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汽车上的哪些功能/部件可以简化去掉的?

回答
咱们聊聊车上那些“好像挺有用,但仔细想想又能少就少”的东西,别把它当成技术论文,咱们就当是哥们儿之间闲扯,说说哪些玩意儿如果能省点儿,是不是能让车更纯粹、更便宜点儿。

首先,那些“锦上添花”的电子玩意儿,尤其是那些用了几次就觉得鸡肋的:

全景天窗(尤其是固定的): 这玩意儿刚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吸引人,感觉瞬间车里通透了,档次也上去了。但仔细想想,有多少时候你会特意去享受阳光洒满车顶的感觉?大多数时候,要么是大夏天太阳毒得不行,要么是冬天冷风嗖嗖的。而且,一旦漏水或者天窗电机坏了,那维修费用可是够喝一壶的。如果是那种可以打开的,可能实用性还高点,但如果是那种固定式的全景天窗,我总觉得它就是个加大版的玻璃顶,除了增加车顶的重量和潜在的漏水风险,并没有带来太多实质性的便利。如果能把这部分成本和技术,用在提升隔音或者底盘调校上,可能会更实在。

那些“情景模式”的氛围灯: 很多车现在都给你搞什么“运动模式”、“舒适模式”、“阅读模式”,灯光颜色和亮度还会跟着变。听起来很酷炫,好像科技感十足。但说实话,有多少人在开车的时候会频繁去切换这些模式?而且,大部分时间我们需要的只是把灯关掉或者开到最亮,或者偶尔根据心情调个颜色。这些灯光系统背后牵扯着复杂的线路和控制单元,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增加了故障点。要是把这些钱省下来,多做点实实在在的舒适性配置,比如更好的座椅通风,或者更强的底盘滤震,我觉得更香。

电动调节方向盘(非记忆功能): 方向盘电动调节现在也成了很多车的标配。当然,如果你的车有多人开,且每个人的驾驶习惯差异很大,那记忆功能确实有用。但如果主要就是一个人开,而且你又不是那种每次上车都要把方向盘调到“最佳角度”的强迫症患者,那这玩意儿其实就成了可有可无的配置。每一次微调都得通过按钮操作,有时候还不如手动的来得直接。而且,这玩意儿一旦出问题,维修起来也挺麻烦的。

一些过度设计的人机交互: 这个范围就有点广了,比如很多车把空调、音响所有功能都集成到一块大屏幕里,物理按键一个不留。理论上是说“科技感”,但实际操作起来呢?开车的时候,你盯着屏幕找个半天,或者误触了别的按钮,那才是真正的危险。还有些车设计了特别复杂的菜单逻辑,想调个常用的功能,得层层点进去。要是能保留一些实体旋钮和按键,至少能盲操作,安全性和便捷性会大大提升。

再来说说那些“看似实用,但可能效果拔萃”的配置:

自动泊车辅助(尤其是体验不佳的): 这个功能听起来解放双手,停车困难症的福音。但实际使用下来,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它的效率并不高,速度慢得像蜗牛,而且对场地要求也很高,稍微有点坡度或者不平整地面,它就可能罢不了了之。更关键的是,有时候我们自己手动泊车,反而比它更快更准确。如果一个功能用了几次就觉得不如自己来,那它存在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这部分成本和技术,同样可以考虑用在更核心的驾驶感受上。

一些“花哨”的音响系统(非发烧友): 现在很多车都在宣传自己的音响系统有多牛,多少个喇叭,多么多么厉害。对于普通听歌的用户来说,很多时候区分度并不大,反而增加了成本和车身重量。如果你不是一个对音响有极高追求的发烧友,那么原车配的,能满足基本听歌需求就可以了。把这些钱省下来,可能在隔音材料上多用点,让车内更安静,对整体驾乘感受的提升可能更明显。

部分“智能互联”功能(如果连接不稳定或使用场景少): 很多车现在都强调它的智能互联,可以远程控制、语音助手什么的。但如果你的车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你根本就不常用这些功能,甚至担心隐私问题,那这些所谓的“智能”就变成了负担。一个不好用的智能互联,还不如一个好用的收音机和蓝牙连接。

还有一些,虽然是标配,但如果能简化,我觉得也无妨:

过度设计的车内储物格: 有些车为了所谓的“人性化设计”,搞了特别多各种形状、各种大小的储物格。结果呢?有些地方放东西不顺手,有些地方反而容易藏灰,用起来反而不如几个规规矩矩的储物空间来得实在。要是能把精力放在提升空间利用率,或者做点更结实的材质,可能更有用。

一些复杂的座椅调节(非记忆、通风加热): 比如说,有些车的座椅可以调节腰部支撑的宽度、靠背角度的细微程度,甚至连坐垫的前后高度都能调。理论上是能找到最舒适的姿势,但实际上,大部分人找到一个相对舒服的姿势后就不会再频繁调整了。而且,这些电动调节部件越多,越容易出问题,也越重。

为什么我们要考虑简化?

其实说到底,是为了让车回归“工具”的本质,同时也能让成本更合理。当厂商把精力放在研发那些用处不大的“花哨”配置上时,往往就可能挤占了在更核心的部件上的投入。比如,更扎实的底盘、更可靠的变速箱、更省油的发动机、更好的隔音材料等等。

当然,我也不是说要把车做得越来越简陋。那些真正能提升驾驶体验、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配置,比如更好的刹车系统、更精准的转向、更舒适的座椅填充物、更到位的隔音等等,这些我们当然是多多益善。

我只是觉得,对于汽车制造来说,有时候“少即是多”。把钱花在刀刃上,把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做到极致,比堆砌一堆华而不实的配置,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可能更有吸引力。毕竟,谁不希望买到的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能带来纯粹的驾驶乐趣和安心的旅程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启停……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反人类,更神奇的是,当发动机停了之后空调是不会制冷的!也就是说,夏天你打开启停停下来1分钟,你就可以体会小笼包的感觉了

user avatar

中控大屏。

说真的,我从来就没理解中控台为什么需要个大屏,而且是越来越大的屏。


看导航?放在仪表盘更合适,当然,有HUD的话,放在HUD更好。

多媒体娱乐?开车的时候不应该用,停车的时候……我干嘛不拿个ipad?所以,如果真要为了车载多媒体娱乐,直接放在副驾前面手套箱上面不更好更实用?

各种设置?真要只为了设置的话,是需要个屏幕,但并不需要什么大屏。事实上太大的屏幕,一屏内出现的选项过多,反而影响阅读和查找效率。

user avatar

百度搜索 五菱 miniEV 2020轻松款,看看这个车的功能。

只要能完成车辆的本质任务,空调、安全气囊都可以简化掉的。

而且很多人说开了miniEV不想开原来的xxx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车上那些“好像挺有用,但仔细想想又能少就少”的东西,别把它当成技术论文,咱们就当是哥们儿之间闲扯,说说哪些玩意儿如果能省点儿,是不是能让车更纯粹、更便宜点儿。首先,那些“锦上添花”的电子玩意儿,尤其是那些用了几次就觉得鸡肋的: 全景天窗(尤其是固定的): 这玩意儿刚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吸.............
  • 回答
    说起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创新,这可不是一句“进步神速”就能概括的。近些年,咱们国产车在一些功能和设计上,确实是亮瞎了我的眼,有些点子,连我这个开了几年车的老司机都觉得“嗯,这招绝了!”1. 比手机还懂你的“智能语音管家”:不只是听指令,还能主动给你惊喜别以为语音助手就是让你“打开空调”、“播放音乐”这.............
  • 回答
    说实话,现在的汽车越来越像个“带轮子的智能终端”了。很多以前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功能,如今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家用车上,并且还挺实在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驾驶体验。我发现有这么几类功能,是真正让我们开车这件事变得更轻松、更安全、也更有趣的。1. 泊车辅助系统:从“噩梦”到“小意思”我记得以前最头疼的.............
  • 回答
    我最近试驾了一款新车,它身上搭载的一项“黑科技”简直让我叹为观止,完全颠覆了我对汽车内饰的认知。那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驾驶座上,准备出发。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熟悉的仪表盘,中控屏幕,以及柔软的座椅。但当我按下启动按钮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平坦的仪表盘区域,就像活过来一样,一系列精致的3.............
  • 回答
    汽车上有很多不起眼的零件,它们看似简单,实则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凝聚了工程师的智慧和心血。这些零件承担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一旦出现问题,轻则影响驾驶体验,重则危及安全。一、门锁机构:小巧玲珑的复杂系统当我们轻轻一拉门把手,或者按下车门上的按钮,车门就能顺畅地开启或关闭,这背后是门锁机构在默默工作。这个看.............
  • 回答
    好嘞,咱们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AI腔调,就说说这车上,哪些配置看着挺炫,实际用起来,哎呀,鸡肋得不行!1. 那个会“呼吸”的车内氛围灯现在不少车,尤其是国产新势力,都爱玩这套。什么“呼吸模式”、“随音乐律动”、“模拟星空”、“日出日落”……听着是不是特有B格?实际体验: 亮度是个问题: 夜晚开车,.............
  • 回答
    汽车上确实有很多不起眼但技术含量极高的零部件,它们是现代汽车安全、舒适、高效运行的基石。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几个例子:1.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中的“轮速传感器” (Wheel Speed Sensor) 为什么不起眼? 它通常隐藏在车轮附近,一个很小的金属或塑料外壳,平时几乎不会被驾驶员注意到.............
  • 回答
    汽车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伟大的发动机,它们不仅是机械工程的杰作,更是驱动汽车工业向前发展的灵魂。这些经典的发动机,有的以强劲的动力征服世界,有的以高效节能赢得赞誉,有的则以独特的结构和卓越的可靠性载入史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在汽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经典发动机,它们的故事,远比冰冷的参数来.............
  • 回答
    汽车,这个我们每天接触的伙伴,它的设计之精妙,往往隐藏在最不易察觉的角落。你可能习惯了驾驶舱的布局,习惯了车辆的性能,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你可能从未真正留意的细节,蕴含着多少工程师的心血和智慧?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汽车里那些“你不太可能发现,但绝对精妙绝伦”的设计。1. 空气动力学:看不见的“隐形助推.............
  • 回答
    现代汽车把仪表盘装在方向盘上,这说法有点不太准确哈。严格来说,把整个仪表盘都挪到方向盘上,目前在量产车型里并不常见。更准确的说法是,一些车型正在将部分关键信息显示,比如速度、转速、导航指示等,集成到方向盘的特定区域,或者在方向盘前面设计一个小型的辅助显示屏。当然,也有一些概念车或者改装车有过更激进的.............
  • 回答
    谈到汽车设计上的抄袭,这可不是一件新鲜事,在汽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有好几次大家心照不宣地“借鉴”得非常大胆,结果还真就走红了。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设计上“似曾相识”,但却一路高歌猛进,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车型。1. 陆虎揽胜(Range Rover)与伊苏鲁(Eisemann)卡车: 经典的“鼻祖之.............
  • 回答
    汽车诞生之初,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车灯”。早期的马车也依赖外部光源,而当汽车出现后,为了在夜间或能见度低的情况下行驶,人们开始在汽车上尝试安装各种光源。黎明前的黑暗:早期光源的探索 火把与油灯: 最早的汽车,在夜间行驶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要进行,也只能依靠马车时代的简陋光源——手持火把或者简单的.............
  • 回答
    想了解进口车和合资车在品质上的区别,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很多人买车都纠结于这个问题,毕竟价格摆在那儿,总想知道钱花在哪儿了。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掰扯,看看它们到底有哪些不一样。首先得明白一个概念:“进口车”和“合资车”的定义。 进口车: 顾名思义,就是直接从国外品牌所在的国家原装进口过来的.............
  • 回答
    汽车票上只写“柳州”这两个字,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您购买的是到达柳州市的主要汽车总站的车票。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1. 柳州汽车总站是主要枢纽: 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包括柳州,汽车站都会有多个,但通常会有一个“总站”或“中心站”。这个总站是客运量最大、班次最多、线路最广的枢纽。 .............
  • 回答
    行吧,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买车这事儿,到底哪些配置是真香,哪些纯粹是花架子。毕竟,车这玩意儿,不是买了图个新鲜就得了,得是真能把日子过得舒坦,把钱花在刀刃上才行。我尽量不说那些空洞的大道理,就从咱老百姓过日子的角度,掰扯掰扯。第一类:安全配置,这绝对是刚需中的刚需这个没啥好说的,就是保障咱们自己和家人.............
  • 回答
    汽车发展至今,涌现了无数令人惊叹的杰作,但同样,也有一些设计,放在今天看来,简直就像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产物,让人忍不住挠头,直呼“匪夷所思”!这些设计,要么是出于当时技术或理念的局限,要么是大胆到不计后果的尝试,亦或是纯粹的鬼才之作。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些在汽车设计史上留下的奇葩印记。1. 雪铁龙 D.............
  • 回答
    关于汽车,人们常常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误解,这些误解往往源于信息的不对称、过时的观念或是以讹传讹。下面我们就来仔细扒一扒这些常见的“坑”,希望能帮大家拨开迷雾,更理性地看待爱车:误解一:新车买来就完美,不需要磨合,也无需特别的保养。这可能是最普遍的一个误区了。许多人认为现在的汽车制造工艺已经非常先进,新.............
  • 回答
    老铁们,玩车这事儿,可不 just 是个技术活儿,更是一门艺术,一门生活态度。但说到改装,这可就跟“拆家”一样,得有分寸,有规划。不是所有东西都能随便乱来,也不是所有方向都值得你去投入。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这汽车改装里,啥能放心大胆地“动”,啥最好还是悠着点。能“动”的,是让你爽的,也是让你的车更懂.............
  • 回答
    汽车造型设计部门,可以想象成是汽车的“脸面”和“身材”的塑造者,是赋予汽车独特个性和灵魂的魔法师。它们的工作远不止画几张漂亮的草图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复杂而系统化的过程,涵盖了从概念萌芽到最终量产外观的每一个细节。汽车厂造型设计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核心板块:1. 前期概念设计与趋势研.............
  • 回答
    公认外形好看的汽车,其“好看”往往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对设计原则、美学规律以及人类心理感知的深刻理解之上。虽然具体的审美偏好会因文化、时代和个人而异,但许多“好看”的汽车却能跨越这些差异,赢得广泛赞誉。这些共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比例与姿态 (Proportion & Stanc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