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巨炮换成了导弹,主力舰的吨位还是那么的重要?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问到了点子上。很多人可能觉得,随着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提升,曾经象征着海军力量核心的巨炮似乎已经过时,那么主力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等)的吨位为何依然是衡量其作战能力和地位的重要指标呢?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原因,远不是一句“炮打得响”或“导弹飞得远”就能概括的。

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关键点来聊聊这个事儿。

1. 舰船吨位,不仅仅是“大”那么简单:它代表着“承载能力”和“续航能力”

承载能力:什么是舰船的“腹”? 吨位大,意味着船体更大,空间也更充裕。这不仅仅是给船员住得舒服点,更关键的是,它能装载更多的武器系统、弹药、燃料、备件,以及最重要的——支持舰载机运作的一切设施。
航空母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一艘现代航母,其巨大的吨位是为了容纳庞大的飞行甲板、机库、弹药升降机、先进的舰载机起降和维护设备,以及强大的维修和后勤保障能力。没有这个吨位,你就没法搭载足够数量、种类齐全且具备先进性能的舰载机(战斗机、预警机、反潜机、电子战飞机等),也就失去了海空一体化作战的核心优势。
对其他主力舰也一样: 即便是导弹驱逐舰或巡洋舰,更大的吨位意味着可以携带更多的垂直发射单元(VLS),装填更多不同类型的导弹,包括防空、反舰、对陆攻击、反潜导弹等。它还能搭载更先进的传感器、火控系统、通信设备,以及更强大的动力系统和损管系统。

续航能力与独立作战能力: 更大的船体也意味着能装载更多的燃料和补给品。海军作战往往涉及远洋部署,远离母港,甚至可能在没有后勤支援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作战。吨位大的舰船,其续航能力更强,可以更长时间地在目标海域活动,执行侦察、监视、威慑或作战任务,而不必频繁回港补给。这对于维护战略存在和应对突发事件至关重要。

2. 导弹时代的“隐形”需求与舰船吨位的反向关系

传感器与武器的集成: 尽管导弹取代了巨炮,但现代海军作战对信息感知和处理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你需要搭载先进的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声纳系统、通信天线等。这些设备往往体积庞大、重量不轻,并且需要良好的安装平台来发挥最佳性能(比如尽量远离自身电子干扰、获得更开阔的视野)。更大的船体自然能更好地集成这些复杂的电子设备,并提供良好的结构支撑和散热。
防空与反导需求: 现代战争的威胁不仅仅是来自对方的舰船,还有飞机、导弹(特别是反舰导弹和弹道导弹)。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威胁,舰船需要装备多层级的防空系统,包括远程防空导弹、近程点防御武器、电子干扰设备等。这些系统的弹药、发射器、制导设备也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和重量。
“软杀伤”与“硬杀伤”的配合: 现代海军强调电子战、网络战等“软杀伤”能力。这些能力同样需要复杂的电子设备和强大的处理能力,这些都离不开宽裕的舰体空间和电力供应。

3. 舰载机:导弹时代新的“巨炮”

平台才是核心: 导弹固然威力巨大,但它们需要一个平台来发射,而这个平台通常是作战舰艇本身。但是,在现代海战中,舰载机的作用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武器载体。航空母舰和随行舰艇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海基空军”,可以执行制空、对海打击、对陆打击、侦察、预警、电子战、反潜等多种任务。
舰载机对吨位的依赖: 舰载机本身就需要一个庞大且稳定的平台来起降、维护、存放和发射。航空母舰巨大的吨位,正是为了提供这个无与伦比的“海基机场”。而像大型驱逐舰或巡洋舰,其吨位大小也直接影响到它们能否搭载并操作一架或多架直升机,执行侦察、反潜或垂直补给等任务。
“全时域”和“全要素”作战: 现代海军追求的是“全时域”(全天候、全天时)和“全要素”(海陆空天电磁)的作战能力。舰载机是实现这些能力的关键一环。一架舰载预警机能提供比任何雷达都更广阔的预警范围,一架舰载电子战飞机能有效地压制对方的电子系统,一架舰载战斗机能争夺制空权。这些都必须依附于一个足够大的平台才能实现。

4. 生存能力与损管:大海上的钢铁巨兽如何“活下来”?

抗损性: 吨位更大的船体,意味着更厚的装甲(尽管现代舰艇更多依赖雷达隐身和电子对抗,但物理防护依然重要),更坚固的结构,以及更完善的损管系统。在遭受攻击时,更大的船体可以分散损伤,提供更多的内部空间来容纳防火、排水、隔舱化等损管设备,以及进行维修的备件和人员。
“韧性”(Resilience): 现代海军作战,不仅仅是看谁的武器更强,更重要的是看谁的“韧性”更好。即使被击中,能否在受损的情况下继续作战或安全撤离,这是对舰船生存能力的关键考验。更大的吨位,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更好的结构强度和更充分的内部空间来布置损管设施,提高舰船的抗损能力和战场生存性。
弹药库的安全性与储备: 大吨位的舰船可以有更分散、更安全的弹药储存区域,减少弹药殉爆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储备更多的弹药和备件,支持更长时间的持续作战。

5. 战略意义与象征意义:海军力量的“基石”

力量投射: 现代海军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力量投射,即在远离本土的地方投送兵力、装备和影响力。吨位更大的主力舰,特别是航母编队,是力量投射的最有效载体。它们可以搭载和支持大量的作战飞机,提供远程打击和区域控制能力,是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影响力: 一支拥有大型、先进主力舰的国家海军,通常被视为具有更强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象征。在国际事务中,海军的存在和行动往往是展示国力、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作战编队的“核心”: 大型主力舰(如航母、巡洋舰)往往是整个海军作战编队的核心,它们负责指挥、通信、侦察、防空等关键任务。没有这些大型舰艇作为核心,其他舰艇(如驱逐舰、护卫舰)就难以形成有效的作战体系。

总结一下:

巨炮退役并不意味着舰船吨位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随着作战模式的演变,吨位的重要性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承载和支持先进的“导弹时代武器系统”(包括复杂的传感器、电子战设备、大量的导弹弹药)。
承载和支持新的“战略威慑工具”——舰载机及其配套设施(特别是航母)。
提供更强的续航能力、独立作战能力和远洋活动能力。
提升舰船的生存能力、抗损能力和战场韧性。
作为国家海军力量的战略象征和力量投射的基石。

所以,虽然武器的形式变了,但海军力量的根基——那艘能够承载一切、支持一切、并能长时间在海上生存和作战的钢铁巨兽——其庞大的吨位,仍然是衡量其价值和作战潜力的关键指标。这就像汽车从马车变成了燃油车、电动车,但一辆大卡车依然比一辆小轿车能装更多的货物,道理是相通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吨位,哪来的搭载能力?没有搭载能力,哪来的战斗力?

3500吨的051,你就是做成武库舰,他也怼不过26000的1144。况且吨位小,主机功率肯定就小,供电量就惨的一逼,051的全部发电能力,连一面盾都带不起来。7000吨级的052CD,你看着牛逼吧?然而就是因为吨位限制,无法搭载更高功率/更多主机组,全舰发电能力有限,相控阵雷达不能做到全时工作,非作战状态,靠71H和64保持监视搜索。。。

再说武器,一枚红旗9,6米51,056,2000吨级护卫舰,吃水才4米,小舰拉导弹几乎都捅穿了,而且还装不下配导弹用的搜索雷达。你看俄罗斯得瑟,2000吨护卫舰带垂发防空


这才带了几个单元?看看舰上空间挤成啥了?后桅杆全部漆黑,明显是桅杆都躲不开排烟了,只好漆黑,免得排烟熏黑了丑。

然后说到055,看看金刚,提康德罗加,伯克,哪个不是万吨级,为啥?你得拉得下东西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问到了点子上。很多人可能觉得,随着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提升,曾经象征着海军力量核心的巨炮似乎已经过时,那么主力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等)的吨位为何依然是衡量其作战能力和地位的重要指标呢?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原因,远不是一.............
  • 回答
    汉朝在西域的征服和统治,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充满智慧的政治操作,远非简单地“换成宗室”就能概括。你提到的这些国家,如北匈奴、西匈奴、大宛、乌孙、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以及朝鲜,它们与汉朝的关系,以及汉朝对它们的统治方式,各有不同,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地缘政治考量、民族关系以及当时的统治能力。首先,我.............
  • 回答
    在《进击的巨人》第二季第一集,也就是“兽之巨人袭击玛利亚之墙”的开端,如果把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类最强士兵”利威尔·阿克曼换成同样实力不俗但风格迥异的米可·阿克尔曼,那场面,嗯,绝对会是另一番景象,而且,很可能,会更糟糕。首先,我们得先回顾一下第二季第一集最初的那个噩梦般的场景。索尼娅和娜娜巴在森.............
  • 回答
    不少玩家在给自己的电脑升级时,换上固态硬盘(SSD)后都能感受到质的飞跃,系统启动、程序加载速度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当有人把同样的思路套用到 PS4 上,却发现效果并不那么明显,甚至有些失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背后涉及几个关键的技术和设计上的差异。首先,我们要明白 SSD 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 回答
    问得好!这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历史、经济、技术和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的演变。简而言之,之所以过去的海盗能“大舰巨炮”甚至组建舰队与国家抗衡,而现在多是“散兵游勇”,根本原因在于:那个时代的海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并利用与国家军队相似甚至同源的资源,而现在则完全被国家的海上力量所压制.............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红色警戒》系列在设计单位平衡性和国家特色时的一个重要考量。《红色警戒》系列,尤其是早期作品,在设计每个阵营的单位时,都会试图赋予其一定的“个性化”特征,这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游戏的策略深度,也为了让玩家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国家在游戏背景下的定位。那么,法国为什么会得到一个.............
  • 回答
    在有关海军的回答中加上“多铆蒸刚,大舰巨炮。 亿万炮塔,亿万荣光”这句话,并非是一个普遍的规定或强制性的要求,也不是所有回答都会加上。 它更像是一种在特定的网络社区(尤其是与军事、历史,特别是战舰拟人化游戏相关的社区)中流传开来的、带有戏谑和“梗”性质的口号,用来表达对某种特定类型战舰或海军风格的喜.............
  • 回答
    巨龙不绑架王子,这确实是一个与传统童话故事截然相反的有趣问题。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在许多故事中,巨龙似乎更倾向于绑架公主,而不是王子。一、 基于传统童话叙事的分析: 戏剧冲突与故事张力: 公主被绑架的传统设定: 公主通常是故事中最无辜、最需要被拯救的角色,她的美丽和.............
  • 回答
    巨型民航客机,比如空客 A380 和波音 747,它们曾经是航空业的明星,象征着人类航空技术的巅峰。然而,时至今日,这两款曾经的“空中巨无霸”都走向了停产,或者说“在停产的路上”。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市场需求、技术经济性、以及运营商的战略调整等多个角度来解读。.............
  • 回答
    巨鹿之战,这场在中国历史上划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战役,是秦末农民起义走向巅峰的关键节点,也是项羽声名鹊起、奠定霸业的决定性时刻。在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战役中,秦军的主力,由章邯和王离统帅的庞大军团,竟然会败给人数上明显处于劣势的项羽部队,这其中缘由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而是由一系列深层次的军事、政治、战略.............
  • 回答
    .......
  • 回答
    苏伊士运河,这道横贯欧亚大陆的水上动脉,堪称世界上最繁忙、也最“牛气冲天”的收费站。它的重要性,绝非仅仅体现在它为埃及政府带来了巨额的财政收入,更在于它如同一个关键的交通枢纽,连接着世界的经济命脉。然而,每当有巨轮在这条狭窄的咽喉之地发生意外搁浅,那种连锁反应,那种让全球都为之“捏一把汗”的压迫感,.............
  • 回答
    科技巨头们并没有“不急于”占领室内地图导航市场,而是说他们对这个市场的切入和推广策略与我们对“急于占领”的普遍认知有所不同。这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技术挑战、商业模式、用户需求以及市场成熟度等诸多因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一、技术挑战:室内定位比室外复杂得多虽然科技巨头在定位技术上(如GPS.............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很多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放眼整个体育界,NBA 巨星的子女们,不少都尝试踏入父亲的职业生涯,但成功复制父亲辉煌的例子,屈指可数。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绝不是简单一句“遗传不行”就能概括的。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巨大的期望值和无形的压力,这绝对是压在这些“星二代”肩上最.............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眼前是一个巨大的油罐,里面储存着数不清的燃料。当它不幸发生爆炸时,一股剧烈的能量瞬间释放,火光冲天,震耳欲聋。你会发现,尽管它体量庞大,但爆炸后的残余物很快就会燃烧殆尽,最终只剩下一些焦黑的残骸。那为什么同样是庞大的能量集合体,我们生活的太阳却能永恒地燃烧,源源不断地散发光和热呢?这其.............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篮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你觉得NBA巨星云集的美国队,在国际赛场上应该是所向披靡,但实际情况却并非总是如此,甚至有时候还会遇到不小的挑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统治力不如预期”的情况呢?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在起作用,而且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咱们细细聊聊。首先,最直观.............
  • 回答
    弗洛克这个角色的出现,就像是在《进击的巨人》这部宏大史诗中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令人玩味和深思的维度。他并非是那种天生就光芒四射的主角,甚至在很多时候,他的行为和理念都充满了争议,但恰恰是他的存在,让故事变得更加立体、更加真实,也更能触及人心的某些阴暗角落。要理解为什.............
  • 回答
    关于“动漫三巨头”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在动漫迷群体中流传甚广,但并非官方设定的概念。它更多地代表了特定时期、特定受众心中对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深远、并且商业上极其成功的动漫作品的概括。如果说“动漫三巨头”通常指的是《海贼王》、《火影忍者》和《死神》(这三个作品的日文简称“三大漫”在很多场合都被直.............
  • 回答
    “跌落神坛”这个说法,用在《进击的巨人》身上,其实挺微妙的。因为说实话,它并不是那种一夜之间就变得面目全非、人人喊打的情况。更准确地说,是一种 “高处不胜寒” 的感觉,一种从 “众望所归” 到 “争议不断” 的悄然转变,或者说是 “神坛的台基开始松动”。回想一下《进击的巨人》早期,那真叫一个“封神”.............
  • 回答
    《进击的巨人》里,之所以不能把巨人之力药剂一人一半分给团长(埃尔文)和阿尔敏,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巨人之力的特性、继承方式以及对个体的影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和“适不适合”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巨人之力并非像普通药物那样,可以简单地分割成两份,一个人喝一半就能获得一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