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在前,home 就是家;党性在前,home 就是祖国,贾秀琰毕竟作为受党教育多年的红色翻译家,与国家融为一体,国家不分,殊不知有家才有国,有国无家国将不存,云横秦岭祖国何在?烽火连三月,祖国书抵万金?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祖国?
有人说要看上下文,我就问,海报上的「When 400000 men couldn't get home, Home came for them.」稍有点信达雅常识的你说这里是祖国合适还是家合适?一个字幕翻译还没做好本意传达就(不止一次的)自作聪明的乱加戏,看得让人火大。
电影里都说那么清楚了,被困40万人,丘吉尔只打算带回3万人,说明这个“祖国”都已经准备放弃他们了,来救他们的就是带他们回家的英国老百姓。在西方普世价值观里,这些士兵首先是人,人就是要归家的,这时候还念叨祖国的不是蠢就是傻。
顺便附上我的影评:雪猹:如何评价电影《敦刻尔克》(Dunkirk)?
评论里有些朋友表达的反对观点也有道理,我觉得这才是讨论的意义所在,但一些不太友好的一上来就扣帽子的我看着眼烦就先删除了,把话理顺了再来聊我还是尊重你的表达。另外一些拿着字典就来讨论的我建议你先把电影看了再来说话吧,单独讨论 home 这个单词的意义就根本没什么意义。我把评论里 @影子 的评论单独拿上来:
电影中从来没有强调『英国』,甚至模糊了国家的概念。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重要,都要回家,都要为反抗法西斯、建立新世界而回『家』。
所以说这是西方普世价值观的主旋律片。
万众一心,起点是人,重要的也是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