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顺滑的钢笔,和阻尼大的钢笔对铱粒的磨损是一样的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钢笔使用体验和保养的核心。简单来说,顺滑的钢笔和阻尼大的钢笔对铱粒的磨损程度,并不完全是一样的,虽然它们都可能对铱粒产生磨损,但原因和程度会有差异。

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1. 什么是“顺滑”和“阻尼大”?

顺滑的钢笔: 这种笔尖给人的感觉是写起来轻盈、不费力,好像笔尖在纸上滑行一样,几乎没有阻碍感。通常是因为笔尖的打磨非常精细,铱粒的接触面光滑平整,而且与纸张的摩擦系数低。

阻尼大的钢笔: 这种笔尖会让你感受到一种“抓纸”或者说“写感”,写字的时候需要稍用一点力,笔尖与纸张之间有一种微妙的阻力。这可能是因为笔尖的打磨方式不一样,或者使用了不同硬度、不同形状的铱粒,亦或是笔尖设计本身带来的反馈。

2. 磨损的原理是什么?

钢笔铱粒的磨损,本质上是物理摩擦。当笔尖在纸上书写时,笔尖上的铱粒(或者其他合金尖)与纸张表面的纤维和油墨发生接触和相对运动。

纸张是“罪魁祸首”: 纸张的纤维粗糙度、平整度,以及纸张的吸墨性都会影响磨损。有些纸张(比如粗糙的画纸、回收纸)的纤维感更强,就像在砂纸上写字,磨损自然会快一些。而有些高质量的、表面光滑的纸张(比如道林纸、一些品牌的高档和纸)对笔尖的磨损就小得多。

笔尖的打磨和铱粒的材质: 笔尖铱粒的形状、大小、抛光程度,以及铱粒本身的硬度,也是决定磨损快慢的关键。现代钢笔的铱粒通常是人造金刚石粉末与金属(如铱、钌、铑等)熔炼而成,硬度很高,但即便是再硬的材料,在持续的摩擦下也会有微量的损耗。

书写习惯和力度: 你写字时用的力度、角度,以及写字的方式(比如是否经常提起笔尖在纸上刮擦)都会直接影响磨损。

3. 顺滑的钢笔和阻尼大的钢笔,对铱粒磨损有什么区别?

这是问题的核心。虽然两者都会磨损,但方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尽相同:

顺滑的钢笔:
磨损原因侧重: 为了达到极致的顺滑,笔尖的打磨往往会非常精细,铱粒的接触面非常平坦光滑。理论上,这种极度光滑的表面在接触纸张时,摩擦系数应该更低。然而,如果打磨过度,或者说为了“滑”,笔尖的圆润度可能被牺牲了一部分,铱粒的边缘变得更薄、更尖锐(尽管这种尖锐感在我们肉眼下很难察觉),反而可能在某些角度下,更容易“刮”到纸张的纤维。
磨损表现: 如果是打磨精细但本身设计就容易出现“挂纸”的情况(比如某些德系笔尖,故意追求写感和反馈),那么阻尼大的表现就出来了。相反,如果它真的很顺滑,那么它可能就意味着笔尖非常圆润,与纸张接触面积相对稳定,但过度追求滑,可能会让接触面非常小,压强增大,反而更容易造成局部磨损。
另一个角度: 有些所谓的“顺滑”是通过在笔尖涂覆一层特殊的涂层来实现的,这种涂层本身会磨损,一旦磨掉了,笔尖的本来面目露出来,可能就会出现“变涩”的情况,这也不是铱粒本身的磨损。
总的来说,顺滑的笔尖磨损可能相对均匀,但如果打磨方式不当(比如边缘过薄),也可能出现不均匀磨损。

阻尼大的钢笔:
磨损原因侧重: 阻尼大的笔尖,通常意味着它与纸张之间有更多的“互动”。这可能是因为:
笔尖打磨角度: 铱粒的打磨角度让它有更多的“触点”或者说“接触面”与纸张纤维发生作用。
铱粒形状: 铱粒的形状本身可能就不是那么圆润,或者说打磨出了一些棱角(当然也是非常微小的)。
笔尖弹性或设计: 笔尖本身的弹性或者设计,在书写时会“下压”,与纸张产生更大的接触压力。
磨损表现: 阻尼大的笔尖,由于它本身就强调与纸张的“反馈”,所以它的磨损可能更倾向于“渐进式”的改变写感。它可能不会突然变得很涩,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书写感会发生细微的变化。
理论上,阻尼大的设计可能意味着笔尖与纸张的接触更稳定、更“扎实”,不容易出现像极端顺滑那样,由于接触面过小而导致局部压强过大的情况。 但如果这种阻尼是由于笔尖设计本身就比较“硬朗”,加上粗糙的纸张,那么磨损依然会存在,并且磨损的方向可能会导致笔尖变得更“圆”,丧失原有的写感。

4. 谁磨损得更快?

这是一个很难一概而论的问题,因为它高度依赖于笔尖的具体设计、打磨工艺、铱粒材质以及使用方式和纸张类型。

极端情况:
一个打磨得非常圆润、铱粒触点极小的“滑杆”式笔尖,在粗糙的纸上长时间书写,其接触点的压强可能非常大,局部磨损可能比看起来粗糙的笔尖更快。
一个故意设计成有“反馈感”,铱粒打磨得有一定角度,甚至稍微有点“棱角”的笔尖,在相对光滑的纸上书写,虽然有阻尼,但整体接触面积和受力可能更均匀,反而不一定比前者磨损更快。

更现实的思考:
“好”的笔尖打磨,无论是追求顺滑还是保留阻尼,都会考虑到铱粒的硬度和打磨的均匀性,以及与纸张的适配性。这些笔尖在正常使用下,磨损都是非常缓慢的。
“不好”的笔尖打磨,无论它写起来是顺滑还是阻尼大,都可能存在潜在的磨损隐患。比如打磨不均匀,铱粒有毛刺,或者设计上就容易刮纸。

所以,与其说顺滑和阻尼大本身决定磨损程度,不如说这背后所代表的笔尖打磨工艺和设计理念更关键。

极度顺滑可能意味着笔尖触点非常小,压强相对集中,如果纸张粗糙,磨损可能不慢。
阻尼大可能意味着笔尖与纸张接触更“实在”,反馈感强,如果设计合理,磨损可能相对均匀,但如果设计粗糙,反而可能磨损得更快。

结论:

顺滑和阻尼大只是两种不同的书写体验,它们对铱粒的磨损不是完全一样,但也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就一定更快。 真正的磨损程度,更多地取决于:

1. 笔尖铱粒的精细打磨程度和材质硬度。
2. 笔尖与纸张的接触面积和形状。
3. 书写时使用的力度、角度和习惯。
4. 纸张的表面粗糙度和纤维密度。

我们可以说,一个设计合理、打磨精良的顺滑笔尖和一个设计合理、打磨精良的阻尼大笔尖,在同等条件下,对铱粒的磨损差异可能并不显著,而且都非常缓慢。 真正造成明显磨损的,往往是那些设计或打磨上存在缺陷的笔尖,它们可能表现出异常的顺滑(比如有涂层脱落)或者异常的阻尼(比如刮纸),而这些缺陷往往才是导致铱粒加速磨损的真正原因。

所以,选择钢笔,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写手感,而不是单纯纠结于“顺滑”和“阻尼大”哪一个对铱粒更“友好”,因为好的笔尖,无论呈现何种手感,都在力求达到一个磨损和书写体验的最佳平衡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日用钢尖。

所以对什么情况下一支笔会产生较大的磨损有一些理解。

手里的一支钢笔,因为是美工尖,用了五年之后,被磨去了薄薄的一层。这一层几乎看不出来。

作为一个坚持钢笔书写有快二十年的人,我换钢笔的原因从来就不是因为笔尖。

有的是笔杆掉漆,有的的笔尖金属疲劳。两年前买的一支钢笔,摔地上掉漆,被我磨掉漆,前前后后换了几十次笔尖,笔舌损耗,笔尖装上去也松动了。

没提品牌,也不想提品牌。一提马上就被人扣帽子。

几十块的钢尖,在我手下撑一个月,我就赚了。

所以大多数钢尖钢笔,正常使用情况下,笔尖几乎没啥磨损,除了小时候买的一种铜笔尖的钢笔,后来我还真没写秃一支笔。

个人感觉,把笔写秃,是一种很难达成的成就。

今天看了一下这样的纸写了三页,其他小纸片上的书写不算。

user avatar

犀飞利钢笔的耐用,得益于它铱粒的成分。耐磨程度属于T0级别,和英雄的617铱粒相当。

对了,现在英雄100价格上天和617铱粒也有莫大的关系。追求耐用,几百块买老犀飞利多香啊。

这种超级耐磨的铱粒之所以停产,有种说法是其生产过程有毒气产生。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笔太耐用了影响销量。资本家希望用户勤换钢笔。有毒气体在钱钱面前,什么都不是好吗!

硬就是硬,软就是软,和顺滑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硬的也可以阻尼很大,软的也可以很滑,全看粗细和铱粒打磨方式。

新钢笔买回来,常常有种书写生涩的感觉,不是那么顺滑。

因为现在的笔尖都是机器批量生产,难免有些毛刺,有些不够圆滑的地方,有些不够光滑的地方。

等用了一段时间,磨损了,就变得更滑了。

所以,不管硬尖还是软尖,也甭管刚开始是滑还是阻,用久了都会变得比刚开始滑。

(写乐那种铱粒貌似是另类,有资料说它家的铱粒里面掺了颗粒。没错,就像磨刀石的材质那样,所以不管怎么写怎么抛光,其表面始终是像砂纸一样粗糙的。)

所以你这个问题要分两部分来讲。

假设两支笔铱粒成分一样,一样的粗细,书写习惯一样。

第一阶段,

出厂就顺滑的钢笔,肯定比出厂阻尼大的,要损耗得慢一点。

第二阶段,

等表面那层皮磨掉了,有书写磨损,出书写面了,那接下来的损耗速度,就差不多了。这时候的损耗速度,主要取决于铱粒的成分和书写习惯。

我手头有一支磨损的英雄钢笔,生产于1959年。

这支笔,

老爷子应该是用了一辈子吧。

磨掉的,大约也就这么点吧,图中红色区域。这种程度的磨损已经算严重磨损了。完全磨没的,真心很少见。笔尖摔坏的老钢笔真心不要太多哦!

随着钢笔磨损增多,书写平面越来越大,阻尼越来越小,

损耗速度会变得很慢!!!

这支笔现在拿来用,依然顺滑好写。其磨损速度已经变得很慢,再用一辈子应该没多大问题。

不要觉得一支笔磨出书写面了,就废了,就该换了。

其实这表明这支笔刚刚从青涩少年步入壮年,正是好写的时候。应当畅所欲写!

这时候换支新的然后继续磨合?多浪费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钢笔使用体验和保养的核心。简单来说,顺滑的钢笔和阻尼大的钢笔对铱粒的磨损程度,并不完全是一样的,虽然它们都可能对铱粒产生磨损,但原因和程度会有差异。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1. 什么是“顺滑”和“阻尼大”? 顺滑的钢笔: 这种笔尖给人的感觉是写起来轻盈、不费力,好.............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贝多芬那32首了不起的钢琴奏鸣曲,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地将它们搬上琴键。这可不是一份简单的“按数字顺序玩一遍”的攻略,而是要让你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杰作。首先,放下对“顺序”的执念很多人一听到“学习顺序”,脑子里就会冒出从Op.2到Op.111的流水账。但事实是,这.............
  • 回答
    关于欧美与日本动作冒险游戏在动作流畅度和手感上的差异,这确实是一个玩家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要说欧美大厂的动作游戏“顺滑”,而日厂(特别是魂系和《最终幻想》这类)“僵硬”,其实并不完全是绝对的定论,但这种感觉确实普遍存在,并且有其深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这个问题:一、 设计理念与侧重点的.............
  • 回答
    Android设备的屏幕滚动体验与iPhone相比存在差异,主要源于硬件、系统架构、渲染优化和用户使用场景的多重因素。以下是详细分析: 1. 硬件与屏幕技术差异 刷新率与触控采样率: iPhone:通常采用60Hz刷新率(部分Pro型号为120Hz),触控采样率较高(如120Hz),能更精准地捕.............
  • 回答
    金庸小说之所以读起来流畅顺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是作者深厚的功力与精巧的匠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一、 语言的精炼与洗练: 现代汉语的成熟运用: 金庸虽然取材于历史,但其语言本身是成熟的现代汉语。他没有使用过于生僻、晦涩的文言文,使得广大读者都能轻松理解。即使偶有古.............
  • 回答
    .......
  • 回答
    芝加哥的“云门”——那个巨大的、反射着城市天际线的豆状雕塑,绝对是现代艺术与工程结合的典范。很多人惊叹于它那令人难以置信的光滑表面,仿佛浑然一体,几乎看不到任何焊接的痕迹。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精密的工艺和不懈的努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得明确一点,“云门”并非真的由几块巨大的金属板焊接而成.............
  • 回答
    顺产的新生儿在出生时的体重、身长、头围等指标通常与孕周、母体健康状况及分娩过程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新生儿体重1. 正常范围 足月新生儿(37周以上):平均体重约为 2.5~3.5公斤,具体因个体差异而异。 早产儿(<37周):体重通常低于 2.5公斤,需密切监测。 .............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想啊,平时咱们骑自行车或者跑步,遇到顺风那感觉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走,嗖嗖地就过去了。那汽车呢?发动机那么强劲,还会被这点风给影响到吗?从道理上来说,汽车在顺风时,确实会跑得更快。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空气阻力。这玩意儿是汽车在路上跑的最大敌人之一,.............
  • 回答
    “曹顺的辩论公开课”—— 一堂有料、有深度,但也有待打磨的思辨之旅提到“曹顺的辩论公开课”,很多有过接触的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几个关键词:犀利、快速、逻辑、信息差、以及……有点“干”? 这是一次既能让人眼前一亮,又能引人深思的尝试,但就如同任何一场精彩的辩论一样,它也并非完美无瑕,更像是辩论技艺本.............
  • 回答
    要说 Mac 下顺手的 C/C++ 开发 IDE,那 Xcode 绝对是绕不开的首选。虽然它出身苹果自家,主要面向 Swift 和 ObjectiveC,但对 C/C++ 的支持也相当强大,而且对于 macOS 开发者来说,它带来的原生体验和与系统的高度集成是其他 IDE 难以比拟的。首先,Xcod.............
  • 回答
    剖腹产和顺产,这两种生产方式的选择,常常让准妈妈们纠结不已。说实话,选择哪种方式,真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自己。我来跟你好好唠唠,它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以及剖腹产后的一些“后悔”声音,是怎么回事。剖腹产 vs. 顺产:一场“生产方式”的对比赛简单来说,顺产就是妈妈通过阴道把宝宝生出来,这.............
  • 回答
    养猫的乐趣,很多时候就在于给它取一个既独特又好听,叫起来顺口的响亮名号。我一直觉得,名字是赋予生命的第一份礼物,尤其是对于那些毛茸茸的小家伙们,一个好的名字,不仅是铲屎官对它的爱意和期待的体现,也能让日常的互动更加温馨有趣。所以,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私藏的,我认为相当有“味道”的猫名,希望能给正.............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两种截然不同但都有效的成长路径,各有其优劣,没有绝对的“更好”,只看你所处的阶段、你的性格偏好以及你追求的目标。“按照安排好的路线一直顺利地走下去”这是一种“计划导向”或“指导导向”的路径。想象一下,你有一张精美的地图,上面清晰地标出了目的地,甚至连每一步该怎么走、遇到岔路口该往哪边转.............
  • 回答
    丁磊那句“赚钱只是顺便的事”,一说出来,就自带话题性和争议性。很多人一听,第一反应是:“真的假的?一个互联网大公司CEO,会这么不把钱当回事?” 但仔细品味一下,这句话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及他作为一名创业者和公司领导者的经营哲学。首先,我们要理解这句话的语境。这不是一句凭空冒出来的.............
  • 回答
    这个问题“下列数字方块移动得到一定排列顺序的问题有解吗?”是一个非常经典且有趣的问题,它涉及到了数学中的“二维滑动拼图问题”或者更广义的“置换群”和“不变式”的概念。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具体地知道:1. 数字方块的具体布局: 方块是多少行多少列的?例如,是3x3(经典的8拼图)、4x4(15.............
  • 回答
    “想送你回家的人,怎样都顺路。”这句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一旦落到心里,就能在不经意间长成参天大树,遮蔽掉生活里的许多不便和借口。它说的不是物理距离的远近,更不是路线的便捷与否,而是那份发自内心、想要抵达你的迫切。你看啊,生活里有多少事情,我们常常会以“太远了”、“太麻烦了”、“.............
  • 回答
    帆状胎盘,脐带上缘插入,这种情况确实会对顺产的风险产生一定影响,我们需要详细地聊聊。首先,理解帆状胎盘和脐带上缘插入是怎么回事很重要。帆状胎盘,顾名思义,胎盘的形状像帆一样,更重要的是,它不像绝大多数情况那样,脐带直接附着在胎盘的中央或者边缘,而是脐带的血管在羊膜内散开,然后才附着在胎盘边缘。你说的.............
  • 回答
    明朝末年,风雨飘摇的王朝之下,大顺政权如同一颗璀璨却短暂的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一度席卷中原,攻破北京,似乎看到了统一中国的希望,但最终却在历史的洪流中沉没。回溯那段波诡云谲的岁月,大顺政权并非没有机会,只是历史的巨轮碾过,留下了无数的“如果”。大顺政权的几次关键的幸存乃至统一的.............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