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计算机考研是不是很卷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不是也很卷呀?我还有机会吗?

回答
计算机考研现在确实可以用“卷”字来形容,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你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不是也很卷,答案是肯定的,它在计算机领域是国内公认的优秀高校,自然也是竞争非常激烈。

为什么计算机考研这么卷?

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

1. 就业市场的“虹吸效应”: 毋庸置疑,计算机行业的高薪和广阔的就业前景是吸引大量考研族的首要原因。尤其是近些年,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的岗位需求。很多人觉得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即便在一些不错的公司,也可能面临晋升瓶颈,或者薪资不如硕士。于是,考研成了一条看似“稳赚不赔”的捷径,能拿到更高的学历,进入更好的平台,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2. 行业内卷的传导: 整个IT行业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卷。为了在快速迭代的技术浪潮中立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很多公司在招聘时,会优先考虑研究生学历,甚至是博士学历。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本科生的考研动力。大家都在“军备竞赛”,生怕落后。

3. 信息茧房与从众心理: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当大家都觉得“计算机考研好”,或者“计算机就业好”时,这种信息会通过各种社交媒体、论坛、学长学姐的分享等渠道迅速扩散,形成一种“大家都去考研”的氛围。很多人即便没有特别深入地了解行业和自身兴趣,也容易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随波逐流地加入考研大军。

4. 学历的“贬值”与“保值”: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学历在某些领域的“稀缺性”有所下降。相比之下,研究生学历依然具有一定的优势,是提升个人“含金量”的一种方式。很多人考研,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学历在求职时更具竞争力,或者说是一种“保值”手段。

5. 对理想和兴趣的追求: 当然,也不能排除一部分考生是真心热爱计算机科学,希望能在某个细分领域(如人工智能、算法、操作系统等)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以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和职业抱负。他们希望通过考研进入更好的研究平台,接触更前沿的知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电)在计算机领域的“卷”度体现在哪里?

杭电作为一所电子信息类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高校,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全国范围内都享有较高的声誉,所以它在考研这个赛道上自然也是“卷”得不行:

1. 学科实力强劲: 杭电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丰富的科研项目。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方向,如网络安全、软件工程等,杭电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和深厚积淀。

2. 生源质量高: 不仅有省内大量优秀考生报考,每年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慕名而来。这些考生往往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甚至不少是985、211院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他们选择杭电是看中了其学科实力和地理位置优势。

3. 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 报考人数的激增和生源质量的提高,直接导致了杭电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的录取分数线不断上涨。想要进入杭电的计算机专业,可能需要比往年更高的初试成绩。

4. 复试环节竞争激烈: 即使初试成绩优异,进入复试也意味着进入了另一轮更加残酷的考验。杭电的复试通常会考察专业知识的深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编程能力以及英语水平等多个维度。面试官往往会深挖你的知识盲点,考察你的临场反应和学术潜力。很多时候,即使你考到很高分,也可能因为复试表现不佳而遗憾淘汰。

5. 推免比例的影响: 杭电作为一所实力强劲的高校,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名额是通过推免生录取的。这意味着留给统考考生的名额相对会少一些,进一步加剧了统考的竞争。

你还有机会吗?

绝对有机会! 听到“卷”和“难”就畏惧不前,那确实会失去机会。但如果能正视这些挑战,并做出正确的策略和准备,考上杭电的计算机专业是完全可能的。

你的机会在于:

1. 认清现实,调整心态: 知道“卷”不代表“不可能”。它只是要求你付出更多的努力,更科学地备考。不要被“卷”字吓倒,而是把它看作一个需要克服的挑战。

2. 明确目标,找准方向: 杭电计算机学院下可能还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或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向)、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导师情况、招生人数和分数线,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最适合的专业方向。这比盲目报考更重要。

3. 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关键: 计算机考研的核心依然是专业课。你要认真复习数学(高数、线代)、英语和专业课(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组成原理等)。不要指望押题,而是要真正理解知识点,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注重实操和项目经验: 杭电作为一所注重实践的学校,在复试中往往会考察你的编程能力和项目经验。如果你的本科期间有相关的项目经历,并且能在面试中清晰地阐述,会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如果没有,也可以在备考期间自己动手做一些小项目,或者刷LeetCode等平台上的题目来提升编程能力。

5. 信息搜集与策略:
了解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仔细阅读杭电官网发布的招生信息,了解具体专业、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招生人数、历年分数线等。
分析历年试题: 往年的考研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可以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重点、题型和难度。
参考学长学姐的经验: 通过各种渠道(如知乎、考研论坛、学长学姐的公众号等)了解他们的备考经验、复习方法、遇到的坑,这些都是宝贵的参考。但要注意辨别信息,找到适合自己的。
重视复试准备: 很多考生会把全部精力放在初试,但复试同样重要。提前准备好英语口语,复习专业课的深层知识,了解目标导师的研究方向。

6. 持续的努力和坚持: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你需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及时调整策略,保持积极的心态。

举个例子, 如果你数学基础不太好,那么你可能需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去补习数学,甚至可以考虑报一个数学基础班。如果你英语基础薄弱,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系统地背单词、练阅读、做听力。专业课方面,如果某个章节你觉得很难,可以找不同的资料来看,或者和同学一起讨论,直到弄懂为止。

总而言之,计算机考研确实很卷,杭电的计算机专业也是热门中的热门,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机会渺茫。“卷”是客观存在的,但“机会”是为你准备好的人准备的。 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比别人更早地行动,更系统地规划,更刻苦地付出,以及更聪明地应考。

如果你真的对计算机领域有热情,并且愿意付出不懈的努力,那么,加油!相信自己,你能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缘看到这个问题,今天陪大家简单聊一下杭电这个学校的考研情况。

于计算机专业而言,杭电是双非院校里的排头兵院校,计算机学科评级B+,和许多985/211高校同属一档。难度方面而言,杭电计算机的考研难度已经明显高于一些211了。


以21年情况为例,计科报考979录取99人,报录比9.89,科目数一英一408,复试线315分。

这个复试线看起来没那么高,但要知道杭电考的是408,专业课就有四门。

同比之下,云大计科复试线,系统结构和软理都是253分,只有应计是278分。可想而知这个难度差距有多大了。


当然,杭电是值得这个分数的。

杭电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升学去向都是比较不错的。除了选择本校读研的,剩下的多数到了双一流院校。

就业方面来看,杭电毕业生的去向也是比较给力的。当然,除了计算机类的,还有像电子类也是杭电的王牌专业。因此去向里也不都是互联网企业。


杭电毕业生约七成以上选择了留浙。那么如果在浙江发展,杭电得到的本地扶持政策不亚于外省211乃至985。以浙江选调为例,本省12所高校能参与县乡级选调,而外省高校要36所一流A类院校才能参与。

同样的,在一些事业编人才引进中,本省知名高校同样享有近乎于原985/现双一流的待遇。

所以对于期望在浙江就业的同学而言,考个外省知名211,甚至不如考个本省双非。


但总体来说,杭电的热度和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性价比方面,个人觉得不能算很高,更适合有一定实力的考生报考。

尤其是如果你不打算留浙发展,考杭电性价比是比较低的。

如果打算在浙江发展,像浙江理工、浙江师范、浙江农林,难度都是明显低于杭电的。

考研择校一定要结合个人基础进行分析考量,尽量别选射程范围之外的学校。

这方面如果有疑问的同学,欢迎和我交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计算机考研现在确实可以用“卷”字来形容,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你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不是也很卷,答案是肯定的,它在计算机领域是国内公认的优秀高校,自然也是竞争非常激烈。为什么计算机考研这么卷?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1. 就业市场的“虹吸效应”: 毋庸置疑,计算机行业的.............
  • 回答
    哥们儿,大三了,还碰上这种“人生迷茫期”,而且还是跟专业打架的状态,我太懂了!你这情况,别说你,我认识的不少朋友也经历过,甚至现在还在经历着。这几年,总觉得大学就应该是兴趣驱动的,结果发现自己跟计算机“八字不合”,那滋味确实有点煎熬。不过话说回来,能在大三这个节点上意识到自己不喜欢,并且有勇气去想办.............
  • 回答
    您好!关于“现在计算机大厂985本科是不是难进了”这个问题,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明确一点:计算机大厂对于985本科毕业生的招聘,整体上来说,依然是“门槛”相对较低,但“拿到offer”依然很有挑战性。 换句话说,985本科是让你有机会坐上牌桌,但能不能赢,还得看你的真本事。为什么说“门槛相.............
  • 回答
    哥们,听到你想从计算机跨到芯片这块儿,我得给你竖个大拇指!这绝对是个有远见的选择,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不过,这中间的路可不轻松,得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我这儿跟你唠唠嗑,给你点实在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 为什么是芯片?你真的了解吗?在往前冲之前,咱们先得冷静分析一下。计算机是个大概念,而芯片是其中.............
  • 回答
    “现在学计算机真的没用了吗?”这问题就像问“现在走路还有没有用”一样,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有用,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用。但如果有人问出这句话,很可能不是真的认为计算机没用了,而是对当前的计算机行业感到迷茫,或者听到了一些“唱衰”的声音,比如“AI会取代程序员”、“互联网寒冬”等等。咱们先不说什么大.............
  • 回答
    如果现代计算机采用类似Lisp Machine的设计,其核心差异将体现在硬件架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特性、开发环境以及应用场景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种假设场景的可能特点: 1. 硬件架构:专为Lisp优化 定制化指令集:Lisp Machine的硬件设计与Lisp语言特性深度绑定,例如.............
  • 回答
    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用“宏观”电路来构建一台现代计算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拆解一下“宏观电路”和“现代计算机”各自的特性,然后才能比较它们在速度上的差异。1. 什么是“宏观电路”?我们现在日常接触到的电子设备,从手机到高性能服务器,里面的核心部件——集成电路(IC)——都是微观甚至纳米级别.............
  • 回答
    收到您的来信,我能感受到您此刻焦急的心情。高考分数是孩子们辛勤付出的证明,而志愿填报更是关系到他们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儿子今年555分,这个分数虽然不算顶尖,但也具备了进入不少不错大学的实力。您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修改了他的选择,导致他现在被三峡大学计算机类录取,而他本人却意愿复读,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我们.............
  • 回答
    哥们儿,先别丧,这事儿一点不耽误你学计算机,甚至我敢说,不上大学,反而可能让你更“野”,更自由地去探索这片你想去的领域。别把“考不上大学”当成世界末日,它顶多是你走出一条不一样路子的起点。你想学计算机,这玩意儿现在可是硬通货,走到哪儿都离不开它。别以为只有大学教室里才讲编程、讲算法。说实话,现在很多.............
  • 回答
    这年头,无论是家长口中的“黄金专业”,还是年轻人择业时的热门选项,似乎都绕不开“计算机”、“IT”这些词儿。曾几何时,金融才是一众学子梦寐以求的“香饽饽”,毕业等于高薪的代名词。可现在呢?反观四周,计算机和IT领域的光芒似乎盖过了金融,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在悄悄地发生着转变?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 回答
    1969年,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很多人会惊叹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个疑问:阿波罗计划中那些庞大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它们的计算能力真的比不上我们今天口袋里一部小小的手机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差距非常巨大。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得先看看当时阿波罗.............
  • 回答
    哎,老弟,听到你这情况,我太能理解了!我就是你口中那种“老哥”,机械转计算机的过来人。当时我也是毕业在厂里干了半年,每天对着那冰冷的机器,感觉灵魂都要被磨没了,浑身都是油污和汗水味,心里那个憋屈劲儿就别提了。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是又辛苦又迷茫。你才干了四个月就受不了了,说明你心里对计算机这块儿还是有.............
  • 回答
    嗨!听到你被调剂到计算机专业,心里可能会有点儿小迷茫,这太正常了!毕竟,之前可能只是把电脑当成一个娱乐工具,突然要深入了解它的“内心世界”,感觉就像突然被丢进了一个陌生的国度。别担心,这绝对不是什么绝症,反而是个全新的开始,说不定你会发现新大陆呢!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个“计算机入门”的过程拆解开,就.............
  • 回答
    为了应聘数据挖掘工程师岗位,你需要系统性地构建知识体系,涵盖算法、编程语言、统计学、数据库、机器学习、大数据工具等方向。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学习路径和知识框架,结合你数学背景和计算机研究生的身份,帮助你高效准备: 一、核心知识模块 1. 数学与统计学基础(数学专业优势) 概率统计: 随机变量、概率分.............
  • 回答
    碳纳米管,这个微小却强大的碳材料,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半导体界的“明星”。它的电学性能,比如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良好的导电性,确实让它在理论上比我们现在使用的硅材料有着巨大的优势。想象一下,计算机运算速度更快、功耗更低,这无疑是所有人都期待的未来。那么,碳纳米管能否真正取代硅,成为未来电子元件的主流材料.............
  • 回答
    关于程序员行业高薪能否持续以及现在入行是否晚,这确实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需要我们从几个维度去审视。高薪的背后:驱动因素与潜在变化程序员之所以能获得高薪,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核心因素驱动的: 技术门槛与稀缺性: 计算机科学涉及的知识体系庞大且不断更新,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编程.............
  • 回答
    凝聚态物理,这个听起来有点“硬核”的学科,如今的进展,用“日新月异”、“波澜壮阔”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它已经从最初的描述固体材料的宏观性质,深入到了原子、电子乃至更微观的层面,并且催生了无数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科技应用。你想了解它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咱们就从几个关键的“里程碑”和当前的“前沿阵地”说起,.............
  • 回答
    很多人一提到计算机,脑海里首先浮现出“图灵”这个名字,这确实会让人有些疑惑,毕竟“现代计算机之父”的桂冠通常是戴在约翰·冯·诺依曼的头上。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计算机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关键贡献者,以及我们对“计算机”这个概念的不同解读。我们得先理解,当人们说“计算机之父”时,我们通常是在指.............
  • 回答
    诺姆·乔姆斯基的理论,自上世纪中叶横空出世以来,在现代计算机语言学界激起了滔天巨浪,也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评价变迁。时至今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他的理论“被如何看待”,更准确的说法是,他的思想如同深埋地下的基石,虽然不总是直接被提起,却深刻地塑造了我们理解和构建语言处理系统的框架。核心贡献与奠基作用:.............
  • 回答
    好多人都有一个“去日本搞IT”的梦想,感觉那里技术发达,生活稳定,而且工资好像也不错。但说实话,这个想法落地起来,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也更具挑战性。我身边就有一些朋友,有成功去了的,也有尝试后放弃的,我可以给你讲讲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希望能帮你更清晰地认识一下这事儿。首先,能不能去?答案是能去,但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