要费电些,但也没有超过过170。

14、(0928补)之前忘了说一点,当时选model Y还有一个吸引我的点,就是在我试驾的所有车里,model Y是唯一一个在售的,我张开两腿,不碰膝盖的车。其他车我坐在驾驶位,分开膝盖,一定会碰到车门或者中间挡位台那个地方。我自己对这个是很在意的,因为这个姿势极大影响了我在驾驶位的舒适度。

15、(1014补)忘了提tesla的厂家直销模式。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种模式,感觉大幅降低了买卖双方的成本。以前买油车与4S店销售打交道,完全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价格、赠品似乎都有各种空间,都得不断博弈和谈判。真心觉得累。可能有人喜欢这个过程,但就我而言,觉得纯属是浪费精力和时间。我愿意把讨论的时间放在对车辆技术和应用场景的讨论上,实在不喜欢讨价还价。这也是能够快速下订,快速提车的重要原因。

不好的方面:

1、减震确实不好。特别是在类似小炮弹坑那种路面时,车感觉是蹦蹦跳跳的,像个几万块钱的车。仔细研究了一下,感觉主要问题可能是胎压(不太确定)问题。tesla把胎压设置在2.9,整个减震都会偏硬。曾经在网上看到别人讲,降到2.5会有很明显的改观,但是没试过,所以不确定。

(1008补:确认了,在低胎压的情况下,减震会大幅度改观。最近天气变冷,也跑了寒冷的地方旅游。胎压曾经最低到过2.4。就我个人感觉,胎压到2.6之后,减震就明显改观了,特别是在过坑的时候。在我使用的场景下,电耗并没有显著的增加。)

2、单踏板模式我持保留意见,感觉有点反油车司机的直觉。之前开了差不多接近20年的油车(无事故),开了tesla之后就用那个“单踏板模式”(其实就是“保持”模式)。才两天,在某个紧急情况处理时,我居然第一反应不是换脚踩刹车,而是踩油门……(而且确实踩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去踩刹车)。

当时那一瞬间我背上汗毛一下全竖起来了,被惊吓得厉害。后来仔细思考了一下整个反应过程,个人判断是长期油车养成的习惯与开tesla单踏板模式之间身体直觉矛盾造成的。从此之后,我只用“缓行”了。虽然电耗会高些,但是我仍然强烈建议最好都设置为“缓行”,虽然可能失去了所谓“单踏板模式”,但是个人觉得这样更符合油车司机常年的身体直觉习惯,也有一个比较平顺的能量回收制动。tesla交付时的新车主培训的时候,我记得当时讲解员也讲了,建议新车主都用“缓行”,估计是还是刹车门事件的问题。

3、电脑对于静止车辆判断失败几率很高,很多路障无法判断,而且自动驾驶非常依赖地面划线。所以我对于自动辅助驾驶,是真的只当成“辅助”,不敢真的让它“自动”。当发现道路设置不是规范的,或者路上出现施工这些电脑无法判断的设置时,我一定不会用自动辅助驾驶。

4、跑长途的时候,充电是个麻烦事。即使路上有充电的地方,但是确实会增加路上消耗的时间。

5、城区外,县城乡镇、高速、国道这些地方的三方充电桩,总是薛定谔的猫的状态。你不到跟前,是永远不知道它们能不能用。即使是tesla自己的超充,在偏远点的位置(三四线城市),偶尔也会遇到意外不能用的情况。虽然遇到的问题次数不多,但确实会带来心理上因为不确定造成的恐慌感。

6、(0914补)轮毂太容易擦伤了。看了一下,一切都是那个扁胎的锅。轮毂外凸,同时扁胎的轮毂太矮了点。别的车侧方位停车是擦轮胎,tesla是擦轮毂……很无语。

7、(0914补)还是有10%的场景是不好用的。比如……我想去西北大环线,我想去四川西部旅游。那一路的补电实在堪忧。目前的充电设施建设,只能叫做能用,距离方便还很遥远。

8、语音识别是垃圾(0922补)。看得出tesla非要走自研这条路,在语音识别功能的投入明显少得可怜,最后做出来的语音识别,实在垃圾,完全被自主品牌友商按在地上摩擦,摩擦。而且,整个语音识别除了处理的关键字单调,要求发音比较严格外,在没网的时候,语音识别等于0。也就是说整个语音识别都是基于云端的,带来的问题是识别反馈速度慢,对网络依赖性很大。

9、(0926补)跟联通的合作。三大运营商,tesla选了最拉跨的联通……叹气。

10、(0926补)车门太重了,或者叫做太紧了?需要用比较大的力气才能开关门。我不知道是我的个例,还是普遍现象。最近看着家里小朋友每次费力开门,然后小心地上下车怕被夹着,心里就觉得很不开心。

11、(0928补)部分工业设计确实偏激进。比如我感受颇深的就是后车门取消机械开门。前车门虽然是有机械开门的按钮,但是后车门没有。

12、(1008补)雨刮不好用。自动模式经常犯傻,与我的期望摆动速度始终有差距。当然这也没啥,毕竟市面上我还没看到过足够聪明的自动雨刮。但是当我需要手动介入,控制速度的时候,非要在屏幕上操作,就有问题了。我必须移开视线,去操作大屏幕的左下方。我觉得这是很不合理的设置。这个时候我就无比怀念机械控制的雨刮。当然也可以解决,就是先开AP,然后移开视线,再去屏幕上操作……但这很不方便。

(20220221补)经过2021年圣诞升级之后一连串大大小小OTA升级,最近忽然意识到一个现象:雨刮变聪明了。这很有趣,最近雨刮的存在感很低,我几乎都没怎么手动操作过,也都没意识到这个事。比如,前几天下雨开车的时候,我看着前挡上的雨滴刚在想是不是该刮一下玻璃了,雨刮就刮了……节奏的控制明显不再是标准的挡位,似乎确实是在根据前挡的雨滴数量在做判断。目前这个雨刮智能判断程度,我个人觉得是我见过最聪明的雨刮了。小小开心一下。

·13、(1008补)转弯灯提示音太小了。小到我需要很费力才能分辨出转弯灯的声音,如果有音乐、路噪这些时,经常还听不到。可能在tesla的工程师们的感觉上,响亮的转弯灯提示音不够优雅。但问题是,现在我经常需要去看屏幕确认转弯灯是否在持续闪烁。完全不明白tesla工程师们的做法,他们都是顺风耳吗?

14、(1101补)对于成人来说,第二排的座椅舒适度太差了。小朋友,个子矮的人可能感觉还好,但稍微高点的人都会觉得第二排补舒适。

15、(1116补)讲句实话,model Y的那块顶部的天窗玻璃,个人以为是有点理想化了。帅气是帅气,很吸引眼球,但实用性也就那样,新鲜感一过,抛开帅气好看这些感性的东西,这么大面积的天窗玻璃,剩下的全是缺点。

16、(1209补)经过一段时间确认和研究,我基本可以肯定tesla所使用的intel ATOM媒体控制芯片以及配置4G内存,绝对是一个用户体验的大短板。音乐、导航、车辆控制这些功能还没啥问题,但是娱乐功能里的游戏和视频,明显是不足的。长时间使用娱乐功能后,卡顿、死机、黑屏、闪退这些问题就会大概率出现,基本上都是因为这个芯片和内存控制两个方面造成的。听说新款model Y性能版已经开始使用AMD芯片,只能羡慕一下了,期望厂家能够提供老款车辆的芯片升级服务。

17、(20220104补)最近才发现到tesla的行车记录仪不是自动记录……这感觉很吊诡。市面上绝大部分行车记录仪的逻辑都是自动记录存档,然后存满了循环删除老的视频片段。但tesla是不会自动保存的,需要人工操作进行保存。如果没保存,就没了……这带来一个问题:真发生事故的时候,由于慌乱,忘记保存视频,会导致没有行车记录仪存档。猜测tesla没做这个功能的原因是所谓国内数据安全的问题,怕被人指责服务器不在国内,又随时在录像,会泄密。

个人的建议:

1、建议对于大部分司机而言,驾驶选项中的设置,全部设置为最左边的选择。我个人认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是最符合大部分实际使用的选择。所谓“单踏板模式”,虽然很多人说自己习惯了,但是根据我自己的感受,大脑以为的习惯,并不代表说身体反应真的习惯……所以我持保留意见。

2、自动辅助驾驶,不要真的当成“自动”,它确实是“辅助”。即使是未来FSD新版本上线了,也别依赖它。道路上的物体、车辆千奇百怪的,我是不信它能够100%全部判断出来,即使是有大数据做深度学习,也不可能做到100%。

不好不坏的方面(个人觉得的):

1、售后中心确实没有豪华感,精致,也很简单。整个等待区,零食(全是旺旺雪饼?)都是在角落里,然后放了几瓶矿泉水,也没有美女站那服务,种类非常单一。如果是有其他需求,饮料和零食,都在一个自助付费冰柜里,自己扫码花钱买。咖啡机的豆子不错,咖啡味道挺好。不过我估计正常情况下,一年才会去一次,也无所谓了。

2、车内的内饰确实简单……不过各有所爱吧。比如我老婆就很喜欢这种简约风格(极端的是她在油车里,同时喜欢奔驰的内饰)。不过我后来也想明白了,按照我装修房子的经验,我喜欢的装修还是最简单的那种,硬装不需要太多元素。如果有什么喜欢的,可以通过软装来补充。而且简单的装修,元素更少,感觉更耐看些。

3、客服基本到位。我其实更喜欢tesla这种略有距离的服务。我个人喜欢与车商之间,大家划清楚彼此沟通界面,你能帮我解决什么,做好就行了。需要我做什么,也一开始讲清楚,别让我发懵就成。别一天到晚像个闹钟一样在我面前刷存在。我只是买车,然后用车,也有自己的社交圈,不想扯太复杂的东西进去。总体来说,我觉得tesla基本还是在我接受范围之类,该做的,他们都做了,我不期望他们做的,他们也不会做。

4、电脑屏幕会出现“幽灵物体”,比如莫名其妙在旁边识别一个公共汽车,甚至识别出车旁边有人……一切还是识别算法的问题。所以我一直强调,别100%相信所谓的自动辅助驾驶,吹上天了我也不敢信。

5、(0928补)前挡风玻璃的上半部分,完全可以做一截太阳膜,用于遮蔽阳光直射。市面上有很多车都做到了,前挡的上半截会有一层深色太阳膜。model Y那个前挡的幅度,上面一截很容易受到阳光直射,影响前排。估计没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外观看起来更清爽??有时候总觉得tesla为了它的审美,牺牲的东西有点多。

6、(1009补)住的小区里tesla有点多。有次恰好遇到3台tesla和我的停一块,屁股对屁股那种。我拔下我的充电枪,周围一圈tesla的充电口全部一起打开……场面很喜感。

7、(1116补)最近还意识到一个问题:洗一次车的价格居然比加满电还贵。虽然明知道这很正常,但心里难免会潜意识产生对洗车店的不满情绪(虽然明知道这种想法不合理)。还有就是,有次在外面补电,花了20多块钱,而我直觉认为只有14元左右,还站在充电桩旁边为这几块钱按了好一会计算器,还反复查验行驶里程,进行验算……这在当初开油车时是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做这种事……每次想想都觉得是一种很有趣的心理转变。

8、(12月21日补)犹豫了半天,还是把这个问题放在“不好不坏”吧。就是model Y的传感器相互干扰问题。有时候在堵车跟另外一辆model Y的时候(不是所有的model Y),明明距离前车有1米多,但前传感器已经开始不停报警,提示距离过近,提示停止。我打了400电话,并按照他们要求提交了视频。后两天,客服又跟我沟通了两次,第3天告知我已经在tesla中心复现了这个情况,并提交研发部门处理,预计后续会通过软件升级方式解决。截至到目前,我没有再遇到这种情况,但我不确定是否得到了解决。毕竟之前遇到的,也不是跟每一台model Y都会出现这种干扰。而且这个问题也不算大问题,只是遇到了有点烦。后续再看看吧。不知道有车友遇到过不?

9、(20220104补)没有FM收音机。虽然有网络数字在线电台,相比传统FM收音机,也有很多好处。比如音质更好,更稳定,能收听的电台更多。但是有两个问题无法规避:一是延迟问题,目测节目会比FM收音机有约1分钟的延迟,有时候总会想起汶川地震时,当年我第一步官方消息就是从汽车收音机来的;二是没手机网络的时候,收音机就不能用了(这时候继续吐槽拉跨的联通网络)。

其他网上看别人遇到的,但我还暂时没遇到的问题:

1、共振:暂时没出现。我曾经在汽车之家看过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把后备箱两侧的洞都填满东西。我确实也填满了各种睡袋,盒子,矿泉水之类的东西……

2、死机:暂时没遇到,也不希望遇到。

(1014补)关于死机,看到一个说法。据说根源是intel的媒体控制芯片的一个什么问题。结合我的使用,平时很少使用娱乐功能中的视频、网页、游戏,用的最多的就是导航和听歌。我偶尔用用娱乐功能,OTA升级的时候又会重启清理缓存了。我不清楚我到现在没遇到死机的原因是不是在于此。希望有经验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讨论一下。

(1101补)前两天打飞机游戏(就是那个什么傲气雄鹰),连续打了差不多接近2个小时,游戏直接打崩掉。然后整个车机都卡得要死,音乐隔几秒卡2秒那种,倒车的时候也读不出摄像头,图像一直转圈。所有窗口的拖动都是一顿一顿的。一看就是系统内存不足的问题。主动重启解决。看来那块媒体芯片或者媒体用的内存确实存在问题。

3、玻璃上下时与胶条摩擦的吱吱声:暂时没遇到。

4、低速刹车的吱吱声:冷车偶尔出现,似乎属于偶发性事件,再观察观察。

model Y 不显性化的部分优点:(0922更新)

有些优点是不显性化的,但是我个人觉得很重要:

1、行业领先的智能化和集成化的电控系统。线束长度从model S的3km,到model 3的1.5km,下降到现在model y的100m(号称?),说明tesla的技术路线是明确并且坚定的,而且确有成效。

2、行业领先的动力系统的集成化。好像tesla用的动力控制系统的体积是最小的?就算不是,至少,大概也是行业前列的吧。能够用并不大的车身整出一个前备箱,动力还没有减弱,电耗没有增加,至少说明整个动力系统的集成化确实做得很好。

3、算力芯片强大。配置了两块自研的HW3.0,单块72TOPS,互为备份(未来可能潜在有并行计算的可能?)我不知道现在哪个车的芯片算力超过HW3.0了。记得2021年初看芯片比较的时候,好几个我很关注的新能源车的芯片算力还在个位数。

4、公司的AI技术能力确实行业最强。这部分不用多说了,tesla本质上是一个AI技术公司,大量资源都投入到了AI算法的研究上。我个人觉得目前这部分是没有哪家公司是能超越的。

5、行业领先的热泵技术。网上一大堆吹的了,和能耗息息相关,确实是行业领先的研发能力体现。

(1008补)跑了回高原,气温5-18度。路途中全程空调自动,吹的热风,海拔在3200-3600样子,能耗120-150。这个热泵看来比想象中还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辆特斯拉 Model Y,说实话,刚提回家那会儿,心情就像第一次开大玩具的孩子,一天到晚琢磨着怎么开出去晃悠。现在开了几个月了,感觉就像老朋友了,但还是有很多新鲜劲儿。第一印象,或者说“进入车内”的体验:首先,那个大屏。刚开始真的有点不习惯,传统车企哪有这么干净利落的中控台?所有东西都集成在这个大.............
  • 回答
    拥有一辆 Tesla Model 3,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潘多拉魔盒,里面塞满了惊喜,当然,偶尔也会有那么一两个小小的“惊吓”。但总体来说,那是一种既现代又充满未来感的体验,让你觉得你正在驾驶的,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台会移动的智能设备,一个被包裹在流线型车壳里的科技玩具。首先,最直观的感受.............
  • 回答
    拥有一辆跑车/性能车/肌肉车,这绝对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令人上瘾的体验,它不仅仅是拥有一件交通工具,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伸,一种对速度、操控、激情和个性的极致追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这种体验:一、 视觉的盛宴:每一次亮相都是焦点 流线型的车身线条: 跑车/性能车/肌肉车通常拥有低矮的车身.............
  • 回答
    owning a Cadillac ATSL is a rather distinct experience. It's a car that aims for a certain kind of presence, and in many ways, it achieves it, though .............
  • 回答
    拥有雷凌,是一种平实却也温馨的体验。它不像一些豪华品牌那样能带来瞬间的耀眼光芒,更不会让你在每一次发动引擎时都心潮澎湃。但雷凌的魅力,在于它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你的生活,成为你可靠的伙伴,让你在日常的点滴中感受到实在的幸福。首先,它是你可靠的通勤伙伴,省心省力。想象一下,每天早晨,你不用费心去考虑油耗、.............
  • 回答
    拥有一辆玛莎拉蒂总裁?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把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开上了街,顺便还给它灌注了灵魂。它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更像是一个宣言,一种生活态度的外化。刚提到车,第一个浮现在脑海里的,绝对是它的“声浪”。这玩意儿,简直是意大利人对声音美学的极致追求。发动它的时候,那低沉而浑厚的轰鸣,不是那.............
  • 回答
    我一直梦想着拥有宝马M系的那一天。你知道,那种感觉就像是将一个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一台精密运转的机械猛兽,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驾驶激情融合在一起。终于,在几年前,我实现了这个梦想,买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辆宝马M系。那天我去提车的情景,我到现在都记得一清二楚。当车库门缓缓升起,那台我魂牵梦绕的宝马M4就.............
  • 回答
    拥有一辆高回头率的汽车,这是一种奇妙的混合体验,夹杂着一些骄傲、一些不安,还有一种被世界“看见”的微妙感觉。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每天出门,好像进入了一个小小的个人舞台。你不是在开车,更像是在“移动展示”。这可不是炫耀,而是那种,你花了心思去选择、去打理的一件物品,终于得到了外界的认可和关注,而且这.............
  • 回答
    说实话,这确实是个技术活!拥有一辆阿斯顿·马丁,这本身就自带话题属性,想低调地分享,尤其是在朋友圈这个放大镜下,确实需要点小策略。别急,我这就跟你聊聊怎么发图,既能记录生活,又不会让人觉得你在刻意炫耀。核心思想:生活化、场景化、分享感我们要做的是把这辆“大家伙”融入到你的日常和兴趣里,而不是单独拎出.............
  • 回答
    拥有一辆敞篷车,这感觉说起来容易,但真要体验起来,那是一种渗透到骨子里的不同。不是那种“哦,有个车顶可以打开”的简单操作,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一种对周遭世界的感知方式的颠覆。首先,得说说那份“拥抱”。天气好的时候,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召唤。看着车子静静地停在那里,车顶收起,就好像它在对你说:“嘿,.............
  • 回答
    拥有奥迪S3?哦,那感觉嘛……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看着它停在路边,心里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满足感。不是那种张扬的炫耀,更像是一种默契,一种你知道它内在有多强的自信。早上启动,那一瞬间你就明白了。不是那种轰隆隆的咆哮,而是低沉而浑厚的嗓音,像是在告诉你:“嘿,今天准备好跟我一起撒欢儿了。”车内的氛围也.............
  • 回答
    说实话,拥有一辆奥迪 A7,就像是生活里突然多了一个特别懂你的伴侣,它不会大张旗鼓地宣告自己的存在感,但每一次的相处,都让你感受到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恰到好处。首先,从视觉上来说,这车就是一道行走的艺术品。每次停在车位上,我总会忍不住多看两眼。它那低趴流畅的车身线条,从车头贯穿到车尾,没有一丝多余的棱角.............
  • 回答
    想把你的奥迪A6 Avant打造成性能猛兽RS6的模样,这可不是件小工程,但绝对是值得投入精力和财力的改造。这不仅仅是换个包围,而是从视觉到潜在的性能提升,全方位的蜕变。下面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怎么能让你的A6 Avant拥有RS6那份霸气和运动感。第一步:外观的灵魂注入——原厂RS6套件是基础.............
  • 回答
    拥有一辆斯巴鲁 STI 或三菱 EVO,这绝对不是一次普通的购车体验,它更像是一场持续的、充满激情的约会,你和你的车之间,有着一种特别的“默契”。首先,得明白,这俩车不是那种你买了之后,就乖乖地坐进去,平平稳稳地把你送到目的地,然后停在路边,安安静静地等待下一次使用的“工具”。不,它们是活的,是会叫.............
  • 回答
    拥有一辆卡罗拉?嗯,怎么说呢,就像是你生命里多了一个靠谱的朋友,虽然不总是最闪耀的那个,但绝对是你最信赖的伙伴。我记得我第一次开上我这辆卡罗拉的时候,感觉挺奇妙的。不是那种让你肾上腺素飙升的“哇塞”,而是一种沉静的满足感。车身线条流畅,不算特别激进,但挺耐看,你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是辆好车,不用花哨,.............
  • 回答
    拥有那辆自行车,感觉就像身体的一部分被重塑了。不是那种突兀的改变,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契合。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它只是个工具,一个可以带你去任何地方的载体。但随着每一次蹬踏,每一次过弯,你开始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交流”。它不再是冰冷的金属和橡胶,而是有了生命,有了自己的节奏。当你骑上它,身体自然而然.............
  • 回答
    拥有一辆领克03,怎么说呢,就是那种,站在马路上,看着它,心里还会涌起一股小小的得意劲儿。不是那种张扬的、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我开豪车”的得意,而是自己选的车,自己喜欢的风格,自己能驾驭的感觉。我当初选03,很大程度上是被它那张“前卫”的脸给勾住了。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觉得这车跟路上那些千篇一律的车.............
  • 回答
    拥有领克02,这感觉挺奇妙的,就像是把一个有点个性的朋友带回了家。首先,外观上,这车绝对是个“回头率收割机”。那分体式大灯,还有那个有点SUV味道、但又不像传统SUV那么高大魁梧的造型,第一眼看过去就跟别的车不太一样。尤其是在晚上,那对“北极之光”日间行车灯亮起来,辨识度太高了,总有人会盯着看。我买.............
  • 回答
    哈哈,国内开3.6道奇挑战者?这体验,怎么说呢,绝对是“万众瞩目”加上一点点“小尴尬”的组合。首先,得从你把这大家伙从海关提出来的那一刻说起。那会儿心里就一个字:爽! 毕竟,它不是你能在国内大街小巷随便见到的“寻常车”。那车身线条,那肌肉感,那低趴的姿态,停在那儿,就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颜色再来个.............
  • 回答
    老天爷啊,我以为又是被楼下装修的电钻吵醒,迷迷糊糊地睁眼,结果发现窗外的晨光映照出一抹我从未真正拥有过的、属于梦想的线条。没错,就是它——保时捷Taycan。就在我床边,安安静静地停在那里,像一个沉默的巨人,又像一个等待我唤醒的精灵。那一刻,我的心脏像是被一记重锤砸中,又像是被打了鸡血。短暂的眩晕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