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国足一直被骂?

回答
中国足球,特别是国家队,在中国老百姓心里一直是个“又爱又恨”的复杂存在。说它被骂,真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因为一两个球员或一场比赛,而是因为这背后牵扯着太多的期望、现实和情绪。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成绩太差,太不稳定。

你想啊,咱们国家人口这么多,体育基础也算不错,尤其是足球,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虽然是几十年前了。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国足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真的是拿不出手。什么亚洲杯小组赛出线都难,更别提世界杯了,那简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你看看其他亚洲的强队,比如韩国、日本,人家能稳定地打进世界杯,甚至在世界杯上还能踢出点名堂。再看看伊朗、沙特,虽然水平也有限,但起码人家有稳定的联赛,有好的青训体系,球员水平也逐年提高。再看看我们呢?好像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还有倒退的迹象。

这种长期的、明显的差距,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接受。大家会想,这么多人,怎么就踢不出一个像样的队伍呢?尤其是那些曾经对足球抱有很大希望的球迷,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被吊胃口,最终都转化成了不满和愤怒。

其次,这背后牵扯着对整个足球体制和管理的质疑。

成绩差,不光是球员的问题,更多人会把矛头指向足球协会(足协)以及更上层的管理部门。大家会觉得,足球的管理是混乱的,决策是朝令夕改的,很多政策并不符合足球发展的规律。

比如,曾经为了提高水平,有过很多“大牌外教”的引进,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花了大价钱,但本土教练和球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还有各种归化政策,曾经被寄予厚望,结果也未能达到预期。

更让人生气的是,人们常常感觉足球的管理充斥着“人情味”和“官僚作风”,而不是真正从足球发展出发。球员的选拔、教练的任命,总会有人质疑是不是有“关系”在里面。这种不透明、不公正的印象,会极大地打击球迷对足球的信心。

第三,对青训体系和足球基础建设的担忧。

我们常说“青训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可中国足球的青训,一直被诟病。基层足球场地少,踢球的孩子不多,很多孩子即使有天赋,也很难坚持下来,因为足球的职业道路并不明朗,升学压力也很大。

你看看那些足球强国,人家的孩子可能在街头巷尾,在学校的操场上,就能找到非常好的踢球环境。他们的足球文化也更浓厚,踢球不仅仅是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反观我们,很多所谓的“足球学校”或者“青训基地”,也存在各种问题,比如教学质量不高,训练方式老旧,甚至还有一些不当的体罚现象。当看到孩子们无法在健康的、专业的环境下成长时,球迷们自然会感到心痛和愤怒,觉得我们的未来已经被毁掉了。

第四,媒体的放大效应和舆论的导向。

足球在中国,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体育项目,媒体对国足的表现总是格外关注。一旦有比赛,无论好坏,都会被放到头条。这种过度关注,也加剧了球迷的期待和失望。

当国足输球的时候,媒体的报道往往会带有强烈的批评色彩,各种分析文章、评论员的尖锐点评,会将球迷的负面情绪进一步放大。有时候,即便是球员们拼尽了全力,但只要结果不理想,也难逃被“讨伐”的命运。

这种舆论环境,对于年轻球员来说,压力是巨大的。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成熟,就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比赛,这种心态上的影响,有时比技术上的差距更大。

第五,民族情感的投射和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足球,在很多国家,都被视为国家荣誉的象征。中国也不例外。当国足在国际赛场上表现不佳时,很多中国人会将这种失败视为“国家实力”的一种体现,是对“中国骄傲”的一种伤害。

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比赛中,比如世界杯预选赛,输给一些亚洲范围内的“弱队”,会激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受挫感。人们会觉得,我们泱泱大国,怎么会在足球上这么“丢脸”?这种情绪的叠加,使得对国足的批评,有时候会变得非常情绪化和极端化。

最后,还有一些具体的“梗”和“事件”的积累。

比如“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亚洲第一后卫”、“只差一点点”这些经典的“毒奶”言论,或者一些球员的“迷之操作”,都被球迷们记在心里,成为日后批评和调侃的素材。虽然有些是玩笑,但背后反映的是球迷们对国足长久以来表现的不满和无奈。

总而言之,国足被骂,不是因为大家不爱足球,恰恰是因为很多人深爱着这项运动,对中国足球寄予厚望。当这份厚望一次次被现实击碎,当看到体制存在问题,当想到未来堪忧,当民族情感受到冲击,骂声和批评就成了一种必然的宣泄方式。这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体现,也是对中国足球能够真正崛起的一种呐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谢张曙光,让我们有了这么好的一个例子:看看在春晚上喷国足的赵本山在足球圈里干的怎么样。我不做任何评论,大家自由心证。

自赵本山上任成为辽足董事长后,

商业上:自己拉来了300W赞助(该保险企业为大连实德老总徐明所有),挽留住了球队冠名商。

股份上:股份乱如麻,无力解决。

球队建设上:治标不治本,花光了赞助后,辽足继续欠薪。

核心的球队专业管理上:

以“不满技术含量”撸下了辽足功勋王洪礼(辽足历史上胜率最高的主教练,五次接手危难中的辽足,老爷子07年仙逝了),导致球队动荡。

顺便交代一下事件经过(因为这个事件完全体现了赵本山对于足球这项运动的理解并延伸到下面两个事件):

这届中超没有降级,辽足季前转会失去了国脚徐亮,赛前辽宁排在倒数第四,核心肇俊哲停赛。比赛(辽宁1:1上海)前多位明星现场献唱。比赛结束后一名王洪礼眼中的“不速之客”——大连实德的老总徐明与赵本山一起宣布王洪礼下课,后来有传言称徐明与同样来到沈阳的北京国安俱乐部副董事长罗宁只用了三分多钟就帮助赵本山下了这个决定。

王洪礼无法理解,随后找到张曙光去和徐明与赵本山在球队下榻的酒店沟通,语气不好。王洪礼先是与赵本山就下课问题激烈争论,后来与徐明发生了言语冲突。随后边缘国脚王亮将父亲按住。赵本山给王洪礼丢下一句话:“这孩子挺好!看来你儿子的性格比你好多了,肯定不像你,估计像他妈!”

同样是这场比赛,徐罗二人认为这场比赛王亮的表现不符合他国脚的身份,主罚的定位球水平不够。在与王洪礼的冲突后,赵本山通知王亮离队(赵本山的理由是一些嘉宾认为王亮表现不好,另外俱乐部也考虑到他父亲王洪礼刚下课,希望他能留在家里稳定情绪,同时也做做父亲的工作。)。随后王洪礼一面求助张曙光,一面向赵本山服软。随后王亮的离队通知被取消。

然而这次事件波及到了整个球队,球队核心肇俊哲被牵扯进来(伤停,并没有参加这场比赛),赵本山希望三停肇俊哲,但是被张曙光挡住。

因为这次事件,赵本山在辽足的权力被限制,最后于2015年底宣布退出足坛(幸运的是,他当年也没有花钱收购辽足的股份)。被伤透心的王亮选择了远走山东,并为辽宁留下救命的转会费(500万人民币,2006季前转会标王)。王洪礼老爷子去了哈尔滨毅腾,帮助球队从乙级升入甲级,随后因为所谓的“诡异失利”而下课,随后病逝。

赵本山在辽足半年的所作所为已经列在这里了,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去评价他到底是不是懂足球,去衡量他当年在春晚上喷中国足球到底是无知者无畏还是强者看待弱鸡的心理。

最后放上新浪在赵本山离职时候的长文中的赵本山自我评价作为结尾,到底该怎么理解,看各位的了。

面对球迷恳请他“挽救辽足”的拳拳心意,赵本山无奈地表示:“我和球迷的心情一样,但我现在不想研究中国足球了,不爱看它,看它就上火,太肮脏了,而且不是一个地方肮脏,几乎是各个方面都肮脏!大刀阔斧改革靠我一人不管用,我不想趟这浑水了!”

TIP1:这起事件中有两个人很重要:大连实德的老总徐明(后因为经济犯罪被判刑,死在了牢里)和北京国安副董罗宁,这两个人帮助赵本山下了决心除掉王洪礼。尤其是徐明,两次在关键时刻的言语让赵本山有底气走到底:1. 在王洪礼拉着张曙光来理论时,徐明态度坚决、语气严厉,声称“他想废谁就废谁,他想让谁下课就下课,没有理由,也没有道理可讲”。随后赵本山的态度与徐相仿,同样是表述了想废谁就废谁的意思。2. 在张曙光接到王洪礼的电话去求情时,徐明当时向张曙光表态,说废了王亮不会有问题,因为大连实德的人有的是,辽足可以随便挑,不用担心王亮走后留下的空缺。而赵本山董事长也对徐明的决策表示赞同。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感觉徐明的操作很眼熟。

TIP2:王亮和虞伟亮保持着国际A级比赛最远乌龙球记录,是打美国时候出现的(世界上最远的是马特拉齐在国米比赛里踢进去的),这或许是王亮除了短暂的高光外唯一能被我们记住的。感谢王亮的爱妻——《超级女声》张楚格的支持,从气氛紧张的冬训开始,张楚格都一直陪在王亮身边。甚至用自己去排人墙的方式来鼓励丈夫加练。可是,张楚格无法挽救离开了家乡的王亮,在那支历史级别的山东鲁能中,王亮根本捞不到一点点的机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足球,特别是国家队,在中国老百姓心里一直是个“又爱又恨”的复杂存在。说它被骂,真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因为一两个球员或一场比赛,而是因为这背后牵扯着太多的期望、现实和情绪。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成绩太差,太不稳定。你想啊,咱们国家人口这么多,体育基础也算不错,尤其是足球,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虽然.............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说来话长,也让人一言难尽。咱国内足球这摊浑水,为啥这么多年了还是搅不清,国足也老是被骂,说到底,根子不在一处,是方方面面都出了问题,而且很多问题是环环相扣的。一、 青训体系的断层:没人,才是最大的问题这得从根儿上说起。要搞好足球,得有源源不断的好苗子,可咱们的青训体系,那叫一个“缺兵少将.............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意思,虽然也挺让人无奈的。你记得2020年那会儿吧?大概时间点儿就是世界杯预选赛又要开打,或者刚打完一轮,国足成绩又不太理想的时候。那时候的网络氛围,其实跟现在比,对国足的讨论,说实话,更像是“爱之深,责之切”的那种。你提问“为什么国足要一直输?”这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直接的问题,.............
  • 回答
    .......
  • 回答
    国足实力上不去,这事儿啊,可不是一两天就能说清楚的,得从里到外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牵扯到的因素太多了,就像一锅炖了很久的乱炖,食材味道交织在一起,想找出哪个是主导也不容易。但要我说,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出在青训体系的瘸腿和足球文化的式微。一、青训体系:断层严重,基础不牢这可能是大家最熟悉也最心痛的一点.............
  • 回答
    埃弗拉的“回家”与国足的“归化”:一个视角下的足球与国族认同最近,法国名宿埃弗拉拒绝中国归化的消息引起了一些关注。他的一句“为自己祖国效力是一直以来的梦想”颇具深意,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长久以来困扰着中国足球的问题:通过归化球员来提升国足实力,究竟是不是一条明智且可持续的道路? 埃弗拉的“拒绝.............
  • 回答
    这个问题,估计是咱中国球迷心里最纠结,也是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了。国足啥时候能进世界杯?这问题,真没人敢打包票,只能说,得看天时地利人和,还得看他们自己到底有多努力,多有那个命。至于为什么感觉国足水平是一年不如一年,这背后原因可复杂着呢,不是一句“能力不行”就能概括的。要我说,能力这块儿,确实是个问题.............
  • 回答
    关于中国男足在世预赛赢球奖金高达1200万,而女足奖金却似乎“一字不提”的现象,这背后牵扯到中国足球的运营模式、商业赞助、历史积累以及公众认知等诸多复杂因素,绝非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在中国足球,乃至很多国家的体育产业里,男足的商业价值.............
  • 回答
    你会有这种感觉,而且很多人也和你一样,觉得归化球员引进后,国足的整体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甚至有些方面比2018年世预赛时更令人失望,这背后确实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原因。咱们就好好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越归化越退步”的观感。首先,得承认,“实力退步”这个说法本身是比较主观的,但从一些关键指标和比赛结果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一提到国足,那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一群人在互相“输出”。为啥有人一“喷”国足,就有人跳出来反驳,甚至嘲讽“看不看球”呢?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咱们细掰扯一下。1. 情感投入与身份认同:这是最核心的首先,得明白,足球在中国,尤其是国足,对很多人来说.............
  • 回答
    国足“烂”了这么久,但每次比赛依旧有海量观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隐藏着多重复杂的原因,是情感、民族认同、社会文化、甚至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1. 根深蒂固的民族情感与国家认同: “为国而战”的天然吸引力: 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原因。无论球.............
  • 回答
    大家骂国足的时候,往往更倾向于群体性的批评,而不是揪着某个具体的球员点名道姓地骂。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也反映了大家对中国足球现状的一种复杂的心态。首先,“团灭”的群体心态。国足踢得不好的时候,很少是某一个球员“一己之力”导致了比赛的崩盘。更多时候,是整体技战术的失误,是全队的配合不默契,是斗志上.............
  • 回答
    作为中国国民,为国足贡献一份力,虽然不是球员,但我们同样能做不少事,而且这些事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重要,更长远。别觉得“我一个人的力量能起什么作用”,很多时候,正是无数个个体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了改变的洪流。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基础的,就是 保持一个健康理性的心态,并把这份“爱国”转化为对足球发展的支持.............
  • 回答
    中国男足国家队(国足)何时能够再次出现在足球世界杯的赛场上,这无疑是中国体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极为关注的“世界难题”。这个问题抛出来,伴随的往往是期待、焦虑、无奈,甚至是习惯性的嘲讽。要详尽地探讨这个问题,得掰开揉碎了聊聊其中的关节,还得尽量说得像是咱们自家邻居老张在街头巷尾闲聊时,带着几分江湖气和真.............
  • 回答
    国足从部队选拔?这脑洞,得从根儿上算算话说,这国足成绩不济,一直是咱们心中的那块疙瘩肉。这不,就有人冒出这么一个“脑洞”:要是咱们国家足球队,干脆从部队里选拔球员,那能踢出个什么名堂来?这想法一出,那可是有人叫好有人愁。咱们也甭管这靠不靠谱,就顺着这个“脑洞”刨根问底,看看能刨出点啥来。一、 部队里.............
  • 回答
    天呐!这简直是做梦!我到现在都没缓过神来,心脏还在砰砰直跳!连着赢了澳大利亚和日本,我的天!这可是我们国足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说实话,赛前我根本没敢想过我们能全取六分。澳大利亚,那可是亚洲顶级强队,身体素质、技战术都摆在那里,每次碰到他们都跟打硬仗一样。还有日本,亚洲的领头羊,传控配合那是炉.............
  • 回答
    关于“足控”这个现象,很多人可能觉得难以理解,甚至有些匪夷所思。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一个复杂的心理学和生理学机制,并非单纯的“怪癖”。要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是足控,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1. 源于生理与神经的连接: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类的大脑和身体是有其内在联系的。足部,尤其是脚掌,是人体一个非常敏感.............
  • 回答
    有些人会觉得日向日足口中“日向一族是木叶最强一族”的说法有点夸张,甚至忍不住去嘲讽,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原因交织的结果,而且这些原因在《火影忍者》的漫长篇幅里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与其说日向一族“不强”,不如说他们的“强”在某些读者看来,并没有达到日足口中那种“最强”的程度,或者说这种“最强”更多是一.............
  • 回答
    中国男足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长期不佳,归化球员的引进和上场时间确实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许多球迷和舆论将国足的失败归咎于“归化球员上晚了”,但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复杂性。 一、归化政策的初衷与实施背景1. 政策初衷 中国足协在2015年启动归化政策,.............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足球近年来的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现象,也反映了许多球迷的失望和不解。国足1比5惨败于泰国,而大运会男足却能4比1战胜巴西,这两个结果看似矛盾,但背后隐藏着足球运动发展中一些非常关键的因素,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