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离婚越来越困难,那结婚也要多考虑考虑,干脆也别结婚了
我就想问一句,如果因为地方民政部门在人为设定预约制,导致很多真的需要离婚的人没有及时离婚成功,如果在这个期间范围内出现了婚姻存续期间(协议离婚期内)的任何问题比如殴打、辱骂、转移资产或者婚内强迫性行为等等,这些问题谁来承担?是民政部门还是当事人自己。
离婚冷静期再加上预约限制排号等于离婚遥遥无期了,索性直接说都别离婚算了。
太好了,这样以后离婚率就低了。
“为何离婚名额总是申请不上,背后的原因让人暖心”。
重点:民政局不用996,可以考。离婚律师将来是金牌职业,赶紧入场。风口一直存在,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了!
就——可能是我这个人比较奇怪(笑),看到新闻的第一反应不该是去查广州每年有多少离婚登记需求吗?
下面是2019年《广州统计年鉴》中2017、2018两个年度的离婚数据:
依据年鉴:
广州全市2017、2018两年全市通过民政局协议离婚的实际需求不超过2.5万对,对应到各区,最高离婚人数的2017年越秀区也仅仅4040对(且不论其中还有法院判决/调解离婚的情况)。
而以新闻提到的每区30对/工作日预约标准计算,一年250个工作日,区民政局可以处理7500例离婚申请,几乎达到2017年越秀区离婚需求的两倍,总数上完全足以满足广州市民众的离婚登记需求。
即使新闻报道的预约人数限制(每区每日30对)为真,除非出现短期内离婚需求巨幅波动的特殊情况,否则预约规定其实并不会对离婚产生实际阻碍。
多讲一句:
因为疫情原因,去年各政府职能机关对外窗口有过一段时间的停摆。至少就我本人所在的上海地区,恢复后很多机关都要求网络预约、适当分流防控压力。
我个人猜想,广州预约登记的新规也可能是类似产物,只是恰好赶上了《民法典》离婚冷静期施行后的离婚潮,大家不必过分解读。
当然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重视——从数据上说,一些区比如黄埔区、荔湾区一年只有不到1500对夫妇离婚,民政局预约爆满是极小概率事件(相当于一年三分之一的离婚申请在某一个月集中申请办理),但是新闻报道却指出荔湾区预约同样已经约满。
如果新闻报道为真,那要么是今年的离婚人数会远超预期,要么是离婚申请在一年中的分布极不均匀,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民政部门都应该有所准备,合理安排人员,抽调、增加窗口/名额,及早应对。
以上。
寡人很早就说过,现在学法的,想转行律师的,在考司考的,或者在律所苦逼搬砖的,尽快转型离婚诉讼律师,钱途远大,一片蓝海,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以本人在扭腰时结识的大票专打离婚官司的律师来看,客户资源这东西,先下手为强,早两年下决定,可能就是好几百万的收入差距,以及日后律所是合伙人还是搬砖的天差地别。
不用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