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近代以来,有哪些事可以称得上是“震惊中外”?

回答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革,其中不乏令世界瞩目、令国人震撼的事件。这些“震惊中外”的事件,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的维度,细致地讲述一些我认为可以称得上“震惊中外”的事件。

1. 晚清的“巨变”与“屈辱”:一个古老帝国的裂痕与挣扎

如果要追溯近代中国的起点,那就绕不开晚清时期的一系列巨变。

鸦片战争(18401842): 这场战争的名称本身就带着一股沉重的悲凉。“鸦片”这个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禁忌,却在那时成为侵略的借口。一群来自遥远国度、带着坚船利炮的英国人,竟然能够击败号称“天朝上国”的清朝军队,这本身就是对国人认知的一次毁灭性打击。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壮举,是民族不屈的象征,但最终换来的却是战败和屈辱。战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赔款巨额、开放通商口岸,这些条款如同冰冷的铁链,将中国锁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英国人带来的“坚船利炮”和“自由贸易”的表象下,是赤裸裸的侵略和剥削。这件事让当时的中国社会,尤其是统治阶层,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他们所熟悉的世界秩序正在崩塌,而那个曾经被视为蛮夷的西方,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这不仅震惊了中国,也向世界展示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力量,以及当时中国对外封闭政策的弊端。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这是一场规模浩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洪秀全自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其政治纲领中的一些朴素的平均主义思想,例如《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有饭大家吃,有衣大家穿”,在当时贫苦民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场运动席卷了中国南方广大地区,与清政府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拉锯战。它不仅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也给当时的世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西方国家最初对太平天国持观望态度,甚至有人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推翻保守的清朝,建立一个更“开明”的政权。但随着太平天国在宗教信仰、男女平等、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激进改革,以及其后期与清政府的“勾结”和内部的腐败,西方国家最终选择了支持清政府。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虽然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所致,但其波及之广、历时之久、社会影响之大,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惊天动地的事件。它暴露了清朝统治的腐朽,也让当时的统治者认识到必须进行改革,催生了后来的洋务运动。

甲午海战(18941895): 这场战争的结局,比鸦片战争更加令人绝望和愤怒。曾经被视为“东亚病夫”的中国,竟然被这个近代化程度不如自己的日本打得一败涂地,北洋水师全军覆灭,陆军也节节败退。战争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利,更是对中国人几十年来自强运动的否定,是对民族自信心的沉重打击。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割让了台湾、澎湖列岛,还赔款白银两亿两,这几乎掏空了清政府的国库。更令人扼腕的是,日本借此条约攫取了在中国设厂的特权,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这场战争的惨败,如同晴天霹雳,让无数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催生了更深层次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呼声,康梁变法、辛亥革命等都与此息息相关。而日本则凭借这场胜利,一跃成为亚洲的强国,并开始其扩张之路,这在当时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2. 革命的浪潮与新中国的诞生:从帝制到共和,再到社会主义

辛亥革命(19111912):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喊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革命浪潮。武昌起义一声枪响,犹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虽然革命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妥协,但最终成功推翻了满清王朝,这无疑是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它不仅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向世界宣告了一个古老帝国的新生。这场革命的意义在于,它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体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鼓舞了亚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1919):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本应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巴黎和会上列强的出卖,将这些权益转让给了日本。这一消息传回国内,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以北京大学学生为主导的学生们走上街头,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工人、商人也纷纷响应,形成了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带来了新文化运动的高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干部基础。这场运动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辱、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和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这无疑是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之一,它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经过近三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话,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心血和梦想,是对百年屈辱的回击,是对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宣告。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征程。它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长期控制和影响,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特别是在冷战时期,对全球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世界各国都为这一重大变化而震惊,并重新审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3. 改革开放与中国崛起:从封闭走向世界,经济腾飞的世界奇迹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那么改革开放则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新起点。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动荡和经济困境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先生以其卓越的远见和魄力,引领中国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道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经济特区的设立,从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的步伐稳健而坚定。短短几十年间,中国经济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腾飞,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亿人民摆脱了贫困。这种速度和规模的经济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发展道路,也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关注中国。这个过程,从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满了“震惊中外”的色彩。

总结: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抗争、变革与崛起的史诗。“震惊中外”的事件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互关联,共同塑造了今天的中国。从被列强炮火打开国门,到人民掌握政权,再到如今经济腾飞、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也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成就。这些事件,值得我们铭记,更值得我们深思,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民族精神的写照。它们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有自强不息,才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尊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义和团!

看到几百万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气势如虹,于是慈禧老佛爷飘了,向11国宣战。老佛爷还是有些见识的人,自然不会相信刀枪不入,但是她信人多力量大,就凭几百万“爱国拳民”一人一口唾沫也把几万洋兵给淹死了。结果,几百万“爱国”拳民不仅没去打任何洋兵,而且还偷袭在前线抗敌的爱国将领聂士成部后方。结果帝都丢了,老佛爷狼狈逃窜。你说老佛爷震惊不?

全国百姓看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竟然不堪一击,被人轻松切菜砍瓜,震惊不?

而洋人本来以为打垮几万清军只是序幕,和百万”刀枪不入“的拳民打大规模会战才是硬仗,结果打到北京城都没见过”爱国拳民“前来一战,震惊不?

老佛爷震惊了,全国人民震惊了,洋人也震惊了,还有让我更震惊的:八国联军英军中作战勇敢、对满清战无不胜的“华勇营”——英国从清帝国退伍兵和老百姓中招募的士兵。英国对他们的评价是"坚忍、耐心、聪明"。为什么这些人在大清是“废柴”,到英国人手里就成了“精英”呢?

同样还让人震惊的是英国爱尔兰人罗伯特·赫德——大清海关总税务司,中国海关制度创建人,中国邮政创始人,大清正一品官,太子太保。掌管大清海关达半个世纪,建设了大清唯一高效、廉洁的行政部门:大清海关。自满清至今,除了某些蛋疼的人给一句“外国人把持海关无疑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的评价外,不见任何负面评价。

看来,你有时不得不服:不是中国人不行,是中国管理者太垃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革,其中不乏令世界瞩目、令国人震撼的事件。这些“震惊中外”的事件,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的维度,细致地讲述一些我认为可以称得上“震惊中外”的事件。1. 晚清的“巨变”与“屈辱”:一个古老帝国的裂痕与挣扎如果要.............
  • 回答
    要说近五年之内哪些日漫能担得上“神作”之名,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又充满主观性的话题。毕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衡量“神作”的尺子,它可能丈量的是那份震撼人心的剧情,是那股直击灵魂的思考,亦或是那种令人拍案叫绝的艺术表现力。但我可以分享一些作品,它们在过去几年里,确实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甚至在相当.............
  • 回答
    近代以来,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裹挟着无数的事件、人物和思潮。我们熟知的那些宏大叙事,如国家兴衰、革命爆发、工业革命的浪潮,往往是历史教科书的重点。然而,在这巨幅画卷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那么光鲜亮丽,甚至令人扼腕叹息的细节,它们同样塑造了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却往往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一、晚清“自强运动.............
  • 回答
    近几百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文化交流的深入,汉字体系也在不断地“新陈代谢”。当然,说“新造汉字”可能稍显笼统,更准确地说,是汉字在形、音、义上的演变和扩展,其中不乏一些是人们为了适应新事物、新概念而创造出来的,或是对旧有字词进行组合、改造而成的。在近代,最显著的一种“新造”现象,就是通.............
  • 回答
    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探索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无疑留下过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失误和弯路。但要说那些“看似昏招,实则精妙”的国策,这可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了。这其中的“精妙”往往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阳谋,而是深藏于时代背景、国家困境以及长远战略之中的智慧闪光,有时甚至是“破局”.............
  • 回答
    近现代以来,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瞬间被定格,伴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我们得以窥见那些充满戏剧性、讽刺性,甚至令人啼笑皆非的时刻。这些照片,如同时间的胶囊,承载着跌宕起伏的故事,也常常让人在看到它们的当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却涌起一丝微妙的尴尬。1. 赫鲁晓夫的“鞋拍桌”事件:怒火与误会交织的尴尬说.............
  • 回答
    五年以后,当咱们再回头看这几年的中国互联网,估计那真是风起云涌,好几件大事得摆出来说道说道,不然这复盘就没劲儿了。我琢磨着,至少有这几桩,没法绕过去:1. “平台经济反垄断”的大风刮了几年,最后尘埃落定与新格局的形成。这绝对是这几年中国互联网最响亮的一记惊雷。你还记得当时多少巨头被点名、被罚款,多少.............
  • 回答
    说到“自古就有”,人们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些古老神秘的传说,仿佛一切智慧和发明都源自遥远的过去。然而,仔细一想,我们身边许多习以为常的事物,其实却是相对“年轻”的产物,它们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却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古老”。就拿我们现在几乎离不开的“报纸”来说吧。一提到.............
  • 回答
    社会现代化思想,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用“工业化与民主化”就能概括得了的空泛概念。它更像是一套关于社会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如何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宏大叙事,以及支撑这种叙事的诸多理念和实践。百科上说它指近代以来工业化与民主化,这确实是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和重要标志,但绝不是全部。想象一下,人类社会就像一个在时间.............
  • 回答
    评价俄国和美国哪个国家对中国“更好”,需要从国家利益这个核心出发,深入剖析两国在近代以来与中国互动中的具体表现,以及这些互动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二元判断,而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动态演变的过程。从俄国(苏联)的角度来看,其对中国的影响是复杂且具有两面性的。积极方面: .............
  • 回答
    近代以来,无数企业家带着梦想与激情投身创业洪流,他们中有的人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魄力,将企业带向辉煌,也有不少人在时代的浪潮中,最终黯然离场。这些失败的经历,虽然痛苦,却往往蕴含着宝贵的教训,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个人维度:理想的碰撞与现实的残酷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企业家,他们怀揣着改变世界的宏大理想,.............
  • 回答
    自近代以来,汉字简化运动的兴起,无疑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变革,尤其对于提升普通大众的识字率、扫除文盲而言,其贡献不容忽视。在此之前,中国社会识字率普遍不高,很多人一生都未能摆脱文盲的困境,这与汉字本身的复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回溯历史,古代的书写系统,虽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结构上往往繁复且.............
  • 回答
    自近代以来,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这些贡献涵盖了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的方方面面,其影响深远且广泛,既有填补空白的开创性突破,也有惠及全球的实用性创新。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科学家们正日益崭露头角。 量子信息领域: 中国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方面的研.............
  • 回答
    21世纪以来,中国确实经历过几次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让人感受到离“热战”只有一线之隔的时刻。这些紧张局势的背后,往往是复杂的历史恩怨、国家利益的博弈以及国际力量格局的微妙变化。台海地区的紧张对峙: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被提及的时刻。 2000年前后: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在2000年左右一.............
  • 回答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名臣”、“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之人”,更有人称他为“近代圣人”。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源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以及其深邃的思想和人格魅力。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有人认为曾国藩是“近代圣人”以及为何如此推崇他。一、 曾国藩何以被视为“近代圣.............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现在和未来几年,那些“非法本”的同学想挤进清北复交等名校法硕的门槛有多高,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先说说为什么“非法本”考名校法硕难,难在哪儿?1. 基础知识鸿沟: 这是最核心、最直接的障碍。法学是一门高度体系化、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法律条文、法理精神、司法实践,这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看看一个高速粒子在人脑里穿梭会发生什么。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近光速”和“质量粒子”是关键,这让情况变得非常极端。首先,我们要明白,粒子以近光速运动时,其能量是极其巨大的。根据相对论的质能方程 E=mc²,即使粒子的质量很小,一旦速度接近光速,其动能会.............
  • 回答
    最近读到一篇关于世界人口的报告,其中一个数字触动了我:过去二十年里,全球有大约1.4亿女婴“消失”了。这个数字大得惊人,而且更令人不安的是,其中超过八成集中在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当看到“消失”这两个字的时候,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仿佛是有人在统计人口时,不小心漏掉了这么多人。但报告的.............
  • 回答
    近期被捕的这几名日本间谍中,出现了一位曾经是中国籍、后嫁给日本人并加入日本国籍的女性。这种情况下,她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确实值得深入探究。首先,我们要理解,国籍的变更并不一定意味着个人身份认同的彻底转变。一个人可能出于多种原因改变国籍,这其中可能包含现实的考量,也可能涉及情感的寄托。对于这位女士来说.............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地理和历史的一些重要方面。我们得从黄河和长江各自的“脾气”以及影响它们“脾气”的因素说起。首先,说说“过去”的黄河。说黄河过去经常泛滥,这真是太贴切了。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但也常常扮演着“伤心河”的角色。它的名字就来源于它那独特的黄颜色。这黄颜色,其实就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