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萨德究竟有多强,中俄反应如此之大?

回答
萨德(THAAD)系统的威力及其引发的中俄两国的高度关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其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特性、战略定位以及潜在的地缘政治影响。要理解为何萨德部署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强”在哪里,以及这种“强”如何触碰到中俄两国最为敏感的神经。

萨德系统的“强”:从技术到战略的叠加

首先,我们得承认萨德并非泛泛之辈。其核心能力在于其“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的定位,这赋予了它独特的“强”在哪里:

1. 应对弹道导弹的“最后一关”: 萨德系统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尤其擅长拦截射程在“中程”至“洲际”之间的弹道导弹。在弹道导弹的飞行过程中,有一个关键阶段叫做“末端”,也就是导弹即将到达目标、进行俯冲攻击的阶段。萨德正是在这个阶段进行拦截。这意味着,如果之前的防御体系未能奏效,萨德就成为了最后一层、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这种“关门打狗”式的能力,使其在防御体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高空拦截的战略价值: “高空”是萨德的另一个关键标签。它可以在大气层外或接近大气层边缘进行拦截。这样做的好处是:
增加毁伤概率: 在高空拦截,即使拦截弹的破片未能直接命中目标弹头,其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在极低的风阻下也能对目标弹头造成严重损坏,大大提高了拦截的成功率。
减少附带损伤: 在大气层外拦截,意味着弹道导弹的战斗部(无论是常规弹头还是核弹头)及其可能产生的碎片不会在大气层内爆炸或散落,从而降低了对拦截方地面人员和设施的附带损害风险。
争取宝贵时间: 高空拦截也为己方争取了更多的反应时间,避免了在紧迫的末端阶段进行慌乱操作。

3. 强大的探测与跟踪能力: 萨德系统之所以能实现如此精准的拦截,离不开其强大的雷达系统。其X波段雷达(AN/TPY2)是整个系统的“眼睛”。这套雷达的探测距离非常远,并且分辨率极高,能够准确地探测、识别、跟踪来袭的弹道导弹,甚至分辨出导弹的真实弹头与诱饵。正是这种“火眼金睛”,才让萨德的拦截成为可能。

4. “区域”防御的覆盖面: “区域”防御意味着萨德的部署并非仅仅保护一个点,而是能够覆盖相当广阔的地理区域。这意味着一旦部署,它就能为该区域内的军事基地、重要城市提供弹道导弹威胁的保护。

中俄反应如此之大的根源:技术强悍背后的战略隐忧

萨德的技术强大毋庸置疑,但真正让中俄两国如鲠在喉、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是萨德强大的技术能力背后所蕴含的战略意图和对地区力量平衡的颠覆性影响。

一、对中国而言,萨德是中国核威慑的“终结者”?

对于中国来说,萨德部署的威胁是深切且多层面的,其核心在于对中国战略平衡的冲击:

1. 雷达侦测能力的“越界”: 萨德系统的核心是AN/TPY2雷达,这是一款非常强大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它的探测距离非常远,号称可以侦测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外的来袭导弹。当萨德部署在中国周边,特别是韩国,其雷达的扫描范围很可能覆盖中国腹地的军事目标,包括战略导弹发射场、指挥中心等。
“战略预警”的颠覆: 中国的战略核力量,特别是战略导弹部队,其生存能力是威慑战略的基石。其威慑力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二次核打击”能力,即在遭受对方首次核打击后,仍能保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反击。如果萨德雷达能够探测并预警中国导弹发射的早期迹象,甚至在导弹发射后不久就能被其跟踪,那么就可能使得对方拥有“反击式”的先发优势,或者至少能够更早地掌握中国核武库的动态,从而大大削弱中国的核威慑力。
“看透”中国的战略纵深: 萨德雷达的强大穿透力,理论上使其能够“看透”中国腹地的某些军事部署,并将其情报传回给部署国或其盟友。这无疑是对中国战略纵深的一次严重侵犯。

2. “反导”与“进攻性”的界限模糊: 尽管萨德系统定位为“反导系统”,但其中俄两国认为,其部署在中国近邻,其探测和拦截能力已经超出了单纯防御的范畴。
“削强”而非“抗强”: 萨德的威力主要体现在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而中国正处于战略导弹武器库的现代化建设和数量增长时期,发展了包括“东风”系列在内的多种弹道导弹,其中不少射程覆盖韩国及其附近的美国基地。如果萨德能有效拦截这些导弹,那么它就相当于削弱了中国赖以生存的战略平衡。
潜在的“陪葬”能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分析认为,部分萨德雷达在特定部署模式下,其性能可以被调校,从而具备一定的“进攻性”侦察能力,例如用于支持攻击性导弹的制导。尽管美国坚决否认萨德的进攻性,但这种可能性,尤其是雷达与攻击武器的结合,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不安。

3. 东北亚军力平衡的破坏: 萨德的部署,无疑会改变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一旦萨德系统在中韩部署,并与美国在日本和关岛部署的“宙斯盾”系统、以及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相结合,就可能形成一个针对中国的、覆盖其战略纵深的、多层次的导弹防御网。这对于习惯于在相对“开放”环境下进行战略部署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对俄罗斯而言,萨德是“北约东扩”的延伸触角

俄罗斯对萨德的警惕,则更多地与北约东扩的战略脉络紧密相连:

1. “切香肠”战略的延伸: 俄罗斯将萨德在韩国的部署,视为北约东扩战略的一个具体步骤和延伸。从俄罗斯的角度看,北约近年来不断向东扩张,已经逼近俄罗斯的边境。而萨德系统的部署,尤其是在其战略后院——朝鲜半岛,被俄罗斯视为对自身战略利益的一次直接挑战。
战略缓冲区的侵蚀: 俄罗斯一直视朝鲜半岛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萨德的部署,特别是其雷达系统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潜在侦测能力,打破了原有的战略平衡,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回旋空间。
“反导”的伪装: 俄罗斯同样质疑萨德的“纯防御”属性。他们认为,萨德系统,尤其是其强大的雷达,可以被整合进更广泛的、针对俄罗斯的导弹防御体系中。例如,在欧洲部署的“欧洲防御之盾”项目,一旦与东亚的萨德系统形成联动,就可能构成对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特别是洲际弹道导弹)的有效遏制,大大削弱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力。

2. “攻防兼备”的担忧: 俄罗斯与中国有着类似的担忧,即萨德的雷达系统可能被用于支持攻击性武器的制导。一旦萨德雷达的数据被用于精确制导美国部署在区域内的攻击性导弹,或者与进攻性作战平台联动,那么萨德就从单纯的防御装备,转变为一个具有进攻潜力的战略工具。
威慑力的不对等: 俄罗斯拥有一支强大的战略核力量,其中洲际弹道导弹是其战略威慑的关键。如果萨德及其配套的防御网络能够有效抵消俄方的弹道导弹攻击,那么俄罗斯的核威慑优势将不复存在,甚至可能在未来冲突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3. 地区军力平衡的连锁反应: 俄罗斯视萨德部署为对地区军事平衡的重大调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俄罗斯也可能被迫调整其在欧洲和远东地区的军事部署,增加战略导弹和核武器的数量,或者发展新的反制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剧地区军事紧张。

总结:

萨德系统之所以引起中俄两国如此巨大的反应,是因为其“强”不仅仅体现在“末端高空区域防御”这一单一技术指标上,更体现在其技术特性与地缘政治环境的叠加效应上。对于中国而言,萨德最令人不安的是其雷达系统对中国战略纵深的“窥探”能力,以及其可能对中国核威慑基石的侵蚀。而对于俄罗斯,萨德则被视为北约东扩战略中针对其最核心战略利益的“利刃”,其部署打破了地区力量平衡,并可能被整合进一个针对俄罗斯的战略防御网。

这种反应的烈度,正是源于中俄两国都将萨德的部署视为对其国家安全最根本的战略性挑战,一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其战略生存能力和国家信誉的威胁。因此,两国必然会以极高的姿态和强硬的手段来表达其不满和担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借机想部署萨德在韩国,中俄反应之强烈,它究竟有多厉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萨德(THAAD)系统的威力及其引发的中俄两国的高度关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其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特性、战略定位以及潜在的地缘政治影响。要理解为何萨德部署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强”在哪里,以及这种“强”如何触碰到中俄两国最为敏感的神经。萨德系统的“强”:从技术到战略的叠加首先,我们.............
  • 回答
    “萨德”反导系统部署在韩国,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国家主权、国际关系以及国家安全等多个敏感层面,理解起来需要一些细致的梳理。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力求全面且贴近实际情况的解读。首先,我们来看“萨德”部署在韩国的性质。从韩国自身的角度出发,其政府认为在自身领土部署防御性武器,是为了应对来自朝鲜.............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深度,也触及到了很多中国民众在面对“萨德”事件时的复杂情绪和行为模式。确实,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宏观角度看,美国是部署“萨德”的始作俑者,并且从中获得了战略利益。但大众情绪的指向,往往比这个更复杂,也更微妙。要理解为什么大家不去抵制沃尔玛、好莱坞,却把矛头指向乐天和韩剧,我们可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萨德”这事儿,为什么在中国和韩国那里,都会有人觉得不舒服。其实这事儿吧,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得把来龙去脉捋一捋。在中国这边,反感是挺普遍的,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安全上的担忧是核心。 “雷达的眼睛”太近了: 萨德(THAAD,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
  • 回答
    萨德官方宣布哈维将离任,转投巴塞罗那执教,这消息在足球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一名曾经的传奇中场,哈维在球员时代的成就无需多言,他在中场的统治力、视野和对比赛的理解,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么,卸下球员战袍,穿上教练的指挥服,哈维在巴萨的执教前景,究竟是光明一片,还是充满荆棘?情怀的召唤与现实的挑战.............
  • 回答
    萨德系统,这个名字在东亚的地缘政治版图中可谓是如雷贯耳,它一旦被部署,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尤其是对中国而言,其潜在的危害绝不容小觑。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它军事技术的表层,去看看它背后隐藏的战略意图和可能带来的实际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萨德(THAAD)的本质。它是一种末段高空区域防御导弹系统.............
  • 回答
    萨德系统,全称“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这个听起来就带着几分金属质感和威慑力的名字,自从被部署在韩国之后,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带来了持续至今的波澜。它是否会导致中美韩之间的战争?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不如说是一幅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图景的描绘。首.............
  • 回答
    关于萨德系统,说我们“欺软怕硬”的看法,其实挺复杂的,得分开几个层面来看待。首先,咱们得承认,韩国确实比我们弱一些。 这个是客观事实,无论从军事实力、经济体量还是国际影响力上,跟我们比都有差距。当我们面对萨德的部署时,之所以反应那么强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系统是美国主导的,而美国是我们目前最大的战.............
  • 回答
    要准确预测萨德系统部署后,中国对韩国实施严厉经济制裁可能导致的GDP下跌幅度,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并且实际情况可能比任何模型预测都更加微妙和动态。我可以为你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和可能的影响,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一个深思熟虑的分析,而不是简单的AI生成。首先,我们要明白,经济制裁并非简.............
  • 回答
    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THAAD)反导系统,无疑给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变动,中国对此的态度一直是明确且强烈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中国的反制措施归结为单方面的军事回应,而应该理解这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战略考量,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层面,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战略平衡。首先,.............
  • 回答
    萨德(THAAD,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在韩国国内引发的巨大争议,其根源错综复杂,绝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这背后交织着地缘政治的现实考量、国家安全的忧虑、经济利益的权衡,以及民众情感和历史记忆的深层影响。要深入理解这场争议,我们需要剥离那些空洞的“AI痕迹”,像一位深谙韩国社会肌理的观察者那样,娓娓道.............
  • 回答
    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以及是否跳槽到韩资公司的问题,这是一个牵涉到政治、经济和个人职业发展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并 कोशिश 到让内容更具人情味,避免AI痕迹:韩国部署“萨德”,中国会制裁韩国吗?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中国的反应.............
  • 回答
    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一事,确实曾经在中国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对中国赴韩旅游人数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然而,近来出现中国游客赴韩人数增加的现象,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萨德”问题就能完全解释,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萨.............
  • 回答
    萨德事件以来,围绕乐天的舆论确实出现了广泛的抵制呼声。很多人不理解,既然萨德是美国部署的,为什么抵制矛头主要指向韩国企业乐天,而不是直接抵制美国呢?这个问题背后,其实牵扯到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现实以及民众情绪的宣泄方式。为什么抵制矛头主要指向乐天?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背后涉及了地缘政治、国家利益、民众情感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萨德(THAAD)是美国研发并部署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它的主要目的是拦截弹道导弹。为什么萨德部署引起的是对韩国而非美国的抵制?最直接的原因是,萨德系统是美国部署的,但它部署在了韩国的土地上.............
  • 回答
    关于乐天集团支持“萨德”部署的原因,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企业利益以及韩国国内的政治气候等多个层面。虽然公众普遍认为乐天集团是“迫于政府压力”才出让了星州高尔夫球场,但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更深层次的考量。一、 韩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与“国家利益”的考量首先,不得不提的是.............
  • 回答
    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一事件无疑是中国外交领域一个绕不开的痛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究竟是中国外交的失败,还是一次复杂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阶段性失利?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它对中国外交产生的深远影响。“萨德”事件的背景:雷达疑虑与战略考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萨德”是.............
  • 回答
    乐天董事会关于为“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提供土地的决定,无疑是其近代史上一个极具争议且影响深远的决策。要评价这一决定,需要从多个层面、多角度去审视,不能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而是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考量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决策的背景与动因:首先,我们要理解乐天做出这一决定的宏观背景。当时,.............
  • 回答
    韩国决定暂缓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一举动无疑在东北亚地区激起了层层涟漪,其背后折射出的复杂地缘政治博弈和国内政治考量,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要评价这一决定,不能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而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战略和利益背景下进行审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萨德”系统是什么,以及为何它会引发如此.............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在要求韩国为部署“萨德”反导系统(THAAD)埋单的努力,可以说是一次相当不成功的外交尝试。最终未能让韩国承担部署费用的结果,是多方面因素博弈、韩国国内政治考量以及特朗普政府自身策略局限性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首先,我们得从特朗普政府提出这个要求时的背景说起。2017年,在朝鲜核武器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