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脆弱认为脆弱是40年和平发展拼命摊大城市规模的同时疏于国防工程建设的结果。
现在确实没有那种要塞化堡垒化的城市,地下防护和保障工程也很少了。
高票答案将市民与城市综合体强行分开谈不太合适吧,在战争面前,尤其是全国性战争下,现代所有的城市生活方式都将面临崩溃式灾难。现代城市的循环全部依赖人工干预和非本地资源,现代战争的破坏力极其容易瘫痪这个循环。
就在前天,小区因维修导致限时供水,就是在早饭,午饭和晚饭时间供水,都让我这个家中闲人感受到痛苦。马桶不敢多用水,洗衣服计划延迟,做饭偷懒一次整了一天的,特别怕桶装水不够用;第二天全天正常供水,赶紧把积累的一些家务赶紧做掉,那个舒爽啊。
现代的生活方式,就算是城市不遭受直接打击,其他关键城市的联系被截断,可能都会面临大量的流民出现。当年的南斯拉夫战争,首都市民在初期表现得还是不错的,到了后期呢,没水,常停电,大量的社会基础活动被影响,直接导致市民的态度发生变化,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这一现象在明朝中后期的战争时期就表现得极其明显,一但系统被干扰,很多底层百姓就生活不下去了。说个很简单的场景,要赈灾某地,总得有个计划调配吧,但是做这一堆事的人一天也就一天二十四小时,如果处理资源被众多的事件牵制,赈灾的事情必然无足够的精力来应对,哪怕仓库有足够的物资,必然出现赈灾的进一步混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