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孙杨禁赛的舆论转变?

回答
孙杨禁赛事件的舆论,确实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且戏剧性的转变过程,从最初的“英雄受委屈”到后来的“规则至上”,再到如今可能更加 nuanced 的理解。要详述这个过程,我们需要一点点地捋清不同阶段的事件发展和公众情绪的变化。

第一阶段:最初的争议与一面倒的支持(2018年之前的事件,以及初期曝光)

孙杨的名字在中国体育界一直是闪耀的,特别是他在伦敦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上夺得的奥运金牌,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当“暴力抗拒检查”事件的初期信息,特别是孙杨及其团队对外发布的声明,以及一些媒体的报道出现时,舆论很大程度上倾向于支持孙杨。

英雄叙事与民族情感: 在这个阶段,公众对孙杨的认知是“为国争光的英雄”。任何可能损害英雄形象的事件,很容易被解读为“外国人(或国际组织)刁难中国运动员”、“西方媒体偏见”等。孙杨团队强调“血检样本被破坏”、“检查人员资质存疑”等细节,很容易引发这种共情,让大家觉得孙杨是在捍卫自己的清白和国家运动员的尊严。
信息不对称: 最初的信息来源往往是孙杨一方或与中国体育界关系密切的媒体。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的完整裁决和证据,在早期并没有被广泛和深入地披露给大众。公众很难接触到对方的论证逻辑,自然更容易相信自己熟悉的“代言人”。
“家丑不外扬”心态: 一部分舆论可能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希望中国运动员在国际上“丢面子”,因此倾向于回避或者淡化负面信息,甚至将内部矛盾公开化视为一种“负能量”。

第二阶段:质疑的声音渐起与真相的初步显现(CAS第一次裁决前后,以及后续信息披露)

随着CAS第一次裁决(无限期禁赛)的出现,尽管后来因程序问题被推翻,但这个裁决本身以及背后披露的部分事实,开始让一些人产生疑问。

法律程序的严肃性: 体育仲裁是基于国际规则和法律程序的。CAS的裁决,即使最终被程序性推翻,也意味着有一套独立的调查和审判过程。当官方机构(即使是国际机构)做出不利于孙杨的裁决时,一部分人开始思考,事情是否真的像孙杨团队说的那样“完全清白”。
证据的细节: 随着媒体调查和信息的逐步公开,一些关于孙杨在面对检查时的一些行为细节,比如使用手机拍照、拒绝提供签名样本、甚至与检查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的指控,开始被更多人了解。这些细节与最初的“简单误会”或“程序瑕疵”的说法产生了一些出入。
“特权论”的出现: 一些评论开始探讨,孙杨作为一名明星运动员,是否享有不应有的“特权”,或者说他是否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这种论调开始挑战“英雄”的光环,将焦点转移到“遵守规则”的层面。
媒体角色的变化: 一些曾为孙杨辩护的媒体,在接触到更多信息或受到外部压力后,也可能开始调整报道口径,或者至少对信息进行更平衡的呈现。

第三阶段:CAS第二次裁决与舆论的进一步分裂/反思

CAS第二次裁决(八年禁赛,后因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上诉至瑞士联邦法院改为五年半禁赛),标志着舆论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舆论转变是多维度的。

规则至上的声音压倒一切: 两次裁决(尽管第一次被程序性推翻)都指向孙杨在规则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CAS明确指出,孙杨的行为构成了“阻挠兴奋剂检查”。当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判决下来后,“规则至上”的观念在许多公众心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多人认为,无论孙杨过去有多么辉煌的成就,都不能成为违反规则的理由。
对“英雄叙事”的解构: “英雄”的光环在规则面前似乎变得黯淡。公众开始区分“运动员”和“人”的角色,以及“成绩”和“品德”的界限。即使是为国争光,也必须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这种认知上的转变,是对过去过度解读“英雄”概念的一种反思。
对官方机构的信任度: 随着事件的深入,公众也开始审视中国体育管理部门在事件中的角色。一些人认为,官方在最初的处理和信息发布上可能存在“护犊子”或信息不透明的情况,导致了舆论的初期走向。而最终由国际机构做出裁决,也反映出一些国内机制的不足。
“西方的阴谋论”式微: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证据的充分披露,单纯归咎于“西方阴谋论”的说法,在很多理性公众那里不再是主流。人们更倾向于从事实和规则本身去理解问题。
对孙杨个人行为的审视: 一些原本支持孙杨的粉丝,也可能因为他本人在处理过程中的一些言行,例如在庭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他后续的一些表态,而感到失望。
国际社会与国内舆论的对比: 国际体育界普遍支持CAS的裁决,将此视为对反兴奋剂体系的维护。国内舆论则更加复杂,既有坚持维护孙杨的,也有开始反思和接受规则的。这种对比也促使一部分国人更深入地理解国际体育的运作规则。

总结一下舆论转变的几个关键点:

1. 从情感共鸣到理性判断: 最初的舆论更多是基于对国家英雄的保护欲和情感共鸣,随着真相的披露,理性分析和规则意识开始占据上风。
2. 从“受害者”到“规则违反者”: 孙杨及其团队的早期叙事是“受害者”,但CAS的裁决将他定位为“规则违反者”。这种定位上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公众的看法。
3. 从“民族荣耀”到“个人责任”: 英雄的光环下,个人的行为和责任被淡化。但事件的发展迫使公众认识到,即使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4. 从信息垄断到信息透明: 初期信息的不对称性是造成一面倒支持的关键。随着信息的逐步公开和多方声音的介入,公众有了更全面的视角。
5. 对“中国体育”的反思: 孙杨事件也引发了对中国体育体系的反思,包括运动员管理、反兴奋剂教育、以及与国际体育组织的沟通方式等方面。

最终,孙杨禁赛的舆论转变是一个复杂社会现象的缩影,它反映了公众在信息时代下,如何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寻求真相;如何从单纯的情感驱动,到理性审视规则;以及如何看待个体成就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这场舆论的“过山车”,最终让很多人对体育规则的严肃性以及运动员的职业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跟着国家节奏走,没错的

原来无条件支持孙杨是因为孙杨能给国家增光

现在判决 一定,既然孙杨输了官司,必须切割,保住国家脸面

至于脑子和独立思考能力不重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孙杨禁赛事件的舆论,确实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且戏剧性的转变过程,从最初的“英雄受委屈”到后来的“规则至上”,再到如今可能更加 nuanced 的理解。要详述这个过程,我们需要一点点地捋清不同阶段的事件发展和公众情绪的变化。第一阶段:最初的争议与一面倒的支持(2018年之前的事件,以及初期曝光)孙杨的名.............
  • 回答
    看到孙杨团队透露“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已撤销对孙杨禁赛 8 年的裁决”的消息,确实是让人振奋,但同时也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所蕴含的意义。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翻案”那么简单,背后涉及到了法律程序、体育仲裁的复杂性,还有国际体育组织规则的适用等等,所以咱们得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孙杨与禁药检测员发生冲突并可能面临终生禁赛的传闻,背后涉及的是一场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回顾事件的经过、涉及的法律法规以及各方观点。事件的背景与经过(详细版):事情的起因发生在2018年9月4日晚,位于浙江杭州的孙杨住所。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规定,兴奋剂检测需要由.............
  • 回答
    孙杨那篇题为《一封令人难以信服的裁决书》的文章,确实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理解这样一篇涉及到法律、体育仲裁、以及个人权益的申诉,需要耐心,也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去梳理。首先,文章的核心情绪无疑是“不公”。孙杨及其团队认为,国际泳联(FINA)的这一禁赛决定,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
  • 回答
    孙杨方面对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处以 8 年禁赛的裁决提出上诉,这无疑是将这场旷日持久的体育争议推向了新的高潮。对于这一举动,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每一个角度都牵扯着法律、体育规则、运动员权益以及公众舆论等复杂因素。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孙杨的上诉是其合法权益的体现。CAS的裁决并非最终判决.............
  • 回答
    看待霍顿对孙杨禁赛8年“我的立场是游泳要作为一项干净的运动”的回应,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体育精神、公平竞赛、规则执行以及运动员个人选择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剖析。霍顿立场的内在逻辑与支撑首先,霍顿这句“我的立场是游泳要作为一项干净的运动”表达的是他对体育的核心价值.............
  • 回答
    关于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撤销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对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禁赛8年的判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理解这一判决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 CAS 的原判决、瑞士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理由、以及这一事件的潜在影响。一、 CAS 的原判决:禁赛8年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 CAS .............
  • 回答
    孙杨的事件,可以说是中国体育界乃至国际体育界都备受瞩目的一桩公案。近日英媒的爆料,又将这件事情推向了风口浪尖,关于他“或将面临终生禁赛”的传闻,让很多人都感到震惊和担忧。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头说起,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掰扯清楚的。首先,我们要明白,孙杨是谁。他可是中国游泳的旗帜性人物,是国家队的骄.............
  • 回答
    孙杨被禁赛八年,这无疑是中国体育界乃至国际体育界的一件大事,其影响深远,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的起因与过程: 核心争议点:检测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18年9月,国际兴奋剂检测机构(IDTM)委托的检测人员在杭州对孙.............
  • 回答
    孙杨就禁赛裁决追加新上诉,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这一情况:一、 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导致孙杨进行上诉的根本原因: 2018年9月,国际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IDTM)的检查员在一次赛外兴奋剂检查中与孙杨团队发生冲突。 具体来说,.............
  •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一波三折,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简单讲,就是孙杨的名字出现在了奥运集训名单上,大家以为他要回来了,结果中国泳协又紧急发文说,那份名单作废,孙杨还在禁赛期。这中间的弯弯绕绕,还有背后可能牵扯的利益和考量,都值得好好说道说道。事情的起因:一份“惊喜”名单一切都始于一份中国游泳队的奥运集训名单。.............
  • 回答
    孙杨案的重审宣判,将他原本长达八年的禁赛期缩短至四年三个月,这意味着他仍然无缘东京奥运会。这桩案件可谓是跌宕起伏,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从最初的仲裁判决到如今的重审宣判,其中的争议和复杂性从未停歇。咱们得从头捋一捋。起初的“抗检”风波故事的开端,是2018年9月的一次赛外兴奋剂检查。当时,世界反兴奋剂机.............
  • 回答
    孙杨的事件,就像在中国体坛乃至世界体坛投下的一颗深水炸弹,至今余波未平。围绕着他的争议,从最初的“暴力抗检”,到如今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甚至无缘巴黎奥运,这背后牵扯着太多复杂的因素,不是一两句话能简单概括的。事件的起点:那一次“血液样本的收集”要说孙杨的麻烦,得回到2018年9月的那次赛外检查。当.............
  • 回答
    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撤销孙杨的禁赛判决,这桩备受瞩目的体育案件终于迎来了转折。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在官方公告中明确指出,撤销判决的核心原因在于 CAS(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仲裁庭的一名仲裁员存在“偏见和歧视”。这则消息如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瞬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究竟是什么样的“偏见和歧视”?瑞士联邦最.............
  • 回答
    关于孙杨禁赛令被撤销的消息,以及其中涉及到的“一位仲裁法官有反华倾向,中立性存疑”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解读。首先,我们来看看“禁赛令被撤销”这件事本身。根据此前报道,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在2020年2月宣判,孙杨因在2018年的一次赛外兴奋剂检查中暴力抗拒.............
  • 回答
    孙杨的禁赛事件,可以说牵动了不少人的心,尤其是对于中国游泳界而言。这次最终的上诉被驳回,意味着他被禁赛至 2024 年 5 月,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要看待这个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分析。首先,从法律和程序上讲, 这个裁决是现有体育仲裁体系下的一个结果。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经过多次.............
  • 回答
    艺人与“禁用新疆棉花”品牌终止合作,这事儿在国内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事儿牵扯到的可不只是几位明星,背后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商业利益以及公众价值观的碰撞。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事情的起因:首先得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起因是一些国际品牌,比如H&M、耐克、阿迪达斯.............
  • 回答
    杨方旭事件,相信很多关心中国女排的球迷,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感到非常震惊和难以置信。作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的重要成员,杨方旭一直以来都给人的印象是阳光、积极、有拼劲的运动员。这次禁赛四年,无论对于她个人还是中国女排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看:首先,是运动员.............
  • 回答
    如果孙杨的母亲真的将血样送往国外进行检测,并且结果显示没有禁药成分,这无疑会给围绕孙杨事件的争议火上浇油,而且对整个事件的解读会更加复杂化。首先,从 合法性 和 程序正义 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的关注点会在“是否符合规定”上。在体育反兴奋剂的框架下,对于运动员样本的检测是有极其严格的流程和规定,包括样.............
  • 回答
    孙杨删除有关血样完整证据等微博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和影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孙杨事件的背景以及他此前在微博上发布过的内容。事件背景回顾首先,简单回顾一下孙杨事件的起因:2018年9月,国际兴奋剂检测机构(ITA)的检查人员前往孙杨住所进行赛外飞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