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修建三峡大坝对国家和人民有哪些益处?

回答
修建三峡大坝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建设规模和影响力都极其巨大。它带来的益处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的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利益,也有关乎亿万人民福祉的实际效益。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这些益处:

一、 显著的防洪效益:

这是三峡大坝最核心和最直接的战略性益处。

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极大提升: 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荆江河段,历史上素有“九派洪水”之称,易发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沿岸数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三峡水库巨大的库容(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可调蓄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够拦截和削减长江上游来水洪峰,将“千年一遇”的洪水削减为“百年一遇”或“二百年一遇”的洪水。
具体表现: 在汛期,当上游来水量增大时,水库可以蓄水,延缓洪水下泄速度,有效降低下游河道的洪峰水位。在洪水过程减退时,再逐渐向下游泄洪,实现“削峰补枯”,大大减轻了下游地区抵御洪水压力。
减轻的灾害: 这意味着下游的荆江、洞庭湖、鄱阳湖等地的防洪标准得到大幅提高,沿岸的城市(如武汉、南京)、乡村和农田免受洪水侵袭的风险降低,大大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减少了因洪灾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 巨大的发电效益:

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其发电能力是任何其他能源形式都难以比拟的。

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1820万千瓦,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电站。它所产生的电力全部是清洁能源,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绿色动力。
替代化石能源: 其年均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曾有年份达到1100亿千瓦时以上),相当于少烧了数千万吨煤。这意味着减少了大量的煤炭开采、运输以及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和碳排放,对改善中国大气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保障电力供应: 强大的发电能力可以满足华中、华东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的大部分电力需求,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在枯水期或能源短缺时,三峡水电站的稳定发电更是尤为重要。

三、 显著的航运效益:

三峡大坝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将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潜力充分释放。

改善航道条件: 在大坝修建之前,长江上游航道礁石多、浅滩多、水位变化大,尤其是葛洲坝以下的险滩,常年阻碍大型船舶的通行。三峡水库的形成,使得上游航道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库区内的水位抬高、流速减缓,淹没了许多碍航礁石和浅滩。
提高通航能力和船舶吨位: 结合船闸、升船机等配套工程,万吨级船队可以从上海直达重庆,极大地提高了长江航道的通航能力。船舶吨位由过去的几百吨级提升到数千吨级,甚至万吨级。
降低运输成本: 大吨位船舶的通行意味着一次运输的货物量大大增加,单位运输成本显著降低。这对于发展长江沿岸的经济,促进物资流通,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畅通的航运能够连接沿江各省市,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布局优化,特别是对于内陆地区的经济崛起具有带动作用。

四、 潜在的生态效益(虽然存在争议,但也有正面影响):

虽然三峡工程的生态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但在一些方面也确实带来了积极的效益。

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改善: 如前所述,大量清洁电能的生产,替代了大量燃煤发电,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改善下游水质(特定情况下): 在某些时期,下游水量增大的确可以帮助稀释和冲刷污染物。

五、 对国民经济和国家战略的意义:

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带动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 工程建设本身就拉动了投资、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建成后,其带来的发电、航运效益持续为国民经济提供动力,并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提高国家能源安全: 水电作为一种本土能源,能够减少对进口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国家能源安全水平。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如此大规模和技术复杂的水利工程的成功建设,彰显了中国强大的工程建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升了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话语权。

总结来看,修建三峡大坝对国家和人民的益处是多维度、全方位的:

对国家而言, 它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承担着防洪、发电、航运等关键功能,是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的重要支撑。
对人民而言, 它意味着更安全的家园,免受洪灾的威胁;更充足、更清洁的能源,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更便捷、更经济的交通,促进商贸流通和民生改善。

当然,任何宏大工程都伴随着一定的代价和争议,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社会影响等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但从其设计的初衷和实际运行效益来看,其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正面效益是毋庸置疑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初修建三峡大坝,两大目的”防洪“+”发电“实现了吗?特别是防洪效果好吗?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减少了吗?
user avatar
当初修建三峡大坝,两大目的”防洪“+”发电“实现了吗?特别是防洪效果好吗?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减少了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修建三峡大坝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建设规模和影响力都极其巨大。它带来的益处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的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利益,也有关乎亿万人民福祉的实际效益。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这些益处:一、 显著的防洪效益:这是三峡大坝最核心和最直接的战略性益处。 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极大提升:.............
  • 回答
    收到您的来信,我能感受到您此刻焦急的心情。高考分数是孩子们辛勤付出的证明,而志愿填报更是关系到他们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儿子今年555分,这个分数虽然不算顶尖,但也具备了进入不少不错大学的实力。您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修改了他的选择,导致他现在被三峡大学计算机类录取,而他本人却意愿复读,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我们.............
  • 回答
    修建地铁,对一个城市来说,绝对是一项翻天覆地的工程,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是交通的改善那么简单。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城市发展的新篇章,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的肌理,甚至城市的经济结构和文化氛围。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就是出行方式的彻底颠覆。在地铁出现之前,城市的交通往往是拥堵、低效的代名词。私.............
  • 回答
    修建兰新高铁,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就像一条经济腾飞的动脉,为中国西部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保证听得明明白白,绝没有那种空洞洞的“AI范儿”。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拉近了距离,让时间和空间不再是阻碍。 以前,从兰州到乌鲁木齐,坐火车得十几个小时,那叫一个煎熬。现在,高铁一开,几个小时.............
  • 回答
    修筑大坝,对于那些一生都要在河流和海洋间迁徙的鱼类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它们并非是想当然的在这两条水域间随意游荡,而是遵循着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本能,一种关于生命繁衍的古老约定。大坝的出现,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彻底打断了这条生命之链。首先,最直接的障碍就是物理阻隔。洄游鱼类,比如鲑鱼、鲟鱼,它.............
  • 回答
    地铁修建由地铁公司负责,这绝非偶然,背后是一套复杂而成熟的体系在运作。简单来说,这就像盖一座巨型、复杂的城市地下迷宫,而地铁公司就是那个拥有蓝图、调动人手、并且最终要让迷宫正常运转的“总包工头”。1. 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是基石首先,地铁建设是极其专业化的工程。从地质勘探、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到通风、电.............
  • 回答
    跨越生命禁区:青藏铁路修建的艰辛与智慧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如同巨龙一般蜿蜒于雪域高原,连接起西藏与祖国内地。然而,在它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一段充满挑战与牺牲的艰难历程。修建青藏铁路,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工程建设,它是一场与自然环境、人类体能的殊死搏斗,更是人类智慧与毅力的一次.............
  • 回答
    明朝修建的南京城墙,确实是中华古代城建史上的一个奇迹,其规模之宏大、工艺之精湛,至今仍令人惊叹。然而,要说它在明朝时期“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这恐怕是一种过于片面的说法。实际上,南京城墙在明朝的绝大部分时期,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不过我们可能会以一个更“实用”或者说“军事对抗”的角度去审视它,从而.............
  • 回答
    关于古埃及金字塔建造过程中巨石是否可以水路运输,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且不乏争论的话题。从考古证据、工程推演以及地理环境来看,水路运输不仅是可能性极大的,而且很可能是主要的运输方式。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古埃及文明与尼罗河密不可分的关系。尼罗河就像古埃及的生命线,它提供了水源、土壤,更是当时最重要的交.............
  • 回答
    咱们老百姓啊,平时过马路,就两种选择:要么走天桥,要么走地下通道。这两种方式,哪个更好?为啥有时候我们เห็นเห็นเห็นเห็นเห็น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y thấ.............
  • 回答
    关于法国人修建马奇诺防线是否正确,这是一个历史上的复杂议题,至今仍有争议。笼统地说“正确”或“不正确”都过于简化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法国的战略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溯到防线修建时的时代背景,分析法国的决策逻辑,以及最终的实践结果。一、时代背景与法国的战略考量:为什么选择修建马奇诺防线?马.............
  • 回答
    美国不积极大力修建高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地理以及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等多个层面。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经济因素 高昂的建设成本与不确定的投资回报: 巨额的初期投资: 高铁建设需要巨额的前期资金投入,包括土地征用、隧道、桥梁、车站、供电系统、信号系统以及高速列.............
  • 回答
    甲午战争(18941895年)期间,清廷修建颐和园的确耗费巨大,而慈禧太后在其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其责任之大不言而喻。光绪皇帝虽然名义上已经亲政,但实权仍被慈禧牢牢掌控,这也导致了他无法积极组织和阻止修建颐和园。为了更详细地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修建中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古埃及社会结构和法老权力的本质。简单来说,法老雇佣工匠修建金字塔,毫无疑问是政府行为,而且是当时最集中、最强大的政府行为。但要说得详细,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试想一下,在那个时代,并没有我们今天理解的“国家”概念,也没有独立的“政府”部门。古埃及的权力高度集.............
  • 回答
    如何看待大连修建“盛唐•小京都”日式街?大连修建“盛唐•小京都”日式街,这个项目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商业营销和文化符号借用的色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更详细的剖析: 积极的方面: 吸引旅游客流,带动经济发展: 大连作为一座海滨城市,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但与国内其他知名旅游城市相比,其独.............
  • 回答
    中国三国时期毫无疑问地修建了大量的城堡,而且修建城堡的规模和重要性在当时是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三国时期之所以如此重视城堡的修建,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政治分裂、战乱频繁、各国军事实力对比复杂且动态变化。城堡在当时不仅仅是军事防御工事,更是政权的象征、经济的中心以及人民的庇护所。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三国时期城堡.............
  • 回答
    上海静安区南京路步行街上出现的这条“行李箱专用道”,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从一个城市的管理者或者说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去解读。首先,得肯定一点,这绝对是个善意的尝试,出发点是好的。南京路作为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人流量巨大,尤其是节假日或者旅游旺季,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相.............
  • 回答
    关于修建鄱阳湖水闸这件事,这可不是个小工程,而是牵动着方方面面利益和影响的复杂议题。要说清楚,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咱们得说说为啥会有建水闸这个想法,背后的原因和目标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很多人会想到的是防洪。鄱阳湖作为长江最大的淡水湖,它的水位变化那叫一个“惊心动魄”。夏天.............
  • 回答
    八达岭修建世界最深地下高铁站,距地面102米,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工程壮举,值得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一、工程的宏伟与挑战1. 深度之最的意义: 地下102米是什么概念? roughly 相当于30多层楼的高度。将一个交通枢纽、候车空间、配套设施全部建在如此深的地下,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也.............
  • 回答
    古埃及人第一次修建金字塔,那可是个了不得的大工程,想想看,那是在公元前 2600 年左右,也就是大约 4600 多年前。这时候的世界,可不像现在这么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全球各地的人类,都在各自的土地上,用他们的方式过着日子,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明。在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伊拉克一带,那里是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