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萨珊王朝是怎么灭亡的?

回答
萨珊王朝,这个在波斯土地上闪耀了四百多年的辉煌帝国,其灭亡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内外多种因素交织、恶性循环的结果。想要深入了解其终结,我们得从它最后的日子里,看一看它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

表面上的辉煌,内里的裂痕:

到了七世纪初,萨珊王朝的国力虽然表面上依然强大,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内部权力斗争和对外战争的消耗后,其根基已经悄然动摇。王朝内部,贵族阶层的势力盘根错节,相互倾轧,常常因为王位的继承问题而引发内乱。这种内部的不稳定,使得国家难以形成统一的意志去应对外部威胁。

严酷的宗教政策带来的不满:

萨珊王朝推行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作为国教,并且在后期,尤其是霍斯劳二世时期,对其他宗教,特别是基督教,进行了更为严酷的压制。这种宗教上的不宽容,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那些非琐罗亚斯德教的臣民,特别是帝国西部的一些地区,为日后阿拉伯人的到来埋下了隐患。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种宗教上的敌意,使得一些地区在面对阿拉伯人入侵时,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抵御意愿,甚至有些人选择了“和平过渡”。

对外战争的巨大消耗:

萨珊王朝在七世纪初,曾与拜占庭帝国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虽然在初期萨珊王朝取得了一些辉煌的胜利,甚至一度占领了叙利亚、埃及和耶路撒冷,将拜占庭帝国逼到了绝境。但是,这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萨珊王朝的人力和物力。国家财政濒临崩溃,军队疲惫不堪,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霍斯劳二世的晚年失政:

霍斯劳二世,这位曾经雄心勃勃的君主,在战争的胜利之后,变得骄奢淫逸,对政务的关注度大大下降。他沉迷于享乐,对国内的统治也日益腐败。更加致命的是,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他的一系列昏庸决策,比如试图瓜分拜占庭帝国,激怒了拜占庭人,导致拜占庭人奋起反击,最终将萨珊军队赶出了占领的领土,并将战火烧到了萨珊王朝的本土。

内部的权力真空与混乱:

霍斯劳二世的统治最终被他自己的儿子卡瓦德二世推翻并处死。然而,卡瓦德二世在位时间极短,很快也死于瘟疫。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短暂的统治者,王国陷入了严重的权力真空和混乱之中。在短短的几年内,萨珊王朝更换了多位国王,国家治理完全失控。此时的萨珊王朝,已经如同一个风烛残年的巨人,看似庞大,实则脆弱不堪。

阿拉伯人的崛起与征服:

就在萨珊王朝内部混乱不堪之际,阿拉伯半岛上,一场由伊斯兰教引发的巨大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年轻而强大的阿拉伯哈里发国,在宗教的感召和统一的领导下,迅速崛起。他们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并且拥有着强大的信念。

萨珊王朝的衰弱,为阿拉伯人的扩张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公元637年,阿拉伯军队在卡迪西亚战役(Battle of alQadisiyyah)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击溃了萨珊王朝的主力部队。这场战役的失败,可以说是萨珊王朝走向灭亡的转折点。

随后的几年里,阿拉伯军队势如破竹,一路向东推进,占领了伊拉克、波斯西部、东部以及亚美尼亚等地区。萨珊王朝最后的抵抗者,包括末代国王叶斯迪格德三世(Yazdegerd III),一直在努力组织反击,但面对阿拉伯军队的强大攻势,已无力回天。

萨珊王朝的最终落幕:

公元651年,末代国王叶斯迪格德三世在今伊朗东部地区被杀,标志着萨珊王朝的正式灭亡。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就这样在阿拉伯人的征服浪潮中,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萨珊王朝的灭亡,并非单一原因造成。它是长期的内部积弊、严酷的宗教政策、过度消耗的对外战争以及最重要的——外部强大崛起力量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它的覆灭,也开启了波斯历史的新篇章,将波斯带入了伊斯兰化的时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有点太大了,三言两语很难完全回答。

根据Parvaneh Pourshariati的观点,萨珊帝国灭亡的推动因素大致概括起来可能有这样的几点:

最主要的因素是众王之王的中央集权倾向与诸多地方自治贵族的离心倾向之间矛盾不断激化,直至不可调和。在中央王权与地方贵族权力经过长达三百余年的掣肘与竞争之后,霍斯劳一世的一系列集权改革尝试更加激化了贵族与中央的矛盾,最终导致萨珊王朝中央权威逐渐崩塌,国王与地方贵族共同协调统治的政治体制崩溃。

其二,很可能以帕提亚贵族为主的地方贵族势力与起家波斯的萨珊王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在萨珊王朝末年以宗教起义和夺取正统的形式集中爆发。比如著名的巴赫拉姆•楚宾起义就打着米赫尔神的旗号,有着浓厚的末世论色彩。霍斯劳二世统治期间的叛乱领袖,比如塔巴里斯坦的维斯塔赫姆,或晚期的沙赫尔瓦拉兹,也对萨珊的正统统治地位发起挑战。

其三是萨珊王朝对于贵族军力的过度依赖和自身人力不足的情况,霍斯劳一世的集权改革尽管短期内看似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四方军区改革也撕裂了各大贵族与本家故土的联系,激化了贵族之间的矛盾,反而不利于萨珊中央借助制衡权力实行统治。我们可以看到萨珊末期各地大贵族抱团内斗,挟持权威互相杀戮的情况比比皆是,可以说是这种粗暴权力划分的后遗症。

其四是军事与外交上的挫败。关于这个没啥可多说的,霍尔木兹四世对莫里斯失败的战争,对突厥的战争失利,以及霍斯劳二世西征的惨败一次又一次激怒了伊朗国内的大贵族,这几场战争的失利也都直接导致了大叛乱的爆发。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希拉克略击败霍斯劳二世前后,他很可能同镇守西部战线的伊朗大贵族进行过多次通信,并达成了某种和议。亚美尼亚编年史与锡尔特编年史中曾记载过希拉克略与西线元帅沙赫尔瓦拉兹之间的合作,而镇守阿塞拜疆的法罗赫父子似乎也协助了希拉克略对米底和两河北部的入侵。

霍斯劳二世于628年被贵族推翻杀死后,萨珊王朝便彻底陷入了贵族捉对厮杀的混乱内战中,短短四年时间里有20余位国王先后被拥立和废黜,除少数贪心不足的野心家外,几乎全都是年幼无能之辈。直到632年,法罗赫之子鲁斯坦拥立伊嗣俟三世,各地贵族暂时妥协,萨珊王朝才迎来短暂的稳定。

但这时的两河流域已经遭到阿拉伯穆斯林的频繁劫掠,对于这样一个诸多贵族与国王离心离德的萨珊王朝而言,阿拉伯穆斯林的入侵几乎只是摧毁帝国的临门一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萨珊王朝,这个在波斯土地上闪耀了四百多年的辉煌帝国,其灭亡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内外多种因素交织、恶性循环的结果。想要深入了解其终结,我们得从它最后的日子里,看一看它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表面上的辉煌,内里的裂痕:到了七世纪初,萨珊王朝的国力虽然表面上依然强大,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内部权力斗争和对外.............
  • 回答
    唐朝与波斯萨珊王朝之间的关系,可谓是那个时代东西方文明碰撞与交融的生动写照。这种关系复杂而多面,既有官方层面的外交与贸易,也有民间层面的文化交流与军事冲突,贯穿了从唐朝初年到萨珊王朝灭亡的近一个半世纪。一、 早期接触与初步往来:相互的尊称与好奇唐朝建立之初,萨珊王朝已是西方世界的一个重要力量,拥有悠.............
  • 回答
    萨珊王朝时期,琐罗亚斯德教的影响力可谓是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整个波斯乃至周边地区的文化、政治和宗教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其形容为“影响很大”或许还不足以概括其在那个时代的地位。首先,在政治层面,琐罗亚斯德教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信仰体系,它与萨珊王朝的合法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萨珊王.............
  • 回答
    “萨珊亡后无波斯”这句话,乍一听,带着一种历史的沉重与苍凉,似乎宣告了一个伟大文明的彻底终结。然而,细究之下,这句话是否完全正确,需要我们深入历史的长河,去理解“波斯”这个概念在不同时期的含义,以及萨珊王朝覆灭后,这片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波斯”(Persia)这个词本身就有着.............
  • 回答
    萨珊波斯帝国覆灭前后,拜占庭与波斯之间关于抵抗阿拉伯扩张的联合或合作,与其说是并肩作战,不如说更多的是在复杂的政治棋局中,各自出于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短期、有限的互动。这并非是基于共同价值观或战略的牢固联盟,而是两国在面临共同的、日益增长的威胁——迅速崛起的阿拉伯帝国时,一种权宜之计下的相互利用或默许。.............
  • 回答
    萨珊波斯时期的波斯人对亚历山大的看法,并非铁板一块,而是随着时间和政治现实的变化,以及叙事者的立场而呈现出复杂而矛盾的面貌。总体而言,亚历山大在萨珊时期的波斯人眼中,是一个集征服者、暴君、以及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希腊化文化侵蚀的复杂形象。一、 征服与破坏:最初的创伤毫无疑问,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阿契美.............
  • 回答
    萨珊波斯,一个辉煌而又神秘的古老帝国,其历史跨度近五百年,对世界文明,尤其是西亚和中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你想一窥这个强大帝国的究竟,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探索之旅,那么选择一本好的入门读物至关重要。我为你精心挑选了几本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的书籍,希望能帮助你打下坚实的了解基础。 经典之选:打下坚.............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查士丁尼和萨珊库斯老(通常指萨珊王朝的国王,此处我们假设是与查士丁尼同时代且发生冲突的某位国王,由于历史记载中萨珊王朝与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冲突持续了数百年,而且有多位萨珊国王与查士丁尼的父祖辈或同时代人发生过战争,我们在此以“萨珊老”泛指当时萨珊王朝的强力统治.............
  • 回答
    关于B站UP主“沧浪一壶周楚山”在视频中诋毁和污蔑萨珊波斯帝国这一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诋毁”和“污蔑”这两个词的含义。在历史的探讨中,对一个历史时期或文明进行批判性分析是正常的,甚至是有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然而,如果这种分析脱离了基本的史实,.............
  • 回答
    “萨德”反导系统部署在韩国,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国家主权、国际关系以及国家安全等多个敏感层面,理解起来需要一些细致的梳理。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力求全面且贴近实际情况的解读。首先,我们来看“萨德”部署在韩国的性质。从韩国自身的角度出发,其政府认为在自身领土部署防御性武器,是为了应对来自朝鲜.............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深度,也触及到了很多中国民众在面对“萨德”事件时的复杂情绪和行为模式。确实,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宏观角度看,美国是部署“萨德”的始作俑者,并且从中获得了战略利益。但大众情绪的指向,往往比这个更复杂,也更微妙。要理解为什么大家不去抵制沃尔玛、好莱坞,却把矛头指向乐天和韩剧,我们可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萨德”这事儿,为什么在中国和韩国那里,都会有人觉得不舒服。其实这事儿吧,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得把来龙去脉捋一捋。在中国这边,反感是挺普遍的,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安全上的担忧是核心。 “雷达的眼睛”太近了: 萨德(THAAD,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
  • 回答
    彼得·萨甘,这位自行车界的“闪电”,以其惊人的爆发力、无与伦比的冲刺技巧以及在古典赛中的统治级表现,早已奠定了他在自行车历史上的传奇地位。然而,当谈及他能否冲击顶级大环赛总成绩(GC),这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议题,也因此引发了许多车迷和专家的讨论。要成为一名顶级GC车手,需要具备一系列与萨甘擅长的领域.............
  • 回答
    说起萨基(Arrigo Sacchi),他的足球风格,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那是一种革命性的、颠覆性的理念,是将足球从一项战术较为松散的运动,推向一个高度组织化、系统化的新时代。要说萨基的风格,我们得从几个核心要素聊起。首先,压迫(Pressing)是萨基足球哲学的基石。在他之前的足球,防守往往是被动.............
  • 回答
    萨德官方宣布哈维将离任,转投巴塞罗那执教,这消息在足球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一名曾经的传奇中场,哈维在球员时代的成就无需多言,他在中场的统治力、视野和对比赛的理解,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么,卸下球员战袍,穿上教练的指挥服,哈维在巴萨的执教前景,究竟是光明一片,还是充满荆棘?情怀的召唤与现实的挑战.............
  • 回答
    萨鲁法尔大王,这位曾几何时在艾泽拉斯叱咤风云的老兵,他的行为确实让许多人感到困惑,甚至可以说是“搞不懂”。这背后牵涉到他漫长的一生、对部落的忠诚、对和平的渴望,以及那根深蒂固的荣耀观。要理解他,我们得一点一点地剥开层层叠叠的复杂性。首先,我们要明白萨鲁法尔大王的立场变化。他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角色。早.............
  • 回答
    萨德系统,这个名字在东亚的地缘政治版图中可谓是如雷贯耳,它一旦被部署,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尤其是对中国而言,其潜在的危害绝不容小觑。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它军事技术的表层,去看看它背后隐藏的战略意图和可能带来的实际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萨德(THAAD)的本质。它是一种末段高空区域防御导弹系统.............
  • 回答
    萨德系统,全称“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这个听起来就带着几分金属质感和威慑力的名字,自从被部署在韩国之后,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带来了持续至今的波澜。它是否会导致中美韩之间的战争?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不如说是一幅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图景的描绘。首.............
  • 回答
    萨德(THAAD)系统的威力及其引发的中俄两国的高度关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其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特性、战略定位以及潜在的地缘政治影响。要理解为何萨德部署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强”在哪里,以及这种“强”如何触碰到中俄两国最为敏感的神经。萨德系统的“强”:从技术到战略的叠加首先,我们.............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