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设计我也是今年才知道的:从2017年7月开始国内上市的新能源汽车,要想进入名录,必须出厂前安装设备实时记录上路后的车辆运行状态,车辆GPS定位,关键新能源零部件状态等等信息,并发送给国家新能源监测平台。无论外资合资还是自主车企,新能源无一车辆例外,包括Tesla这样的纯进口车企
下图为上海新能源监测和研究中心
而这样的设计是由2016年颁布的国标GB/T 32960《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来规定实施的。
根据国标的官方起草小组解读,这样的实时检测设备可能是集成设计的,也可能是独立设计的车载终端:
具体信息采集的要求是每辆新能源汽车通过车辆VIN码为唯一ID向车企平台传送指定的信息,再由车企平台向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平台以最低30秒的频率转发。
具体采集的信息内容很技术,很详细,包括:整车关键运行数据,驱动电机数据,燃料电池数据,发动机数据,车辆位置数据,极值数据,报警数据等等。
具体内容和格式有严格规定,比如:
整车数据:主要包括大部分仪表显示的关键信息,包括车辆是否启动的状态,运行模式,车速,里程等等
GPS数据:包括车辆百万分之一度的精确经纬度定位
关键系统零部件的实时状态,比如下面是燃料电池部分的:
这一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短期内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监管,预防骗补,因为里程有多少,是否在充电,电池状态怎么样,是否有故障都是实时监测的。。。
但是更具有战略前瞻意义的是,在我们依靠新能源汽车进行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逐步普及的同时,有这样的设计助攻,车辆运行状态比如车速,是运行在排放尾气的发动机模式还是纯电模式,以及定位这样的大数据可以辅助各类应用场景。由此我们在智能交通管理,公共交通设施资源规划,以及车联网领域也快速具备了弯道超车的条件。
在欧美还在玩Apple CarPlay这样初级车联网功能的时候,我已然可以看到V2X车联一切在中国实现的曙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