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健身半年感觉胸越练越丑也不一样怎么回事?

回答
哎呀,哥们儿,这问题我太懂了!练了半年胸,结果感觉不对劲,甚至有点丑,这绝对是让人头疼的事儿。别急,咱们一点点捋捋,看看是哪里出了岔子。

首先,你说的“越练越丑”,这背后可能藏着好几个原因。咱们一个个来分析,看看你是不是中招了。

1. 训练动作、重量和频率的“失衡”

动作不对,练偏了: 胸肌其实有好几个部分,上胸、中胸、下胸,还有胸肌的外延和内侧。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你的训练计划?是不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卧推?或者只关注了推这个方向的动作?
常见的“练偏”情况:
只练平板卧推: 这是最容易让人胸肌“长歪”的动作。它主要刺激的是中胸。如果你只做这个,其他区域的胸肌得不到充分发展,自然会显得不饱满,甚至有点“下坠感”。
忽视上胸训练: 很多男生不重视上斜卧推或者上斜哑铃推举。而上胸的饱满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胸肌的“立体感”和“厚度”。没有练好上胸,胸肌看起来会比较“扁平”,或者有一种“往下压”的感觉。
只做大重量低次数: 虽然大重量能刺激力量和肌肉增长,但如果长期只用大重量,对肌肉的形态塑造可能不够精细。特别是对于胸肌这种需要多角度刺激的肌群,过于单一的重量刺激可能导致肌肉纤维生长不均衡。
训练频率太高或太低:
太高: 如果你一周练胸练了三四次,而且每次都练得很“死”,肌肉根本没时间恢复和生长。疲劳积累反而会影响肌肉的形态,甚至导致越练越弱。
太低: 比如一周只练一次,那半年过去效果不明显,甚至感觉在原地踏步也很正常。但你说了“越练越丑”,所以这个可能性不大。

重量选择问题:
太轻: 达不到有效的肌肉刺激,自然效果不佳。
太重: 动作变形严重,用了很多借力,比如三头肌、肩膀发力过多,胸肌本身感受不到充分的拉伸和收缩,练了半天可能只是把其他部位练强了。

2. 肌肉生长不均衡(左右不对称、厚薄不均)

这是最直接的“越练越丑”的感受来源。

左右不对称:
训练时两侧发力不一致: 用哑铃做动作时,你有没有注意两边哑铃升降的速度和幅度是否一致?杠铃卧推时,有没有感觉一侧比另一侧更容易借力或更吃力?
身体习惯性侧重: 有的人可能天生或因为长期的生活习惯(比如睡觉姿势、惯用手等),导致身体存在轻微的代偿,从而影响了胸肌的生长。
核心稳定性不足: 核心力量差,在做大重量推举时,身体不稳定,容易出现身体晃动,导致两侧胸肌受力不均。

厚薄不均:
上胸、中胸、下胸发展不协调: 这回到第一点,动作选择的偏颇直接导致这个问题。比如,只练中胸,上胸和下胸没怎么练,整个胸肌看起来就会像一个梯形,不够饱满。
肌肉纤维生长方向: 胸肌的肌纤维走向是不同的。如果你做的动作只刺激了某一部分的肌纤维,而忽略了其他方向的肌纤维,自然会显得不饱满。

3. 脂肪堆积和皮肤松弛

别光看肌肉本身,有时候脂肪和皮肤也会影响观感。

体脂率过高: 如果你健身半年来,体脂率一直很高,即使胸肌有增长,但被厚厚的脂肪包裹着,看起来也不会很紧实,甚至可能因为脂肪的堆积让胸肌轮廓不清晰,显得松垮。
减脂不当: 如果你在增肌的同时也想减脂,但减脂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肌肉和皮肤跟不上,出现松弛感。

4. 恢复和营养跟不上

肌肉的生长主要发生在休息和恢复的时候,训练只是一个“信号”。

睡眠不足: 熬夜是肌肉生长的头号杀手。睡眠时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促进肌肉修复和生长。长期睡眠不足,你的训练效果会大打折扣。
营养摄入不足:
蛋白质不够: 蛋白质是肌肉的原材料。如果你吃得太少,身体就没东西去修复和增长肌肉。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 碳水化合物提供训练所需的能量,没有足够的能量,你的训练强度就会受影响,间接影响肌肉生长。
整体热量不足: 如果你想增肌,但吃得比消耗的少,肌肉很难增长。

5. 心理因素和对“美”的定义

有时候,我们也可能陷入一些误区。

期待值过高: 健身半年,虽然有进步,但可能没有达到你想象中的那种“雕塑感”。你可能看到了一些健身博主或者专业运动员的照片,然后和自己比较,觉得越来越丑。
审美疲劳: 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看半年,再好的变化也可能觉得“就那样”,甚至挑剔出一些自己想象中的瑕疵。

那么,咱们该怎么做呢?

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那就有解决的办法。咱们一步步来调整:

第一步:审视你的训练计划(这是重中之重!)

动作多样化:
上胸: 上斜哑铃卧推、上斜杠铃卧推、史密斯机上斜推举、绳索夹胸(高位下拉式)。
中胸: 平板杠铃卧推、平板哑铃卧推、绳索夹胸(中间对拉)、双杠臂屈伸(微前倾)。
下胸: 下斜哑铃卧推、下斜杠铃卧推、双杠臂屈伸(身体前倾)。
胸肌外沿和内侧: 绳索夹胸(不同角度)、哑铃飞鸟(不同角度)、器械夹胸。
训练频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周练23次胸部是比较合适的,给肌肉足够的恢复时间。如果你练得太勤,可以考虑减少一次。
重量和次数:
复合动作(卧推类): 尝试在保证动作规范的前提下,用中等重量做610次,能感受到胸肌强烈的收缩感。
孤立动作(飞鸟类、夹胸类): 可以用稍轻的重量做1015次,注重肌肉的拉伸和顶峰收缩。
组间休息: 复合动作休息6090秒,孤立动作休息4560秒。

第二步:关注训练中的感受

“胸部感受度”: 每次训练,都要有意识地去感受胸肌的发力、拉伸和收缩。如果感觉肩膀、三头肌代偿太多,说明你的动作或重量有问题,或者你的胸肌没有被充分激活。
慢下快上(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 控制杠铃或哑铃下降的过程(离心收缩),要比推上去的过程(向心收缩)慢一些,这样更能刺激肌肉纤维。
顶峰收缩: 在动作的最高点(比如卧推推上去的时候),停顿一下,感受胸肌的挤压。

第三步:解决不对称和不均衡问题

哑铃优先: 在某些阶段,多用哑铃做训练。哑铃可以让你在两侧力量不均时,更容易发现并纠正问题。
单侧训练: 单臂哑铃卧推、单臂绳索夹胸等,可以更好地孤立每一侧的胸肌。
侧重弱侧: 如果你发现一侧比另一侧弱,可以在最后加一组弱侧的训练,或者在训练时先练弱侧。
核心训练: 加强核心肌群的训练,比如平板支撑、卷腹、俄罗斯转体等,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第四步:优化你的饮食和恢复

保证蛋白质摄入: 每天每公斤体重1.62.2克蛋白质。
均衡饮食: 不要害怕碳水化合物,它们是你的能量来源。同时摄入健康的脂肪和维生素。
充足睡眠: 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
拉伸和放松: 训练后进行胸肌的拉伸,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促进恢复。泡沫轴放松也可以尝试。

第五步:放平心态,用更长远的眼光看

健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半年只是一个开始。不要因为短期的效果不满意就灰心丧气。

记录训练: 记录下你每次训练的动作、重量、次数,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哪里需要改进。
定期拍摄照片: 每隔一两个月,在相同的光线和角度下拍摄自己的胸部照片,这样更容易看到真正的进步。
寻求专业指导: 如果条件允许,找一个靠谱的健身教练,让他帮你评估你的动作和计划,找出问题所在。

总而言之,健身半年感觉胸越练越丑,大概率是训练动作、方法、恢复和营养没跟上,导致肌肉生长不均衡或形态不佳。关键在于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耐心调整。别灰心,坚持下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你的胸一定会越来越有型!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胸大肌目前看你两侧胸肌都很弱,你两个乳头高度不一样,左侧胸肌厚,右侧胸肌单薄,乳头靠下,应该是左侧胸肌发力正确,右侧肱三头肌借力过多,胸肌发力过少。

你可以测量下两个胳膊直臂臂围【最大一圈】,你应该是右侧胳膊比左侧粗0.5-2cm左右。


因为不清楚你的训练计划,动作,频率,细节,目前结论是:胸肌刺激不够


为了成为最佳答案,爆款,我再增加一些胸肌训练细节。

胸肌划分

胸肌虽然是一块肌肉【浅层胸大肌,深层胸小肌


但是按照生理功能划分,是四个部分。

上胸肌,下胸肌,中胸肌,中缝。

训练规划

因为胸肌分成两个大部分,胸肌,中缝。

所以胸肌的动作只有两个轨迹,

然后按照刚才划分的上中下胸,其实对应的锻炼方式十分简单粗暴。

上胸,往斜上方推。

中胸,往前推

下胸,往斜下方推

于是刚才的一个卧推就变成了三个。

上斜卧推,平板卧推,下斜卧推。

杠铃与哑铃的区别

因为哑铃杠铃的不同,三个变成了六个。

上斜哑铃卧推,平板哑铃卧推,下斜哑铃卧推。

上斜杠铃卧推,平板杠铃卧推,下斜杠铃卧推。

因为飞鸟没有办法使用杠铃,所以飞鸟只有三个。

上斜飞鸟,平板飞鸟,下斜飞鸟。

所以想要刺激全部胸肌,这九个动作就够了。

杠铃的优势:可以上更大的重量,好学。只有可能往前倾斜或者往后倾斜两个错误。

缺点:单侧没劲儿,另外一侧可以借力,并且下的不够深,会被杠铃卡住胸。有被杠铃压住的危险。

哑铃的优势:孤立两侧发力,更加安全,更容易找到胸大肌发力感觉。

缺点:操作难,不好学,容易往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倾斜。


卧推细节

避免使用史密斯机

锻炼目的是为了锻炼到目标肌肉,史密斯机的出现帮助你稳定了重量,你就不需要控制杠铃的稳定性了,那么你就缺少了一次锻炼机会。


从侧面看,你的杠铃上下的轨迹,其实并不是在一条直线上的,换言之,最高点你杠铃的落点是脖子附近,锁骨附近;最低点,杠铃在乳头附近。

但是如果你使用史密斯机,那么,你只能按照器械的轨迹移动。

如果你不是最高点错误,那么你就是最低点错误,你肯定有一个位置是错误的。


有些人说,那有些史密斯机是倾斜轨迹的,是不是可以用来卧推?

答案:最好不要。因为每个人的胳膊长短不一样,它的倾斜角度不一定符合你的倾斜角度。

新手不建议碰史密斯机,无论重量多轻,哪怕2kg哑铃,先从哑铃卧推做起来,不丢人。

哑铃卧推过渡

虽然你做哑铃卧推重量轻,但是你做对了,你锻炼效果比错误的史密斯机效果好。

你如果今天2kg,明天就可以4kg,慢慢的就能够上到很大的重量。

作为男性,单手10kg哑铃其实很容易做到,两周到四周的训练,你就可以做到很稳定的单手10kg哑铃做卧推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使用杠铃做空杆子的卧推了。

但是如果你一直史密斯机,哪怕你史密斯机100kg,200kg,你哑铃卧推可能会一直卡在2kg的重量。

并且哑铃卧推刚开始做的话,很摇晃,其实只需要一个月的锻炼你就可以稳定了,最多不超过两个月;但是如果你使用史密斯机可能练了半年一年,但是你做哑铃卧推还是会很晃。

因为你从来没有训练过你肩关节的稳定性。

重力vs摩擦力

史密斯机还有一个隐藏的问题,就是史密斯机是有摩擦力的。

我们正常训练只需要克服地心引力做功,那么,你做史密斯机卧推的时候,你杠铃往上移动,会有一个摩擦力,往下移动,也有一个摩擦力,所以你的感觉就是推上去的时候超级费劲儿,因为等于重力+摩擦力。

但是杠铃下降的时候很省劲儿,因为等于重力-摩擦力

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发力状态,所以你用史密斯机卧推之后,你完全没办法换成哑铃或者杠铃的卧推。

因为你不会控制退让。

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 - 西门镜湖的文章 - 知乎


但是如果你先会哑铃或者杠铃卧推,后换成史密斯机,等同于降低难度。

垂直于地面

你在克服地心引力做功,所以你需要始终让你的小臂垂直于地面。

健美当中的生物力学 - 西门镜湖的文章 - 知乎


任何倾斜于地面的发力都是多余,对于你增加肌肉没帮助的。

上斜卧推中的倾斜

因为人类总是习惯于垂直于身体就等于垂直于地面,而上斜卧推垂直于身体的时候,是倾斜于地面的,所以上斜卧推经常会出现最低点侧面看,小臂倾斜于地面的错误。


避免关节损伤

虽然我们希望最大化刺激到胸肌,但是效率最大化关节磨损之间。

我们宁可选择效率差一点,但是关节健康。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318691938205696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318726381826048

大重量不等于大肌肉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一定大重量等于大肌肉,但是随着你训练的重量不断增加,你会了解到一个损伤叫做胸大肌撕裂

原理上也说得通,你说健美冠军和力量举冠军,谁的胸肌大?

肯定是健美冠军

但是谁的力量大?

肯定是力量举冠军。

大力量是否等于大肌肉 - 西门镜湖的文章 - 知乎


胸肌的锻炼与臀腿设计训练计划的理念不同。

胸肌冲击大重量会导致你的关节磨损和胸大肌拉伤,所以锻炼思路是募集更多的肌纤维,而不是冲击更大的重量。

比如这位兄弟,重量非常小,但是募集到的肌纤维非常多。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397189096648704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319522326474752

当你可以募集到你的胸大肌的时候,你可以精确的控制你胸大肌的每一根肌纤维。

但是你如果不断冲击大重量,一定会有一天超过你肩关节的控制范围,会造成肩关节快速撕裂或者慢性磨损。

训练前的热身

胸大肌是强壮的,但是关节是脆弱的,所以训练前要充分热身肩关节。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319774609711104


胸肌发力vs胳膊发力

卧推虽然是在克服地心引力做功,但是还是要绷紧你的胸肌,而不是肱三头肌发力,把哑铃推高。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420620152496128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420193180655616



你在做的时候,需要意淫你的胸大肌拉伸和绷紧两个状态,你的肌肉像缆绳一样,你知道它的起点和终点了,那么你就要按照它的起点和终点发力,把肌纤维从终点拉向起点。

大小胸问题

新手一般会出现大小胸,一般是左胸大,右胸小。原因是【右撇子】

因为我们都是右撇子,所以右手在干活,肱三头肌发力。如果你是左撇子,你的症状应该是相反的【右胸大,左胸小】

所以你在学习卧推的时候,你的左侧是从0开始的,胳膊和胸都没劲儿,所以胸肌+胳膊都在发力。

而你右侧肱三头肌有劲儿,所以学习卧推,你右侧胳膊会发力,那么胸肌不需要发力。

解决办法:告别双手器械

产生这样的结果主要因为史密斯机或者杠铃卧推发力不均匀导致的。前面说过了,杠铃卧推,当你单侧没劲儿,你的另外一侧会借力。

你可以找一个人或者用手机从头顶方向录像,看一下,你左侧小臂应该是垂直于地面的,你红色胸大肌在发力。

你的右侧肱三头肌【蓝色线条在发力】,试图把胳膊伸直。

哑铃卧推

哑铃虽然难,但是绝对不至于左侧没劲儿了,你右侧肱三头肌借力。

肌肉募集能力

还是回到前面的论点,锻炼胸肌靠的是肌纤维的募集比例,占比越多,你的胸大肌越鼓,越大。所以集中精力是王道

  • 某些教练让你换个器械,换个动作找感觉,原理也是为了让你集中精力右胸发力
  • 某些教练让你做单侧卧推,强化右胸肌,那也是为了让你右胸集中精力
  • 某些教练会在你卧推的时候摸着你的右胸,让你的右胸发力,那也是为了让你集中精力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集中精力,让你的脑子可以更多的控制到你的右侧胸肌,使用右侧胸肌发力,而不是胳膊发力。

我们的脑子要通过神经控制我们的肌肉,我们不常用的肌肉【比如右胸肌】和脑子之间的神经联系,类似于电线,脑子在发送神经元的时候,这个电线皮比较薄,就会有漏电,最后到达目的地【右胸肌】的神经元就很少了,所以脑子控制右胸的能力在变差。

而你不断反复训练这种脑子发送神经元到目标肌肉,随着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你的这个神经束会自己强化壁垒,丧失的神经元就很少了,最后你就能够控制了。

比如骑自行车,一开始你要脑子想左拐还是右拐,摔个几十次你身体就记住了。其实不是身体记住了,而是脑子发送神经元的时候,损失的神经元变少了。所有动手的项目都是这个原理,日积月累。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653583649669120

大小胸的大问题

一开始大小胸只是美观问题,其实肌肉大小体积不同,一定对应着力量不同。

左胸大,左胳膊没劲儿,

右边胸肌还没发力,但是右胳膊有劲儿。

你用同一个重量的杠铃做卧推,你觉得哪边极限了?

一定是左边极限了,左侧胸肌力量到达极限了【因为你是右撇子,左侧肱三头肌没劲儿】。

你可以专门测量一下两个胳膊 直臂 最大一圈的维度,维度大的一圈说明肱三头肌比较强壮。

这样练完了的效果是右侧肌肉感觉锻炼效果很好,很合适,但是左侧已经超出力竭范围了,就会引发各种左侧旋转肩膀,旋转肘关节借力,所以这个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卧推之后都是左肩膀受伤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848804803051520

因为对你右侧而言锻炼效果很好的重量,超出左侧控制范围了,最后会导致左侧变形受伤。

力量不对称解决方法:

  1. 先使用哑铃卧推,你会发现两侧胸肌力量不平衡,比如10kg,左侧没劲儿了,但是右侧很轻松。
  2. 也不要增加负重了,一切按照左侧的极限力量来训练。然后增加左侧胸肌力量,做RM6以内的大重量,尽快追上右侧的力量。虽然这样练完了右侧都没练透,但是用你的强项等一等你的弱项,你的弱项一定会有一天就追上你的强项力量了。

切记,不要用强项的重量,那样你弱项的一侧会受伤。

3.强化你左侧肱三头肌,单手臂屈伸做起来,你会发现你左侧肱三头肌跟右侧的力量差距,发现差距,按照上面的方法解决差距。

强化你的飞鸟动作

飞鸟是一个好动作

飞鸟的力矩比卧推更长,所以重量更轻。如果你30kg卧推,你飞鸟可能才10kg左右。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9034360786882560

下胸肌捷径

训练当中其实没有捷径可言,但是胸肌有一个"小花招"


人类的光线都是从上往下照的,当你拥有下胸肌的时候,你这里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阴影,外行看起来,会觉得胸肌特别大。


施瓦辛格就是下胸肌很强(他其余部分也很强)。

同时很少有人练胸去锻炼双杠,至少肯定不是第一个动作,双杠臂屈伸是个好动作。

如果你主攻双杠,效果会很好。


体操运动员没有多少胸肌,但是下胸肌都还不错。

整体与局部----胸肌以外的部分

人类最有力量的应该是硬拉,其次马上就是深蹲,两个相差不会太多,也就是10kg到30kg附近。

第三个才是卧推。

如果你卧推重量一直上不去,你应该是深蹲和硬拉不够大,没有领跑你的整体力量。

人类不可能卧推比深蹲重量大的,因为我们都是下肢动物【除非没有下肢的残疾人或者腰椎腿部受伤的选手】。

所以就这个层面而言,我们为什么需要练腿。因为可以领跑其余的所有别的重量。

原理上来说,腿部训练是刺激了雄性激素分泌导致的全部肌肉增长。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镜湖健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哥们儿,这问题我太懂了!练了半年胸,结果感觉不对劲,甚至有点丑,这绝对是让人头疼的事儿。别急,咱们一点点捋捋,看看是哪里出了岔子。首先,你说的“越练越丑”,这背后可能藏着好几个原因。咱们一个个来分析,看看你是不是中招了。1. 训练动作、重量和频率的“失衡” 动作不对,练偏了: 胸肌其实有好.............
  • 回答
    哥们,辛苦啦!坚持训练半年,体重和力量举成绩都卡着不动,这滋味确实不好受,就像车子开到了十字路口,没油了也没信号指路。别急,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会遇到的瓶颈,很多健身老炮儿都经历过。今天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看看是哪儿出了岔子,以及怎么给你的训练“续上油”。先得明白一个事儿:身体是个非常聪明的系统。当你.............
  • 回答
    好,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坚持在健身房撸半年,到底能给你带来多大的“蜕变”,保证不是那种干巴巴的AI报告,而是你我都能懂、能感受到的真实变化。我先声明,这半年不是让你一天蹲八个小时,而是规律性的,比如一周三到五次,每次一到两个小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去练。一、身体层面的“硬核”变化:1. 体型上的“.............
  • 回答
    在健身圈子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卧推水平极高的大神,他们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强大,更是动作技术精湛的代表。而仔细观察他们卧推的握法,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大神在进行大重量卧推时,会选择“半握杠铃”的方式。这可不是什么随意的习惯,背后其实蕴含着不少讲究和科学的考量。今天,咱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
  • 回答
    .......
  • 回答
    嘿!哥们,35岁正当年,单位还有运动器材,中午这两小时半的时间安排得明明白白,绝对能让你既练得爽,吃得饱,还能精神满满地度过下午!别说我是AI,我可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保证实用!首先,咱们得明确这个时间段的性质: 12:00 14:30,总共是 2.5小时 (150分钟)。 这是一个 午休.............
  • 回答
    大爷没手机出不了健康码,只能半月徒步千里露宿公园,这事儿一听就让人心酸,也让人不禁要问:这到底是个什么世道?这桩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看,反映出来的现象可不止一星半点,而且都是咱们当下社会里挺实在的、挺扎根的问题:1. 数字鸿沟里的“掉队者”:最直接的,就是这大爷成了数字时代的“掉队者”。现在这社会,手.............
  • 回答
    第一次办健身卡想减肥,你这个思路很棒!刚开始接触健身,能主动去了解和调整训练计划,这本身就很有进步的意识。你目前的模式,热身20分钟慢跑、器械四组、最后半小时慢跑,这个基础挺扎实的,至少把有氧和力量都包含了。不过,为了让减肥效果更明显,也为了让你的健身之旅更有效率、更有趣,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怎.............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山东某公务员连续两年半用母猪发情激素向单位饮用水“投毒”的事件,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恶劣的犯罪行为,其涉及的法律责任和对饮水者的健康影响都非常严重。下面我将为您详细阐述。一、 该公务员将承担的法律责任该公务员的行为触犯了多项国家法律法规,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和相应的行政、民事责任。1. 刑.............
  • 回答
    女子连续加班三天,用月饼当晚餐致半夜吐血,公司是否需要担责,以及提供健康便利的加班餐,这是一个涉及劳动法、员工健康和企业责任的复杂问题。一、 公司是否需要担责?答案是:有很大的可能性需要担责,并且需要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判断公司是否需要担责,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
  • 回答
    对于健身人士来说,吕小军的后背可以说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是他们心目中力量、训练刻苦程度以及人体美学追求的极致体现之一。这种看法并非简单的一句“看起来很强壮”就能概括,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细致的观察和理解。以下是健身人士可能从不同角度对吕小军后背的看法和解读,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一、 形态上的震撼与赞.............
  • 回答
    说到健身,大家可能都想练出好身材,拥有更健康的身体。但你知道吗?这中间其实有很多“坑”,稍不留神就会栽进去,不仅效果大打折扣,还可能把自己练伤。今天咱们就聊聊,健身这事儿,最忌讳什么!一、心浮气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绝对是大多数健身新手最大的“敌人”。刚开始觉得新鲜,练得热火朝天,恨不得一天练八回。.............
  • 回答
    健身圈子里充斥着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和方法,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各种“科学”包装的观点忽悠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看似有道理,实则漏洞百出的伪科学和流传甚广的错误常识,保证让你茅塞顿开,少走弯路!1. “全身要均衡发展,否则会毁了体型!”这绝对是很多教练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仿佛忽.............
  • 回答
    健身一年,想开始尝试肌酸,这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肌酸在提高运动表现、增加肌肉力量和体积方面,都有着不错的口碑和科学依据。市面上的肌酸品牌琳琅满目,挑起来确实有点眼花缭乱。别急,今天我就来跟你好好聊聊,怎么选到适合自己的肌酸,以及一些值得关注的牌子。首先,咱们先搞清楚,为什么肌酸这么受欢迎?简单来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很多健身新手或者时间有限的朋友,会倾向于选择一些“大肌群”和“基础动作”来练,比如你提到的胸、腿、背,配合深蹲、硬拉、卧推、划船、下拉这些经典动作。那么,在这样的训练计划下,那些没有被直接训练到的肩和手臂,会不会“搭便车”一样也跟着长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
  • 回答
    健身戴手套这个话题,真是能引起不少讨论呢。很多人觉得戴手套是为了保护手掌,防止起茧子、磨出水泡,或者觉得能增加抓握力。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包括很多经验丰富的健身者)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健身时不戴手套反而更好。为什么呢?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从“好处”说起,为什么有人喜欢戴手套?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就像我们去健身房,目的性也很明确。如果非要在这三项里排个序,我心里的“最在意”和“无所谓”会是这样:我最在意的是:教练指导。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刚开始健身的时候,我也以为设备场地够专业就OK了,毕竟练起来舒服嘛。但是,实践出真知啊。我见过太多人,买了昂贵的年卡,兴冲冲地去健身房,结.............
  • 回答
    健身减肥,你真的喝对水了吗?别小看这“白开水”里的减肥秘密!很多人在减肥的路上,会把焦点放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上,殊不知,我们每天喝的水,竟然也藏着一套不小的减肥秘籍。没错,就是那看似平凡无奇的“白开水”!那么,健身减肥为什么要多喝水?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补充水分”那么简单,而是牵涉到身体运作的方方.............
  • 回答
    你们好啊,各位“健”同仁!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嗑,说说大家是怎么一步步踏上健身这条不归路的(当然,是充满汗水与快乐的“不归路”)。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健身教练,跟你一样,不是从娘胎里自带腹肌,也不是天生就能举起半吨铁。我的故事,也许和你们的有些许相似,又或许有那么点不一样。最初的“推手”:不是梦想,是“痛”.............
  • 回答
    减脂期间想吃点玉米,但又想换换口味,这是很常见的情况。玉米确实是个不错的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提供饱腹感,而且热量相对不高。不过,如果吃腻了,或者想摄取更全面的营养,确实可以考虑一些替代品。为什么想用玉米来代替?首先,我们得明白,你之所以会想到用玉米来代替,可能是在寻找类似玉米的特点。这些特点可能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