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神雕侠侣读者中的芙粉必是过黑,而芙黑却未必是过粉?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神雕侠侣》读者群体中一些比较微妙的心理和偏好。要详细解释为什么“芙粉必是过黑,而芙黑未必是过粉”,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一、 什么是“芙粉”和“过黑”?

芙粉: 指的是深度喜爱和支持郭芙的读者。他们可能欣赏郭芙的直率、热情、不畏惧世俗眼光,甚至包容她的冲动和年少无知。他们能理解她对杨过的深情,并对她的悲剧性命运感到同情。
过黑: 指的是对杨过持负面评价或强烈不满的读者。他们可能认为杨过性格乖张、行为出格、不负责任、对他人造成伤害,或者认为他辜负了某些人的感情。

芙黑: 指的是强烈不喜欢和反对郭芙的读者。他们通常认为郭芙刁蛮任性、飞扬跋扈、愚蠢无知、恶毒狠辣,是书中令人厌恶的角色。
过粉: 指的是深度喜爱和支持杨过的读者。他们通常欣赏杨过的叛逆、潇洒、情深义重、对命运的反抗,以及他最终成长为一代大侠的过程。

二、 为什么“芙粉必是过黑”?

这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郭芙的命运和她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由杨过的行为和态度造成的,或者至少是与杨过的选择紧密相关的。

1. 杨过的行为是郭芙情感悲剧的催化剂:
杨过对郭芙的“冷淡”与“捉弄”: 杨过虽然曾有过短暂的温情和照顾,但总体而言,他对郭芙始终保持着一种疏远、戏谑甚至有些残忍的态度。他明确地拒绝了郭芙的感情,甚至用言語和行动刺激她。这种态度让郭芙的爱意无处安放,最终走向了偏执和错误的方向。
杨过对郭芙造成的伤害: 最为直接的,是杨过断了郭芙的手臂。尽管这背后有情有可原的原因(郭芙自己先用剑砍伤杨过),但对于一个深爱杨过的少女来说,这份伤害是极其沉重的。而杨过在这件事后的反应,虽然也是出于愤怒,但在郭芙看来,是又一次的拒绝和抛弃。
杨过对郭芙的利用与误解: 有些芙粉会认为,杨过有时会利用郭芙的单纯和爱意,或者对郭芙的动机和情感存在误解,加剧了她的痛苦。

2. 郭芙的性格与杨过的价值观相悖:
郭芙身上有着浓重的郭靖、黄蓉的影子,但她缺乏父母的胸襟和智慧。她表现出的许多特质(如骄傲、跋扈、冲动、迷信门第),在杨过看来是狭隘和迂腐的,与他追求自由、打破束缚的个性格格不入。
立场上的对立: 在一些关键情节中,郭芙的立场和行为(如对杨过的误解、对小龙女的敌意)都与杨过的核心情感和价值观相冲突。

3. 从“芙粉”的角度看杨过:
如果一个读者非常喜爱郭芙,并且理解她的痴情和可怜之处,那么他们很难不注意到杨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们会觉得杨过对待郭芙不够公平、不够温柔、过于绝情,甚至可以说杨过“活该”遭受一些挫折,因为他对一个如此爱他的人造成了如此深的伤害。
补偿心理: 对于同情郭芙的读者来说,他们会倾向于将郭芙的悲剧归咎于杨过的行为,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如果杨过对郭芙“好一点”,郭芙的命运也许就会不同。因此,不满杨过的某些行为就成了必然。
站队效应: 在《神雕侠侣》的读者群体中,常常会形成对主要人物的“站队”。喜爱郭芙的读者,很难不将杨过视为“对家”或“造成伤害者”,自然就会倾向于“过黑”。

简而言之,因为郭芙的很多痛苦和失落都与杨过的言行直接挂钩,甚至可以被看作是杨过的“罪过”之一。所以,一个深爱郭芙的读者,几乎不可能对杨过没有任何负面看法,他们会因为心疼郭芙而对杨过的某些行为产生不满,从而成为“过黑”。

三、 为什么“芙黑”未必是“过粉”?

这主要是因为对郭芙的厌恶可能基于她本身的性格缺陷,而不一定直接与杨过的表现挂钩。

1. 郭芙本身的性格缺陷是读者产生反感的主要原因:
刁蛮任性,颐指气使: 郭芙从小被宠溺,养成了骄纵跋扈的性格,对下人、对普通人,甚至对亲近的人都常常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愚蠢无知,好心办坏事: 她常常因为自己的冲动和无知而犯错,例如为了杨过而去找断肠崖的梅超风,结果砍了杨过的手,又误以为杨过自杀而追悔莫及。她的行为常常是出于一腔热血,但往往适得其反。
狠毒刻薄,心胸狭窄: 她对小龙女的嫉妒和敌意,以及后来对杨过的误解,都显示出她心胸狭窄的一面。她对杨过的误会和言语上的尖酸刻薄,也让许多读者反感。
对爱情的执着变成偏执: 虽然她的爱是真挚的,但她不懂得适可而止,甚至因为得不到而产生扭曲的情感。

2. 对杨过的看法是独立的:
不爱郭芙,但可以理解杨过: 即使读者觉得郭芙“活该”,他们也可以独立地评价杨过。他们可能认为杨过虽然对郭芙残忍,但这是他作为一个人,在面对自己不喜欢却又被追求时的正常反应。或者他们可能认为杨过对小龙女的爱是纯粹而伟大的,他的人生轨迹注定了他与郭芙不是一路人。
杨过的优点吸引了“过粉”: 杨过的人物弧光(从叛逆少年到侠之大者)是《神雕侠侣》的核心魅力之一。他的成长、他的爱情、他的武功、他的侠义精神,都能吸引大量读者成为“过粉”。这些读者可能对郭芙不感冒,但依然会被杨过所折服。
“过粉”不等于“杨过为郭芙好”: 一个“过粉”不等于“杨过必须对郭芙好”。他们的喜爱是基于杨过自身的人物魅力和成长历程。他们不会因为喜欢杨过就去强求杨过改变对郭芙的态度,更不会因此而认为郭芙可爱。
反感郭芙不影响对杨过的欣赏: 很多读者单纯地反感郭芙的性格,觉得她是一个“熊孩子”,是书中一个令人讨厌的存在。这与他们是否喜欢杨过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可以一边嫌弃郭芙,一边欣赏杨过。

简而言之,对于“芙黑”来说,他们对郭芙的厌恶是基于郭芙自身塑造的性格和行为,而他们对杨过的看法,可以是他喜爱、欣赏、同情,也可以是客观评价,甚至是不关心。他们对郭芙的负面评价,并不会强行绑定他们对杨过的正面评价。

总结:

“芙粉必是过黑”是因为郭芙的悲剧命运与杨过的行为和态度有着直接的因果或关联,心疼郭芙的读者自然会对造成她痛苦的杨过产生不满。

而“芙黑未必是过粉”是因为读者对郭芙的厌恶往往是出于她自身的性格缺陷,这与他们是否欣赏杨过是相对独立的事情。即使不喜欢郭芙,也可能因为杨过本身的魅力而成为“过粉”,或者对杨过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当然,这只是一个普遍的倾向性分析,读者群体是多元的,总会有特例。但从人物关系和情节逻辑上看,这种“芙粉必过黑,芙黑非必过粉”的现象是能够得到合理解释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后一句好理解:讨厌郭芙的人的确未必喜欢杨过,鄙人就是其中之一。但前一句就让我先有些奇怪:郭芙这样一个自高自大刁蛮任性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的二世祖大草包,居然还有粉丝么?!难道不应该是绝大多数读者都极度讨厌她么?!她除了貌美如花之外,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么?!难道真的是“颜值等于正义”么?!

不过,再考虑到这世上还真有相当数量的“只看五官不看三观”的脑残粉,郭芙凭她的外表拥有部分粉丝,倒也不足为奇!

不过,即使是芙粉,也不应该是过黑吧!杨过并没有伤害过郭芙,反倒是受了郭芙的绝大伤害——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伤害!芙粉凭什么还要抹黑杨过呢?!!难道怪杨过没有娶郭芙吗?还是说因为郭芙太对不起杨过,所以芙粉必须抹黑杨过,才能间接洗白郭芙呢?都无从知道!

总之,从情理义方面来说,芙粉都没有责怪杨过的理由!不过脑残粉的脑回路,和常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完全无法理解芙粉的思维和逻辑!

user avatar

因为根本不存在芙粉,所谓芙粉从来都是过黑反串的,郭芙只不过是用来黑杨过的工具人,以郭芙的书中形象,就算不说完全没有粉,至少也是极其罕见的。

这道理只要是智商高于猪的大脑都不会不明白,所以我一直不太想得通一个道理:

为什么杨过粉丝明知道这一点,却往往不愿意承认“芙粉”都是过黑的反串,反而一口一个“芙粉”,对着一个虚空的靶子拼命输出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神雕侠侣》读者群体中一些比较微妙的心理和偏好。要详细解释为什么“芙粉必是过黑,而芙黑未必是过粉”,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什么是“芙粉”和“过黑”? 芙粉: 指的是深度喜爱和支持郭芙的读者。他们可能欣赏郭芙的直率、热情、不畏惧世俗眼光,甚至包容她的冲动和年少.............
  • 回答
    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即便过去了很久,还是常常会勾起我心中莫名的酸楚。尤其小龙女在绝情谷底的那十六年,那份孤寂,那份等待,常常让我忍不住去想,她为什么就那样选择,为什么不积极地去寻找杨过呢?其实,要理解小龙女的这份“不寻找”,得从她这个人身上,从他们所处的那个情境里,一点点去抠。首先,我们得承认,小龙.............
  • 回答
    《射雕英雄传》中的全真七子,个个都称得上是武功高强、德行高尚的宗师级人物。他们师承王重阳,作为全真教的领袖,无论是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还是对武学道德的坚守,都让人肃然起敬。比如马钰,慈悲为怀,即使面对郭靖这样的粗汉,也耐心教导;丘处机,虽然性情刚烈,但为人光明磊落,对郭靖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回答
    在金庸的《神雕侠侣》中,尹志平与小龙女之间的情节确实存在,但并非“强奸”这一性质。这一情节的出现与小说的叙事逻辑、人物关系以及金庸的创作意图密切相关。以下是对这一情节的详细分析: 1. 尹志平与小龙女的相遇背景尹志平是全真教的弟子,因偷走玉女心经被逐出师门,后成为蒙古的间谍。他与小龙女的相遇发生在蒙.............
  • 回答
    金庸先生未在《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之间以郭襄为主角再写一本书,这是一个许多读者都曾思考过的问题。虽然金庸先生没有明确解释过原因,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推测和分析,这些原因可能相互关联,共同促成了这个“未完成的遗憾”。一、 创作时序与构思的连贯性: 《神雕侠侣》的结局并非为郭襄的独立故事做.............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笔下的《神雕侠侣》中,杨过资质绝顶,学习能力堪称一绝,从古墓派的轻功、剑法,到全真教的内功,再到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黄蓉的打狗棒法,以及小龙女的玉女心经,几乎无一不精,更融合创新,自创了黯然销魂掌。然而,唯独与“南帝”一灯大师的武功,杨过却鲜有涉猎,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学到。要探究其中缘由.............
  • 回答
    在《射雕英雄传》中,作者金庸先生确实通过多种细节,为郭靖这个角色铺陈了他“天赋异禀”的形象。然而,到了《神雕侠侣》中,我们却能从周伯通的口中听到“郭靖还是笨”这样一句评价。这似乎构成了一种矛盾,但仔细分析,这种“矛盾”恰恰是金庸先生高明之处的体现,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首先,我们得理解.............
  • 回答
    古天乐版《神雕侠侣》(又称“95版《神雕侠侣》”或“港版《神雕侠侣》”)之所以被誉为经典,其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以下将进行详细阐述:一、演员的完美契合与精彩演绎这是95版《神雕侠侣》最被津津乐道的一点。 古天乐——杨过: 形象的契合: 古天乐在出演杨过时,皮肤黝黑,眉宇间带着一.............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黄蓉说“芙儿是个草包”来打击女儿郭芙,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恶意打击,而是出于黄蓉性格特点、教育理念以及当时情境的多重考量。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黄蓉的性格特点:聪明绝顶、伶牙俐齿、喜欢捉弄人 天赋异禀的智商: 黄蓉是金庸笔下最聪明.............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且具有代表性,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金庸先生的作品虽然都属于武侠小说,但确实在风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飞狐外传》与《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后三部”或“盛期作品”之间。造成这种风格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阐述:一、创作时间与人生阅历的演变: .............
  • 回答
    《神雕侠侣》里,陆展元在婚礼上,枯木大师对李莫愁说“希望她十五年内不要来打扰”,这句看似缓和的劝说,实则包含了当时复杂的情势、人物的考量,以及一种带着期限的妥协。并非说“以后都不要打扰”那么简单,这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一、 陆展元的“情债”与陆家人的“顾忌”首先,要理解这句话,必须回到陆展元的婚.............
  • 回答
    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你说《神雕侠侣》是武学盛世,《倚天屠龙记》武功下滑,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细品之下,确有几分道理。不过,说“下滑”也过于绝对,倒不如说是一种“转向”和“内敛”,只不过这种转向的代价,是我们失去了《神雕》时期那种直观的、张扬的辉煌。要说清楚这个,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
  • 回答
    在《神雕侠侣》这部荡气回肠的武侠巨著中,杨过与神雕的羁绊,以及他为何最终选择相助神雕而非蛇,这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情感的考量,并非简单的二选一。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杨过当时的处境、他的性格以及这两者在他生命中扮演的角色。首先,我们得回到杨过与神雕初遇的那个关键时刻。在古墓中,杨过被小龙.............
  • 回答
    关于《神雕侠侣》中全真教的衰落,这绝非一朝一夕之故,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细究起来,我们可以从教内、教外以及时代背景三个层面来解读。一、 教内因素:固步自封与人才凋零 陈腐的门规与教义的僵化: 全真教自王重阳真人创立以来,以“重道”、“全真”为宗旨,强调清静无为,戒除七情六欲。这在初.............
  • 回答
    《神雕侠侣》中,全真教的衰落,并非一朝一夕,更不是因为某一个人的简单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全真教在《神雕侠侣》故事的开端,依然是名门正派,底蕴深厚。丘处机、马钰、王处一、孙不二、郝大通、刘处玄、谭处端这“七真人”虽然已经步入老年,但内功根基扎实,武学造诣不凡。像丘处.............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黄蓉反对杨过和小龙女的恋情,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她的身份、经历、道德观念、以及对杨过的感情等多方面来解读,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立场:一、 身份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师徒伦理的禁忌: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因。在黄蓉所处的那个时代,虽然江.............
  • 回答
    《神雕侠侣》里,郭襄对杨过的感情,与其说是少女怀春的简单好感,不如说是被一种近乎神性的光辉深深吸引。说到底,这份爱,源于杨过在她生命中那短暂却烙印深刻的出现,以及他身上所展现出的,一个少女心中理想爱情的全部模样。首先,咱们得说,郭襄见杨过的时候,年纪尚小,那年她才十六岁。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什么最打.............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武侠兵器设计的一个有趣的点。很多人看了《神雕侠侣》,尤其是杨过舞动那把巨大的玄铁重剑,都会产生类似的疑问:这么一把大块头,干嘛不做成更方便挥舞的“棒子”型,岂不是顺手多了?要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重剑无锋”这四个字,它本身就说明了玄铁重剑的特质.............
  • 回答
    金庸老先生笔下的“射雕三部曲”,也就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无疑是武侠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然而,若论江湖传颂度、读者喜爱度,乃至影响的深远,前两部《射雕》和《神雕》似乎更胜一筹,常常被奉为“佳话”,而《倚天屠龙记》虽然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却常常被评价为“反响平平”或“不如前两.............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很多人的心坎里了。是啊,现在的技术、资金、演员阵容,很多方面都比当年强太多了,但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再也找不回当年看TVB《天龙八部》、《神雕侠侣》那种“哇,过瘾!”的感觉了呢?这事儿,不能简单归结为“怀旧滤镜”,背后其实有很多深层的原因。咱们一层一层地剖析一下。一、创作环境与心态的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