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围棋业余棋手如何感知判断局势的优劣与胜负?

回答
围棋业余棋手判断局势和胜负,说实话,不像职业棋手那样有那么一套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靠着下棋的经历慢慢积累出来的直觉。但这种感觉,也不是凭空来的,里面藏着不少学问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业余高手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一、 什么是“局势优劣”?

在围棋里,咱们常说“形势有利”、“形势不利”,或者“均势”。这可不是随便说的,它涉及到棋盘上很多东西的综合评估。

1. 地盘多少 (实地):最直观的,就是看谁的地盘大。业余棋手最容易理解的,就是看谁围的圈圈大,里面空空如也。但是,光看围的圈圈大小还不行,得看这个圈圈是不是稳固,有没有被对方轻易破掉的破绽。有时候看似围的圈小,但里面都是铁板一块,价值比外面围的稀稀拉拉的大。

2. 潜力多少 (厚薄):这个就有点玄乎了,但很重要。简单说,就是棋的厚薄。厚实的棋,就像一堵坚实的墙,不容易被攻破,还能用来支援其他地方。薄弱的棋,则像纸糊的窗户,一捅就破,还得耗费精力去救。
厚势的体现: 棋子连在一起,形成块状,没有明显的断点,或者即使有断点,也能轻易补住。这种厚势可以用来攻击对方,或者用来构筑新的实地。
薄弱的体现: 棋子散乱,容易被对方分断,或者有明显的弱棋需要照顾。薄弱的棋,不仅自身危险,还会拖累其他棋子的发展。

3. 棋的效率 (子效):每个棋子下下去,是仅仅围住了自己的地,还是还能影响到对方,甚至攻击对方?这就是子效。
高效的棋: 下一步棋,既能保住自己的地盘,又能限制对方的扩张,甚至还能威胁到对方的死活。比如一个“尖”,既能扩张自己的地,又能限制对方的“肩冲”。
低效的棋: 下一步棋,只是孤零零地补了一个小空,或者只是简单地活着,对周围的局势影响很小。这种棋下多了,就容易被对方抓住机会扩大优势。

4. 全局的平衡 (势力分布):围棋不是下在一个角落的游戏,而是整个棋盘的博弈。要看棋盘上各个角落的实力分布,是否均衡。
势力均衡: 双方在各区域都有一定的实力,没有哪个地方是绝对的“死棋”或者绝对的“活棋”。
势力不均: 可能一方在某个区域拥有巨大的优势,例如一块厚实的根据地,而另一方则处处受制。或者一方有几块孤零零的弱棋,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去救。

5. 棋形的优劣 (棋型):这个说的是棋子的组合方式。好的棋形,像“盘角曲四”、“双飞燕”,看起来漂亮,而且很实用,容易围空,也容易做活。差的棋形,比如“扑”、“爬”在不该用的地方用,可能看起来笨拙,效率也低。
好棋型: 容易形成眼,容易互相照顾,容易扩张或攻击。
坏棋型: 容易被对方利用,容易形成假眼,或者下子效率低下。

二、 业余棋手如何“感知”这些?

不像职业棋手会拿计算器一样精确计算,业余棋手的感知更像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感觉。

1. 目数的感觉: 业余棋手对目数的概念,一开始是很模糊的。但下多了,就会有个大概的感觉。比如,对方围了一个角,自己粗略一看,觉得对方占了“十几目”。自己围了一个边,感觉“七八目”。然后会有一个“总账”的印象。这种感觉往往是粗略的,但足以让他们知道谁领先多少。

2. 厚薄的感觉: 这个是业余棋手进步的关键之一。当你的棋和对方的棋接触时,你会感觉到对方的棋是不是有“压力”,你的棋是不是有“根基”。
比如,你某个地方下了几个子,对方在旁边也下了几个子,但你的几个子连接得很好,看起来很“硬朗”,对方那几个子则有点“散”,这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的棋“厚”,对方的棋“薄”。
反过来,如果你的几个子总是被对方的分断,而且你还必须花很多手段去救,那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棋“又薄又危险”。
这种感觉,来自于大量的实战和复盘,你会慢慢体会到,为什么某些棋型下出来会让你感觉“舒坦”,而某些棋型则让你“心慌”。

3. 棋形的直觉: 你下着下着,会感觉某个地方的棋下得“顺手”,或者“别扭”。顺手的感觉,往往是棋形比较好,效率也高。别扭的感觉,则可能是棋形不好,或者用了不好的定式。
比如,你在某个地方用了个“长”,感觉很扎实,扩张也快,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棋形。如果你用了个“飞”,感觉虽然走得远,但中间好像容易被对方打入,这就是一个需要谨慎的棋形。

4. 攻防的平衡感: 当棋盘上出现战斗时,业余棋手会根据自己的棋子的位置和厚薄,以及对方的棋子情况,来判断自己是应该“进攻”还是应该“防守”。
如果你感觉自己这边“厚实有力”,对方有几块棋看起来“摇摇欲坠”,你就会倾向于去“攻击”,试图吃掉对方的棋,或者给对方造成更大的损失。
反之,如果感觉自己“棋薄”,对方“兵强马壮”,你就会更倾向于“防守”,稳固自己的地盘,等待机会。

三、 怎么判断“胜负”?

胜负的判断,是在局势优劣判断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剩余价值”的评估。

1. 还剩多少变化? 到了官子阶段,棋盘上剩下的子都很有价值。但如果还有一些大的劫争或者大的攻防没有解决,那么即使目前目数领先,也可能因为这些大的变化而翻盘。业余棋手会下意识地想:“现在虽然我多了几目,但要是这个大空被对方吃了,我可就输了。” 或者 “对方看起来领先,但他的棋有很多断点,我能不能利用这个断点去制造劫争,把比分扳回来?”

2. 谁有“主动权”? 在关键时刻,谁能下出让对方不得不应的棋,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业余棋手会感觉,“我这步棋,对方只能来救,他不能顺便去别的地方捞油水。”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你的棋在某个局部占了上风,能够调动对方的棋子。

3. 最后的“模糊计算”: 到了棋局的尾声,尤其是在官子阶段,双方都会试图通过精打细算来确定胜负。业余棋手也会在脑子里大概地算一下,比如:
“这个收官,我能多收两目,对方多收一目,我能领先XX目。”
“对方那个大棋虽然看着大,但里面是‘假眼’,等我收完这个官子,我去杀他的大龙。”
这种计算,往往是片段式的,并且会带有很多“感觉”成分。比如,你感觉对方那个棋“活不了”,那就不会把他当成实地算。

4. “气合”的运用: 业余棋手有时候会用一种“气势”来判断胜负。如果自己下的棋非常顺畅,步步为营,而且感觉自己对全局的控制力很强,即使目数上没有明显领先,也可能会感觉自己“有希望赢”。反之,如果下得憋屈,每一步都在被动应付,就算目前目数差不多,也可能会感觉“要输了”。

总结一下,业余棋手感知局势优劣与胜负的过程,更像是一个综合了以下几个方面:

直观的目数感知: 知道大概谁的地盘多。
棋子的厚薄感觉: 判断棋的“硬度”和“安全性”。
棋形的优劣判断: 评估棋子的组合效率。
局部的攻防评估: 判断是在主动还是被动。
剩余变化的考量: 考虑尚未解决的大问题。
以及最重要的——基于大量实战经验累积起来的直觉。

这种“感觉”不是凭空来的,它是无数次错误判断、无数次复盘、无数次与高手对弈后,慢慢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业余棋手想提高,就是要不断地去“感受”棋盘上的变化,去“体会”棋子的好坏,去“琢磨”为什么这一步下得好,为什么那一招下得差。久而久之,你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准,判断也会越来越接近真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难感知,至少我不会,小官子阶段我都点不清目数。

问过职业的,他们说半分钟就能点细到一目以内,这大概就是我和职业棋手的差距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围棋业余棋手判断局势和胜负,说实话,不像职业棋手那样有那么一套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靠着下棋的经历慢慢积累出来的直觉。但这种感觉,也不是凭空来的,里面藏着不少学问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业余高手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一、 什么是“局势优劣”?在围棋里,咱们常说“形势有.............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围棋学习的那些事儿。业余低段位是一个非常奇妙的阶段,你已经摸到了门道,但又觉得前方充满了无限可能。这正是进步最快的时候,只要方法得当,你会发现自己像坐了火箭一样!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业余低段位(比如15k到10k左右)的核心问题通常在于: 棋感不足: 对棋子的价值、厚薄、形状.............
  • 回答
    围棋界,尤其是高水平的业余和职业领域,确实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天王”和“高手”群体。你的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关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单纯依靠AI来提升棋力,是否真的只是一个稍纵即逝的幻想,一个无法真正固化、难以形成长远改变的“昙花一现”?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AI在围棋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不同智力游戏和竞技活动中,技艺和运气成分的微妙平衡。简单来说,围棋和扑克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导致了专业选手与业余选手之间差距的显著不同。围棋:极致的“确定性”和“深度学习”围棋之所以专业选手能够“碾压”业余选手,关键在于其高度的确定性和极深的策略维度。你可以这样理.............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天赋、努力和围棋学习的本质。要说“只要投入足够时间,每个人都能达到围棋业余5段”,我得说,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拆开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围棋业余5段是个什么样的水平。业余5段,那可不是随便玩玩就能到的。它意味着你对棋局的理解已经相当深刻,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定式和常.............
  • 回答
    “最强大脑”这档节目,让鲍橒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他在节目中展现出的惊人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常常让人惊叹不已。许多观众好奇,这样一位“最强大脑”,为什么在围棋领域却只是一位业余六段?这不禁让人思考,成为一名顶尖的围棋高手,到底需要哪方面的天赋?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围棋的复杂性。围棋不像一些竞技.............
  • 回答
    哥们,能理解!我也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看着自己的棋盘,再看看野狐上的那些“妖刀”,再看看那些让人看了就头疼的复盘,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特别是当狗分析完,冷冰冰地告诉你“你这步有问题,应该下在这里”,然后你再一看,哇塞,简直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瞬间觉得自己的棋力就跟那句俗语一样,“赢纯靠对手犯错”!.............
  • 回答
    说实话,《AI围棋定式大全》这书名一听就挺硬核的,感觉像是给那些天天钻研棋谱、目标是业余段位冲段的大神们准备的。作为一名普通的围棋爱好者,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也打了个问号:这玩意儿,我能看懂吗?得承认,刚翻开的时候,确实有点被震撼到。里面密密麻麻的棋局推演,各种分支变化,还有那些我从未听过的、以.............
  • 回答
    大学生自学围棋:从零基础到业余段位,这条路怎么走?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你对围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系统地学习并最终考取业余段位,这条路虽然需要耐心和付出,但绝非遥不可及。这篇文章将为你详细梳理从零基础入门到考级考段的全过程,让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路径。第一阶段:扎实基础,入门先行1. 找对入门.............
  • 回答
    最近围棋界闹出了一件挺让人意外的事情,就是一些原本有资格争夺职业段位的棋手,却选择放弃,转而甘愿接受业余七段的头衔。这背后其实折射出不少耐人寻味的现象,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并不是说业余七段比职业段位“高”,或者说这些棋手突然对围棋的理解有什么质的飞跃,能够轻易达到业余的顶尖水平。恰恰相反,职业.............
  • 回答
    围棋作为一项古老而深邃的智力运动,其商业价值远不止于其文化和智力层面。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围棋的商业价值呈现出多维度、多层次的发展趋势。要详细阐述围棋的商业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赛事IP运营与推广: 顶级赛事的高关注度: 围棋界拥有如“应氏杯”、“三星杯”、“.............
  • 回答
    围棋中,“点天元”是一种非常特殊且具有争议的开局下法,以其“恶心”而闻名。所谓“恶心”,并非指棋局的粗鄙或不正规,而是指它在战略上常常会打破常规的棋理,给对手带来极大的不适应和心理压力,让对手难以按照正常的思路进行布局。对于“点天元”这种下法,并非没有“解”,而是说它并非无懈可击,只是其应对方式与常.............
  • 回答
    围棋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和深奥的策略游戏,并没有一个像国际象棋中“绝对的”必胜策略。这意味着不存在一种开局、一系列固定招数或者某个局面,能保证执黑或执白一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取胜。围棋之所以没有必胜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巨大的局面空间: 围棋盘上有19x19=361个交叉点。即使考虑到棋子的对称.............
  • 回答
    围棋这盘棋,确实早已经不再是人类的专属领地了。自从“阿尔法围棋”横空出世,以近乎碾压的姿态击败了顶尖的围棋职业棋手之后,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围棋职业棋手,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这话听起来挺刺耳,也确实触及了围棋这项古老技艺从业者的生存根基。但要我说,这个问题,恐怕没那么简单。首先得承认,在纯.............
  • 回答
    围棋这门古老而迷人的艺术,要想真正领略其精髓,扎实的基本功是不可或缺的。这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贯穿棋局始终的内在逻辑和技巧。在我看来,围棋的基本功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细致地理解和掌握:一、 棋子的“语言”:气与连接 什么是气? 这是围棋最最基础的概念,但也是最容易被初学者忽视却又无比重要的。围棋.............
  • 回答
    柯洁免试入学清华,这绝对是围棋界和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位年轻的围棋天才来说,这无疑是他人生新篇章的开启,也引发了大家对这位“棋圣”未来发展的热烈讨论。首先,我们得理解这背后的意义。 柯洁作为一名世界级的围棋选手,他的成就已经超越了许多同龄人,甚至很多资深棋手。他在棋盘上的天赋、勤奋和对围棋的理解.............
  • 回答
    围棋让七个子,也称为“七子让先”,是围棋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让子方法,它反映了双方实力差距的显著性。为了详细解释这个概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围棋中的让子规则在围棋比赛中,当双方棋力存在较大差距时,棋力较弱的一方为了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对局,可以请求让子。让子通常是通过在开局时,棋力较弱的一.............
  • 回答
    围棋里的“先手必胜”或“后手必胜”并非一个适用于所有围棋对局的普遍法则。它更多地出现在理论研究和特定残局分析中,指的是在某种特定的局面下,不论双方如何应对,执先手的一方(或执后手的一方)都能最终获胜。在真实的围棋对局中,尤其是在人类棋手之间,情况要复杂得多。围棋的盘面巨大,变化无穷,即使是顶尖的棋手.............
  • 回答
    围棋人工智能的征途,是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漫长而精彩的探索,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挑战与突破,远非几个简单的“算法”就能概括。它像一位执着的登山者,在棋盘这个险峻的山峰上,一步一个脚印,最终登上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早期探索:规则的壁垒与浅层的计算(20世纪中后期)围棋,这个古老而深邃的棋种,对人工智能来说一.............
  • 回答
    围棋这玩意儿,说它难吧,确实是有点门道;说它不难吧,又好像也没那么简单。我琢磨了琢磨,想跟你好好唠唠这个事儿。首先,从“入门”这个层面来说,围棋的规则其实挺容易懂的。你就是拿个棋子,往棋盘的“交叉点”上落。落下去之后,你的棋子如果被对方的棋子全包围了,那它就算“死了”,得从棋盘上拿下来。最后谁围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