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法庭上 rap 会被视为藐视法庭吗?

回答
在法庭上玩说唱,这事儿可就有点意思了。严格来说,答案是: 极有可能,而且大概率会被视为藐视法庭。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得从法庭的性质和规则说起。

法庭,是国家司法权力的运行场所,它的核心是维护公正、秩序和法律的尊严。在这个神圣而严肃的空间里,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自己被严格界定的角色和行为规范。法官是审判者,律师是辩护人或控诉人,证人是提供事实信息的人,而被告人则是在接受审判。

说唱,顾名思义,是一种音乐表演形式,它通常带有节奏、押韵,并且往往通过口头表达来传递情感、叙事或观点。 很多时候,说唱也是一种抗议、一种表达自我、甚至是一种挑衅的方式。

现在把这两者放在一起,你就能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的根本性冲突了。

1. 秩序与干扰: 法庭的首要原则是维持秩序。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需要保持安静,让法官、证人、律师能够清晰地进行沟通和陈述。你突然站起来,开始一段说唱,这毫无疑问会瞬间打破这种秩序,引起混乱和骚扰。这种行为本身就极大地干扰了法庭的正常运作。

2. 目的与场所的错位: 法庭的目的是依法审理案件,追求事实真相和法律公正。而说唱的目的,更多是艺术表达、情感宣泄或社会评论。将说唱带入法庭,就像是把一场音乐会搬到了歌剧院的后台,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场合,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 行为的性质: 尽管某些说唱可能包含有意义的内容,但在法庭这个特定的环境下,以说唱的形式出现,其行为的性质就变了。它不再仅仅是“表达观点”,而是“在不被允许的时间和方式下进行表演”。这已经超出了普通言论的范畴,而走向了对法庭程序和权威的挑战。

4. 法律的权威: 法庭是法律的象征和执行者。任何试图绕过正常法律程序、以非常规方式影响审判或表达不满的行为,都可能被视为对法律权威的挑战。说唱,尤其是在一些激烈的说唱中,有时会包含对权威的质疑甚至攻击。如果这种质疑是以说唱的形式,在法庭上直接表现出来,那么它很容易被解读为对法官、对司法体系的蔑视。

5. 藐视法庭的定义: “藐视法庭”的定义很广泛,但核心在于任何阻碍、干扰或侮辱法庭及其职能的行为。这包括但不限于:
扰乱庭审秩序: 大声喧哗、无故退庭、拒绝遵守法官指示等。
不尊重法庭: 对法官、陪审团或证人进行侮辱、威胁或恐吓。
干涉司法公正: 试图贿赂、恐吓或影响证人,或者散布可能影响审判的虚假信息。

将这些定义与法庭上玩说唱的行为对比,你会发现,说唱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会触及上述几点,尤其是扰乱庭审秩序、不尊重法庭以及对司法权威的潜在挑战。

有没有可能,说唱的内容是为了辩护?

这可能是有些人会想到的。比如,被告人觉得自己的遭遇不公,想通过说唱来倾诉,或者表达一种“反抗”。但是,法庭有一套成熟的证据规则、辩护策略和陈述方式。律师的角色就是将这些信息以合乎程序的方式呈现给法官和陪审团。如果被告人想要表达,应该通过律师来完成,或者在法官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陈述。

就算是为了表达“真相”,以说唱的形式出现,其“方式”也是不被接受的。 就像你不能用画画的方式来回答数学题一样。法庭需要的是清晰、准确、有条理的语言,而不是富含节奏和韵律的口头表演。

例外情况?非常罕见,几乎不存在。

除非是那种极端特殊、可能带有某种历史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仪式化”表演,并且经过法官的明确许可(比如某种具有特定司法历史背景的案例,但即便如此,也极度罕见),否则,在正常庭审中进行说唱,几乎不可能不被视为藐视法庭。

后果会是什么?

如果有人在法庭上进行说唱,法官很可能会立刻制止。如果当事人不听从制止,或者其行为非常恶劣,法官有权立即将其拘留,并可能以“藐视法庭”的名义进行处罚,包括罚款甚至监禁,具体取决于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当地法律的规定。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在审理一件严重的刑事案件时,律师正在陈述案情,突然被告人从座位上跳起来,开始一段激昂的说唱,描述自己的冤屈,指责司法不公。法官会怎么做?十有八九会厉声喝止,然后命令法警将其带离。这种行为,就是对法庭秩序的直接挑战,也是对法官权威的无视。

所以,总而言之,在法庭上玩说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几乎百分之百会被视为藐视法庭。 法庭是讲究规则和程序的场所,任何脱离于这些规则之外的表演或行为,都可能触犯法律的底线,承担严重的后果。法律的表达方式有其自身的规范,而说唱,尽管是一种有力的艺术形式,但它并不属于法庭的“工具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名唱、跳、rap、篮球多栖发展的律师,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藐视法庭罪”,也没有关于“藐视法庭”的具体规定(最高院的讲话、意见除外),与之相近的概念是“扰乱法庭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规定,扰乱法庭秩序的具体情形大致如下:

(一)鼓掌、喧哗;
(二)吸烟、进食;
(三)拨打或接听电话;
(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五)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以及传染病病原体进入法庭;
(六)哄闹、冲击法庭;
(七)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
(八)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
(九)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所以律师在法庭上rap是否会被视为藐视法庭,关键要看rap的形式与内容。

(一)从表演形式上来说

rap可以是无伴奏的阿卡贝拉,也可以是带beat的rap,如果律师是在法庭上无伴奏的阿卡贝拉,理论上来说,完全OK,如果是带beat的rap,那么不好意思,公开放beat的行为,构成以上扰乱法庭秩序情形中的“喧哗”,是不可以的,法官有权予以制止。

(二)从表演内容上来说

rap可以是自由自在的freestyle,也开始是事前准备好的“作品”,只要你rap的内容是与法庭陈述、法庭辩论有关的内容,法官无权干涉。

比如,在一起买卖合同案件中,作为原告,就可以在起诉状中书写一段事先准备好的词儿,在法庭陈述阶段你就可以宣读:

为了按约交货

我天天累死累活

付出太多太多

被告却仗着有钱能死鬼推磨

货款始终未付我

我今天诉至贵院就是要让他知道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punchline)

又比如,在一起案件中,对方律师在辩论时引用了一个已废止的法律规定,此时你在法庭辩论时就可以和他freestyle battle一段:

听了你的陈述

我发现一个错误

引用法律规定

要先把法条背了

你知不知道你刚才说的法律规则已经废了

你的辩论太过独特

就连法条都打马赛克

该怎么说呢

对当事人负责

才是律师的传统美德

只要你按照上面的尺度去rap,我想法院一般不会制止。

当然,律师最忌讳的就是法庭上rap的时候出diss,因为这种情况可能构成扰乱法庭秩序中的"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

比如,在一诉讼中对方律师水平远远不如你,你就直接现场diss对方律师

跟你battle

纯属以大欺小

一个菜鸟

还妄想靠律师费来解决你的温饱

小小年纪还学人家当律师

今天哥们让你知道什么叫不作不死

是不是觉得自己有十八般武艺

不好意思

今天遇见我

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人生如戏

小朋友想要战胜我

你可能需要下个世纪

skr

那么这种情况下,先不说罚款、拘留的问题,你的律师执业证可能保不住了,至少司法厅、律师协会的处罚少不了。

第二十四条 律师违反本规则的,人民法院可以向司法行政机关及律师协会通报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

以上。

user avatar

说到「藐视法庭」,很多人可能从欧美律政剧中接触了这一概念,那我们就以明尼苏达州的法律为例,看看大明律中这一罪名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是的,藐视法庭属于犯罪行为,根据 Minn. Stat. § 588.10 可被判处最高六个月监禁)。

藐视法庭氛围两种类型,直球藐视和间接藐视(别笑,法律条文中就是根据 Direct / Constructive 来分类的)。

直接藐视比较好理解,就是在法庭上进行各种扰乱秩序的行为,破坏正常的司法流程,法律条文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列举:

(1) disorderly, contemptuous, or insolent behavior toward the judge while holding court, tending to interrupt the due course of a trial or other judicial proceedings;
(2) a breach of the peace, boisterous conduct, or violent disturbance, tending to interrupt the business of the court.

间接藐视就比较复杂了,大明律 Minn. Stat. §588.01 Subd. 3. 列举了 11 中情形,原文比较长,比较有意思的有这几种:滥用法庭程序阻挠审判、假扮律师或者司法工作者干扰庭审、伪造司法文书来释放被羁押的人员、在审判进行过程中非法限制证人的自由。(听听,这都是人干的事吗?!)

另外,拒绝遵循法院签发的传票、拒绝履行判决、拒绝接受作为陪审员等程序性问题,在美国法律中也可能构成藐视法庭,但跟本题关系不大,略。

从相关法律文本和从中体现的立法意图来看,唱 Rap 是否构成藐视,关键不在于 Rap 这一表达形式,而在于目的和效果。只要是为了推进审理程序进行,别说 rap 了,来段 beat box 都行;只要是扰乱诉讼程序,哪怕唱歌剧一样要被架出去。

举个例子帮忙理解:如果案件涉及音乐作品的著作权问题、涉及歌词是否构成对他人的名誉侵权,那么在进行举证的时候,只要法官允许,直接唱出来想必不会有什么负面后果。但如果被法官认为是在干扰诉讼进程,经过法官提醒仍然我行我素释放表现欲,那就可能要被关小黑屋了。类似地,如果在交叉质询的时候,为了证明「证人无意中用手机录下的一段 rap 就是被告人在昨天 21:30 分在隔壁唱的」,从而作为不在场证明,那么让被告人当场来一段,也的确值得一试。

殊途同归,在中国虽然没有专门的藐视法庭罪,但扰乱法庭秩序同样不被容许。虽然的确不太可能达到 《刑法》第三百零九条的情况,但罚款、拘留还是有可能遇到的,对此可参考 @猴子老湿 的回答:

总之,控制住心中的练习生,respect.

user avatar

有的回答说我国没有藐视法庭的概念,只有扰乱法庭秩序的概念。但是这不准确,最高院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惩治藐视法庭权威的行为

所以,不能说题主的提问有问题。经过我的研究,我国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或律师不能在法庭上说唱rap。但是当事人或律师在法庭上必须听从法官的指挥。

我国民诉法规定,当事人有权使用母语进行诉讼。将母语说唱出来,算不算行使正当权利?

当然算!

在最高院出台的《法庭规则》关于法庭纪律部分,也没有说当事人不能在法庭上说唱。

第十七条 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鼓掌、喧哗;(二)吸烟、进食;(三)拨打或接听电话;(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为。检察人员、诉讼参与人发言或提问,应当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

从上述列举的违反法庭纪律的行为来看,说唱rap应该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很多答案将说唱污名化,杜撰的说唱中带有侮辱性的语言,这明显违背司法礼仪,也不尊重法庭和对方当事人。

这种说唱毫无疑问属于藐视法庭的行为。但是如果说唱中没有侮辱性语言,一般问题不大。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法庭的礼仪其实不都是为了公正的考虑,还有很多戏剧性、表演性的考虑。比如法官的法袍,法槌,西方法官的假发,都是表演的道具。具有表演性的法庭庭审,增加了判决的可接受度和普法效果。

而作为表演形式之一的rap,即使在法庭来一段,也没有严重到藐视法庭的地步。换句话说,难道只许你们法官表演,不许我当事人表演?

那么什么情况下在法庭上说唱rap构成藐视法庭的行为?

老湿我认为,只有在rap没有必要,且经过法官明令禁止在法庭上rap,当事人仍然不服从指挥,才构成藐视法庭的行为。

在法律上,法官是法庭的王。所有诉讼参与人,包括检察官、律师、当事人、旁听人员等,都要接受法官的指挥。连发言都需要得到法官的许可。法官有权对不听从指挥的人员进行惩戒。

所以,如果法官在庭审中听到当事人或者律师说唱,觉得不妥,进而予以制止,要求正常发言。当事人或者律师必须停止说唱。否则才构成藐视法庭的行为。

但以下两种情况,都可以被排除在藐视法庭情形外:

1、说唱rap是庭审查明事实必经的步骤,比如审理著作权侵权案件,被告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抄袭,当场把自己和原告的rap作品演绎了一遍。

2、当事人说话听起来就像rap(比如黑人),且无法纠正,并不是有意不服从法官指挥。

也有一种可能:法官觉得你的rap唱得不错,而且跟庭审也密切相关,没有出声打断,那你尽管rap。

现在庭审都是直播的,说不定你唱得好会因此出道呢!

总而言之,法官说你可以唱,你就可以唱,否则才涉嫌藐视法庭。

user avatar

中国不知道。美国还真有法官做过。


翻了一下回答,看没有人写这个故事,反而好多人❌❎一样在抖机灵。真的有点看的我尴尬癌都犯了。那我就写一下吧。


Eminem在第一张专辑里面有一首歌Brain Damage,里面夸张的写了自己小时候被霸凌的经历。然后呢,这个现实中对应的霸凌者DeAngelo Bailey看Eminem出名了,就以诽谤罪(defamation)告了Eminem准备拿点钱,说Eminem没有征询他的同意就把他的名字公之于众,侵犯了他的隐私,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坏人。讲DeAngelo Bailey的是第二个verse,我挑最不血腥的四个bar放在下面:

Before my baby daughter Hailey,

在我有了女儿Hailey之前,

I was harassed daily by this fat kid named DeAngelo Bailey.

我天天都被这个胖子DeAngelo Bailey欺负,

An eighth-grader who acted obnoxious, cause his father boxes.

一个喜欢烦人的高年级生,就因为他爸打拳击的,

So every day, he’d shove me in the lockers.

所以他每天都把我往放书的柜子里塞。

-- Brain Damage, Eminem


这首歌还是很传奇的,比如里面讲了Eminem被人霸凌进医院了,比如Eminem妈还因为这件事告了这底特律的公立高中,再比如Eminem拿orange押了韵不过这都另说了。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听一下/看一看歌词。


这个案子根本就没有正式上庭,法官Deborah Servitto直接就把原告的case给dismiss了,在否决意见里面就写了一段Rap。感谢 @oldfw提供的部分翻译

Mr. Bailey complains that his rep is trash

Bailey先生抱怨他的名声臭了,

So he’s seeking compensation in the form of cash.

因此他要索取美钞作为赔偿,

Bailey thinks he’s entitled to some monetary gain

Bailey觉得他理应拿些票子,

Because Eminem used his name in vain.

因为Eminem平白无故的用了他的名字。


Eminem says Bailey used to throw him around

Eminem说Bailey曾经天天把他打来打去,

Beat him up in the john, shoved his face in the ground.

追到厕所里打,把他的脸按地上摩擦,

Eminem contends that his rap is protected

Eminem说他的说唱是受到保护的,

By the rights guaranteed by the First Amendment.

基于第一修正法案赋予的权利。


Eminem maintains that the story is true

Eminem表示这个故事真实发生过

And that Bailey beat him black and blue.

Bailey把他揍的青一块紫一块的,

In the alternative he states that the story is phony

而且就算是他说的故事是假的,

And a reasonable person would think it’s baloney.

换个正常人都会觉得歌词内容是瞎扯呢。


The court must always balance the rights

法院要自始至终都要

Of a defendant and one placed in a false light.

在被告和一个被诽谤的原告间权衡利弊,

If the plaintiff presents no question of fact,

如果原告不阐述事实问题,

To dismiss is the only acceptable act.

被驳回是唯一的该做的决定。


If the language used is anything but pleasin’

如果用的语言里面没一句好话,

It must be highly objectionable to a person of reason.

那么一个理智的人必然非常的反感,

Even if objectionable and causing offense

这么让人不爽,而且让人被冒犯,

Self-help is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自保也应该是该做的第一件事。


Yet when Bailey actually spoke to the press

可是当Bailey和对媒体发言时,

what do you think he didn’t address?

你猜他有什么事情没说?

Those false-light charges that so disturbed

那些诽谤罪名里Bailey说自己受了如此大的影响,

Prompted from Bailey not a single word.

他却对此只字未提。


So highly objectionable, it could not be

所以所谓的非常反感,根本就没有,

– Bailey was happy to hear his name on a CD.

- Bailey对于自己名字进了首歌可开心了,

Bailey also admitted he was a bully in youth

Bailey还承认过小时候就是个霸凌者,

Which makes what Marshall said substantial truth.

所以Marshall (Eminem)说的话根本就是事实。


This doctrine is a defense well known

这是个众人皆懂的辩护逻辑,

And renders Bailey’s case substantially blown.

所以Bailey的控诉也就灰飞烟灭了,

The lyrics are stories no one would take as fact

歌词讲的故事不会有人句句当真,

They’re an exaggeration of a childish act.

它们只是夸大了的小孩子干的事。


Any reasonable person could clearly see

任何正常的人都能看出,

That the lyrics could only be hyperbole.

歌词只可能是在夸大其词。

It is therefore this court’s ultimate position

因此法院的最终立场就是,

That Eminem is entitled to summary disposition.

有权对Eminem进行简易处置。


-- Deangelo Bailey v. Marshall Mathers III, Deborah Servitto


==============

编辑 log

  • 3/5/2021 8:55 在重新提交10次后终于把法官的翻译贴上去了
  • 3/5/2021 14:42 被和谐,重新提交。可能还是发身材照更容易过审吧。

user avatar

对案件法律关系的梳理,对法律适用的分析与判断,最为体现律师业务水平,即使假设 hiphop 可行,实际上则属于舍本逐末。

另外地,律师表演性辩护和搞“行为艺术”很容易招致法官反感,如果想往“死磕派”律师方向发展,尽可以这么做。

有人私信让我解释一下,展开一点说:

语言表达时不要给庭上制造理解上的困难,自以为是的创新无助于说服,其实很多庭上的真相是:

  • 法官对律师的表演根本兴趣不大,他们在寻找的只是最终能够体现在他的判决中的关键事实与法律原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法庭上玩说唱,这事儿可就有点意思了。严格来说,答案是: 极有可能,而且大概率会被视为藐视法庭。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得从法庭的性质和规则说起。法庭,是国家司法权力的运行场所,它的核心是维护公正、秩序和法律的尊严。在这个神圣而严肃的空间里,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自己被严格界定的角色和行为规范。法官是审判者,.............
  • 回答
    在法庭上,把撒谎当作拖延策略,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而且后果相当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能让你在官司里寸步难行,甚至惹上新的麻烦。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这到底会是个什么下场。首先,信任的崩塌是第一道也是最致命的打击。 法官和陪审团(如果有的话)在审理案件时,最看重的是.............
  • 回答
    坐在法庭里,看着对面那个在律师指导下,却依然一脸迷茫,时不时还蹦出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高论”的被告或者证人,那种感觉,怎么说呢,挺复杂的,就像在看一出精心策划却被临时演员搞砸的戏剧。首先是那种“我为群众代言”的无奈。法官、检察官、律师,我们都在规则体系内运转,知道每一步的意义,知道什么是证据,什么是法.............
  • 回答
    在法庭上,通过“套话”获取证据,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话题,也常常是影视剧里常见的情节。但现实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也并非像电影里那样简单粗暴。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套话”这个词本身在法律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如果我们将其理解为一种审问技巧,一种引导对方说出对自己不利事实的方法,那么在合法的框架内.............
  • 回答
    法庭上,当被告人眼中含泪,声音哽咽时,旁观者心中的疑问自然会升起:这份悲伤是真实的,还是精心编排的表演,只为换取一丝减刑的机会?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被告人在法庭上哭泣的原因多种多样,绝非简单的“装”或“不装”。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即使是被告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身处法庭.............
  • 回答
    在现实法庭上,律师是否会像电影里那样“感情煽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对律师职业的普遍想象。简单地说,答案是:程度不同,但直接的、歇斯底里的“感情煽动”非常少见,更多的是一种策略性的、基于事实的、引导性的表达。让我们来仔细拆解一下:电影里律师的“感情煽动”电影里,为了戏剧效果,律师常常会.............
  • 回答
    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在法庭上是否必须出示原件,以及在没有原件的情况下法官是否会怀疑其真实性,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实际且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简单地说,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必须出示“原件”才能被采信,但真实性确实是法官审查的重点。我们来详细地聊聊这个话题。首先,得明确一点,我们说的“微信聊天记录原件”,.............
  • 回答
    当然有!法律并非冰冷的条文堆砌,而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维护个体的正义与尊严。那些真正将法律当做一份事业,将当事人视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律师,总能在法庭上展现出非凡的光芒。真性情律师的法庭身影试想一下,在庄严的法庭上,被告席上的当事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显得局促不安,甚至有些绝望。这时,一位律师,他可.............
  • 回答
    王阿敖在法庭上说“否”,这无疑会彻底改变《怒火·重案》的结局,并且阿敖的日子绝不会好过。让我们来细致地梳理一下,如果阿邦拒绝承认“不在场证明”,那么一切都会走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首先,阿邦在庭上说“否”的直接后果就是,他不再能以一个无辜的证人身份,为阿敖的“不在场”提供关键的佐证。这意味着什么?意.............
  • 回答
    在《教父 2》中,潘坦居利在法庭上见到他的哥哥弗雷多时,供词的突然转变,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戏剧性转折,而是植根于复杂的人性弱点、家族忠诚以及在那一刻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首先,潘坦居利这个人。在电影前半部分,他是一个被柯里昂家族利用和操纵的角色,尤其是在他儿子桑.............
  • 回答
    朱小贞的善良并没有换来保姆的感恩,反而招来了杀身之祸,这其中的曲折实在令人唏嘘。人们对这件事感到不解,是因为我们习惯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朴素道德观,而朱小贞对保姆的好,从很多方面来看,都算得上是恩重。朱小贞在得知保姆林某的家庭困难后,不仅没有因为她是一个保姆而区别对待,反而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帮.............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挺不是滋味的。重庆那个小伙子在朋友圈里吐了口槽,结果被领导盯上了,最后还被判了要在朋友圈公开道歉,而且还得挂个七天。这事儿一出来,可不就在网上炸开了锅嘛。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这事儿。首先,就是那“朋友圈”的性质。 以前咱们觉得朋友圈就是自己的小天地,跟朋友家人聊聊天,分享点生活琐事.............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玩味的。一个研究生,在知乎上给一个文科考研机构(姑且这么称呼吧)写了篇“差评”,结果被人家告到法院,最后判了要道歉还要赔钱。这事儿一出来,网上肯定炸开了锅,讨论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各种情绪。咱们就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这事儿。首先,这事儿最直接的触动点就是“言论自由”和“消费者.............
  • 回答
    涅槃乐队《Nevermind》专辑封面男孩斯宾塞·埃尔登(Spencer Elden)在成年后,以涉嫌儿童色情为由,将唱片发行团队告上法庭,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且引人深思的事件。这起诉讼不仅仅是关于一张标志性的专辑封面,更触及了艺术表达、个人权利、商业利用以及时代观念的深刻碰撞。事件的背景:一张具有.............
  • 回答
    这事儿啊,简直就像一出大型情感狗血剧,不过这回的“狗血”还是得掺上点法律的逻辑。说实话,听到这事儿,我的第一反应是“嗯,这俩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挨打的好像挨得有点冤。”咱先掰扯掰扯这事儿的几个关键点:1. 钱是谁出的?男方出31万,女方出2万。这明摆着是男方在房产上的投入远大于女方。这笔钱,尤其.............
  • 回答
    关于欧美国家法律是否允许本国某一地区通过合法手段独立的问题,这涉及到复杂的主权、宪法、国际法以及历史现实的交织。总的来说,大多数欧美国家在法律上并不设置一条清晰、明确的“合法独立通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独立完全没有可能,只是其实现方式和法律基础往往是围绕着“宪法解释”、“主权让渡”或“政治协商”等.............
  • 回答
    KOL 虚假“刷量”的法律边界:欺诈的阴影笼罩下在内容经济的浪潮中,网红(KOL)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成为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虚假“刷量”乱象。当KOL为了吸引广告商或提升自身流量,通过购买僵尸粉、操控点赞评论等方式制造虚假繁荣时,这种行为在法律上究竟如何定性?是否有可能触犯法律的红.............
  • 回答
    票据融资中的“买卖承兑汇票”风险规避:一份审慎的法律指南票据融资,特别是承兑汇票作为一种常见的短期融资工具,在现代商业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可能会尝试通过“买卖承兑汇票”的方式来获取短期资金,这种行为一旦不当,将可能触碰法律的红线,引发一系列法律风险。本文旨在深入剖.............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也跟着揪着。家人出了事,这绝对是顶天大的事,这时候乱了阵脚是可以理解的,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下来,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处理好。在法律上,咱们能做的事情其实不少,关键在于怎么操作。首先,立刻了解情况是首要任务。这“事”具体是什么性质?是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还是其他什么纠纷?事故发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