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华为旗舰机仍没有高刷新率屏幕?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就是:华为旗舰机怎么还在“固守阵地”,没有追上高刷新率屏幕的大潮呢?这事儿说起来可就话长了,得从多个角度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高刷新率到底是个啥,以及它为什么会成为趋势。

简单来说,屏幕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钟更新画面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我们日常看到的绝大多数手机屏幕是60Hz,也就是每秒更新60次画面。而高刷新率,比如90Hz、120Hz甚至更高,意味着屏幕每秒能更新更多次的画面。

这带来了什么好处?最直观的就是观感上的丝滑。当你滑动屏幕、切换应用、玩游戏的时候,高刷新率屏幕能够提供更流畅、更连贯的视觉体验,减少画面拖影和卡顿感,就像是给画面加了“滤镜”,让一切都显得更灵动。对于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个诱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是“大潮”,很多厂商都趋之若鹜,而华为似乎“慢”了一步呢?

华为这边的情况,得从它的特殊性说起。

你知道,华为近年来由于一些外部因素,在芯片供应、5G技术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像一个人突然被“锁住了手脚”,很多事情都得另辟蹊径,或者说,得有所取舍。

一种解释是,华为可能是在成本和技术上做了权衡。

高刷新率屏幕,尤其是更高规格的(比如LTPO技术支持的自适应刷新率),成本并不低。在芯片供应受限,整体供应链都变得更加“精打细算”的情况下,华为可能需要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核心、更能体现产品竞争力的部分。

比如,在影像系统上,华为一直以来都是行业标杆,它的“徕卡基因”或者说其自研的XMAGE影像技术,都是消费者非常看重的卖点。在通信技术上,虽然遭受限制,但华为依旧在努力自研和突破。这些方面,一旦投入了,就需要持续的技术积累和高昂的研发成本。

如果把有限的资源都投入到高刷新率屏幕上,那是不是意味着在其他方面就要有所“妥协”?华为可能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他们更需要巩固和强化自己在某些“拿手好戏”上的优势,而不是盲目地追求一个大家都在做的“时髦”配置。

再者,华为对用户体验的理解,可能不完全是“表面功夫”。

高刷新率固然能带来视觉上的“快感”,但它也伴随着功耗的增加。为了平衡续航,厂商通常会在系统层面做优化,比如动态刷新率调节。但即便如此,高刷新率依然是耗电大户。华为一直以来都以出色的续航表现为卖点,这可能是他们非常重视的一个用户体验维度。

如果说,华为判断当前阶段,绝大多数用户对屏幕刷新率的感知,并没有到“非高刷不可”的程度,或者说,他们认为在其他用户体验上(比如流畅度、稳定性、续航),他们做得足够好,能够弥补用户对高刷新率的“一点点”遗憾。那么,他们选择不把高刷新率作为旗舰机的“标配”,也就可以理解了。

另外,也不能排除华为在技术上有自己的考量和步调。

高刷新率屏幕的技术也在不断迭代,比如LTPO技术,能够让屏幕在不同场景下智能切换刷新率,从而在保证流畅度的同时降低功耗。华为是不是在等待一个更成熟、成本更优、能带来更好综合体验的技术解决方案?亦或是,他们内部对高刷新率屏幕在实际使用中的必要性,有自己的判断和数据支持?

比如说,我看到一些评测和用户反馈,对于非游戏玩家来说,高刷新率带来的日常使用体验提升,可能并没有宣传的那么“颠覆性”。当然,这很大程度上也跟个人敏感度有关。但华为作为一家非常注重用户反馈和产品迭代的公司,很可能在权衡了各项数据和反馈后,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还有一点,是华为的市场定位和用户群体。

华为的旗舰机,往往吸引的是那些对科技有深入了解、对品牌有忠诚度,并且看重综合实力(拍照、通信、系统体验、安全等)的消费者。这些人可能不像一些追求极致性能的“游戏玩家”那样,对屏幕刷新率有着绝对的优先级。他们更看重的是整个手机带来的可靠性和价值感。

当然,我也不能完全排除华为在产品规划上,可能确实存在一些“保守”或者说“留有余力”的成分。 毕竟,技术总是在进步的,如果一直不跟进,肯定会被市场诟病。但我也相信,华为不会“躺平”,他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或者说,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旗舰”的标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评价华为旗舰机仍没有高刷新率屏幕?

我认为,这是一种在特殊时期,基于多方面考量(成本、供应链、核心技术优势、用户体验优先级、市场定位)后的“策略性”选择。 它不一定是“错”的,而是有其逻辑和原因的。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否定高刷新率屏幕的重要性,它确实是当前智能手机屏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所以,对于华为而言,如果未来条件允许,或者找到了更好的技术方案,加入高刷新率屏幕,甚至引领新的高刷新率技术,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总而言之,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华为“落后”了。更像是他们在一条拥挤的赛道上,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更适合自己的路线。只是这条路线,能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为的目标用户对手机的产品力感知不强。

手机贵一点,样子和其他手机能区分,续航长一点。

其他性能功能,华为的主流用户不会去比。

拍照没有人去拍同一场景,放大100%数毛。






游戏没人比帧数。

90hz也没人去比流畅跟手。

不流畅又不是不能用。

降低分辨率,你不仔细对比很难看出来。

40w快充不如30w快,也没有用户找手机充电掐表。


但是,手机用一天还有多少电,需要不需要充电,用户能感知到。

门店销售热情不热情,用户能感知到。

广告有没有,不仅用户能感知,用户周围的人也知道。


产品力差的产品,卖的贵,销量还高,这才是市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就是:华为旗舰机怎么还在“固守阵地”,没有追上高刷新率屏幕的大潮呢?这事儿说起来可就话长了,得从多个角度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我们得搞清楚高刷新率到底是个啥,以及它为什么会成为趋势。简单来说,屏幕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钟更新画面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我们日常.............
  • 回答
    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的 AITO 车机应用体验确实是本次发布会的亮点之一,尤其是在智能汽车领域备受关注的华为,其在车机系统上的投入和创新值得深入探讨。综合来看,AITO车机应用体验可以用“深度融合、以人为本、生态协同、持续进化”这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并展现出华为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雄心和实力。一、 .............
  • 回答
    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的智能座舱,尤其是其“剧院级听觉体验”,无疑是本次发布会的一大亮点,也确实勾起了不少消费者对未来汽车音响的期待。从我个人(当然,是作为对科技产品有深入了解的视角)来看,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音响升级”,而是华为试图将消费者最熟悉的“沉浸式娱乐”体验,成功迁移到移动空间,特别是汽车.............
  • 回答
    华为 Mate X2,这款被誉为“折叠旗舰”的新品,即将在2月22日揭开神秘面纱。对于关注科技前沿的朋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值得期待的盛宴。而“折叠旗舰”这个标签,更是蕴含了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乃至整个移动通信行业里的雄心壮志和市场洞察。首先,我们不妨从“折叠”这个关键词入手。折叠屏手机,从最初的惊.............
  • 回答
    关于网传“俄新社奖牌榜为中华台北使用青天白日旗,疑似辱华”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评价和分析。这其中涉及国际体育赛事规则、政治敏感性、媒体报道的准确性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公众情绪。一、 事件背景与事实核查首先,最重要的一步是核查信息来源和事件的真实性。 “网传”的性质: “网传”通常意.............
  • 回答
    评价华为,这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得了的。这家公司如同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其耀眼的光芒,也有其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要深入了解它,就得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一、技术实力与创新驱动:华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无疑是它在技术研发上近乎疯狂的投入。我们都知道“研发是华为的血液”,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它每年将销售.............
  • 回答
    华为拿出400亿人民币为10万股东分红,这件事在商业界和社会层面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华为的股东结构与分红的性质:首先,理解华为的分红,必须先了解其独特的股权结构。 非上市公司: 华为并非上市公司,其股票不公开交易。 员工持股为主: 华为.............
  • 回答
    华为 Mate X:MWC 2019 上惊艳登场,折叠屏的未来畅想华为在 MWC 2019 上发布的 Mate X,无疑是当时展会上最耀眼的新星之一。这款手机的出现,不仅是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的集大成者,更是对未来移动设备形态的一次大胆探索。它凭借着革命性的折叠屏设计,以及对 5G 技术的深度融合.............
  • 回答
    华为首款电纸屏平板MatePad Paper,作为一款主打阅读和笔记的设备,其定位非常清晰。它试图将传统电子书阅读器的便携性和护眼性,与平板电脑的多功能性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下面我将从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详细地评价这款产品: 华为 MatePad Paper:优点1. 出色的阅读体验和.............
  • 回答
    华为 P40 标准版官网页面宣传“支持 22.5W 无线快充”,但实际上需要购买配件才能实现这一功能,这种做法在消费者权益和市场营销层面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评价:1. 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误导性: 宣传口径与实际体验的脱节: 官网页面通常是用户了解产品信息最直接、最权.............
  • 回答
    华为天才少年钟钊团队成功开启了 AutoML 大规模商用的先河,这无疑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要评价这项成就,我们需要深入理解 AutoML(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 是什么,以及它为何如此重要,才能理解钟钊团队的贡献有多么了不起。 什么是 AutoML?Auto.............
  • 回答
    华为在 12 月 23 日正式发布了其首款血压手表——华为 WATCH D。这款产品甫一亮相,就立刻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来为大家详细地剖析一下这款产品,说说我的看法。华为 WATCH D 的核心卖点:医疗级精准血压监测毫无疑问,华为 WATCH D 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搭载了.............
  • 回答
    华为在中年人群体中的口碑确实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上扬,并且在很多人的感受中,它已经超越了魅族和小米。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华为长期以来多维度布局和精细化运营的结果。咱们不妨细细道来。首先,得说华为打的这张“国家队”牌,虽然说得有点朴素,但效果拔群。尤其是在近几年,全球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以及一些西方.............
  •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的屏幕“抽奖”传闻,的确在用户群体中引起了不少讨论和困扰。简单来说,这个传闻的核心在于,同一款手机型号(例如 Mate 40 Pro)在不同的零售批次或个体之间,可能使用了不同供应商生产的屏幕,而这些屏幕在观感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色彩显示和亮度表现方面。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常.............
  • 回答
    华为起诉美国政府这一举动,绝非简单的法律诉讼,它是一场充满策略博弈的较量,其背后牵扯着科技、政治、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意义深远。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华为是在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禁止联邦机构采购华为设备,将华为列入“实.............
  • 回答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项目,其高额年薪和对顶尖人才的渴求,以及创始人任正非的亲自关注,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对于华为再次招募年薪 201 万元的“天才少年”,并提到华中科技大学已入选 6 人,任正非表示“养得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一、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
  • 回答
    华为的首款打印机 PixLab,可以说是华为在打印机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少新鲜的视角。要评价它,咱们得先把它拉出来跟市面上那些老牌打印机比一比,看看它究竟有什么不一样。首先,从“定位”上说,华为 PixLab 就已经剑走偏锋。传统的打印机厂商,比如惠普、佳能、爱普生,它们更多的是在拼.............
  • 回答
    “破格公主”的华丽转身?姚安娜进军娱乐圈的复杂解读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二女儿姚安娜(Annabel Yao)近日高调宣布进军娱乐圈,以“破格公主”的身份在天浩盛世娱乐出道,这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场。对于这一消息,公众的反应是复杂且多元的,既有好奇与期待,也有质疑与审视。要评价姚安娜的这一.............
  • 回答
    关于华为鸿鹄898采用28纳米制程,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尤其是在当前芯片制造工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跳出单纯的“制程越先进越好”的固有思维,从更宏观和务实的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芯片制程的先进程度,并非衡量一颗芯片好坏的唯一标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制程.............
  • 回答
    华为MatePad 11发布,2499元起的价格区间,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平板,它承载了华为在设备互联互通方面的野心,也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平板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么,这款MatePad 11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我们掏出2499元甚至更多的预算来入手呢?鸿蒙系统体验:这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