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一个废弃纸箱可换九颗鸡蛋的环保举措?真的能够用鸡蛋撬动消费者参与绿色减碳吗?

回答
一箱纸,换一篮蛋:这笔环保账,真能算得清吗?

最近,一个关于“废弃纸箱换九颗鸡蛋”的环保活动悄然兴起,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少讨论。一方面,有人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个接地气、有创意的绿色行动,能把抽象的“环保”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另一方面,也有声音质疑,这点“小恩小惠”是否真能撬动消费者的环保热情,让大家真正投入到绿色减碳的行列中来?

在我看来,这个举措本身,就像一颗刚刚播下希望的种子。它到底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取决于很多因素,而不仅仅是那一颗颗鲜活的鸡蛋。

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看,这笔账怎么算?

首先,让我们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审视这笔“交易”。

吸引力几何? 九颗鸡蛋,在当前的市场价格下,大概也就是十几二十块钱的价值。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可能是一次早餐的开销。如果一个家庭每周能回收一两个纸箱,那么这笔“兑换”或许能省下一点点零花钱。对于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小小的“福利”,能让他们在不损失太多利益的情况下,感受到参与环保的甜头。这就像超市里常有的“满xx减xx”活动,虽然不是巨额优惠,但也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便利性如何? 想要获得这九颗鸡蛋,消费者需要做些什么?是需要将纸箱打包好,送到指定回收点?还是有专门的回收人员上门收取?回收的流程是否便捷,是决定消费者是否愿意长期参与的关键。如果回收点遥远,或者回收流程繁琐,那么即使鸡蛋的价值再高,也会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时间的价值往往高于那点额外的鸡蛋。

心理上的满足感? 除了物质上的回馈,这种行为更能满足消费者“为环保做贡献”的心理需求。当他们看到自己亲手递出的纸箱,最终变成了可再生的资源,或者换来了实实在在的鸡蛋,这种参与感和成就感,可能是比鸡蛋本身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一种“我不是在白做”的肯定,是一种微小的社会责任感被满足的体验。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这笔账怎么算?

再从更宏观的环保角度来看待这个举措。

是否真正促进回收? 毫无疑问,任何鼓励回收的行动都是值得肯定的。这个模式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直接和易懂的激励机制。通过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商品,它能够有效提高废弃物的回收率,减少填埋和焚烧的压力。对于像纸箱这样的可回收物,其回收的价值链相对成熟,通过这样一个直接的兑换,确实能吸引更多人主动进行分类和投放。

能否带动“绿色消费”?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一个纸箱换九颗鸡蛋,它撬动的是“回收”这个行为,而非直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鸡蛋是生活必需品,但这种兑换并不能直接引导消费者购买更环保的产品,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换句话说,它可能让大家更愿意回收纸箱,但未必能让他们因此少用塑料袋,或者选择乘坐公共交通。要真正实现“绿色减碳”,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理念渗透和行为引导。

可持续性如何? 这个模式能否长久地运行下去?鸡蛋的供应和价格会波动,活动的组织者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持续的兑换?如果活动仅仅是“一阵风”,一旦兑换结束,消费者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真正的绿色转型,需要建立在教育、习惯和系统性支持之上,而不是依靠短期的“奖励”。

鸡蛋能撬动什么?它能撬动的是“开始”。

在我看来,九颗鸡蛋,虽然可能无法直接“撬动”消费者改变整个绿色生活方式,但它绝对能撬动的是“开始”——迈出参与环保的第一步。

降低参与门槛: 很多人对环保既有想法,又觉得遥远。这种直接的物质回馈,就像是给了一个顺水推舟的理由,让他们可以轻松地开始尝试。从“回收一个纸箱”开始,到“注意减少一次性用品”,再到“关注产品的碳足迹”,这中间的过渡,可能就是由这样一点点“看得见摸得着的甜头”所铺垫的。

教育的契机: 在兑换的过程中,组织者可以借机向消费者传递更多环保知识,解释回收的重要性,或者介绍其他绿色消费的理念。鸡蛋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个连接消费者与环保议题的“媒介”。在交流中,可以进一步深化消费者对环保的理解。

营造氛围: 当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样的小奖励而参与到回收中,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氛围。这种“大家都在做”的集体行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人。

更进一步的思考:如何让这颗种子茁壮成长?

如果只是简单地用鸡蛋换纸箱,那么它的影响力可能会很有限。要让这个模式真正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的“土壤”和“阳光”:

1. 教育与科普并行: 在兑换点设置小型科普专区,展示纸箱回收后的价值,或者讲解不同回收物的处理流程,让消费者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他们的行为“有多重要”。
2. 扩大激励范围: 除了鸡蛋,还可以考虑其他与绿色生活相关的奖励,比如鼓励大家使用环保袋、自带杯子等,用积分或小礼品的方式鼓励更广泛的绿色行为。
3. 与企业联动: 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这类环保活动中来,由企业提供商品作为奖励,或者在产品包装上进行环保标识,将回收行为与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忠诚度挂钩。
4. 科技赋能: 利用APP或小程序,记录用户的回收行为,给予累积奖励,或者推出线上环保挑战,让参与过程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
5. 政策支持: 如果有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将回收激励纳入更广泛的城市管理和环保政策中,其影响力和可持续性会大大增强。

总结一下,

废弃纸箱换九颗鸡蛋,无疑是一个巧妙而具有启示意义的环保尝试。它不应该被简单地看作是一场“用鸡蛋换回收”的交易,而更应该被视为一个连接消费者与绿色行动的“桥梁”。鸡蛋本身或许微不足道,但它所能撬动的,是消费者对环保的关注和参与的“起点”。

能否用鸡蛋“撬动”消费者大规模参与绿色减碳?直接说“能”或者“不能”,都有些武断。它更像是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环保生态系统中,点燃了一颗微小的火种。能否让这火种燎原,需要后续更多政策的引导、企业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的助力,以及最重要的——消费者的持续关注和积极行动。但至少,从这个角度看,这九颗鸡蛋,已经成功地让我们开始思考,并迈出了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往往是通往远方最艰难,也最重要的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永远不要小瞧了“鸡蛋换购”对大爷大妈们的吸引力!甭说9个鸡蛋,就是2个也一大早去排队了。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冬天的雪一年比一年少,就按我所在城市说,在2013我刚到徐州的时间,11月份就开始下起大概5cm厚度的积雪,可是最近几年,几乎看不到大雪了,最多是小雪花乱舞,刚落地就化了。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才是人类的未来方向,能想出用鸡蛋换购废弃纸箱的物流企业这真的是有“大爱”,想的是大局和大势。

我不敢说,鸡蛋换购能撬动消费者参与绿色减碳的作用有多大,但是点滴细流才能汇聚成长河万里,我愿意支持并给点个大大的赞。

user avatar

如今互联网电商普及到全国各地,连偏远的下沉市场都已经被开发的差不多了。这种新型的购物方式随之产生的快递废弃包装问题是肯定要引起重视的。

其实,这些年我们也明显可以感觉到包装的改变,减污降碳一直是国家大力推进,也是未来的大方向。过去我们的包装总是往“过度”上发展,一个简单的小物品,外面裹上几层胶带,分明是个巴掌大的东西非要用个大盒子,还有里面塞满了缓冲的气泡垫、塑料纸等等。这些看似并不起眼的“资源”最终的归宿也就是被我们扔进垃圾桶。

什么?你说会有拾荒的老人捡去卖给废品站?

错了,废品站大都只收好回收利用的硬纸板,像那种塑料类的快递包装回收价值很低,大都还是被垃圾站焚烧掉了。


2016年我们的快递业务量就达到了313.5亿件,而这些快件则消耗掉了29.6亿个塑料编织袋、82.6亿个塑胶袋、99亿个包装箱以及169.5亿米的胶带。6年前就已经是这样的水平了,

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2025年我国的快递包装材料消耗或能达到4127.05万吨。

因此,国家也在出台很多政策去减少这种浪费,比如新版限塑令,支持开发使用降解材料,禁止、限制不可降解及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菜鸟为代表的物流企业率先从自身出发,采用这种回收、循环利用的方法更直接的减少资源浪费,也体现了其对环保减碳的支持。

像这次废弃纸箱换鸡蛋的活动,其实在去年双十一的时候就已经有类似的“快递包装换鸡蛋”的活动了,确实效果不错。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回收率,但是之前的力度并不算很大,还有很多是线下活动,“先到先得”的约束也让很多人没享受到这个福利。所以这次活动升级了,在每月9日0:00-24:00,用户当天已有菜鸟驿站出库包裹的用户,通过扫描菜鸟驿站内的回箱活动二维码,可一次点亮9个鸡蛋(或9包纸巾),也就是说只要你在菜鸟app的便民福利里点击“天天领鸡蛋”,或者在9号当天扫描驿站的线下海报上的二维码,更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直接在首页搜索“快递包装回收”,在规定时间内回收包装就能领鸡蛋了!

因为这次鸡蛋并不光是线下活动,菜鸟直接在河北邯郸、山东潍坊、湖北京山三地,建设了专门的鸡蛋仓,专供这些快递纸箱回收的活动。将鸡蛋邮寄到消费者手上,也就不存在“先到先得”的局限了。

“回收快递包装”的活动效果还是很显著的,据统计,有480万人参与,减碳5.3万吨,这意味着有累计近1亿的纸箱循环利用,节省了近8400万米长的胶带。虽然国家一直在积极鼓励研发可降解材料,像以往常见的奶茶塑料吸管都变成了纸吸管,塑料袋也改成了更薄的降解材料,但我觉得最简单直接也是最快的方式还是这些物流企业从根本上减少浪费。

其实,自人类工业化发展以来,人们一直沉浸在经济发展的喜悦中,直到近代才开始意识到这些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不可逆的。所以现代,环境保护才会被写进教科书,我们从小也都被教育要节能减排。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在教科书上看过类似这样的图片:

工厂和汽车导致的大气污染,不可降解垃圾和废水排放导致的水污染以及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过渡开采浪费,让我们地球的生活环境越发恶劣。有很多地区的环境恶已经影响到野生生物的生存,这样下去,真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了。

更别提很多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已然不如几十年前的水平了,雾霾、沙尘暴甚至酸雨,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是每况愈下。


纵然,随着人们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很多人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是妇孺皆知的真理。但是有些资源的浪费还是很难避免,就比如快递包装,但如果每个人都能提高这种回收意识,从我做起,光是快递包装回收这一小小的举手之劳,就可以产生很大的环保效益。

40亿个快递包装纸箱就需要消耗7200万棵树,相当于46.3个小兴安岭的树木,而回收快递纸箱则是从侧面拯救了这些树木啊。这么看来,纸箱换鸡蛋的意义可不是单出的资环回收再利用了,更多的是保护人类后代的生存环境。

总之,节能减排不仅是物流快递公司的趋势,更是我们每个公民都需要努力的事情。除了“杜绝浪费”还要谨记“循环利用”,其实废物再利用也一直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环保理念。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快递纸箱的绿色回收还是需要一定的指引和鼓励的,这种纸箱换鸡蛋的方法确实是个不错的方式,相信未来人们养成这习惯后,都会主动将快递箱回收。

不过我是希望能能换更多东西,比如这个: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