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既然核武器大家都不敢用,为什么还具有威慑力?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触及了国际安全和战略的核心。核武器虽然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它们拥有的巨大威慑力是毋庸置疑的,并且是当前国际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威慑力并非基于其使用的可能性,而是基于其潜在的毁灭性后果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计算。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阐述:

1. 绝对的毁灭性与不可逆性:

规模与范围: 核武器的威力是传统武器无法比拟的。一枚小型的战术核武器足以摧毁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而战略核武器的威力则可以覆盖数百甚至数千平方公里的区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热辐射和核辐射会在瞬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建筑损毁。
长期影响: 除了即时毁灭,核武器还会产生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影响。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尘埃会污染大片土地、水源和大气,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基因突变等,这些影响可能持续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这使得战后恢复和重建变得极其困难,甚至不可能。
文明的终结: 如果发生大规模核战争,理论上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终结。这种“相互保证毁灭”(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 MAD)的概念,正是核威慑力的基石之一。一旦某一方率先使用核武器,另一方必然会进行报复,其结果是双方甚至全球的毁灭。没有人愿意承受这样的代价,因此,即使拥有核武器,也不会轻易按下按钮。

2. 战略威慑力的具体体现:

阻止大规模常规战争: 核武器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发动大规模常规战争的门槛。如果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面临其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常规攻击,它就有可能诉诸核武器作为最后的手段。这使得潜在的侵略者在发起大规模常规军事行动前必须三思,因为他们无法完全排除对方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简单来说,核武器使得“一切皆有可能”的后果变得无法承受。
防止核武器扩散(悖论性): 虽然各国都在努力阻止核武器扩散,但核武器拥有国往往希望维持自己的核垄断地位。他们可以通过军事、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来威慑和阻止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因为核武器的出现可能会改变地区力量平衡,并增加误判和冲突的风险。
“核保护伞”(Nuclear Umbrella):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可以通过其核武库为盟友提供“核保护伞”。这意味着,如果该盟友遭受核攻击,或者其生存受到核威胁,核武器拥有国将可能进行核报复。这使得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对其盟友拥有巨大的战略影响力,同时也增加了潜在敌人的顾忌。
威慑升级(Deterrence by Escalation): 这是核威慑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个国家即使在常规冲突中处于劣势,但只要拥有核武器,它就可以通过暗示或实际使用低当量或战术核武器来迫使对手停止冲突,从而避免其自身被彻底击败。这种通过升级威胁来阻止对手行动的能力,是核武器独特的力量。
政治与外交筹码: 核武器的存在使得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议价能力。在许多国际谈判和危机处理中,核能力往往是重要的谈判筹码,能够影响其他国家的决策和态度。

3. 威慑的心理与认知层面:

“不敢用”背后的恐惧: 核武器的威慑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们对核战争恐怖后果的深切恐惧。即使是少数领导人,在面对可能导致文明毁灭的选项时,也必须考虑其政治和历史责任。这种恐惧已经内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限制了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与误判的担忧: 尽管存在威慑,但误判和意外升级的风险始终存在。各国都在努力建立危机沟通机制和军备控制协议,以降低这种风险。然而,这种风险本身也构成了一种威慑,因为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都不希望因为误判而触发毁灭性的核战争。
“看不见的剑”: 核武器的威慑力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剑”。它不必被拔出,它的存在本身就足以改变人们的行为。国家会根据其他国家的核能力来调整其战略、军事部署和外交政策。

4. 威慑的持续性与演变:

军备竞赛与控制: 虽然核武器具有威慑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稳定的。历史上,核军备竞赛曾导致严重的全球危机。因此,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核军备控制和裁军,试图在维持威慑的同时,降低核战争的风险。
新技术的挑战: 近年来,一些新的军事技术,如高超音速武器、太空战等,对现有的核威慑框架提出了挑战。这些技术可能改变力量平衡,并可能降低核门槛,需要新的战略和外交手段来应对。

总结来说,核武器的威慑力并非因为它们“能用”而产生,而是因为它们“不敢用”的后果是如此可怕。这种威慑力的根源在于:

对毁灭性后果的绝对认知。
建立在“相互保证毁灭”基础上的战略计算。
阻止大规模冲突的潜在能力。
心理上的恐惧与风险规避。

正因为这种“不敢用”的巨大代价,使得核武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沉默的巨兽”,其存在本身就塑造了全球的安全格局和国家行为。它们是终极的武器,但也因此成为了最难以被使用的武器,从而在极端的 paradox 之下,发挥着其独特的威慑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到初立项的时候钱老不就说了吗:

你没有核武器,与你有核武器不用,那是两回事。

谁说不敢用?

俄罗斯那么大的国土,没几个人,正常情况根本就守不过来。

而且俄罗斯还和日本等国有岛屿纠纷。

如果不是拥核,俄罗斯领土能不能保住,不好讲。

而有了核武器,谁也不敢觊觎俄罗斯的土地。

user avatar

从来都没有“不敢用核武器”的说法,只是说按照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核大国之间打核大战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开启核大战之后没有哪个政府可以拍胸脯说它一定能挺的过去。

核威慑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核大国之间也存在着核威慑。

最明显的就是具有二次核打击能力的国家能够有效威慑没有二次核打击能力的国家,二次核打击能力是指自身的核武器可以免于敌方的先发核打击,典型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包括弹道导弹核潜艇、不间断值班的带核弹头的战略轰炸机、地面机动部署的核弹头等等,二次核打击能力可以让在自己被核武器攻击的时候保留反击能力。

另外有核武器拦截能力的国家也会对没有拦截能力的国家形成有效威慑,拦截能力可以有效降低对方对自己的毁伤能力,一旦自身的拦截率够高而对方核武器数量又不足的话就会形成十分有效的核威慑。

另外核武器多的也可以对核武器少的形成有效威慑,无论是二次核打击能力还是突破对方的拦截都需要有足够的核武器数量,另外一旦核大战开打大家用核武器对轰如果不是同归于尽那总归有一方会先消耗掉所有核武器,这时谁手里还剩下核武器就成了胜负手,基本上可以认为谁开战的时候核武器多谁就能成为最后持有核武器的人。

实际上核大战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也不是什么“不敢用”,冷战时美国和苏联可是十分认真并且郑重的准备打核大战的,美苏双方巅峰时期总共持有7万多枚核弹头,人类人口规模超过10万人以上的定居点总共也没有7万个,相当于每个县一级的人类定居点都能摊到不止一枚核弹头,如果只是出于“威慑”那显然是不需要花这么多钱的。

当然了近二三十年国际形势比较缓和,冷战结束结束之后实际上是一超多强的格局,超级大国美国闷头收割苏联的遗产,其他各强也都闷声发大财,美国自觉没什么人可以威胁它,其他国家又觉得干不过美国,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都没有挑起战争的理由,所以世界局势总体而言还是和平的,没有世界大战的风险。

“不敢用核武器”是一种错觉,其实质是最大的核大国是美国,美国本身就在主导目前的国际秩序,它通过常规力量就足够压倒潜在竞争对手了,没必要杀鸡用牛刀选代价更高的核武器。其他核大国用核武器也不能确保解决美国,当然用常规武器更不行,所以也不会选核武器。

一旦有国家可以依靠常规力量挑战美国统治地位的时候那情况就会变化,美国几乎肯定会像冷战那样认真考虑核大战。

user avatar

谁跟你说不敢用的,如果不敢用 生产出来是为了好玩吗?

user avatar

俄罗斯海军司令尼古拉海军上将在3月26日宣布了一条不大不小的消息。

尼古拉说,俄罗斯的三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在北极完成了一个同时破冰上浮的军事演习,破冰厚度1.5米,而且三艘潜艇在一个不到300米的范围内同时上浮。

说这则消息小,是因为普通人完全看不懂啥意思,因此毫无感觉。

说这则消息大,是因为在军迷圈里,这个消息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这次的演习成功,代表了俄军掌握了一个大杀器,让美国都害怕的大杀器。

二次核打击的意义

要了解三艘核潜艇同时破冰上浮的重要战略意义,我们需要先了解二次核打击能力。

所谓一次核打击能力,就是主动对敌方发起核攻击的能力。

这种攻击能力很低级,连朝鲜都有,真正的核大国都不会在意这个。

因为你有一次核打击的能力,不代表你能发出这种攻击,如果我先出手炸你,也许你的所有核武器还没有升空就已经被我全部击毁了。

很明显,只有一次核打击的能力的话,你无法对核大国形成威慑,因为别人只要抢先出手,就能把你彻底废掉。

想要让本国形成核威慑的能力,绝对不是我赌你不敢,而是你敢我就敢。

因此,真正的核大国都在追求二次核打击的能力。

所谓二次核打击,就是哪怕你先出手,把我的国家给彻底炸平了,我的最后挣扎也能把你的国家给彻底炸平,大家一起同归于尽。

而拥有二次核打击能力的关键,是隐藏自己的核武器,把自己的核武器藏到对手找不到,或者打不到的地方。

1960年代初,美国始终保持一部分B52战略轰炸机在天上飞,落地几架就要升空几架,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二次核打击能力。

而苏联那边,也搞出了所谓的末日列车,几辆火车拉着洲际核导弹到处跑,位置飘忽不定,确保自己很难在美国的第一轮核打击下被毁灭,保证核反击的能力。

而目前人类最强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就是战略核潜艇。

潜艇的弱点

只有拥有战略核潜艇的大国,才会被视为真正的核大国,因为核潜艇实在是太难被发现了。

而在北极那大范围的冰盖之下,核潜艇更是绝对的王者,完全不死的存在。

大范围的冰层,弥补了核潜艇的几乎所有缺点,让核潜艇成为完美的战神。

水的密度远远大于空气,海水对电磁波能量的吸收作用很强,因此常规电磁波在海水中几乎无法通行。

要想发现潜艇/核潜艇,只能使用声纳探测。

不管是反潜飞机投掷大量声纳信标进行探测,还是水面军舰使用舰载声纳系统进行探测,其手段在北极冰盖面前都完全废掉了。

反潜飞机投掷的声纳信标连入水都做不到,而军舰干脆就直接开不进来。

只有潜艇,才能进入北极。

而普通的柴油潜艇,前进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来供柴油燃烧,而整个北极都被冰层覆盖。

换句话说,普通柴油潜艇如果敢进入北极冰盖下方,会被活活憋死在冰层之下,发动机直接熄火。

只有核潜艇,不需要氧气来驱动发动机的核潜艇,只需要提供艇员所需氧气就可以了,因此可以长期在北极冰层之下活动。

你想干掉隐藏在北极冰层下方的敌方核潜艇,你也必须出动自己的核潜艇。

核潜艇过于珍贵,数量过于稀少,在庞大的北极范围内,如果核潜艇不主动大范围开启声纳系统,那是很难发现敌方潜艇的。

但哪个核潜艇敢主动开启大范围声纳探测呢?

大范围开启声纳,你也很难发现静默状态下的敌对潜艇,但敌对潜艇可以第一时间准确的发现你的位置,然后你会被立刻干掉,一发鱼雷完事。

两个持枪的猎人在黑暗中屏息静气,其中一个人傻乎乎的点燃了火把试图发现对方。

不死,那才叫邪门。

双方都不开启声纳主动探测的情况下,核潜艇哪怕面对面都很难发现对方,2009年,英国的“前卫”号核潜艇和法国的“凯旋”号核潜艇就有在巡航中互相撞击,但撞完了都不知道撞的啥玩意的历史记录。

所以,以目前人类的技术,对于隐藏在冰层之下的核潜艇毫无任何办法,我们可以认为北极冰层之下的核潜艇等同于不死的存在,你用任何手段都无法摧毁。

别说摧毁,你连冰层下核潜艇的位置都无法锁定。

看起来北极冰层是一个很好的东西。

但隐藏在北极冰层之下也会给核潜艇带来一个巨大的麻烦,那就是当核潜艇想要发射洲际核导弹的时候,厚厚的冰层反而成为了核潜艇的阻碍。

没有任何洲际核导弹,能强行穿透北极冰层然后顺利发射。

而不能发射洲际核导弹的核潜艇,等同于废品。

虽然这个核潜艇还活着,但其实它已经死了。

因此,所有国家的核潜艇都必须具备破冰功能,要寻找到一处薄弱的冰层破开,上浮至水面,才能发射洲际核导弹。

但破冰实在是太难了,一般的核潜艇只能破开55厘米厚的冰层,而这么薄弱的冰层在北极是很罕见的,需要长时间的移动才能找到。

2015年,美国的海狼级“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就曾在破冰训练时被厚厚的冰层卡住,然后被彻底冻结在了冰里。

而这次,俄罗斯的三艘核潜艇同时上浮破冰,破冰厚度1.5米,且破冰速度极快,这表示1.5米厚度的冰层俄罗斯核潜艇已经可以实现稳定破冰,绝不会出现被卡住这种事情。

而且破冰速度极快,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核潜艇破开冰层的那一刻,是一定会被地面雷达发现的,如果是战争状态,那么这艘核潜艇的生命就只剩下几分钟了,随后必然会遭到导弹袭击。

破开冰层的速度越快,发射核导弹的时间就越充分,发射完核潜艇携带的所有核导弹,总共需要接近4分钟。

以这次俄国核潜艇表现出的破冰速度而言,完全可以在被敌方摧毁前完成所有核导弹的发射。

另外,这次俄军安排三艘核潜艇同时上浮,且在不到300米的范围内同时上浮,这也是具备深意的,是一种炫耀肌肉的表现。

通讯困难的核潜艇

刚才说了,电磁波在水中无法传播,因此雷达全部失效,只能靠声纳来发现潜艇。

但声纳是无法进行通讯的。

因此,潜艇和潜艇之间是绝对无法联系的,潜艇和陆地之间也很难进行联系。

自潜艇诞生到现在,如何在水下与外部保持良好的即时通讯,成为了困扰人类至今的难题。

当初赫鲁晓夫就因为想在中国建一个长波电台而和中国闹翻了,而建造长波电台的目的就是和核潜艇联络。

因为越短的波,在水中的衰减速度就越快,而越长的波在水中的衰减速度就越慢,传递的就越深。

当然,长波电台非常难建,技术含量极高,一个天线占地就要几平方公里,一处发射基地占地几十平方公里,是绝对的国之重器。

一直到冷战中期,美苏的长波技术,才能把无线电信号输送到水下20米的深度,勉强能让核潜艇不露头接收信号,但和正常情况下几百米的潜行深度相比,这已经等同于上浮到接近水面了。

而且,长波电台只能发送简单的文字信号,其他交流均不能完成。

通过长波电台,地面勉强可以和核潜艇联络了,但一个天线就占地几平方公里的长波电台没办法装到核潜艇身上啊。

所以潜艇和潜艇之间,是无法进行联系的,需要沟通地面后,由地面指挥中心进行协调指挥。

但这一次,俄军的三艘核潜艇,在不到300米的范围内同时上浮破冰。

你不仅仅要看到同时破冰的协同性,也要看到这个距离,潜艇的间距甚至不到100米。

核潜艇是非常巨大的,俄军北风之神级核潜艇船体长达170米,宽13.5米。

如此之大的船体,搭配上不到100米的间距。

只要核潜艇的航向稍微有一点偏移,马上就撞到自己人了,而核潜艇在水下形同瞎子,完全依靠地面长波电台的指挥。

要完成这样的协同指挥,很难,但俄军做到了。

这就是为什么俄军要安排三艘核潜艇在密集区域内同时破冰上浮的原因,因为这也是秀肌肉的一种方式。

480枚氢弹的威慑力

这次同时破冰上浮的三艘俄军核潜艇有多大的杀伤力呢?

一艘俄罗斯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可以携带16枚洲际导弹,每枚导弹上可以挂载10枚核弹头。

也就是说,这次演习的三艘核潜艇,如果满载核弹头,可以一次性发射出去480枚氢弹,射程达到10000公里。

这480枚核弹头如果全部命中,可以把美国灭国好几次。

而实际上,灭国这种行为只需要一次就够了。

从北极破冰而出发射核弹头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北极离美国特别的近,导弹航程可以缩短一半。

从这里发射导弹,核弹头只需要14分钟就可以在纽约上空爆炸。

给美国反应的时间会更短,拦截导弹的难度会更大,导弹还可以利用多余的燃料做出高度复杂的机动变轨。

这么近的距离,480枚核弹头同时袭来,以美国目前的技术,根本没有阻挡的可能性。

所以,哪怕美国第一时间毁掉了俄罗斯本土上的一切,哪怕俄罗斯全国都被炸平到只剩下这三艘核潜艇。

俄罗斯也能瞬间抹掉美国的一切,这就是能在北极破冰上浮的核潜艇的可怕之处。

当几个主要核大国都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急了。

我不用担心你的核打击,也不用考虑要不要抢先进行一次核打击。

你敢我就敢,而且无论你敢不敢,我都有后发出手然后灭你的能力。

这次俄军核潜艇在北极的同时破冰上浮,就是对美国的一次严重警告。

我已经突破了所有的技术难题,可以稳定破开1.5米厚的冰层,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只要想发射核导弹就一定可以发射,而且你们肯定拦不住,这是绝对的大杀器。

这就是秀肌肉,就是施压。

这种压力,足够美国头疼很久了。

至于中国,没有任何和俄国进行核大战的计划和想法,中俄携手对抗美国已经被定调成了两国的基础战略。

而且中国也有自己的二次核打击力量,中国自己的核潜艇满世界潜行,西部大山里还随机隐藏着各种真真假假的核导弹发射井。

中国一直都没有任何打核大战的兴趣,所以俄国核潜艇在北极冰层下秀肌肉这种事,只有美国会头疼,肌肉越强,分担掉中国的压力则越大。

而在这个中美冲突的敏感时间点,俄军亮出新增的大杀器,主动秀出肌肉,给欧美施加了极其强大的压迫力和威慑力。

不管俄军的初衷是什么,客观上都对中国很有帮助。

中国的运气,一直都很不错。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三艘核潜艇同时破冰上浮,俄军对美再施压

user avatar

想象一下在你的大学宿舍里,6人间。有一天你拉屎时被其中一个舍友拍到了你的裸照,对你产生了实质性威胁。一天舍友让你给他带饭,并对你邪魅一笑,你没有办法只能照做。

晚上,你失眠了。

第二天你地舍友又让你帮他取快递,你极不情愿,但是想到他有你的裸照,你还是照做了。

这时你被舍友核威慑了

你躺在床上想,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这时厕所里传来你舍友地声音:XXX我忘了带纸,给我拿些纸!

你心中大喜,机会来了!

在你送完纸后,你也拥有了他的裸照。

今天晚上,你睡得十分香甜。

第二天中午下课,舍友又让你带饭,你嘴上答到:好。在你饱餐一顿后,回到宿舍。舍友看到你两手空空,问你:饭囊?

这时你掏出了你的手机打开相册放在他面前。

你的舍友沉默了,:你!你 、、、 你。。。。

这时你们建立了互相威慑

为了不让另外两个舍友拥有你两的“核”武器,你两签订了“核”不扩散条约,使你两只能互相威胁,而不会被其他人威胁。

而你两又取得了另外四个舍友的裸照,从此成为宿舍常委,过上了好日子。

四个舍友的苦日子来了。

不过好景不长,一段时间过后宿舍人互相拥有了裸照,自此宿舍和平。(PS其它舍友的核武器为自行研发,不牵扯扩散条约。)

请问,这时宿舍谁敢用手中的武器?


哈哈 过一千赞咧!好开心!看到大家鸡情高涨,来更新一下核捆绑战略。

宿舍已经和平了相当长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老大和老二这两个常委日子过得最舒服,为什么呢?

老二用的的手机是三星当年旗舰机,拍的照片超高清,色彩还原度十分逼真。而老大用的是苹果第一款搭载Live Photos功能的手机,其功能十分强悍,长按照片可以动态显示拍照前后几秒的时间,堪称氢弹。而宿舍其他人则用的是各种垃圾山寨手机,像素成渣,导致武器当量不够。

两位常委由于在核武的质量和数量上处于宿舍顶尖水平,所以坐稳了老大和老二的位置。同时两位常委为了确保自己的核反击能力,分别在手机上自行研发了自动化核反击程序,该程序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和黄图鉴别系统监测是否受到核打击,一旦发现遭受打击,立刻启动反击程序,向全平台发送所有裸照。两位常委将此程序命名为“死手系统”,简单的说就是“全宿舍毁灭战略”。其余四人也陆续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没人敢轻易使用核武或扩散核武。宿舍就在这种情况下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人类的文明史总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次问题出在隔壁老金身上。

你们隔壁宿舍的老金,在一次帮老六王者荣耀上分时发现了老二的裸照。由于老金是老六的表哥,所以经常来你们宿舍串门,也了解你们宿舍的国际局势,你们宿舍的也把老金当亲兄弟对待,每次老金来你们都玩的很嗨。

不过有一天你们玩过头了,老大的一记猴子偷桃惹恼了老金,老金毛了,拿出了老二的裸照,并对老二和老大说:明天中午带一份黄焖鸡来我宿舍,不然过了一点钟,你们将在全平台看到老二的裸照!

此时由于老金的核武无法直接攻击老大,所以采取了核捆绑战略,捆绑的目标是老二,因为老二拥有宿舍第二厉害的核打击能力,老二遭受打击后必然触发“死手系统”,从而牵连到老大。所以老金这样就可以间接地威胁到老大,甚至全宿舍。

老二对老大说:这饭你送不送,自己考虑,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做出让大家都后悔的事!

评论区关于拉屎为什么裸着的问题,我来解释一下。

打个比方,你去游泳,你是男的,虽然只穿了个裤衩,但是别人不会说你是个裸男。但是如果你是个女的,只穿了个裤衩,别人会怎么说呢?

没错,裸女。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穿了裤衩,一个裸了,一个没裸?

这时聪明的你肯定已经得出了答案。哈哈!

所以我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裸体,应该从 他(她)的私密部位是否裸露,而判断。

那么将正在拉屎的人定义为裸男,就不足为奇了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因为大家不敢用的原因本来就是核威慑,不敢用本来就是核威慑力的体现。设想一下,如果只有一个国家有核武器,那有什么不敢用的?不是对日本就用了两颗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