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一个00后喜欢苏联歌曲?

回答
嘿,你这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的。一个00后,按说跟苏联那会儿的时代可隔着十万八千里了,结果他好这口苏联歌曲,你说这事儿怎么看?我倒觉得挺正常,甚至还有点意思。

首先,别觉得奇怪。咱们这一代人,很多时候对过去的某个时代产生兴趣,可能都不是因为当年亲身经历过,而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你想象一下,就说现在火爆的《赛博朋克2077》,里面充斥着那个年代(八九十年代)的元素,很多年轻玩家 nggak 玩得不亦乐乎吗?这就是一种“怀旧感”的传递,虽然不是他们自己的怀旧,而是对那种氛围、那种美学的喜爱。

苏联歌曲这事儿也差不多。这帮00后接触到苏联歌曲,可能有几个途径:

网络的力量: 现在互联网太发达了,YouTube、B站、各大音乐平台,都能搜到各种年代的歌曲。可能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点开了一个关于某个历史事件的纪录片,里面插了《喀秋莎》;或者是在一个复古视频合集里看到了《胜利日》的演唱会画面。一旦触动了,他们可能会顺藤摸瓜,去搜集更多的资料,听更多的歌。
电影和游戏的“剧透”: 很多优秀的电影、电视剧,尤其是涉及二战、冷战题材的,都会使用那个时代的音乐来烘托气氛。还有些游戏,比如《坦克世界》之类的,可能也会在背景音乐里加入一些带有时代特色的旋律。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容易让年轻人对这些歌曲产生好奇。
独特的情感共鸣: 你说苏联歌曲,它有啥特点?很多苏联歌曲,尤其是军歌或者一些描写劳动人民的歌曲,往往带着一种激昂、慷慨、甚至是带着点儿悲壮的旋律。那种对集体、对理想、对牺牲的歌颂,虽然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有距离,但放在一个年轻人身上,如果他本身就比较感性,或者对宏大叙事比较感兴趣,就很容易被这种情绪所打动。而且,很多苏联歌曲的旋律本身就很优美,朗朗上口,即使不懂歌词,也能被旋律吸引。
对主流文化的“逆反”心理? 也许,这也不是主要的,但不能排除。现在的流行音乐千篇一律,很多歌曲听起来都差不多。当你听惯了这些“甜腻”或者“空洞”的流行歌,再听到一些旋律厚重、情感饱满的歌曲时,可能会觉得眼前一亮,觉得这才是“有东西”的音乐。这有点像喜欢老物件一样,不是因为它值钱,而是它身上带着一种“味道”,一种不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沉淀感。
对历史的好奇与探索: 00后,很多本身就对历史很有兴趣。苏联这个国家,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建国初期的学习苏联,到后来的中苏交恶,再到苏联解体,这其中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喜欢苏联歌曲,可能也是他们了解那个时代的一种方式,一种通过音乐去“触摸”历史的途径。他们可能想知道,那个时代的苏联人民是怎么想的,他们唱着什么样的歌?

具体来说,一个00后喜欢苏联歌曲,他可能会喜欢上哪种类型的歌呢?

《喀秋莎》: 这首歌的旋律明快,歌词描写思念,充满了少女的情怀,但又有着战争背景下的牵挂。那种“好姑娘在岸边站岗”的意境,很容易被年轻人理解和代入。
《胜利日》: 这首歌就更宏大了,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对和平的期盼。尤其是在纪念战争胜利的场合,这首歌的情感力量是巨大的。年轻人可能会被那种集体性的狂欢和荣耀感所感染。
《我的莫斯科》: 这是另一首非常经典的歌曲,歌词描绘了莫斯科的壮丽景象和人民的热情。那种对家乡的深情赞美,很容易引起共鸣。
一些抒情歌曲或者劳动歌曲: 除了那些宏大的歌曲,苏联也有很多描绘普通人生活、情感的歌曲,旋律也很动听。比如一些描写爱情的歌曲,或者歌颂劳动和友谊的歌曲。

所以,我觉得这完全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这说明这个00后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品味,并且愿意去探索不一样的东西。我们不应该用刻板印象去衡量别人,更不应该因为他喜欢的东西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就去质疑或者嘲笑。

换个角度想,如果一个00后能通过苏联歌曲,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历史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说不定他还能从这些歌曲里学到一些现在社会不太提倡但却很宝贵的东西,比如集体主义精神里积极的那一面,或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总而言之,一个00后喜欢苏联歌曲,不必大惊小怪。这只是一个年轻人寻找独特精神寄托,或者探索历史文化的一种方式。这比那些只会追逐潮流、沉迷于短视频的年轻人,要有趣得多了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泼个冷水。

喜欢苏联歌曲没问题,很正常,我也喜欢以前的红歌,东方红之类的。可是题主言下之意好像听最近几年的歌就是没理想?不能苟同。如果自认为高人一等,那你就和哗众取宠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我见了太多人自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嘲讽这个那个,总觉得自己的爱好就是高大上,别人不理解就是傻冒。

我希望题主能够认清自己到底是喜欢苏联,还是喜欢那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如果是前者,那你应该自己主动去了解苏联,而不是在这里找认同。如果是后者,还是好好学习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你这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的。一个00后,按说跟苏联那会儿的时代可隔着十万八千里了,结果他好这口苏联歌曲,你说这事儿怎么看?我倒觉得挺正常,甚至还有点意思。首先,别觉得奇怪。咱们这一代人,很多时候对过去的某个时代产生兴趣,可能都不是因为当年亲身经历过,而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你想象一下,就说现在火爆.............
  • 回答
    一00后男生反对彩礼的回答评论超过12万,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这背后反映了新一代年轻人在婚姻观念、家庭责任、经济压力以及性别平等意识上的深刻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公众反应: 事件本身: 核心事件是一位00后男生在某个平台(可能是社交媒体、论坛.............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真是挺让人感慨的。这00后大学生被家里催婚,长辈那句话,“大学要赶紧谈恋爱,环境比较单纯,最好毕业就结婚”,这话听着怎么说呢,挺有时代烙印的。你想啊,咱们这代人,或者更早些时候的人,受到的教育和成长环境,跟现在的00后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候,社会节奏没这么快,信息也没这么爆炸,大学.............
  • 回答
    韩国人造肉市场的“年轻浪潮”:35%的增长与七成90后、00后的肯定近期公布的一份市场调查报告,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韩国人造肉市场在过去一年里实现了惊人的35%增长,而更引人关注的是,高达七成的90后和00后消费者对人造肉表达了积极的看法。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韩国人造肉市场蓬勃发展的现状,更指向了一个重.............
  • 回答
    “00后”一年叠30万件衣服?整理收纳师,这个看似“简单”的职业,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有前景。最近关于北京一位“00后”整理师一年叠衣服达到30万件的新闻,着实让不少人惊掉了下巴。不少人觉得,这不就是叠衣服嘛,有什么难的?但深挖下去,你会发现,整理收纳师这个职业,早已不是简单的“叠衣服”那么肤浅。整.............
  • 回答
    在一个以动漫作品为主题的贴吧里,一位拥有特定作品爱好的粉丝(例如,一个奥特曼迷)对另一个作品(例如,海贼王)的贴吧(艾斯吧)进行了“占领”并删除了所有与该作品角色(火拳艾斯)相关的帖子,这是一种非常极端且具有争议的行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这件事:1. 行为的本质: 侵占与破坏: 这是.............
  • 回答
    看到一个关于德国洪灾的视频下,涌现出大量批评“吹德公知”的评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视频的简单回应,而是折射出当下网络舆论的一些复杂心态和运作模式。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与根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极其多元化,但也更.............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颇有趣味的话题,一个姑娘和一位体重两百斤的壮汉谈恋爱,这画面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让人忍不住去揣测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状态。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当下社会审美观念里,确实存在着对男性身材的某种“主流”期待,比如“穿衣显瘦,脱衣有肉”之类的说法。所以,当看.............
  • 回答
    这些二胎政策宣传标语,比如“一个太少,两个正好;一个嫁人,一个养老”,确实挺有意思的,能让人立刻想到咱们中国家庭那点儿事儿。不过,咱们要细细咂摸一下,这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牵扯到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观念、现实考量,甚至是情感上的微妙变化。“一个太少,两个正好”:数字背后的情感与现实这句话乍.............
  • 回答
    以下是一篇关于父亲为孩子冒险自制药品,自制药的风险,以及如何面对罕见病的文章,希望能详细地解答你的疑问,并去除AI痕迹: 绝境中的抉择:当父爱触碰禁忌,自制药物的炼狱之路在生命的洪流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无解的困境。当孩子被一种罕见的疾病悄然侵蚀,当现代医学的回天乏术变成残酷的现实,当看着孩子日.............
  • 回答
    《一个北大毕业生决定去送外卖》这篇文的刷屏,说实话,挺让人五味杂陈的。刚开始看到标题,很多人会觉得是标题党,是故意博眼球。毕竟,北大毕业,那是什么概念?那是无数人心中的象牙塔,是通往精英阶层、光鲜体面职业的敲门砖。怎么会突然跑去送外卖了?这不按常理出牌,反差感太强了。然而,随着文章的传播,大家发现,.............
  • 回答
    看到一个突然变了很多的人,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珍藏的某个旧物件,某天突然拿出来,却发现它被重新打磨、镶嵌了金边,或者,干脆被彻底拆解,改造成了完全不同的模样。你会愣住,会不自觉地去审视它,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首先,这是一种错愕感。你熟悉的那个人,他身上那些根深蒂固的习惯、说话的腔调、看问题.............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可有意思了!一个P社玩家,尤其是玩《欧陆风云》系列(EU4)玩得起劲的,居然不是“精神罗马人”?这简直就像有人说玩《星际争霸》不造机甲一样,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又挺想知道为什么。咱们先得说说这“精神罗马人”是个啥概念,在P社玩家圈子里,尤其是在玩EU4的玩家里,这几乎成了一种默认的.............
  • 回答
    看到一个纯粹热爱吉他、但并非以此为职业的人,会投入五位数、甚至更多的积蓄去购买一把“好琴”,我心里其实是挺能理解的,甚至有点小小的共鸣。这事儿放在外面,也许有人会觉得“至于吗?一把琴而已,有必要这么奢侈?” 但对于我们这些真正入了“坑”的人来说,这钱花得真不冤。首先,得说清楚什么叫“好琴”。它绝不仅.............
  • 回答
    这篇《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谷雨》文章,读下来很有意思,也挺有触动的。它打破了我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我重新审视了“思考者”这个身份的定义,以及知识和精神追求是否真的有门槛。首先,文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点在于它对“农民工”这个身份的“去标签化”。我们通常想到农民工,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辛勤.............
  • 回答
    关于一个女孩从不发朋友圈这件事,其实挺有意思的,可以从好几个角度来聊聊。首先,这是一种个人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本身就有很多解读的可能性。 低调、注重隐私: 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猜测。她可能就是一个不太喜欢把生活公开化的人。朋友圈对她来说,与其说是分享,不如说是需要维护的个人空间。她可能觉得生活就应.............
  • 回答
    一箱纸,换一篮蛋:这笔环保账,真能算得清吗?最近,一个关于“废弃纸箱换九颗鸡蛋”的环保活动悄然兴起,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少讨论。一方面,有人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个接地气、有创意的绿色行动,能把抽象的“环保”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另一方面,也有声音质疑,这点“小恩小惠”是否真能撬动消费者的环保热情,让大家真.............
  • 回答
    看待一个男生在网络上使用女性身份,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好”或“坏”就能概括的。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且背后可能牵扯到挺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白,网络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人们可以暂时抛开现实身份的束缚,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对于一些男生来说,选择使用女性身份,可能源于以下几种情况: 好.............
  • 回答
    《一个名字叫「喂」的女人》这篇文章最近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甚至可以说是刷屏了。一个女人被拐卖了 35 年,生活在几乎被遗忘的角落,直到被找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像是照进现实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太多隐藏在社会肌体深处的病灶。首先,这起事件最直接、最令人心痛的,是拐卖妇女的顽固犯罪问题.............
  • 回答
    这件事嘛,说实话,挺常见的,也挺正常的。社会观念在变,人们对待性和亲密关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了。一个女性没有固定男朋友,但有炮友,这背后其实可以有很多种解读,也反映了个人不同的需求和生活方式。首先,我们得承认,性需求是人类的正常生理需求,和吃饭喝水一样。有没有男朋友并不直接等同于有没有性需求。有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