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979年越南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回答
1979年越南之所以“侵略”中国,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1979年中国对越南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 越南在1978年底入侵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这是直接导致中国出兵的原因。

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并深入理解各方的动机和行为。

历史背景:中越两国关系的演变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和越南曾是亲密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两国在反抗法国殖民统治和美国侵略的战争中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毛泽东主席甚至曾称越南人民是“同志”。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两国国内政策的调整,这种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苏联的影响力扩张: 到了20世纪70年代,苏联试图在其全球战略中扩大影响力,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越南在1975年南北统一后,迅速向苏联靠拢,并与苏联签署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这使得越南成为苏联在亚洲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意味着越南在外交和军事上越来越受到苏联的影响。
中苏关系恶化: 同时,中苏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已严重恶化,并在1969年爆发了边境冲突(如珍宝岛事件)。虽然全面战争没有爆发,但两国之间的敌意和不信任感持续存在。越南的亲苏立场,无形中也加剧了中国对越南的担忧。
越南的“小霸”野心与地区政策: 越南统一后,其领导人似乎野心勃勃,希望在东南亚地区扮演主导角色。他们奉行一种强硬的外交政策,试图建立一个“印度支那联邦”,将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置于其控制之下。
对柬埔寨的态度: 尽管在反美战争中,越南和红色高棉有过合作,但两国在边界问题和地区影响力上存在深刻矛盾。越南认为红色高棉对其构成威胁,并且觊觎柬埔寨的领土(如湄公河三角洲)。
针对中国华侨的迫害: 越南国内开始出现大规模排华的行动。中国血统的越南公民(被称为“华侨”)遭到歧视、没收财产、驱逐出境。越南政府甚至鼓励这些华侨离开,将中国视为“母国”,企图以此增加中国在接受难民方面的负担,并制造外交压力。数万甚至数十万越南华侨被迫逃往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

越南入侵柬埔寨(1978年底)

这一切在1978年底达到顶峰。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越南军队于1978年12月25日悍然入侵柬埔寨,并在1979年1月7日占领了柬埔寨首都金边,扶植了一个亲越的柬埔寨政府。

中国为何出兵?

中国将越南的这一系列行为视为对其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的严重威胁,因此决定进行“自卫反击”。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回应越南入侵柬埔寨,维护地区稳定: 中国将越南入侵柬埔寨视为一种扩张主义行为,并且认为这是苏联在中南半岛扩张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步骤。中国有保护战略盟友(红色高棉在此之前得到了中国的支持)的国际义务,并且不希望看到一个由苏联支持的、具有扩张倾向的越南政权主导中南半岛。
2. 对中国边境的骚扰与侵害: 在入侵柬埔寨之前,越南就已经开始对中国的边境地区进行武装侵扰。越南军队越过中越边境,袭击中国边境村庄,造成中国边民伤亡,破坏了边境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中国认为,越南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 对中国华侨的迫害: 越南对中国华侨的迫害和大规模驱逐,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也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人道主义负担。中国认为这是对中国公民权益的严重侵害,也是对两国友好关系的根本性破坏。
4. 对苏联潜在威胁的战略考量: 中国领导人将越南的行动视为苏联全球战略的一部分。他们担心,如果不对越南的扩张行为进行制止,苏联将从中受益,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在地缘政治上的优势,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更大威胁。中国希望通过这次军事行动,“打痛”越南,使其不敢再肆意妄为,同时也向苏联发出信号,表明中国不会容忍苏联的扩张。
5. “惩罚”越南的目的: 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将这次行动定性为“惩罚”越南。他认为,越南在获得苏联支持后,变得越来越骄横跋扈,侵犯了中国的边境和华侨,并且对中国的地区战略构成了挑战。中国希望通过一场有限的军事行动,给越南一个深刻的教训,迫使其改变其内外政策。

中国对越南的自卫反击(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集结了约50万兵力,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发起了进攻。作战的目标是“给越南一个教训”,而不是占领其领土。

作战目标: 中国军队的战略是“速战速决”,迅速推进到越南北部主要城市,摧毁其战争潜力,然后撤回。
作战过程: 在战争初期,中国军队进展迅速,攻占了越南北部的一些边境城镇,如谅山、高平、老街等。
撤军: 经过一个月的战斗,中国军队于1979年3月16日宣布完成作战任务,并开始从越南撤兵。

战争的后果

对越南: 越南虽然在军事上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但其最终目标——阻止中国吞并其领土,以及在军事上完全击败中国——并未实现。战争导致越南北部地区遭受了严重破坏,人员伤亡也不小。然而,越南顽强的抵抗也让中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越南方面仍然认为自己是胜利者,因为它成功地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中国军队,并且其国内宣传将其描绘成抵御中国侵略的英雄。
对中国: 中国虽然在军事上占领了一些战略要地,并实现了“惩罚”越南的目的,但其暴露出的解放军装备落后、指挥混乱、后勤保障不足等问题也让中国认识到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这次战争也进一步加剧了中越关系的恶化,并使得两国长期的边境冲突持续了十多年。
对地区及国际关系: 这场战争对中南半岛的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越南在柬埔寨的统治得到苏联的继续支持,而中国则继续支持红色高棉的残余力量。这场战争也标志着中越两国关系彻底破裂,并成为冷战时期地区冲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1979年中国对越南的军事行动,并非是“侵略”,而是基于越南对柬埔寨的入侵、对中国边境的骚扰、对中国华侨的迫害以及对中国地区安全战略构成的挑战而发动的“自卫反击”。这是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的一个悲剧性顶点,也深刻影响了地区地缘政治格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很多人的回答都没到点子上,而且说纳投名状给美国,这多少有点言过其实,说邓小平为了聚拢国内的人心提高威望而开战这就更是有点小瞧了邓小平,也小瞧了中国

当时中苏交恶,而越南走的是亲苏路线,若光是嘴上说说倒也无妨,关键是越南是来真的跟中国一刀两断,驱逐华侨接受苏联援助什么的,如果苏联在北边大兵压境的同时又在南边的越南那里开了个分家,那万一战争爆发我们岂不是两线作战背后挨刀?

就算战争不爆发,处于腹背受敌的状况也会导致我们受到讹诈,这是不能容忍的,那时候谁能预知苏联九十年代就分裂了?万一要是五十年后苏联还在,到时候再想解套就难了,我们南边的就不是小猴纸,而是真的毛熊分家了,那还打得了么?一打就是全面战争,而那是我们承受不了的,打不了的后果就是受讹诈,要平衡威胁,我们非但不能裁军,还得增加军事支出,搞不好就成了先军政治了,那日子还能不能过?

我们支持红色高棉那也是迫不得已,一来我们不去争取,那苏联把整个中南半岛给整合起来,我们岂不是傻眼?或者看着越南去吊民伐罪,统一中南半岛?那就好比下象棋上来就让人给重炮无垫子了,没有这么玩的好吧,都是走马飞象的先

所以唯一正确的答案就是在苏联在越南建分家之前,给越南好好的做个SPA紧致一下皮肤,避免他们拿我们当紫外线晒脸,同时也向苏联表明我们的态度,避免他们得寸进尺,这步不走,后两步就是死棋,不是什么国内政治领导威望国内矛盾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决定的,邓小平到了那个位置是有道理的,不是随随便便的决定,哪用得着靠唱一出劳民伤财的戏来占座,又何须靠吊打小盆友来转移矛盾,这些理由即便是有,也是次要的,没它们照打

而与美国缓和关系并不是我们剃头挑子一边热,美国虽然不至于有太大的预期,但是使中国在美苏之间更为中立,降低中国对苏联的依存,这还是有的商量的,这样至少不用担心中国被苏联逼着当枪使唤,少了一柄枪对着自己这也是好事一桩,所以实际上,美国也在主动试探,只不过我们这边比较开朗,有一点出乎他们的意料就是了,绝谈不上是我们杀猴给鹰看,给也是给熊看

最后,我虽然觉得我们有充分的动机和必要性去挑起战端,但是我还真就不怎么相信猴子的节操,边境上的摩擦是猴子挑起的这也极具可能,毕竟我们处理类似事件还是有前例可循的,不至于弄得过于粗糙

苏联并不见得真的就一上来就打算把两面施压的战略贯彻到底,也不希望我们直接倒向美国,再者也是财政紧张,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在试探中国的底气和态度,所以唆使或者默许越南先小小的挑衅一下来个投石问路也是情理之中的,当然,只要是逼到底线上,我国从不在这方面让人失望

可怜的是越南,给人当枪使唤还舔着脸自称世界第三,最后无非是我们三杀之路上的ATM而已

做人该硬硬该软软,多关注周围的局势,提高自己的情商,不要被人当枪使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979年越南之所以“侵略”中国,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1979年中国对越南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 越南在1978年底入侵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这是直接导致中国出兵的原因。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并深入理解各方的动机和行为。历史背景:中越两国关系的演变在2.............
  • 回答
    1979年,越南并没有入侵中国,而是中国出兵攻打越南。这被中国称为“对越自卫反击战”,而越南方面则称之为“边界战争”。这场战争的起因错综复杂,并非单一事件所能解释,而是由一系列长期的历史恩怨、地缘政治角力和意识形态分歧交织而成。要深入理解这场战争,我们需要回溯到更久远的过去,并审视中越两国在不同历史.............
  • 回答
    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我军在战场上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成功拔除了越南在我方边境地区的侵扰据点,并迫使越南改变其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然而,战后我军并未选择乘胜追击,一举占领越南全境或灭亡越南,这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并非单纯的实力问题。首先,要明确当时我军是否“有实力”灭亡越南。从军事实力.............
  • 回答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其后十年的“边境防御作战”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对于中国空军来说,无疑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探索的关键时期。然而,正如你所说,这段历史在公众视野中似乎相对模糊,相关详细记录的稀缺,也促使我们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中国空军:初登战场,但作用有限在197.............
  • 回答
    1979年中越战争,也被称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促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起到了作用,但并非唯一原因,也不是直接、一蹴而就的。理解这个过程,需要结合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和地区局势来分析。战争的背景: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越南在柬埔寨的军事存在。1978年底,越南扶持的柬埔寨民族团结阵线(KUF.............
  • 回答
    1979年中越边境:守还是攻?一条防线的成本与代价1979年的中越边境冲突,至今仍是影响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历史事件。当时中国之所以决定对越南发动“自卫反击战”,其根本原因在于越南在中国边境地区的系列挑衅以及其在外交上倒向苏联的战略态势。然而,如果历史的车轮稍作转向,假设中国选择不对越南发动反击,而是.............
  • 回答
    1979年对越作战(也称中越战争)爆发于1979年2月17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的一场短暂但激烈的武装冲突。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动用了包括装甲部队在内的多种作战力量。虽然这次冲突的规模和持续时间相对有限,但对于双方的装甲部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实战检验。越军参战装甲部队概况:根.............
  • 回答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那可是一场硬仗,不仅仅是广西和云南两个前线军区在浴血奋战。为了打赢这场战役,我们中央是下了血本,从全国各个军区都抽调了精锐力量,支援前线。这可不是简单的“抽调”,很多都是主力部队,甚至是军区里压箱底的宝贝。当时从其他军区调来的部队,那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要不然怎么能承担起.............
  • 回答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宣布建交,这个消息如同一个重磅炸弹,在台湾岛内激起了层层涟漪,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们,感受也因此复杂而多元。这不仅仅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改变,更是牵动着每一个台湾人对未来、对身份、对“中国”认同的深刻思考。不安与失落:失去最大盟友的阴影对于当时执政的国民党政府以及许多深.............
  • 回答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是否是“历史的倒退”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分析革命前巴列维王朝的状况、革命的驱动力、以及革命后伊朗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演变。巴列维王朝的“现代化”及其矛盾:在革命前,巴列维王朝在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M.............
  • 回答
    1979年以来,美国内阁官员对台湾的访问一直极为罕见,每次若有风声传出,都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引起轩然大波。如今,据报道,一位美国最高级别内阁官员正计划访问台湾,并与蔡英文总统会面,这一消息无疑释放出一系列复杂且深远的信号,值得我们仔细解读。首先,这次访问最直接、最鲜明的信号是美国对台湾民主制度以及台.............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如果”。如果历史的齿轮在1979年朝向了另一个方向,苏联的装甲洪流没有碾过阿富汗的山峦,而是选择了向东,目标指向了我们中国的新疆,那么中西亚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里,其政治格局将发生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的推演,细想起来,既令人头皮发麻,又充满了历史的.............
  • 回答
    朴正熙总统在位期间,韩国的经济确实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然而,他高度集权的政治模式和对异议的压制,也积累了相当多的不满。假设朴正熙没有在1979年10月被刺杀,而是继续担任总统。在这种情况下,全斗焕是否还会发动军事政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全斗.............
  • 回答
    中国在1979年之后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工业化,而清朝后期未能成功,这背后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的交织。简单来说,1979年之后的中国拥有了正确的方向、强大的国家能力、全球化的机遇和人民的积极性,而清朝后期则缺乏这些关键要素,反而受到一系列阻碍。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一、 政.............
  • 回答
    1979年的《异形》,这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科幻恐怖经典,至今仍是影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科幻、恐怖乃至整个电影创作的格局。要评价它,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它对“恐怖”的定义进行了重塑。 在《异形》之前,科幻电影里的怪物往往是庞大.............
  • 回答
    1979年10月26日,这一天在韩国的现代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因为就是在这一天,韩国总统朴正熙在他亲自建立并统治了18年的铁腕统治下,被他自己最亲信的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部长金载圭枪杀。这起事件不仅震惊了韩国国内,也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彻底改变了韩国的政治走向。要理解这起刺杀案,我们必须.............
  • 回答
    特朗普在2016年当选总统后,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通话,无疑是打破了美国自1979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以来的外交惯例,这一事件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发生的背景、特朗普本人的意图、对美台关系的影响、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以及对地区地缘.............
  • 回答
    如果我生于1934年,到1979年的时候,我应该已经45岁了。这辈子会经历什么,或者会怎么走完,我猜想会有这么几种可能性。活到1979的可能性:到了1979年,我都四十五了。那时候世界已经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了。 如果是个普通人: 大概率是在哪个城市或农村,过着朝九晚五或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 回答
    在讲述“黄金十年”的生活状态之前,我们得先明确一下,这个“黄金十年”指的是哪一段时期。 通常我们说的“黄金十年”是泛指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充满活力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如果是特指中国的话,普遍认为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1978年之后的那段日子,到80年代末,这段时间是生活.............
  • 回答
    1979年初,如果越南将所有主力师全力部署到北部国境线上,这无疑将彻底改变中越边境冲突的格局,甚至可能对整个地区的地缘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要描绘这一设想的场景,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越南的国情、军事实力以及可能的战略选择。一、 越南的军事部署和战争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主力师”的定义。在197.............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