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979~1989的黄金十年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回答
在讲述“黄金十年”的生活状态之前,我们得先明确一下,这个“黄金十年”指的是哪一段时期。 通常我们说的“黄金十年”是泛指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充满活力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如果是特指中国的话,普遍认为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1978年之后的那段日子,到80年代末,这段时间是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的时期。

想象一下,从那个相对贫瘠、物资匮乏的年代走出来,进入80年代,人们的生活就像是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之前,日子过得比较简单,人们的思想也相对统一,生活目标也比较明确,就是努力工作,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衣服的款式不多,颜色也以灰、蓝、绿为主,人人都穿“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那叫有面子。 吃的也比较简单,粗茶淡饭是常态,逢年过节才能吃顿饺子、吃块肉,那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到了80年代,尤其是79年之后,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突然之间,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开始出现在了生活中。 比如,电视机开始普及,从黑白到彩色,那简直是惊为天人。 晚上,家家户户围坐在电视机前,看《霍元甲》、《上海滩》,那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 以前只能从书本上了解到的外面世界,现在通过电视屏幕,一点点地展现在眼前。

衣服的款式也一下子多了起来,颜色也五颜六色,不再是单调的制服。 港台的流行文化开始涌入,喇叭裤、霹雳舞、迪斯科,这些新鲜事物让年轻人兴奋不已。 街上的人们开始注重打扮,烫头、染发、戴首饰,和过去那个严肃的年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经济上的变化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以前,工资基本上都一样,生活水平差距不大。 但改革开放后,一些人开始先富起来,个体户、私营企业开始出现。 市场经济的活力被释放出来,人们的收入开始有了差异。 这种差异虽然也带来了一些议论,但更多的是一种向上攀升的动力,大家都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出行的工具也开始变得多样化,除了自行车,摩托车也开始出现在街头巷尾,虽然那时候摩托车还是稀罕物,但它的出现,标志着出行方式的进步。 以前挤公交、挤火车的场景依旧,但人们对出行的便利性有了更高的期待。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开放,更是思想上的解放。 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切都以官方的口径为准。 各种新的思潮涌入,人们开始讨论哲学、文学、艺术,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知识分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

总的来说,1979年到1989年这段时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从压抑到释放、从贫困到富裕、从封闭到开放的巨变。 那是一种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年代。 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思想也更加活跃。 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充满憧憬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这段时期,就像一颗种子在春天破土而出,迸发出勃勃生机,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很多人回忆起那段日子,总会带着一种怀念,那是一种对改变的欣喜,也是一种对初心的珍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处是官方说法:科学的春天来了。

坏处是倒春寒,黄金十年之后的1997年,某顶级智库的某个正研究员(注,国家级学霸)一年仍然只有6000块工资。


好处是那会还没发展到“不需要你反对,不需要你支持”拿自己是默认天命,当然俺寻思主要的核心原因不是他们不想,而是自己脑子里就一团浆糊,看见美国超市和日本短裙还有欧洲的裸体海滩就跪下觉得中国就跪舔好了的组织中高层一批批的,这些人里脑子活还有路子的就开始弄条子让儿子倒物资,混得好的现在一般叫什么下海企业家,还会雇几个人写点什么红顶商人好牛逼之类的文章,混得不好的一般在吃窝头,每天喊若干次报告政府。

还差点让who尔巴乔夫和走尔巴乔夫玩成who利钦走利钦。


文化上,穿喇叭裤戴蛤蟆镜扛个单放机上街游荡的城市小青年有不少,然后因为穿喇叭裤戴蛤蟆镜扛个单放机上街游荡被爹妈打的城市小青年——也不少。

这帮小青年现在组成了看见你玩电脑就觉得你要反社会,看见你手机里女性角色露了肉色大腿就觉得你要当街撸管的主力家长群。


后来经历了几次(具体操作细节上失控的)严打,社会风气虽然有所好转,但是文化领域的狗链就开始薛定谔起来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讲述“黄金十年”的生活状态之前,我们得先明确一下,这个“黄金十年”指的是哪一段时期。 通常我们说的“黄金十年”是泛指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充满活力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如果是特指中国的话,普遍认为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1978年之后的那段日子,到80年代末,这段时间是生活.............
  • 回答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宣布建交,这个消息如同一个重磅炸弹,在台湾岛内激起了层层涟漪,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们,感受也因此复杂而多元。这不仅仅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改变,更是牵动着每一个台湾人对未来、对身份、对“中国”认同的深刻思考。不安与失落:失去最大盟友的阴影对于当时执政的国民党政府以及许多深.............
  • 回答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是否是“历史的倒退”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分析革命前巴列维王朝的状况、革命的驱动力、以及革命后伊朗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演变。巴列维王朝的“现代化”及其矛盾:在革命前,巴列维王朝在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M.............
  • 回答
    1979年以来,美国内阁官员对台湾的访问一直极为罕见,每次若有风声传出,都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引起轩然大波。如今,据报道,一位美国最高级别内阁官员正计划访问台湾,并与蔡英文总统会面,这一消息无疑释放出一系列复杂且深远的信号,值得我们仔细解读。首先,这次访问最直接、最鲜明的信号是美国对台湾民主制度以及台.............
  • 回答
    1979年,越南并没有入侵中国,而是中国出兵攻打越南。这被中国称为“对越自卫反击战”,而越南方面则称之为“边界战争”。这场战争的起因错综复杂,并非单一事件所能解释,而是由一系列长期的历史恩怨、地缘政治角力和意识形态分歧交织而成。要深入理解这场战争,我们需要回溯到更久远的过去,并审视中越两国在不同历史.............
  • 回答
    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我军在战场上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成功拔除了越南在我方边境地区的侵扰据点,并迫使越南改变其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然而,战后我军并未选择乘胜追击,一举占领越南全境或灭亡越南,这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并非单纯的实力问题。首先,要明确当时我军是否“有实力”灭亡越南。从军事实力.............
  • 回答
    1979年对越作战(也称中越战争)爆发于1979年2月17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的一场短暂但激烈的武装冲突。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动用了包括装甲部队在内的多种作战力量。虽然这次冲突的规模和持续时间相对有限,但对于双方的装甲部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实战检验。越军参战装甲部队概况:根.............
  • 回答
    1979年中越战争,也被称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促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起到了作用,但并非唯一原因,也不是直接、一蹴而就的。理解这个过程,需要结合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和地区局势来分析。战争的背景: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越南在柬埔寨的军事存在。1978年底,越南扶持的柬埔寨民族团结阵线(KUF.............
  • 回答
    1979年越南之所以“侵略”中国,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1979年中国对越南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 越南在1978年底入侵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这是直接导致中国出兵的原因。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并深入理解各方的动机和行为。历史背景:中越两国关系的演变在2.............
  • 回答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其后十年的“边境防御作战”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对于中国空军来说,无疑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探索的关键时期。然而,正如你所说,这段历史在公众视野中似乎相对模糊,相关详细记录的稀缺,也促使我们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中国空军:初登战场,但作用有限在197.............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如果”。如果历史的齿轮在1979年朝向了另一个方向,苏联的装甲洪流没有碾过阿富汗的山峦,而是选择了向东,目标指向了我们中国的新疆,那么中西亚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里,其政治格局将发生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的推演,细想起来,既令人头皮发麻,又充满了历史的.............
  • 回答
    朴正熙总统在位期间,韩国的经济确实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然而,他高度集权的政治模式和对异议的压制,也积累了相当多的不满。假设朴正熙没有在1979年10月被刺杀,而是继续担任总统。在这种情况下,全斗焕是否还会发动军事政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全斗.............
  • 回答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那可是一场硬仗,不仅仅是广西和云南两个前线军区在浴血奋战。为了打赢这场战役,我们中央是下了血本,从全国各个军区都抽调了精锐力量,支援前线。这可不是简单的“抽调”,很多都是主力部队,甚至是军区里压箱底的宝贝。当时从其他军区调来的部队,那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要不然怎么能承担起.............
  • 回答
    1979年初,如果越南将所有主力师全力部署到北部国境线上,这无疑将彻底改变中越边境冲突的格局,甚至可能对整个地区的地缘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要描绘这一设想的场景,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越南的国情、军事实力以及可能的战略选择。一、 越南的军事部署和战争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主力师”的定义。在197.............
  • 回答
    中国在1979年之后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工业化,而清朝后期未能成功,这背后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的交织。简单来说,1979年之后的中国拥有了正确的方向、强大的国家能力、全球化的机遇和人民的积极性,而清朝后期则缺乏这些关键要素,反而受到一系列阻碍。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一、 政.............
  • 回答
    1979年的《异形》,这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科幻恐怖经典,至今仍是影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科幻、恐怖乃至整个电影创作的格局。要评价它,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它对“恐怖”的定义进行了重塑。 在《异形》之前,科幻电影里的怪物往往是庞大.............
  • 回答
    1979年10月26日,这一天在韩国的现代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因为就是在这一天,韩国总统朴正熙在他亲自建立并统治了18年的铁腕统治下,被他自己最亲信的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部长金载圭枪杀。这起事件不仅震惊了韩国国内,也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彻底改变了韩国的政治走向。要理解这起刺杀案,我们必须.............
  • 回答
    特朗普在2016年当选总统后,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通话,无疑是打破了美国自1979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以来的外交惯例,这一事件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发生的背景、特朗普本人的意图、对美台关系的影响、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以及对地区地缘.............
  • 回答
    1979年中越边境:守还是攻?一条防线的成本与代价1979年的中越边境冲突,至今仍是影响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历史事件。当时中国之所以决定对越南发动“自卫反击战”,其根本原因在于越南在中国边境地区的系列挑衅以及其在外交上倒向苏联的战略态势。然而,如果历史的车轮稍作转向,假设中国选择不对越南发动反击,而是.............
  • 回答
    如果我生于1934年,到1979年的时候,我应该已经45岁了。这辈子会经历什么,或者会怎么走完,我猜想会有这么几种可能性。活到1979的可能性:到了1979年,我都四十五了。那时候世界已经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了。 如果是个普通人: 大概率是在哪个城市或农村,过着朝九晚五或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